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本次改版補充最新的保險法第116條修正條文以及最高法院大法庭關於人壽保險契約得由法院以執行命令加以終止,命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以進行強制執行之裁定。
.案例性的教學法,對於學習極具啟發性,輔以相關學理的介紹和實務判決的印證,對於學習效果有極大的幫助。
.本書之撰寫係以法律系學生及實務工作者為主要對象,除講述保險契約法之基本原理之外,更蒐集整理相關案例及判決見解,俾便讀者得以掌握保險法學理在實際案例上的運用成果。
圖書目錄
八版序
初版序
使用說明
第一編 總 論
第一章 緒 論
壹、保險法的性質/3
貳、保險之概念與分類/13
第二章 保險契約之性質
壹、雙務契約/46
貳、不要式契約、諾成契約/47
參、最大善意契約/56
肆、附合契約/62
第三章 保險利益
壹、意 義/98
貳、功能(作用)/99
參、學說發展/101
肆、適用範圍/105
伍、分 類/107
陸、存在對象/119
柒、存在時點/122
捌、變 動/124
第四章 保險契約之當事人、關係人、輔助人
壹、保險契約當事人/128
貳、保險契約的關係人/130
參、保險輔助人/147
第五章 要保人之義務
壹、給付保險費/161
貳、告知義務/186
參、危險增加及通知義務/233
肆、危險發生之通知義務/248
伍、救助義務/255
陸、約定行為義務(特約條款)/256
柒、協力義務/264
第六章 保險人之義務
壹、危險承擔/270
貳、負擔必要費用/302
第二編 損害保險
第七章 損害保險總論
壹、概 說/306
貳、利得禁止原則的規範/307
參、與保險價額有關的規範/328
肆、救助義務與救助費用償還的規範/338
伍、調查與證明損失之費用負擔的規範/344
第八章 保險代位
壹、立法理由/347
貳、要 件/349
參、效 力/357
肆、再保險與保險代位/366
第九章 複保險與保險競合
壹、複保險/375
貳、保險競合/391
第十章 火災保險
壹、概 說/397
貳、種 類/398
參、承保之危險/399
肆、保險損害/403
伍、契約之履行與終止/407
陸、其他險種之準用/411
第十一章 責任保險
壹、概 說/416
貳、一般責任保險/418
參、強制汽車責任保險/441
第十二章 保證保險
壹、概 說/504
貳、誠實保證保險/506
參、確實保證保險/519
肆、保證保險與保險代位/521
第三編 人身保險
第十三章 人壽保險
壹、概 說/526
貳、人壽保險之種類/527
參、道德危險之防止/529
肆、契約效力的特別規定/550
伍、保單價值準備金之權益保障/560
第十四章 其他人身保險
壹、健康保險/575
貳、傷害保險/589
參、年金保險/628
索 引/633
附 錄 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639
主要參考書籍/663
立即查看
憲法案例研習講義 3/E 2022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憲法案例研習講義
系列名:入門教科書系列
ISBN13:9789865262976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張陳弘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2/11/01
中文圖書分類:中國憲法
本書特色
•解題架構建立→培養讀者迅速分析案例能力
•以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裁判作為案例分析主軸→確保案例分析不偏倚方向
•完整模擬解答→提供讀者作答鋪陳的訓練參考
作者簡介
張陳弘
學歷:
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律學院法學博士
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律學院法學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法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士
現職:
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專業經歷:
輔仁大學人體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109年~)
國防部法規會委員(109年~)
國家發展委員會個人資料保護專案辦公室諮詢委員(108年~110年)
台北市政府法務局法規委員(109年)
國家文官學院講座(行政程序法)
中華民國律師
三版序
本版次主要增補部分如下:
一、因應111年度憲判字第6號判決【萊劑殘留標準之權限爭議案】之作成,增補垂直權力分立制衡之論述;
二、因應司法院於111年8月11日提出之憲法訴訟法草案,增補第三部分之憲法訴訟相關論述;
三、其他則是相應於新近憲法法庭裁判見解所為之內容修正、調整,以及新近考題之收錄。
