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計畫:一個從無到有的設計思考過程與可行之道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建築計畫:一個從無到有的設計思考過程與可行之道
ISBN13:9786263434028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李峻霖;莊亦婷
裝訂/頁數:平裝/496頁
規格:23cm*17cm*2.7cm (高/寬/厚)
重量:860克
版次:3
出版日:2022/10/25
中國圖書分類:建築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相關建築系所學生在進入建築設計課程操作前的基礎入門讀物,我們的著眼點在於一個建築計畫首重設計分析、設計思考與設計決策這三者的完整度與深度,接續是執行設計構想的可行之道,諸如結構計畫、機電計畫、財務計畫、永續計畫……等。本書提供了相關學院裡中低年級同學進入建築設計課程的操作前,關於建築設計的基本認知與前置作業的架構說明,希望藉由此一基礎入門之介紹能夠給予同學建構一個與設計教師溝通的專業平臺,也就是建立一個共同的建築空間語言基礎。
我們同時希望強化同學在建築設計程序上的觀念,並提供初步的設計思考學理說明介紹與方向,讓學生能夠逐漸地在學習建築設計的過程中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設計方法論;另一個在書中不斷強調的是建築計畫的內涵是建構在以設計分析、設計思考與設計決策為基礎並據以擬定將其付諸實踐的各項專業行動計畫。
當前臺灣建築界需要的是一種面對地域環境種種課題的深刻反省與態度之積極論述,進而採取一種永久且持續性的空間實踐,而不是聚焦在風格呈現的自我陶醉中。最後,我們由衷的希望仍在建築這條路上奮進與堅持的準建築人們,請先學會走,走穩了再跑,會跑了之後再飛,只有你∕妳相信自己能飛,你∕妳才有機會展翅高飛!
目錄
前言
第1章 建築計畫—一個從無到有的建築設計思考過程
一、在開始建築之前
二、企劃與計畫:建築計畫的內涵
三、建築計畫的定位:承先啟後的基礎
第2章 建築設計的基本認知及內涵
一、在日常生活的本質中發現建築
二、空間的概念
三、建築設計的基本認知
四、空間語言與建築語彙
五、空間尺度、比例與模矩
六、人體工學與單元空間
七、建築繪圖基本原則
八、永續—節能減碳的設計觀
九、結構系統與建築
十、建築構造與材料
十一、通用設計與無障礙環境
十二、營建法規架構
十三、數位建築與設計軟體
第3章 建築設計的程序
一、設計思考的意涵
二、業務類型與專案項目背景
三、分析與結論:界定設計的課題
四、建築案例分析與類型學簡介
五、設計思考的意涵與操作
六、對策擬定與決策—解決問題的可行之道
第4章 建築計畫的廣義內涵
一、緒論
二、空間計畫:空間需求說明及定性與定量
三、基地環境分析
四、都市計畫與營建法規分析
五、規劃設計課題
六、相關案例分析
七、規劃設計構想
八、規劃設計指導原則(準則)
九、景觀與植栽計畫
十、綠建築計畫
十一、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施計畫
十二、性別平等空間計畫
十三、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十四、建築物夜間照明計畫
十五、智慧建築計畫
十六、結構系統計畫
十七、機電與特殊設備計畫
十八、綠營建計畫
十九、成本計畫
二十、作業進度管理計畫
二十一、工程發包策略
二十二、管理維護計畫
二十三、節能減碳計畫
二十四、建成環境使用後評估
二十五、永續與整合:B.I.M導入
第5章 趨勢與願景
一、趨勢:跨領域的多元整合
二、臺灣建築教育的進化
三、臺灣建築環境的在地觀點
附 錄 設計思考在建築設計之應用
立即查看
建築設計: 涵構與理路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建築設計:涵構與理路
作者:李峻霖, 莊亦婷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0/04/00
ISBN:9789577638618
內容簡介
這本書的出版,我們將其定位為學院內建築設計的入門書籍,目標讀者設定在建築相關的學院內就讀的學生、有興趣攻讀建築學士後學位的朋友或初入建築設計產業的職場新兵,讓讀者了解建築設計大致上的樣態後,也能激發出讀者去追尋建構符合自己的建築設計方法,我們不是要成就一位大師,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成為一個有思維、有態度、懂論述、也會實踐的建築專業工作者。本書章節內容的架構主要由關於建築與建築設計的認知與入門基礎開始,包含了:前言、意涵、哲史、運動、術語、分析、思考、落實與結語。
我們衷心地建議建築系的學生在踏入學習建築設計之路前,先學著怎麼過「生活」;在進入建築設計操作之前,我們建議應該先學會什麼是思考與如何思考;在開始找問題之前,我們建議先了解這個世界的運行方式;在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之前,我們建議先理解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態度與價值觀。
最後,僅以電影Twelve Years a Slave的一段話送給「即將」與「仍在」建築設計這條路上奮進與堅持理想的我們與各位準建築人們:A lot of times you don't choose to hold on because there's hope; you held on, and so there's hope.
