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犯罪心理學
作者: 馬傳鎮、劉邦乾、曾春僑
ISBN: 9789575116385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2/01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x1.53
頁數: 328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心理學
#心理學理論
#犯罪心理學
定價: 500
售價: 460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犯罪心理學 系列名:大學用書 ISBN13:9789575116385 出版社:元照 作者:馬傳鎮;劉邦乾;曾春僑 裝訂/頁數:平裝/328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2/02/28 中國圖書分類:犯罪學 內容簡介   犯罪心理學著眼於「犯罪原因」探討,故包括加害人、被害人、犯罪現場、物證詮釋、心理跡證等均為研究對象,本書共分為四大領域介紹之。   一、總論:說明犯罪之心理學全貌。   二、精神疾患與犯罪:說明精神疾病分類以及數種代表性精神疾病。   三、各類型犯罪心理:介紹數種對社會輿論影響較深之犯罪心理,包括財產、暴力、性、毒品與女性犯罪。   四、刑事司法心理學:說明犯罪心理於偵查與預防之運用,包括偵訊、心理剖繪、測謊、犯罪預測等。   本書以理論出發,輔以各項犯罪現況介紹,故除作為教科書使用外,尚可作為各行業之工具書,如偵審實務工作者、對犯罪心理有興趣民眾、從事預防工作者等,希能藉由此書,將犯罪心理知識普及至各階層讀者。 目錄 自 序/ 馬傳鎮 第一篇 總 論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犯罪之涵義與特性/3 第二節 犯罪心理學之涵義與內涵/4 第三節 犯罪心理學發展史/4 第四節 犯罪心理學研究方法簡介/6 第二章 形成犯罪行為之相關因素 第一節 自然環境因素/11 第二節 社會文化環境因素/12 第三節 懷孕、遺傳與生理環境因素/15 第四節 心理特質因素/17 第五節 動機與犯罪/18 第六節 情緒、情境與犯罪/23 第三章 犯罪心理學理論與公式 第一節 人格心理學與差異心理學理論──特質論/27 第二節 臨床心理學與變態心理學理論──心理分析論/29 第三節 發展心理學與認知心理學理論/35 第四節 諮商、社會與學習心理學理論/39 第五節 犯罪心理學公式/43 第四章 性格與犯罪 第一節 自我概念與犯罪/51 第二節 內外向與犯罪/55 第三節 內外控取向與犯罪/57 第四節 生活適應與犯罪/59 第五節 人格異常傾向與犯罪/61 第五章 智力與犯罪 第一節 智力概念與測量/67 第二節 智能不足相關概念/69 第三節 智能障礙與犯罪/71 第四節 智能不足者之犯罪原因與預防對策/74 第二篇 精神疾患與犯罪 第六章 精神疾患之診斷分類 第一節 緒 言/79 第二節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之沿革/80 第三節 DSM-5與DSM-IV-TR版本之比較/82 第四節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之評估/83 第五節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之爭議與批判/87 第六節 臨床上專有名詞詮釋/88 第七章 精神病與犯罪 第一節 精神疾患犯罪者之法律刑責/91 第二節 精神疾患之分類/92 第三節 精神病之分類/93 第四節 思覺失調症/94 第五節 妄想症/101 第六節 情感性疾患/103 第七節 精神病患者之犯罪心理/106 第八節 認知類障礙症與犯罪之關係/109 第九節 精神病犯罪者之處遇與預防對策/111 第八章 精神官能症與犯罪 第一節 概 述/119 第二節 焦慮性疾患與犯罪/120 第三節 解離性疾患與犯罪/128 第四節 人為障礙症與犯罪/131 第五節 精神官能症患者之犯罪心理/132 第六節 精神官能症患者犯罪之預防對策/134 第九章 人格障礙症與犯罪 第一節 A群人格障礙症與犯罪/138 第二節 B群人格障礙症與犯罪/140 第三節 C群人格障礙症與犯罪/146 第四節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之犯罪心理/147 第五節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犯罪之量刑、處遇與預防/150 第十章 其他精神疾患與犯罪 第一節 性偏好症之主要類型/157 第二節 性變異與犯罪之關係/160 第三節 酒精使用障礙之性質/164 第四節 酒精與犯罪之關係/167 第五節 酒精中毒者犯罪之處遇與預防對策/168 第三篇 各類型犯罪心理 第十一章 財產犯罪心理 第一節 財產犯罪之涵義、類型與趨勢/175 第二節 財產犯罪相關理論與因素/177 第三節 財產犯罪者特性/180 第十二章 暴力犯罪心理 第一節 暴力之涵義/189 第二節 傳統暴力犯罪/190 第三節 非傳統暴力行為/192 第四節 攻擊與暴力犯罪行為相關理論/196 第五節 攻擊與暴力犯罪行為相關因素/202 第十三章 性犯罪心理 第一節 性犯罪之法律涵義/209 第二節 性侵犯罪之相關理論/210 第三節 性侵犯之類型/213 第四節 戀童症/215 第五節 性侵犯罪心理及社會因素/216 第六節 性侵被害者之傷害/218 第七節 國內外強制診療處遇/220 第八節 定罪後性侵害測謊/222 第十四章 毒品犯罪心理 第一節 毒品之涵義與類型/227 第二節 毒品犯罪現況與趨勢/235 第三節 毒品犯罪行為之理論/236 第四節 毒品濫用之心理社會因素/240 第五節 藥物濫用與其他犯行之關聯性/241 第六節 我國反毒防制策略/247 第十五章 女性犯罪心理 第一節 女性犯罪之涵義與類型/253 第二節 國內女性犯罪之現況與趨勢/254 第三節 女性犯罪相關理論/255 第四節 女性犯罪相關因素/262 第五節 台灣女性主義犯罪學的發展/263 第四篇 刑事司法心理學 第十六章 偵查與審訊心理 第一節 犯罪偵查之心理學技術/269 第二節 質證心理/276 第三節 自白與錯誤自白心理/278 第四節 犯罪剖繪/281 第五節 審判心理/285 第十七章 犯罪預測 第一節 犯罪預測之涵義、類型與功用/287 第二節 犯罪預測研究程序與方法/288 第三節 美國假釋者犯罪預測之發展/291 第四節 歐洲、日本與我國的發展濫觴/292 第五節 晚近少年犯罪預測之發展/294 第六節 成年犯之再犯預測法/297 第七節 少年再犯預測/301 第八節 Glueck夫婦之少年非行早期預測法/302 第十八章 犯罪預防對策 第一節 不同之犯罪預防模式/307 第二節 情境犯罪預防對策/308 第三節 公共衛生三級預防對策/309 第四節 發展性犯罪預防對策/311

