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失落、哀傷諮商與治療 (2版)
作者: 吳秀碧
版次: 2
ISBN: 9786263178823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2/06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x2.53
重量: 0.92 Kg
頁數: 632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心理學
#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
定價: 800
售價: 680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失落、哀傷諮商與治療:客體角色轉化模式 ISBN13:9786263178823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吳秀碧 裝訂/頁數:平裝/632頁 規格:23cm*17cm*2.8cm (高/寬/厚) 重量:92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2/06/25 中國圖書分類:情緒;感情 內容簡介 自1996年D. Klass等人主張「繼續聯結說」以來,與死者維持繼續聯結有助於哀傷復原之論說,已經在美國哀傷諮商領域蔚為風潮,也是一種趨勢。然而如何維持繼續依附聯結,卻成了當前美國哀傷諮商學界棘手的問題,尚無定論。本書作者以文獻研究方法,從華人傳統閩南喪禮中發現11項哀傷療效因子,而後再融入西方的心理學,而開發出有效的繼續聯結方法,即客體角色轉化模式。這個模式經實證研究,已證實能有效協助哀傷者,而突破當前美國學者的困境。由於對於死亡的觀念,死亡的態度,哀悼的行為等,東西方文化有別。本書作者所研發的客體角色轉化模式,特別適合用於抱持「萬物有靈論」的華人族群,在處理哀傷時能夠貼近華人熟悉的文化和信念。當然,這個模式對於世界其他相信有靈論的族群與宗教信徒也可適用。   本書特色   方法獨創 客體角色轉化的哀傷諮商模式,為具濃厚華人文化特色的一種獨特的心理諮商方法。意義治療大師Viktor E. Frankl主張對於一個人的治療,只有照顧到心理層面還不夠充足,也需要照顧到靈性層面才完整。這個客體角色轉化的模式不只照顧到哀傷者的心理需求,也照顧到靈性的需求。   見解獨到 本書針對西方現有的理論,有獨到的解析與論述。不只擊破過去西方學者對於Sigmund Freud在失落與哀傷論述的誤解與誤用,為Freud平反。也論述社會變遷對於哀傷的影響,並提出當代人的非複雜性哀傷需要專業協助的需求。此外對於部分美國學者輕易主張反階段論,則引經據典的予以反駁,以免誤導後人。此外對於美國學者R. A. Neimeyer的意義重建模式(Meaning reconstruction model),從理論的性質給于重新定位,以使實務工作者知道如何正確運用。   理論與實務兼具 本書在相關理論與議題論述精闢,足以提供研究者參考;而在第五篇共有六章則特地為哀傷諮商實務工作者撰寫。   結構特殊 這本書的章節結構與其他哀傷諮商相關書籍不同,以五個主軸展開論述深入社會、文化、喪禮、心理學與哀傷諮商的關聯,提出客體角色轉化諮商的原理與應用,解析哀傷諮商與哀傷治療的實務與應用,並申論兒童和青少年,臨終病患及被剝奪的哀傷等重要議題。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學而優則成為典範   推薦序三   推薦序四   推薦序五:我的良師益友,暨我的推薦序   自序   第一篇 基礎理論 第一章 哀傷諮商的發展史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Freud在哀傷理論發展的貢獻 第三節 哀傷成為臨床議題的發展史 第四節 哀傷被轉變為病態的觀點 第五節 哀傷對於健康的影響 第六節 社會變遷對哀傷的影響 第七節 非複雜性哀傷是否需要諮商? 第二章 失落與哀傷反應   第一節 失落、哀傷與哀悼 第二節 哀傷的情緒反應 第三節 哀傷為正常反應 第四節 正常哀傷與病態哀傷 第三章 哀傷歷程與階段   第一節 對完了哀傷觀點的改變 第二節 Parkes的階段模式 第三節 Bowlby的階段論 第四節 Worden的任務論 第五節 Rando的階段論 第六節 Kubler-Ross的五階段論 第七節 雙向過程模式 第八節 哀傷階段的實徵研究 第九節 有關階段論的評析與結論 第二篇 依附關係與繼續聯結論 第四章 客體關係形成與依附行為   第一節 依附、信賴與依靠的區別 第二節 客體關係的不同論述 第三節 客體關係發展的階段 第四節 依附理論 第五節 成年人的依附 第六節 依附與分離焦慮 第七節 客體關係與依附行為在哀傷的應用 第五章 繼續聯結與意義重建   第一節 繼續聯結論的發展 第二節 繼續聯結的心理學基礎 第三節 繼續聯結與失落的因應 第四節 成人期的分離與繼續聯結 第五節 有關繼續聯結的研究 第六節 有關繼續聯結的結論 第七節 意義重建模式 第八節 有關意義重建的結論 第三篇 繼續聯結論與文化和宗教的關聯 第六章 文化、宗教、喪禮與繼續聯結    第一節 文化與哀悼因應 第二節 文化與死亡態度 第三節 文化對於死亡與哀傷的影響 第四節 文化與繼續聯結 第五節 宗教與繼續聯結 第六節 喪禮為因應死亡的機制 第七節 宗教與喪禮 第八節 華人文化與守喪 第九節 社會文化變遷與喪禮 第七章 華人的喪禮與哀傷療癒   第一節 華人傳統喪禮與繼續聯結 第二節 來自文化對於繼續聯結的啟示 第三節 台灣的傳統喪禮 第四節 台灣現代喪禮的核心目的與療傷功能 第五節 華人喪禮在哀傷療癒的啟示 第四篇 客體角色轉化的原理與建構 第八章 療癒的儀式   第一節 儀式與象徵的意義和性質 第二節 象徵、儀式與治療 第三節 儀式的療癒元素和功能 第四節 療癒的儀式與治療 第五節 療癒的儀式在哀傷諮商的應用 第六節 療癒的儀式使用的限制 第九章 客體角色轉化模式的哀傷諮商   第一節 死亡與多元層面的失落 第二節 客體關係與假設世界 第三節 客體角色轉化模式的建構原理 第四節 客體角色轉化與傷害性依附的聯結 第五節 客體角色轉化治療的儀式 第六節 客體角色轉化模式的實徵研究 第七節 客體角色轉化模式的使用與限制 第八節 結論 第五篇 哀傷諮商與治療的實務與應用 第十章 非複雜性哀傷的諮商   第一節 哀傷諮商與哀傷治療的差異 第二節 哀傷諮商的目標和實施原則 第三節 展開會談 第四節 哀傷諮商的程序 第五節 哀傷諮商可用的技術 第十一章 兒童與青少年的哀傷反應    第一節 兒童面對的死亡經驗 第二節 兒童的心理發展 第三節 兒童的死亡概念發展 第四節 兒童死亡概念成熟的要素與新爭議 第五節 青少年時期的哀傷反應 第六節 孩子再哀傷的現象 第七節 結論 第十二章 協助哀傷的孩子   第一節 兒童哀傷的爭議 第二節 兒童的哀傷反應 第三節 兒童的哀傷範圍與評估 第四節 對於哀傷孩子的協助 第五節 準備協助哀傷的孩子 第六節 協助孩子的哀傷情緒反應 第七節 結論 第十三章 複雜性哀傷的治療   第一節 複雜性哀傷的依附理論基礎 第二節 繼續聯結類型與複雜性哀傷 第三節 造成未完了哀傷的原因 第四節 未完了哀傷的病態類型 第五節 複雜性哀傷診斷的困難 第六節 複雜性哀傷的分類 第七節 複雜性哀傷的線索與評估 第八節 複雜性哀傷的治療 第十四章 臨終病患   第一節 醫院需要諮商心理師 第二節 Dying與死亡 第三節 臨終病人對於死亡的反應 第四節 對於反對Kubler-Ross五階段論的評析 第五節 死亡恐懼與告知 第六節 病人的善終 第七節 協助臨終病人因應死亡 第八節 協助癌症和臨終的孩子 第十五章 被剝奪的哀傷   第一節 需要重視被剝奪的哀傷 第二節 被剝奪哀傷的定義與原因 第三節 關係不被承認的哀傷者之傷慟 第四節 失落不被承認 第五節 哀傷者被排除 第六節 特殊事件的死亡 第七節 諮商師的自我照顧