張陳弘
目錄
三版序
二版序
寫在前頭―作答練習之提醒
第一部分 基本權利題型
第一章 基本權利解題架構建立
第一節 一般性解題架構建立 5
壹、步驟一:判斷「誰」的「何種」基本權利受到限制 5
貳、步驟二:找出「誰」作成基本權利限制行為→對應不同解題架構 20
第二節 針對國家公權力行為限制基本權之解題架構的進一步說明 23
壹、違憲審查密度之說明 23
貳、審查密度決定後之違憲審查標準操作要求―以比例原則為例 26
參、基本權解題架構套用於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對照觀察 31
第三節 依各個基本權利建立「解題模本」架構 38
壹、一般性架構說明 38
貳、個別基本權利之「解題模本」架構 38
第二章 國家公權力行為限制基本權利題型
第一節 平等權§7 41
壹、平等權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41
貳、性別平等案例 45
參、性傾向平等案例 48
肆、種族平等案例 51
伍、國籍平等案例 55
陸、工作權平等案例 57
柒、國家資源使用之平等 59
第二節 人身自由§8 63
壹、人身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63
貳、「24小時內移送」與「法官保留原則」適用要求之轉變 67
參、人身自由限制之正當法律程序要求 74
肆、憲法第23條之比例原則要求 84
第三節 居住遷徙自由§10 87
壹、居住遷徙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87
貳、遷徙自由之限制 89
第四節 言論自由§11 92
壹、言論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92
貳、言論的事前審查 98
參、政治性言論之限制 102
肆、商業性言論之限制 110
伍、猥褻性言論之限制 113
陸、誹謗性言論之限制 117
第五節 新聞自由§11 123
壹、新聞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23
貳、新聞自由之內涵與得主張之主體 125
參、案例 127
第六節 學術自由(講學自由)§11 130
壹、學術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30
貳、大學入學許可規則之合憲性 134
參、大學退學學則之合憲性 136
肆、大學補考學則之合憲性 141
第七節 宗教自由§13 144
壹、宗教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44
貳、信教自由之限制 146
參、政教分離原則 149
肆、宗教團體自治 151
第八節 集會自由§14 156
壹、集會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56
貳、集會自由保護範圍之界定 161
參、集會自由之事前許可管制 162
肆、集會內容之管制 166
第九節 結社自由§14 169
壹、結社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69
貳、結社設立許可之限制 171
第十節 生存權、工作權§15 177
壹、生存權、工作權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77
貳、社會權性質面向之生存權、工作權 182
參、職業自由之限制 184
肆、營業自由之限制 187
第十一節 財產權§15 191
壹、財產權保障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91
貳、財產權限制與否之判斷 194
參、財產權限制之損失補償 195
第十二節 參政權§17 197
壹、參政權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97
貳、選舉權(含被選舉權)之限制 198
第十三節 應考試、服公職權§18 201
壹、應考試、服公職權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201
貳、應考試權之資格限制 202
第十四節 受國民教育權§21 206
壹、學習權 206
貳、學習自由 207
參、受教育權 207
第十五節 基本權概括條款§22 210
壹、基本權概括條款之意義 210
貳、一般行為自由 211
參、名譽權(vs.言論自由) 216
肆、隱私權 216
伍、性行為自由 225
陸、環境權 229
柒、健康權 232
捌、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 233
玖、原住民文化權 234
第十六節 訴訟權§16 238
壹、訴訟權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238
貳、案例解析 239
第三章 第三人行為侵害基本權利題型
第一節 基本權對第三人效力理論 247
壹、直接效力說 247
