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海岸工程(第二版)
作者:郭金棟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1995/08/00
ISBN:9789576551390
目錄
第一章:波動理論
第二章:波浪之發生、發達與減衰
第三章:波浪之變形
第四章:結構物對波浪之影響
第五章:波力
第六章:潮位與水流
第七章:海灘與漂砂
第八章:防止漂砂之方法
附錄
立即查看
建築結構耐震設計
系列名:國家考試、大學及研究所用書
ISBN13:9789862972441
出版社:文笙
作者:張博竣
裝訂/頁數:平裝/792頁
規格:26cm*19cm*3.5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2版
出版日:2023/05/01
本書三大特色:
1.臺灣近20年來第1本剖析建築結構耐震設計規範書籍(搭配111年版本耐震規範),強調對於結果的物理解釋,學生必買!
2.網羅近20年結構技師、結構高考、高考一級、簡任…等耐震設計相關考古題並按章節排列,題題皆附詳解,考生必勝!
3.重要規範條文釋疑搭配ETABS軟體操作,力求理論與實務執行結合,職場必備!
立即查看
突破靜力學經典題型解析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突破靜力學經典題型解析
系列名:機械所‧土木所
ISBN13:9786263344051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洪達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3/02/01
中文圖書分類:基礎工程學
內容簡介
「靜力學」乃基礎科學,舉凡國內各大學機械、土木、航太、應力、醫力、造船等各科研究所入學考試以及國家考試,皆以靜力學作為必考之專業科目。作者撰寫本書的目的,就是提供讀者最新最完整的考題及最正確詳盡的解答,並將題型由易而難、由簡而繁作最完整的整理,使讀者在學習靜力學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書在解題過程中,提供了許多「破題」技巧,因此讀者下次再遇到相關的題型,就知道如何下手。本書的另外一項特色就是在解題的過程中引用國外原文書之方法及觀念並加上作者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將正統解題精神融入在解題上。雖然本書提供了許多在解題上新的觀念及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各位一定要能夠腳踏實地勤作考題。靜力學不像文科一樣用看的、用背的,只有不斷地練習並藉由練習及討論來修正自己錯誤觀念,進而融會貫通,將書中所提的觀念變成自己的心得,如此才會有所「成長」。因此,研讀本書,讀者不僅能夠充分掌握各校之命題趨勢,更可藉由本書導正許多錯誤的觀念,進而高分上榜,考上理想的學校。
目錄
第一章 向量力學
§1-1 力矩
§1-2 空間非共點力系之平衡
第二章 平衡
§2-1 自由體圖
§2-2 平衡
§2-3 特殊平衡桿件
§2-4 桁架
§2-5 繩索
第三章 摩擦
§3-1 基本觀念
§3-2 滑動摩擦力之分析
§3-3 滑動與傾倒
§3-4 皮帶摩擦
第四章 虛功法及最小位能原理
§4-1 功及虛功
§4-2 虛功原理
§4-3 最小位能原理
§4-4 平衡的穩定性探討
第五章 面積形心及慣性矩
立即查看
結構動力學重點暨題型解析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本專為應試結構技師及研究所結構組進修學習的參考書籍。坊間有關結構動力學的書籍很多,有的偏重於理論探討;有的只提供題目解答,卻忽略重點觀念的說明,導致讀者內容看得似懂非懂。有鑑於此,本書之編寫乃針對題目及重要觀念作衍伸性的探討,進而讓讀者了解基本理論之應用,以掌握各種題型之解題要領。
另外,網路上雖可獲得各項考試的考古題,但是,答案是否無誤、解題觀念是否正確,皆無所依據。本書之目的,就是提供讀者最新且完整的試題及解答,在解題的過程中,作者提供了許多破題的技巧,以期讀者再遇到相關的題型,就知道如何下手,且可以提升解題的速度。透過研讀此書,不僅能充分掌握各項考試之命題趨勢,更可藉由此書導正許多錯誤觀念,進而高分上榜。
【目錄】
Chapter1 緒 論
1-1 結構動力學之概論
1-2 動態載重之定義與區別
1-3 週期、頻率與振動分類
1-4 廣義座標及自由度
1-5 結構模型
