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科護理實習手冊 (第2版) (2版)
人氣推薦!已有9位會員共同選購!!
內外科護理實習手冊
ISBN13:9789861945705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凃秀妮;劉倖吟;温孟娟;廖雅惠
裝訂/頁數:平裝/421頁
規格:19cm*12cm*1.9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09/01
中國圖書分類:各種醫療領域護理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11章,專為各護理科系內外科實習設計,涵括最常用之身體評估、內外科護理學知識I以及臨床常用之設備、儀器介紹,檢查作業流程、護理技術重點,並包含護理報吿撰寫注意事項。本書特別針對內外科實習單位常見的癌症、老年、傷口護理情況,整理實習所需具備的基本技術與技能,並附有常用醫護術語及縮寫章節,期對護理科系學生能作為方便實用、可隨身攜帶、可連結學理與實務,且對未來初入護理臨床職場也可繼續使用的工具手冊。
立即查看
最新護理診斷手冊:護理計畫與措施(五版)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最新護理診斷手冊:護理計畫與措施(5版)
ISBN13:9789861946962
替代書名:Nursing diagnosis reference manual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Linda Lee Phelps
譯者:郭惠敏-等
裝訂/頁數:平裝/603頁
規格:20.8cm*15cm*2.5cm (高/寬/厚)
版次:5
出版日:2023/01/00
中國圖書分類:各種醫療領域護理
內容簡介
撰寫護理計畫的必備工具書
針對各年齡層、照護領域的個案提供明確、權威性的護理計畫,為「撰寫
護理計畫的最佳參考」,可謂護理科系學生與臨床護理人員的重要工具書。本
書涵蓋全部NANDA International的護理診斷,依此訂定共計267個護理計畫,並
以護理診斷焦點的首字字母排序。
每個護理計畫包含:
‧護理診斷:NANDA International 2021~2023年的護理診斷。
‧定義:該護理診斷的簡明定義。
‧定義特徵/危險因素:列出可供確認為該護理診斷的臨床表徵;若為潛在性
問題,像是「潛在危險性肺吸入」,則稱為「危險因素」。
‧預期成果:列出解決或改善個案問題的合理目標,並指出具體或可量化的判
斷依據。讀者可自當中選擇適合個案的預期成果。
‧護理措施與學理依據:由上述的預期成果列出護理措施。每項措施的學理依
據以楷體表示。
‧成果評值:與「預期成果」搭配的評值標準。明確的評值標準有助於判斷是
否達成護理目標,以檢視執行護理措施後的個案情況,或作為其他護理措施
參考。
‧參考文獻:該護理診斷的護理計畫與措施之依據,列出5年內資料。
附錄:常見醫學診斷(疾病)搭配的相關護理診斷,供臨床醫護人員參考。
立即查看
實用護理焦點記錄法
ISBN13:9789861940656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汪朝麗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8/10/01
中國圖書分類:護理總論
內容簡介
1.護理焦點記錄法的架構簡單、好用,可減少護理人員寫記錄的時間,提升「直接護理時數」。
2.本書以臨床實例及焦點名詞範例,逐步說明護理焦點記錄法,以及焦點與醫療診斷和護理診斷之區別。
3.書中列舉許多的臨床範例,包含一般內外科病房、精神科及長期照護,並附習題供讀者練習,非常實用。
4.小巧的口袋書,方便攜帶,可隨時參考。
目錄
前言
CHAPTER 1 護理焦點記錄法創始簡介
CHAPTER 2 護理記錄
CHAPTER 3 護理記錄之沿革
CHAPTER 4 護理焦點記錄法
CHAPTER 5 護理焦點記錄法與護理過程的關係
CHAPTER 6 護理焦點記錄與護理計畫的關係
CHAPTER 7 護理焦點記錄之範例
CHAPTER 8 練習寫有品質的護理焦點記錄
結語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臨床護理技術能力──OSCE之應用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臨床護理技術能力: OSCE之應用