貳、間接效力說―目前通說 247
參、基本權利衝突衡量 248
第二節 案例操作 250
壹、言論自由vs.名譽權 250
貳、新聞自由vs.隱私權 264
參、契約自由vs.平等權 266
肆、居住自由vs.平等權 269
第二部分 權力分立題型
第一章 權力如何分立(權限如何劃分)
第一節 如何分權的思考 277
第二節 功能論之權力分立的解釋取向 278
第三節 案例解析 281
壹、憲法第63條「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解讀 281
貳、獨立機關之概念與人事任命權限 282
第二章 中央政府體制運作(中央水平權力分立制衡)
第一節 權力尊重(機關忠誠)法理 289
第二節 中央政府體制設計 291
壹、我國中央政府體制類型 291
貳、總統與行政院院長之分權關係 293
參、總統、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的合憲性 296
肆、行政院院長於現行中央政府體制下的去職原因 298
第三節 中央政府體制下之行政權與立法權的互動關係 300
壹、概論 300
貳、總統的人事提名權與立法院的人事同意權 302
參、總統的緊急命令權與立法院的十日追認權 304
肆、行政院之覆議與立法院之審議 306
伍、行政組織權限與法律保留適用關係 308
陸、立法委員選舉制度 310
柒、立法院決議之效力 313
捌、立法院之預算案審議權 315
玖、立法院之質詢權 317
拾、立法院之不信任案提出權與行政院之解散國會制衡權 324
拾壹、立法院之文件調閱權與國會調查權 326
拾貳、總統、副總統彈劾案提出權 332
拾參、立法委員之言論免責權 333
第四節 中央政府體制下之司法權與其他權力的互動關係 336
壹、司法規則發布權與法律保留原則之適用 336
...
立即查看
憲法釋字與裁判講義: 跟著司法院大法官學憲法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過往在適用舊法(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及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法)時期,相關於舊法解釋適用(相關於違憲審查制度)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廣為學界所接受者,大多已納入新制定之憲法訴訟法規定。憲法訴訟法既已於民國111年1月正式施行,即應直接適用憲法訴訟法之規定,而無須再援引相關大法官解釋作為依據。至於憲法訴訟法施行後,相關於憲法訴訟法解釋適用之憲法法庭裁判,筆者認為宜由「憲法訴訟法專書」說明,更為妥適,畢竟憲法法庭的裁判,除了判決外,尚有實體與程序裁定,舉例而言,關於正確憲法訴訟類型選擇之說明,理當擴及「不受理裁定」之整理。
【目錄】
第一部分 憲法的前言與總綱
第一章 領土 3
第二章 影響憲法變遷之「憲政慣例」 4
第三章 憲法之基本原則 6
壹、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形成修憲界限 6
貳、民主國原則 7
參、法治國原則之法律保留原則要求 12
肆、法治國原則之法安定性的維護 18
伍、法治國原則之信賴保護原則 37
陸、法治國原則之「比例原則」或「三重審查標準」 46
相關選擇題型 55
第二部分 基本權利總論
第一章 基本權主體 61
壹、「外國人」及「大陸地區人民」作為基本權利主體 61
貳、法人及非法人團體 66
相關選擇題型 70
第二章 基本權功能 72
壹、給付功能 72
貳、保護義務功能 73
參、組織暨程序保障功能 74
肆、制度性保障功能 77
相關選擇題型 81
第三章 基本權對國家私經濟行為之效力 83
第四章 基本權對第三人效力 87
相關選擇題型 92
第五章 基本權的保護領域 93
第六章 基本權的限制 96
壹、形式要求(形式阻卻違憲事由)—層級化法律保留體系 96
貳、實質要求(實質阻卻違憲事由)—違憲審查標準之檢驗 96
參、個別性法律制定之限制 96
第三部分 基本權利各論
第一章 基本權利之核心—人性尊嚴 103
壹、釋字第567號解釋:人性尊嚴的不可侵犯性 103
貳、釋字第588號解釋彭鳳至大法官一部協同意見書及一部不同意見書—人性尊嚴與其他基本權利之關係 104
參、111年憲判字第2號判決—強制道歉與人性尊嚴 107
肆、釋字第791號解釋—性自主權與人性尊嚴 108
伍、釋字第781號解釋—生存權與人性尊嚴 108
相關選擇題型 109
第二章 平等權(平等原則) 110
壹、憲法第7條平等保障的意義 110
貳、平等原則操作之審查密度決定 112
參、司法院大法官就「平等原則」操作之觀察 114
相關選擇題型 182
第三章 人身自由 185
壹、人身自由為一切自由權利之前提 185
貳、對人身自由限制的正當法律程序要求 185
參、程序性規定以外之保障→絕對法律保留與法律明確性、比例原則之嚴格審查要求 202
相關選擇題型 221
第四章 不受軍事審判之自由 224
壹、軍事審判程序的憲法依據—憲法第9條 224
貳、軍事審判獨立保障之建置—釋字第704號解釋 225