為您推薦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5版)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五版 2024年 (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1/E) 作者: Corey 譯者:修慧蘭 出版社:雙葉 ISBN:9786269737956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第01章 導論與概述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撰寫立場 第三節 使用本書的建議 第四節 理論章節的概述 第五節 Stan 個案簡介 第六節 Gwen 個案簡介 第02章 諮商員:兼具人性及專業的工作者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諮商員即是具療癒性的人 第三節 諮商員的個人諮商經驗 第四節 諮商員的價值觀與治療歷程 第五節 成為有效的多元文化諮商員 第六節 新手諮商員面臨的議題 第七節 摘要 第03章 諮商實務的倫理議題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把當事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 第三節 做倫理決定 第四節 知後同意的權利 第五節 保密原則的面向 第六節 多元文化觀點的倫理議題 第七節 衡鑑過程的倫理議題 第八節 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之倫理議題 第九節 管理諮商實務中的多重關係 第十節 成為具倫理的諮商員 第十一節 摘要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第一部分之推薦補充讀物 第二篇 心理諮商理論與技術 第04章 精神(心理)分析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Jung 對人格發展的洞見 第六節 當代精神分析發展趨勢: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 學與關係取向心理分析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心理分析治療     心理分析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心理分析治療在Gwen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5章 阿德勒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阿德勒治療     阿德勒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阿德勒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6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存在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7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治療 第六節 動機式晤談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個人中心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個人中心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8章 完形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完形治療     完形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完形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9章 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0章 認知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Albert 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 第三節 主要概念 第四節 治療歷程 第五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六節 Aaron Beck 的認知治療 第七節 Christine Padesky 和 Kathleen Mooney的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 第八節 Donald Meichenbaum 的認知行為矯治 第九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認知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十節 摘要與評論 第十一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1章 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現實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現實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2章 女性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女性主義治療     女性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女性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3章 後現代取向 第一節 當代的後現代治療代表人物 第二節 社會建構論導論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第四節 敘事治療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後現代取向     後現代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後現代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4章 家庭系統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家庭系統治療的發展 第三節 家庭治療的多層歷程 第四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家庭系統治療     家庭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家庭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與評論 第六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七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八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第15章 整合式觀點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朝向心理治療整合的趨勢 第三節 治療歷程的相關議題 第四節 技術與評估在諮商中的地位     整合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整合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 第六節 總結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原價: 780 售價: 702 現省: 78元
立即查看
犯罪心理學 (9版)

犯罪心理學 (9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犯罪問題對社會與民眾造成巨大衝擊與傷害,有待深入瞭解犯罪者之認知與心理,據以研擬妥適之犯罪預防、偵查與矯正處遇對策因應。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特聘教授兼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楊士隆博士根據其多年從事實證犯罪防治研究之心得,並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編寫成《犯罪心理學》一書,供關心犯罪防治之學術與實務工作者參考。   本書共計五大部分二十六章,包括導論犯罪心理學之意涵、發展與貢獻、以及犯罪心理學相關理論、精神疾病與犯罪、各犯罪類型研究及犯罪心理學與刑事司法等議題之探討。本書之特色在於廣泛的蒐集各研究文獻並充分掌握犯罪者之人格、認知與行為模式,促使讀者有深層之認識與宏觀之瞭解。 目錄 第一篇 導 論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 第二章 犯罪心理學之發展與貢獻 第二篇 犯罪心理學相關理論 第三章 犯罪生物學理論 第四章 犯罪心理學理論 第三篇 精神疾病與犯罪 第五章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 第六章 情緒異常與犯罪 第七章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 第八章 智能不足與犯罪 第四篇 各犯罪類型之研究 第九章 藥物濫用與犯罪 第十章 酗酒與犯罪 第十一章 賭博行為 第十二章 性交易行為 第十三章 竊盜犯罪 第十四章 詐欺犯罪 第十五章 擄人勒贖犯罪 第十六章 殺人犯罪 第十七章 強盜、搶奪犯罪 第十八章 性攻擊行為與犯罪 第十九章 縱火犯罪 第二十章 少年犯罪 第二十一章 女性犯罪 第五篇 犯罪心理學與刑事司法 第二十二章 犯罪偵查之心理學技術應用 第二十三章 法院與犯罪心理學 第二十四章 拘禁心理與犯罪矯正 第二十五章 再犯預測與再犯風險評估 第二十六章 犯罪對被害者及社會之影響與被害保護 參考文獻

原價: 550 售價: 495 現省: 55元
立即查看
刑案現場處理與採證 (6版)

