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第10版努力以清楚易懂的方式,深入說明行政法核心知識與考試重點,並新增公務員國家考試實例題解答部分,希望協助讀者有效學習如何解答行政法的實例題,降低準備國家考試的困難,非常感謝讀者的支持。
【目錄】
第十版序言/莊國榮
第 一 章 行政與行政法
第 二 章 行政法之法源
第 三 章 依法行政原則
第 四 章 行政裁量與不確定法律概念
第 五 章 公權利與行政法律關係
第 六 章 行政處分
第 七 章 法規命令、行政規則與職權命令
第 八 章 行政契約
第 九 章 行政事實行為、行政計畫與行政機關之私法行為
第 十 章 行政罰
第 十一 章 行政程序
第 十二 章 行政執行
第 十三 章 行政組織
第 十四 章 公務人員
第 十五 章 國家賠償
第 十六 章 行政損失補償
第 十七 章 訴願
第 十八 章 行政訴訟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刑事訴訟法概論(下) (19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特色】
刑事訴訟法是一門理論與實務併重的學科,僅研究理論而不談實務運作,或僅述實務而不談理論基礎,均無法徹底掌握刑事訴訟法之立法精髓與基本內涵。
本書講究理論與實務兼備,特別重視相關理論在實務上之運用與發展。2002.2.8公布修正刑訴法,正式確立採行改良式當事人進行原則之立法架構,2003.2.6及2004.6.23、2006.5.24、2007.7.4公布修正刑訴法,強調嚴謹證據法則,明定無罪推定原則;強化證據能力與證據力之區別;增訂證據排除法則與傳聞法則,以阻絕欠缺證據適格之證據進入審判程序;重視當事人之詰問權,強化交互詰問以發見真實;明定共同被告具證人適格,增訂分離調查與分離辯論程序;修訂鑑定留置、鑑定處分、強制採樣、證據保全、協商程序、偵查中強制辯護制度等規定,最高法院2003年至2016年最新判決,本書對此等新制與新判決見解均有詳論與檢討,俾利初學者得以順利掌握修正刑訴法之體系架構與實務運作,終而能保障人權與發見真實。
【目錄】
十九版序 I
序言 V
凡例 VII
參考書目 IX
第一篇 偵查 1
第一章 偵查之構造 3
第一節 偵查之意義 3
第二節 實施偵查之持續性 4
第二章 偵查權之歸屬 6
第三章 偵查輔助機關 7
第一節 司法警察(官) 7
第二節 檢察事務官 12
第四章 偵查之開端 14
第一節 告訴及請求 14
第二節 告 發 53
第三節 自 首 55
第四節 其他情事 56
第五章 偵查程序(偵查方法) 57
第六章 偵查之終結 64
第一節 偵查終結之概念 64
第二節 起 訴 67
第三節 不起訴 70
第四節 緩起訴 82
第五節 再議制度 99
第六節 聲請法院准許提起自訴 109
第七節 不起訴、緩起訴處分之效力 117
第八節 無效之不起訴 124
第九節 不起訴與誣告 127
第二篇 起 訴 131
第一章 公 訴 131
第一節 公訴權 131
第二節 公訴之要件 132
第三節 公訴之提起 132
第四節 公訴之效力 144
第五節 公訴之撤回 156
第二章 自 訴 161
第一節 自訴權人 161
第二節 自訴案件不可分 170
第三節 自訴之提起 174
第四節 自訴之限制 180
第五節 自訴對告訴之限制 192
第六節 自訴之效力 194
第七節 自訴之承受與擔當 196
第八節 自訴之撤回 201
第九節 反 訴 207
第三篇 審 判 213
第一章 第一審 216
第一節 通常程序 216
第二節 簡式審判程序 294
第三節 簡易程序 301
第二章 上訴審 323
第一節 上訴通則 324
第二節 第二審上訴 362
第三節 第三審上訴 387
第四節 抗告與準抗告 420
第三章 再 審 436
第一節 再審之客體 436
第二節 再審之事由 438
第三節 聲請再審權人 450
第四節 聲請再審之程序 451
第五節 聲請再審之期間 456
第六節 聲請再審之效力 456
第七節 聲請再審之撤回 456
第八節 再審之裁判 457
第四章 非常上訴 463
第一節 非常上訴之意義 463
第二節 非常上訴之目的 463
第三節 非常上訴之客體 465
第四節 非常上訴之要件 469
第五節 提起非常上訴之程序 475
第六節 非常上訴之審理 477
第七節 非常上訴之判決 478
第八節 非常上訴判決之效力 489
第四篇 執 行 493
第一章 執行之意義 495
第二章 刑罰之方式 497
第三章 執行之聲請裁定 503
第四章 聲明疑義與聲明異議 509
第五篇 附帶民事訴訟 517
第一章 概 說 519
第二章 附帶民事訴訟之當事人 520
第三章 準用規定 524
第四章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之程序 528
第五章 附帶民事訴訟之審理 530
第六章 附帶民事訴訟之判決 531
第七章 附帶民事訴訟判決之上訴 535
第八章 附帶民事訴訟判決之再審 539
第六篇 協商程序 541
第一章 協商程序之立法背景 543
第二章 建構協商制度之關鍵 544
第三章 審判中協商程序之意義 546
第四章 審判中協商程序之開啟 548
第五章 審判中協商程序之進行 551
第六章 審判中協商判決之聲請 554
第七章 聲請協商判決之調查 556
第八章 協商合意之撤銷與協商判決聲請之撤回 557
第九章 法院之裁判 558
第十章 對協商判決之上訴 563
第七篇 沒收特別程序 567
第一章 沒收特別程序之立法背景 569
第二章 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 571
第三章 單獨宣告沒收程序 592
立即查看
刑事訴訟法概論(上) (2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特色】
刑事訴訟法是一門理論與實務併重的學科,僅研究理論而不談實務運作,或僅述實務而不談理論基礎,均無法徹底掌握刑事訴訟法之立法精髓與基本內涵。
本書講究理論與實務兼備,特別重視相關理論在實務上之運用與發展。2002.2.8公布修正刑訴法,正式確立採行改良式當事人進行原則之立法架構,2003.2.6及2004.6.23、2006.5.24、2007.7.4公布修正刑訴法,強調嚴謹證據法則,明定無罪推定原則;強化證據能力與證據力之區別;增訂證據排除法則與傳聞法則,以阻絕欠缺證據適格之證據進入審判程序;重視當事人之詰問權,強化交互詰問以發見真實;明定共同被告具證人適格,增訂分離調查與分離辯論程序;修訂鑑定留置、鑑定處分、強制採樣、證據保全、協商程序、偵查中強制辯護制度等規定,最高法院2003年至2016年有最新判決,本書對此等新制與新判決見解均有詳論與檢討,俾利初學者得以順利掌握修正刑訴法之體系架構與實務運作,終而能保障人權與發見真實。
【目錄】
二十三版序 I
序言 III
凡例 V
參考書目 VII
第一篇 導論 1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之基本概念 3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之關係 3
第二節 刑事訴訟法與憲法之關係 4
第三節 刑事訴訟法之主要體系 10
第二章 刑事訴訟之基本架構 18
第一節 糾問制度與控訴制度 18
第二節 職權原則與當事人原則 20
第三節 刑事訴訟之目的 21
第三章 我國刑事訴訟法之定位 23
第一節 採行控訴制度之特徵 23
第二節 保留職權原則之特徵 28
第三節 酌採當事人主義之精神 28
第四節 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 29
第五節 新近司法改革之措施 31
第四章 我國刑事訴訟法之效力 33
第二篇 訴訟主體 39
第一章 法院 41
第一節 法院之意義 42
第二節 法院之組織 42
第三節 法官之迴避 43
第四節 法院之管轄 60
第二章 當事人 86
第一節 當事人之概念 86
第二節 當事人能力與訴訟能力 93
第三章 訴訟關係人 99
第一節 辯護人 99
第二節 輔佐人 129
第三節 代理人 131
第四節 被害人陪同制度 134
第五節 被害人訴訟參與制度 135
第三篇 訴訟客體 147
第一章 案件與訴訟 149
第二章 單一案件 163
第三章 同一案件 177