目錄
前言3
第1章 意 涵
一、關於建築
二、建築與生活
三、空間的概念
四、地方的概念
五、建築設計
六、建築設計教育
七、建築結構系統
八、建築構造與材料
九、建築物理與設備
第2章 史 論
一、建築的設計研究
二、建築設計的方法
三、創意與設計思考
四、哲學與建築理論
五、建築的歷史
六、歷史的建築
第3章 運 動
一、現代主義建築
二、後現代主義建築
三、解構主義建築
四、批判的地域主義建築
五、新現代主義建築
六、當代建築師簡介
第4章 術 語
一、建築的空間語言
二、建築設計實務的術語
三、建築的空間關係
第5章 分 析
一、「建構意涵.形隨意生」的思維
二、建築設計的程序
三、建築設計的需求
四、設計分析的方法
五、設計分析的課題
第6章 思 考
一、設計分析的關鍵因子
二、建築的案例分析
三、建築類型學分析
四、空間語法分析簡介
五、建築的設計思考
六、建築的設計決策
第7章 落 實
一、建築計畫
二、建築設計準則
三、構想/概念的轉譯與空間形構
四、建築的設計管理
第8章 結 語
立即查看
配管實務設計
ISBN13:9789572103425
出版社:全華圖書
作者:利世旭
譯者:蔡長艷
裝訂/頁數:平裝/416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出版日:2015/03/10
中國圖書分類:工程學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以初學配管者及進一步對配管設計有興趣的人或重新複習配管設計的人為對象,將配管有關之基礎事項逐次說明。本書累積長年 在現場進行配管設計之工作者經驗,加以持續之研究,並加上諸多先進之意見與把正經過仔細之檢討後寫成。
本書特色
1.分為基礎篇及應用篇,從原理、材料性質至各式配管法皆有詳盡介紹。
2.本書累積長年業界工作者經驗及諸多先進意見編寫而成。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篇
第一章 配管之基礎流體力學
1.1 流體之性質
1.2 流體之壓力與錶壓力
1.3 絕對壓力與錶壓力
1.4 壓力計
1.6 柏努利定律
1.7 管之摩擦損失
1.8 管路之各種損失水頭
1.9 管路之總損失水頭及流量
1.10 管之均等數
1.11 動水梯度
1.12 達爾西--魏士拔流量公式
1.13 管路網中各管路之損失水頭及流量
1.14 流速和流量之量測法
1.15 水鎚
1.16 空蝕
1.17 泵之一般常識
第二章 配管之強度計算
2.1 決定承受內壓管路厚度之基本公式
2.2 管之熱應力
2.3 管之皺曲
2.4 管之抗彎強度
2.5 管之扭轉強度
2.6 彎曲力矩與扭曲力矩同時作用之合成應力
2.7 配管之容許應力
2.8 配管熱膨脹之應力計算法
第三章 配管材料
3.1 管之種類及性質
3.2 管接頭之種類與管之接合
3.3 伸縮接頭
3.4 閥,旋塞
3.5 管之支座及裝置
第四章 配管之保溫、保冷
4.1 管壁之熱損失
4.2 絕熱材料
4.3 保溫、保冷之施工法
第二篇 應用篇
第五章 給水設備之配管法
5.1 水源及水質基準
5.2 給水設備之配管方式
5.3 給水管徑之決定法
5.4 給水設備配管上之注意事項
第六章 熱水設備之配管法
6.1 熱水之給水方式及配管法
6.2 熱水配管上之注意事項
6.3 熱水溫度
6.4 給熱水量之計算
6.5 有效貯熱水量,加熱器功率之計算
6.6 給熱水管徑之求法
6.7 回收熱水管徑之決定法
第七章 排水通氣設備之配管法
7.1 排水方式及排水系統
7.2 屋內排水管之種類
7.3 存水彎及通氣管
7.4 排水管管徑之決定法
