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宗教與社會工作 2014 <學富>
作者: 林勝義 著
ISBN: 9789865713089
出版社: 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書籍開數、尺寸: 15x21x1.25
頁數: 250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生活
#宗教
定價: 330
售價: 297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地獄‧法律‧人間秩序:中古中國宗教、社會與國家

地獄‧法律‧人間秩序:中古中國宗教、社會與國家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50 售價: 495 現省: 55元
立即查看
舊社會,新信仰:中國與羅馬的宗教轉化(西元一至六世紀) (1版)

舊社會,新信仰:中國與羅馬的宗教轉化(西元一至六世紀)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80 售價: 522 現省: 58元
立即查看
理論與歷史:對社會與經濟演變的一個解讀 (4版)

理論與歷史:對社會與經濟演變的一個解讀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吳惠林 專文導讀✮ 經濟學巨擘米塞斯最鮮為人知的大作,重要性絕不亞於《人的行為》! 研究歷史有很多重要的理由。 它不僅提供擬定政治決策時不可或缺的知識。它還打開人的心房,迎向了解人的天性與天命。 它增加智慧。它是遭到許多誤解的博雅教育的真正本質。 它是通向人文主義修養的最重要途徑。 本書論述了人的行為科學中的歷史學以及歷史知識的性質和研究方法。為什麼我們需要研究歷史,而歷史又如何讓人明智又持重呢?「如果個人所面對的情況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充分加以描述,向歷史求助便不可避免」;「對於現在狀況的分析,沒有非歷史分析這種事。對現狀的審視與描述,必然是一個關於過去的歷史記述」;「在人間世事的領域,要知道某一件事情,就必須熟悉它是如何發展而來的」。 米塞斯論述於五十年前的哲理,而今仍然受用,可見一個人若有特別睿智的思想,即使不被當代理解,其智慧的光輝,仍可以使之流傳於世,甚至為後人所處的紛亂社會,留下一盞不滅的火光,讓當今明智的有志之士,能有所依歸。 【目錄】 書系序 導讀 譯者序 導論 一、方法二元論 二、經濟學與形上學 三、規律與預測 四、自然法則的概念 五、人的知識的局限性 六、規律與選擇 七、手段與目的 第一篇 價值 第一章 價值判斷 一、價值判斷與存在命題 二、價值排序與行為 三、價值判斷的主觀性 四、價值判斷的邏輯與句法結構 第二章 知識與價值 一、偏見論 二、公共福祉相對於特殊利益 三、經濟學和價值 四、偏見與不容異己 第三章 絕對價值之探求 一、問題 二、社會裡的衝突 三、對中古時期據稱價值統一的短評 四、自然法的理念 五、啟示 六、無神論者的直覺 七、正義的理念 八、功利主義學說之重述 九、論審美價值 十、絕對價值之探求的歷史意義 第四章 價值判斷之否定 第二篇 決定論和唯物論 第五章 決定論和它的批評者 一、決定論 二、對意識形態因素之否定 三、關於自由意志之爭議 四、預先注定和宿命論 五、決定論和刑罰學 六、決定論和統計 七、人的行為科學之自律性 第六章 唯物論 一、兩種不同的唯物論 二、分泌物的類比 三、唯物論的政治涵義 第七章 辯證唯物論 一、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 二、物質生產力 三、階級鬥爭 四、意識型態充斥的思想 五、意識型態的衝突 六、理念和利益 七、資產階級的階級利益 八、馬克思主義的批評者 九、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和社會主義 第八章 歷史哲學 一、歷史的主題 二、歷史哲學的主題 三、歷史觀點和歷史哲學觀點的差異 四、歷史哲學和上帝存在的觀念 五、行為實踐觀點的決定論和宿命觀點的決定論 第三篇 歷史的認識論問題 第九章 歷史的個性概念 一、歷史的最終給定事實 二、個人在歷史中的角色 三、群體之心的妄想 四、計劃歷史 第十章 歷史主義 一、歷史主義的意義 二、對經濟學的排斥 三、對歷史演變法則的探求 四、歷史主義者的相對論 五、溶解歷史 六、抹除歷史 七、抹除經濟史 第十一章 科學主義的挑戰 一、實證論和觸動主義 二、集體主義的教條 三、社會科學的發想 四、群眾現象的本質 第十二章 心理學和情理學 一、自然主義心理學和情理學 二、情理學與行為學 三、情理學是一門歷史學科 四、歷史與小說 五、合理化 六、內省 第十三章 歷史研究的意義與用處 一、為什麼研究歷史 二、歷史情況 三、遙遠的過去歷史 四、捏造歷史 五、歷史和人文主義修養 六、歷史和侵略性民族主義的興起 七、歷史和價值判斷 第十四章 歷史的認識論特徵 一、自然科學方面的預測 二、歷史與預測 三、歷史學的特殊了解 四、情理學的經驗 五、真實類型和理想類型 第四篇 歷史發展過程 第十五章 歷史的哲學解釋 一、歷史哲學與歷史的哲學解釋 二、環境主義 三、平等主義者對歷史的解釋 四、種族主義者對歷史的解釋 五、西方文明的世俗主義 六、反世俗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排斥 第十六章 目前的一些趨勢與未來 一、自由化趨勢的逆轉 二、要求財富與所得平均的意識型態興起 三、完美人類狀態的妄想 四、據稱永不間斷的進步趨勢 五、「經濟」自由遭到抑制 六、未來的不確定性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年表 索引

