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超音波隨身指引-超音波之解剖學及病理學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急診醫學超音波隨身指引-超音波之解剖學及病理學
作者:黃文成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3680024
簡介:
在急診醫學領域中,超音波的使用已成為醫師快速診斷與治療的重要工具,而對新手醫師而言,要正確解讀影像及診斷是既困難又富挑戰性。本書從介紹儀器的基本操作與超音波影像定位開始,再敘及急診常見的病症,包括腹部、表淺構造、婦科和產科等正常及異常的超音波影像。在內容上除了圖像,也提供作者的臨床實務經驗來協助醫師作正確的診斷。本書是急診與各專科醫師在臨診時最佳的隨身手冊,對學習超音波有興趣的相關執業人員、超音波技師及醫學生亦是一本實用的入門指南。
序
在急診醫學部門,超音波科技的廣泛應用使得臨床醫師可以更快速地評估危急病人。
在緊急的狀況,如子宮外孕和腹腔出血若可及早被診斷,則臨床診斷和後續的治療安排便不會造成延遲。
對於沒有接受過超音波檢查正式訓練的臨床工作者來說,學習必要技術和診斷技能去執行超音波檢查和解釋影像,是既困難又富挑戰性的。
這一本隨身指引是希望可以提供臨床工作者在執行超音波檢查時具備最基本的知識程度和技術技巧。此書涵蓋正常的超音波解剖構造和在超音波可看到的病理學。這些資訊都用列表的方式搭配充分圖解的超音波影像來呈現。本書尺寸小對於使用者來說相當便利,是在臨床工作很有用的參考書。
此書除了對急診醫學的臨床醫師有很大的幫助外,其他像是外傷醫師、住院醫師、超音波技術員,和醫學生同樣也會發現此書在臨床工作上是相當有用的。
譯者序
超音波的使用行之有年,但是急診和一般醫學的應用在這幾年開始蓬勃的發展,在偶然的機會認識一群愛好超音波的急診醫師們,大家開始定期的聚會,互相討論和琢磨急診超音波的應用,當然也希望能在急診的超音波教育上作出一些些貢獻,有感於在臨床上大多數的年輕醫師在學習急診超音波的困難,所以特地挑選了這一本簡明扼要的急診超音波隨身手冊來作編譯,希望藉由此書能讓學生們可以由淺入深,善用超音波來協助平時的臨床工作,讓醫療更精緻,讓病人更安全,當然也讓醫師更安心,此書的出版也要特別感謝臺大醫院的沈士雄醫師,沈仁翔醫師,林煜涵醫師全力協助。
最後真心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可以讓讀者更認識急診超音波的便利及重要性,也讓讀者的臨床工作更加安心、安全。
目錄
致謝 ix
序言 xi
第一章:超音波用語,影像定位 和基本儀器操作 1
Cynthia Silkowski
超音波用語 1
超音波結構質地 4
超音波假影 4
超音波對腫塊的描述 9
超音波切面圖 12
切面圖和影像定位 12
影像記錄 23
技術重點 23
摘要 24
第二章:肝臟 25
Dunstan Abraham
正常超音波解剖構造 25
肝臟病理學 31
第三章:膽囊和膽道 47
Dunstan Abraham
正常超音波解剖構造 47
膽囊病理學 47
第四章:胰臟 71
Dunstan Abraham
正常超音波解剖構造 71
胰臟病理學 71
第五章:腹主動脈與下腔靜脈 84
Dunstan Abraham
正常超音波解剖構造 84
下腔靜脈 84
主動脈與下腔靜脈於超音波影像之主要差異 84
病理結構 85
第六章:腎臟與膀胱 92
Dunstan Abraham
腎臟 92
腎臟病理 96
膀胱 118
膀胱病理 118
第七章:腸胃道系統 129
Dunstan Abraham
正常腸道 129
正常闌尾 130
病理 131
第八章:脾和淋巴結 136
Dunstan Abraham
脾臟正常超音波 136
脾臟病理 136
惡性腫瘤 143
淋巴結 144
第九章:腹部鈍傷 147
Dunstan Abraham
超音波上可見的腹部鈍傷併發症 147
腹部鈍傷的超音波發現 147
第十章:陰囊跟睪丸 157
Dunstan Abraham
正常超音波 157
副睪頭部 157
副睪體部和尾部 157
睪丸附件 157
血管系統 157
病理 160
第十一章:下肢病變 179
Kalani Fernando and Dunstan Abraham
膕窩囊腫(貝克氏囊腫) 179
膕動脈瘤 179
小腿血腫及膿瘍 179
蜂窩性組織炎 179
假性動脈瘤 179
異物 180
第十二章:液體堆積和 超音波導引醫療作業 183
Kalani Fernando and Dunstan Abraham
液體堆積 183
超音波導引醫療作業 183
摘要 186
第十三章:子宮 188
Cynthia Silkowski
正常子宮超音波 188
量測子宮內膜 191
月經週期-子宮內膜之超音波表現 191
停經後子宮內膜-無症狀女性 193
子宮位置和姿勢 193
超音波下常見的先天性變異 193
病理 197
摘要 214
第十四章:卵巢與輸卵管(附屬器官) 215
Cynthia Silkowski
卵巢的正常超音波影像 215
病理 215
卵巢扭轉 234
輸卵管 238
骨盆腔炎症 239
子宮內膜異位 240
非婦產科之骨盆腔腫塊 243
摘要 245
第十五章:正常第一孕期及異常懷孕 247
Charles Odwin
正常懷孕早期的超音波影像 247
多發性懷孕 258
異常的第一孕期 259
子宮外孕 264