7.5 通氣管之管徑決定法
7.6 雨水排水配管
7.7 排水配管材料及配管上之注意事項
第八章 消防設備之配管法
8.1 消防設備之種類及防火對象
8.2 屋內消防栓及連接送水管之配管
8.3 屋外消防栓設備之配管
8.4 灑水設備之配管
8.5 特殊消防設備之配管
第九章 空氣調節設備之配管法
9.1 空氣調節設備之配管方式
9.2 熱水管系統之壓力分布
9.3 儲熱槽之容量
9.4 水配管系中之空氣排除
9.5 水(熱水、冷卻水)配管之施工
第十章 蒸汽暖氣設備之配管法
10.1 蒸汽暖氣設備之配管系統
10.2 蒸汽配管之施工方法
10.3 配管之支撐法
第十一章 瓦斯供給設備之配管法
11.1 瓦斯供給設備之配管法
11.2 瓦斯流量計算
11.3 瓦斯管徑之決定法
11.4 配管方法
第十二章 配管圖之製作法
12.1 配管之表示法
12.2 配管圖之種類
12.3 完成配管圖所需之資料
12.4 完成配管圖所應注意之事項
立即查看
K圖會作品集 A: 建築師考試 建築計畫及建築設計題解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為K 圖會建築師考試家教班,歷經多年教學的建築設計及建築計畫之中,為教學之
精華縮影,本作品及主要收錄內容,為針對建築師術科考試的建築設計及敷地計畫的模擬解題
大圖,作品都是各講師或學員在成為建築師的過程中嘔心瀝血之作,收集成冊,對於考建築師
的術科答題標準參考,具有意義及指標。
究竟進考場,八個小時的快速設計時間內,設計圖說,應該要設計到什麼程度?排版到
什麼程度?要有什麼樣的表現法?甚至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建築計畫?考選部從來不公開,也沒
有一定標準答案,準備的考生也從來無法得知,造成許多考生常常因建築設計一科名落孫山,
而考場及格圖說的內容也只能透過口耳相傳,或坊間許多補習班的資料中拼拼湊湊,無法一窺
全貌。本書歷經七年教學及兩年的蒐集製作過程,繪製了近十年的各種大大小小考試答題作
品,經過與許多建築師講師溝通,也有將其進考場的復原圖或於當年考上準備期間尾聲之練習
圖蒐集成冊,一次公開,正所謂十年磨一劍,究竟這把劍該長什麼樣子,本作品集一次完整揭
露諸多建築師考前的練習圖或復原圖,內容所選絕對是精華重點,茲以作為建築師考試術科答
題的參考。
【目錄】
【引言】
• 什麼是「K 圖會」?
• 序文
• 本書簡介
【K 圖會模擬考】
• 市民活動中心
• 幼兒園設計
• 生活共享聚落
• 全齡通用住宅暨長期照護中心
• 多元文化的融爐- 東協廣場大樓暨周邊設計
• 多元生活宅
• 城市的天空- 青年住宅設計( 居住空間新型態)
• 海港城市之文化創新基地及「設計博物館」設計
【建築師專技高考】
• 1 0 7 國民運動中心
• 1 0 6 年老街活動中心
• 1 0 5 年圖書館與社區公共空間
• 1 0 4 年友善社區小學設計
• 1 0 3 年建築師之家
• 1 0 2 年都市填充—住商複合使用建築
• 1 0 1 年歷史建築保存再利用與活動中心增建
• 1 0 0 年兒童共生圖書館
• 9 9 年小學加一
• 9 8 年建築設計作為一種善意的公共行動
• 9 7 年企業員工度假中心
• 9 6 年社區文史資料館
• 9 3 年旅遊中心
• 9 2 年城市藝術中心
• 9 1 年校園建築- 圖書行政複合建築
• 9 0 年鎮民活動中心
【高考公務二級】
• 9 2 專技檢覈二( 建築) - 市民會館
【建築師檢覆- 設計】
• 1 0 7 建築- 傳統市場改造設計
• 1 0 5 建築- 社區生活服務中心
• 1 0 3 建築- 城市文化與創新基地