第五章 居住遷徙自由 236
壹、居住自由 236
貳、遷徙自由 239
第六章 言論自由 241
壹、言論自由之意義 241
貳、言論自由保障的表現形式 241
參、處理言論自由問題之類型化—比例原則操作之審查密度決定 242
肆、猥褻性言論 259
伍、誹謗性言論(v.名譽權) 270
陸、商業性言論 270
柒、藝術性言論—釋字第806號解釋 281
相關選擇題型 284
第七章 新聞自由 287
壹、內涵與規範依據 287
貳、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9條第2款規定管制跟追行為,與憲法第11條保障新聞採訪自由之意旨並無牴觸—釋字第689號解釋 287
相關選擇題型 289
第八章 通訊傳播自由 290
壹、通訊傳播自由之意義—釋字第613號解釋 290
貳、接近使用傳播媒體權 290
第九章 講學自由(學術自由) 299
壹、意義 299
貳、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之觀察 302
相關選擇題型 314
第十章 私人興學自由—釋字第659號解釋? 317
第十一章 秘密通訊自由 323
壹、釋字第631號解釋:通訊監察書核發之法官保留原則適用 323
貳、釋字第756號解釋:檢、閱、刪受刑人往來書信內容規定之合憲性 325
第十二章 宗教自由 331
壹、宗教自由規範內涵 331
貳、政教分立原則的違憲審查標準 332
參、宗教團體自治 333
相關選擇題型 335
第十三章 集會結社自由 337
壹、集會自由 337
貳、結社自由 341
相關選擇題型 351
第十四章 生存權 353
壹、生命自由面向 353
貳、社會權面向 355
第十五章 工作權 358
壹、工作權性質之定位 358
貳、職業自由之保障意義 359
參、比例原則操作之審查密度決定—三階段理論 361
肆、相關大法官解釋之觀察 364
相關選擇題型 385
第十六章 財產權 387
壹、概念 387
貳、社會義務性 389
參、相關大法官解釋 389
相關選擇題型 440
第十七章 參政權 442
壹、選舉權(被選舉權) 442
貳、罷免權 457
參、創制、複決權(公民投票權)—釋字第645號解釋 457
相關選擇題型 458
第十八章 應考試服公職權 460
壹、意涵 460
貳、釋字第618號解釋 460
參、釋字第715號解釋 461
肆、釋字第764號解釋 464
伍、釋字第768號解釋 470
陸、111年憲判字第10號判決 471
相關選擇題型 473
第十九章 訴訟權 474
壹、類型化的正當法律程序概念—釋字第663號解釋 474
貳、憲法第16條訴訟權之正當程序內涵 474
相關選擇題型 577
第二十章 剩餘(概括、非列舉)基本權 579
壹、一般行為自由與行動自由 579
貳、人民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 588
參、姓名權—釋字第399號解釋 593
肆、獲知血統來源權—釋字第587號解釋 594
伍、名譽權(v.言論自由權) 595
陸、隱私權 618
柒、環境權 644
捌、婚姻自由 645
玖、契約自由 657
拾、性行為自由(性自主權) 658
拾壹、健康權 668
拾貳、收養自由 670
拾參、原住民(族)權 675
拾肆、思想自由 714
相關選擇題型 715
第二十一章 人民之義務 718
壹、納稅之義務 718
貳、服兵役之義務 724
參、受國民教育之權利義務 726
相關選擇題型 729
第二十二章 國家賠償責任—釋字第670號解釋 731
◎ 釋字第670號解釋—合法羈押之刑事補償責任/應予補償之「非財產權」限制 731
第四部分 權力分立總論
第一章 (中央)水平面向之權力分立 737
壹、功能最適之權力分立的解釋取向 737
貳、相關司法院大法官決定之觀察 741
相關選擇題型 758
第二章 人事的區分與制衡—釋字第419號解釋 759
壹、總統、副總統可否兼任行政院長非屬「政治問題」 759
貳、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長並未形成憲政慣例 759
參、憲法上之職位得否兼任—職務相容性之判斷 760
相關選擇題型 764
第三章 權力相互尊重/機關忠誠義務 765
壹、釋字第3號解釋—五權分治,平等相維 765
貳、釋字第520號解釋—行政院與立法院間之權力尊重 765
參、釋字第748號解釋—大法官與立法機關間之權力尊重 766
肆、釋字第553號解釋—中央與地方間之權力尊重 767
伍、釋字第632號解釋—總統與立法院間關於監察委員人事決定權之權力尊重 768
第四章 我國中央政府體制類型—由「組閣權」歸屬觀察 769
壹、第四次修憲(86.7.21)前的組閣權歸屬 769
貳、第四次修憲(86.7.21)後的組閣權歸屬 773
相關選擇題型 776
第五部分 權力分立各論—中央政府體制
第一章 總統 779
壹、行政院院長任免權 779
貳、緊急命令權 779
參、總統之刑事豁免權—釋字第627號解釋 782
肆、總統之國家機密特權—釋字第627號解釋 789
相關選擇題型 793
第二章 行政院 795
◎行政組織法定與行政保留權 795
