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演算法:原來理解演算法並不難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現代演算法|原來理解演算法並不難
出版社:碁峰
出版年月:201809
條碼:9789864768813
內容簡介
重複的事交給演算法處理,你可以空出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
演算法是為了不做事而做的事,它是由執行工作的指令組成,那些工作通常是枯燥且重複的。電腦演算法藉由簡單的建構元素來讓機器可以辨識與產生語音、轉換文字、分類與歸納文件、描述影像與預測天氣。你只要用幾行現代腳本語言程式,就可以瞬間完成原本要耗時好幾個小時的工作。這本書用真實世界的問題來介紹處理它們的演算法。本書使用虛擬碼來展示演算法,讓你可以輕鬆地用電腦語言來實作它們。
本書介紹的演算法既簡單且易懂,不會讓讀者倍感挫折,也不會折辱你的智慧。讀者必須具備基本的數學知識並大致瞭解電腦如何運作;書中會解釋所有其他必要的概念。本書會在介紹虛擬碼、基本術語與資料結構的背景之後,用其餘的章節來介紹壓縮、加密、圖、搜尋與排序、雜湊化、分類、字串與機會。每一章都會提出真正的問題,再展示處理它們的演算法。本書會用範例來說明廣大的應用,包括用最短路徑來解決文章分段問題、在選舉系統中使用最強路徑、用雜湊來辨識歌曲、投票強度Monte Carlo法,與機器學習領域的熵(entropy)。從主修經濟學到應用科學的學生都可以使用 《Real-World Algorithms》。主修電腦科學的讀者可以先閱讀這本書,再研讀更具技術性的文獻。
好評推薦
“本書廣泛地探討演算法概念,避免標準的「趕潮流」做法。它介紹了多數演算法入門書籍都不會談到的投票系統與文字壓縮,讓初學者在還不會走之前就會跑了!” ——Steven Skiena,著名的石溪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授;《The Algorithm Design Manual》作者
“演算法是電腦的核心思想。Panos Louridas寫了一本很棒的書,帶領你認識所有主要的演算法。他的寫法相當簡明與易懂,不會把你當成專家。會以具體範例而不是以抽象方式介紹演算法,具備電腦知識的人都可以閱讀這本書。本書也可以當成介紹性教科書。” ——Noson S. Yanofsky,布魯克林學院電腦與資訊科學系教授,《The Outer Limits of Reason: What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Logic Cannot Tell Us》作者
“演算法已經主宰現今的世界了。Louridas使用真實世界的應用來介紹演算法的宏觀概念與細節。如果你想要知道各種領域如何運用演算法,這本書是必備的指南。 ——Mung Chiang, 普林斯頓大學Arthur LeGrand Doty教授;《The Power of Networks》的共同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Panos Louridas
是雅典金融商業大學管理科學與技術系副教授。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股價跨幅
第二章 探索迷宮
第三章 壓縮
第四章 秘密
第五章 拆分秘密
第六章 依序工作
第七章 行、段落、路徑
第八章 路由與套利
第九章 什麼是最重要的
第十章 投票優勢
第十一章 蠻力法、祕書問題與二分法
第十二章 各式各樣的排序法
第十三章 衣帽間、鴿子與貯體
第十四章 Bits 與樹
第十五章 長長的字串
第十六章 聽任命運安排
參考文獻
索引
立即查看
理論與歷史:對社會與經濟演變的一個解讀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吳惠林 專文導讀✮
經濟學巨擘米塞斯最鮮為人知的大作,重要性絕不亞於《人的行為》!
