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93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地盤灌漿工程實務(附光碟) 作者:倪至寬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8/06/01 條碼:9789577054074 內容簡介 施工是一種技術也是藝術,在土壤或岩石的地盤中進行灌漿,更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技術來自於專業理論,而藝術則是彌補理論與實務間之差異,灌漿工程則屬理論與實務或者技術與藝術並重的專業。本書即是以這種角度來撰寫,內容可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灌漿工程、地盤施特性與力學性質、與灌漿工程案例等。因為灌漿工程是在地下施工,不易目視監督,施工品質很難掌握,加以地盤的形成過程複雜,地質變化多端,導致地盤灌漿的施工品質更不易掌控,相較於其他地工技術,灌漿工程施工困難度也更高,所以必須透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將各種灌漿工程依施工概要、施工要領、檢驗流程、管理標準及自主檢查方式來說明。簡化困難的技術為扼要的流程與表格,同時也可保留不確定性因素的彈性空間,亦即管理的藝術。 灌漿工程為地盤改良的方法之一,由於台灣為兩大板塊擠壓所形成,地質種類軟硬變化複雜,導致地盤工程性質差異很大,必須了解地盤特性之後,才可選擇適當之灌漿工法。此外,在新的世紀以來,各種新穎的灌漿材料快速發展,更加複雜化土壤與漿液的互動關係。地下工程有嚴重漏水及開挖面坍塌的事件,皆源自於工程人員對灌漿工程品質掌握的偏失,本課程除了詳盡介紹常用的滲透灌漿、劈裂灌漿、噴射灌漿、擠壓灌漿及攪拌灌漿的基本工法,也利用一些實際案例作為理論與實務融合的教材。 實際案例包含樁載重試驗和樁底灌漿成效的數值分析、樁底灌漿工程施工要領、黏土質砂土地盤扶正灌漿工法機制、黏土地盤扶正灌漿工法機制、潛盾掘進與地盤的互動關係、潛盾隧道在軟弱粘土層中灌漿效率之探討、超細水泥漿液滲透灌漿、新永春隧道熱瀝青灌漿、機場跑滑道灌漿維修工法、筏式基礎封底灌漿工法及機械攪拌灌漿等工程實例。 本書特色 ● 灌漿工程 地盤灌漿的施工品質不易掌控,施工困難度也更高,本書透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將各種灌漿工程依施工概要、施工要領、檢驗流程、管理標準及自主檢查等方式說明。將困難的技術簡化為流程與表格,同時也保留施工中不確定性因素發生的彈性空間。 ● 地盤特性與力學性質 台灣的地質軟硬變化複雜,導致地盤工程性質差異很大,近來各種新穎的灌漿材料快速發展,更加複雜化土壤與漿液的互動關係。本書詳盡介紹了常用的滲透灌漿、劈裂灌漿、噴射灌漿、擠壓灌漿及攪拌灌漿的基本工法,亦利用一些實際案例作為教材。 ● 灌漿工程案例 實際案例包含樁底灌漿工法、黏土質砂土地盤扶正灌漿工法、黏土地盤扶正灌漿工法、潛盾掘進與地盤的互動關係、潛盾隧道在軟弱粘土層中背填灌漿效率之探討、超細水泥漿液滲透灌漿、隧道熱瀝青灌漿、剛性鋪面灌漿維修工法及機械攪拌灌漿等工程實例。 作者簡介 倪至寬 作者於1985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共累積國外工程顧問公司工作資歷七年,淡江大學任教共六年時間。 期間參與推廣教育工作迄今,包括工地主任訓練班及品管人員訓練班,並協助推動、參與台北縣政府工務局施工防災說明及施工查核的工作。希望能結合大地工程的理論與實務二面,落實於高等教育之中。 