原價: 580 售價: 493 現省: 87元
立即查看
時代、社會與人生- 諾貝爾文學獎小說賞析 (1版)

時代、社會與人生- 諾貝爾文學獎小說賞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50 售價: 22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網絡社會與安全治理 (1版)

網絡社會與安全治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網絡社會與安全治理 作者:李宗勳 出版社:元照 條碼:9789574152117 筆者多年來參與社區治理經驗,深切體認在「國家管理」逐漸演化為「社會治理」過程,政府需要更多發揮「結網者」(connect) 或「促動者」(promopt) 的角色,在推動網絡社會風險分擔與互動規範機制初期,來自政府部門「由上而下」的支持與適時資源是重要且關鍵要素,政府要確實落實所謂的以「輔導」(服務)代替「領導」的實質精神,以「價值為基礎」的盟約協力比以「利益為基礎」契約交易更永續及協同。 「社區」參與「風險與安全治理」就如同是接受政府委託般,只是彼此是基於「盟約」協同而非「契約」委任。本書是筆者過往26年餘與「安全」結緣的階段心得分享,期許此一良緣能永續且拓展。 目次 趙 序 自 序 第一篇 總論篇 第一章 緒 論 壹、研究緣起與目的 貳、網絡社會改變公私互動關係 參、重要名詞詮釋 肆、社區安全治理的關係連結 伍、安全網絡互動是一時的時尚或全局性思維? 第二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壹、核心概念 貳、研究方法 參、研究架構 肆、本書佈局 第二篇 理論分述 第三章 社會網絡與安全治理的理論與測量 壹、主動探求生活中「安全風險」的新視野 貳、如何增進安全治理的社會性知識 參、社會網絡理論與測量方法 第四章 風險防救與安全治理的理論遞演 壹、非傳統性安全威脅的挑戰 貳、社區防災的迷思與省思 參、災害防救「弱點管理」的新視野 肆、國外實踐經驗檢視-災害風險分擔 伍、我國災害防救組織及資源之整合現況 陸、災害防救與民間保防的構連 第五章 社區安全e化聯防網絡-科技安全產業 壹、前 言 貳、社區安全e化聯防規劃範圍與研擬方案 參、社區安全e化推廣成效與管理面問題 肆、政策論壇共識與展望 第三篇 實務運用篇 第六章 制度移植:台南市金華、文南社區個案探討 壹、前 言 貳、制度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參、從制度移植看社區治安 肆、制度移植的個案分析 伍、結 論 第七章 社區安全的協力機制與發展組織信任觀點 壹、前 言 貳、信任的理論基礎 參、以組織信任厚實社區互動資本 肆、個案分析比較 伍、結 論 第八章 社區安全網絡之互動分析-量的調查 壹、研究問題及方法 貳、我國推動治安社區化的調查與觀察 參、調查結果及分析 肆、比較與分析 伍、結 論 第九章 安全網絡的互動心智圖-質的觀察 壹、研究問題與方法 貳、個案質化觀察的研究設計 參、觀察結果及探討 肆、結 論 第四篇 個案與總結篇 第十章 人、體制與環境互惠性安全網絡建構與落實之研究 壹、一個以協力網絡為基礎的安全治理時代來臨 貳、「安全社區」的意涵與理論 參、安全社區認證的緣起、指標與要素 肆、安全社區與安全治理的關聯 伍、我國申請國際認證的個案引介與推動策略 陸、結 論 第十一章 安全治理之國外案例與全球視野-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挪威 壹、國外案例 貳、各國特色比較及對我國之啟示 第十二章 結論-學術與實務匯聚 壹、以價值為基礎的安全網絡治理 貳、社區安全網絡與安全治理的關聯及實踐性 參、對「安全網絡」協力治理的總體評析 肆、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中文索引

原價: 400 售價: 38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