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5 營管、施工、工材(題型整理 + 考題解析)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考試用書】
書名: 100-105 營管、施工、工材(題型整理 + 考題解析)
作者:九華土木文教機構
出版社:文笙
出版日期:2017/07/00
ISBN:9789868939387
■ 本書特色
完整收錄國考各次試題及詳解,由九華力學名師群通力製作,並以加強各章節之重點整理、印證重要概念、強化學習效果,使考生熟悉出題型態,培養應試能力及解題技巧,讓考生一擊必中。
■ 目錄
[施工法]
基礎與檔土工程
基樁工程
隧道及推進工程
道路工程
橋梁工程
鋼構造
鋼筋混凝土工程
模板工程
邊坡工程
結構物修復與補強工程
施工調查與監測
其他類型考題
[工程材料]
混凝土性質與試驗
混凝土配比設計
新混凝土技術
滲料與添加物
鋼筋性質與檢驗
營建材料腐蝕與防治
瀝青混凝土
綠建築與生態工程
其他類型考題
[營建管理]
營建管理概論
工程契約與相關法規
工程風險、保險、糾紛
進度管理
成本控制
品質管制
施工規劃
名詞解釋
其他類型考題
立即查看
100~105測量學(題型整理+考題解析)國考最新版 九華土木文教機構 文笙 9789869548908
立即查看
書名:基礎開挖工程實務
作者:歐章煜
出版社:科技
出版日期:2018/03/12
ISBN:9789576555435
立即查看
書名:台灣地質旅遊(二版)
作者:黃鑑水, 余炳盛, 曹恕中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14/05/00
ISBN:9789576555244
內容簡介
台灣地區蘊含的地質內容可以用「麻雀雖小,卻也五臟俱全」加以詮釋。在這個面積不大的島上能夠看到這麼多的地質地形變化實在難能可貴,台灣之為寶島實非浪得虛名。就因為寶島具備了此種豐富多樣的地質變化,因而能造就出台灣地區許多特殊的地質觀光旅遊資源。目前正值政府大力推廣觀光旅遊之際,本書的適時出版,希望能提供旅遊者更豐富的旅遊內涵,增加「知」的滿足感。
推薦語:
本書係作者等長期在台灣地區從事地質調查研究實務經驗成果的一部份,經重新編繪彙整而成,其中第四、五、六篇由第二作者完成,第十五篇由第三作者完成,其餘大部分由第一作者完成。作者等希望旅遊者能經由觀光旅遊活動,多瞭解一點台灣這塊土地的山川土石,也能多熱愛這塊我們賴以安身立命的寶島大地。
目錄
壹、貴子坑水土保持戶外教學園區—體驗台灣的造山運動
貳、野柳地質公園奇岩怪石的成因與觀賞
參、石碇皇帝殿登山攬勝—驚險刺激的陡崖絕壁之旅
肆、金瓜石、九份金銅礦山之旅
伍、台灣北部大屯火山區火山地質之旅
陸、花蓮七星潭觀山賞海地質之旅
柒、台灣的活動板塊邊界(花東縱谷)地質及活動斷層考察
捌、海岸山脈南端利吉月世界(海洋板塊)之旅
玖、小野柳綺麗的沈積構造(漂亮的岩石花紋)觀賞
拾、台灣西南部古亭坑層惡地地形﹙月世界﹚地質景觀之旅
拾壹、台灣特殊的礫岩地質景觀—六龜火炎山(十八羅漢山)、九九峰(粒子山)、苗栗火炎山、台東山里小黃山
拾貳、台北縣萬溪產業道路之旅—崁腳斷層、五指山層白砂岩、粘土礦、與水土保持
拾參、草嶺大山崩的前世與今生
拾肆、詭異的九份二山大山崩
拾伍、澎湖玄武岩地質之旅
附錄一 台灣地區常見的岩石種類
附錄二﹒常見的地質構造
附錄三、台灣地區溫泉的地質成因與分類
附錄四、地質年代表
立即查看
工程材料
ISBN13:9789576555626
出版社:科技圖書
作者:陳純森
裝訂/頁數:精裝/384頁
規格:26.5cm*19.8cm*2.1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10/24
中國圖書分類:工程材料
內容簡介