• 1 0 2 建築- 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 1 0 0 建築- 台灣某處林間緩坡地上的小型養生休間中心
【附錄】
• 作品集建築師介紹
• 獨家贊助:夢部落教育事
原價:
2800
售價:
2100
現省:
700元
立即查看
Autodesk Revit建模與建築設計(適用Revit 2021-2024,含國際認證模擬試題)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這是一本相當完整的Revit入門書,內容涵蓋認識操作介面、樓層與柱位網格、地下一樓平面、一樓平面、二樓平面、玻璃帷幕、樓梯與扶手、屋頂系統、室內外元件、敷地平面、平面視圖處理、立剖面視圖處理、大樣與局部詳圖、配置圖面與列印、協同合作、陰影與太陽日光設定 、彩現與穿越,以及量體分析等使用技巧。每個章節都包含了軟體功能與技巧,以及範例實作,引領正確邁入Revit的設計世界。
本書除了是學習Revit的專業工具書或是學校土木、建築製圖相關 課程的參考書籍之外,亦是Revit國際認證考試的最佳應考教材。內容包含Revit原廠國際認證資訊,以及依章節納入之模擬試題,並提供範例檔與參考解答。能在熟悉軟體的重要功能與技巧之餘,了解認證的命題方向,取得國際認證的核心技能,與國際能力接軌。
【目錄】
第1章 Autodesk Revit 基礎入門
1.1 Autodesk Revit 操作介面認識
1.2 使用者自訂樣板檔系統設定
1.3 新建、儲存項目
模擬試題
第2章 樓層與柱線網格
2.1 樓層.
2.2 柱線網格
模擬試題
第3章 地下一樓平面
3.1 地下一樓牆體設計
3.2 插入地下一樓的門
3.3 插入地下一樓的窗
3.4 建立地下一樓樓板
模擬試題
第4章 一樓平面
4.1 複製地下一樓外牆
4.2 編輯一樓外牆、內牆
4.3 插入和編輯門窗
4.4 建立一樓樓板
4.5 暫時隱藏/隔離
模擬試題
第5章 二樓平面
5.1 整體複製一樓模型物件
5.2 編輯二樓外牆、內牆
5.3 插入和編輯門窗
5.4 編輯二樓樓板
5.5 3D 視圖操作
模擬試題
第6章 玻璃帷幕
6.1 一般玻璃帷幕系統
6.2 編輯帷幕牆
6.3 規則帷幕系統
6.4 面帷幕系統
6.5 帷幕系統應用練習
模擬試題
第7章 樓梯與欄杆扶手
7.1 直線型樓梯
7.2 多層樓梯與樓梯間洞口
7.3 室外樓梯與扶手
7.4 迴旋樓梯
7.5 樓梯設計選項應用
模擬試題
第8章 屋頂系統
8.1 依擠出建立屋頂:二樓雙斜坡屋頂
8.2 依跡線建立屋頂
8.3 平面區域與視圖範圍
8.4 玻璃斜窗
8.6 屋頂截斷樓層
模擬試題
第9章 室內外元件
9.1 結構柱與建築柱
9.2 室外坡道、臺階.
9.3 中庭豎井開口
9.4 遮雨棚
9.5 陽臺扶手
9.6 添加槽鋼裝飾線條、木飾面
9.7 鋼百葉
9.8 添加室內元件
模擬試題
第10章 敷地平面
10.1 地形表面
10.2 建築地坪
10.3 附屬區域(道路)
10.4 敷地元件
10.5 Revit 2024 版本的地形實體操作說明.
模擬試題
第11章 平面視圖處理
11.1 房間與房間標籤
11.2 面積分析
11.3 視圖外觀效果控制
11.4 尺寸標註與文字標註
模擬試題
第12章 立、剖面視圖處理
12.1 視圖性質與視圖樣板
12.2 視圖裁剪
12.3 立面網格與標高調整
12.4 為立面添加標註
12.5 剖面視圖
模擬試題
第13章 大樣與局部詳圖
13.1 建立詳圖
13.2 門窗樣式表
13.3 建立門窗明細表
模擬試題
第14章 配置圖面與列印
14.1 建立圖紙與專案資訊.
