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05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伴隨著六0年代的美國族裔運動,「亞美劇場」成為凝聚、集結北美亞裔表演藝術家,以及他們訴求改變社會、爭取能見度的場域,一路走來,成果豐碩。新世紀北美亞裔劇場蓬勃發展,更形多元開闊,但其作品始終保持身為邊緣少數的抵抗姿態與自覺。這個非既得利益者的身分位置,讓亞裔創作者可以更同理弱勢、更有政治敏感度,時不時仍會從邊緣的位置批判思考,跳出來質疑之、挑釁之。這種帶點刺的鋒芒,正是亞美劇場引人入勝之處。 本論文集收錄十一篇亞美戲劇相關論著,且均為2000年以後發表的作品,希望能將近期的亞美劇場研究風景呈現於華語讀者面前。另外,也希望藉著論文集的出版,將更多優秀的亞裔劇作家與戲劇作品介紹給台灣劇場界,使其進一步思考搬演的可能。 本書特色 1.台灣第一本亞美劇場研究專書。 2.適合劇場相關領域教師、學生,以及一般大眾閱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謝筱玫 美國西北大學表演研究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開授課程如「西洋戲劇名著選讀」、「體演文學」、「戲劇裡的性別與愛情」、「當代劇場藝術面面觀」、「亞美劇場」、「跨文化表演專題」、「後殖民文學與戲劇」等。長期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家兩廳院、臺北市文化局等單位的評議審查委員,並曾為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現為特約評論,撰有劇評數十篇。研究興趣包括:當代臺灣劇場、亞裔戲劇、後殖民劇場。中英論文近二十篇散見國內外期刊,如《戲劇研究》、《中外文學》、《清華學報》、Asian Theatre Journal等。 目錄 導論:何為亞美劇場?關於亞美戲劇的再商榷 謝筱玫 PART I 身分認同 展演對立:二十世紀末的亞美劇場 雷碧瑋 從《雞籠華仔》到《清窮華仔》:新世紀亞美劇作中的認同政治 徐紫芸、洪聖翔 英語、華語、「同」言、不同語:謝耀劇作《他們的語言》中的少數族群語言 王寶祥 PART II 刻板印象 華裔美國文學中的宗教與文化身分:趙健秀與黃哲倫書寫中的關公形象 張金櫻 這是誰的黃面孔?析論黃哲倫《枷鎖》與《黃面孔》的刻板形象操演 張靄珠 亞裔男性演員在美國:五反田寬的《美國狗去死吧》 謝筱玫 PART III 跨域流動 黃哲倫的《烏鴉起飛時》中的抽離化、去領域化、雜異化現象之探討 姜翠芬 蝴蝶與蝗蟲:跨國脈絡下的《中式英文》與亞美劇場 雷碧瑋 PART IV 歷史與地景 《龍年》與《花鼓歌》中唐人街之社會脈絡 但唐謨 《龍年》與《花鼓歌》中,唐人街之認同、性別與消費 但唐謨 北美日裔劇作中的拘禁營書寫 謝筱玫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雙語教育:沃土模式在臺灣教學現場之實踐經驗 ISBN13:9786263690271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林子斌;王力億;林麗菊;楊岳龍;李佳家;曾琦芬;王俞蓓;徐秀媫;盧柏安;侯曉憶;陳心玄;黃家凱-著;林子斌-主編 裝訂/頁數:平裝/296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3/06/01 內容簡介 雙語教育在臺灣推動至今已近五年,然而教學現場對此新教育實踐仍充滿疑惑,許多問題有待解答。本書作者群皆為長期投入國中小雙語教學現場之專家學者,在協助全國百所學校的過程中,累積實務現場經驗,透過臺灣本土沃土模式作為視角撰寫本書,期能提供臺灣學校在推動雙語教育時之參考。本書共分為三部分,首先為沃土模式說明與相關增能課程之規劃與應用,接著為雙語教學實務與相關議題的討論,最後為三所個案學校實際案例分享。