摘要 276
建議閱讀列表 279
索引 281
立即查看
整合醫學即時超音波入門 2020 <金名>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整合醫學即時超音波入門
系列名:醫學科學叢書
ISBN13:9789865452148
出版社: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作者:余忠仁;許甯傑
裝訂/頁數:軟精/224頁
規格:18.6cm*11.5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2/01
中國圖書分類:行醫;醫務;內科
醫院整合醫學(Hospital Medicine)來自美國,強調的是急性醫療的住院整合式照護,目前在美國80%的住院病人是由醫院整合醫學科照護,它是住院版的全科醫師(General practitioner),其典範是:不以疾病分科、不以器官系統分類,只要是住院病患,都可以用一套整合醫學的模式來照護,它可以照護內科疾病病患,也可與外科醫師合作,提高手術病患的照護品質,這樣的專業素養與醫療典範,正是國內所需要的。
醫院整合醫學醫師面對各類型的住院病患,需要更廣博的知識,以及各種器官系統都能第一線診斷處置的能力,2016年起,美國醫院整合醫學學會(Society of
Hospital Medicine)將定點即時超音波(Point-of-careultrasound, POCUS),訂為每年年會的專業訓練課程,數以萬計的美國內科系醫師,將學習POCUS列為基礎的床邊照護能力。2017年本院的整合醫學科也派員至美國參與POCUS課程,引進基礎的心臟、肺部、腹部、血管課程,並自2017起教學至今。
本書是給對於POCUS有興趣的醫學生、住院醫師、各科別主治醫師,一個無痛學習POCUS的路徑。POCUS教學的特色,簡化內容、由淺入深、強調流程與臨床應用。即使沒有超音波經驗的醫師,都可以輕鬆的了解如何在床邊延伸理學檢查,用超音波獲得額外的資訊。POCUS沒有取代傳統的超音波檢查,但使第一線的醫師更快獲得資訊、診斷,是所有醫師都適合學習的「視診器」。
臺大醫院內科部整合醫學科 許甯傑
臺大醫院內科部 余忠仁
第1章 POCUS概念簡介 許甯傑、盛望徽 1
Introduction and concepts
第2章 心臟重點評估 許甯傑、江君揚 7
Focused cardiac exam (校閱:林隆君)
第3章 胸腔重點評估 許甯傑、樹金忠 35
Focused lung/pleura exam (校閱:王鶴健)
第4章 腹部重點評估 許甯傑、蔡宏斌 61
Focused abdominal exam (校閱:林裕峯)
第5章 膝踝關節重點評估 許甯傑、曹彥博 93
Focused musculoskeletal (knee/snkle) exam
第6章 水分狀態評估 許甯傑、陳建倫、 121
Fluid status evaluation 林裕峯
第7章 呼吸窘迫與衰竭評估 許甯傑、余忠仁 135
BLUE protocol
第8章 低血壓與休克評估 許甯傑、余忠仁 155
RUSH protocol
第9章 寡尿∕無尿∕腎功能變化評估 許甯傑、林裕峯 177
Approach to oliguria / anuria / renal dysfunction
第10章 腹痛評估 許甯傑、余忠仁 193
Abdominal pain
附錄1 常用表格及流程圖 .............................................. I
附錄2 常用正常值參考 ................................................ IX
立即查看
即時超音波核心教案
系列名:醫學科學叢書
ISBN13:9789865452506
替代書名:Point-of-care ultrasound: a core teaching file
出版社: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作者:余忠仁;許甯傑;陳建倫-主編
裝訂/頁數:軟精/486頁
規格:23.5cm*18cm*2.3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3/01
中國圖書分類:行醫;醫務;內科
本書是臺大醫院整合醫學科的心血結晶,從多重疾病的病人照顧中發展出適合住院病患的整合醫學即時超音波教案,承續第一本著作「整合醫學即時超音波入門」,這本書進一步用個案討論模式,讓有志學習者一窺堂奧。這本書圖文並茂,貼近學習者的角度,讓讀者領略即時超音波的角色。
如何使用本書
1. 本書每章節都分為教案版(淺藍)、進階內容(淺紫)兩部分。
(1) 教案版:作為case-based discussion、problem-based learning授課時使用,架構包含臨床個案背景、故事情節,佐以關鍵問題。最後加上【學習目標】、【課堂實作】、【參考文獻】三部分供學員參考。
(2) 進階內容:提供教案中的關鍵問題之參考解答及補充,整理文獻實證,並延伸更多異常個案之超音波影像作為學習參考。
2. 為了增加讀者理解及學習效果,本書共收錄解剖卡通圖、流程圖、手勢及部位攝影、超音波影像,共488張。
3. 為了增加個案臨場感及學習效果,本書共收錄145段動態影片。當超音波圖片的角落有QRcode即代表有動態影片,掃描即可連結,搭配內容閱讀。
相信即時超音波能成為大家診斷治療的好工具!