14.2 配置視圖
14.3 列印
14.4 匯出DWG 與匯出設定
模擬試題
第15章 協同作業(※ 此單元為PDF 形式電子檔,請見線上下載。)
15.1 Revit 模型的連結及管理.
15.2 連結Revit 專案檔的管理
15.3 工作集的應用
15.4 AutoCAD 資料連結/匯入應用
模擬試題
第16章 陰影與太陽日光設定(※ 此單元為PDF 形式電子檔,請見線上下載。)
16.1 專案方向設定為正北.
16.2 靜態陰影設定
16.3 一天日照研究
16.4 多天日照研究
16.5 匯出日照研究
模擬試題
第17章 彩現與穿越(※ 此單元為PDF 形式電子檔,請見線上下載。)
17.1 元件材料設定
17.2 建立相機視圖
17.3 彩現
17.4 建立穿越
模擬試題
第18章 量體分析(※ 此單元為PDF 形式電子檔,請見線上下載。)
18.1 建立量體
18.2 搭建別墅量體.
18.3 建立量體樓層
18.4 建立量體明細表
18.5 將量體轉換為建築元件.
18.6 量體應用練習.
模擬試題
附錄A Autodesk 原廠國際認證簡介(※ 此單元為PDF 形式電子檔,請見線上下載。)
A-1 關於Autodesk 國際認證
A-2 Autodesk ACU 認證科目
A-3 Autodesk 原廠國際認證註冊流程.
A-4 Autodesk 原廠國際認證考試流程
立即查看
Autodesk Revit建模與建築設計(適用Revit 2017~2021,含國際認證模擬試題)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Autodesk Revit建模與建築設計(適用Revit 2017~2021,含國際認證模擬試題)
系列名:工程/3D繪圖
ISBN13:9789865028596
出版社:碁峰資訊
作者:翁美秋
裝訂/頁數:平裝/468頁
規格:23cm*17cm*2.3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10/04
中國圖書分類:建築總論
內容簡介
建築設計製圖必修/原廠認證考試必備
這是一本相當完整的Revit入門書,
內容涵蓋認識操作介面、樓層與柱位網格、地下一樓平面、一樓平面、
二樓平面、玻璃帷幕、樓梯與扶手、屋頂系統、室內外元件、敷地平面、
平面視圖處理、立剖面視圖處理、大樣與局部詳圖、配置圖面與列印、
協同作業、陰影與日光設定、彩現與穿越,以及量體分析等使用技巧。
每個章節都包含了軟體功能與技巧,以及範例實作,
引領正確邁入Revit的設計世界。
本書除了是學習Revit的專業工具書或是
學校建築製圖相關課程的參考書籍之外,
亦是Revit國際認證考試的最佳應考教材。
內容包含Revit原廠國際認證資訊,以及依章節納入之模擬試題,
並提供範例檔與參考解答。
能在熟悉軟體的重要功能與技巧之餘,了解認證的命題方向,
取得國際認證的核心技能,與國際能力接軌。
目錄
第1章 Autodesk Revit基礎入門
1.1 Autodesk Revit操作介面認識
1.2 使用者自訂樣板檔系統設定
1.3 新建、儲存項目
模擬試題
第2章 樓層與柱位網格
2.1 樓層
2.2 網格
模擬試題
第3章 地下一樓平面
3.1 地下一樓牆體設計
3.2 插入地下一樓的門
3.3 插入地下一樓的窗
3.4 建立地下一樓樓板
模擬試題
第4章 一樓平面
4.1 複製地下一樓外牆
4.2 編輯一樓外牆、內牆
4.3 插入和編輯門窗
4.4 建立一樓樓板
4.5 暫時隱藏/隔離
模擬試題
第5章 二樓平面
5.1 整體複製一樓模型物件
5.2 編輯二樓外牆、內牆
5.3 插入和編輯門窗
5.4 編輯二樓樓板
5.5 3D 視圖操作
模擬試題
第6章 玻璃帷幕
6.1 一般玻璃帷幕系統
6.2 編輯帷幕牆
6.3 規則帷幕系統
6.4 面帷幕系統
6.5 帷幕系統應用練習
模擬試題
第7章 樓梯與扶手
7.1 直線型樓梯
7.2 多層樓梯與樓梯間洞口
7.3 室外樓梯與扶手
7.4 迴旋樓梯
7.5 樓梯設計選項應用