工程材料分為構造用與非構造用,營建工程之構造用材料有土塊、石塊、磚塊、木材、竹材、混凝土與鋼料等,都是在工程上大宗使用的建材。非構造用材料則有瓷磚、橡膠、塑膠與其他金屬材料,如鋁料、銅料等。而近代人類則使用鋁金屬與鈦金屬作為航太工程航空器之複合材料,則屬於高科技之構造用材料。
本書介紹與土木、水利及建築工程相關之材料,除一般常用之鋼筋與混凝土外,尚包括鋼結構、鋼管、鋼纜、彩鋼、鋼板樁、預力基樁、預力版樁、石膏板、矽酸鈣板、防蝕材、防火材、再生料、瀝青、石材、木材、陶瓷磚塊、空心磚、塑膠與橡膠等基礎建設所使用之材料。並引用相關之國家標準規定,可供相關業界參考使用。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工程材料之標準 / 1-1
第二節 材料之物理性質 / 1-2
第三節 材料之機械性 / 質1-4
第四節 材料之化學性質 / 1-10
第五節 材料之耐久性 / 1-10
第六節 材料之品質差異 / 1-10
第二章 鋼鐵材料
第一節 鋼料之機械性質 / 2-2
第二節 鐵料之機械性質 / 2-3
第三節 鋼料之斷裂 / 2-4
第四節 驗證強度 / 2-5
第五節 鋼料之取樣 / 2-6
第三章 結構用鋼料
第一節 結構用鋼料之材質 / 3-1
第二節 結構用鋼管 / 3-5
第三節 建築結構用碳鋼鋼管 / 3-6
第四節 結構用鋼料之斷面 / 3-9
第四章 特殊材質之鋼料
第一節 退火鋼 / 4-1
第二節 溫控鋼 / 4-1
第三節 淬火鋼 / 4-1
第四節 極軟鋼 / 4-2
第五節 耐火鋼 / 4-3
第六節 化工用鋼料 / 4-3
第七節 不銹鋼 / 4-4
第五章 配管用鋼鐵管材
第一節 鑄鐵 / 5-1
第二節 鑄鐵管 / 5-1
第三節 延性鑄鐵管 / 5-2
第四節 一般配管用碳鋼鋼管 / 5-4
第五節 高壓配管用碳鋼鋼管 / 5-6
第六章 鋼鐵鈑材
第一節 鋼承板 / 6-1
第二節 鋼浪板 / 6-3
第三節 鋼板樁 / 6-6
第七章 條鋼與鋼棒
第一節 鋼筋 / 7-1
第二節 鋼筋之續接器 / 7-3
第三節 預力鋼棒 / 7-4
第八章 線材與鋼纜
第一節 鋼線材 / 8-1
第二節 鋼線 / 8-3
第三節 鋼絞線 / 8-4
第四節 特殊鋼股 / 8-6
第五節 鋼纜 / 8-8
第六節 結構用鋼纜 / 8-10
第七節 平行線鋼纜 / 8-13
第八節 鋼纜彙整 / 8-13
第九節 鋼索 / 8-14
第十節 端錨材料 / 8-19
第九章 扣件
第一節 傳統型強力螺栓 / 9-1
第二節 扭力控制螺栓 / 9-7
第三節 荷重顯示墊圈 / 9-10
第四節 其他特殊規格螺栓 / 9-11
第五節 剪力釘 / 9-11
第十章 銲接材料
第一節 銲條 / 10-1
第二節 半自動銲線 / 10-1
第三節 自動銲線 / 10-2
第四節 銲材之材質 / 10-2
第五節 碳棒 / 10-3
第十一章 防蝕與防火材料
第一節 鋼料之銹蝕 / 11-1
第二節 鋼結構防銹要領 / 11-3
第三節 防蝕塗料系統之組成 / 11-3
第四節 油漆材料種類 / 11-4
第五節 油漆之固形成分與溶劑 / 11-7
第六節 油漆材料之相容性 / 11-8
第七節 熱浸鍍鋅材料 / 11-9
第八節 鋁鋅材料 / 11-9
第九節 防火材料 / 11-10
第十二章 隔間與天花板
第一節 石膏板 / 12-1
第二節 矽酸鈣板 / 12-5
第十三章 水泥
第一節 水泥種類 / 13-2
第二節 水泥之組成化合物 / 13-5
第三節 特殊水泥 / 13-10
第四節 台灣水泥之種類 / 13-10
第五節 水泥之管制與用法 / 13-11
第十四章 再生回收與其他摻料
第一節 鐵爐渣 / 14-1
第二節 飛灰 / 14-2
第三節 其他膠結材料 / 14-6
第四節 鋼爐渣 / 14-8
第五節 焚化爐底渣 / 14-13
第六節 太陽能光電廢棄物 / 14-13