ISBN13:9789861943237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李國箴等作
裝訂/頁數:平裝/266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版次:一版
出版日:2014/05/15
中國圖書分類:護理總論
內容簡介
國內首本呈現「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於各護理技術的詳細應用──
OSCE將作為護理科系畢業門檻或參加國考必備資格。本書除簡介OSCE考試方式外,並將OSCE應用於護理相關基礎能力(基本護理學)、進階能力(專科護理學)與整合能力(護理科系準畢業生)共29個考站項目,於各考站列出詳細的考生指引、考官指引、操作步驟及評分指引、標準化病人指引、考官常問問題、學理及臨床應用、考生常見錯誤等,為護理科系教師、學生必備的OSCE準備書籍。
目錄
第1篇 概論
第1章 綜論
第一節 護理臨床能力評量
第二節 何謂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SCE)
第三節 OSCE護理教育之應用
第2章 OSCE之規劃設計
第一節 建構式評估與總結式評估
第二節 OSCE評量之建構
第三節 評分表設計
第四節 考官的訓練和評分效應
第五節 標準化病人
第六節 考試流程設計
第2篇 基礎能力(適用於學習基本護理學之學生)
考站1 生命徵象測量
考站2 無菌技術及一般傷口換藥
考站3 口服給藥
考站4 肌肉注射
考站5 皮下注射
考站6 靜脈點滴加藥
考站7 皮內注射
考站8 小量灌腸
考站9 大量灌腸
考站10 女性存留導尿法
考站11 男性存留導尿法
考站12 溝通Ⅰ
第3篇 進階能力(適用於學習各專科護理學之學生)
考站13 抽血及檢體收集
考站14 氣切護理
考站15 抽痰
考站16 GCS及瞳孔反射測量
考站17 中心靜脈壓測量
考站18 周邊靜脈導管留置
考站19 Port-A注射
考站20 輸血
考站21 基本救命術及自動體外電擊操作
考站22 產後會陰沖洗(含會陰傷口、惡露及宮縮評估)
考站23 新生兒沐浴
考站24 小兒胸腔物理治療
考站25 精神疾病病史收集
考站26 自殺評估
第4篇 整合能力(適用於護理科系準畢業生)
考站27 血糖測試及檢驗值判讀
考站28 護理過程之運用
考站29 溝通Ⅱ
立即查看
應用護理過程-批判思考的工具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應用護理過程-批判思考的工具
作者:郭宛琴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3
條嗎:9789861268835
【新書簡介】
本書獲得國際護理榮譽學會Sigma Theta Tau Best Pick獎項,它是許多護理系教師、學生和護理人員,學習如何應用護理過程之評估、診斷、計畫、措施、評值來解決問題的最佳工具範本。全書對於美國之醫療現況、護理工作環境,以及專科護理師的角色有深入的探討與介紹,再藉由問題引導的方式協助讀者做思考上的分析,提供彈性學習方案並將資源分享予學生及學術使用。對於準備執照考試的學生,在每一章末附有考試重點整理,給予解題之相關技巧,讓你能輕鬆順利地通過考試。
【目錄】
第1章 什麼是護理過程?為什麼要學護理過程? 5
護理過程是什麼? 5∕為什麼要學護理過程? 6
護理過程的步驟 7
護理過程中,每個步驟之間的關係 9
評估與診斷 10∕診斷與計畫 10∕計畫與措施 11
措施與評值 11∕評值與其他護理過程的步驟 11
使用護理過程有哪些好處? 13
將護理過程融入現代的臨床照護 15
病人照護為第一要務 25
倫理:捍衛病人的權利 26
七項倫理準則 26∕遵守ANA倫理法規 27
讓病患參與照護並遵循病人隱私規範 27
護理過程和批判思考兩者間有何不同?32
如何成為批判性思考者 32∕使用四環批判性思考模式 35
護理的熱忱及能力 38
護理熱忱 38∕護理能力 38
第2章 評估:決定健康狀況的第一步 47
促進批判性思考的評估 47∕標準評估工具與臨床實證 48
六大面向評估 48
收集資料 50
你會用到哪些資源 50∕如何確定你收集的資料夠完整 51
資料庫評估、焦點評估及快速重點評估 51
資料庫評估 57∕焦點評估 57∕快速重點評估 60
評估疾病管理與障礙管理 61
促進健康:篩檢危險因子並且早期診斷 62
協助病患做明智的選擇 63
會談及身體評估 63