目錄 第一章 灌漿工程概要 1.1 前言 1.2 土層灌漿(grouting in soil) 1.3 岩盤灌漿(grouting in rock) 1.4 灌漿工法之分類 1.5 灌漿材料之種類 1.6 灌漿工法之應用 第二章 地盤特性與力學性質 2.1 土壤的定義 2.2 片狀土壤的物理及工程性質 2.2.1 物理性質 2.2.2 工程性質 2.2.3 案例介紹 2.3 球狀土壤的物理與工程性質 2.3.1 物理性質 2.3.2 工程性質 2.3.3 應用實例 2.4 統一土壤分類法及應用 2.4.1 統一土壤分類法 2.4.2 分類說明 2.4.3 應用說明 2.5 岩石分類法 2.6 土壓力 第三章 高壓噴射灌漿工程 3.1 施工概要 3.2 施工要領(以 JSG 工法為例) 3.3 施工作業流程圖及檢驗要點(以 JSG 工法為例,如圖 3-6 所示) 3.4 施工品質管理標準(以 JSG 工法為例,如表 3-6 所示) 3.5 施工自主檢查表(以 JSG 工程為例,如表 3-7 所示) 第四章 機械攪拌灌漿工程 4.1 施工概要 4.2 施工要領 4.3 施工作業流程圖及檢驗要點(如圖 4-3) 4.4 施工品質管理標準(如表 4-1) 4.5 施工自主檢查表(如表 4-2) 4.6 水泥深層攪拌工法 4.7 粉體噴射攪拌灌漿工法 第五章 低壓滲透灌漿工程 5.1 前言 5.2 施工概要(以二重管雙環塞工法為例) 5.3 施工要領 5.4 施工作業流程圖及檢驗要點(以 double packer 為例,如圖 5-8 所示) 5.5 施工品質管理標準(以 double packer 為例,如表 5-3 所示) 第六章 灌漿工程案例 6.1 灌漿工法應用於建物扶正之力學機制初探與應用 6.1.1 摘要 6.1.2 前言 6.1.3 不同灌漿方式之比較及原理 6.1.4 擠壓灌漿與脈狀灌漿工法之力學機制 6.1.5 建物扶正案例分析 6.1.6 結論 6.2 黏土地盤扶正灌漿工法機制 6.2.1 摘要 6.2.2 前言 6.2.3 補償性灌漿工法 6.2.4 補償性灌漿之灌漿成效 6.2.5 建物扶正案例分析 6.2.6 結論 6.3 潛盾掘進與地盤的互動關係 6.3.1 摘要 6.3.2 前言 6.3.3 案例背景 6.3.4 潛盾掘進結果與討論 6.3.5 結論 6.4 潛盾隧道在軟弱粘土層中灌漿效率之探討 6.4.1 摘要 6.4.2 補償性灌漿 6.4.3 現場灌漿試驗 6.4.4 室內灌漿試驗 6.4.5 傾斜扶正 6.4.6 研究規劃 6.4.7 結論 6.4.8 建議 6.5 超細水泥漿液滲透灌漿 6.5.1 摘要 6.5.2 前言 6.5.3 文獻回顧 6.5.4 試驗內容 6.5.5 試驗結果與討論 6.6 防止新永春隧道湧水的熱瀝青灌漿工法 6.6.1 摘要 6.6.2 前言 6.6.3 熱瀝青之介紹 6.6.4 工程地質概述 6.6.5 瀝青灌漿 6.6.6 灌漿結果 6.6.7 結論與建議 6.7 樁載重試驗和樁底灌漿成效的數值分析 6.7.1 摘要 6.7.2 前言 6.7.3 試樁地點及資料處理 6.7.4 數值分析 6.7.5 數值分析結果 6.7.6 結論 6.8 樁底灌漿工程實例 6.8.1 工程簡介 6.8.2 地質與地下水 6.8.3 樁底灌漿作業 6.9 機械攪拌灌漿工程實例 6.9.1 工程簡介 6.9.2 地質與地下水 6.9.3 施工流程 6.10 剛性鋪面版底灌漿 6.10.1 工程簡介 6.10.2 灌漿孔位配置 6.10.3 施工流程 6.10.4 灌漿結果 6.10.5 透地雷達掃描結果 6.10.6 落重鎚施測結果 參考文獻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對於科學發展而言,微積分對應的是古典力學;線性代數則對應的是量子力學。線性代數看似起步較晚,然而其涵蓋的範圍快速擴張,幾乎與微積分比肩齊行。