第七節 再生材料之推廣與管制 / 14-13
第十五章 混凝土
第一節 骨材粒料 / 15-1
第二節 水 / 15-3
第三節 混凝土之製成 / 15-3
第四節 混凝土之彈性模數 / 15-4
第五節 填加劑 / 15-4
第六節 混凝土種類 / 15-10
第十六章 水泥製品
第一節 預力混凝土基樁 / 16-1
第二節 預力混凝土版樁 / 16-7
第三節 鋼筋混凝土管 / 16-11
第四節 混凝土空心磚 / 16-14
第十七章 石材
第一節 火成岩 / 17-1
第二節 水成岩 / 17-2
第三節 變質岩 / 17-2
第四節 岩石之礦物成分 / 17-2
第五節 岩石之物理性質 / 17-3
第六節 石材之機械性質 / 17-4
第七節 構造用之石材 / 17-12
第八節 石材之使用規格與尺寸 / 17-17
第十八章 粘土製品
第一節 粘土之性質 / 18-1
第二節 普通磚之製成 / 18-2
第三節 普通磚之性質 / 18-3
第四節 磚塊之製品規格 / 18-5
第五節 陶瓷面磚 / 18-6
第六節 特殊磚 / 18-11
第十九章 瀝青材料
第一節 天然地瀝青 / 19-1
第二節 人造地瀝青 / 19-1
第三節 瀝青材料之物理性質 / 19-2
第四節 瀝青材料之規格 / 19-6
第五節 焦油 / 19-7
第六節 地瀝青乳劑 / 19-9
第七節 油溶地瀝青 / 19-11
第八節 地瀝青之用途 / 19-13
第二十章 木材
第一節 木材之分類 / 20-2
第二節 樹木之成長 / 20-4
第三節 伐木 / 20-5
第四節 加工 / 20-6
第五節 木材之瑕疵 / 20-6
第六節 木材之物理性質 / 20-8
第七節 木材之機械性質 / 20-9
第八節 木材之乾燥 / 20-13
第九節 木材之腐蝕 / 20-14
第十節 木材之防腐 / 20-15
第十一節 木材之耐燃處理 / 20-16
第十二節 木材之特殊加工 / 20-16
第十三節 竹料之介紹 / 20-18
第二十一章 塑膠與橡膠
第一節 塑膠 / 21-1
第二節 塑膠之物理性質 / 21-1
第三節 塑膠之機械性質 / 21-4
第四節 強化塑膠之強度 / 21-5
第五節 塑膠之疲勞強度 / 21-7
第六節 塑膠之潛變 / 21-7
第七節 塑膠建材 / 21-7
第八節 膠合劑 / 21-8
第九節 民生與工程用塑膠 / 21-8
第十節 橡膠 / 21-9
第十一節 橡膠之物理與機械性質 / 21-9
第十二節 橡膠之工業用途 / 21-11
立即查看
基礎工程原理 (Fundamentals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旨在系統性介紹各種基礎的原理和設計,涵蓋淺基礎、筏式基礎、擋土牆、開挖、樁基礎和邊坡穩定等主題。鑒於基礎的分析和設計需要考慮土壤在短期(不排水)或長期(排水)條件下的特性,因此本書前兩章深入探討了如何從大地工程工址調查中評估土壤特性,以及排水或不排水土壤特性的概念。基礎在工程中扮演著將各種荷載從上部結構有效傳遞到下部土層或岩層的關鍵角色,本書針對每種基礎類型清晰地闡述了載重傳遞機制、垂直應力或側向土壓分布以及可能出現的破壞模式;在確定基礎受到載重作用的情況後,進一步詳細說明每種基礎類型的設計方法、安全係數的要求以及可採取的改善措施。
本書融合理論解釋與實際應用,旨在讓讀者易於理解理論背景、設計方法以及實際應用和考慮因素。每章均提供相關的練習例題和習題集,可供讀者進行自我練習。本書內容包含最新的基礎設計知識,所介紹的分析方法可直接應用於實務工程的分析和設計,適合教師和學生在基礎工程課程中使用,也適合從事基礎設計的工程師,並可協助讀者創建技術優良、施工可行且兼具經濟的基礎系統設計。
【目錄】
Chapter 1 大地工程工址調查
Chapter 2 基礎設計的原則
Chapter 3 淺基礎
Chapter 4 側向土壓力
