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世紀病毒 必讀防疫英文知識與詞彙COVID-19&Content Area Learing
作者: 蘇正隆
ISBN: 9789574458868
出版社: 書林
出版日期: 2020/06
書籍開數、尺寸: 13x19x1
頁數: 160
內文印刷顏色: 全彩
#語言學習與考試
#英語
定價: 199
售價: 179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世紀病毒:必讀防疫英文知識與詞彙 系列名:書林叢書 ISBN13:9789574458868 替代書名:COVID-19 & Content Area Learning 出版社:書林 作者:蘇正隆-編 裝訂/頁數:平裝/160頁 規格:19cm*13cm*1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7/01 中國圖書分類:流行病學;防疫 內容簡介   零號病人、超前部署、居家檢疫的英文怎麼說?   佛系防疫、安心就學、甩鍋等用語如何用英語表達?   疫情肆虐的時刻,宅在家裡的我們除了追劇,還可以學英文!本書緊追Covid-19爆發以來,重點時事、新聞中的關鍵詞彙,附上多方考據的嚴謹權威英譯,是寫作時的參考來源、也是閱聽疫情新聞的良伴。   交報告、討論新聞時,不必再用網路字典土法煉鋼翻譯一堆傳染病用語,也不必再用中式英文解說各種防疫措施。學習正確的公衛詞彙和防疫用語,本書將成為您最快速、實用的工具書! 本書特色   ■緊扣時事的關鍵英語   ■輕鬆有趣的好讀短文   ■分類清晰的豐富詞彙 目錄 出版說明 推薦詞 推薦序 《世紀病毒》自序 一、感染與疫情傳播 1.什麼是病毒?什麼是冠狀病毒? COVID-19 簡介 2 疫情的傳播,從「零號病人」與「首例」談起 3 隱性感染,局部傳播,社區傳播及其他 4 避免新冠病毒傳播擴散,英文怎麼說?兼談以Google 搜尋統計求證用法 5 病毒的「侵襲率」?其實是「罹患率」! 6 「普篩」、「快篩」、「偽陽」、「偽陰」英文怎麼說? 7 「時陰時陽」、「復陽」、「三採陰」、「介於陰陽之間」英文怎麼說? 8 臨床表現(clinical picture), 咳嗽有痰(productive cough)與不實消息(misinformation/disinformation) 9 核酸檢測、抗原檢測、抗體檢測的英文? 二、防疫單位與手段 1「超前部署」的英文怎麼說? 2 防疫小組中的頭銜學問! Coordinator 和Director到底是什麼職位? 3 電子圍籬(Geofencing) 4 細胞簡訊?小區廣播? Cell Broadcast 中文怎麼說? 5「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與「自主健康管理」的英文該怎麼說? 6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Social Distancing 的「social」是指什麼? 7 佛系防疫、積極防疫與封城 三、疫情下的生活 1 疫情下的招呼:雙手合十(Namaste)、 碰肘(ElbowBump)及拱手(Fist &Palm) 2 安心就學方案,英文怎麼說? 3 口罩與不織布 Face Masks & Nonwoven Fabric 4 網民用語趣談:破梗(spoiler alert)與甩鍋(shift blame) 5 防疫旅遊,安心旅遊,踩線團的英文? 四、蘇老師專欄 1 淺談用Google 統計檢驗英文用法 2 從新冠病毒肺炎(武漢肺炎) 疫情相關詞彙看兩岸翻譯差異 3 病毒株 (Virus Strain) 4 「無薪假」和「留職停薪」的英文 5 醫學英文從「手術室」談起 6 新聞跑馬燈(chyron 或 news ticker) 7 談 COVID-19 與「縮寫」的英文:Abbreviation, Acronym, & Initialism 五、 病毒與防疫相關詞彙及用語

為您推薦

新冠病毒疫苗世紀大騙局 二部曲:疫苗無用論、藥廠無用論、抗病毒抗癌症靠自己。

新冠病毒疫苗世紀大騙局 二部曲:疫苗無用論、藥廠無用論、抗病毒抗癌症靠自己。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代理經銷 白象文化 本書由生化博士江晃榮所著,新加坡國際反疫苗團體Iris Koh許曉沛Founder,Healing the Divide、前衛生署長楊志良、香港中醫師麥燕瓊博士聯合推薦您一定要瞭解的疫情真相。

