百年建築.今昔物語:國立臺灣文學館的空間記憶與生命紀事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有空間,就有故事!
4個時期,4×4篇人物轉譯故事與珍貴歷史照片
是建築的編年史,也是個人的斷代史
從政治中心到文學殿堂,
跨越百年光陰,在增建、改築、修復的過程中,
細數臺文館建築的歷史與生命的溫度。
從「臺南州廳」、「空軍供應司令部」、「臺南市政府」到「國立臺灣文學館」,這棟建築歷經歲月洗禮與空間變遷,最終成為我們如今熟悉的樣貌。
這是一個新舊混融的建築空間──在地理上,伴隨臺南東西部發展的軌跡,座落於新舊市區開發的中心節點;在歷史上,橫跨日治到戰後,見證政權的更迭與城市的興衰;在文學上,歷經舊文學式微與新文學的萌芽;而在建築上,其本身也由於政治與戰爭等因素,進行過各種維修與整建,形成不同時期各異的姿態。
建築的歷史也是人的歷史,而空間本身訴說的就是故事。本書即邀集臺灣文學界的創作者撰寫16篇轉譯故事,著眼百餘年來空間的動態,藉由虛實交錯的手法,爬梳老建築的百年歷史,呈現人與空間的互動,交織出臺南州廳到臺灣文學館的迷人面貌。
【4個時期,4×4篇人物故事與歷史照片】
◆臺南(州)廳時期(1916─1945)
臺南廳長松木茂俊
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與近藤十郎
裕仁皇太子與歌人國枝龍一
臺南州知事一番瀨佳雄
◆空軍供應司令部時期(1949─1969)
空供部司令魏崇良
臺灣第一代舞蹈家林香芸
平劇老生謝景莘與天馬平劇隊
空軍子弟姚蓬麟
◆臺南市政府時期(1969─1997)
第一位本土女性建築師與市長夫人王秀蓮
第8屆臺南市長蘇南成
前《聯合報》府會線記者林建農
前臺南市政府民政局專員許瑛峰
◆文資中心籌備處與臺文館時期(1997至今)
臺文館古蹟修復建築師陳柏森
臺文館古蹟修復工務經理黃貴光
前臺文館副館長陳昌明
臺文館圖書室館員丁千惠
誠摯推薦
王子碩/聚珍臺灣總監
老屋顏工作室
李清志/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馬翊航/作家
陳昌明/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
黃崇凱/小說家
傅朝卿/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名譽教授
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教授兼文學院學士班主任
謝仕淵/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謝金魚/歷史作家
蘇碩斌/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目錄】
館長序 一份珍貴的文化備忘錄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陳瑩芳
序章 ──張文薰
壹、奠基:臺南(州)廳時期 ──陳令洋
一、臺南廳廳舍要蓋在哪?──廳長松木茂俊與廳舍選址
二、殖民地官廳新風貌──森山松之助與近藤十郎的建築人生
三、行過大正町──皇子與庶民的臺南體驗
四、戰火來臨前──臺南州知事一番瀨佳雄的煩惱
【空襲】
貳、轉場:空軍供應司令部時期 ──陳令洋
一、空供部流轉史──魏崇良與原州廳重修
二、返鄉臺南再出發──舞蹈家林香芸的演藝之路
三、在大禮堂唱平劇──老生謝景莘與天馬業餘平劇隊
四、軍眷的娛樂時代──空軍子弟的童年回憶
【交接】
參、激盪:臺南市政府時期 ──曾彥晏
一、走自己的路──第一位本土女性建築師與市長夫人的斜槓人生
二、去去,結界走!──重劃市府空間、打破市政藩籬的大頭市長
三、那些年,我們跑過的府會線──市政記者的新聞最前線與情報發信地
四、追趕跑跳的市政萬象──穿梭各處室、包辦大小事的市府職員
【啟動】
肆、新生:文資中心籌備處與臺文館時期 ──翟翺
一、把時間蓋回來的人──古蹟修復再利用的人文思維
二、在州廳記憶消失之前──第一線修復的難題
三、開館那一天──國家級文學館的整備歷程
四、喚醒是六千個日子──一位圖書室館員的見證
【深耕】
終章 ──張浥雯
作者簡介
從臺南(州)廳到臺灣文學館
看更多
立即查看
打造異空間:校長的十一節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市場行銷就是在打造一個想象空間或是創造一個購買的空間給消費者
市場營銷(Marketing)作為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其目的在於創造企業最大化利潤與價值。在商業的時代中,理解市場營銷的基礎有助於更有效地設計市場營銷活動,打造更有目的性的創新,以及帶來實際的業務增長。
物物交換的討論,進階為以創造顧客價值為核心的現代營銷理念,市場營銷這一學科經歷了從單純的銷售支持到為以顧客為中心的現代化經營哲學,並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消費者行為的改變而不斷的在變化,每一個現代商務人士,都有必要不斷刷新自己的市場營銷知識,以更好因應新時代的商業環境。
在眾多既有的市場營銷知識中,本書以當前環境為背景,重新審視古典市場營銷學,並針對市場營銷入門者,設計易於理解的知識重點,同時輔以案例以增進理解。
本書的主要內容涵蓋三大部分:基礎知識、心智空間、以及創造增長空間。基礎知識探討品類、定位與消費者;心智空間則是與品牌、體驗、品牌資產與品牌延伸產品相關;而創造增長空間則是討論了創建銷售場景、促銷與貨架包裝。
Part 1 :基礎知識
洞察市場競爭,打造清晰的戰略基礎,本部分重點講述品類與定位的重要性;同時解析消費者購買行為,幫助企業「看得到」競爭的局勢動態。
第一章 品類中的競爭:品類就是戰場
品類作為市場競爭的核心,解析企業要如何選擇合適的品類,以及如何通過定義新品類來削弱競爭對手,以便在競爭中更容易勝出。
第二章 品牌定位:競爭格局