刑案現場處理與採證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次修正內容著重法令、鑑識科技、國考資訊,以及有效支援偵查策略各面向,故證物分類、證物保管送驗規範、行政機關組織變革、照相與測繪之3D光達等均為修正重點。   本書內容包括警察、偵查佐、鑑識人員在現場之處理作為,以及各類證物之處理方式,包括常見的數位證物、指紋、槍彈等,或是纖維、玻璃等。此外,書中以大量照片說明現場及證物的處理方式,為針對國內環境撰寫,提供執法人員、法律工作者與一般民眾參考的現場鑑識類書籍。 【目錄】 六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現場及證物概念  第一節 刑案現場/1  第二節 物 證/2  第三節 四向連結概念/6  第四節 類化與個化/7  第五節 犯罪手法與簽名特徵/9 第二章 現場採證與處理程序  第一節 初步處理──初抵現場員警/13  第二節 初步處理──偵查佐/21  第三節 勘察前訪談/25  第四節 現場評估與策略擬定/27  第五節 系統化搜尋/30  第六節 記錄方法與採證標的/34  第七節 現場記錄──照相/35  第八節 各類現場拍攝重點/39  第九節 現場記錄──測繪/46  第十節 現場記錄──錄音/53  第十一節 現場記錄──錄影/54  第十二節 現場記錄──現場筆記/54  第十三節 證物包裝、封緘與送驗/55  第十四節 採證完畢現場後續作為/61 第三章 數位證物  第一節 數位證物及蒐證標的/67  第二節 現場處理/68  第三節 設備扣押注意事項/72  第四節 分工層級/75 第四章 血跡噴濺型態  第一節 血滴組成及特徵/79  第二節 血跡型態分析項目與功用/81  第三節 血液作用力及血跡型態分類/82  第四節 血源方向及角度研判/86  第五節 血源位置重建/89  第六節 各類常見血跡型態介紹/93 第五章 指紋採證  第一節 指紋定義/102  第二節 指紋特性/102  第三節 指紋分泌物與採證方法之關係/103  第四節 指紋紋線辨識/104  第五節 指紋紋型/106  第六節 指紋活體掃描實務/111  第七節 現場指紋採證原則/114  第八節 吸水性表面指紋採證/117  第九節 非吸水性表面指紋採證/121  第十節 血跡潛伏指紋採證/125  第十一節 屍體指紋捺印/127  第十二節 指紋初步排除比對與送驗/130  第十三節 指紋特徵等級與比對/130 第六章 槍枝與槍擊案件採證  第一節 火藥動力槍枝辨識/137  第二節 槍彈辨識/140  第三節 空氣槍/148  第四節 槍擊玻璃研判/152  第五節 跳彈與槍擊鋼板/156  第六節 槍擊案件現場處理/162  第七節 射擊殘跡及可疑彈孔初步檢驗/167  第八節 射擊殘跡採樣/171  第九節 槍枝初步篩選作業程序/178 第七章 生物跡證採證  第一節 血清學鑑定/185  第二節 DNA鑑定之趨勢演變/186  第三節 生物跡證採證鑑定流程/187  第四節 血液證物/188  第五節 精液證物/195  第六節 唾液測試/198  第七節 其他生物跡證搜尋與採證/199  第八節 生物跡證採證方法/200  第九節 生物跡證保存原則/202  第十節 性侵害證物送驗規定/204  第十一節 去氧核醣核酸採樣條例/206  第十二節 生物跡證採證安全措施/207 第八章 痕跡採證  第一節 鞋印與其應用價值/213  第二節 鞋印的採取方式/216  第三節 輪胎痕/223  第四節 工具痕跡/224  第五節 咬痕與傷痕/228  第六節 壓痕、印痕及擦抹痕/230 第九章 管制藥物採證  第一節 毒品相關法律條文/233  第二節 人類檢體採證/234  第三節 藥物及器具採證/236  第四節 大麻識別與採證/240  第五節 地下毒品工廠勘察/244  第六節 其他藥物的採證/252 第十章 玻璃證物  第一節 玻璃製造及種類/257  第二節 現場玻璃可能來源及提供之資訊/259  第三節 玻璃的採證/261 第十一章 號碼重現  第一節 原 理/263  第二節 磨除率與半顯現磨除率/264  第三節 前置作業/265  第四節 顯現方法/266  第五節 號碼重現時其他證物處理作為/270 第十二章 油漆、土壤、毛髮與纖維  第一節 車輛油漆成分與特性/275  第二節 油漆採證/276  第三節 油漆之初篩/281  第四節 土壤特性/281  第五節 土壤採證/282  第六節 土壤初步分析/283  第七節 毛髮與纖維來源特性/283  第八節 毛髮與纖維初步辨識/284  第九節 毛髮與纖維採證/286 第十三章 火災現場採證  第一節 火場燃燒基本特性與型態/293  第二節 起火點判斷/295  第三節 縱火劑及各類殘跡採證/303  第四節 包裝封緘處理與分析方法的配合/308 第十四章 爆裂物及爆炸現場偵測與採證  第一節 爆裂物現場處理原則/317  第二節 爆炸物之危害方式/320  第三節 爆炸物現場蒐證重點/323  第四節 爆炸物及火藥現場偵測與採樣方法/327 第十五章 文書證物採證與鑑定  第一節 文書證物現場採證/331  第二節 標準字跡分類/334  第三節 潛伏字跡的顯現/335  第四節 字跡偽造及判定方法/336  第五節 證件與有價證券鑑定/339 第十六章 照相與各類光源運用  第一節 光源特性/345  第二節 照相基礎理論/346  第三節 可見光源攝影/351  第四節 多波域光源運用/355  第五節 紫外光運用/358  第六節 紅外線運用/360

原價: 650 售價: 624 現省: 26元
立即查看
監獄行刑法 (8版)

監獄行刑法 (8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監獄行刑法 系列名:犯罪防制 ISBN13:9789865226640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林茂榮;楊士隆;黃維賢 裝訂/頁數:平裝/544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8 出版日:2021/05/10 中國圖書分類:獄政 內容簡介   監獄行刑法,規範監獄行刑相關事宜,其與犯罪學、監獄學、刑事政策等學科息息相關,為其他犯罪矯正法規之母法。作者三人,思索相關學科之原理,嘗試正確詮釋監獄行刑法,為使讀者通盤瞭解,本書採章節體例,作系統式之整理,使學術研究與實務工作得以接軌,期有助於建立矯正法規研究之高度專業與學術性。 目錄 八版序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監獄行刑之法制化 第一節 監獄行刑法制之形成 第二節 立法理由及修正要旨 第二章 監獄行刑法之基本概念 第一節 監獄行刑之概念 第二節 監獄行刑法之意義與功能 第三節 監獄行刑法之性質與地位 第二編 本論 第一章 總則 第一節 監獄行刑之目的與主管監督機關 第二節 監獄行刑之對象、期間與處所 第三節 分監管理 第四節 基本人權保障與透明化原則 第五節 受刑人資料調查 第二章 入監 第一節 確認身分 第二節 入監調查 第三節 攜帶子女之處理 第四節 入監健康檢查 第五節 入監安全檢查 第六節 建立名籍資料 第七節 入監講習 第三章 監禁 第一節 監禁方式 第二節 分類監禁之執行 第三節 累進處遇 第四節 和緩處遇 第四章 戒護 第一節 戒護勤務 第二節 隔離保護之使用 第三節 戒具、固定保護與保護室之使用 第四節 戒護器械之使用 第五節 天災事變之應變處置 第六節 返家探視 第七節 外出制度 第八節 與眷屬同住 第五章 作業 第一節 作業之實施 第二節 作業之制度 第三節 作業之安排 第四節 作業之經營 第六章 教化及文康 第一節 教化之原則與目標 第二節 教化之施教方式 第三節 少年矯正教育 第四節 宗教宣導 第五節 教化輔助措施 第七章 給養 第一節 給養之原則 第二節 菸酒、檳榔管理 第八章 衛生及醫療 第一節 衛生保健 第二節 健康評估與檢查 第三節 傳染病之防制 第四節 疾病醫療 第五節 強制營養或醫療 第六節 藥物管理 第九章 接見及通信 第一節 接見或通信之對象 第二節 接見與通信之次數 第三節 接見之實施方式 第四節 通信之實施方式 第十章 保管 第一節 財物之保管 第二節 外界送入金錢、飲食及必需物品 第十一章 獎懲及賠償 第一節 獎勵 第二節 懲罰 第三節 賠償 第十二章 陳情、申訴及起訴 第一節 受刑人申訴制度之功能與原則 第二節 受刑人之陳情、申訴 第三節 受刑人訴訟救濟 第四節 少年受刑人申訴制度 第十三章 假釋 第一節 假釋之要件 第二節 假釋之期間與效力 第三節 假釋之撤銷與廢止 第四節 假釋之復審與訴訟救濟 第五節 縮短刑期與假釋 第十四章 釋放及保護 第一節 釋放 第二節 更生保護 第十五章 死亡 第十六章 死刑之執行 第十七章 附則 參考書目 附錄 附錄1 監獄行刑法 附錄2 監獄行刑法施行細則 附錄3 外役監條例 附錄4 少年矯正學校設置及教育實施通則 附錄5 行刑累進處遇條例 附錄6 行刑累進處遇條例施行細則 附錄7 受刑人外出實施辦法 附錄8 受刑人作業實施辦法 附錄9 監獄及看守所作業勞作金給與辦法 附錄10 受刑人及被告補償金發給辦法 附錄11 受刑人教育實施辦法 附錄12 受刑人與被告吸菸管理及戒菸獎勵辦法 附錄13 監獄及看守所收容人金錢與物品保管及管理辦法 附錄14 妨害性自主罪與妨害風化罪受刑人強制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實施辦法 附錄15 執行死刑規則 附錄16 監獄受刑人與眷屬同住辦法 附錄17 外役監受刑人返家探視辦法