倫理、文化及靈性的考量 63
建立會談技巧 64
準則:促進會談成效 64
如何建立信任感 64∕如何傾聽 65∕如何發問 66如何觀察 66∕如何結束會談 68
建立身體評估的技巧 68
準則:執行身體評估 70
確認每項檢驗結果 70
確認主客觀資料 73
確認線索並推論 74
資料求證 74
準則:資料求證 75
群聚相關資料 77
根據目的群聚相關資料 77
確認行為模式──檢測第一印象 81
報告並記錄 82
報告異常的發現 82∕決定哪些是異常的 82
準則:報告並記錄 83
常見準則 83
準則:口頭及電話溝通 84∕準則:記錄護理資料庫 84
準則:電子病歷記錄 85
第3章 從評估到診斷:開門的關鍵──樞紐 93
診斷:解讀ANA標準 94
護理師擴增的職責「診斷師」 94
「診斷與處置」V.S.「預測、預防、處理、改善」 96
全方位學理技能的應用 97
疾病與障礙的管理 97
照護重點檢驗 97
臨床路徑(照護路線圖) 98
臨床路徑的優點 98∕臨床路徑的缺點 98
電腦輔助診斷與資訊系統 99
使用標準或認可的詞彙 99∕如何使用標準語言 101
電腦輔助診斷 102∕電腦輔助診斷的限制 103
成為優秀的診斷師 103
診斷的關鍵詞 104
辨識危險因子──通往前瞻性照護的關鍵 110
與護理診斷相關的批判性思考指南 110
學習如何確立診斷 114
推論診斷時所遵循的基本規範 114
病人是協助診斷的夥伴 118
釐清導因 123
為護理診斷正名 124
準則:為護理診斷正名 125
畫圖定位護理診斷 127
用PES或PRS的格式概述護理診斷 128
找出潛在的合併症 134
準則:找出潛在的合併症 134
找出問題相關的全方位學理技能 135
第4章 計畫時必須批判性思考 143
護理計畫的四個主要目的 143
初始計畫VS.持續計畫 143
應用的標準 144
臨床決策 145
疼痛處理、約束處理及病人安全標準 146
電子標準計畫 146
處理第一要務 146
確立預期成果 147
成果VS.指標 148
以病人為中心的成果概念 151
準則:以病人為中心的成果 153
影響成果的相關因子 154
臨床成果、功能性成果及生活品質成果 154
出院成果與出院計畫 155
個案管理 157
決定必要記錄之問題 157
決定護理處置 160
評估──監測病人健康狀況以及照護產生的反應 160
衛教──病人及家屬的能量補給 161
準則:衛教計畫 161
輔導與指導:協助病人做明智的選擇 162
照會與轉介:全方位照護的關鍵 162
個別化的處置 163
實證應用:用前瞻的視野權衡利害關係 164
準則:個別化的護理指令 165
確實記錄護理計畫 167
全方位計畫 168
第5章 措施:將計畫化為行動 183
與護理措施相關的批判性思考指南 184
準備接班和交班 184
準備接班 184∕交班 184
設立每日的先後緩急 185
策略:將手上的病人列出先後緩急 185
正確指派護理職責 188
共同照護 190
監測反應:評估、再評估 190
執行護理處置 191
前瞻性──促進安全、舒適及效率 191
護理措施與實證應用 191
準則:準備行動 192
批判性思考:錯了該怎麼辦? 192
個案管理:臨床路徑與照護變異 193
倫理與法律的考量 194
護理病歷 195
病歷的六大目的 195∕不同的病歷記錄方式 196
讓病歷記錄有效力的準則 197∕避免電子記錄的傾倒症後群 198
學習讓護理記錄有效力 198
準則:如何將護理措施寫成病歷形式 198
寫病歷的口訣 199
交班 200
準則:交班 201
每天持續更新計畫 201
第6章 批判式評值使你成為優秀的護理師 212
護理過程中評值與其他步驟間的關係 212
針對個別的護理計畫進行評值 212
準則:檢視成果 213
找出影響成果的變動因子 213
決定病人是否可以出院 214
品質改善 215
臨床實證 215∕最大的價值:顧客滿意 216
健康照護系統的交互作用會影響成果 216
三種評值:成果、過程、結構 217∕護理師的職責 217
預防錯誤並防範感染 219
附錄相關資料
護理診斷快速查詢 223
腦力激盪的參考答案 241
附錄A:專科護理人員的四大角色 247
附錄B:正中目標!批判性思考遊戲 249
附錄C:根據戈登的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整理出NANDA中常見的護理診斷 250
附錄D:好的學習環境、健康的職場標準、建立安全的文化 252
附錄E:護理處置分類表、護理成果分類表 253
名詞解釋表 254
索引 257
立即查看
產科護理實習手冊(3版)
