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書】 書名:大學用書:政治學(第二版) 作者:王業立 出版社:晶典 出版日期:2017/05/26 ISBN:9789869254038 內容簡介 《政治學》之編撰,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一王業立博士擔任主編。在匯集數十年政治學之學養與講授政治學以及相關課程之經驗下,王業立博士領導目前國內政治學研究領域之學者,匯集眾人之力,編撰此書。 此書是一本專門為目前國內初學政治學的大學生與民眾而編撰之書籍。循序漸進與深入淺出之編撰內容,不僅句提供大學政治學系一年級與二年級學生之研讀基礎,亦相當適合對此學門有興趣之學習者,自行修習之用。 為了能讓讀者明瞭政治學之內涵,故而將此書分成〈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國家與主權〉、〈第三章憲法與憲政〉、〈第四章民主政治與民主理論〉、〈第五章獨裁政治與極權政治〉、〈第六章,人權與民權〉、〈第七章意識形態〉、〈第八章故府的類型〉:、〈第九章行政機關〉、〈第十章立法機關〉、〈第十一章司法機關〉、〈第十二章政黨〉、〈第十三章選舉制度與投票行為〉、〈十四章利益團體〉、〈第十五章民意與政治溝通〉、〈第十六章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與〈第十七章政治發展與政治變遷〉等十七章。 最後,為了引導初學者對政治學問題之思考與了解,故而在每章本文內容之後,特地編撰數個「重要問題」,以供參考並隨後附上進階參考書目,以利進一步研讀此門課程之相關單元之用。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政治學與臺灣政治 ISBN13:9789865492014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王業立;蘇子喬;沈有忠;胡全威;鄭任汶;劉嘉薇;王啟明-合著;王業立-主編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1/04/01 中國圖書分類:政治學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各章內容除了涵蓋理論、制度與行為面的討論之外,並特別增加了全球化、網路民主與新媒體政治等新興且重要的議題,以期能讓讀者在這個快速變遷的網路時代中,可以接觸到政治學中最新發展的議題與趨勢。 近年來臺灣與國外政治情況變化很大,本書亦增加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於國內政治和全球化議題的相關影響,而臺灣最近的修憲、政黨政治的變化、社群媒體、小編治國,以及最新的大選結果等議題,也都納入了本書修訂中。 本書特色 加入大量的「臺灣」元素示例:針對臺灣各大專院校不同科系的需求,在各章內容上,儘量使用與臺灣有闋的例子或資料,以期讀者能透過本書,了解政治學上重要的概念與理論,並且能夠對於這塊土地上的政治事務有更多的認識,進一步結合理論與實務,更關心自己的國家與社會 。 多元化的圖、表與照片呈現:讀者在閱讀之後,能夠對於政治學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並且更廣泛的了解政治學上重要的概念與理論。 各種單元設計幫助學習:以學習目標、政治觀察站、前言、政治停看聽、名詞解釋、課後習題等單元設計,引導讀者掌握各章的內容與重點。 目錄 第01章 政治與政治學/王業立 1.1 政治與生活 1.2 政治學的定義 1.3 政治學研究的次領域 1.4 政治學是科學嗎? 1.5 本書的特色 第02章 政治學研究途徑/胡全威、蘇子喬、沈有忠 2.1 古典政治學研究途徑 2.2 近代的政治學研究途徑 2.3 當代的政治學研究途徑 第03章 政治哲學與意識形態/胡全威 3.1 什麼是政治哲學? 3.2 公共爭議與三種價值取向 3.3 意識形態 第04章 國家與民族/胡全威 4.1 國家 4.2 民族 4.3 兩岸關係與身分認同 第05章 憲法與人權/沈有忠 5.1 當代憲法的起源與類型 5.2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 5.3 我國憲法保障基本人權的內容 第06章 民主與獨裁/蘇子喬 6.1 民主政治的意涵 6.2 民主政治的類型 6.3 民主政治的理論 6.4 民主政治的實際 6.5 獨裁政治 第07章 政治發展與民主化/蘇子喬 7.1 政治發展 7.2 政治衰敗 7.3 民主化與三波民主化浪潮 7.4 民主化理論與民主鞏固 第08章 