模擬試題
第8章 屋頂系統
8.1 依擠出建立屋頂:二樓雙斜坡屋頂
8.2 依跡線建立屋頂
8.3 平面區域與視圖範圍
8.4 玻璃斜窗
8.5 屋頂其他功能
8.6 屋頂截斷樓層
模擬試題
第9章 室內外元件
9.1 結構柱與建築柱
9.2 室外坡道、臺階
9.3 中庭豎井開口
9.4 遮雨棚
9.5 陽臺扶手
9.6 添加槽鋼裝飾線條、木飾面
9.7 鋼百葉
9.8 添加室內元件
模擬試題
第10章 敷地平面
10.1 地形表面
10.2 建築地坪
10.3 附屬區域(道路)
10.4 敷地元件
模擬試題
第11章 平面視圖處理
11.1 房間與房間標籤
11.2 面積分析
11.3 視圖外觀效果控制
11.4 尺寸標註與文字標註
模擬試題
第12章 立、剖面視圖處理
12.1 視圖性質與視圖樣板
12.2 視圖裁剪
12.3 立面網格與標高調整
12.4 為立面添加標註
12.5 剖面視圖
模擬試題
第13章 大樣與局部詳圖
13.1 建立詳圖
13.2 門窗樣式表
13.3 建立門窗明細表
模擬試題
第14章 配置圖面與列印
14.1 建立圖紙與專案資訊
14.2 配置視圖
14.3 列印
14.4 匯出DWG與匯出設定
模擬試題
第15章 協同作業
15.1 Revit模型的連結及管理
15.2 連結Revit專案檔的管理
15.3 工作集的應用
15.4 AutoCAD 資料連結/匯入應用
模擬試題
第16章 陰影與日光設定
16.1 專案方向設定為正北
16.2 靜態陰影設定
16.3 一天日光研究
16.4 多天日光研究
16.5 匯出日光研究
模擬試題
第17章 彩現與穿越
17.1 元件材料設定
17.2 建立相機視圖
17.3 彩現
17.4 建立穿越
模擬試題
第18章 量體分析
18.1 建立量體
18.2 搭建別墅量體
18.3 建立量體樓層
18.4 建立量體明細表
18.5 將量體轉換為建築元件
18.6 量體應用練習
模擬試題
附錄A Autodesk原廠國際認證資訊
附錄B Autodesk原廠國際認證注意事項
(第16~18章與附錄為PDF形式,請見線上下載)
立即查看
Autodesk Revit 2020建築設計入門與案例實作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用簡單的方式學會Revit
完成3D建築模型,
平面、立面、剖面圖同步就搞定!
基礎入門+綜合應用,輕鬆創建BIM建築資訊模型,
一次就學好Revit建築繪圖技能!
Revit強大的協同合作功能讓設計端與現場端能同步運作,設計與建造合而為一。Revit的用途不只是建立模型,而是可以橫跨整個建築的生命週期,其導入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BIM)技術,從規劃設計到竣工皆可以使用Revit進行模擬,提早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節省工期、人力資源與材料的浪費。在後端視覺化呈現與模擬這部份,也可以搭配V-Ray或是Enscape讓建築模型接近現場實拍效果。書中以完成整體建築案例為目標,透過建築設計流程,逐漸加入Revit繪圖技巧,進而掌握建築設計案例。
‧必備技巧:從Revit基礎操作開始,進而學習專案的建立與管理,然後進入實務繪圖技巧,如:樓層與網格、梁柱、牆、樓板、門窗、坡道、樓梯、扶手欄杆、屋頂、敷地等繪製,以及彩現與穿越動畫、建築圖圖紙與明細表建立、族群與量體的建立等。
‧綜合應用:社區住宅、小餐廳整合性案例。
‧加碼附贈:V-Ray、Enscape兩大渲染軟體的實際操作介紹。
書附超值學習資源(可線上下載):
240分鐘基礎與關鍵操作影音教學/範例檔
V-Ray、Enscape兩大渲染軟體操作PDF
目錄
01 認識Revit
本章將帶領讀者認識Revit介面、滑鼠的使用方式,以及基本操作,最後會建立一個簡易的小房子、配置門窗並繪製屋頂,迅速了解Revit的3D建模概念。
02 專案的建立與管理