ISBN13:9789861946375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李淑杏;陳迺葒;張淑文;王淑芳;黎小娟
裝訂/頁數:平裝/254頁
規格:19cm*12cm*1.2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2/02/11
中國圖書分類:產科
內容簡介
本書由多位產科臨床經驗豐富之教師編寫而成,全書內容概分為二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產科常見的護理評估及照護;第二部分為產科常見的護理技術(共29個),將技術步驟標準化,以列點方式說明步驟順序及技術要點,並且對應臨床實地拍攝之照片及圖片加以說明。
第三版新增及更新的內容有:妊娠期應避免攝取之食物、特殊飲食孕婦之營養需要、待產期間的護理措施(促進舒適、身體放鬆技巧、呼吸技巧、非藥物性的減痛方法)、藥物使用提醒等。
本書特色
‧易學易懂,輕鬆應用。
‧口袋尺寸,攜帶方便。
目錄
Chapter 1 產科護理評估與照護
Chapter 2 產前技術
技術1 協助子宮輸卵管攝影術
技術2 協助絨毛膜取樣術
技術3 協助羊膜穿刺術
技術4 產前運動
技術5 深度肌腱反射
技術6 腹部四段式觸診及測量子宮底高度
Chapter 3 待產技術
技術7 間接胎心率測量
技術8 陰道指診法
Chapter 4 產時技術
技術9 催產素引產術之準備與護理
技術10 減痛分娩之準備與護理
技術11 產時會陰消毒法
技術12 產檯準備
技術13 自然生產之準備與護理
技術14 剖腹產之準備與護理
Chapter 5 產後技術
技術15 產後宮縮評估及子宮底按摩
技術16 會陰傷口與惡露評估
技術17 產後會陰沖洗
技術18 下肢評估
技術19 產後運動
技術20 母乳哺育的指導與評估
技術21 產後乳房腫脹及乳腺管阻塞的護理
技術22 擠奶與母乳的儲存及使用
技術23 配方奶調製指導
技術24 奶瓶餵食法
Chapter 6 新生兒護理技術
技術25 新生兒即刻護理
技術26 新生兒臍帶護理
技術27 新生兒沐浴
技術28 新生兒腳跟採血
技術29 新生兒神經反射評估
立即查看
社區衛生護理實習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區衛生護理實習手冊
ISBN13:9789861945286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吳桂花;林嘉玲;張雅慧;林建志;楊君菁;郭小緣;黃淳霞;吳雪菁-編
裝訂/頁數:平裝/284頁
規格:13.5cm*8.5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19/05/27
中國圖書分類:各種醫療領域護理
內容簡介
護理專業養成教育的特性是兼具理論應用與實務操作。於「社區衛生護理學」的實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應用與整合基礎醫學、各科護理專業、行為科學與社會人文的知識,因為社區衛生護理學的分科涵蓋很廣,包含公共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長期照護、社區心理衛生等,而在護理個人、家庭或群體時亦需先熟悉以家庭為對象的護理過程、婦幼健康、兒童及青少年照護、中老年保健與慢性病防治、傳染病防治等相關知識。
在社區實習中,學生可以認識並參與健康政策下基層衛生所的實務運作,學習評估及收集社區健康資料,並會運用家庭評估,執行家庭訪視,確認社區民眾或個案的健康態度與需求,並列出優先順序及擬定與規劃健康促進介入方案,運用衛生教育的技巧、團體健康指導,以達到增進民眾健康知識並改善其健康狀態之目的。
本書共有12章,內容充分涵蓋前述實習時所需具備的知識與技能,內文穿插QR code提供網路資源,方便讀者查詢最新政策、法規與實用衛教資源,促進自主學習,資訊與最新實務同步。撰寫本書之作者群均為國內學界專家和實務工作者,讓這本可隨身攜帶翻閱的手冊能更符合護理科系學生連結學理與實務之用。
目錄
Chapter 1 社區衛生護理實習注意事項
一. 社區衛生護理實習目標
二. 實習前準備工作
三. 實習態度與規範
Chapter 2 家庭護理
一. 家庭護理的重要性
二. 家庭護理的目標
三. 家庭評估的工具
四. 家庭護理過程
五. 家庭訪視技巧與實務
六. 「家庭護理」報告撰寫及範例:社區糖尿病個案之家庭護理經驗
Chapter 3 健康促進
一. 何謂健康促進?