序
近年來風行的即時超音波(Point-of-Care Ultrasound)是2011年由新英格蘭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定名,可協助做進一步鑑別診斷,並可結合醫院整合醫學(Hospital Medicine)所推行的一般醫學理念(General Medicine)。如此的跨科別整合與領導團隊力,醫師訓練需要提升,如此發展出的即時超音波也勾勒出一位整合醫學科醫師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過去皆認為在資深住院醫師的階段才要開始訓練超音波,然而在超音波儀器逐漸進步以及教學觀念逐漸改變之下,已經有越來越多關於超音波的教學延伸到初階住院醫師以及醫學生。超音波對學生而言,和其他操作性技能相較之下較不具有侵犯性,所以當學生操作時比較不會對病人造成額外併發症。然而多數學生以及部分初階住院醫師,對於超音波的理解與應用尚不足以獨立診斷病人,或是因為缺乏信心以及缺乏上級指導造成不敢直接在病人身上操作。因此臺大醫學院在近年也開始對於醫學生的超音波教學,目前同學普遍反應熱烈且大部分有一定的超音波技能。因此,讓超音波對於醫學生成為如同聽診器對於醫學生一般的存在不再只是空想!
在我們團隊出版國內第一本指導臨床醫師的即時超音波著作之後,我們也了解到除了概念本身之外,案例的指導也對超音波的學習非常重要,就如同我們每一位從醫學生成長為一位獨當一面的醫師前,一定需要無數案例的累積。
我們的第一本書“整合醫學即時超音波入門"主要介紹概念與操作,可以讓初學者重新打造對於超音波知識技能的地基;而本書的教案可以引導超音波即時診斷的思路,讓讀者更可以懂得如何在臨床用超音波評估病人。
本書內容包含心臟、肺部、腹部、血管、關節及各系統常見的案例整理、問題導向評估與思考流程,等於是我們facebook社團裡面案例分享的精華整理,就像是本書的作者群們帶著讀者一步一步理解超音波於各種案例該如何評估,可以幫助讀者免於瞎子摸象之苦。本書另一個特色是幾乎所有章節皆是由初階住院醫師和醫學生完成,這樣的成果代表超音波的知識技術和思考流程可由初階住院醫師和醫學生所掌握,甚至是教學的主力可以由初階住院醫師和醫學生來主導,在教學相長的正回饋之下可以獲得不輸主治醫師的超音波實力。
也因此,我們才會在住院醫師和醫學生的超音波教學上不遺餘力,因為我們相信,正確的教學可以使人人學會超音波。雖然說超音波本身並不足以取代各種疾病診斷的標準流程,但可以協助第一線臨床醫師判斷、迅速掌握病情變化,並減少傳統次專科冗長、昂貴且複雜的檢查。也因此我們相信超音波是非常適合住院醫師和醫學生學習的技能。
然而,要依靠本書就學好超音波是不可能的,因為超音波技能本身就很依賴實際操作和在知識上的不斷精進。此外,當自己在進行教學的同時除了可以增進自己對知識的熟悉之外,也能發現許多自己從前沒發現的盲點,進而更懂得如何應用超音波。因此,在此鼓勵各位超音波的學習者,只要在臨床中發現可以用超音波評估之處,就要盡可能試著去掃超音波並與同儕及師長們討論。
更甚者,也很鼓勵試著用超音波來教學自己的學弟妹,形成一股正向的循環。
如此一來,想要不學好超音波都很難呢!