原價: 620 售價: 558 現省: 62元
立即查看
監獄學─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 (10版)

監獄學─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 (10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監獄學-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 ISBN13:9789865226664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林茂榮;楊士隆 裝訂/頁數:平裝/544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10 出版日:2021/06/25 中國圖書分類:獄政 內容簡介   監獄主要工作內涵為刑罰之執行,具有應報、嚇阻、隔離與矯正犯罪人之多重功能,為刑事司法體系重要且不可或缺之一環。往昔,由於監獄之工作領域為一般民眾甚至法界視為囚禁人犯之粗糙作業,因此長期受到忽視與貶抑。今日之獄政,則在行為科學突飛猛進及大量專業及研究人員之投入下,逐漸脫離往昔黑獄形象,而邁入專業之里程。它尤其涉及各類專業人員如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教誨師、各類工作人員、各階層管理人員等,運用現代行為科學技術與各類輔導、處遇技術,對犯罪人進行矯正。職是之故,監獄學之高度專業與學術性質不容置疑。   本書係作者多年從事獄政實務與學術研究之心得,不僅深入分析監禁之本質與內涵,同時彙整先進國之犯罪矯正制度與處遇技術,非常有助於犯罪防治人員達成工作目標,成功教化受刑人,並減少再犯。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犯罪矯正之歷史淵源與發展 第一節 獄政之誕生與演進 第二節 臺灣獄政之沿革與發展 第三節 結論 第二章 犯罪矯正與刑事司法 第一節 刑事司法之特徵 第二節 刑事司法體系之流程及構成要素 第三節 犯罪矯正與其他部門之相關 第四節 刑事司法問題及其對犯罪矯正之影響 第五節 結論 第三章 犯罪矯正收容現況 第一節 臺灣犯罪矯正機關收容人數與現況 第二節 監獄受刑人在監收容現況 第三節 毒品受刑人在監收容與再犯現況 第四節 暴力犯罪受刑人新入監與在監收容現況 第五節 結論 第四章 犯罪矯正模式 第一節 懲罰模式 第二節 矯治模式 第三節 正義模式 第四節 O’Leary—Duffee之矯正政策分類模式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犯罪矯正行政與處遇 第一節 調查分類 第二節 教化 第三節 文康活動 第四節 作業 第五節 衛生醫療 第六節 接見與通信 第七節 累進處遇 第八節 縮短刑期制度 第九節 返家探視制度 第十節 與眷屬同住制度 第十一節 外出制度 第十二節 假釋制度 第十三節 監獄建築 第十四節 收容人之基本權利 第十五節 結論 第六章 犯罪矯正機構生活之社會學透視 第一節 監獄文化與結構 第二節 監獄受刑人之生活適應型態 第三節 受刑人之江湖規矩與黑話 第四節 監獄之地下經濟活動 第五節 監獄暴行 第六節 結論 第七章 矯正機構戒護安全管理 第一節 紀律 第二節 戒護 第三節 分監管理 第四節 武力之使用 第五節 結論 第八章 犯罪矯正輔導與心理治療技術 第一節 個別心理療法 第二節 團體處遇技術 第三節 心理劇 第四節 行為療法 第五節 溝通分析療法 第六節 現實療法 第七節 認知處遇法 第八節 內觀法 第九節 信仰為基礎之監獄修復式正義 第十節 結論 第九章 社區性犯罪矯正 第一節 社區性犯罪矯正之定義 第二節 社區性犯罪矯正方案之型態 第三節 社區性犯罪矯正之問題評估 第四節 社區性犯罪矯正之新近發展趨勢—社區監督與控制 第五節 結論 第十章 特殊類型犯罪人之矯正對策 第一節 毒品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第二節 長刑期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第三節 累(再)犯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第四節 高齡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第五節 竊盜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第六節 女性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第七節 身心障礙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第八節 慢性精神病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第九節 智能障礙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第十節 性侵害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第十一節 愛滋病受刑人之處遇對策 第十二節 結論 第十一章 組織管理原理與犯罪矯正行政 第一節 傳統組織管理理論 第二節 修正理論時期—人群關係組織理論 第三節 系統或功能組織管理理論 第四節 目標管理 第五節 區域管理 第六節 矯正管理模式 第七節 結論 第十二章 國際間犯罪矯正概況 第一節 美國犯罪矯正概況 第二節 日本犯罪矯正概況 第三節 英國犯罪矯正概況 第四節 德國犯罪矯正概況 第五節 蘇聯犯罪矯正概況 第六節 韓國犯罪矯正概況 第七節 泰國犯罪矯正概況 第八節 中國大陸犯罪矯正概況 第九節 新加坡犯罪矯正概況 第十節 瑞典犯罪矯正概況 第十一節 法國犯罪矯正概況 第十二節 義大利犯罪矯正概況 第十三節 加拿大犯罪矯正概況 第十四節 結論 第十三章 犯罪矯正業務現況與展望 第一節 矯正機關收容情形 第二節 重要施政績效 第三節 推動中之重點業務 第四節 擬將採行之精進措施 第五節 亟待解決之課題 第六節 結論 第十四章 未來犯罪矯正之發展趨勢 第一節 未來犯罪矯正之觀點 第二節 影響犯罪矯正體系活動之外在因素 第三節 影響犯罪矯正活動之內在因素 第四節 未來犯罪矯正之趨勢 第五節 結論 參考書目

原價: 640 售價: 576 現省: 64元
立即查看
矯正社會工作與諮商:犯罪防治的有效要素 (2版)