闡述品牌在競爭中的差異化定位,分析如何通過「定位策略」建立品牌在市場中的獨特位置,讓消費者清晰了解品牌的核心價值。
第三章 了解消費者:勝負的輸贏在獲得多少的消費者
強調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重要性,通過深入了解其行為、需求與心理,為企業制定有效的營銷策略。
Part 2:佔領消費者想象(心智)空間
打造品牌形象,提升辨識度與價值認同,讓消費者在購買之前「想得到」我們的品牌。
第四章 品牌:建立獨特的形象
探討品牌的核心定義及其在營銷中的作用,解析如何通過品牌建設來增強市場競爭力,以及如何讓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第五章 品牌資產:累積長期價值
分析品牌資產的組成要素,如品牌知名度、忠誠度、感知品質等,探討如何透過戰略性營銷累積品牌的長期價值,以及提升與消費者溝通的效率。
第六章 品牌延伸:拓展不同戰場
剖析品牌如何通過進入新產品類別來開闢增量銷售戰場,且在品牌延展的過程中保持一致的品牌核心價值與統一性,並達成不同的運營指標。
第七章 廣告:建設心智的傳播媒介
深入解析廣告在品牌建設中的關鍵作用,探討如何通過創意與媒體選擇,更有效率的提升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記憶點。
第八章 建立深度心智:打造難以替代的消費記憶
品牌體驗是消費者記憶的核心,如何通過感官、情感與互動設計強化品牌價值,同時透過線上與線下的體驗整合,讓消費者感受品牌的獨特性。
Part 3:創造業務增長空間
實現購買行為,通過優化購買場景策略、促銷激勵機制設計、以及購買環境的塑造,讓消費者「買的到」並且「買更多」。
第九章 多元場景:創造銷售增長機會
如何通過「場」的創造驅動銷售增長,圍繞買場、逛場、玩場與用場四大場景,通過創新營銷策略,讓品牌在消費者心智與行動中占據優勢。
第十章 促銷:加速購買決策過程
分析促銷活動在推動銷售增長中的多重作用,包括價格、折扣、會員計劃等方式,著力提升消費者購買動機,縮短決策時間,從而加速交易完成。
第十一章 包裝與貨架:前線的戰爭
探討產品包裝設計與貨架陳列策略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強調視覺吸引力與實用性相結合在零售空間中的關鍵作用,幫助產品在第一時間贏得消費者的注意力。
【目錄】
Part 1 市場營銷的基礎 11
第一章 品類中的競爭:品類就是戰場 12
第二章 品牌定位:競爭格局 76
第三章 了解消費者:輸贏的關鍵 92
Part 2 佔領消費者心智空間 135
第四章 品牌:建立獨特的形象 136
第五章 品牌資產:累積長期價值 178
第六章 品牌延伸:拓展不同戰場 194
第七章 廣告:建設心智的傳播媒介 222
第八章 深度心智:打造難以替代的記憶 260
Part 3 創造業務增長空間 305
第九章 多元場景:創造銷售增長機會 306
第十章 促銷:加速購買決策過程 332
第十一章 包裝與貨架:前線的戰爭 362
第十二章 引用 389
看更多
立即查看
因海制宜:我國海洋空間規劃與海洋產業發展之競合影響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海洋不僅是生態多樣性的寶庫,更是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空間。隨著全球藍色經濟的興起,海洋空間規劃(Marine Spatial Planning, MSP)逐漸成為平衡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的核心治理工具。
台灣在《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與《海洋保育法》的基礎上,推動《海域管理法》的立法,這不僅是法制完備的需求,更是確保 MSP 成效、促進海洋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三法相輔相成,可形成完整的「產業推動一生態保育一空間管理」治理架構,為台灣打造
韌性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奠定堅實基礎。
本書匯集專家學者與產業界人士,共同透過論壇的交流與建議,集結成書,期待能為未來《海域管理法》的立法提供更具體的方向,實現藍色國土的永續願景。
【目錄】
主編序 / 邱永芳
貴賓開幕致詞 / 蕭美琴、江茂雄、張景森
專題演講 海洋國家應有的海洋空間規劃思維與建議方向 / 陳璋玲主題I 國防產業
[場次一] 海洋空間規劃於國防安全之運用策略與重要性
胡念祖 主持
陳永康 主講 [場次二] 海洋國家的海域使用與國家安全思維
胡念祖 主持
謝慶欽 主講主題II 離岸風電產業
[場次三] 海洋空間規劃於我國離岸風場開發之運用
邱文彥 主持
陳崇憲 主講[場次四] 離岸風場開發對我國海洋空間造成之競合與衝突
邱文彥 主持
蘇楠傑 主講主題III 海事工程產業
[場次五] 海洋資料調查於近海海域空間規劃之重要性
邱琳濱 主持
賴堅戊 主講 [場次六] 海洋施工營造作業對海洋環境之影響
邱琳濱 主持
林明弘 主講主題IV 海洋環境永續保育
[場次七] MSP推動我國港區營運與海洋環境之永續經營
鄭明修 主持
高傳凱 主講[場次八] 離岸風場對我國沿近海漁業資源之影響
鄭明修 主持
葉信明 主講綜合座談
主持 邱永芳
與談 陳陽益、邱琳濱、鄭明修
立即查看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隨書贈〈十九世紀臺灣輿圖〉&〈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經典復刻】`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簡介】
為什麼經濟活動在空間的分布呈現不均的狀態?