第三章 立法院 798
壹、立法委員選舉制度 798
貳、法律案審議權 800
參、預算案審議權 804
肆、立法院決議之效力 813
伍、議決條約權 815
陸、質詢權 816
柒、監察院院長、副院長及監察委員之人事同意權—釋字第632號解釋 819
捌、不信任案提出權—釋字第735號解釋(不信任案得於臨時會提出) 821
玖、國會調查權(釋585)與文件調閱權(釋325及釋729) 822
拾、言論免責權 834
拾壹、立委兼職之限制 837
相關選擇題型 838
第四章 司法院 844
壹、司法院的定位 844
貳、司法行政權的歸屬 846
參、審判獨立 855
相關選擇題型 866
第五章 監察院 868
壹、彈劾權行使對象 868
貳、糾正權 869
參、審計權 870
相關選擇題型 871
第六章 考試院—釋字第655號解釋 872
第六部分 權力分立各論—地方自治
第一章 地方自治之本質 879
相關選擇題型 880
第二章 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111年憲判字第6號判決 881
壹、應否受理之討論 881
貳、中央與地方間權限分配之憲法原則 883
參、肉品殘留萊克多巴胺之安全容許量標準,屬中央立法且未授權地方執行(自訂標準)之事項,地方不得另訂牴觸中央法定標準之自治法規 889
肆、肉品殘留萊克多巴胺之安全容許量標準,亦可能影響憲法第107條第11款規定專屬中央之國際貿易政策立法權 892
伍、憲法第148條之「貨物自由流通」基本國策的補充論述 893
第三章 自治條例與法律保留原則之適用 895
第四章 地方財政權的保障 897
相關選擇題型 898
第五章 自治組織權 899
壹、釋字第467號解釋 899
貳、釋字第527號解釋 899
參、釋字第769號解釋 900
相關選擇題型 905
第七部分 基本國策
第一章 國民經濟 909
第二章 社會安全 910
壹、釋字第472號解釋 910
貳、釋字第766號解釋 911
參、釋字第609號解釋 911
相關選擇題型 912
第三章 教育文化 914
釋字備忘表 915
立即查看
2025版公法大數據113憲法法庭裁判講堂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實務錦囊」:
本書整編113年度憲法法庭裁判、大法庭裁定、實務選輯、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各級行政法院指標裁判,為研究我國公法學實務發展之重要參考書籍。除此之外,本版亦收入民事、刑事法院與公法學相關之重要見解。
◎「針對性訓練」:
作者針對憲法法庭裁判舉辦多場講座,相關影音收錄於本書;此外,亦有收錄作者對於憲法法庭裁判綜合性之評析。
【目錄】
序 言
主題一 113年憲法法庭裁判研究
◎第1號:毒品案件擴大利得沒收案
◎第2號:無期徒刑假釋撤銷後執行殘餘刑期案
◎第3號:公然侮辱罪案(一)
◎第4號:公然侮辱罪案(二)等
◎第5號:侮辱公務員罪及侮辱職務罪案
◎第6號:消防警察人員類別考試身高限制案
◎第7號:具合格教師資格代理教師職前年資提敘案
◎第8號:死刑案
◎第9號: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案
◎第10號:醫療費用收取標準案
◎第11號:擬制遺產課稅案
【113年憲暫裁字】
◎第1號
主題二 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大法庭裁定
◎經徵詢程序統一之法律見解
◎經大法庭裁定統一之法律見解
主題三 最高法院具有參考價值之裁判
◎111年度台上字第2798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941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965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1612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1617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2343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2487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2534號
◎112年度台抗字第882號
◎112年度台簡抗字第250號
◎112年度台簡抗字第271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5191號
◎111年度台上字第1728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401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48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342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292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323號
