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6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想了解中華文化必先讀《論語》,讀《論語》可從本書入門!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要記錄在《論語》中。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 兩千多年來,時空環境截然不同,為順應時代, 作者選擇適合當代中國人需要的《論語》內容, 簡單加以注釋,並譯成白話文。 從書中可以看出孔子超凡入聖的智慧, 溫故知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的話,置於今日,仍是金科玉律, 重讀《論語》,除了個人,國家社會政治也會受益匪淺—— 「君子寬容而不結黨營私, 小人結黨營私而不寬容。」 「用政令治理百姓,用刑罰使他們整齊劃一, 人民只會避免觸犯刑罰,可是沒有羞恥心。 用道德治理百姓,用禮節約束他們, 人民有羞恥心,而且人格端正。」 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 孔子說:「用正直的人,不用邪惡的人,百姓就服從。 用邪惡的人,不用正直的人,百姓就不服從。」 【目錄】 前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看更多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是作者繼《翻譯與脈絡》(2009)與《翻譯與評介》(2016)之後,納入書林「譯學叢書」的第三本著作。〈自序〉提綱挈領,綜覽全局。四十多篇文章分為六輯,並有訪談與後記。 輯一「翻譯乃大道」之名出自作者的文學與翻譯啟蒙師余光中教授,既以實例說明譯論、譯作、譯史,也以此彰顯翻譯的重要與譯者的貢獻。輯二「經典與現代」呈現翻譯如何連接古今、溝通中西,讓經典於新時代煥發新生命。輯三「向前輩致敬」記述作者在文學與翻譯之道所受惠的師長與前輩。輯四「序言與導讀」既涉及臺灣的外文學門建制史,也包含歷史、禪修、文學、翻譯(史)等譯作之評介。輯五「疑義與評析」揭示華文世界廣受矚目的兩個翻譯獎項(香港的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與臺灣的梁實秋文學獎)之評審與意義。輯六「華美的再現」聚焦美國弱勢族裔文學(尤其華裔與臺裔)、文化與歷史再現。 訪談〈「三者」合一的譯行譯念〉從翻譯者、研究者、授業者的角度針對作者進行深入問答。後記〈我的青春翻譯夢〉從2024年反思作者1979年對臺灣翻譯界的觀察與期盼,並對比現況。多篇文章之「附識」以當下觀點回顧、補充、說明,形成昔今之對話。 全書內容豐富、取徑多元,並附珍貴照片與圖文資料,顯現了一位翻譯實踐者與論述者的關懷,力求推動「文普」與「譯普」,提升翻譯與譯者的地位。 【目錄】 自序 【輯一】翻譯乃大道 003 千呼萬喚,誰與爭鋒?!──余光中著《翻譯乃大道,譯者獨憔悴》 008 附錄:余幼珊《翻譯乃大道,譯者獨憔悴》編後記 011 余譯鉤沉──余光中譯《老人與海/錄事巴托比》 019 一代中文大師的英文博雅讀本──余光中編著《余光中的英文課》 035 柯南與克難:為臺灣翻譯史探查真相──賴慈芸著《翻譯偵探事務所》 046 低眉信手續續彈──宋瑛堂著《譯者即叛徒?》 【輯二】經典與現代 061 古道新義──林耀福譯《希臘之道》 066 研下知疫──瘟疫的文學再現與生命反思 086 以詩歌面對生死──張綺容編譯《死亡賦格》 099 張揚經典,華采譯注──張華譯注《解讀.愛麗絲》 104 召喚黑人靈魂的先知杜博依斯──何文敬譯注《黑人的靈魂》 112 文豪與譯家畢生最後力作──彭懷棟譯注《浮士德博士》 117 譯注經典的另類來生──《格理弗遊記》經典譯注版的再生緣 128 陪我們長大的《格理弗遊記》真相竟然是?──專訪翻譯學家單德興 (林承勳主訪) 136 當訪談遇上大學指考──翻譯成為國文科考題之意義與省思 【輯三】向前輩致敬 153 譯事.譯緣──我與楊牧先生的翻譯因緣 162 中西文學之間得傳道人──追念李達三老師 179 一心一意傳香火──敬悼劉紹銘教授 187 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王式教學法」──紀念王文興老師之一 193 未竟的訪談──紀念王文興老師之二 200 王文興的文學世界──紀念王文興老師之三 211 不可思議的文學因緣──紀念齊邦媛老師之一 219 齊邦媛老師與比較文學的因緣──紀念齊邦媛老師之二 226 與文偕老,邦之媛也──追憶齊邦媛老師與《巨河流》背後的故事 239 呼喚文藝復興──高行健演講暨座談會引言 【輯四】序言與導讀 251 文研大業,薪火相傳──蔡振興編《文學薪傳:臺灣的英美文學研究(2001-2022)》 269 外文學門的故事與重生──一位資深參與者及觀察者的回顧與反思 282 時代歷史與個人敘事──方德萬著《戰火中國》 297 箭藝.禪心.達道──海瑞格著《箭藝與禪心》 308 邁向美麗新世界?