原價: 450 售價: 338 現省: 112元
立即查看
新冠病毒疫苗世紀大騙局 真相予自保之道

新冠病毒疫苗世紀大騙局 真相予自保之道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50 售價: 338 現省: 112元
立即查看
臺灣刑事法新世紀脈動: 何賴傑教授六秩晉五榮退祝賀論文集 (1版)

臺灣刑事法新世紀脈動: 何賴傑教授六秩晉五榮退祝賀論文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2025年欣逢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教授何賴傑榮退,為感謝何教授多年來對刑事訴訟法教學與研究的奉獻,政大法學院刑事法中心成立「何賴傑教授榮退論文集籌備委員會」,邀集國內刑事法界博學鴻儒共襄盛舉,撰文祝賀,集結成本書。全書收錄43篇著作,共50萬餘字,涵蓋當代刑事實體法、刑事程序法及刑事比較法熱門議題,以響應何教授長年之學術耕耘與研究貢獻,共同見證臺灣刑事法的新世紀脈動。 【目錄】 許序 i 郭序 v 編輯序 vii 刑事程序法(依姓氏筆畫排序) 國民法官案件的新聞報導與公平審判 王正嘉 003 「設備端通訊監察」法案芻議 王士帆 021 最高法院分案連身條款的合憲性問題──評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4號判決 李佳玟 041 Time to Say Goodbye !? 簡析自訴的存廢 李榮耕 057 一部上訴之闡明與辯護人之代理上訴權──評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3561號刑事判決 林鈺雄 075 國民法官與證明程度 林裕順 087 國民參審案件中被告之程序選擇權──以國民法官法第6條第1項第4款為中心 林永瀚 107 國民法官法下被告子女兒童最佳利益之調查必要性──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2年度國審交訴字第1號刑事裁定 林慈偉 125 虛擬資產之扣押、剝奪及執行程序競合 施育傑 143 搜索扣押律師事務所的界限──以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為中心 洪兆承 159 論國民法官與備位國民法官之資格 張明偉 177 繼續羈押之適用範圍──以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951號裁定出發 許戎沂 193 主導審理程序的聲請調查權 許澤天 209 重新檢討被害人影響陳述制度 許恒達 227 我國量刑程序之架構──以我國新修訂刑事訴訟法第288條第4項之規範為中心 溫祖德 253 調取基地臺儲存資訊(cell tower dumps)之授權基礎 劉耀明 281 照片、錄影證據之驗真與文書原本法則 蔡蕙芳 299 交付審判法官之迴避──評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大字第1924號刑事裁定 薛智仁 327 監視接見交流內容之界限──兼評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抗字第1347號裁定 顏榕 347 區塊鏈證據的法理與司法運用 蘇凱平 367 刑事實體法(依姓氏筆畫排序) 臺灣營業秘密法之法律制度、現況與發展 王皇玉 393 預立醫療決定與客觀結果歸責 古承宗 411 因果歷程錯誤的刑法評價 李聖傑 427 論環境法益概念 周漾沂 443 銀行法特別背信罪──評析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金上重更一字第13號判決 林錦村 455 2024年國會改革法之違憲疑慮──以調查權與藐視國會為評析核心 林志潔、李宇雙 473 論故意概念的社會化──簡評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240號刑事判決 陳俊偉 497 可歸責於國家的犯罪挑唆──可罰的教唆抽象危險犯? 馮聖晏 513 跟蹤騷擾行為的「心生畏怖」要件 黃士軒 539 刑之為刑──淺論刑法系統與其他部門法系統的區分 廖宜寧 555 刑事比較法(依姓氏筆畫排序) 起訴裁量權於德國與我國之運用現狀與比較 吳梓榕 577 從即時權利保護之必要性談辯護人在場權、筆記權限制之救濟──以德國法做比較 林麗瑩 611 論法國曝險未成年人保護制度 林士欽 637 量刑程序適用證據法之研究──以美國法為借鏡 金孟華 659 重定執行刑的可能性與限制──以日本法為借鏡 張永宏 675 談司法院釋字第805號解釋之被害人陳述意見權──從歐盟被害人聽審權保障之角度出發 連孟琦 693 最高法院統一法律見解任務之法制貫徹──借鏡德國法之刑事法律審上訴(Revision)改革芻議 陳重言 711 國家安全與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交錯與挑戰──初探美國國家安全資訊法制架構 陳柏良、力維佑 727 親屬間拒絕證言權暨其證據使用禁止之發展與評析──從德國聯邦最高法院近期觀點的翻轉談起 惲純良 749 受刑人的生命自主權──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對在保安處分執行之收容人施加強制治療案」 楊雲驊 769 監獄作業是否為自由刑的刑罰內容──從日本刑法修正談起 謝如媛 789 檢察官最後論告之倫理規範與界線──以美國陪審程序結案辯論為鑒 簡士淳 805 論洗錢犯罪的搜索──兼論德國之「雙重初步懷疑」要件 魏國晉 827 何賴傑教授簡歷 843 何賴傑教授學術活動 847 指導博士、碩士論文學生名冊 857 本書作者群 863