本章介紹專案的建立與儲存、樣板的設定、單位的設定,唯有定時保存檔案,才能放心的進行設計。
03 樓層與網格繪製
樓層線與網格線是建築重要的基準元素,樓層線標示各樓層高度,網格交點通常為柱子中心,牆面皆以此為基準繪製。
04 梁柱、牆、樓板結構繪製
本章介紹如何繪製建築結構、變換族群、編輯類型、材質的方式。樑柱為建築的重要支撐,務必熟悉其建立方式。
05 門窗建立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Revit與線上Autodesk seek網站有豐富的族群資源,使得門窗不需要重頭建立,配置與刪除門窗一鍵完成,只須修改門窗尺寸與位置,非常方便。
06 坡道、樓梯與扶手欄杆
現今大樓數量日益增長,平房減少,且須考慮無障礙設施,樓梯與坡道已然為必備配置。第一次使用Revit 或許不習慣設定樓梯與扶手的方式,但若理解其規律,多練習幾次,相信即可上手。
07 屋頂建立
本章介紹依跡線建立屋頂、依擠出建立屋頂的兩種方式,來完成不同型式的斜屋頂,並繪製屋頂上的開口。
08 敷地繪製
本章介紹繪製建築周遭的敷地地形,以及放置樹木造景、車子等敷地元件、停車場元件的操作,並介紹如何從AutoCAD的等高線圖來建立地形。
09 彩現與穿越
除了施工必備的建築圖面,還必須準備建築3D示意圖來展示與理解設計。本章將介紹如何建立相機、彩現效果圖,並製作建築穿越動畫。
10 建築圖圖紙建立
本章介紹平面、立體與剖面圖紙的建立,圖面的尺寸標註,建立門窗明細表,並計算數量。以及,以房間或面積來分類房間,給予不同顏色,製作色彩計畫,使房間狀況一目了然。
11 族群建立
本章將介紹建立族群的建模功能,並以三層櫃範例來說明如何設定參數與材質,使在專案中也能夠使用。在未來參與的專案中,可能會遇到沒有適合族群的窘境,因此建立族群,也是必備的能力之一。
12 綜合案例:社區住宅
本章將介紹如何依照CAD平面圖面來建立建築,包括牆面與柱子的建立、載入族群、性質的設定,可以做為初學者重要的綜合功能演練,讓您從無到有建立一棟社區住宅。
13 綜合案例:小餐廳
本章使用修改牆面與建立元件的小技巧,來完成一個有特殊牆面的簡約小餐廳,讀者也可運用此方式,擴大餐廳空間,完成較為複雜的商業空間。
14 量體建立
經過前面的學習歷程,不難發現Revit在建立曲面造型牆面的難度,此時需要倚靠量體建模,量體是一種空間中的體積塊,像是堆積木一般,可以更自由的變更外型,本章會介紹量體的建模方式。
立即查看
建築技術規則解釋函令彙編:建築設計施工編(105年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建築技術規則解釋函令彙編:建築設計施工編105年版
作者:陳啟中、吳啟光、陳旭彥、廖明哲、陳威甫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6/01/31
條碼:9789577054982
■ 序
《建築技術規則解釋函令彙編【建築設計施工編104年版】》自民國 104 年 3月出版後,不到 2 個月時間隨即銷售一空,在此先感謝讀者對本書的鼎力支持。另外,我們也接獲許多讀者反應要求再版,但因以年度版方式出書的解釋函令有其時效性,而且時間已近 104 年下半年,經審思後,爰建議向隅讀者暫緩稍待,俟後另洽購 105 年度版應較為妥當,同時也對所有讀者表達最大的歉意。
105 年版再度收集 104 年建築設計施工編一整年之相關解釋函令,並將 104年版有疏漏及誤植之處一併更正。同時為回應讀者對編排上之建議,105 年版於目錄之章節旁加註條次,以方便讀者翻閱查詢之用,在此,謹向該讀者致謝!
另外,隨著本書編輯的衍生品--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105 年)A5袖珍版,也同時編輯完成,我們也願意無償提供給各社團(協會、公會、學會等)使用,有意願以貴社團名義出版者,可逕與我們聯絡!
最後,再度感謝讀者們的支持及鼓勵,若本書之編排倘仍有疏漏誤繕之處,期盼各位先進不吝來電(信)指教,不勝感荷!