在十二章的篇幅中探討各種雙語教育之相關議題,提供有志於推動雙語教育的校長、學校行政與教師一個確實可行的參考與方向。 目錄 第一篇 雙語教育模式與增能規劃 第01章 緒論:臺灣「沃土模式」雙語教育建構與實踐/林子斌、王力億 第02章 雙語教學模式與評量:跨國的比較與分析/林子斌 第03章 雙語教學溝通的課室英文使用原則/林麗菊、楊岳龍、李佳家 第04章 雙語教學單元計畫之設計思維與撰寫原則/王力億 第二篇 雙語教學實務與相關議題 第05章 雙語教育的校園實踐:「課室英語」的推廣規劃與教學策略/楊岳龍 第06章 雙語教學的四大核心推動主軸:以彰化縣雙語計畫推動為例/林麗菊、李佳家 第07章 國小實施雙語教學的有效行政作為:兩個成功案例/曾琦芬 第08章 國中推動雙語教學之有效行政作為:以一所北部國中為例/林子斌、王俞蓓 第09章 「權民」童攻略.「山麗」雙語台—兩位童軍師資生的雙語教學成長歷程與省思/徐秀媫 第三篇 個案學校篇 第10章 A Real World Learning:樟樹國際實創高中推動雙語教育之契機/盧柏安 第11章 1加1大於2—從學校支持系統探討福山國中推動本土雙語教育模式之策略/侯曉憶、陳心玄 第12章 貓裏僑育:一所非山非市小學推動本土雙語教育策略分析/黃家凱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半總統制在臺灣:總統權力新視角 作者:陳宏銘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10/00 ISBN:9789577636812 內容簡介 總統是臺灣半總統制中的核心行為者,但鮮有人援引總統研究的理論和成果來關照半總統制,本書正視總統研究對理解半總統制的重要性,以填補此一空缺。本書有四項特色:掌握半總統制運作的關鍵變項、連結總統研究的理論文獻、開發臺灣的總統研究領域,以及將臺灣個案與比較研究相互闡明。本書聚焦在總統的政策、立法、政黨等三方面的角色和權力。在政策方面,著眼於總統的政策權和決策機關,分析總統體制內和體制外決策機制之運用;在立法方面,旨在探討總統的立法推動和影響力,試圖搭起半總統制和立法研究的橋梁;在政黨方面,將總統權力的研究面向推展至政黨組織,並揭露「政黨總統化」現象的出現。整體而言,本書相當值得關心憲政體制的讀者們參考閱讀。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導論:以總統為中心的憲政研究取向 第一篇 總統的政策權力 第一章 總統的政策權與決策機制:半總統制的跨國分析 壹、前言 貳、研究對象:21個民主半總統制國家 參、半總統制與總統政策權領域 肆、政策決定權與決策機關:比較各國設計 伍、政策權限、決策機關與半總統制類型 陸、結論:兼論臺灣案例的思考 第二章 臺灣半總統制下總統決策機制的困境:一個比較視野的研究 壹、前言 貳、文獻探討與理論視角 參、全球視野下半總統制總統決策機制設計 肆、我國憲法下總統決策機制與運作 伍、 我國總統決策機制實務運作:以黨政運作最高層平臺為焦點 陸、結論:總統決策機制的困境與展望 第二篇 總統的立法推動 第三章 半總統制下總統的法案推動與立法影響力: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的研究 壹、前言 貳、文獻與理論探討 參、研究方法 肆、研究設計 伍、研究發現一:總統對法案的態度表達與推動 陸、研究發現二:總統的立法影響力—法案通過的表現 柒、結論 第四章 法案推動過程中總統的態度表達:以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為例 壹、前言 貳、理論與研究設計 參、總統法案推動的政治結構背景 肆、陳總統法案態度表達的實證分析 伍、結論 第五章 黨政運作機制的建構與總統的法案推動:蔡英文總統執政時期(2016-2019)的探討 壹、前言 貳、黨政平臺與總統決策機制 參、總統的立法推動 肆、結論 第三篇 總統與政黨組織 第六章 