Chapter2 單自由度系統運動方程式之推導
2-1 運動方程式:描述系統參數、激振、反應之間之關係
2-2 動態平衡法
2-3 虛位移法
2-4 拉格朗日方程式
2-5 單自由度連續度系統之廣義諸物理性質==>梁結構系統
Chapter3 離散式多自由度系統之運動方程式
3-1 概述
3-2 多自由度離散系統之運動方程式
3-3 質量矩陣[M]、阻尼矩陣[C]、勁度矩陣[K]
3-4 堆積質量
3-5 諧合質量法
3-6 樑元素之諧合質量矩陣
3-7 矩陣靜態濃縮
3-8 剪力屋架
Chapter4 單自由度系統之自由振動反應
4-1 無阻尼自由振動之位移反應
4-2 含阻尼之自由振動反應
4-3 對數遞減量
Chapter5 單自由系統之強迫振動反應
5-1 受階躍函數載重激振之反應
5-2 受具有漸升段階躍函數載重之激振反應(無阻尼)
5-3 受諧和載重激振之反應
5-4 旋轉所產生之不平衡激振力
5-5 振動隔離
5-6 由共振曲線評估系統之阻尼比
5-7 諧和振動之量測儀器原理
5-8 受任意衝力載重之反應
5-9 受一般動態載重激振之反應
5-10 地震反應譜之簡介
5-11 單自由度結構系統之地震力分析(堆積質量)
5-12 單自由連續系統之地震力
Chapter6 單自由度系統近似頻率分析
6-1 雷利法(Rayleigh’s method)
6-2 修正雷利法
Chapter7 離散式多自由度系統之自由振動反應
7-1 自然頻率與振態之分析
7-2 振態之正交性
7-3 振態疊加法分析無阻尼自由振動反應
7-4 阻尼矩陣之正交條件
7-5 振態疊加法分析含阻尼系統之自由振動反應
Chapter8 離散式多自由度系統之強迫振動反應
8-1 振態疊加法之總結
立即查看
研究所講重點【最佳力學武器動力學】 (6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研究所講重點【最佳力學武器-靜力學】(六版)[適用研究所機械、機電、土木、動機、醫工、工科、航太、生機所考試] (6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講重點系列帶你制霸考科】
刷考古題之前先讀懂這一本!
面對考試不僅要會解題,更要有紮實基本功!
★ 匯集補教名師多年教學經驗
★ 章節編排由淺入深、吸收效率倍增
★ 收錄各類經典題型、搭配詳解一點就通
這樣的你適合這本書:
☆ 新手入門
☆ 加強觀念
☆ 考前重點複習
☆ 專業進修
你值得優質的書籍 這本書陪你一起成長!
【講重點×試題大補帖必勝組合】
講重點系列觀念解析 + 試題大補帖刷題練習
大碩教育提供你全方面的備考戰術!
初階入門、加強複習都適用!
★兩種系列一起閱讀 離上榜之路更近一步★
力學的分析可以說是一般工程設計上最基本的考慮,設計任何機械或結構時必定是從固體力學中的平衡條件開始,依序至運動、強度及剛性等多方面的考量。固體力學主要在探討固體受力的作用後所產生之一系列的力學行為,如平衡條件之分析、移動與轉動運動之描述、振動行為之控制、應力與變形效應之計算等,而其相應之課程中又以靜力學最為基礎。所以完整且紮實的靜力學觀念,將有助於同學日後學習動力學與材料力學等相關科目時會更為有效。
學習靜力學的主要目的在於啟發學生運用簡單且合乎邏輯的方式去分析工程上受力而靜止之物體其平衡條件及關係,並利用一些基本的力學原理去解決問題。就研究所升學考試而言,靜力學除了是某些組別的專業必考科目以外,它也是動力學與材料力學的先修課程。所以筆者以去蕪存菁之方式將靜力學之重要內容濃縮整理成此書,期望能提高讀者之學習效率並縮短應考之準備時間。此外,本書大量收錄了近幾年指標性的研究所入學考試試題,以便讓讀者能掌握最新的靜力學考題趨勢,了解各校之出題風格與偏好。
本書特色
1.內容充實完整,為研究所及高普考技師等考生之最佳武器。
2.蒐集各大研究所之最新考題,讓讀者能掌握最新考情趨勢。
3.著重以觀念引導解題,解法簡單明瞭,易學易懂。
4.有系統的編排各單元內容,使讀者有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力的基本概念
1-2 向量
1-3 力的合成與分解
1-4 力矩
1-5 力偶矩
第2章 力系的合成
2-1 力系
2-2 平面力系之合成
2-3 空間力系之合成
第3章 剛體之平衡
3-1 平衡條件
3-2 支承反力與自由體圖
3-3 靜不定與拘束的分類
3-4 三度空間之靜平衡問題
第4章 結構分析
4-1 桁架
4-2 構架
4-3 繩索
第5章 摩擦問題
5-1 摩擦
5-2 摩擦在機械上之應用
第6章 內力分析
6-1 樑之內力
6-2 負載、剪力與彎矩之關係
6-3 剪力圖與彎矩圖
第7章 形心與面積慣性矩
7-1 形心
7-2 面積慣性矩
第8章 虛功法
8-1 虛功原理