■ 本書特色
一、為了讀者閱讀之方便及習性,本彙編法規條文及解釋函(令)之發文日期及數字,主要參照民國93 年9 月17 日行政院院臺秘字第0930089122 號函公告之《公文書橫式書寫數字使用原則》,改以阿拉伯數字呈現。
二、凡未收錄在營建署解釋函(令)彙編官網之函文,本小組認為有必要時亦將其列出,惟於函文內加註【註:本函未列入營建署版本內。】,以方便日後供查詢之用。
三、原《建築技術規則》及解釋函(令)彙編之圖說及文字,有誤繕之處亦一併重繪加註,並予以更正之。
四、凡未符合法律用字之原《建築技術規則》及解釋函(令)彙編相關文字,亦一併依民國62 年3 月13 日立法院(第1 屆)第51 會期第5 次會議,及第78 會期第17 次會議認可之法律用字修正之,例如部份改成部分、公佈改成公布、計劃道路改成計畫道路、都市計劃改成都市計畫、佔用改成占用、盡量改成儘量、會議記錄改成會議紀錄等。
五、為響應節能減碳及節約紙張用量,本彙編各章節後均留有【備忘註記頁】,倘內政部營建署日後有新解釋函(令)公告,讀者可自行下載列印黏貼於該頁內,本彙編即可繼續使用。
六、本次排版除字體加大外,並以B5 紙張(19×26cm)之大小出版印刷,以方便讀者攜帶及閱讀;另本彙編日後將視內政部營建署公告新解釋函(令)之多寡,不定期重新編輯出版。
本彙編之所以能重現,除感謝郭高明、李玉生、鄭元良、王榮進、謝偉松及前人之支持及辛勞外,本小組吳啟光、陳旭彥、廖明哲、陳威甫等不辭辛勞,以志工心態參與本彙編之編輯校稿,亦一併致謝!
最後,本彙編雖經多次重複蒐集資料,並相互交叉比對校稿,倘仍有疏漏誤繕之處,期盼各位先進不吝來電(信)指教,不勝感荷!
■ 目錄
編序
建築技術規則修訂沿革
總則編
第一章 用語定義
第二章 一般設計通則
第一節 建築基地
第二節 牆面線、建築物突出部份
第三節 建築物高度
第四節 建蔽率
第五節 容積率
第六節 地板、天花板
第七節 樓梯、欄杆、坡道
第八節 日照、採光、通風、節約能源
第九節 防音
第十節 廁所、污水處理設施
第十一節 煙囟
第十二節 昇降及垃圾排除設備
第十三節 騎樓、無遮簷人行道
第十四節 停車空間
第三章 建築物之防火
第一節 適用範圍
第二節 雜項工作物之防火限制
第三節 防火構造
第四節 防火區劃
第五節 內部裝修限制
第四章 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
第一節 出入口、走廊、樓梯
第二節 排煙設備
第三節 緊急照明設備
第四節 緊急用昇降機
第五節 緊急進口
第六節 防火間隔
第七節 消防設備
第四章之一 建築物安全維護設計
第五章 特定建築物及其限制
第一節 通則
第二節 戲院、電影院、歌廳、演藝場及集會堂
第三節 商場、餐廳、市場
第四節 學校
第五節 車庫、車輛修理場所、洗車場、汽車站房、汽車商場(包括出租汽車及計程車營業站)
第六章 防空避難設備
第一節 通則
第二節 設計及構造概要
第七章 雜項工作物
第八章 施工安全措施
第一節 通則
第二節 防護範圍
第三節 擋土設備安全措施
第四節 施工架、工作台、走道
第五節 按裝及材料之堆積
第九章 容積管制
第十章 無障礙建築物
第十一章 地下建築物
第一節 一般設計通則
第二節 建築構造
第三節 建築物之防火
第四節 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
第五節 空氣調節及通風設備
第六節 環境衛生及其它
第十二章 高層建築物
第一節 一般設計通則
第二節 建築構造
第三節 防火避難設施
第四節 建築設備
第十三章 山坡地建築
第一節 山坡地基地不得開發建築認定基準
第二節 設計原則
第十四章 工廠類建築物
第十五章 實施都市計畫區建築基地綜合設計
第十六章 老人住宅
第十七章 綠建築基準
第一節 一般設計通則
第二節 建築基地綠化
第三節 建築基地保水
第四節 建築物節約能源
第五節 建築物雨水及生活雜排水回收再利用
第六節 綠建材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