Chapter 5 擋土構造物
Chapter 6 開挖
Chapter 7 樁基礎
Chapter 8 邊坡穩定
習題解答
中英文索引
立即查看
基礎結構動力習題解答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基礎結構動力習題解答
作者:林永盛
出版社:文笙
出版日期:2006/02/00
ISBN:9789574389384
內容簡介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上下兩冊)包含
1. 全國各大學土木、建築系期中、期末考較具觀念性的考試試題。
2. 近五年日本土木技師考試試題。
3. 歷年土木、建築高考、特考、二技等入學考試題。
4. 結構學”重要觀念”的剖析。
【目錄】
立即查看
通用結構學(第一部)
ISBN13:9789578490857
出版社:文笙
作者:謝元裕
裝訂/頁數:平裝/372頁
規格:23.1cm*17cm*1.9cm (高/寬/厚)
出版日:2006/03/01
中國圖書分類:土木工程
本書為大專通用之結構學教科書,故定名為「通用結構學」。全書析為二部:第一部份約占3/5,屬於普通結構學教材,應為大專土木水利建築等系所必修;第二部份約占2/5,屬於加強之材料,是土木水利主修結構之學生所應讀,而為大專有關科系學生之參考。
第一部份大體依照拙著結構基本理論編述,第二部份大多採自拙著結構學新編,融匯而成一書。然十餘年來,結構學重點已有變化,故除對兩書去蕪存菁外,亦多修訂,俾更適於今日之教學。至於原有明白曉暢之特點,則一仍舊貫。
本書所用度量衡制,不拘於一種,英制、米制,以及國際制,分別穿插於例題與習題中。英制雖應淘汰,然工業先進之美國,尚無決心作全面之更張,故本書仍予保留。
通用結構學(第二部)
系列名:大學用書
ISBN13:9789867227515
出版社:文笙
作者:謝元裕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06/03/01
謝元裕教授畢生致力於結構學之研究,奉獻犧牲,不遺餘力,並將其所研究之精華毫無保留地公諸於世,讓讀者對結構學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結構之隱定與可定
第三章 靜定梁
第四章 靜定桁架
第五章 靜定剛架與合成結構
…
通用結構學複習指導提要及題解
ISBN13:9789570318210
出版社:文笙
作者:謝元裕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0/06/01
謝元裕教授所編著之書,乃配合「通用結構學」中各章的習題做詳細之解答,俾使讀者自行做完習題後,能有確之解答以供參考,而達到真正學習的目的。
立即查看
書名:橋梁檢測方法與應用
作者: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非破壞檢測委員會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10/05/00
ISBN:9789576554735
內容簡介
橋梁結構為交通系統中心之重要設施,其在生命週期中之承載力、穩定性、安全性與服務性的確保,為其養護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標。在進行上述功能的診斷評估時,就必須依據有效而正確的檢測數據。土木工程的非破壞檢測評估技術在國內外皆是一新興之學科,目前仍缺乏較完整的教材可作為訓練培育此類事業技術人員之用。
有鑑於此類診斷技術在未來處理老劣化結構的迫切需求性,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之非破壞檢測委員會邀集了國內於橋梁檢測評估的學者專家,分別就目視檢測、材料性質、上部結構、橋墩與基礎結構之非破壞檢測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應用集例撰寫成書,作為提升我國橋梁檢測評估科技之基礎。