◎111年度台上字第2344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1060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1144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10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486號
◎113年度台抗字第821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5513號
◎113年度台抗字第890號
主題四 最高行政法院裁判選輯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356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463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429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363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744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523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916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534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675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131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133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675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589號判決
主題五 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2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3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4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5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6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7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8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9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0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1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2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3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4號
主題六 精選裁判
◎憲法議題
◎原理原則議題
◎行政處分議題
◎行政契約議題
◎行政命令議題
◎行政罰議題
◎行政程序議題
◎行政執行議題
◎行政組織議題
◎行政訴訟議題
◎國家責任議題
主題七 精選裁判
◎憲法學原理原則部分
◎基本權利內涵
◎權力分立問題
◎憲法訴訟法問題
立即查看
【簡介】
適用對象
1.欲報考國考憲法的考生
2.對憲法詳加研究之考生
使用功效
藉由本書的閱讀,考生能儘速掌握憲法的價值以及最重要的─憲法的體系,掌握了體系也代表掌握了在考場上通往高分之路。
改版差異
1.更新實務見解與學說
2.更新試題至113年,刪除過舊考題
3.潤飾內文論述,文字更加洗鍊
書籍特色
本憲法書,作者以大法官釋字為主軸,透過其對釋字的分析代領大家將抽象的憲法觀念,轉變為具體可操作的內容。
除此之外,藉由本書的閱讀,考生能儘速掌握憲法的價值以及最重要的─憲法的體系,掌握了體系也代表掌握了在考場上通往高分之路,希望這本書能讓同學開啟對於憲法的熱愛,並藉此化作考取的捷徑。