半總統制下總統是否兼任黨主席與其黨政關係型態:比較視野下的馬英九總統任期經驗 壹、前言 貳、文獻探討 參、半總統制總統是否兼任黨魁:比較各國經驗 肆、臺灣半總統制下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經驗 伍、結論 第七章 黨主席選舉競爭與政黨組織定位:以民主進步黨為例之研究 壹、前言 貳、分析架構 參、民進黨黨主席競爭的變遷與歷史脈絡 肆、黨主席競爭與政黨組織定位 伍、結論 結論:兼談臺灣半總統制的展望 參考文獻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多元文化諮商在臺灣 作者:陳秉華、郭崇信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0 ISBN:9789861917955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四大篇,第一篇為「基礎篇」,涵蓋:臺灣是多元文化的社會;多元文化諮商風潮:回顧多元文化諮商的過去、現在、未來,及其對臺灣諮商的啟示;多元文化諮商及專業訓練的基本定義、概念與架構;及諮商者的多元文化能力等四章。第二篇為「華人文化傳統與心理諮商」,涵蓋「自性」與「五常」:儒家文化中的倫理療癒;人我關係協調的諮商模式;孝道觀念在多元文化諮商中的應用;民俗/宗教療癒做為文化諮商的另類形式:人文臨床學觀點等四章。第三篇為「西方諮商理論在臺灣的應用與文化調整」,涵蓋華人文化哀傷輔導與諮商;運用在地文化進行家庭治療:文獻回顧與實務反思;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於臺灣應用的文化適用性;及後現代敘事治療等四章。第四篇為「特殊族群的多元文化諮商」,涵蓋多元性別諮商;多元文化老人諮商;原住民諮商;新住民諮商;儒家文化下基督宗教取向之諮商模式的建構;Working WISER:臺灣學校輔導工作模式之本土化發展與建置等六章。最後以臺灣多元文化諮商未來發展的方向與任務做為結語。 本書適合諮商心理或心理相關系所學生、心理師、社工師、助人工作者閱讀,也合適做為多元文化諮商教育工作者之課程使用教材。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篇 Chapter 1 臺灣是多元文化的社會|陳秉華 Chapter 2 多元文化諮商風潮:回顧多元文化諮商的過去、現在、未來,及其對臺灣諮商的啟示|郭崇信(吳馥濃譯) Chapter 3 多元文化諮商及專業訓練的基本定義、概念與架構|郭崇信(吳馥濃譯) Chapter 4 諮商者的多元文化能力|陳金燕 第二篇 華人文化傳統與心理諮商 Chapter 5 「自性」與「五常」:儒家文化中的倫理療癒|黃光國 Chapter 6 人我關係協調的諮商模式|陳秉華 Chapter 7 孝道觀念在多元文化諮商中的應用|曹惟純、葉光輝 Chapter 8 民俗/宗教療癒做為文化諮商的另類形式:人文臨床學觀點|余安邦 第三篇 西方諮商理論在臺灣的應用與文化調整 Chapter 9 華人文化哀傷輔導與諮商|李佩怡 Chapter 10 運用在地文化進行家庭治療:文獻回顧與實務反思|趙文滔 Chapter 11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於臺灣應用的文化適用性|許維素 Chapter 12 後現代敘事治療|吳熙琄 第四篇 特殊族群的多元文化諮商 Chapter 13 多元性別諮商|劉安真 Chapter 14 多元文化老人諮商|李開敏 Chapter 15 原住民諮商|邱珍琬 Chapter 16 新住民諮商|趙祥和 Chapter 17 儒家文化下基督宗教取向之諮商模式的建構|陳秉華、黃瑩暖 Chapter 18 Working WISER:臺灣學校輔導工作模式之本土化發展與建置|王麗斐、杜淑芬 結語 臺灣多元文化諮商未來發展的方向與任務|陳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