對工業技術而言,第五次工業革命是一個從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數位化到人因化的漸進發展結果,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應用,對現代科技與日常生活的穿透力,早已是無遠弗屆,勢不可擋。然而發展人工智慧的關鍵,就在於數學基礎,更精確地說,則是微積分、線性代數,再加上機率與統計。 本書的內容包含了線性代數的範圍、向量與矩陣、線性方程式、向量空間、投影與線性轉換、行列式、本徵值與本徵向量、正定矩陣與應用、不變子空間、Jordan標準式、奇異值分解。教材目標主要是介紹基礎的線性代數概念,指向人工智慧的數學基礎所需,而定理的證明,盡量以簡明的範例與練習運算作說明。詳細的計算過程載於另冊,讀者可參閱《基礎線性代數範例與練習解答》一書。 本書可作為「線性代數」、「高等代數」、「抽象代數」、「工程數學」相關科目的參考教材。 【目錄】 第1章 線性代數緒論 1-1 線性代數的內容 1-2 線性代數的範疇 1-3 純量、向量、矩陣與八元數的緣起 1-4 向量與矩陣的關係 1-5 線性代數的基本元素 1-5-1 維度初探 1-5-2 向量 1-5-3 矩陣 1-5-4 向量空間 1-6 向量的維度、矩陣的維度與向量空間的維度 1-7 增廣矩陣法 1-8 線性代數的架構 第2章 向量與矩陣 2-1 向量和矩陣 2-1-1 向量的運算 2-1-2 矩陣的運算 2-1-3 矩陣和向量的乘法運算 2-1-4 矩陣分區 2-1-5 向量與向量的乘積 2-1-6 外積與線性映射 2-1-7 矩陣與向量的乘積 2-1-8 矩陣與矩陣的乘積 2-2 矩陣相乘的四種圖像 2-3 矩陣的跡 2-4 基本矩陣 2-5 逆矩陣和逆置操作 2-6 逆矩陣的幾何解釋 2-7 轉置操作 2-8 置換矩陣 2-9 對稱矩陣 2-9-1 對稱矩陣的特性 2-9-2 斜對稱矩陣(Skew symmetric matrix)的特性 2-9-3 建構對稱矩陣的方法 2-10 正交矩陣與正交歸一矩陣 2-10-1 正交矩陣 2-10-2 正交矩陣的特性 2-10-3 正交轉換的特性 2-10-4 對稱矩陣正交對角化的演算 2-11 Hermitian矩陣 2-12 么正矩陣 2-13 冪零矩陣 2-14 冪等矩陣 2-15 正規矩陣 第3章 解線性方程式的基礎 3-1 樞軸變數與自由變數 3-2 梯形矩陣、列梯矩陣和最簡列梯矩陣 3-2-1 梯形矩陣 3-2-2 列梯矩陣 3-2-3 最簡列梯矩陣 3-3 列簡化法 3-4 樞軸變數與自由變數 3-5 矩陣的LU分解與求解方程式 3-5-1 主子式 3-5-2 矩陣的LU分解 3-5-3 A = LU和PA = LU 3-5-4 LU分解的演算法 第4章 線性方程組 4-1 線性代數的幾何原理 4-1-1 向量的幾何圖像 4-1-2 線性方程組的幾何圖像 4-2 線性幾何和線性方程組 4-2-1 線性空間的交點 4-2-2 向量的線性組合 4-3 線性聯立方程組的四種圖像 4-4 矩陣方程組的解 4-5 解線性方程組的方法 4-5-1 後向替代法 4-5-2 求解線性方程組──LU分解 4-5-3 求解線性方程組──Gauss-Jordan消去法 4-6 最簡列梯矩陣與線性方程組的完整解 4-7 一致的方程組與不一致的方程組 4-8 方程組解和矩陣表示的關係 第5章 向量空間 5-1 向量空間與向量子空間 5-2 函數和向量的關係 5-3 向量子空間的交集與聯集 5-4 矩陣的四個基本向量子空間 5-5 向量子空間的維度 5-6 四個基本向量子空間基底向量的定義 5-6-1 由定義求四個基本向量子空間 5-6-2 以圖像法求四個向量子空間 5-6-3 以增廣矩陣法求四個向量子空間 5-7 對偶空間 5-8 正交補餘 第6章 線性轉換與投影 6-1 線性轉換 