矯正社會工作與諮商:犯罪防治的有效要素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矯正社會工作與諮商:犯罪心理學的有效應用 ISBN13:9789869650595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林明傑 裝訂/頁數:平裝/505頁 規格:23cm*17cm*2.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18/12/23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本書為華人地區第一本矯正社會工作與諮商的自著創作,作者曾任兒童保護與精神科社會工作員,並現任家庭暴力者、性侵者、藥酒癮者的輔導治療團體治療師,專攻其社會工作與諮商。協助國內推展較佳方案並具成效。   ◎本書分四篇,前兩篇為矯正社會工作之總論與各論;後兩篇為矯正諮商之總論與各論。總論為介紹基本原理與技術,各論則提出少年犯罪、家庭暴力、性侵害、兒少虐待、病態人格、成癮者、霸凌者等之社會工作與諮商技術。最後一章作者根據長年接觸與輔導犯罪者之經驗提出「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期待未來犯罪防治政策之規劃與執行都能具有這些有效流程與要素,使犯罪能確實防治,以回應世人的期待。   ◎新版修訂重點   ‧更新矯正社會工作與諮商的相關發展、法規、數據、研究資料等,增加如犯罪行為整合理論、營養對預防犯罪的實證研究發現、家庭暴力發生的原因、歐洲三國成功的毒品政策與輔導方案、社身心靈戒癮模式等,使內容更豐富及具實務性。 目錄 第一部分 矯正社會工作 第一篇 總論 CHAPTER 1 矯正社會工作導論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定義與分類 第二節 矯正社會工作的定義 第三節 矯正社會工作與法律社會工作之關係 第四節 矯正社會工作之特性與有效的矯正社會工作 第五節 矯正社會工作發展簡史 CHAPTER 2 刑事司法體系之介紹與矯正政策的發展及趨勢 第一節 刑事司法體系之介紹 第二節 矯正政策的發展及趨勢 CHAPTER 3 危險評估與再犯預防 第一節 危險評估的緣起與理論 第二節 精算式危險評估之原理 第三節 危險評估的專業倫理 第四節 再犯預防的管理 第二篇 矯正社會工作各論 CHAPTER 4 少年之矯正社會工作 第一節 少年刑事司法概論 第二節 少年法庭觀護人之社會工作 第三節 少年輔育院之社會工作 第四節 少年監獄之社會工作 第五節 少年安置機構之社會工作 第六節 少年輔導委員會與少年警察隊之社會工作 CHAPTER 5 成人監獄與戒治所之矯正社會工作 第一節 監獄社會工作現況 第二節 強制戒治所與觀察勒戒所之社會工作 第三節 監獄志工的籌組與志願機構之服務 第四節 出獄計畫社會工作 CHAPTER 6 成年觀護人之矯正社會工作 第一節 保護管束 第二節 緩起訴處分金之運用 第三節 易服社會勞動役 第四節 毒品抽檢 第五節 少年社區生活營 第六節 榮譽觀護人的籌組 CHAPTER 7 家庭暴力防治之矯正社會工作 第一節 家庭暴力防治法簡介 第二節 家庭暴力通報案件概況及所顯示之困境 第三節 家庭暴力防治中心之分工與113專線 第四節 被害人之社會工作服務 第五節 加害人之社會工作 CHAPTER 8 性侵害案件之矯正社會工作 第一節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簡介 第二節 性侵害案件之相關統計 第三節 性侵害防治中心之分工 第四節 被害人之社會工作服務 第五節 性侵害加害人之社會工作 CHAPTER 9 兒童及少年保護之矯正社會工作 第一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二節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CHAPTER 10 警察單位執行之矯正社會工作 第一節 家庭暴力案件之通報與約制告誡 第二節 性侵害案件之登記報到 第三節 吸食毒品犯罪者 第四節 治安顧慮人口之查訪 第二部分 矯正諮商 第三篇 矯正諮商總論 CHAPTER 11 矯正諮商導論與助人的基本技術 第一節 矯正諮商導論 第二節 助人的基本技術:助人歷程 第三節 助人技術 CHAPTER 12 犯罪行為新整合理論與矯正諮商進階技術 第一節 犯罪行為新整合理論的提出 第二節 非自願案主之特質及其諮商技巧 第三節 現實療法及其如何融入矯正諮商 第四節 優勢觀點 第五節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法 第六節 整合矯正諮商模式:以現實療法與優勢觀點為取向之再犯預防認知行為療法 第四篇 矯正諮商各論 CHAPTER 13 家庭暴力加害人之矯正諮商 第一節 現況簡介 第二節 家庭暴力加害人之分類及其心理特質 第三節 家庭暴力加害人之危險評估 第四節 家庭暴力的原因及美國家庭暴力加害人的治療方案與技術 第五節 以現實療法與優勢觀點取向之認知行為療法 CHAPTER 14 性侵害加害人之矯正諮商 第一節 性侵害加害人的分類、診斷,與心理病理 第二節 性侵害加害人的再犯危險評估 第三節 性侵害加害人的輔導治療 CHAPTER 15 兒童及少年虐待者之矯正諮商 第一節 兒童虐待者之分類 第二節 心理與社會原因 第三節 輔導治療 CHAPTER 16 物質濫用者之矯正諮商 第一節 成癮物質與成癮診斷之類型 第二節 心理、社會,與生理之病理 第三節 再犯危險評估 第四節 司法方案 第五節 輔導治療 第六節 歐洲三國成功的治療與輔導方案 第七節 動態評估與社身心靈戒癮模式 CHAPTER 17 病態人格者之矯正諮商 第一節 病態人格概念與分類 第二節 生理、心理與社會之原因學 第三節 再犯危險評估 第四節 輔導治療 CHAPTER 18 學校霸凌者之矯正諮商 第一節 學校霸凌者之定義、嚴重性、現行措施 第二節 霸凌之分類與原因學 第三節 霸凌者之處遇方案 第四節 結論 CHAPTER 19 矯正諮商之成效評估 第一節 跨理論模式與改變階段 第二節 改變階段的評量 第三節 家庭暴力者認知教育輔導之改變評估範例 第三部分 綜論與展望 CHAPTER 20 矯正社會工作與諮商的倫理 第一節 何為專業倫理與如何運作 第二節 一般社會工作之倫理 第三節 矯正社會工作之倫理 第四節 一般諮商之倫理 第五節 矯正諮商倫理之實際應用 CHAPTER 21 精神異常之診斷體系與治療需求簡介 第一節 精神異常之體系 第二節 精神異常體系之脈絡與發展史 第三節 精神異常之診斷 第四節 精神異常的治療方向與需求 CHAPTER 22 犯罪防治分級分類整合模式:一場絕對的團隊戰 第一節 緣由與原理 第二節 以兩實例檢視本模式 參考文獻