為什麼城市愈大,勞工的薪資也愈高?
為什麼許多國家或區域的經濟發展之間存在長久且巨大的差距?
⊙循序漸進介紹各種模型架構,系統化歸納各特點與差異。
⊙詳細說明相關理論的複雜數學推導過程,有效引導初學者理解。
⊙深入探究城鄉形成的因素、城市內的經濟活動分布、土地與住宅對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影響、生產力不同的廠商在空間移動的順序與分布、廠商聚集與經濟成長的關係等。
Florida(2017)使用夜間影像發現,全球最大的681個城市有24%的世界人口,占全球總支出60%。在美國,20個城市的GDP占全國50%。在臺灣,6個直轄市在2016年全年生產總額占全國約76%,就業人口也占全國約77%。
空間經濟學是一門經濟學與地理學的跨領域學科,其涵蓋的範疇包含國際貿易、經濟地理、區域經濟學、都市經濟學等領域,主要關心的議題如:
在市場機制運作下城市為何會出現?
建設區域間交通基礎設施是否有助於減少跨空間的不平等?
為什麼大城市的勞工薪資比小城市更高?
為什麼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差距難以拉近?
本書將空間經濟分為三大議題:經濟活動分布不均、異質性生產力廠商的空間移動順序與分布、新經濟地理與經濟成長,依據議題介紹相關理論和模型架構,說明完整、詳細,適合研究空間經濟、區域經濟或新經濟地理的讀者一齊探討。
【目錄】
第1章 空間經濟學簡介
1.1 序言
1.2 空間不可能定理
1.3 本書的安排
參考文獻
第2章 核心邊陲模型
2.1 緣起
2.2 模型設定
2.3 均衡
2.4 數值模擬
2.5 價格指數效果、本地市場效果以及非黑洞條件
2.A 附錄
參考文獻
第3章 隨處資本模型
3.1 前言
3.2 模型設定
3.3 均衡
3.4 圖形解
3.A 附錄
參考文獻
第4章 隨處企業家模型
4.1 前言
4.2 模型設定
4.3 均衡
4.4 穩定性
4.5 外生的區域差異
4.6 聚集租(agglomeration rents)
參考文獻
第5章 準線性模型
5.1 前言
5.2 Ottaviano, Tabuchi, and Thisse(2002)模型
5.3 Pflüger(2004)模型
5.A 附錄
參考文獻
第6章 住宅與新經濟地理
6.1 前言
6.2 Helpman(1998)模型
6.3 Tabuchi(1998)模型
6.4 Ottaviano, Tabuchi, and Thisse(2002)模型
參考文獻
第7章 異質生產力模型
7.1 前言
7.2 封閉經濟
7.3 開放經濟
7.4 貿易自由化的影響
7.A 附錄
參考文獻
第8章 空間選擇與空間排序
8.1 前言
8.2 模型設定
8.3 均衡
8.4 製造業廠商遷廠與區位均衡
8.5 空間排序
參考文獻
第9章 生產力差異與新經濟地理
9.1 前言
9.2模型設定
9.3 模型均衡
9.4 區位均衡
9.A 附錄
參考文獻
第10章 聚集與資本累積
10.1 前言
10.2 Baldwin(1999)模型設定
10.3 Baldwin(1999)模型的市場均衡
10.4 Baldwin(1999)模型的穩態區位均衡
10.5 Martin and Ottaviano(1999)模型設定與市場均衡
10.6 Martin and Ottaviano(1999)模型的穩態區位均衡
參考文獻
第11章 未來展望
11.1 區域政策:新經濟地理的啟發
11.2 研究前沿
11.A 附錄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