為您推薦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579272933 替代書名:Student Manual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deling and Psychotherapy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Gerald Corey 譯者:李茂興 裝訂/頁數:平裝/310頁 出版日:1997/01/01 中國圖書分類:天文 內容簡介   本學習手冊為搭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文第五版]而設計。旨在促進學子掌握諮商理論的精髓與治療實務的學習。內容包括各種測驗、討論問題及個案範例等。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1.緒論與全覽 前言 本手冊與教本如何搭配使用 理論重點回顧 態度與價值觀自評量表 2.諮商員——具人性之專業人員 態度與信念自評量表 個人應用專題 建議活動:建立個人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看法檔案 涉及價值觀處理的案例 歧視傾向測驗 建議活動:建立對於諮商實務中的多元文化課題之個人看法檔案 3.諮商實務的道德議題 道德議題與問題 關於道德議題方面的態度自評量表 涉及道德兩難的案例研討 第二篇 諮商的理論與技術 精神分析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4.精神分析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5.阿德勒學派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阿德勒學派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生活方式的評鑑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6.存在主義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存在主義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7.個人中心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個人中心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實務應用:反射當事人的感受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8.完形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完形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議題與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9.現實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現實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問題狀況:現實治療法的實務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0.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行為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擬訂自我管理方案 實務應用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1.認知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理情行為治療法與認知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的課題與問題 實務應用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2.家族系統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家族系統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13.治療技術的整合 治療取向在特定當事人族群或特定問題上的應用 問題與議題:培養個人諮商風格之指南 建議活動與練習:培養自己的諮商哲學觀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14.個案示範——以整合取向輔導史天恩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額外的個案演練 附錄:綜合測驗答案