目錄
第1章 檢測執行
1.1 橋梁檢測之目的 1-1
1.2 橋梁檢測分類與頻率 1-2
1.3 橋梁檢測評估作業之特別要點 2-4
1.4 橋梁檢測相關依據 1-6
1.5 橋梁檢測前之準備工作 1-7
1.6 橋梁檢測人員資格建議 1-8
1.7 參考文獻 1-9
第2章 目視檢測
2.1 橋梁檢測 2-1
2.2 橋梁工程設施目視檢測之項目 2-5
2.2.1 鋼筋混凝土橋梁 2-5
2.2.2 鋼結構橋梁 2-23
2.2.3 特殊橋梁 2-37
2.3 自動化檢測輔助系統 2-43
2.4 橋梁性能初步評估表 2-54
2.5 參考文獻 2-61
第3章 材料檢測
3.1 檢測項目與適用方法 3-1
3.2 混凝土強度 3-4
3.3 氯離子含量 3-12
3.4 中性化 3-17
3.5 腐蝕 3-20
3.5.1 電位法 3-20
3.5.2 透地雷達法 3-25
3.6 鹼?粒料反應檢測方法 3-31
3.6.1 粒料反應潛能試驗法 3-31
3.6.2 鹼?粒料反應案例調查 3-37
3.7 含水分布 3-44
3.8 參考文獻 3-48
第4章 上部結構與橋墩(台)之檢測
4.1 檢測項目與適用方法 4-1
4.2 混凝土表面裂縫 4-2
4.2.1 超音波法 4-2
4.2.2 敲擊式應力波法 4-6
4.2.3 穿透P波法 4-11
4.2.4 橢圓交線法 4-16
4.3 內部孔洞與裂縫 4-24
4.3.1 放射線檢測法 4-24
4.3.2 敲擊回音法 4-30
4.3.3 透地雷達法 4-35
4.3.4 斷層掃描法 4-38
4.4 構件厚度 4-42
4.4.1 敲擊回音法 4-42
4.4.2 透地雷達法 4-49
4.5 鋼筋尺寸、位置與保護層厚度 4-52
4.5.1 磁感應法 4-52
4.5.2 透地雷達法 4-55
4.5.3 放射線法 4-59
4.5.4 敲擊式應力波法 4-63
4.6 變形 4-70
4.6.1 3D雷射掃描法 4-70
4.6.2 光學數位格點法 4-76
4.7 界面性質 4-84
4.7.1 超音波法 4-84
4.7.2 敲擊回音法 4-88
4.7.3 紅外線法 4-96
4.8 支承反力 4-102
4.9 纜索預力 4-104
4.10 預力構件剩餘應力檢測 4-111
4.10.1 光彈法 4-111
4.10.2 切槽法 4-114
4.11 鋼結構缺陷檢測 4-118
4.11.1 液滲檢測 4-118
4.11.2 磁粒檢測 4-120
4.11.3 放射線檢測 4-122
4.11.4 超音波時差繞射法 4-125
4.11.5 交流磁場量測法 4-130
4.12 參考文獻 4-136
第5章 基礎結構檢測
5.1 基礎型式 5-1
5.2 檢測項目與適用方法 5-3
5.3 基礎鑽掘孔壁完整性試驗 5-5
5.4 基樁完整性檢測 5-8
5.4.1 音波回音法 5-8
5.4.2 衝擊反應法 5-12
5.4.3 跨孔音波檢層法 5-14
5.4.4 超震波法 5-18
5.4.5 平行震測法 5-24
5.4.6 地電阻法 5-27
5.5 基樁承載力檢測 5-33
5.5.1 靜載重試驗 5-33
5.5.2 靜動載重試驗 5-44
5.5.3 動力載重試驗 5-49
5.6 沖刷深度檢測 5-54
5.6.1 制式測量法 5-54
5.6.2 透地雷達法 5-55
5.6.3 聲納檢測法 5-58
5.6.4 重鎚法 5-60
5.7 參考文獻 5-63
第6章 結構系統檢測
6.1 橋梁載重試驗 6-1
6.2 微振實驗 6-12
6.3 強迫振動試驗 6-19
6.4 參考文獻 6-27
立即查看