原價: 660 售價: 627 現省: 33元
立即查看
14-16世紀法蘭西政治儀式與王權宣傳 (1版)

14-16世紀法蘭西政治儀式與王權宣傳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在法蘭西,社會各階層人物互動、華麗物件、神聖與世俗兩種思維的對話。透過一場場儀式如戲劇般演出,是非常真實的王權權力大戲。   克利弗.格爾茨(Geertz Clifford, c. 1926-2006)提到,「儀式即政治,它是力量、它起作用、它執行國家政治表演的力量……儀式,不是力量的面具(mask of force),它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儀式與權力、社會習俗密不可分,它透出濃厚的社會性內涵,宛如一條看不見的細絲,將各階層人民的情感緊緊勾連。儀式與權力如何互動?儀式如何賦予法蘭西統治者更靈活的政治動能?是值得關注之處。   中世紀末到早期現代,西歐統治者高度關注國家權力質性,為了強固或重建政治權力,除了確認統治權正當性,更藉由政治儀式強化王朝延續。權力展演的場域,從宮廷、法院、三級會議、城市省區,延伸到儀式慶典和文本。權力劇場的演員,烙印不同色彩、政治思維和階級利益,在這場權力大戲裡,中心人物就是國王,透過行動者、場域與物件的交纏互動,交織一幅動態的權力圖像。   本書以儀式的時序先後,從四個涉及權力的政治儀式――國王進城儀式、國王的喪禮、國王祝聖禮與國王和平宣誓禮――觀察法蘭西王權,不僅剖析四大儀式的形式與內容,也關注儀式如何呈現權力。換言之,本書聚焦四個王家儀式的行動者、場域、圖像和物件,探討如何塑造權力意象與強化統治的王權。 【目錄】 目錄 自序 緒論 第一章  國王進城禮:法蘭西君主權對城市的宣示 一、前言 二、進城儀式起源與儀軌 三、遊行人員品階與位序 四、市容裝飾與空間場域 五、戲劇展演與君主形象 六、結語 第二章  王權的謝幕:法蘭西查理八世的王家喪禮 一、前言 二、國王已死的消息 三、王室居喪的實踐 四、遊行的凱旋意象 五、結語 第三章  王權的變動:宗派危機與亨利四世祝聖禮 一、前言 二、十六世紀中葉前祝聖禮 三、宗派衝突與王權的危機 四、亨利四世的祝聖加冕禮 五、結語 第四章  和平與權力:亨利四世的維爾萬締和宣誓 一、前言 二、法西戰爭與締和 三、和平儀式的形構 四、和平儀式的符碼 五、結語 結論 法蘭西十到十六世紀王朝世系表 參考書目

原價: 400 售價: 360 現省: 40元
立即查看
金融創造文明:從美索不達米亞到世界經濟體的誕生,5000年前至21世紀世界經濟大歷史 (1版)