原價: 620 售價: 558 現省: 62元
立即查看
警察偵查詢問理論與研究

警察偵查詢問理論與研究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警察偵查詢問理論與研究 作者:林燦璋, 施志鴻, 陳耀宗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0/01/00 ISBN:9789577638045 內容簡介   「降低虛偽自白的首要對策就是精進偵查詢問實務」,這是上世紀末英美兩國在歷經數個虛偽自白導致重大錯誤審判案件後,進行檢討所得出的結論;而偵查詢問實務的精進,有賴厚實的相關理論與研究成果作為基礎,本書撰寫的初衷即是希望提供各界在這議題上全面且系統化的實證知識。   根據統計,雖然犯罪嫌疑人自白會帶來不利於己的後果,仍有40-70%的嫌疑人在警察詢問過程中作出自白,原因何在?對此,過去50年間,已有許多研究學者提出不同模式來加以解釋。然而影響犯罪嫌疑人決定是否自白的因素,大致與嫌疑人背景特徵、案件特性、情境脈絡及詢問互動有關,就晚近國內、外研究顯示,後兩者重要性更大於前,特別是當警方握有的證據強度不夠時,詢問人員的準備、態度、技巧與專業表現,以及詢問環境、氣氛和互動等因素就更顯重要。   除當前主流的萊德詢問模式外,本書也著墨於英國PEACE詢問模式的發展脈絡、技術內涵與操作步驟,該模式引進並結合心理與法律專業領域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正面界定詢問應有之內涵,同時採用認知詢問及問話管理兩套溝通與記憶促進技術,經由正式訓練與督導,建立偵查人員的詢問能力;適可對照我國當前偵查詢問專業發展之不足,提供較全面與整體的觀點,作為後續詢問模式探究與反思的參考。 目錄 第一篇 詢問基礎理論 第一章 詢問與自白概論 第一節 警察詢問探討範圍 第二節 犯罪嫌疑人詢問與自白 第三節 傳統第三級策略與現代心理偵訊技術 第四節 自白理論、自白因素與詢問策略之關係 第五節 結語 第二章 詢問自白理論 第一節 萊德模式 第二節 決意模式 第三節 心理分析模式 第四節 互動過程模式 第五節 認知行為模式 第六節 結語 第三章 詢問自白因素 第一節 犯罪嫌疑人背景特徵 第二節 案件特性 第三節 情境脈絡 第四節 詢問互動 第五節 結語 第四章 萊德詢問模式 第一節 理論基礎 第二節 操作步驟 第三節 模式批判 第四節 結語 第五章 PEACE詢問模式 第一節 發展脈絡 第二節 操作步驟 第三節 模式評論 第四節 結語 第六章 詢問工具 第一節 讀心術 第二節 發展主題 第三節 灌輸概念與測試真假 第四節 同理心 第五節 結語 第七章 詢問互動 第一節 詢問步驟 第二節 詢問風格 第三節 詢問技巧 第四節 結語 第二篇 詢問特論 第八章 口語與非口語行為 第一節 偵查詢問動作學 第二節 口語行為線索 第三節 非口語行為線索 第四節 偵查詢問策略運用 第五節 結語 第九章 虛偽自白成因與過程解析 第一節 虛偽自白定義與類型 第二節 虛偽自白成因 第三節 虛偽自白形成過程 第四節 結語 第十章 證人詢問與指認 第一節 證人類型與詢問基礎 第二節 目擊證人記憶錯誤相關因素 第三節 證人詢問技術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一章 國內警察詢問現況與展望 第一節 法制規範 第二節 執行程序 第三節 詢問技術 第四節 環境設備 第五節 結語 第三篇 性犯罪嫌疑人詢問研究 第十二章 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性侵害偵查詢問研究 第一節 美國FBI性侵害犯嫌分類 第二節 美國FBI性侵害犯嫌詢問技巧 第三節 挑戰與回應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三章 性犯罪嫌疑人詢問互動 第一節 性犯罪嫌疑人詢問步驟 第二節 性犯罪嫌疑人詢問風格 第三節 性犯罪嫌疑人詢問技巧 第四節 結語 第十四章 性犯罪嫌疑人自白因素 第一節 性犯罪嫌疑人自白決意因素 第二節 成人性侵犯與兒童性侵犯自白決意因素差異 第三節 認識人間性侵犯與陌生人間性侵犯自白決意因素差異 第四節 性犯罪嫌疑人自白決意機制因素重要次序 第五節 結語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犯罪心理學 (Bartol: Criminal Behavior: 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2版)

犯罪心理學 (Bartol: Criminal Behavior: 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2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犯罪心理學 ISBN13:9789869650502 替代書名:Criminal Behavior: 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Curt R. Bartol; Anne M. Bartol 譯者:李執中 裝訂/頁數:平裝/618頁 規格:26cm*19cm*2.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18/07/01 中國圖書分類:犯罪學 內容簡介   本書完整且正確地回顧當代犯罪心理學的研究、理論,和實務知識,介紹在犯罪行為領域中具有代表性的犯罪行為和研究。   本書先討論犯罪的定義和量測方法,接著探討個人和社會的風險因子、發展的原則,及攻擊的心理學,後面的章節介紹犯罪心理學的熱門研究題目、常見的犯罪,或少見但卻吸引媒體和研究者的主題,如病態性格、少年違犯、多重謀殺、學校和職場之暴力、恐怖主義、性侵害、對兒童及青少年的性虐待、非法侵入、白領犯罪、暴力經濟犯罪、網路犯罪等。 本版特色   ‧提供更多有關當代的反社會行為材料,如網路跟蹤、網路霸凌。   ‧「性侵害」、「對兒童及青少年的性虐待」更新性侵犯加害者的分類系統,及有關各個分類的論述。   ‧將有關少年的材料整理成專章介紹。   ‧在恐怖主義的章節中,以新模式說明為何有人會加入恐怖組織、為何有人以孤狼方式行動。   ‧專欄:以主題式的方式挑選議題,如闡明當前的社會議題、研究計畫、方案等。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犯罪理論 犯罪理論之人性觀點 不同學科的犯罪學觀點 犯罪之定義與測量 少年違犯 如何定義犯罪與違犯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2 犯罪行為的起源:發展上的風險因子 累積性風險模式 瀑布分流發展模式 社會環境風險因子 父母及家庭風險因子 心理風險因子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3 犯罪行為的起源:生物因子 遺傳學與反社會行為 心理生理因子 環境風險因子 神經心理因子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4 犯罪行為的起源:學習與情境因子 行為主義 社會學習 挫折引發之犯罪性 情境對犯罪行為的促發與節制作用 道德脫離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5 人類之攻擊與暴力 定義攻擊 理論性觀點之下的攻擊行為 攻擊與暴力中的社會學習因子 攻擊的認知模式 攻擊之外顯與內隱動作 媒體暴力之效應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6 少年違犯 違犯的定義 少年犯行的本質與嚴重程度 違犯之發展理論 少年犯罪之預防、介入和處遇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7 病態性格 什麼是病態性格者? 行為描述 犯罪型病態性格者 病態性格之心理量測工具 病態性格的核心因素 女性病態性格者 種族/族裔差異 少年病態性格 神經生物因子和病態性格 病態性格者之童年 病態性格者之處遇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8 犯罪與心智障礙 定義心智疾病 (受審)資格與刑事責任 特殊辯護與條件狀況 心智障礙與暴力 危險性與風險衡鑑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9 殺人、傷害與親密伴侶和家庭暴力 定義 殺人案之人口統計學和其他因子 犯罪性殺人之心理學面向 親密伴侶暴力 家庭暴力 殺嬰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10 多重謀殺、學校和職場之暴力 偵查心理學 側繪的型態 多重謀殺 系列謀殺 大宗謀殺 校園暴力 職場暴力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11 現代恐怖主義心理學 定義與範例 恐怖組織的分類 恐怖分子的分類 追隨者與領導者:誰加入和誰領導 孤狼恐怖分子 恐怖主義的心理社會脈絡 恐怖分子的動機與正當化理由 恐怖主義的心理效應與本質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12 性侵害 定義及統計 性侵害對倖存者的衝擊 性侵害易受害性因子 性犯罪者的特徵:誰犯罪? 強姦型態的分類 麻州處遇中心:強姦者分類架構第三版 性犯罪者的處遇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13 對兒童及青少年的性虐待 兒童性虐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 兒童性受害的心理效應 兒童性犯罪者的特徵 認知扭曲 再犯及風險評估 男性兒童性犯罪者樣態分類 網路助長的性犯罪 性販運 兒童性犯罪者的處遇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14 非法侵入、侵犯民宅、竊盜及白領犯罪 非法侵入 竊盜及機動車輛盜竊 詐欺和身分盜用 商店行竊 白領犯罪及職業犯罪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15 暴力經濟犯罪、網路犯罪以及恫嚇犯罪 搶劫 街頭搶劫 網路犯罪 跟蹤 挾持人質犯罪 縱火 摘要與結論 Chapter 16 物質濫用與犯罪 少年藥物使用 不法藥物使用之一致性發現 藥物的主要類別 迷幻藥劑 興奮劑 麻醉藥物 俱樂部藥物:鎮靜催眠合併藥 酒精 物質濫用與暴力 摘要與結論 Cases Cited 英中索引 中英索引