論語情:為你搭起《論語》與日常生活的橋梁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引領我們從生活層面去了解孔子,將國學與生活環環相扣,架構成「生活論語」。
在孔子的《論語》中處處有生活裡可依循之軌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則融有《論語》之引領與反饋。
反覆閱讀《論語情》,即可了解,不論是趨吉避凶,還是為人處世,都能找到指引。
孔子集思想家、教育家、藝術家、政治家……於一身,門人以其言行彙編論纂所成之《論語》,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是學子士人的金科玉律,其中亦不乏是普羅大眾可據以自勵自勉的雋語;其師徒間、時人間之施教、勸勉、互動,甚至是批判的模式,都足以發人深省。
《論語》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孔子曾經「終日不食」、「終夜不寢」地思考,結果毫無意義,還不如起而行之。有鑑於此,是以有《論語情》之成書,從此書中不難深刻體悟到:要求自己,尊重別人,惜取生命本義,即使是日常生活細節也不輕忽。我們時刻存有關愛世界之心,惟更要務實耕耘個人生命,調整自己的身心於和諧生息之中,自能連結人際不疏離。藉由《論語情》與大家分享之、共勉之。
【目錄】
自序
論語基本架構
蔡序
陳序
生活篇
父子之情
手足情深
身教言教
吾愛吾師
良師益友
擇友之道
管理藝術
天助自助
相由心生
察顏觀色
知己知彼
趨吉避凶
生財有道
愛深責切
論語篇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治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孔子簡歷
孔子略年譜
後記
附錄
立即查看
駭浪中的橋梁: 近世旅日華裔文化人書畫圖錄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近世中日交流史的政治關係,是不交不流的衝突史。晚明倭寇、清末甲午戰爭與二十世紀的十四年抗戰,向烙鐵般,將仇恨烙印在兩地的人民身上,也烙焦了兩國千年來累積的友誼。東海,是帶來戰爭的凶惡海域。
但東海訴說另一種故事,同一段時間,兩國民間有來往不絕的學者、僧侶、畫師、書家、商人往返於中日海域,交流知識,同情共感。
作為溝通橋梁的東海,是上天賦予中日人民最珍貴的天然禮物。
此本圖錄收錄從明代李春寧、朱舜水、隱元,直至清末民國時期的黎庶昌、張繼、郭沫若這些旅日文化人的書畫作品,他們在東亞史上衝突最激烈的年代,身體力行,已作為東亞指導原理的仁之精神,跨越了狹義的民族主義的藩籬,形塑了形象具體的東亞文明的世界。
"
【目錄】
原價:
1500
售價:
1275
現省:
225元
立即查看
醫病溝通橋梁:醫療爭議處理模式與訴訟外解決機制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醫病溝通橋梁:醫療爭議處理模式與訴訟外解決機制
作者:Rumiko Nagao, 陳永綺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2020/01/00
ISBN:9789575112424
內容簡介
近代法治國概念要求個人行為需依法律規範,所有爭議須由管轄法院依法處理,法院因而出現無法負荷的「訴訟風暴」,對特殊事件更無其專業能力可行,使得現行制度下醫病關係爭議處理不但導致醫病緊張,更造成醫療及司法資源的浪費,已是應找出新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時候,「替代性處理紛爭機制」就此應運而生,許多專業能力人士開始介入協助處理爭議。而訴訟外爭議解決機制如何能夠讓醫患雙方有效溝通,達成共識,成為本書所探討的焦點。