金融創造文明:從美索不達米亞到世界經濟體的誕生,5000年前至21世紀世界經濟大歷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吳一揆(中信金控總經理):今天全球是一個複雜經濟體的組合,這個全球文明必須面對金融創新給這個世界帶來的基本問題:如何平衡當下與未來的需求?如何避另一次金融災難的發生?以及如何讓金融創新的利益讓社會每一個人受益?這些問題或許透過威廉‧戈茲曼這本書,可以在金融創新的歷史發展軌跡上找到許多有用的指引。金融是一部時光機,金錢可以穿越時間;它不只是關於錢的歷史,也是時間的科學!金融的創新發展,改變了歷史發展的方向,牽動人類文明的進程! 商業史大會(Business History Conference)2017年勞夫‧戈默里大獎(Ralph Gomory Prize)佳作 羅伯‧席勒(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戈茲曼運用廣泛的歷史範例,解釋為何金融與文明的演進密不可分!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黃博怡(姓名排列依筆畫順序) 羅伯‧席勒、威廉‧伯恩斯坦、埃羅伊‧迪姆遜等國際知名學者專家一致強力推薦橫跨5000年歷史長河,從美索不達米亞到古代中國金融遺產,從貨幣和債券的發明到人類的演變和未來,再現人類社會價值起源,力證金融才是文明的最大推手歷經金融危機之後,我們很容易將金融想成一顆專門搞破壞的大錘球:毀了財富與工作,損了政府與銀行,但,在《金融創造文明》一書中,一流的金融史學家威廉.戈茲曼提出相反的主張:正因為有了金融的發展,文明才可能成長茁壯。 戈茲曼解釋,金融是一部時光機,一種讓我們能在不同時點來回轉移價值的技術,這種創新改變了我們對未來的想法與計畫。他讓我們看見金融在歷史上的關鍵時刻的身影:在古美索不達米亞時代,金融帶動書寫的發明;金融刺激了希臘羅馬古典文明,促成了偉大的帝國;金融決定中國各王朝的興起與殞落;金融也負擔了貿易探險的費用,將歐洲人帶往美洲新世界(New World)。他也證明,通常和現代經濟聯想在一起的機構制度(股市、信貸、複雜的金融產品、國際貿易),其實在人類史上早已出現,不斷發展、被人遺忘,然後再度現身。 戈茲曼探索千年來金融在全世界扮演的角色,詳細說明令人驚嘆的金融技術與制度(貨幣、債券、銀行、公司等等)如何促成城市中心不斷向外拓展,帶動文化興盛。而且,正如戈茲曼在思考我們未來面臨的挑戰(比方說如何以金融的力量照顧不斷老化與不斷成長的人口)時指出的,金融仍繼續重新塑造人類的生活。 《金融創造文明》是讓人驚豔的一瞥,讓我們看到金融如何改變歷史的方向。  【目錄】 國際媒體、專家學者一致讚譽推薦 致謝前言 時間與金錢/在不同的時間點上重新配置/投資/文化與金融/金融與文明/金融與知識/硬體與軟體/一體的兩面/觀點第一部 從楔形文字到古典文明 第一章 金融與書寫 廟宇與代符/古代的契約/金融帳目/時間的模型第二章 金融與城市生活 複利的出現/金融規畫/借與貸/商人的監督人/利息一詞的起源第三章 金融架構 古代金融區/烏爾的商人/抽象財富/負債與風險/貿易融資/合資企業/類資本主義/政府規範/商人之城/開挖古城第四章 美索不達米亞晚期 價格、週期、市場與模型第五章 雅典的金融 雅典與穀物/金融與海/海上風險/銀行家與投資人/金融素養/金融與土地/民營化/一樁採礦交易第六章 貨幣革命 貨幣與希臘人的心智/貓頭鷹錢幣/貨幣從何而來?