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法
系列名:律司‧高考法制‧法研所
ISBN13:9789578148710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賴宏宗
裝訂/頁數:平裝/656頁
規格:23cm*17cm*3.3cm (高/寬/厚)
版次:11
出版日:2020/11/01
中國圖書分類:公司法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為全面性著作,以期使讀者能同時兼顧「實體面的法學實力」及「程序面的答題能力」,作者於此詳加整理教科書、期刊論文、實務見解、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法律研究所考試試題。因作者本身同時兼具學術及實務背景,故本書不但所含內容既廣且深,且作者能以極平易近人的寫作方式,帶領讀者自淺而深地研習票據法,以助讀者兼顧國考及法研所考試之準備。
本書取材及內容涵蓋以下:
(一)教科書部分:本書大量參考梁宇賢、李欽賢、王志誠、曾宛如、王文宇、楊竹生等教授之著作,並整合鄭洋一、曾世雄、陳世榮、鄭玉波、楊與齡、劉興善、施文森等教授之看法,廣度及深度俱足。
(二)期刊論文部分:大量補充學者之文章及特別見解,使讀者省去自行蒐集及重新理解期刊論文之不便。
(三)實務見解部分:收錄重要之實務見解,並為讀者以粗體字標明重點所在,使讀者能快速掌握實務之核心及結論。
(四)試題部分:除解說「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之外,並蒐集「法研所考試試題」,細細解說獨特見解之處。
(五)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此單元之內容涵蓋記憶題型及申論題型常考之重點,並整合圖表,使讀者能於考前一天,及考前的一個小時,快速地以「主題式」的方法複習,熟悉考點。
(六)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作者從109~99年試題中挑選具代表性的試題,並說明各選項之正確或錯誤之理由,以使讀者知悉國家考試之出題模式及深度為何。至於全面之考題範圍及解答,建議可搭配作者所著之《考點式票據法一本通》乙書演練。
(七)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作者為讀者精心挑選多年具代表性、高複雜性之國家考試申論綜合題型試題(本版新增至109年之高考法制及地特法制試題),帶領讀者以分析爭點或判斷試題重心所在之方式,進行完整之解題。
(八)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就某些學者獨有之見解,主要出現於法研所試題,作者特意將其與國家考試之共通議題予以區隔,讓讀者能依己需求來加強研讀之範圍。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圖解式法典-票據法》,透過案例分析的圖示方法,釐清複雜的構成要件,並且理解不同法條間之關係與體系,快速掌握法條重點。
目錄
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
起手式 基礎功
第壹編 總論
第一章 「票據權利」與「票據關係主體」(主觀面)
第二章 票據之法律關係(客觀面)
第三章 票據行為(一)─基礎說明
第四章 票據行為(二)─票據行為性質之爭論及票據行為之「交付要件」
第五章 票據行為(三)─票據行為之「實質要件」
第六章 票據行為(四)─票據行為之「形式要件」
第七章 票據行為(五)─票據行為之代理
第八章 票據行為(六)─票據行為之特性
第九章 票據之瑕疵─偽造、變造、塗銷、毀損
第十章 票據權利之取得、行使與保全
第十一章 票據之抗辯
第十二章 票據之喪失及救濟
第十三章 票據時效
第十四章 票據之利益償還請求權
第貳編 各論-「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發票
第三章 背書
第四章 承兌
第五章 參加承兌
第六章 保證
第七章 到期日
第八章 付款
第九章 參加付款
第十章 追索權
第參編 各論-「本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本票之發票
第三章 本票之見票
第四章 本票之強制執行
第五章 甲存本票
第六章 本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第肆編 各論-「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種類、支票之法律關係
第二章 支票之發票