二. 國內常見的健康促進模式
三. 社區層次的健康促進模式
Chapter 4 衛生教育
一. 衛生教育的理論與模式
二. 衛生教育的步驟
三. 衛生教育常用的教學方法
四. 「團體衛生教育」計畫範例──登革熱防治
五. 「個人衛生教育」計畫範例──筆型胰島素注射
Chapter 5 社區護理
一. 社區健康評估的定義與目的
二. 社區健康評估的方法
三. 社區護理評估的過程
四. 社區健康評估指引
五. 資料分析
六. 確立社區健康問題
七. 排定社區健康問題優先順序的準則與步驟
八. 社區健康計畫
九. 社區健康評估範例
十. 社區健康計畫範例──流感疫苗接種認知提升健康計畫
Chapter 6 長期照護
一. 長期照護主要服務體系、模式
二. 長期照護服務流程
三. 遠距健康照護服務模式
四. 長期照護需求評估量表與說明
五. 居家護理
六. 獨居老人照護
Chapter 7 慢性病
一. 高血壓
二. 糖尿病
三. 高血脂
四. 癌症篩檢
五. 個案討論
Chapter 8 社區心理衛生
一. 社區精神個案分級標準及訪視實務重點
二. 憂鬱症之檢測
三. 自殺防治
Chapter 9 婦幼衛生
一. 婦女衛生保健
二. 產前孕婦健康管理
三. 產後婦女健康管理
四. 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管理
五. 家庭暴力
六. 婦幼健康及事故傷害
Chapter 10 傳染病防治
一. 傳染病概論
二. 法定傳染病
三. 兒童預防接種
四. 病毒性肝炎之特性與防治措施
五. 登革熱防治
六. 腸病毒防治
Chapter 11 學校衛生護理
一. 學校衛生護理實習重點
二. 學校衛生護理工作模式
三. 常見學生健康檢查問題及照護
四. 學生傷病評估與校園慢性病照護管理
五. 學校健康環境的維護
六. 學校衛生護理師的角色與功能
Chapter 12 職業衛生護理
一. 職業衛生護理的定義
二. 職業衛生護理的相關法規
三. 職護工作項目
四. 職業傷(災)害指標
五. 事業單位應聘僱醫護人員標準
六. 常見職業病及其原因
七. 職場健康促進重點
八. 職場健康促進方案範例:元氣健康操
立即查看
練好機器學習的基本功:用Python進行基礎數學理論的實作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新護理師寶典:01基本護理學(實力評量)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特色
‧收集近五年護理師專技高考試題,掌握出題方向及內容。
‧重要內容及考題出處及考試類別皆以黑體字標示。
‧為繼續升學、高考最佳選擇。
相關產品
‧ 永大簡明道氏醫學辭典
立即查看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二)基本護理學 2022 <華杏>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4712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二)基本護理學
華杏命題趨向研究中心編著
ISBN 978-986-194-681-8
2022.10 | 一版 | 華杏 | 平裝 | 16開 | 單色 | 148頁
第1回 緒論、醫療環境
第2回 觀察與溝通
第3回 記錄
第4回 感染控制(一)
第5回 感染控制(二)
第6回 護理過程
第7回 第1~6回復習
第8回 舒適的需要(一)
第9回 舒適的需要(二)
第10回 活動與運動的需要
第11回 休息與睡眠的需要
第12回 生命徵象(一)
第13回 生命徵象(二)
第14回 第8~13回復習
第15回 冷熱療法的護理(一)
第16回 冷熱療法的護理(二)
第17回 營養的需要
第18回 給藥法(一)
第19回 給藥法(二)
第20回 體液供給(一)
第21回 體液供給(二)
第22回 第15~21回復習
第23回 排泄需要(一)
第24回 排泄需要(二)
第25回 繃帶束帶的運用
第26回 臨終病人的護理
第27回 出入院病人護理、傷口護理
第28回 第23~27回復習
第29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4713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三)內外科護理學
華杏命題趨向研究中心編著
ISBN 978-986-194-684-9
2022.10 | 一版 | 華杏 | 平裝 | 16開 | 單色 | 170頁
第1回 知覺剝削與知覺繁增、疼痛病人之護理
第2回 免疫系統疾病之護理(一)
第3回 免疫系統疾病之護理(二)
第4回 癌症病人之一般護理(一)
第5回 癌症病人之一般護理(二)
第6回 體液、電解質與酸鹼不平衡之護理
第7回 第1~6回復習
第8回 傳染病病人之護理
第9回 急症病人之護理
第10回 手術病人之一般護理
第11回 消化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12回 消化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13回 第8~12回復習