第四篇 訴訟程序 195
第一章 訴訟關係 197
第二章 訴訟條件 206
第三章 訴訟行為 213
第一節 訴訟行為之意義 213
第二節 訴訟行為之種類 214
第三節 訴訟行為之成立及效果 216
第四節 訴訟行為之方式 219
第五節 訴訟行為之時間 239
第六節 訴訟行為之處所 244
第四章 強制處分 245
第一節 概說 245
第二節 對人之強制處分 250
第三節 對物之強制處分 346
第五章 證據 447
第一節 證據之基本概念 447
第二節 證據法之基本原則 456
第三節 證據能力 465
第四節 自白法則 467
第五節 證據排除法則 487
第六節 傳聞法則 505
第七節 舉證責任 551
第八節 調查證據 561
第九節 被告之訊問 591
第十節 人證 607
第十一節 鑑定 629
第十二節 通譯 663
第十三節 勘驗 663
第十四節 證據保全 667
第六章 裁判 675
第一節 裁判之意義 675
第二節 裁判之種類 676
第三節 裁判之成立 678
第四節 裁判之諭知 679
第五節 裁判之效力 681
第六節 被告死亡於訴訟程序之影響 696
第七節 無效判決 700
第八節 上訴誤判程序駁回之救濟 702
附 錄 707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是作者將三十年來研究民事訴訟法的心得,進行總體的整理、思索與檢討的成果。為便於讀者查閱、對照,除導論外,配合法典編、章順序撰寫。為跨越學說與實務間的鴻溝,本書以學說及實務見解為主要素材,就民事訴訟法上重要概念與爭議問題,做體系性的說明與分析,並嘗試提出作者自己的見解,盡力為讀者提供瞭解問題、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目錄】
導 論
第一章 民事訴訟概觀
第一節 民事訴訟歷史觀察/1
第一款 社會、裁判與法/1
第二款 民事訴訟之法系/2
第三款 本法之沿革/5
第二節 民事訴訟目的觀與訴權理論/6
第三節 民事訴訟之理想/14
第四節 民事訴訟法與憲法、其他法律之關係/15
第一款 民事訴訟法與憲法/15
第二款 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18
第三款 民事訴訟法與非訟事件法/21
第五節 訴之基本概念/24
第一編 總 則
第一章 法 院
壹、法院之意義[100A]/31
貳、審級制度[100B]/31
第一節 民事審判權/31
第二節 管 轄/40
第三節 法院職員之迴避/71
第二章 當事人
第一節 概 說/79
第二節 當事人能力及訴訟能力/85
第一款 當事人能力/85
第二款 選定當事人/93
第三款 當事人適格(主觀的訴之利益)/104
第四款 訴訟能力/112
第三節 共同訴訟/121
第一款 概 說/121
第二款 共同訴訟之要件/125
第三款 通常共同訴訟之審理/127
第四款 必要共同訴訟/130
第五款 共同訴訟類型之爭議事例/143
第六款 主參加訴訟/156
第七款 多面對立的訴訟/161
第四節 訴訟參加(從參加)/163
第五節 訴訟代理人、代表人、輔佐人/185
第三章 訴訟標的標的價額之核定及訴訟費用
第一節 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199
第二節 訴訟費用之計算及徵收/206
第三節 訴訟費用之負擔/214
第四節 訴訟費用之擔保/226
第五節 訴訟救助/235
第四章 訴訟程序
第一節 訴訟程序之基本原則/246
第二節 當事人之訴訟行為/263
第三節 當事人書狀/276
第四節 送 達/281
第五節 期日與期間/297
第六節 訴訟程序之停止/306
第七節 言詞辯論/331
第一款 概 說/331
第二款 當事人應為及得為之行為/333
第三款 審判長應為及得為之行為/343
第四款 法院應為及得為之行為/355
第五款 言詞辯論筆錄/362
第八節 裁 判/367
第九節 司法事務官之處理程序/377
第十節 訴訟卷宗/380
第二編 第一審程序
第一章 通常訴訟程序
第一節 訴訟標的相關理論/385
第二節 審判範圍之確定/395
第一款 起 訴/395
第二款 客觀的訴之合併/413
第三款 訴之變更、追加/420
第四款 反 訴/430
第五款 訴之撤回/437
第三節 訴訟要件之審查/442
第四節 訴之利益之審查/448
第五節 言詞辯論之準備/468
第一款 準備書狀/469
第二款 闡明處分/473
第三款 準備程序/473
第四款 爭點整理及協議簡化/476
第六節 證 據/483
第一款 基本概念/483
第二款 證據調查程序/518
第三款 證據之評價/524
第四款 舉證責任/539
第五款 人 證/562
第六款 鑑 定/574
第七款 書 證/581
第八款 勘 驗/592
第九款 當事人訊問/595
第十款 證據保全/598
第七節 和解程序/601
第八節 判 決/618
第二章 調解程序
第三章 簡易訴訟程序
第四章 小額訴訟程序
第三編 上訴審程序
第一章 第二審程序
第一節 上訴通論/719
第二節 第二審上訴之提起/730
第三節 第二審之審判/735
第二章 第三審程序
壹、第三審之目的[3016]/756
貳、得上訴於第三審之判決[3017]/756
參、上訴利益之價額[3018]/757
肆、本人訴訟之修正(律師強制代理)[3019]/760
伍、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3020]/761
陸、上訴程式及上訴理由書之強制提出[3021]/775
柒、答辯狀及追加書狀之提出[3022]/777
捌、第三審之審理範圍[3023]/777
玖、第三之言詞辯論[3024]/782
拾、第三審之裁判[3025]/782
拾壹、第二審程序之準用[3026]/789
拾貳、大法庭制度[3027]/789
第四編 抗告程序
壹、意 義[4001]/795
貳、得為抗告之人[4002]/795
參、不得抗告之裁定[4003]/796
肆、抗告期間[4004]/797
伍、提起抗告之程式[4005]/798
陸、抗告之審判[4006]/799
柒、異議(準抗告)[4007]/801
捌、再抗告[4008]/803
第五編 再審程序
壹、概 說[5001]/805
貳、一般再審理由[5002]/813
參、特別再審理由[5003]/822
*附論:裁判憲法審查制度之導入〔5001-1〕/825
肆、再審之禁止[5004]/827
伍、再審管轄法院[5005]/829
陸、再審之期間[5006]/830
柒、再審起訴之程式[5007]/831
捌、再審之訴之審判[5008]/832
玖、準再審[5009]/837
第五編之一 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
壹、概 說[5010]/839
貳、要 件[5011]/840
參、管轄法院[5012]/845
肆、原確定判決之停止執行[5013]/845
伍、判 決[5014]/846
陸、再審程序之準用[5015]/847
第六編 督促程序
壹、概 說[6001]/849
貳、聲請要件[6002]/849
參、科技化處理[6003]/851
肆、管轄法院[6004]/851
伍、聲請支付命令之程式[6005]/852
陸、法院之審理[6006]/852
柒、支付命令之失效[6007]/855
捌、支付命令之效力[6008]/856
玖、過渡時期之適用舊法[6009]/857
第七編 保全程序
第一章 假扣押程序
壹、假扣押之意義[7001]/859
貳、被保全權利之適格性[7002]/859
參、假扣押之必要性[7003]/862
肆、假扣押之管轄法院[7004]/864
伍、聲請假扣押之程式[7005]/866
陸、假扣押之釋明及擔保[7006]/868
柒、假扣押聲請之審判[7007]/870
捌、不當假扣押之賠償[7008]/876
第二章 假處分程序
壹、請求標的之假處分[7009]/879
貳、定暫時狀態之處分[7010]/884
參、自助行為之保全程序[7011]/889
第八編 公示催告程序
第一章 申報權利之公示催告
壹、概 說[8001]/893
貳、要 件[8002]/893
參、聲 請[8003]/894
肆、管 轄[8004]/894
伍、聲請之裁定[8005]/895
陸、公告方法[8006]/895
柒、申報權利[8007]/895
捌、除權判決[8008]/896