研究歷史有很多重要的理由。
它不僅提供擬定政治決策時不可或缺的知識。它還打開人的心房,迎向了解人的天性與天命。
它增加智慧。它是遭到許多誤解的博雅教育的真正本質。
它是通向人文主義修養的最重要途徑。
本書論述了人的行為科學中的歷史學以及歷史知識的性質和研究方法。為什麼我們需要研究歷史,而歷史又如何讓人明智又持重呢?「如果個人所面對的情況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充分加以描述,向歷史求助便不可避免」;「對於現在狀況的分析,沒有非歷史分析這種事。對現狀的審視與描述,必然是一個關於過去的歷史記述」;「在人間世事的領域,要知道某一件事情,就必須熟悉它是如何發展而來的」。
米塞斯論述於五十年前的哲理,而今仍然受用,可見一個人若有特別睿智的思想,即使不被當代理解,其智慧的光輝,仍可以使之流傳於世,甚至為後人所處的紛亂社會,留下一盞不滅的火光,讓當今明智的有志之士,能有所依歸。
【目錄】
書系序
導讀
譯者序
導論
一、方法二元論
二、經濟學與形上學
三、規律與預測
四、自然法則的概念
五、人的知識的局限性
六、規律與選擇
七、手段與目的
第一篇 價值
第一章 價值判斷
一、價值判斷與存在命題
二、價值排序與行為
三、價值判斷的主觀性
四、價值判斷的邏輯與句法結構
第二章 知識與價值
一、偏見論
二、公共福祉相對於特殊利益
三、經濟學和價值
四、偏見與不容異己
第三章 絕對價值之探求
一、問題
二、社會裡的衝突
三、對中古時期據稱價值統一的短評
四、自然法的理念
五、啟示
六、無神論者的直覺
七、正義的理念
八、功利主義學說之重述
九、論審美價值
十、絕對價值之探求的歷史意義
第四章 價值判斷之否定
第二篇 決定論和唯物論
第五章 決定論和它的批評者
一、決定論
二、對意識形態因素之否定
三、關於自由意志之爭議
四、預先注定和宿命論
五、決定論和刑罰學
六、決定論和統計
七、人的行為科學之自律性
第六章 唯物論
一、兩種不同的唯物論
二、分泌物的類比
三、唯物論的政治涵義
第七章 辯證唯物論
一、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
二、物質生產力
三、階級鬥爭
四、意識型態充斥的思想
五、意識型態的衝突
六、理念和利益
七、資產階級的階級利益
八、馬克思主義的批評者
九、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和社會主義
第八章 歷史哲學
一、歷史的主題
二、歷史哲學的主題
三、歷史觀點和歷史哲學觀點的差異
四、歷史哲學和上帝存在的觀念
五、行為實踐觀點的決定論和宿命觀點的決定論
第三篇 歷史的認識論問題
第九章 歷史的個性概念
一、歷史的最終給定事實
二、個人在歷史中的角色
三、群體之心的妄想
四、計劃歷史
第十章 歷史主義
一、歷史主義的意義
二、對經濟學的排斥
三、對歷史演變法則的探求
四、歷史主義者的相對論
五、溶解歷史
六、抹除歷史
七、抹除經濟史
第十一章 科學主義的挑戰
一、實證論和觸動主義
二、集體主義的教條
三、社會科學的發想
四、群眾現象的本質
第十二章 心理學和情理學
一、自然主義心理學和情理學
二、情理學與行為學
三、情理學是一門歷史學科
四、歷史與小說
五、合理化
六、內省
第十三章 歷史研究的意義與用處
一、為什麼研究歷史
二、歷史情況
三、遙遠的過去歷史
四、捏造歷史
五、歷史和人文主義修養
六、歷史和侵略性民族主義的興起
七、歷史和價值判斷
第十四章 歷史的認識論特徵
一、自然科學方面的預測
二、歷史與預測
三、歷史學的特殊了解
四、情理學的經驗
五、真實類型和理想類型
第四篇 歷史發展過程
第十五章 歷史的哲學解釋
一、歷史哲學與歷史的哲學解釋
二、環境主義
三、平等主義者對歷史的解釋
四、種族主義者對歷史的解釋
五、西方文明的世俗主義
六、反世俗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排斥
第十六章 目前的一些趨勢與未來
一、自由化趨勢的逆轉
二、要求財富與所得平均的意識型態興起
三、完美人類狀態的妄想
四、據稱永不間斷的進步趨勢
五、「經濟」自由遭到抑制
六、未來的不確定性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年表
索引
立即查看