──愛特伍著《瘋狂亞當三部曲》 316 穿梭於幽明之間──愛特伍著《與死者協商》 328 觀賞翻譯繩索上的舞技──艾斯蘭揚著《鋼索上的譯者》 337 翻譯鋼索上的舞技──王翎譯《鋼索上的譯者》 348 譯異與傳思,逾越與愉悅──王震宇編《譯鄉聲影:文化、書寫、影像的跨界敘事》 【輯五】疑義與評析 365 六譯並進的余光中──第六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翻譯專題講座 383 向余光中教授致敬──第七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翻譯專題講座 394 思想的翻譯,行動的翻譯──第三十四屆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翻譯大師獎」總評 405 不容譯者獨憔悴──李斯毅譯《慾望莊園》 【輯六】華美的再現 417 無法遺忘的不平之鳴──張純如著《美國華人史》 433 華美的先行者──黃秀玲著《華美:華美及離散華文文學論文集》 453 內之內與外之外──游朝凱著《內景唐人街》 464 惜少作‧見老成──馮品佳著《美國族裔女性成長小說》 470 亞/美環境人文與人文環境──陳淑卿編《亞/美環境人文:農業‧物種‧全球環境變遷》 附編 477 訪談 「三者」合一的譯行譯念──單德興教授訪談錄(孫艷主訪) 519 後記 我的青春翻譯夢──回顧與反思 531 原文出處 看更多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不僅是導入新的科技或工具 全面解析數位轉型KNOW-HOW 打造個人虛實整合技能 × 組織敏捷度 × 企業虛實整合思維 實現全方位數位轉型 ․從數位工具、團隊組織、企業策略到永續責任,完全掌握! ․以企業實例對應數位轉型階段,內容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為讀者解讀關鍵議題。 ․探討從企業負責人、專案經理到一般員工,如何有效執行自己與企業的轉型。 【建立AI數位轉型策略思維,讓企業數位轉型自動導航】 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企業如何立足並脫穎而出?數位轉型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思維和策略的深刻變革。 本書針對企業整體在數位轉型上所必須要有的資源與能力,考量如何規劃與架構,同時說明企業文化與組織行為,以及每個個別員工都應隨之一起轉型的數位心態。AI數位轉型不僅是導入新的科技或工具,作者強調企業思維的改變,一種對客戶、員工、合作夥伴、社會和環境之間新關係的建立,以清楚掌握數位轉型的意義、方向和影響範圍,並提供實際的案例和建議,讓讀者能夠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和組織團隊中,有效運用持續更新的AI,建立並實踐數位轉型的策略思維。 【目錄】 第0章 前言:AI數位轉型策略思維 Part 1 數位工具 第1章 從ChatGPT談起 ChatGPT橫空出世,帶來數位轉型的迫切感 ChatGPT的現況與未來 生成式AI與元宇宙 與AI對話:咒語?溝通?提示工程! 用AI數位轉型,有何不同? 結論:邁向AI數位轉型 第2章 AI工具的選擇與使用 生成式AI 選擇工具的客觀因素—以生成式AI為例 選擇AI工具的主觀因素—適合性 AI還在持續發展變化—迭代相容性 工具選擇是數位轉型的最後步驟 結論:善用數位工具,創新轉型思維 第3章 人與AI分工合作 導入AI會降低成本? 導入AI不僅提升銷售,更提升價值 「以人為本」的價值思維 AI賦能,讓員工樂於變超人 數位轉型思維:人+AI協作 結論:AI賦能員工 第4章 數位轉型的進程 步驟一:領導者的決心 步驟二:分析數位資源與能力 步驟三:策略與工作流程設計 步驟四:執行與評估 黑暗面考驗心理素質 三大關鍵因素 數位轉型的階段歷程 結論:循序漸進持續轉型 Part 2 數位組織 第5章 數位轉型工作型態 變革:工作型態改變 分析:工作環境轉變 比較:與傳統工作型態之間 調適:心態、協作,和數位能力 因應:該如何準備 挑戰,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結論:未來發展和機會 第6章 數位專案團隊 數位轉型促成專案模式 全都變成專案模式? 專案組織模式的適合度 評估專案組織的效能與影響 結論:持續改善與學習 第7章 數位學習策略 集體學習+持續學習 從人資長到學習長?! 「學習長」的任務 數位學習策略的規劃 結論:催生學習長 第8章 數位心態的養成 數位心態的重要性 數位心態的構成 數位心態的養成、調整與使用 組織團隊的數位心態 結論:數位心態是關鍵軟實力 第9章 數位人資長的第二個挑戰 數位人資長另一挑戰:招聘 專案團隊的選才 關於AI選才 一些數位負面爭議 結論:重塑人資長角色與思維 Part 3 數位策略 第10章 預測與判斷 AI提高預測準確度,突顯人類判斷價值 數位偏見與雜訊 決策者的數位責任 領導者工作也被顛覆?! 員工賦權 結論:AI是數位領導的最佳夥伴 第11章 決策與資源 數位策略決策的特色與挑戰 數位策略決策的流程與內容 數位策略資源的整合與搜尋 有效分配有資源 結論:迎向快速變化的數位趨勢 第12章 分析與見解 AI是數位轉型策略催化劑 分析能力重要性大幅提升 關於商業智慧 「企業不懂分析,無法迎接AI」?! 見解競爭力 結論:重構策略與創新流程 第13章 創新與定位 數位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的起源與續航力 數位轉型「創新的兩難」 企業定位再思考 數位商模新思維:開放性價值網絡 結論:數位領導引領變革 Part 4 數位永續 第14章 數位轉型與社會責任 數位企業與社會關懷 斜槓員工:數位時代新趨勢 職家平衡與衝突:舊議題、新挑戰 員工幸福感 結論:打造幸福數位企業 第15章 雙軸轉型:數位與綠色並進 數位與永續息息相關 對雙軸轉型較為殷切的產業 雙軸轉型也是一種矛盾思維 雙軸轉型的困難與阻礙 雙軸轉型的評估和衡量 結論:雙軸轉型已成趨勢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