玖、公示催告程序之合併[8009]/900
第二章 宣告證券無效之公示催告
壹、得宣告無效之證券[8010]/901
貳、適用程序[8011]/901
參、管轄法院[8012]/901
肆、聲 請[8013]/902
伍、公示催告[8014]/903
陸、申報權利[8015]/903
柒、除權判決[8016]/903
捌、除權判決之撤銷[8017]/905
玖、禁止支付之命令[8018]/905
立即查看
親屬法講義
系列名:大學用書
ISBN13:9789575116965
出版社:元照
作者:林秀雄
裝訂/頁數:平裝/432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7
出版日:2022/03/01
中國圖書分類:親屬法
內容簡介
本書依條文之編排順序,將民法親屬編之相關問題予以體系化的介紹。為使讀者能夠容易掌握爭點,乃將學說加以詳述,並將實務見解列於註中,以便參照。書中之個人見解,大多為作者長期思考下之結晶,整體上呈現作者一貫之法解釋學方法論。
二〇二一年民法修正民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九七三條、第九八〇條、第一〇四九條、第一〇七七條、第一〇九一條、第一一二七條及第一一二八條等規定,同時刪除民法第九八一條與第九九〇條等規定。此等修正之條文,訂於民國一一二年一月一日施行。本版為配合上述條文之修正或刪除,乃就相關部分予以修訂。
目錄
改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親屬法之基本構造/1
第一項 親屬關係法── 親屬法之特色/1
第二項 親屬間之權利義務法──民法之共通點/1
第三項 婚姻法與親子法編排順序之邏輯分析/2
第二節 親屬法之特殊性/9
第一項 倫理道德性/9
第二項 傳統習俗性/9
第三項 弱者保護性/10
第三節 身分行為之特殊性/12
第一項 要式性/12
第二項 不得代理/13
第三項 不得附條件或附期限/13
第四項 身分行為之能力/13
第五項 身分行為之撤銷/14
第四節 親屬法之立法沿革/15
第一項 親屬法之制定/15
第二項 親屬法之修正/18
第二章 通 則
第一節 總 說/27
第二節 親屬之範圍及種類/28
第一項 親屬之範圍/28
第二項 親屬之種類/30
第三節 親系、輩分及親等/33
第一項 親 系/33
第二項 輩 分/34
第三項 親 等/35
第四節 身分關係之發生與消滅/36
第一項 身分關係之發生/36
第二項 身分關係之消滅/37
第三章 結 婚
第一節 婚 約/41
第一項 總 說/41
第二項 婚約之法定要件/42
第三項 婚約之效力/46
第四項 婚約之消滅/47
第五項 損害賠償/54
第六項 婚約贈與物之返還/59
第七項 短期消滅時效/61
第二節 結婚之要件/62
第一項 結婚之實質要件/62
第二項 結婚之形式要件/77
第三節 婚姻之無效與撤銷/86
第一項 婚姻之無效/86
第二項 婚姻之撤銷/92
第三項 損害賠償及離婚有關規定之準用/98
第四項 重婚例外有效時之處理/100
第四節 婚姻之普通效力/103
第一項 總 說/103
第二項 夫妻之稱姓/103
第三項 同居義務之履行/106
第四項 婚姻住所之決定/112
第五項 日常家務之代理/113
第六項 家庭生活費用之負擔與家事債務之清償責任/117
第七項 貞操義務/120
第五節 夫妻財產制/121
第一項 通常的法定財產制/122
第二項 非常的法定財產制/145
第三項 約定財產制/149
第四章 離 婚
第一節 婚姻關係之消滅/161
第二節 兩願離婚/164
第一項 總 說/164
第二項 兩願離婚之要件/165
第三項 法院之調解離婚與和解離婚/171
第三節 判決離婚/175
第一項 總 說/175
第二項 離婚原因/176
第三項 不得請求離婚之情形/191
第四節 離婚之效力/196
第一項 身分上之效力/196
第二項 財產上之效力/205
第五章 自然血緣親子關係之發生
第一節 婚生子女/215
第一項 婚生子女之定義/215
第二項 受胎期間之推定/216
第三項 婚生推定/217
第四項 婚生否認/219
第二節 非婚生子女/230
第一項 總 說/230
第二項 任意認領/232
第三項 強制認領/243
第四項 認領之效力/249
第五項 準 正/253
第六章 收 養
第一節 總 說/257
第二節 收養之成立/259
第一項 收養之實質要件/259
第二項 收養之形式要件/271
第三項 收養之無效及撤銷/274
第四項 收養之效力/280
第三節 收養之終止/286
第一項 合意終止/286
第二項 宣告終止/291
第三項 死後終止/295
第四項 終止收養之無效與撤銷/300
第五項 終止收養之效力/301
第七章 父母子女間之權利義務
第一節 子女之稱姓/305
第一項 總 說/305
第二項 婚生子女之稱姓/305
第三項 非婚生子女之稱姓/309
第四項 養子女之稱姓/311
第二節 親 權/314
第一項 總 說/314
第二項 行親權之人與服親權之人/316
第三項 親權之內容/317
第四項 親權之行使/329
第五項 親權之停止/333
第八章 監護與輔助
第一節 總 說/337
第二節 未成年人之監護/339
第一項 開始監護之原因/339
第二項 監護人之確定/341
第三項 監護人之辭任與消極資格/348
第四項 監護人之職務/349
第五項 監護關係之終止/355
第三節 成年人之監護/358
第一項 開始監護之原因/358
第二項 監護人之選定、另行選定或改定/358
第三項 監護人之辭任與消極資格/360
第四項 囑託登記/360
第五項 監護人之職務/361
第六項 監護關係之終止/362
第四節 輔 助/363
第一項 開始輔助之原因/363
第二項 輔助人之確定與輔助職務相關規定之準用/364
第三項 輔助關係之終止/364
第五節 成年人之意定監護/365
第一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定義/365
第二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365
第三項 監護人之選定、另行選定或改定/366
第四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撤回與終止/368
第五項 報酬及排除代為處分限制之約定/369
第六項 監護相關規定之準用/370
第九章 扶 養
第一節 總 說/371
第一項 扶養制度產生之背景/371
第二項 扶養義務之二大類型/371
第二節 扶養關係發生之要件/373
第一項 須有一定之親屬、家屬或配偶關係/373
第二項 受扶養權利人須有受扶養之必要/376
第三項 扶養義務人須有扶養能力/379
第四項 由法院裁判扶養義務之減輕或免除/380
第三節 扶養之順序/382
第一項 扶養義務人之順序/382
第二項 受扶養權利人之順序/383
第四節 扶養之程度與方法及其變更/384
第一項 扶養之程度/384
第二項 扶養之方法/384
第三項 扶養程度與方法之變更/386
第十章 家與親屬會議
第一節 家/387
第一項 總 說/387
第二項 民法上之家/389
第三項 家之構成員/390
第四項 家務之管理/393
第五項 家屬之分離/395
第二節 親屬會議/398
第一項 總 說/398
第二項 親屬會議之召集/399
第三項 親屬會議之組成/401
第四項 親屬會議會員之消
立即查看
公平交易法之釋論與實務(第三冊)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公平交易法之釋論與實務(第三冊)
作者:廖義男
出版社:元照出版
出版日期:2017/06/00
ISBN:9789862559154
內容簡介
本書係以2015年2月4日修正公布之新公平交易法規範為論述基礎,就新修正後之公平交易法體系、制度內容、各種行為規範之構成要件等分別予以闡明。包括相關市場之界定、事業市場力量之評估、聯合行為之新規範、寡占市場之平行行為或聯合行為之區分及判斷、限制轉售價格之新規範、不正當限制交易相對人事業活動之規範、仿冒行為之新規範、以及新法修正後對概括補充規範性質之第25條「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欺罔或顯失公平之行為」規定適用之影響等問題之探討。取材方面並大量引介及評析相關之實務案例及行政法院裁判之見解,對於公平交易法實務之認識及競爭法理如何運用及操作,應有相當之助益。並且可以體會公平交易法在維護市場自由及公平競爭秩序之同時,對於事業活動、產業及整體經濟發展所生之實際影響。