第七章 羅馬的金融 羅馬社會/一場金融危機/古羅馬廣場上的金融/羅馬時代以及之後的銀行家/十字路口的發現/亞歷山大港的人來了/奴隸制與有限責任制/羅馬的股東/羅馬法律與公司/金錢與戰爭/早期的羅馬鑄幣/羅馬與古代環境/羅馬金融摘要第二部 中國的金融傳承 第八章 中國的首個金融世界 一位戰士王后的財富/中國古代的貨幣/一件青銅器/如果各式各樣的貨品都能暢通無阻自由流動……/今日臨淄/經濟之戰/《管子》/貸款與稅賦第九章 統一與官僚體制 代理問題與人性/將官僚制度作為金融技術/一部神祕的典籍/紙幣,公共財/重新發現絲路/飛錢/紙本社會/沉重的錢/一場貨幣危機/飄洋過海的錢/王安石與政府徵用/西方眼光中的中國創新第十章 分歧的金融發展 對中國的反思第三部 歐洲大熔爐 第十一章 聖殿與金融 倫敦的第一家銀行/銀行服務/騎士團的寶藏/行政管轄權成為一種金融上的權利/十三世紀的國際金融/垮台/其他制度第十二章 威尼斯 約翰‧羅斯金/里奧多市場/第一次公共融資/高利貸與思維的革命/定義條件/備受爭議的貸款/新資本,新觀點第十三章 斐波那契與金融 現值/商業教育/數量化/斐波那契創造的未來第十四章 不朽的債券 勒克萊克波維丹水利局/不朽/終身年金/死不逢時第十五章 發現機率 從骰子到人/巴塞爾/年金與革命/法國年金/加總機率/機率在中國/海峽兩岸的衝突第十六章 效率市場 隨機漫步/選擇權圖解/布朗運動/模型與現代市場/熱力學第十七章 歐洲的股份公司 土魯斯的磨坊/探訪巴薩可/資本主義的檔案資料/與歐洲相比的標的第十八章 股份公司與探險 是發現還是金融?/外求、發現與找尋/股份的問題/洛克與法貝瑟:金融家與私掠船船長/暴風雨與柯德魯納恩島/遙遠北地的淘金熱/股份公司的近親第十九章 專案計畫的時代 論專案計畫/是技術,不是技巧/投入資金/工業革命的泡沫/讓座/交易巷/剖析泡沫/抑制泡沫的規範/誰贏誰輸?第二十章 金融泡沫 公共接待室/死去的財富/銀行家約翰‧勞/母與女/印錢/裝飾用的金融架構第二十一章 照著霍伊的規矩行事 海牙的發現/大西洋兩岸貿易論/為何是保險業?/約束公司的規範/荷蘭的解讀/以投資者愚行為主題的藝術/以市場作為布道主題/結果第二十二章 證券化與債務 荷蘭的共同基金/土地銀行/美國的諸位開國之父/恐怖統治/荷蘭與投機/資本泡沫/對歐洲創新的反省第四部 全球市場之聚合 全球的衝突/股市全球化第二十三章 馬克思與市場 就只是一本書/資本總論/世界新聞/投資價值的勞動理論/無處不市場/環球股票交易所有限公司/活生生的投資組合/霍布森的帝國主義/欠《阿伊達》的錢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金融家 癮頭是賣點/大聚合/企業家和中國之道/自立自強/鐵路與革命/上海股市第二十五章 俄羅斯大熊 聖彼得堡股票交易所/金融與芬蘭車站/壟斷沒人愛/錢不能吃/客觀主義的種子第二十六章 救援王凱因斯 主權債的問題/世界銀行/情緒的重要性/一頭鑽進股市/凱因斯vs.馬克思/凱因斯與美國第二十七章 金融新世界 美國的方式/股票vs.債券/基金A與基金B/讓土地發揮價值的機器/為現代化提供資金/一九二九年的遺骸/檢驗預測/心理勝過市場/一九二○年代留下的傳承與崩盤第二十八章 重新建構未來 社會安全/金融社會設計/重建信任第二十九章 戰後理論 投資與精確科學/完美的投資組合/指數化/全球的金融未來/挪威/新架構/交付出去的決策/誰擁有企業?/勿忘馬爾薩斯結語 參考書目

原價: 580 售價: 522 現省: 58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