8-2 最小位能原理
立即查看
運動生物力學(二版)
ISBN13:9789860622874
出版社:禾楓書局
作者:Peter M. McGinnis 著;張至滿 總校閱
譯者:張至滿;劉錦璋;陳帝佑;洪得明;陳重佑;何維華;蔡虔祿;朱彥穎;程欣儀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2/02/01
中文圖書分類:運動學
內容簡介
本書為介紹運動生物力學之專門用書,《運動生物力學》第二版採用獨特的方法來引導讀者進入競技與健身運動生物力學的世界。本書使用簡單的術語,介紹了官能解剖學之前的力學,幫助學生首先瞭解外力及其對運動的影響;然後探索肌肉骨骼系統如何反應,進而產生自身的內力來維持或改變姿勢;最後展示了如何應用生物力學原理來分析動作表現並達到提高其效能的終極目標。
本書提供易於理解的自我實驗範例與例題專欄,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探索生物力學原理。除了全書的各項數據更新外,新版中的其他新增內容還包括:
►新增內容介紹了教練、運動員和大眾可使用來測量運動各方面表現的多項技術與設備。
►對公式使用的說明,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內容。
►新的「觀念應用」專欄提供了對生物力學實際應用更深入的分析。
《運動生物力學》第二版以清晰簡潔的方式介紹了人體運動的生物力學,同時融入積極參與的學習體驗。學生將可以更親近的探索力學原理,從而對主題有深刻的理解。
目錄
導論-為什麼要讀生物力學
第一篇 外力生物力學
第1章 力量
第2章 線運動學
第3章 線動因學
第4章 功、功率和能量
第5章 力矩
第6章 角運動學
第7章 角動因學
第8章 流體力學
第二篇 內力生物力學
第9章 生物材料的機械性質
第10章 骨骼系統
第11章 肌肉系統
第12章 神經系統
第三篇 應用生物力學原理
第13章 生物力學質性分析以增進技術表現
第14章 改善訓練的生物力學質性分析
第15章 瞭解傷害發生之質性生物力學分析
第16章 生物力學相關科技
立即查看
從動脈波形解讀血流動力學:深入分析動脈波形輪廓的臨床生理意義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前言
動脈導管 (Arterial line, A-line) 是麻醉科醫師在臨床工作上常用的測量血壓的工具,可以每分每秒即時觀察病患的血壓,對於麻醉安全至為重要。此外,A-line 也能方便抽血 (Blood sampling)。現今 A-line 廣泛用在各種重症病患或重大手術之上,包括(不局限於)下列情形:
1. 它是所有開心手術的必備項目。
2. 病患的 Volume status 可能發生快速且劇烈的變化時,或是有大量失血之風險時。
3. 病患的血壓在手術過程中可能發生劇烈而不穩定的變化,例如,嗜鉻細胞(Pheochromocytoma) 的切除手術。
4. 心律不整合併左心室收縮功能不良,尤其是心房顫動。
早期想要知道病患的血流動力學變化,例如心搏輸出量、Cardiac index、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等,必須使用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PAC)、經食道超音波 (TEE)、或是 PiCCO 才能得知病患詳細的血流動力學 (Hemodynamics) 之相關數值,但是受限於其高度侵入性,未能廣泛推展到所有重大手術或重症病患。近幾年來,各種 A-line CCO 的工具在臨床上大量地使用,可以將動脈血壓的波形輪廓經由電腦內設程式的分析計算,得到各種的血流動力學參數。既然 A-line CCO 可以將動脈波形經由動脈脈搏輪廓分析法 (APCA methods) 計算出相關的血流動力學參數,我們就必須去思考下列幾個重要的問
題。
1. High stroke volume 的動脈波形,或 Low stroke volume 的動脈波形,在形態上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2. High SVRI 的動脈波形,或 Low SVRI 的動脈波形,在形態上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3. Dehydration 的動脈波形,或 Euvolemia 的動脈波形,在形態上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4. 特定的動脈波形是否代表著特殊的臨床意義?