目錄
序言
作者簡歷
第一講 2015年新修正公布之公平交易法評析
壹、前 言/1
貳、章節內容架構之調整/2
參、第四章更名為「調查及裁處程序」並刪除有關主管機關
之組織及職掌之規定,及引進「中止調查」制度/8
肆、第六章「罰則」規定之變革/12
伍、第七章「附則」中明定對主管機關處分或決定不服
之直接行政訴訟救濟/16
陸、結 語/18
第二講 相關市場界定之論證要求──從行政法院相關裁判觀察
壹、前 言/22
貳、行政法院裁判關於相關市場界定及論證之整理與歸納/24
參、行政法院裁判關於相關市場界定及論證之評析/43
肆、相關市場界定原則規定之內容及評述/46
伍、結 語/48
第三講 事業市場力量之評估方法
壹、前 言/52
貳、事業市場力量評估之角度及主要依據/52
參、實務上計算市場占有率之標準及其批評/61
肆、事業市場占有率評估之合理方法(標準選擇之順序)/73
伍、結 語/74
第四講 事業結合行為規範修正之評析
壹、前 言/77
貳、結合行為規範之修正重點/78
參、對事業結合為延期審查通知、許可或禁止仍以市場
占有率為重要考量因素/85
肆、結合案件之審查應符合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89
伍、結 語/91
第五講 2015年新修正公布之公平交易法評析──聯合行為之規範
壹、前 言/96
貳、2015年新修正之公平交易法有關聯合行為規範之修正及其評析/96
參、新修正規範對將來聯合行為實務案件處理之影響/114
肆、結 語/115
第六講 寡占市場之平行行為或聯合行為之區分及判斷──從行政法院之相關裁判觀察
壹、前 言/118
貳、寡占市場推論業者有意思聯絡而成立聯合行為之案例/120
參、寡占市場事業有意識之平行行為之案例/131
肆、「聯合之促進行為」理論與合理推定聯合行為合意明文之影響/140
伍、寡占市場有意識平行行為之論證要求/143
陸、結 語/145
第七講 限制轉售價格之規範
壹、前 言/148
貳、限制轉售價格規範之立法沿革/149
參、限制轉售價格行為之構成要件/157
肆、但書正當理由之內涵及舉證責任/163
伍、結 語/169
第八講 不正當限制交易相對人之事業活動
壹、前 言/172
貳、不正當限制交易相對人事業活動之規範之立法沿革/173
參、限制交易相對人之事業活動/174
肆、「限制不正當而有限制競爭之虞」之判斷及應斟酌之因素/183
伍、事業得抗辯之方法及理由/190
陸、結 語/192
第九講 仿冒行為規範修正之評析
壹、前 言/195
貳、修正仿冒行為規範(修正條文第22條)/196
參、修正條文之評析/196
肆、仿冒行為致與他人商品混淆者,主管機關之公權力
不介入,但不致與他人商品混淆者,主管機關之公權力卻介入,
形成對不法行為評價上之矛盾及不合理/200
伍、結 語/201
第十講 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欺罔或顯失公平之行為
壹、前 言/206
貳、公平交易委員會訂定發布之「第25條案件處理原則」及其評析/207
參、2015年修法對第25條規範適用之影響/231
肆、結 語/241
第十一講 消費者保護法與民法、公平交易法之關係
壹、前 言/246
貳、消費者保護法之立法精神及立法特色/246
參、消費者保護法與民法之關係/252
肆、消費者保護法與公平交易法之關係/259
伍、結 語/263
事項索引/267
案例索引/275
立即查看
美國著作權法:理論與重要判決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 名:美國著作權法——理論與重要判決
作 者:楊智傑
ISBN:9789578607354
出版社:元照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05
本書簡介
作為美國著作權法的介紹專書,內容遍及美國著作權法的每個單元。本書共十七章,按照一般教科書順序排列,每章均介紹美國著作權法重要法條與基本理論,並以美國重要判決為介紹核心。各章均挑選二至五則重要判決作為引導,介紹美國著作權判決的實際運作。
圖書目錄
自 序
第一章 憲法依據
第一節 美國憲法中的智財權條款及言論自由/1
一、美國憲法中的智財權條款/1
二、智財權與言論自由的衝突/3
第二節 美國代表學者的批判論述/5
一、Malla Pollack認為「進步概念」是智財權的限制/6
二、Lawrence Lessig認為智財權應該維持保護範圍/8
三、Jed Rubenfeld對衍生著作的憲法分析/9
四、Yochai Benkler對著作權造成財富集中化的分析/13
五、小 結/15
第二章 原創性
第一節 基本概念/17
一、原創性/17
二、固著與創作出來/19
第二節 資料庫之原創性:1991年Feist Publications案/20
一、事 實/20
二、原創性要件/22
三、1976年著作權法修正與辛勤原則之廢棄/23
四、電話簿白頁之選擇編排不具原創性/25
第三節 攝影著作之原創性:1998年 Bridgeman Art Library v. Corel Corp.案/26
一、概 說/26
二、Bridgeman藝術圖書館案/28
三、思 考/34
四、比較臺灣故宮古物保存利用/37
第三章 概念表達二分法
第一節 概念表達二分法/41
一、概念/表達二分法(Idea-Expression Dichotomy)/41
二、概念與表達合併原則/42
三、必要場景原則/42
第二節 2012年Tetris Holding v. Xio Interactive案/43
一、事 實/44
二、原告之侵權主張/45
三、本案俄羅斯方塊遊戲的著作權保護範圍/47
四、俄羅斯方塊與Mino二遊戲間的實質近似/49
五、產品包裝與外觀(Trade Dress)/53
六、小 結/54
第三節 2012年Spry Fox LLC v. LOLApps Inc.案/54
一、Triple Town三合一城鎮遊戲與事實/55
二、區分哪些部分受著作權法保護/59
三、抄襲與實質近似判斷/61
四、小 結/62
第四章 著作權保護標的
第一節 角色是否受著作權保護/65
一、概 說/65
二、2015年DC Comics v. Towle案/67
三、角色著作權的判準/69
四、仿製改作的作品是否侵害原作著作權/72
五、比較臺灣/73
第二節 實用物品設計/75
一、相關法條與概念/75
二、服裝可否受著作權保護?/79
三、2017年Star Athletica v. Varsity Brands案/81
四、第六巡迴上訴法院判決/83
五、聯邦最高法院判決/88
六、比較臺灣:漫畫角色的衣服設計是否受保護?/96
第三節 電腦程式的保護/98
一、對電腦程式之保護/98
二、Oracle v. Google案事實/104
三、2012年一審判決/107
四、2014年Oracle v. Google上訴法院判決/113
第四節 政府著作不受保護/117
第五章 著作權歸屬
第一節 受雇完成之著作/119
一、受雇完成之著作/119
二、1989年CCNV v. Reid案/120
第二節 共同著作/125
一、共同著作/126
二、第二巡迴法院Childress v. Taylor案/130
三、第七巡迴上訴法院/134
四、第九巡迴上訴法院Aalmuhammed v. Lee案/137
五、評 析/139
六、比較臺灣/143
第六章 著作權保護期間與公共所有
第一節 著作權保護期間與續展/145
第二節 著作權期間延長/147
一、1988年著作權期間延長法/147
二、2003年Eldred v. Ashcroft案/148
三、2007年Kahle v. Gonzales案/151
第三節 溯及保護外國人著作/152
一、烏拉圭回合協議法第514條/152
二、哥倫比亞地區巡迴法院Luck’s Music Library, Inc. v. Gonzales案/155
第四節 言論自由審查:以Golan案為中心/156
一、DMCA科技保護措施之審查/157
二、第十巡迴上訴法院GolanⅠ案/160
三、第十巡迴上訴法院GolanⅡ案/165
四、聯邦最高法院2012年Golan v. Holder案/171
五、小 結/178
第五節 以言論自由捍衛公共領域/179
一、言論自由審查標準/180