第三章 支票之付款提示
第四章 支票之付款
第五章 特殊支票之一─保付支票
第六章 特殊支票之二─平行線支票
第七章 特殊支票之三─遠期支票
第八章 支票之追索權
支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附錄一 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
附錄二 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
附錄三 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
第一章 李欽賢教授之學說
第二章 曾宛如教授之學說
第三章 王志誠教授之學說
第四章 梁宇賢教授之學說
附錄四 票據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共分為六篇,將刑事訴訟程序之總論以及各個程序階段分篇分章加以編排並完整介紹。第一篇為總論共有六章,分別是刑事訴訟法基本構造與理論、刑事訴訟法的效力、訴訟主體、訴訟相關人、被害人、訴訟行為。第二篇為偵查階段共有三章,分別是偵查總論、偵查的實施、偵查的終結。第三篇為起訴階段共有二章,分別是公訴與自訴。第四篇為審判階段共有六章,分別是審判程序、證據、裁判、一般救濟、沒收特別程序、特別救濟。第五篇為執行。第六篇為國民法官法共有十二章,分別是概論與基本原理原則、適用範圍與轉軌、起訴、準備程序、選任程序、解任與保護措施、宣誓程序與審前說明程序、審判程序、終局評議、宣示判決與判決書之製作、第一審的抗告審、第一審的上訴審、再審。本書各章除了學理式的論述外,尚輔以圖表或重點說明,並且在相關處穿插重要的實務見解,以及國家考試例題與擬答,俾使讀者能全盤掌握刑事訴訟程序的理解與應用。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基本構造與理論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的效力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的效力
第二節 地的效力
第三節 人的效力
第四節 事的效力
第五節 時的效力
第三章 訴訟主體
第一節 法院
第二節 公平法院概念
第三節 當事人──檢察官、自訴人
第四節 當事人──被告
第四章 訴訟相關人
第一節 辯護人
第二節 輔佐人
第三節 代理人
第五章 被害人
第一節 我國犯罪被害人訴訟程序上現有權利
第二節 被害人訴訟參與
第三節 被害人訴訟程序的保護
第六章 訴訟行為
第一節 訴訟行為的意義
第二節 訴訟行為之時間
第三節 訴訟行為之生效──送達
第二篇 偵查階段
第一章 偵查總論
第一節 偵查的開始
第二節 偵查的基本介紹
第二章 偵查的實施──強制處分
第一節 強制處分概說
第二節 對人的強制處分
第三節 對物的強制處分
第四節 其他類型的強制處分
第三章 偵查終結
第一節 不起訴
第二節 緩起訴
第三節 不起訴處分、緩起訴處分與禁止再訴原則
第四節 行政簽結
第五節 不起訴、緩起訴處分的監督
第三篇 起訴階段
第一章 公訴
第一節 公訴的程序
第二節 公訴的範圍──人
第三節 公訴的範圍──案件
第三節 同一性
第四節 單一性與同一性之重新建構──本書見解
第五節 公訴的追加與撤回
第二章 自訴
第一節 自訴的概念
第二節 自訴權人
第三節 自訴的提起與律師強制代理
第四節 自訴的限制
第五節 自訴的效力
第六節 自訴的程序
第七節 判決的後續程序
第八節 自訴的追加、反訴與撤回
第九節 自訴的承受與承擔
第十節 自訴制度問題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刑事訴訟之內涵,近年一直處於變動狀態,稍不留意,昔日熟悉之條文或判決,即遭廢止或變更。在此變革中,一些新興的重要理論也逐漸浮現與建立,如何掌握這些理論,成為學習刑事訴訟法最重要的課題。我國近來修法方向,多採美國、日本之經驗,如證據排除法則、當事人進行主義、認罪協商、傳聞法則等等。
本書由台灣大學、輔仁大學、台北大學的王兆鵬、張明偉、李榮耕三位具留美背景之教授合著,三位教授各有所長,許多論文已成為大法官解釋、增修法律、最高法院判決之內容。本書儘可能囊括當今刑事訴訟重要議題,詳細整理、分析、闡釋相關理論與實務見解,更重要者,本書提出許多新的議題及新的理論,希望能引領我國刑訴發展,也讓讀者預知未來可能之變動。
【目錄】
七版序 i
六版序 iii
五版序 v
四版序 vii
三版序 ix
二版序 xi
序 xiii
第一篇 導 論
第一章 刑事訴訟的目的 3
第二章 刑事訴訟的歷史 9
第三章 刑事訴訟與憲法之關係 15
第四章 當事人進行主義與職權主義 23
第五章 證據用語辨析 35
第六章 法 院 41
第七章 訴訟程序 79
第八章 案件的單一性與同一性 95