原價: 800 售價: 720 現省: 80元
立即查看
圖解犯罪心理學 (2版)

圖解犯罪心理學 (2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圖解犯罪心理學 系列名:圖解法律系列 ISBN13:9789865228040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楊士隆 裝訂/頁數:平裝/296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1/07/28 中國圖書分類:犯罪學 內容簡介   作者編寫圖解犯罪心理學一書,主要鑑於市面一般之圖解書多數為翻譯之著作,較缺乏本土實證性之研究,為彌補此缺憾,並提供給一般民眾較容易閱讀之便利,故彙整文獻編寫,期以增加民眾對各類型罪犯心理之了解,減少犯罪被害。   本圖解書涵蓋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發展、相關理論、精神疾病與犯罪等基礎學理,並分就藥物濫用、酗酒、擄人勒贖、殺人、孤狼恐怖暴力攻擊、性攻擊行為、縱火、校園暴力、竊盜、詐欺等犯罪類型之特性與犯罪模式加以圖解介紹,並於最後就如何犯罪預防,提出具體對策供民眾參考。 目錄 第1章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發展 UNIT 1-1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範疇 UNIT 1-2 犯罪心理學研究之肇始與發展重點 UNIT 1-3 犯罪心理學研究對犯罪防治之貢獻 第2章 犯罪心理學相關理論 UNIT 2-1 身體結構表徵與犯罪 UNIT 2-2 遺傳與犯罪(一) UNIT 2-3 遺傳與犯罪(二) UNIT 2-4 腦部功能失常與犯罪(一) UNIT 2-5 腦部功能失常與犯罪(二) UNIT 2-6 內分泌及賀爾蒙之影響 UNIT 2-7 營養分不均衡與犯罪 UNIT 2-8 犯罪心理學理論—心理分析理論(一) UNIT 2-9 犯罪心理學理論—心理分析理論(二) UNIT 2-10 犯罪心理學理論—人格理論(一) UNIT 2-11 犯罪心理學理論—人格理論(二) UNIT 2-12 犯罪心理學理論—人格理論(三) UNIT 2-13 行為主義與學習(一) UNIT 2-14 行為主義與學習(二) UNIT 2-15 行為主義與學習(三) UNIT 2-16 認知與道德發展(一) UNIT 2-17 認知與道德發展(二) UNIT 2-18 認知與道德發展(三) UNIT 2-19 暴力激進化觀點與發展(一) UNIT 2-20 暴力激進化觀點與發展(二) 第3章 精神疾病與犯罪 UNIT 3-1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一) UNIT 3-2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二) UNIT 3-3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三) UNIT 3-4 情緒異常與犯罪(一) UNIT 3-5 情緒異常與犯罪(二) UNIT 3-6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一) UNIT 3-7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二) UNIT 3-8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三) UNIT 3-9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四) UNIT 3-10 智能不足與犯罪(一) UNIT 3-11 智能不足與犯罪(二) UNIT 3-12 智能不足與犯罪(三) 第4章 藥物濫用與犯罪 UNIT 4-1 藥物濫用之意涵 UNIT 4-2 藥物濫用成癮之歷程與特徵 UNIT 4-3 藥物濫用之分類 UNIT 4-4 臺灣新興濫用物質(一) UNIT 4-5 臺灣新興濫用物質(二) UNIT 4-6 新興影響精神物質(一) UNIT 4-7 新興影響精神物質(二) UNIT 4-8 藥物濫用與犯罪之關聯 UNIT 4-9 藥物濫用者之類型 UNIT 4-10 藥物濫用江湖術語(一) UNIT 4-11 藥物濫用江湖術語(二) UNIT 4-12 藥物濫用犯罪者之心態及在監生活特性 UNIT 4-13 藥物濫用之防治(一) UNIT 4-14 藥物濫用之防治(二) UNIT 4-15 藥物濫用之防治(三) 第5章 酗酒與犯罪 UNIT 5-1 酗酒之意涵 UNIT 5-2 酗酒之影響 UNIT 5-3 酒精中毒與酒癮戒斷症候群型 UNIT 5-4 酗酒者之類型 UNIT 5-5 酗酒之成因分析 UNIT 5-6 酗酒之防治 第6章 擄人勒贖犯罪 UNIT 6-1 擄人勒贖之型態與動機 UNIT 6-2 擄人勒贖之犯案歷程與犯罪模式 UNIT 6-3 人質與綁匪之特殊心理症候(一) UNIT 6-4 人質與綁匪之特殊心理症候(二) UNIT 6-5 人質與綁匪之特殊心理症候(三) UNIT 6-6 擄人勒贖犯罪之防制(一) UNIT 6-7 擄人勒贖犯罪之防制(二) 第7章 殺人犯罪 UNIT 7-1 殺人犯罪之動機與類型(一) UNIT 7-2 殺人犯罪之動機與類型(二) UNIT 7-3 殺人犯罪之動機與類型(三) UNIT 7-4 殺人犯之心理與人格特性(一) UNIT 7-5 殺人犯之心理與人格特性(二) UNIT 7-6 殺人犯與被害者之關聯 UNIT 7-7 殺人犯罪之成因分析(一) UNIT 7-8 殺人犯罪之成因分析(二) UNIT 7-9 殺人犯罪破案之因素 UNIT 7-10 殺人犯罪之防治(一) UNIT 7-11 殺人犯罪之防治(二) UNIT 7-12 殺人犯罪之防治(三) UNIT 7-13 殺人犯罪之殺童案件分析與防治(一) UNIT 7-14 殺人犯罪之殺童案件分析與防治(二) 第8章 孤狼恐怖分子暴力攻擊 UNIT 8-1 孤狼式恐怖分子之定義、特性與犯案特徵 UNIT 8-2 孤狼式恐怖分子的動機與激進化過程(一) UNIT 8-3 孤狼式恐怖分子的動機與激進化過程(二) UNIT 8-4 孤狼恐怖攻擊防制對策(一) UNIT 8-5 孤狼恐怖攻擊防制對策(二) 第9章 性攻擊行為與犯罪 UNIT 9-1 強制性交罪(一) UNIT 9-2 強制性交罪(二) UNIT 9-3 強制性交罪(三) UNIT 9-4 兒童性騷擾與侵害(一) UNIT 9-5 兒童性騷擾與侵害(二) UNIT 9-6 性變態攻擊行為 UNIT 9-7 性攻擊行為之防治(一) UNIT 9-8 性攻擊行為之防治(二) 第10章 縱火犯罪 UNIT 10-1 縱火犯罪之意涵與特徵 UNIT 10-2 縱火犯之類型 UNIT 10-3 縱火犯罪者之動機 UNIT 10-4 縱火犯罪者之特性與行為 UNIT 10-5 縱火犯罪之防治 第11章 校園暴力 UNIT 11-1 校園暴力之意涵與影響 UNIT 11-2 校園霸凌 UNIT 11-3 校園暴力之類型(一) UNIT 11-4 校園暴力之類型(二) UNIT 11-5 校園暴力之特徵 UNIT 11-6 校園暴力施暴者之特性 UNIT 11-7 校園暴力之防治 第12章 竊盜犯罪 UNIT 12-1 竊盜及其集團之特性與地域選擇 UNIT 12-2 竊盜及其集團之江湖規矩 UNIT 12-3 竊盜及其集團之黑話 UNIT 12-4 竊盜犯之刑罰認知 UNIT 12-5 竊盜犯之防治 第13章 詐欺犯罪 UNIT 13-1 詐欺犯罪之意涵與型態 UNIT 13-2 詐欺犯罪之特徵與犯罪手法及流程 UNIT 13-3 詐欺犯罪之防制 第14章 犯罪預防 UNIT 14-1 犯罪預防之意涵與犯罪之成本 UNIT 14-2 犯罪預防之模式(一) UNIT 14-3 犯罪預防之模式(二) UNIT 14-4 犯罪預防之模式(三) ...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少年犯罪心理學  1999 <三民>