二、最高法院論理檢討/183
三、美國法院為何拒絕言論自由審查/189
四、以言論自由精神擴大著作權公共領域/193
第七章 重製、改作與抄襲判斷
第一節 重製權/197
第二節 改作權/198
一、改作類型/198
二、改作與續集創作/199
三、改作與轉性化使用的關係/200
第三節 抄襲判斷/202
一、各種抄襲判斷法/202
二、質和量標準:第二巡迴法院1998年Castle Rock案/206
三、整體觀念與感覺:第二巡迴法院2001年 Boisson v. Banian案/209
四、外在檢測與內在檢測:第九巡迴法院2004年Swirsky v. Carey案/217
第八章 公開演出權
第一節 公開演出權/225
第二節 2014年ABC v. Aereo案/226
一、事 實/227
二、二審判決/230
三、最高法院判決/233
第九章 散布權、第一次銷售原則、輸入權
第一節 第一次銷售原則與輸入權相關規定/243
一、散布權/243
二、第一次銷售原則/243
三、輸入權及其例外/244
第二節 輸入權與第一次銷售原則之適用/247
一、1998年Quality King案/248
二、2008年Omega S.A. v. Costco案/250
三、2013年Kirtsaeng v. John Wiley案/252
第三節 比較我國與美國輸入權例外之規定/253
一、制訂歷史/253
二、對照美國輸入權例外規定/254
第十章 著作人格權
第一節 美國著作人格權/262
一、美國著作人格權的發展/262
二、美國視覺藝術家權利法/264
三、排除保護著作/269
四、避免藝術價值受到肯定之作品被損毀/271
第二節 2010年Mass. Museum of Contempor
立即查看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稅法學為公法學之一環,除本身特有之稅法法理外,與憲法、行政法、民法及商事法等其他法學領域亦密切關連。稅法學之研究及學習,饒富趣味及困難。惟我國稅法學發展起步較晚,坊間雖有甚多以整理分析各稅目規定為重點之著作,讀者可據以認識稅法規定之梗概,但尚難以理解相關規定及制度之所以然及應何以然。作者長期致力稅法之研究及教學,並參與中央及地方之稅務訴願審議工作,對稅法學,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略有心得,久思撰寫一體系較完整之稅法教科書,供國人研究或學習之用。本書為稅法總論,惟於論述稅法之原理原則時,亦引用個別稅法之規定及事例,使讀者對個別稅目亦可獲得相當之認識。
作者簡介
陳敏
福建省林森縣人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法學碩士
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前法律系專任教授
國立台北大學前法律系兼任教授
二版序
本書第一版問世已四年餘,在坊間失蹤亦有相當時日。其間不僅稅捐稽徵法大幅修正,各個別稅目之相關法規亦多有修正。其他與稅法討論有關之法律,如憲法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罰法等,或開始施行,或增刪修訂,而有所變動。在本版中,本書除配合新法律狀況為討論說明外,並大量增添可供參考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行政法院裁判及財政部解釋函令等有關稅法之法律資料,用以顯示及說明實務見解。至於文字結構之調整、錯別字之訂正,亦多不可勝數。較之第一版,本版內容刪減者少,增添者多,又增加近百頁篇幅。
本書之撰寫,意在提供國人一體系較完整,又能兼顧本土化之稅法教科書,以為研究或學習之用。為幫助讀者理解,作者除以文字為抽象之法理說明外,並大量引用相關之事例及實務見解。此外,德國之法理及法律規定,可供我國參考者,作者亦多方參照、援引。實務工作者,或可在德國租稅法中發現可供參考及探索之法理。一般學習者諒可經由本書初步掌握稅法法理之經緯脈胳,不致迷失於法條叢林。惟本書不宜用以準備考試。蓋萬般學問一涉考試皆無趣,加以本書篇幅鉅大,閱讀本書應試,恐徒增負擔及困惑。
本書之再版,徐崑明博士居功厥偉。作者退隱多年,如今皓首耋齡,不堪長期枯對螢幕而勞苦心志,對本書之再版有所遲疑。徐博士於教學研究之餘,認真參與中央及地方之租稅法律事務,對租稅法有深刻理解及高度興趣,有感本書對研究或學習租稅法者有正面意義,乃一再鼓勵作者再版,並無私提供其長期蒐集,可供參考之行政法院裁判及財政部解釋函令等法律資料。感其盛情,作者終於勉力完成本書之再版,特此致謝。
中華民國一一二年九月。
陳 敏 謹識
簡目
參考文獻 XVII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租稅之法律概念及分類 1
第二章 租稅法與租稅法學 28
第三章 租稅法之基本原則 36
第四章 課稅權 91
第五章 租稅法之法源 115
第六章 租稅法之解釋及適用 161
第二篇 租稅法律關係
第一部分 租稅法律關係基本事項
第七章 租稅法律關係基本事項 254
第二部分 租稅債務關係
第八章 租稅債務關係之成立 297
第九章 租稅債務之確保 443
第十章 租稅債務關係之變更 481
第十一章 租稅債務關係之消滅 513
第三部分 租稅義務關係
第十二章 租稅義務關係與協力義務 569
第十三章 直接之協力義務 577
第十四章 間接之協力義務 602
第三篇 租稅之稽徵及執行
第十五章 稽徵機關之組織及管轄 620
第十六章 稽徵機關之行為:租稅行政處分 635
第十七章 租稅之核定及徵收 711
第十八章 租稅強制執行 809
第四篇 租稅罰
第十九章 租稅罰基本事項 846
第二十章 租稅刑罰 901
第二十一章 租稅秩序罰 924
第五篇 法律救濟
第二十二章 復查 940
第二十三章 訴願 961
第二十四章 行政訴訟 1022
索引 1171
立即查看
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 (6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這一個科目有許多名詞定義、稅率以及瑣碎之規定,例如不能移轉給外國人的土地、外國人可以取得的土地,每一個規定又有好幾個種類,幾乎都是「背多分」的題型,本書特別將難記的部分用諧音或聯想的方式串聯起來,期待可以減少記憶的難度,只要多看幾遍想忘都忘不掉!
【目錄】
PART ONE土地法
◎土地法
第一編 總則
第一章 法 例 1-3
一、應急小偏方 1-3
二、正統保健室 1-3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4
第二章 地 權 1-7
一、應急小偏方 1-7
二、正統保健室 1-7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8
第三章 地權限制 1-11
一、應急小偏方 1-11
二、正統保健室 1-12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13
第四章 公有土地 1-28
一、應急小偏方 1-28
二、正統保健室 1-28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28
第五章 地權調整 1-31
一、應急小偏方 1-31
二、正統保健室 1-32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33
第二編 地籍
第一章 通 則 1-45
一、應急小偏方 1-45
二、正統保健室 1-45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46
第二章 地籍測量 1-49
一、應急小偏方 1-49
二、正統保健室 1-49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50
第三章 土地總登記 1-55
一、應急小偏方 1-55
二、正統保健室 1-56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57
第四章 土地權利變更登記 1-65
一、應急小偏方 1-65
二、正統保健室 1-66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67