【目錄】
前言 如何念憲法:區分知識的憲法與考試的憲法/001
第一編 憲法總論/003
第一章 憲法的基本概念/003
第一節 憲法導論/003
第二節 憲法之分類/004
第三節 憲法之內涵概說/007
第二章 憲法的原則/010
第一節 共和國原則/010
第二節 民主國原則/010
第三節 法治國原則/018
第四節 社會國原則/034
第五節 多元文化國原則/038
第三章 憲法之建構/041
第一節 制憲權之簡介/041
第二節 修憲之簡介/041
第三節 憲法變遷/052
第四節 憲法之解釋原則/055
第四章 憲法之保障-違憲審查制度/063
第一節 憲法之保障機制/063
第二節 違憲審查及憲法訴訟/066
第三節 我國憲法訴訟之違憲審查/069
第四節 我國違憲審查之宣告類型/103
第五節 我國違憲審查之宣告效力/105
第六節 暫時處分/114
第二編 基本權總論/117
第一章 基本權基礎認識/117
第一節 基本權概述/117
第二節 基本權之保障/133
第三節 基本權之範圍/138
第四節 基本權之限制/146
第三編 基本權各論(上)/157
第一章 平等權/157
第一節 平等權之認識/157
第二節 平等權之審查/161
第三節 優惠性差別待遇/165
第四節 大法官解釋中之優惠性差別待遇/169
第五節 平等權釋字分析/178
第二章 人身自由/210
第一節 人身自由之概論/210
第二節 人身自由釋字分析/214
第三節 刑事政策中之人身自由/230
第三章 居住遷徙自由/243
第一節 居住自由/243
第二節 居住自由釋字分析/244
第三節 遷徙自由/248
第四節 遷徙自由釋字分析/248
第四編 基本權各論(下)/255
第一章 表現自由/255
第一節 概論/255
第二節 言論自由/257
第三節 言論自由深入分析/261
第四節 出版自由/291
第五節 新聞自由/294
第六節 通訊傳播自由/303
第七節 集會自由/307
第八節 結社自由/313
第九節 學術自由/323
第二章 秘密通訊自由/330
第一節 意義/330
第二節 秘密通訊自由相關釋字/330
第三章 宗教自由/334
第一節 概述/334
第二節 主觀面-信仰(教)自由/335
第三節 客觀面-政教分離/339
第四章 生存權/343
第一節 生存權的意義/343
第二節 保護面向/343
第三節 生存權釋字分析/343
第五章 工作權/347
第一節 工作權概述/347
第二節 工作權實務見解分析/348
第六章 財產權/362
第一節 財產權概述/362
第二節 財產權之限制與補償/363
第三節 財產權特殊解釋/377
第七章 權利保護請求權/391
第一節 意義/391
第二節 保障範圍/391
第三節 特別權力關係/406
第四節 特別權力關係釋字/410
第八章 參政權/427
第一節 狹義參政權/442
第二節 應考試服公職權/452
第九章 未列舉權/452
第一節 如何從憲法導出未列舉權/452
第二節 釋憲實務上未列舉權之類型/454
第三節 原住民權/474
第五編 權力分立/483
第一章 權力分立的理論/483
第一節 權力分立內涵/483
第二節 權力分立之區分類型/484
第二章 中央政府體制/491
第一節 各國政府體制/491
第二節 探究我國的政府體制/499
第三章 總統/507
第一節 我國總統之定位/507
第二節 我國總統產生及去職之方式/507
第三節 我國總統之職權/510
第四節 我國總統之特權/520
第四章 行政院/527
第一節 行政院之組織架構/527
第二節 行政院之職權及責任/529
第五章 立法院/537
第一節 立法院概說/537
第二節 立法院之組織/540
第三節 立法院之憲法明文職權/543
第四節 立法院之憲法無明文職權/553
第五節 立法院之決議效力/561
第六節 立法委員之特權及限制/562
第六章 立法院與行政院之互動/565
第一節 機關的人事角力/565
第二節 預算執行與立法院決議之效力
-釋字第520號解釋/584
第七章 監察院/592
第一節 監察院機關性質/592
第二節 監察院之組織/592
第三節 監察院之職權/595
第八章 考試院/598
第一節 考試院概述/598
第二節 考試院之組織/599
第三節 考試院之職權/601
第九章 司法院/603
第一節 司法院之定位/603
第二節 司法院之組織/604
第三節 司法院之職權/608
第六編 地方自治/614
第一章 概說/614
第一節 地方自治之說明/614
第二節 地方自治之理論/614
第三節 中央與地方權限分配/619
第二章 地方之權限/624
第一節 地方自治團體之任務內容/624
第二節 地方自治團體之法規制定與訂定/626
第三章 財政爭議事項/630
第一節 釋字第550號解釋/630
第二節 釋字第277號解釋/633
第四章 立法爭議事項/635
第一節 釋字第738號解釋/635
第二節 釋字第769號解釋/639
第三節 萊豬議題/640
第四節 代理代課教師敘薪爭議-113年憲判字第7號/645
第五章 人事及其他爭議事項/651
第一節 釋字第553號解釋/651
第二節 釋字第527號解釋/652
立即查看