政府類型/沈有忠 8.1 憲政研究的內容與研究途徑 8.2 總統制與議會內閣制 8.3 半總統制與臺灣的憲政運作 第09章 行政部門/蘇子喬 9.1 行政部門的意涵 9.2 行政權擴張的原因與控制方式 9.3 官僚體制 9.4 臺灣中央與地方行政部門 第10章 立法部門/蘇子喬 10.1 立法部門的意涵 10.2 立法部門的類型 10.3 立法部門的組織與立法程序 10.4 臺灣立法部門的介紹 第11章 司法部門/蘇子喬 11.1 司法部門的意涵 11.2 司法審查制度 11.3 臺灣司法體制的介紹 第12章 政黨與政黨體系/沈有忠 12.1 政黨的源起與功能 12.2 政黨組織與類型 12.3 政黨體系 第13章 利益團體/鄭任汶 13.1 利益團體的定義與分類 13.2 利益團體的理論 13.3 利益團體的評價 13.4 遊說法 第14章 選舉制度與公民投票/沈有忠 14.1 選舉的功能與制度的分類 14.2 臺灣採用的選舉制度與影響 14.3 公民投票與罷免 第15章 民意、投票行為與政治參與/劉嘉薇 15.1 民意的意義、來源與效果 15.2 民意趨勢在臺灣 15.3 投票行為的成因 15.4 重要選舉結果在臺灣 15.5 政治參與的意義與成因 15.6 政治參與在臺灣 第16章 政治文化、政治社會化與政治傳播/劉嘉薇 16.1 政治文化的意義與類型 16.2 臺灣政治文化的影響 16.3 政治社會化的意義 16.4 政治社會化的媒介 16.5 政治傳播的意義與特徵、要素、面向 16.6 政治傳播在臺灣 第17章 網路民主與新媒體政治/胡全威 17.1 網路的興盛與衝擊 17.2 電子化政府、競選與線上會議 17.3 網路政治的特性 第18章 全球化與國際政治/王啟明 18.1 國際政治的研究主體 18.2 分析層次 18.3 全球化的概念 18.4 外交決策與工具產出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比較選舉制度 ISBN13:9786263170483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王業立 裝訂/頁數:平裝/324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版次:8 出版日:2021/09/10 中國圖書分類:選舉 內容簡介 本書距離上次改版已有五年的時間,這五年來世界各國的選舉制度已有非常多的改變。在第八版的修訂內容中,蒐集了各國選制變遷的最新資訊,以及民主國家的投票年齡、投票率、國會議員數目等資料,以提供讀者更寬廣的視野。此外本書也納入了我國2018年地方選舉,以及2020年總統及立委選舉的選舉結果和政黨提名方式等相關資料,以提供讀者參考。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民主國家的選舉制度 第一節 選舉制度的分類 第二節 多數決制(plurality and majority systems) 第三節 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systems) 第四節 混合制(mixed or hybrid systems) 第三章 選舉制度的政治影響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相對多數決制的政治影響 第三節 比例代表制的政治影響 第四節 兩輪決選制的政治影響 第五節 混合制的政治影響 第六節 連記投票制的政治影響 第四章 相對多數決制的政治影響:我國縣市長選舉的觀察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選舉制度、政黨競爭、與競選策略 第三節 第九屆至第十八屆縣市長選舉結果的分析 第五章 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的政治影響:我國民意代表選舉制度的探討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台灣選舉制度的演進 第三節 單記非讓渡投票制對於政黨政治的影響 第四節 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的缺失 第五節 立法委員選舉制度的改革 第六節 縣市議員選舉制度改革的探討 第六章 選舉制度與政黨提名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提名制度與政黨政治 第三節 台灣的選舉制度對政黨提名的影響 第四節 國民黨提名制度的演進 第五節 民進黨提名制度的演進 參考書目 附錄一 美國總統選舉制度的探討: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選舉人團制度簡介 第三節 選舉人團的來源 第四節 對於選舉人團制度的批評 第五節 改革或維持現狀? 