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經濟學原理(上) 系列名:經典名著文庫 ISBN13:9789865223878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阿弗瑞德‧馬夏爾 譯者:葉淑貞 裝訂/頁數:平裝/808頁 規格:21cm*14.8cm*4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2/28 中國圖書分類:經濟學總論 內容簡介 ※書中重點論述了財富與人類欲望的關係,其目的在於消除貧困和增進福利;強調用貨幣間接衡量人類情感和動機的重要思想;提出人類從事經濟活動的兩種動機:追求「滿足」和避免「犧牲」。 ※學習古典經濟學的教材之一,經濟學家鼎力推薦的入門必讀書。 ※現代經濟學之父馬夏爾的代表作,奠定現代經濟學的基礎。 現代經濟學之父馬夏爾,改變世界的著作《經濟學原理》 《經濟學原理》,在盎格魯─撒克遜世界(英語國家)重新詮釋了古典經濟學體系供給與需求的概念,以及對個人效用觀念的強調,構成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這本書於馬夏爾在世時便出版八次之多,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專著,多年來一直被奉為英國經濟學的聖經。而他本人也被認為是英國古典經濟學的繼承和發展者,他的理論及其追隨者被稱為新古典理論和新古典學派。 《經濟學原理》共分六篇及附錄,上冊收錄前五篇。 第一篇「概論」,探討經濟學的本質、方法論與研究目的,界定經濟學學科的意義。第二篇「基本概念」,確立「財富」、「生產」、「消費」、「勞動」、「必需品」、「所得」、「資本」等專有名詞所指的研究對象,奠定經濟分析的基礎。第三篇「論欲望及其滿足」,探究財富與其所要滿足的人類各種欲望之間的關聯。第四篇「生產要素:土地、勞動、資本及組織」,探討財富與人類經由各種各樣的努力,所生產出來的物品之間的關係。第五篇「需要、供給與價值的一般關係」,探討供給與需要之間的互動過程、邊際成本與價值之間的關係等。 目錄 導讀 譯者序 第一版序 第八版序 第一篇 概 論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經濟學的本質 第三章 經濟學的普遍原理或法則 第四章 經濟研究的順序和目的 第二篇 基本概念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財富 第三章 生產、消費、勞動、必需品 第四章 所得、資本 第三篇 論欲望及其滿足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欲望與活動之間的關係 第三章 消費者需要的等級 第四章 需要彈性 第五章 同一物品不同用途間的選擇:立即使用及延後使用 第六章 價值及效用 第四篇 生產要素:土地、勞動、資本及組織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土地的肥沃度 第三章 土地的肥沃度(續),報酬遞減傾向 第四章 人口的成長 第五章 人口的健康與強壯 第六章 產業訓練 第七章 財富的成長 第八章 產業組織 第九章 產業組織:分工、機械的影響 第十章 產業組織:把專門的工業集中在特定的地方 第十一章 產業組織:大規模生產 第十二章 產業組織:企業管理 第十三章 結論:報酬遞增與報酬遞減傾向之間的關係 第五篇 需要、供給與價值的一般關係 第一章 序言:論市場 第二章 需要和供給的暫時均衡 第三章 正常需要與正常供給的均衡 第四章 資源的投資和配置 第五章 正常需要與正常供給的均衡(續);關於長期和短期 第六章 連帶需要和複合需要、連帶供給和複合供給 第七章 連帶產品與主要成本及總成本的關係、營銷成本、風險保險、再生產成本 第八章 邊際成本與價值的關係:一般原理 第九章 邊際成本與價值的關係:一般原理(續) 第十章 邊際成本與農產品價值的關係 第十一章 邊際成本與城市土地價值的關係 第十二章 正常需要與正常供給的均衡(續);關於報酬遞增的法則 第十三章 正常需要與正常供給變動理論與最大滿足理論之間的關係 第十四章 獨占的理論 第十五章 供、需一般均衡理論的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