第三編 土地使用
第一章 通 則 1-80
一、應急小偏方 1-80
二、正統保健室 1-80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80
第三章 房屋及基地租用 1-84
一、應急小偏方 1-84
二、正統保健室 1-85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86
第四章 耕地租用 1-99
一、應急小偏方 1-99
二、正統保健室 1-99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100
第五章 荒地使用 1-107
一、應急小偏方 1-107
二、正統保健室 1-107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107
第六章 土地重劃 1-109
一、應急小偏方 1-109
二、正統保健室 1-109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109
第四編 土地稅
第一章 通 則 1-112
一、應急小偏方 1-112
二、正統保健室 1-112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112
第二章 地價及改良物價 1-113
一、應急小偏方 1-113
二、正統保健室 1-113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113
第四章 土地增值稅 1-116
一、應急小偏方 1-116
二、正統保健室 1-116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116
第六章 土地稅之減免 1-120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120
第五編 土地徵收
第一章 通 則 1-121
一、應急小偏方 1-121
二、正統保健室 1-121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122
第二章 徵收程序 1-129
一、應急小偏方 1-129
二、正統保健室 1-129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129
第三章 徵收補償 1-133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1-133
PART TWO平均地權條例及施行細則
◎平均地權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2-3
一、應急小偏方 2-3
二、正統保健室 2-4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2-5
第二章 規定地價 2-10
一、應急小偏方 2-10
二、正統保健室 2-10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2-10
第三章 照價徵稅 2-17
一、應急小偏方 2-17
二、正統保健室 2-18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2-20
第四章 照價收買 2-40
一、應急小偏方 2-40
二、正統保健室 2-40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2-41
第五章 漲價歸公 2-46
一、應急小偏方 2-46
二、正統保健室 2-47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2-52
第六章 土地使用 2-81
一、應急小偏方 2-81
二、正統保健室 2-82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2-85
第七章 罰 則 2-121
一、應急小偏方 2-121
二、正統保健室 2-121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2-121
◎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
一、應急小偏方 2-127
二、正統保健室 2-127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2-128
PART THREE土地徵收條例
◎土地徵收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3-3
一、應急小偏方 3-3
二、正統保健室 3-3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3-6
第二章 徵收程序 3-23
一、應急小偏方 3-23
二、正統保健室 3-23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3-25
第三章 徵收補償 3-38
一、應急小偏方 3-38
二、正統保健室 3-38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3-39
第四章 區段徵收 3-45
一、應急小偏方 3-45
二、正統保健室 3-45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3-47
第五章 徵收之撤銷及廢止 3-56
一、應急小偏方 3-56
二、正統保健室 3-56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3-57
第六章 附 則 3-65
一、應急小偏方 3-65
二、正統保健室 3-65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3-66
PART FOUR區域計畫法及施行細則
◎區域計畫法
第一章 總 則 4-3
一、應急小偏方 4-3
二、正統保健室 4-3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4-3
第二章 區域計畫之擬定、變更、核定與公告 4-5
一、應急小偏方 4-5
二、正統保健室 4-5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4-6
第三章 區域土地使用管制 4-9
一、應急小偏方 4-9
二、正統保健室 4-9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4-9
第四章 區域開發建設之推動 4-13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4-13
第五章 罰 則 4-14
一、應急小偏方 4-14
二、正統保健室 4-14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4-14
◎區域計畫法施行細則
一、應急小偏方 4-16
二、正統保健室 4-16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4-16
PART FIVE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第一章 總 則 5-3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5-3
第二章 容許使用、建蔽率及容積率 5-4
一、應急小偏方 5-4
二、正統保健室 5-4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5-5
第三章 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5-10
一、應急小偏方 5-10
二、正統保健室 5-10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5-11
第四章 使用地變更編定 5-15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5-15