第14回 內分泌系統疾病之護理(一)
第15回 內分泌系統疾病之護理(二)
第16回 呼吸系統疾病之護理(一)
第17回 呼吸系統疾病之護理(二)
第18回 泌尿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19回 泌尿及生殖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20回 第14~19回復習
第21回 皮膚疾病之護理
第22回 心臟血管系統疾病之護理(一)
第23回 心臟血管系統疾病之護理(二)
第24回 血液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25回 神經系統疾病之護理(一)
第26回 神經系統疾病之護理(二)
第27回 第21~26回復習
第28回 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之護理(一)
第29回 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之護理(二)
第30回 眼耳鼻喉科疾病之護理
第31回 老年人及瀕死病人之護理
第32回 第28~31回復習
第33回 總復習(一)
第34回 總復習(二)
解答及解析
4714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四)產科護理學
華杏命題趨向研究中心編著
ISBN 978-986-194-687-0
2023.01 | 一版 | 華杏 | 平裝 | 16開 | 單色 | 108頁
第1回 緒論、生殖系統、胚胎及胎兒的發育
第2回 妊娠期婦女的生理及心理變化
第3回 妊娠期的評估與診斷
第4回 妊娠期間的護理
第5回 第1~4回復習
第6回 分娩的過程
第7回 待產及分娩時的護理評估與護理(一)
第8回 待產及分娩時的護理評估與護理(二)
第9回 產後期婦女的生理及心理變化(一)
第10回 產後期婦女的生理及心理變化(二)
第11回 第6~10回復習
第12回 產後期及剖腹產婦女的護理
第13回 新生兒護理(一)
第14回 新生兒護理(二)
第15回 高危險孕婦的護理(一)
第16回 高危險孕婦的護理(二)
第17回 第12~16回復習
第18回 分娩期及產後期異常的護理
第19回 婦科常見疾病(一)
第20回 婦科常見疾病(二)
第21回 第18~20回復習
第22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4715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五)兒科護理學
華杏命題趨向研究中心編著
ISBN 978-986-194-686-3
2022.10 | 一版 | 華杏 | 平裝 | 16開 | 單色 | 106頁
第1回 緒論、兒童的生長與發展
第2回 新生兒及其護理
第3回 高危險新生兒之護理
第4回 住院及瀕死兒童之反應及其護理(一)
第5回 住院及瀕死兒童之反應及其護理(二)
第6回 兒童傳染病及其護理
第7回 第1~6回復習
第8回 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第9回 兒童循環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第10回 兒童血液疾病及其護理
第11回 兒童消化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第12回 兒童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第13回 第8~12回復習
第14回 兒童神經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第15回 兒童免疫系統及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16回 兒童內分泌系統疾病及慢性病之護理
第17回 兒童事故傷害及皮膚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18回 兒童、青少年發展及心理社會健康問題之護理
第19回 兒童癌症護理
第20回 第14~19回復習
第21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4718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八)解剖生理學
華杏命題趨向研究中心編著
ISBN 978-986-194-711-2
2023.04 | 一版 | 華杏 | 平裝 | 16開 | 單色 | 96頁
第1回 緒論、細胞生理與組織系統
第2回 皮膚系統
第3回 骨骼組織系統、關節
第4回 肌肉組織系統
第5回 第1~4回復習
第6回 神經組織、自主神經系統、特殊感覺