數位通訊系統演進之理論與應用-4G/5G/pre6G/IoT物聯網 (6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特色
1.精簡清晰的圖形與表格,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通訊系統。
2.理論與實務並重,讓讀者在實體線路中發掘通訊原理。
3.詳述目前全球最新的數位通訊概況,讓您跟的上快速變遷的通訊腳步。
內容簡介
全球最新的數位通訊概況,完整的數位通訊架構,初學者或專研者 均可由本書得到諸多收穫,且對大哥大系統與現代數位通訊架構有 一完整清晰的觀念。本書適用於科大電子、電機系「數位通訊系統」課程使用。亦適合業界及一般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第1章 通訊系統頻道規劃與電波特性
1-1 簡介
1-2 近期通訊發展歷史
1-3 各國通訊系統頻譜分佈
1-4 電波之分類與特性
1-5 通訊標準之訂定機構
第2章 天線特性與應用
2-1 簡介
2-2 電波傳播路徑
2-3 天線結構
2-4 天線之水平角度規畫
2-5 天線之垂直角度規畫
2-6 通訊距離的衰減估算(Link budget)
第3章 介面訊號改善方式
3-1 簡介
3-2 2G 訊號量測指標
3-3 3G 訊號量測指標
3-4 空氣介面優化方式
3-5 4G 訊號量測指標
3-6 5G 訊號量測指標
第4章 數位通訊系統多工擷取技術
4-1 簡介
4-2 2G-FDMA+ TDMA
4-3 3G-CDMA
4-4 4G-OFDMA
4-5 5G-OFDMA
4-6 2G/3G/4G/5G 多工技術比較
第5章 網路設計注意事項
5-1 簡介
5-2 方位角量測工具﹒指南針注意事項
5-3 基地台選址
5-4 交遞過程
5-5 特殊現象
第6章 數位通訊訊號處理
6-1 簡介
6-2 手機的基本架構
6-3 訊號處理流程
6-4 取樣理論與AlD轉換
6-5 聲音訊號壓縮
6-6 循環冗碼(CRC)與訊號加乘特性
6-7 卷積編碼(Convolution Coding)
6-8 交錯置
6-9 加密
6-10 形成傳送格式
6-11 解碼(Decode)
第7章 2G-GSM/EDGE 系統架構
7-1 簡介
7-2 網路架構
7-3 訊號處理流程
7-4 空氣介面的訊號通道
7-5 手機通話流程
7-6 GPRS 特性(2.5G)
7-7 EDGE 與GSM 調變方式
7-8 GSM 完整時槽配置
第8章 3G-CDMA2000系統架構
8-1 簡介
8-2 網路架構
8-3 訊號處理流程
8-4 空氣介面訊號通道
8-5 CDMA2000 1x EV-DO 高速封包傳送
8-6 CDMA2000 的更新進化
第9章 3G-WCDMA系統架構
9-1 簡介
9-2 網路架構
9-3 訊號處理流程
9-4 空氣介面訊號通道
9-5 手機通話流程
9-6 HSDPA 特性(3.5G)
9-7 HSUPA 特性(3.75G)
9-8 HSPA 的更新進化
第10章 4G-WiMAX系統架構
10-1 簡介
10-2 網路架構
10-3 訊號處理流程
10-4 空氣介面訊號通道
10-5 WiMAX之展望
第11章 話務量評估及其他技術
11-1 簡介
11-2 話務容量基本認識
11-3 話務容量單位與定義
11-4 話務容量與阻塞率
11-5 衛星定位系統(GPS)
11-6 GPS 訊號結構
11-7 GPS 運作方式
第12章 4G-L TE advanced 系統架構
12-1 簡介
12-2 網路架構
12-3 LTE 版本之演進
12-4 LTE R8 特色
12-5 LTE R9 特色
12-6 LTE R10 特色
12-7 LTE R11 特色
第13章 loT物聯網
13-1 簡介
13-2 物聯網loT
13-3 LPWAN技術
13-4 NB-loT窄頻物聯網
13-5 Cat-M11 LTE-M高速物聯網
13-6 物聯網的演進
第14章 5G NR
14-1 簡介
14-2 5G之三大領域
14-3 5G三大領域之特色表現
14-4 eMBB之七大技術
14-5 uRLLC介紹
14-6 mMTC介紹
14-7 R17之新規格-邁向6G衛星通訊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