PART SIX都市計畫法
第一章 總 則 6-3
一、應急小偏方 6-3
二、正統保健室 6-3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6-3
第二章 都市計畫之擬定、變更、發布及實施 6-6
一、應急小偏方 6-6
二、正統保健室 6-6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6-8
第三章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6-19
二、正統保健室 6-19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6-19
第四章 公共設施用地 6-21
一、應急小偏方 6-21
二、正統保健室 6-21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6-22
第五章 新市區之建設 6-36
一、應急小偏方 6-36
二、正統保健室 6-36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6-36
第六章 舊市區之更新 6-40
一、應急小偏方 6-40
二、正統保健室 6-40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6-40
第八章 罰 則 6-43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6-43
第九章 附 則 6-44
一、應急小偏方 6-44
二、正統保健室 6-44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6-44
PART SEVEN土地稅法及施行細則
◎土地稅法
第一章 總 則 7-3
一、應急小偏方 7-3
二、正統保健室 7-3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7-6
第二章 地價稅 7-26
一、應急小偏方 7-26
二、正統保健室 7-26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7-28
第三章 田 賦 7-44
一、應急小偏方 7-44
二、正統保健室 7-44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7-45
第四章 土地增值稅 7-49
一、應急小偏方 7-49
二、正統保健室 7-50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7-54
第五章 稽徵程序 7-95
一、應急小偏方 7-95
二、正統保健室 7-95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7-96
第六章 罰 則 7-102
一、應急小偏方 7-102
二、正統保健室 7-102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7-102
◎土地稅法施行細則
一、應急小偏方 7-105
二、正統保健室 7-105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7-106
PART EIGHT房屋稅條例
◎房屋稅條例
一、應急小偏方 8-3
二、正統保健室 8-4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8-9
PART NINE契稅條例
◎契稅條例
一、應急小偏方 9-3
二、正統保健室 9-3
三、重點法條摘要及歷屆試題總匯整 9-6
附錄 Ⅰ
立即查看
最新稅法與實例解說──法律邏輯分析與體系解釋(上冊) (1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第一編稅法總論,係從憲法、最新修正的行政程序法、行政罰法、行政執行法及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等法律之內容、法理及體系,申論稅法基本原則:(一)租稅法律主義、(二)課稅公平原則,進而申論依法課稅。第二編稅法各論,乃將各稅目法令相關規定及稽徵實務加以彙總歸納,析論各稅捐之構成要件:(一)人的要件(納稅義務人)、(二)物的要件(課稅客體、稅基、稅率、減免)及法律效果,論述清晰,條理分明,由淺入深,並舉釋例闡述,讀者閱之易於瞭解,融會貫通,並得心應手於租稅規劃。
【目錄】
‧第一編 稅法總論概論/1
第一章 稅法概論/1
壹、租稅之意義與種類/1
貳、租稅之法律概念/7
第二章 稅法與行政法之關係/13
第一節 稅法之意義及法源/13
壹、意義與範圍/13
貳、稅法體系/13
參、稅法之法源/14
肆、稅法之效力/19
第二節 稅法之架構/22
壹、租稅構成要件/22
貳、一般課稅構成要件之內容/23
參、關係要件/26
第三節 稅法之基本原則/27
壹、租稅法律主義原則/28
貳、租稅公平主義原則(課稅公平原則)/31
第四節 依法課稅/39
壹、依法律課稅/40
貳、依一般法律原則課稅/50
參、稅法適用原則/76
第五節 稅法為公法/80
壹、稅法與憲法/83
貳、稅法與行政程序法/84
參、稅法與行政救濟法/87
肆、稅法與行政罰法/91
伍、稅法與強制執行/93
第六節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96
第七節 稅捐規避案例分析/118
第三章 稅捐稽徵法及行政救濟/125
第一節 緒論/125
壹、稅捐稽徵法的意義及立法演變/125
貳、稅捐稽徵法立法目的、適用範圍與性質/126
參、稅捐稽徵法與行政程序法/127
肆、國際間互惠免稅/137
伍、稅捐之優先受償權/138
陸、其他規定/146
第二節 納稅義務/153
壹、共有財產之納稅義務人/154
貳、清算人之納稅義務/156
參、遺囑執行人等之納稅義務/158
肆、因合併而承受之納稅義務/160
伍、受託製造人為納稅義務人/161
第三節 稽徵/162
壹、繳納通知書/162
貳、送達/163
參、徵收/166
肆、稅捐保全/179
伍、課稅資料之調查/185
陸、稅捐行政調查/190
第四節 強制執行/196
壹、強制執行之移送/196
貳、強制執行之撤回及停止/197
參、行政執行法之稅捐強制執行/197
肆、重要解釋令/207
第五節 行政救濟/212
壹、行政救濟之意義/212
貳、租稅行政救濟程序中法令適用原則/213
參、稅法解釋/217
肆、租稅行政救濟程序管轄機關/221
伍、行政救濟程序/223
第六節 罰則/255‧第二編 稅法各論/267
第四章 綜合所得稅/267
第一節 綜合所得稅之基本概念/267
壹、綜合所得稅之意義/267
貳、立法理由/267
第二節 構成要件/268
壹、人的要件/268
貳、物的要件/270
第三節 法律效果/328
第四節 例題/329
第五節 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個人部分/333
第五章 遺產稅法/351
第一節 遺產稅之基本概念/351
壹、遺產稅之意義/351
貳、立法理由/351
第二節 構成要件/352
壹、人的要件/352
貳、物的要件/353
第三節 法律效果/403
壹、獎勵/403
貳、處罰/403
第四節 釋例/405
第六章 贈與稅法/409
第一節 贈與稅之基本概念/409
壹、贈與稅之意義/409
貳、立法理由/409
第二節 構成要件/410
壹、人的要件/410
貳、物的要件/411
第三節 法律效果/444
第四節 釋例/444
第七章 土地增值稅/447
第一節 土地增值稅之基本概念/447
壹、土地增值稅之意義/447
貳、性質/447
第二節 構成要件/447
壹、人的要件/447
貳、物的要件/450
第三節 法律效果/470
第四節 釋例/471
第八章 地價稅/475
第一節 地價稅之基本概念/475
壹、地價稅之意義/475
貳、性質/475
第二節 構成要件/475
壹、人的要件/475
貳、物的要件/477
第三節 法律效果/498
第四節 釋例/499
第九章 房屋稅條例/501
第一節 房屋稅之基本概念/501
壹、房屋稅之意義/501
貳、性質/501