第7回 中樞與周邊神經系統
第8回 內分泌系統
第9回 心臟血管系統:血液與心臟
第10回 心臟血管系統:血管與循環路線
第11回 第6~10回復習
第12回 淋巴與免疫系統
第13回 呼吸系統
第14回 消化系統 (一)
第15回 消化系統 (二)
第16回 泌尿系統
第17回 生殖系統與胚胎發育
第18回 第12~17回復習
第19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4721新護理師實力評量(十一)病理學
華杏命題趨向研究中心編著
ISBN 978-986-194-685-6
2022.10 | 一版 | 華杏 | 平裝 | 16開 | 單色 | 91頁
第1回 疾病與細胞傷害、炎症與修復
第2回 體液代謝與循環障礙
第3回 遺傳與相關疾病、環境傷害及營養疾病
第4回 腫瘤
第5回 感染性及免疫系統疾病
第6回 第1~5回復習
第7回 心臟血管與造血系統疾病
第8回 呼吸系統疾病
第9回 消化道疾病
第10回 肝、膽、胰疾病
第11回 泌尿系統疾病
第12回 第7~11回復習
第13回 生殖系統和乳房疾病
第14回 內分泌系統疾病
第15回 神經系統及眼、耳疾病
第16回 肌肉骨骼、關節及皮膚疾病
第17回 第13~16回復習
第18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立即查看
實用基本護理學(下)(9版) 9/e 2022 <華杏> (9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實用基本護理學(上)
ISBN13:9789861946504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蘇麗智-等編著
裝訂/頁數:平裝/564頁
規格:26cm*19cm*2.3cm (高/寬/厚)
版次:9
出版日:2022/04/30
中國圖書分類:護理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依照考選部命題大綱編寫,以學理融合技術,內容清楚詳實,並將歷屆考題和重要內容以「黑體」標示,以期在學習上對讀者能有更大的幫助。
為輔助教師教學及切合學生學習之需求,本書提供護理技術教學影片,內含無菌技術、會陰沖洗、生命徵象、鼻胃管護理、靜脈灌注、存留導尿等,共計16項臨床常用技術,期能協助學生熟練護理技術,進而提升整體照護品質。
本版修訂增加、更新內容及圖照片,同時將全書技術步驟、臨床用物等以圖片做更細膩的說明,幫助初學者認識臨床基本護理之器材與用法,拉近讀者與臨床技術的距離。修訂重點內容如下:
.〈第4章 記錄〉、〈第7章 舒適的需要〉、〈第8章 活動及運動的需要〉、〈第9章 休息與睡眠的需要〉、〈第10章 生命徵象〉全新著作,內容更流暢、容易閱讀及理解,使讀者更易消化吸收、掌握重點。
.依最新趨勢更新、新增內容,如:COVID-19相關資訊(如隔離分類、TOCC問診、個人防護裝備等)、輻射防護、病人安全通報、感染管制護理師,禁止輸入、製造含粉的醫用手套,特殊傳染疾病之個人防護裝備示範,醫療和非醫療照護相關之感染,醫療用品之分級、定義、消毒層次、可達效果、醫材種類及常見方式,醫院常用的各種化學消毒劑,隔離分類表,個人防護裝備穿脫流程(以SARS為例)等。
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護理技術概念與醫療環境之簡介
第3章 觀察與溝通
第4章 記錄
第5章 感染控制
第6章 護理過程
第7章 舒適的需要
第8章 活動及運動的需要
第9章 休息與睡眠的需要
第10章 生命徵象
實用基本護理學(下)
ISBN13:9789861946511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蘇麗智-等編著
裝訂/頁數:平裝/602頁
規格:26cm*19cm*2.7cm (高/寬/厚)
版次:9
出版日:2022/04/19
中國圖書分類:護理總論
簡介
本書依照考選部命題大綱編寫,以學理融合技術,內容清楚詳實,並將歷屆考題和重要內容以「黑體」標示,以期在學習上對讀者能有更大的幫助。
為輔助教師教學及切合學生學習之需求,本書提供護理技術教學影片,內含無菌技術、會陰沖洗、生命徵象、鼻胃管護理、靜脈灌注、存留導尿等,共計16項臨床常用技術,期能協助學生熟練護理技術,進而提升整體照護品質。
本版修訂增加、更新內容及圖照片,同時將全書技術步驟、臨床用物等以圖片做更細膩的說明,幫助初學者認識臨床基本護理之器材與用法,拉近讀者與臨床技術的距離。修訂重點內容如下:
.〈第13章 給藥法〉全新著作,內容包括:三讀五對(七對)原則、給藥系統(含自動化調劑藥櫃)、給藥安全、藥物劑量計算、安全型針具、給藥方式、相關給藥護理技術等。
.〈第14章 體液供給〉全新著作,內容包括:體液與電解質的種類、平衡機轉、點滴滴數計算、輸液介紹、靜脈輸液內容與注意事項、輸血、管路照護安全、相關輸液供給護理技術等。
.〈第17章 臨終病人的護理〉全新著作,內容包括:瀕死與死亡的定義、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病人自主權利法、臨終病人生理與心理變化、臨終病人與遺體護理等。