2024版公法大數據112憲法法庭裁判講堂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實務錦囊」:本書整編112年度憲法法庭裁判、大法庭裁定、實務選輯、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各級行政法院指標裁判,為研究我國公法學實務發展之重要參考書籍。除此之外,自本版起亦收入民事法院有關國家賠償之重要見解。
◎「針對性訓練」:作者針對憲法法庭裁判舉辦多場講座,逐則解說,相關影音收錄於本書;此外,亦有收錄作者對於憲法法庭裁判綜合性之評析。
【目錄】
序 言
主題一 112年憲法法庭裁判研究
▶第1號:祭祀公業派下員資格案(二)
▶第2號:「減輕或免除其刑」之再審事由案
▶第3號:公職年資併社團年資案
▶第4號:限制唯一有責配偶請求裁判離婚案
▶第5號:證交法公開收購之空白刑法案
▶第6號:軍法判決之特別救濟案
▶第7號:成立廠場企業工會案
▶第8號:誹謗罪案(二)
▶第9號:搜索律師事務所案
▶第10號:虛增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金額案
▶第11號:選舉幽靈人口案
▶第12號:未到庭證人警詢陳述之證據能力案(二)
▶第13號:販賣第一級毒品案
▶第14號:刑事訴訟程序法官迴避案
▶第15號:公務人員執行職務意外受傷請領慰問金案
▶第16號:提撥勞工退休金差額案
▶第17號:禁止醫師為醫療廣告案
▶第18號:選舉重新計票案
▶第19號:供公眾通行之法定空地地價稅案
▶第20號:日治時期私有土地經土地總登記程序登記為國有案
【112年憲暫裁字】
▶第1號
▶第146號
主題二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大法庭裁定
▶經徵詢程序統一之法律見解
▶經大法庭裁定統一之法律見解
主題三 最高法院112年度大法庭裁定
▶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
主題四 最高行政法院裁判選輯
▶最高行政法院110年度上字第393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163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0年度上字第680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0年度上字第615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338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0年度上字第558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60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抗字第397號裁定
▶最高行政法院110年度上字第733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180號判決
主題五 最高行政法院裁判選輯
▶112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號
▶112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2號
▶112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3號
▶112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4號
▶112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5號
▶112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6號
▶112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7號
▶112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8號
▶112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9號
▶112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0號
▶112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1號
主題六 精選裁判
▶憲法學知識議題
▶原理原則議題
▶行政處分議題
▶行政契約議題
▶行政命令議題
▶行政罰議題
▶行政執行議題
▶行政組織議題
▶行政訴訟議題
▶國家責任議題
主題七 112年憲法法庭判決綜合觀察
▶憲法學原理原則部分
▶審查標準
▶基本權利內涵
▶憲法訴訟法問題
▶特殊議題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