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概論
ISBN13:9789861944951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賴東淵;許昇峰
裝訂/頁數:平裝/208頁
規格:23cm*17cm*1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18/09/22
中國圖書分類:中國醫學
內容簡介
中醫護理是中醫學的分支,由於古代的醫療特點是醫護合一,因此中醫傳統的護理理論、技術、方法缺少了專門的總結,大部分融合於醫療著述之中,直至近年來,中醫護理才逐漸從醫療中分離出來,並吸收了現代護理技術、方法,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有了自己的科學理論、技術與方法。
本書針對護理人員之醫學基礎,內容分為:
.陰陽五行學說:闡明陰陽五行分類法則應用於身體解剖部位、生理活動與病理變化。
.臟腑學說:說明內臟功能與型態。
.經絡學說:敘述經絡循行位置所顯現的病理特徵。
.四診:闡述中醫診察疾病的望、聞、問、切「四診」的重點。
.辨證:介紹中醫各種方法的診斷學。
.預防與治則:從整體觀念出發,提出了預防以及「扶正袪邪」的治法。
新版特色:
.新增〈體質〉一章,分析不同個體的特殊性,以及在養生、防治疾病時應掌握個體的體質特點所致的異同症狀。其他更新如: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別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內容。
.圖片重繪,更為精緻、立體,並於書末提供彩色印製的圖片,幫助讀者學習。
.增加圖表,如:經絡系統的主要組成之示意圖、經穴-經絡-經筋-皮部的立體示意圖、八脈八法穴可治的身體區域示意圖、八脈八法穴可治的身體區域表、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相通的穴位表等。
全書對中醫學概念有全盤的闡述,從經絡學說的理論、陰陽五行與臟腑經絡結合、體質來說明生理及病理特性,以四診作為辨證的依據,運用辨證來診斷疾病,並用預防保健之觀念,由正邪相爭所產生的病理變化、因時地人制宜來作治療,期護理人員藉由本書,對中醫學有完整的認識與概念。
目錄
第1章 陰陽五行學說
第一節 陰陽學說
第二節 五行學說
第2章 臟腑學說
第一節 臟腑的定義
第二節 臟腑學說的內容
第3章 經絡學說
第一節 經絡的定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經絡系統
第三節 八脈八法穴之介紹
第4章 體質
第一節 體質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體質的構成
第三節 成人體質病理分類
第四節 體質的病因與病機
第五節 體質的辨證論治
第5章 四診
第一節 望診
第二節 聞診
第三節 問診
第四節 切診
第6章 辨證
第一節 八綱辨證
第二節 臟腑辨證
第三節 病因辨證
第四節 衛氣營血辨證
第7章 預防與治則
第一節 預防
第二節 治則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戰勝腦退化症:癡呆患者的中醫藥調治與護理 <萬里>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中醫師寫給妳的科學調經養卵全書:成功者不斷!吃對中藥+實踐5大好習慣,有效調理月經、改善排卵功能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中藥的基礎理論、藥材和方劑的基本知識。適合於中醫、藥學、護理、化妝品、生物科技等大專相關科系學生,或欲接觸中藥的一般社會大眾,作為接觸中藥的入門書籍,也可當作臨床及運用參考之用。
本書所介紹之藥材已排除禁用之保育類(如虎骨、穿山甲)、含馬兜鈴酸類藥材(如廣防己、馬兜鈴);方劑則以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所公布之兩百種基準方為主,以符合時代要求。
本書特色:
●依功能性完整的介紹中藥藥材及運用方劑
●明確解說中藥的毒性及應用上應注意事項
●清楚說明方劑的比較
●將「中藥藥酒」獨立一章,完整說明
●將中藥讀音、常見中藥不良反應主要症狀、常見疾病處方、近似藥材功用辨別,詳細在附錄中敘述
作者介紹
顧祐瑞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藥學博士
經歷: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研究員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
Forensic Chemistry Center訪問學者
中國醫藥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著作:《中醫護理學》(華騰,大專用書)
《中醫食療與養生》(禾楓,大專用書)
《中藥品質管制學》(文興,大專用書)
《馬兜鈴酸事件》(文興)
《藥學的第一堂課》(書泉)
《健康食品停看聽》(五南)
《常用中藥藥材及方劑學》(五南,大專用書)
《藥物學》(五南,大專用書)
《何食能安心:擁抱當令鮮蔬果》(書泉)
《圖解生物學》(五南)
《圖解藥理學》(五南)
《圖解公共衛生學》(五南)
《圖解食品衛生與安全》(五南)
《老人用藥安全》(揚智,大專用書)
《圖解藥事行政與法規》(五南)
《藥膳養生創意料理》(五南)
《圖解衛生行政與法規》(五南)
《圖解流行病學》(五南)
《圖解生態學》(五南)
《圖解食品化學》(五南)
【目錄】
編寫說明
第一章 中藥入門
中藥的發展
中藥的分類方法
中藥的採收
第二章 中藥的基礎理論
中藥的性能
中藥的炮製
中藥藥材的品質
正確選用中藥
中藥給藥的劑量與禁忌
使用中藥的原則
第三章 中藥毒理
概述
中毒原因
中毒預防
中藥過敏反應
中藥副作用
第四章 常用中藥材
解表藥
清熱藥
瀉下藥
祛風濕藥
化濕藥
利水滲濕藥
祛寒藥
理氣藥
消食藥
驅蟲藥
止血藥
活血祛瘀藥
化痰止咳平喘藥
安神藥
開竅藥
補虛藥
收澀藥
外用藥
第五章 常用中藥方劑
組成原則
組成變化
解表劑
清熱劑
祛寒劑
瀉下劑
和解劑
祛濕劑
祛風劑
潤燥劑
祛痰劑
理氣劑
理血劑
補益劑
消導劑
固澀劑
經產劑
安神劑
驅蟲劑
表裡劑
清暑劑
癰瘍劑
明目劑
第六章 中藥藥酒
概述
中藥酒劑基準方
附錄1 中藥讀音
附錄2 常見中藥不良反應主要症狀簡表
附錄3 常見疾病處方
附錄4 近似藥材功用辨別
中藥材索引
中藥方劑索引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二下)生藥學與中藥學詳解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為藥物分析與生藥學及中藥學之最新年度(民國112年)的依照章節主題分類、完整解析,快速掌握關鍵重點。
分為上、下兩冊
(二)藥物分析詳解(上)
書碼:MA002-1
編 / 著者:黃建才
出版日:2023 / 05
規格:單色 / 640頁
(二)生藥學與中藥學詳解(下)
書碼:MA002-2
編/著者:黃建才
出版日期:2023 / 04
規格:單色 / 624 頁
#藥師國考 #黃建才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