.〈第19章 傷口護理〉全新著作,內容包括:傷口分類、傷口癒合的機轉、常見敷料介紹、相關傷口護理技術等。
.四階段溫和飲食、兩截式鼻胃管、臨床常用的安全型採血針具與採血試管全面更新,同時參考「社團法人台灣醫事檢驗學會」檢驗作業指引進行更新。
目錄
第11章 冷熱療法的護理
第12章 營養的需要
第13章 給藥法
第14章 體液供給
第15章 排泄需要
第16章 繃帶束帶的運用
第17章 臨終病人的護理
第18章 出入院病人護理
第19章 傷口護理
立即查看
實用基本護理學(上)(9版) 9/e 2022 <華杏> (9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實用基本護理學(上)
ISBN13:9789861946504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蘇麗智-等編著
裝訂/頁數:平裝/564頁
規格:26cm*19cm*2.3cm (高/寬/厚)
版次:9
出版日:2022/04/30
中國圖書分類:護理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依照考選部命題大綱編寫,以學理融合技術,內容清楚詳實,並將歷屆考題和重要內容以「黑體」標示,以期在學習上對讀者能有更大的幫助。
為輔助教師教學及切合學生學習之需求,本書提供護理技術教學影片,內含無菌技術、會陰沖洗、生命徵象、鼻胃管護理、靜脈灌注、存留導尿等,共計16項臨床常用技術,期能協助學生熟練護理技術,進而提升整體照護品質。
本版修訂增加、更新內容及圖照片,同時將全書技術步驟、臨床用物等以圖片做更細膩的說明,幫助初學者認識臨床基本護理之器材與用法,拉近讀者與臨床技術的距離。修訂重點內容如下:
.〈第4章 記錄〉、〈第7章 舒適的需要〉、〈第8章 活動及運動的需要〉、〈第9章 休息與睡眠的需要〉、〈第10章 生命徵象〉全新著作,內容更流暢、容易閱讀及理解,使讀者更易消化吸收、掌握重點。
.依最新趨勢更新、新增內容,如:COVID-19相關資訊(如隔離分類、TOCC問診、個人防護裝備等)、輻射防護、病人安全通報、感染管制護理師,禁止輸入、製造含粉的醫用手套,特殊傳染疾病之個人防護裝備示範,醫療和非醫療照護相關之感染,醫療用品之分級、定義、消毒層次、可達效果、醫材種類及常見方式,醫院常用的各種化學消毒劑,隔離分類表,個人防護裝備穿脫流程(以SARS為例)等。
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護理技術概念與醫療環境之簡介
第3章 觀察與溝通
第4章 記錄
第5章 感染控制
第6章 護理過程
第7章 舒適的需要
第8章 活動及運動的需要
第9章 休息與睡眠的需要
第10章 生命徵象
實用基本護理學(下)
ISBN13:9789861946511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蘇麗智-等編著
裝訂/頁數:平裝/602頁
規格:26cm*19cm*2.7cm (高/寬/厚)
版次:9
出版日:2022/04/19
中國圖書分類:護理總論
簡介
本書依照考選部命題大綱編寫,以學理融合技術,內容清楚詳實,並將歷屆考題和重要內容以「黑體」標示,以期在學習上對讀者能有更大的幫助。
為輔助教師教學及切合學生學習之需求,本書提供護理技術教學影片,內含無菌技術、會陰沖洗、生命徵象、鼻胃管護理、靜脈灌注、存留導尿等,共計16項臨床常用技術,期能協助學生熟練護理技術,進而提升整體照護品質。
本版修訂增加、更新內容及圖照片,同時將全書技術步驟、臨床用物等以圖片做更細膩的說明,幫助初學者認識臨床基本護理之器材與用法,拉近讀者與臨床技術的距離。修訂重點內容如下:
.〈第13章 給藥法〉全新著作,內容包括:三讀五對(七對)原則、給藥系統(含自動化調劑藥櫃)、給藥安全、藥物劑量計算、安全型針具、給藥方式、相關給藥護理技術等。
.〈第14章 體液供給〉全新著作,內容包括:體液與電解質的種類、平衡機轉、點滴滴數計算、輸液介紹、靜脈輸液內容與注意事項、輸血、管路照護安全、相關輸液供給護理技術等。
.〈第17章 臨終病人的護理〉全新著作,內容包括:瀕死與死亡的定義、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病人自主權利法、臨終病人生理與心理變化、臨終病人與遺體護理等。
.〈第19章 傷口護理〉全新著作,內容包括:傷口分類、傷口癒合的機轉、常見敷料介紹、相關傷口護理技術等。
.四階段溫和飲食、兩截式鼻胃管、臨床常用的安全型採血針具與採血試管全面更新,同時參考「社團法人台灣醫事檢驗學會」檢驗作業指引進行更新。
目錄
第11章 冷熱療法的護理
第12章 營養的需要
第13章 給藥法
第14章 體液供給
第15章 排泄需要
第16章 繃帶束帶的運用
第17章 臨終病人的護理
第18章 出入院病人護理
第19章 傷口護理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