第二篇 強制處分
第一章 概 說 117
第二章 證據排除法則 121
第三章 相當理由 161
第四章 令狀原則 181
第三篇 搜索、扣押及通訊監察
第一章 搜索扣押介紹 197
第二章 搜索扣押之客體 219
第三章 搜索票之核發與執行 237
第四章 附帶搜索 253
第五章 緊急搜索 267
第六章 同意搜索 299
第七章 扣 押 313
第八章 身體檢查處分 333
第九章 通訊監察 337
第十章 盤查與路檢 351
第四篇 拘提及羈押
第一章 短期拘束人身自由 367
第二章 限制出境、出海 399
第三章 長期拘束人身自由—羈押 415
第四章 暫行安置 453
第五篇 自白與不自證己罪
第一章 自白法則 465
第二章 審判階段之緘默權 501
第三章 緘默權之效力 513
第四章 不自證己罪保護之客體 537
第五章 測謊之證據能力 547
第六章 自白與毒樹果實原則 555
第七章 緘默之證據能力 569
第六篇 受律師協助的權利
第一章 辯護制度重要理論 583
第二章 受有效律師協助的權利 597
第三章 律師權的內容 627
第七篇 起訴、不起訴裁量及控制
第一章 偵查前之調查程序 643
第二章 檢察一體 651
第三章 偵查不公開 657
第四章 告 訴 667
第五章 起訴裁量 685
第六章 起訴審查 705
第七章 撤回起訴與一事不再理 717
立即查看
《系列》刑事訴訟法(上) &(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900
售價:
1786
現省:
114元
立即查看
圖說:刑事訴訟法(上)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圖說系列)律師、司法三等、法研所:刑事訴訟法(上)
作者:路律師
出版社:高點
出版日期:2018/11/01
ISBN:9789862693674
內容簡介
在學習刑事訴訟法時,應該採取「由遠到近,由宏觀到微視」的方式。先對於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的流程加以理解,再來理解流程中的各階段與概念,如此才可以建立一個前後連貫且完整的刑訴體系。 本書在設計上,期望能兼顧作為打底的一本書,以及實務學說資料全面搜集的功能。因此,無論是希望尋找一本書作為刑事訴訟法基本教材的讀者,抑或是已經閱讀過本科教科書,希望能夠在有限時間裡,補充其他教科書、期刊論文與新實務脈動的讀者們,衷心期盼能夠透過本書,滿足自己的需求,順利在國家考試或法研所考試中,克服刑事訴訟法的難關。
本次改版,除了配合刑事訴訟法發生諸多重大修正與變革,也有幾號與刑事訴訟法相關的大法官解釋作成。包括閱卷權的行使擴大至偵查中羈押程序、閱卷內容的放寬、羈押修法與不得上訴三審案件範圍的改變。偵查機關的偵查方式也日新月異,促成最高法院重要判決的誕生,例如GPS定位追蹤的性質、電子 的性質及與通訊的差異等。為了因應這些重大變革,提供讀者們更多的新資訊。
除了上開修法、釋字與新判決進行修訂外,也配合如林鈺雄老師第八版教科書的內容,進行了補充與修訂。期望本書第二版的修正,能夠為依然苦惱於刑事訴訟法的讀者們,提供國考長路上的一些幫助。
本書特色
(一)作者整合各教科書、實務見解與文章,並搭配自身學習心得的參考書產出。可以讓讀者不需要費心搜集新資料與閱讀多本教科書,這樣在學習上會更快速,也不會流於單純死背爭點,並足以應付國家考試的刑事訴訟法。
(二)在考題頻繁出現的章節末,作者精選包括2018年國家考試的重要考題,讀者可透過演練相關的題目,有效率輸入,也學習怎樣有效地輸出。考題選擇上,本書除收錄改制前考題,希望讀者們在閱讀完某一章節後,可以對該章節的爭點有較深入的練習機會,藉此複習該章節的內容外,也收錄了2011年國考改制後,新制國考的刑訴與刑法合併的考題。雖然近來出題取向略有改變,但此種一題中跨越多個章節的考題,可以讓讀者同時複習多章內容,仍有其價值。對此,作者將其放於《刑事訴訟法(下)》,使讀者可一邊複習上冊內容,一邊通盤了解本法。
目錄
第一部分 刑事訴訟法的目的與原理原則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目的與基本架構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原理原則
第三章 刑事訴訟法的效力範圍
第二部分 總論(一):訴訟參與者、客體對象與訴訟程序
第四章 訴訟主體論-法院
第五章 訴訟主體論-檢察官
第六章 訴訟主體論-被告
第七章 辯護人與其他訴訟關係人
第八章 訴訟客體-案件總論
第九章 訴訟程序與訴訟行為
第三部分 總論(二):訊問、強制處分與證據法
第十章 強制處分與證據法概論
第十一章 被告訊問
第十二章 強制處分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