一言以蔽之,請不要害怕用超音波去評估病人,當各位缺乏上級指導的時候,本書很樂意為各位的學習盡一份心力,同時也對病人提供更加完善的照護。
臺大醫學系 陳建倫
臺大醫院內科部整合醫學科 許甯傑
臺大醫院內科部 余忠仁
立即查看
高級救護技術員教科書(二版)(精裝)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課程教材
原價:
2500
售價:
2375
現省:
125元
立即查看
這裡沒有英雄:急診室醫師的COVID-19一線戰記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簡介】
急重症的緊急應變和正確且迅速的治療,是急診醫療面臨的最大挑戰,針對已步入高齡化社會的臺灣,在多重共病下,病人的評估及治療更加複雜。為做出正確診斷及迅速有效的治療,臨床照護經驗及熟練的醫療實作缺一不可,因此如何傳承急診醫學至關重要。本書召集重症復甦實務經驗豐富的專家,以實證醫學為中心、臨床實務為出發點、架構全人醫療照護理念編撰本書,內容記錄台大急診團隊口授心傳的技能和各種緊急醫療照護的應變處置,以及新知應用的實作經驗,實為一本臨床必備的全面性教材。
【目錄】
1 成人急重症氣管插管處置應變錦囊.........................................1
2 急性冠心症的處置流程:save more heart ..................... 15
3 心跳停止後缺氧性腦病變引起的癲癇重積症..................... 24
4 敗血症在急診的緊急處置........................................................ 33
5 休克病人之體液容積評估與升壓劑選擇.............................. 42
6 急性腦中風處置流程................................................................. 58
7 創傷病人主動脈復甦性血管內球囊閉合術(REBOA) 之進行........................................................................................... 64
8 復甦後病人的初期照護:從急診室開始.............................. 72
9 負壓隔離室高級心臟救命術團隊合作.................................. 80
10 孕婦急產:急診人該怎麼做.................................................... 87
11 急性中毒病人的緊急處置........................................................ 95
12 急重症病人早期營養評估...................................................... 105
13 大量傷患處理經驗與原則...................................................... 113
14 照護急重症患者時告知壞消息的溝通技巧....................... 119
15 兒童氣管插管之安全性評估.................................................. 128
16 兒科創傷病人初步處置.......................................................... 136
索引.............................................................................................. 145
立即查看
台灣急診五級檢傷教育手冊—台灣急診檢傷與急迫度分級量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1)說明檢傷分類的歷史及角色、(2)複習及增強您對病人評估的能力、(3)運用急診護理專業標準技能於檢傷分類、(4)介紹及運用基準主訴表、(5)以檢傷分類表(TTAS) 為基準,進行病人照護優先順序之安排、(6)能執行急診病人之就醫流程,檢傷過程及溝通方式。
【目錄】
單元一:檢傷基礎 1
1-1. 檢傷的變革 2
1-2. 何謂檢傷 8
1-3. 檢傷評估之限制 9
1-4. 急診壅塞時之檢傷原則 10
1-5. 急診病人的特性 11
1-6. 檢傷護理師的角色 11
1-7. 檢傷護理師的特質 13
1-8. 檢傷護理師的技能 13
1-9. 檢傷流程 16
單元二:台灣五級檢傷與急迫量表(TTAS) 之應用 23
2-1. 檢傷過程 24
2-2. 台灣五級檢傷與急迫量表分級 24
2-3. 判定檢傷級數 27
2-4. 首要調節變數 28
2-5. 次要調節變數 40
2-6. 檢傷標準的支援 44
2-7. 檢傷決策 44
2-8 候診區的再評估 45
2-9. 小組練習- 模擬案例 45
單元三:特殊族群-兒童 47
3-1. 兒科檢傷指引 48
3-2. 成人和兒童檢傷的比較 48
3-3. TTAS檢傷:兒科案例 49
3-4. 檢傷過程 49
3-5. 兒科檢傷與成人檢傷的不同 50
3-6. 兒童特殊考量 50
3-7. 社會心理上的差異 52
3-8. 關鍵診視 – 兒科三角評估 53
3-9. 確認主訴 56
3-10. 主觀評估 57
3-11. 生命徵象– 身體評估 59
3-12. 非生理參數 68
3-13. 次要調節變數 73
單元四:特定主訴和次要調節變數 75
4-1. 簡介 76
4-2. 特定主訴 76
4-3. 次要調節變數 77
4-4. 潛在的檢傷陷阱 81
附錄A. 格拉斯哥(葛氏)昏迷指數 83
附錄B. 疼痛量表 85
附錄C. 名詞解釋 87
附錄D. 檢傷分類實務上的Q&A 93
附錄E. 急診五級檢傷分類基準修正版 97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