附錄二 1994年至2020年台灣各項公職人員選舉投票率 附錄三 主要民主國家投票年齡、投票率與婦女的在議會的席位比率 附錄四 主要民主國家國會議員人數 附錄五 婦女被賦予參政權之歷史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土地開發自救再出擊!教你把「路」看清楚,增進專業話語權 面對土地的投資新建、土地變更、農地工廠,甚至是家族傳承土地價值的認定, 幾乎皆是由是否有路、路可否指建築線開始著手。 從實際案例,看懂法規條文中,哪個是阻力、哪個是助力, 並學習土地開發時需要的基本概念。 待機會來臨,即能做出漂亮決定,擁有夢想土地。 一塊土地的生死,是否「有路可行」至關重要。若沒有通行權,這塊地即使在精華地段,也無法開發,就像一塊無法打磨的鑽石。 在當今土地、建築法規層層套疊,加上民事訴訟陷阱重重,如果你能在前期就注意到每個小細節、各個環環相扣的後續效應,必定會為自己或業主帶來更大的效益。 本書分享許多有關土地在開發、使用、買賣時,真實遇到的陷阱、法規和已經積非成是的概念,像是畸零地認定、退縮地尺寸、總樓高/總容積樓地板面積、特定建築的存在、土地變更使用時的態樣、可否購買國有地等。從是否要設置停車位、到產創專區的變更、路是否可以指建築線,以及透過指定建築線的過程等。看建築師與律師如何步步為營、攻城掠地;也能從中明白,什麼是自己必取之「經」,找到對的路,達成夢想。 【目錄】 前言 土地經營的第一步,找到對的「路」 人生必取的「經」 開瓶的藝術 族繁不及備載的建築線態樣 指定建築線的戰略需知 保證是廉價的,您要的是證明 不要讓建築的限高,限制了開發 學費 第1章 公路 千金難買早知道 大成若缺才是土地開發的藝術 作孽無數或功德無量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基地與路夾雜該如何處理 不同的公路寬度 並不是每段戀曲都有美好回憶 想辦法影響主審的好球帶 請大家一起來打一個算盤 不是所有的國有地,都可以用來接水接電 公路的定義 第2章 有公用地役關係的既成道路 專業地產的成長模式 我的土地變成了道路—公用地役關係 釋字第400號可以作為請求權基礎嗎? 有侵害就有補償 請求權基礎何在? 都是既成道路惹的禍 像愛情一樣的建築線 一則購地自建的故事 每一條建築線,都是「關係」連結而成的 讓一塊死地,起死回生 既成道路並非一成不變 貪心不足蛇吞象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00號的由來 人民可以依司法院釋字第400號,請求政府機關給付徵收補償費用嗎? 類似徵收之干涉概念 各種不同的「道路」 第3章 袋地通行權 不得之我命,得之我幸的建築線 唯有「讓」,彼此才能得「利」 袋地通行權不一定是最好的解答 又是打贏官司,輸了土地 袋地通行權,一線之差,生死之別 什麼是「袋地」? 袋地通行權的本質和意涵 自作孽,不可活 我借你過,對我的所有權影響愈小愈好 只要是袋地,一定能通行嗎? 與社會脫節的通行權償金 若要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形成袋地的一百種方式 形成袋地的無數種方式 親愛的,我的房子變成袋地了 都是既成道路惹的禍 對症下藥才有效 什麼?竟然還可以這樣 二次分割 不是主管機關說了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鄰地的利用 確認通行權 與袋地通行權相關之其他法條 這樣不「刑」喔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袋地通行權與建築法規 NO!不需要那麼多 地方政府規定要小心 一萬種可能 第4章 建築法相關之道路 建築高度的地雷:技術規則第14條第2項 當需要做決定,就會有「雜訊」 土地投資的停損點 找對問題就有解答 道可道,非常道 把便宜變成好貨 不要以為,有了建築線就沒事 地產界的米開朗基羅 勿入死地 一宗複雜度爆表的土地(大法官349號解釋令) 一塊困難度爆表的土地之「私設通路篇」(大法官釋字第776號) 買錯地,只好吃憂鬱症的藥了 豬羊變色 地產界的狙擊手 不懂建築線,袋地通行權是多餘的 第5章 案例解析 不要放棄希望 土地會跟著懂「它」的人 土地夠大並不代表一定可以建築 近水樓臺的困難 我已經贏了 令人痛不欲生的土地救援 土地分割之通行權(一) 土地分割之通行權(二) 土地分割實際案例 還是會 保存登記建物 什麼是不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