第二節 構成要件/501
壹、人的要件/501
貳、物的要件/504
第三節 法律效果/521
第四節 釋例/521
第五節 豪宅稅/522
第六節 囤房稅/524
第十章 契稅條例/533
第一節 契稅之基本概念/533
壹、契稅之意義/533
貳、性質/533
第二節 構成要件/533
壹、人的要件/533
貳、物的要件/534
第三節 法律效果/544
壹、獎勵/544
貳、處罰/544
第四節 釋例/545
第十一章 使用牌照稅法/547
第一節 使用牌照稅之基本概念/547
壹、使用牌照稅之意義/547
貳、性質/547
第二節 構成要件/547
壹、人的要件/547
貳、物的要件/548
第三節 法律效果/557
第四節 釋例/558
第十二章 印花稅法/559
第一節 印花稅之基本概念/559
壹、印花稅之意義/559
貳、性質/559
第二節 構成要件/560
壹、人的要件/560
貳、物的要件/560
第三節 法律效果/568
第四節 釋例/569
立即查看
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 (30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係從事不動產必備之基本知識,凡是從事仲介或代銷人員均應對「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充分了解,如此才能成為不動產的專業經紀人。
本書係針對不動產從業人員的需要而編寫,內容採表解方式呈現並依最新法規整編,於書末收錄113~106年最新且最完整的試題,供讀者鑑往知來。本書特色如下:
一、表解方式編寫,詳盡完整
全書以表解方式呈現,提綱挈領,一目了然,準備考試事半功倍。
二、考題歸納整理,掌握未來命題焦點
每表之後,附上歷年考題,以便考生掌握學習重點及了解命題趨勢。除不動產經紀人歷年試題外,並取材自地政士歷年考題。蓋因兩者均屬普考級之執照考試。因此,未來不動產經紀人考照之題目,應與地政士題目相近。
三、資料最新最完整,連貫性強
本書是作者講授「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所採用的教材,涵括上課講義及出版時最新法令,讓考生準備考試永保領先。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地權
第三章 地籍
第四章 地用
第一節 土地使用計畫體系
第二節 不動產租用
第三節 空地與荒地
第四節 土地重劃
第五章 地價
第六章 地稅
第七章 土地徵收與照價收買
第八章 區域計畫
第九章 都市計畫
第十章 地價稅
第十一章 房屋稅
第十二章 土地增值稅
第十三章 房地合一所得稅
第十四章 契稅
附錄一 歷屆測驗試題
附錄二 歷屆申論試題
立即查看
來勝基本法分科-公法及其相關法規(含財稅法) (3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套書係由廣受在校生、國考生之愛用的《學習式六法》所衍生出的《來勝基本法分科》系列,打破以往對法典笨重的既定概念,貼心採以分科學習之使用性與便利性,除了將學習式六法之設計概念運用至其中,提高讀者分科學習之使用性與方便性!
本書《公法及其相關法規(含財稅法)》收錄國家考試重要且常用之相關法規(含財稅法),最適合在校生、法研所、國考、實務界等使用,資料完整豐富、輕便易攜帶,為坊間研習公法時最佳之工具書。編排體例如下:
(一)現行條文:各法規條次後列有條文要旨。
(二)立法沿革:各法規均詳列歷年修正情形。
(三)洞悉立法現況:精選重要法規之最新修正草案及未施行條文、修正前條文、立法理由。
(四)關連性條文索引:以法學概念整合關連性條文。
(五)歷屆試題索引:提示該法條於國考之重要性,如相關司法官、律師等。
(六)法學概念整理:重要法條之下,以通說整理相關法學概念,以利理解相關法律用語。
(七)精選實務見解:為求學習方便,於法條之下收錄重要實務見解。
(八)憲法法庭裁判:收錄最新憲判案名及主文,以利查閱。
(九)法規索引表:書末附有法規索引表,將本書收錄之法規依筆畫順序排列,以方便讀者查閱。
書中收錄至114年1月之最新法規,包含:憲法訴訟法、法院組織法、行政院組織法、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公務人員選舉罷免法、土地稅法、財政收支劃分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地方制度法、土地法、所得稅法、國民法官法施行細則、憲法法庭審理規則、個人資料保護法、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公務人員任用法、國營事業管理法、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少年及家事法院組織法、行政訴訟法、公務人員保障法、公務員服務法、行政法院組織法……等。
【目錄】
憲法及相關法規
中華民國憲法(36.01.01)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94.06.10)
中央法規標準法(93.05.19)
憲法訴訟法(113.12.20三讀)
憲法法庭審理規則(112.09.15)
司法院組織法(111.01.19)
法院組織法(113.11.29)
國民法官法(109.08.12)
國民法官法施行細則(112.09.21)
行政法院組織法(111.06.22)
行政院組織法(114.01.07三讀)
少年及家事法院組織法(111.06.22)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114.01.20)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113.06.24)
公民投票法(108.06.21)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111.06.08)
行政法及其相關法規
行政程序法(110.01.20)
行政罰法(111.06.15)
行政執行法(99.02.03)
訴願法(101.06.27)
行政訴訟法(111.06.22)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111.06.22)
國家賠償法(108.12.18)
國家賠償法修正草案(110.09.02)
行政法人法(100.04.27)
政府資訊公開法(94.12.28)
地方制度法(113.08.07)
個人資料保護法(112.05.31)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112.06.09)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113.12.20三讀)
教師法(108.06.05)
政府採購法(108.05.22)
採購申訴審議規則(108.10.29)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111.12.21)
公務員懲戒法(109.06.10)
公務人員考績法(96.03.21)
公務人員保障法(111.06.22)
公務人員任用法(112.02.15)
公務員服務法(111.06.22)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103.11.26)
土地法(113.08.07)
土地登記規則(110.07.13)
土地徵收條例(101.01.04)
警察職權行使法(100.04.27)
警察法(91.06.12)
警察勤務條例(97.07.02)
集會遊行法(110.01.27)
社會秩序維護法(110.05.26)
財稅法
稅捐稽徵法(110.12.17)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105.12.28)
所得稅法(113.08.07)
遺產及贈與稅法(110.01.20)
土地稅法(114.01.07三讀)
財政收支劃分法(113.12.20三讀)
預算法(110.06.09)
憲法法庭裁判
索引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