麻醉醫師能不能在沒有 A-line CCO 的輔助之下,從動脈波形輪廓上判 讀出病患的血流動力學的狀況呢?答案是可以的。動脈波形 (Arterial pulse pressure waveform) 是病患血流動力學的靈魂之窗,藉由分析動脈波形的形態與細節,我們能夠找到許多診斷血流動力學的訊息,得知病患的 Volume status、 Vascular tone、Stroke volume、Cardiac output。不可諱言,動脈波形判讀是一 個定性的方法,準確與否與麻醉醫師的經驗息息相關。Swan-Ganz catheter、 PiCCO、A-line CCO、或其他的定量方法,才能提供精確的血流動力學參數的 數值。但是,定性判讀是定量分析的基礎,不宜偏廢,二者併用,彼此的價值都能發揮到極致。
偵測病患的血流動力學的非侵入性方法,尚包括了 Bioimpedance,Bioreactance,Esophageal Doppler⋯⋯等,它們與動脈波形無關,故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當初提筆的動機是因為討論動脈波形的文章或期刊不多,教科書更少, 在目前的資訊時代裡網路也是獲得知識的一個重要來源,然而網路的資訊也不足。這是麻醉科新進人員學習動脈波形的第一個困擾。第二個困擾是絕大 部分來源的動脈波形經常是手繪圖形,缺點是長得很奇怪,嚴重失真,難以提 供臨床上的實質幫助。唯有實際從病患身上獲得的動脈波形,才是最好的學習 教材。第三個困擾是在判斷特殊動脈波形時,沒有明確的診斷條件可供遵循, 這點與心電圖診斷大異其趣。這是定性方法的先天性限制,很難 100% 完全克服,因此動脈波形判讀併用 A-line CCO 等定量分析是一個合理且明智的選擇。
本書的動脈波形儘量以真實的動脈波形照片呈現,手繪圖形全部是採用實際的動脈波形描繪而成,我是使用 Shapes 繪圖程式。因為在討論動脈波形 時,動脈波形輪廓不能失真,細節不容流失。
個人初衷只是希望能夠與麻醉科的學弟、學妹及麻姐們分享多年來自己在 動脈波形上累積的心得,以期對臨床照顧病患有所幫助,並沒有什麼拋磚引玉或著書立說的野望。本書述及動脈波形之見解或有置疑之處,尚祈不吝指正,不勝感激!
謝紹維 謹識
felidhsieh@gmail.com
2024 年 10 月
【目錄】
1 動脈波形的基本概念 1
2 從認識動脈波形的基本結構與細節命名開始 19
3 動脈波形可分成三大類型:Tricrotic pattern、Dicrotic pattern、Unicrotic pattern 61
4 Underdamped waveform & Overdamped waveform & Arterial damping 69
5 動脈波形輪廓的產生機轉,Pulse wave reflection theory & Windkessel effect 83
6 Hypovolemia、輸血、輸液對動脈波形的影響 89
7 特殊的動脈波形 139
8 特殊動脈波形的討論以及文獻上特殊病例的動脈波形 237
9 A-line CCO是什麼?APCA methods的理論及計算方法? 249
10 輸液治療反應的動態指標 267
11 臨床麻醉上碰到的動脈波形難題與困惑 293
12 不同的Shock之動脈波形 327
13 Atrial fibrillation的動脈波形判讀 337
14 Swan-Ganz catheter之中的肺動脈血壓的動脈波形 359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