原價: 350 售價: 31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 (1版)

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吳哥窟是泰國的!」 2003年,一位泰國女藝人如此爭議性地宣稱。 對泰國人而言,他們的土地遭到竊取,視之為國殤;然而真相究竟如何? 到底泰國是未遭殖民的獨立英雄,還是失土受辱的犧牲者? 看國家機器如何張牙舞爪地控制人民 看當權者如何操縱歷史記憶以動員民眾支持 一齣經過精心策畫的泰國近代史大戲,正在現實世界上演當歷史成為操控民心的工具、軍事擴張的理由、種族沙文主義及宗教迫害的藉口…… 夏恩‧史崔特(Shane Strate)在《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一書中,對於理解泰國近代歷史及當今政治亂象,提供深刻的新省思! 本書討論一段鮮為人知的、想像中的「大泰國」歷史,說明泰國目前何以與鄰國關係緊張、何以對西方勢力如此憎惡,以及它不肯承認境內少數族裔的原因。暹羅未遭殖民,令泰國人自豪? 還是失去了土地,被視作國恥?理解泰國近年複雜政局情勢之前, 必須先認識兩種截然不同的歷史論點!泰國人民一直深信他們的國家從未淪為殖民地;泰國史學者更是為國家光榮的獨立史自豪不已。但另一方面,泰國政治領袖與媒體人,總是痛斥西方殖民主義,說帝國主義者盜了泰國領土,把西方看成威脅,將泰國描繪成一個犧牲者。何以有兩造的極端說法?這凸顯泰國與西方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從暹羅到泰國》深入探討這個難題,檢驗這兩個重要又對立的史學論點:一是千百年來不曾間斷、頌揚獨立的「王室─國族主義論」;一是史崔特所謂的「國恥論」,把泰國描述成西方帝國主義霸凌下的受害者,認定西方國家表面上大談支持與合作,背地裡在阻撓泰國發展,國家成了苦難與外力壓迫下造就的悲劇英雄。 史崔特深入分析,泰國政界人士如何運用國恥論,支持他們的種族沙文主義與軍事擴張,並鼓吹一種反西方的國家主義形式。他揭露泰國如何以國恥論為意識型態基礎,建立民族統一策略、發動反天主教運動;泰國政界人士如何運用這種史觀重塑泰國認同,提升軍方角色,把軍隊說成民族救主。 「操控歷史記憶」如何做到,史崔特提供全面、精闢的分析,並深刻呈現從暹羅到泰國的完整史觀。名家專文導讀推薦 王健安(「轉角國際」、「說書」專欄作家) 林育生(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助研究員) 許純鎰(「轉角國際」專欄作家、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泰國研究中心研究生) 黃宗鼎(獨立評論@天下「東南亞風輕史館」專欄作者、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國際媒體專家學者一致肯定 這本書凸顯了泰國國家認同與自我認知的一個揮之不去的議題:泰國既是英雄,也是犧牲者。史崔特說明這種創傷史觀如何在泰國歷史關鍵時刻復甦,並提出令人信服的歷史細節,強而有力地佐證了他的說法。 ──塔瑪菈‧魯斯(Tamara Loos),康乃爾大學歷史系教授很少法國人知道他們曾讓泰國國家主義者痛恨不已。1941年1月,隨著法蘭西帝國在印度支那解體,泰國人以再征服者姿態自居,收回1893年法國─暹羅戰爭的失土,但沒能重新取回寮國與柬埔寨。歷史學者史崔特極為精闢地分析了泰國當局如何運用這種國恥意識。 ──沙維爾‧蒙賽亞(Xavier Monthéard),《世界報》(Le Monde)外交評論員這段鮮為人知的、想像中的「大泰國」歷史,能說明曼谷目前何以與鄰國關係緊張、何以對西方壓力如此憎惡,以及它何以不肯承認境內少數族裔的原因。 ──安德魯‧納森(),《外交事務雜誌》(Foreign Affairs)這本書的作者在泰國、法國與美國蒐集大量原始材料,將研究工作做得很好,考證數據也很豐盛。它對史學辯論的許多中心議題、對時下的修正史觀都很有助益。 ──索倫‧伊瓦森(Søren Ivarsson),《太平洋事務》(Pacific Affairs)史崔特精確說明了泰國當局如何以推論方式運用國恥論遂行特定目標……我認為這本書在知識上很有啟發作用。 ──巴汶‧查察法彭恭(Pavin Chachavalpongpun),《東南亞研究》(Southeast Asian Studies)史崔特以有力的論據,說明泰國領導人如何不斷運用西方國家造成的歷史性犧牲,爭取民眾支持。這本書之所以具備影響力,另一個原因是他引用許多原始研究,包括泰國政府文件等。雖說這本書的訴求對象是泰國史學者,史崔特淺顯易讀的寫作方式使它也成為任何讀者的優良讀物……這本書以非常高明的手法,揭露泰國政客如何繼續利用反西方的國家主義,相當值得一讀。 ──《亞洲事務評論》(Asian Affairs Review)泰國如何利用國恥進行政治榨取,讓國恥成為一種支持它進行族裔沙文主義與軍事擴張的政治工具,一直是重要議題。本書討論這個議題,很有知識啟發性,同時也淺顯易讀。 ──《東南亞研究》這本書對史學者與政治學者特別有幫助,可以整合納入對泰國目前政治亂象的分析,非常受用。 ──《CHOICE雜誌》這本書對二十世紀泰國史,特別是泰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扮演的角色,提供了發人深省的新省思。 ──《逗留:東南亞社會議題雜誌》(Sojour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 【目錄】 導讀一 以多元角度理解現代泰國的成形 王健安 導讀二 進入失土國恥的歷史世界 林育生 導讀三 打破「泰」浪漫的迷思 許純鎰 導讀四 以史為戒,還是以史為「械」? 黃宗鼎前言 泰國史話中的「失落」概念 進入泰國史的門戶:勝利者與犧牲者/相互競爭的論述:王室-國族主義vs.國恥論/法國-暹羅危機以及泰國現代史的誕生/國恥論效應/選定創痛/史學架構內的國恥論/各章摘要/資料來源第一章 架構損失:廢除暹羅的不平等條約 暹羅的不平等條約/《鮑林條約》的簽署/調適不平等條約系統(一八五五-一八九三)/治外法權對主權的威脅(一八九三-一九○七)/「救贖」的一刻/小結第二章 國恥論的誕生 通往戰爭之路/選定創痛的構築/失落土地的定義/「左岸泰國人」/我們等得夠久了/群眾示威/孩子現已長大成人第三章 國恥論與反天主教 拉瑪五世與天主教的問題/認定天主教徒是「非泰」/剷除天主教的策略/教廷反應/北柳府的反天主教活動/迫害的結束/小結第四章 泰國與泛亞主義 決策/推動與日本結盟/對付英國的做法/日本:我們可信的朋友/造就亞洲民族/恐懼歐美白人/小結第五章 一九四六年:戰後和解與對國殤的重新思考 贖償過去的罪行/失土的議題/暹羅與印度支那獨立/國民大會的辯論/民眾反應/勝利紀念碑:緬懷損失/小結第六章 柏威夏:泰國的國恥論象徵 柏威夏的歷史/泰國是狼,柬埔寨是羊/法國是狼,暹羅是羊/動員貢獻/不知感恩的施亞努/審理與判決/泰國為什麼輸?/小結結語 謝啟 附註

原價: 390 售價: 351 現省: 39元
立即查看
法蘭西失落的國土:阿爾薩斯–洛林的流轉歷史,1870年至今日 (1版)

法蘭西失落的國土:阿爾薩斯–洛林的流轉歷史,1870年至今日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70 售價: 333 現省: 37元
立即查看
失落的聖典:追尋世界宗教的真義 (1版)

失落的聖典:追尋世界宗教的真義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80 售價: 612 現省: 68元
立即查看
失落的記憶拼圖:阿里噶爾鬆 (1版)

失落的記憶拼圖:阿里噶爾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99 售價: 299 現省: 100元
立即查看
現代人的孤獨、失落與悲哀- 村上春樹長篇小說析論 (1版)

現代人的孤獨、失落與悲哀- 村上春樹長篇小說析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50 售價: 22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