目錄
【醫病溝通橋梁】
◎Hope for Peer Support: Core idea for Establishment of Heals/Rumiko Nagao/3
◎公益信託在醫療爭議管理的角色──以陳忠純紀念促進醫病關係教育為例/陳永綺/9
◎医療メディエーションの実践/依田明久 著、李詩應 導讀/38
【醫療爭議處理模式】
◎日本における医療事故への新たなアプローチとその功罪/和田仁孝 著、李詩應 導讀/55
◎泰國醫療爭議概況/李詩應、陳永綺/93
【訴訟外解決機制】
◎論兩岸醫療糾紛法制──以香港、澳門、深圳為例/張 婷/107
◎醫療爭議ADR──兼論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草案/許兆慶、溫哲嘉/131
立即查看
書名:橋梁:築橋亦築夢(二版)
作者:蔡俊鐿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18/05/00
ISBN:9789576555442
內容簡介
橋梁連結兩地,化解隔閡,深具交流溝通之功能。橋梁為廣義建築,結合工程、建築及藝術三要素,兼具力學及美學的景觀橋梁是未來趨勢,一座精心設計的橋梁,長可成為地區的重要地標。橋梁延伸人們無限的夢想空間,造橋大師因築夢才能創作出曠世作品。橋梁是城市的名片及識別標誌,提到紐約就想到布魯克林大橋。橋梁也是應用科技,「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呈現科技加人文,每座橋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值得去探索。
本書就像進入橋梁博物館參觀,少了些工程,卻多了些人文故事及理念夢想,帶給讀者另類的橋梁之旅。首先從一群小孩搭橋的照片,看出每個人小時候都有建橋的基因,接著介紹架橋人茅以升建錢塘江大橋的執著,與人行吊橋建造者的夢想,深入林同炎、鄧文中等國際橋梁大師的理念及設計作品,探索老橋、行人、都市、BOT、戰爭、天災及未來與橋梁相關的話題,看看台灣美的橋梁,及20世紀世界最美的橋梁,最後呈現他個人多年典藏的橋梁書庫。廣義的說「築橋亦築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夢想,也希望絕不放棄夢想及圓夢。
目錄
楊序、鄧序(Forword)/4
自序(Preface)/6
年幼建橋者(YoungBridge-Builders)/7
楔子(Introduction)/8
架橋人(Bridge-Builder)/18
築橋亦築夢(BuildBridgesandBuildDreams)/26
大師的軌跡(FootprintofGrandMaster)/32
回顧過去(RecallthePast)/72
橋梁與行人(BridgesandPedestrian)/86
橋梁與城市(BridgesandCities)/96
臺灣美的橋梁(AestheticBridgesinTaiwan)/162
世界最美的橋梁(TheMostBeautifulBridgesInTheWorld)/176
橋梁與BOT(BridgesandBOT)/182
橋梁與戰爭(BridgesandWar)/196
橋梁與天災(BridgesandDisaster)/206
展望未來(LooktotheFuture)/214
閱讀橋梁(ReadingBridges)/226
典藏橋梁(CollectionofBridges)/246
附錄:世界最長的橋梁(Appendix:TheLongestBridgesintheWorld)/260
附錄:聯合報評論-橋梁篇(Appendix:TheCommentofUDN–Bridge)/264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