少年犯罪心理學 1999 <三民>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50 售價: 213 現省: 37元
立即查看
犯罪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criminal conduct 6E) (1版)

犯罪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criminal conduct 6E)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犯罪心理學(6版) 作者:Bonta(鍾宏彬) 出版社:雙葉書廊 出版日期:2020/03/00 ISBN:9789579096645 內容簡介   《犯罪心理學》多年來蟬聯海內外心理學相關書籍的熱門排行前幾名,本書作為犯罪相關熱點議題的探討以及深入研究均有其獨到的貢獻與意義。   本書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針對犯罪心理學的理論脈絡以及知識基礎進行闡述,同時透過實證研究以及案例的介紹,讓犯罪心理學的基礎理論脈絡成為活生生的「犯罪心理理論演進史」。   第二部分:探討影響犯罪行為的風險以及需求因子。除了理論的介紹外,本書網羅最新的實證研究證據,透過實證研究結果的比對闡明影響犯罪行為的個人以及環境因子。   第三部分:著重犯罪心理學的應用,特別將犯罪後端的「矯正」、「預測」、「治療」、「刑事司法」等議題鮮明的帶入討論範圍。本部分亦成為本書的重要亮點,對於犯罪心理學研究以及實務的推展,迭有助益。 目錄 第一篇犯罪心理學的理論脈絡與知識基礎 第01章犯罪心理學導論 1.1犯罪心理學的定義 1.2犯罪心理學的核心價值觀 1.3犯罪心理學的目標 1.4各章預覽 第02章犯罪心理學的實證基礎 2.1研究設計 2.2常用的統計學 2.3後設分析 2.4調節變數 2.5對總體犯罪率的評論 第03章從犯罪學理論到犯罪行為的心理學觀點 3.1犯罪學理論 3.2犯罪行為之一般人格與社會認知學習理論 3.3犯罪行為之學習 第二篇犯罪行為的主要風險/需求因子 第04章犯罪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4.1遺傳與犯罪 4.2犯罪:演化的失敗或成功? 4.3三個結束前的評論 第05章反社會人格模式 5.1從心理學觀點看人格 5.2犯罪學對人格的觀點 5.3從精神病理看反社會人格 5.4從一般人格與認知社會學習觀點來看反社會人格模式 第06章親犯罪同夥和態度在犯罪行為上的角色 6.1當父母失去控制權:通往素行不良青少年之路 6.2素行不良青少年同夥的心理學觀點 6.3犯罪的認知模式:親犯罪態度 第07章一個人的社會脈絡:家庭、婚姻、學校、工作、休閒/娛樂和鄰里社區 7.1原生家庭 7.2婚姻依附關係 7.3學校 7.4工作 7.5休閒與娛樂 7.6鄰里社區 第08章物質濫用 8.1酒精濫用 8.2藥物濫用 8.3處理治療阻抗 8.4物質濫用總結 第三篇犯罪心理學的應用 第09章犯罪人評估與治療的風險-需求-對應模式 9.1總體原則 9.2風險-需求-對應模式的核心與主要臨床議題 9.3組織原則 第10章犯罪行為預測與犯罪人分類 10.1評估預測的準確性 10.2犯罪心理學與再犯預測 10.3犯罪人衡鑑與風險-需求-對應原則 10.4衡鑑的取徑與犯罪行為預測 10.5理論為本犯罪人衡鑑的一般應用 10.6犯罪人衡鑑的未來發展 第11章犯罪人的矯治 11.1矯治「無效」的原因與意涵 11.2矯治「有效」的出現 11.3GPCSL 和介入 第12章風險-需求-對應模式:真實世界的挑戰 12.1犯罪人風險/需求評估中的準確度議題 12.2增進矯正治療處遇的完整度 12.3依循風險-需求-對應原則時遇到的主要阻礙 12.4對於方案與機構的評估 12.5有效矯治監督與治療的構成要件 12.6訓練矯治人員應用風險-需求-對應模式 12.7社區監督的有效實踐 12.8犯罪人處遇的成本效益評估 第13章失敗的實驗:對犯罪嚴懲 13.1刑事制裁與罪有應得 13.2監禁對於犯罪與社會的作用 13.3中間型制裁的成效評估 13.4未兌現的承諾:公平 13.5懲罰的心理學 13.6應報的替代方案:修復式司法 第14章犯罪的子類型:親密關係暴力、精神障礙者與性侵害犯 14.1親密關係暴力 14.2精神障礙犯罪人 14.3性侵害犯 14.4其他相關的訊息 第四篇摘要與結論 第15章從一般人格與認知社會學習觀點來看犯罪行為:摘要與結論 15.1實證觀點 15.2影響犯罪的能力 15.3一般人格與認知社會學習的理論觀點與挑戰 15.4對實用價值的理解 15.5特定對應性 15.6犯罪心理學的影響 15.7結論和最終評論 詳細資料 ISBN:9789579096645 規格:平裝 / 400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社會與心理類> 心理> 一般心理學

原價: 530 售價: 477 現省: 53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