6-2 線性變換與矩陣 6-3 矩陣變換的幾何意義 6-4 平面的線性變換的幾何學 6-5 齊次座標 6-6 正交投影 6-7 Gram-Schmidt 過程 6-8 投影矩陣 6-8-1 正交投影矩陣 6-8-2 投影矩陣的表示式 6-8-3 有序基底 6-9 改變基底向量的效應 6-9-1 基底變化對向量表示的影響 6-9-2 基底變化對線性轉換矩陣表示的影響 6-10 基底變化對線性算符矩陣的影響 6-11 QR 分解 6-11-1 QR分解與求解方程式 6-11-2 矩陣的QR分解 6-11-3 矩陣A行向量是獨立的 6-11-4 矩陣A行向量不是獨立的 6-11-5 完整的QR分解 第7章 行列式 7-1 行列式的定義 7-2 行列式的計算 7-3 行列式的性質 7-4 三個計算行列式值的方法 7-4-1 行列式的樞軸法 7-4-2 行列式的置換展開 7-4-3 行列式的餘因數法 7-5 行列式和幾何學 7-6 Cramer 規則 7-7 非齊次方程式和參數變化法 第8章 本徵值與本徵向量 8-1 本徵值與本徵向量 8-2 本徵值和本徵向量的幾何意義 8-3 幾何重根數與代數重根數 8-4 本徵值的三個性質 8-5 矩陣對角化 8-6 相似轉換的重要特性 8-7 矩陣的平方根 8-8 矩陣可以被對角化的條件 第9章 正定矩陣與應用 9-1 範數 9-2 波譜分解 9-3 二次形式 9-4 二次形式的矩陣的基底轉換規則 9-5 主軸理論 9-6 主軸的幾何學觀點 9-7 正定矩陣 9-8 Cholesky分解 9-9 多變數梯度 9-9-1 Rayleigh商的極值 9-9-2 極大化極小原理與極小化極大原理 第10章 不變子空間 10-1 不變子空間 10-2 廣義本徵向量初探 10-3 塊狀三角形矩陣或塊狀對角矩陣的演算法 10-4 不變子空間的圖像概念 10-5 不變子空間的定義 10-6 不變子空間的基底向量 10-7 幾個重要的例子 10-8 塊狀三角形矩陣 10-9 由線性獨立向量延伸出一組基底的方法 10-10 對角區塊形式與不變子空間的直和 第11章 Jordan標準式 11-1 複數與實數的差異 11-2 向量空間的實數化和複數化 11-2-1 複數 11-2-2 複數向量 11-2-3 複數向量空間 11-2-4 複數向量矩陣的共軛 11-2-5 複數向量矩陣 11-2-6 複數線性轉換 11-3 實數矩陣的複數可對角化與複數不可對角化 11-3-1 複數可對角化的實數矩陣 11-3-2 複數不可對角化的實數矩陣 11-4 複數本徵值的動力學 11-4-1 複矩陣與複數的類同 11-4-2 一個具有複數本徵值的(2 × 2)矩陣的動力學過程 11-5 Jordan分解 11-6 Jordan形式的矩陣理論基礎 11-6-1 行空間、零核空間與Jordan標準基底 11-6-2 Jordan點圖 11-7 Jordan標準形式初探 11-8 廣義本徵向量 11-9 廣義本徵向量鏈 11-10 方陣和Jordan標準形式的關係 11-11 Jordan標準形式的演算法 11-12 點圖與Jordan基底向量 11-12-1 上面對齊的Jordan點圖寬度和長度的方式 11-12-2 下面對齊的Jordan點圖寬度和長度的方式 11-13 Jordan標準形式的演練 11-14 Jordan形式的次冪運算 第12章 奇異值分解 12-1 奇異值分解的直覺定義 12-2 SVD的演算法 12-3 奇異值分解的演算與應用 12-4 SVD和四個基本子空間 12-5 奇異值分解的原理 12-6 極分解 12-6-1 右/左極分解 12-7 廣義逆矩陣 12-8 左逆矩陣和右逆矩陣、廣義逆矩陣 12-8-1 左逆矩陣 12-8-2 右逆矩陣 12-8-3 廣義逆矩陣與四個基本向量子空間 12-9 廣義線性模型 12-9-1 簡單回歸和多元回歸 12-9-2 線性最小方乘法問題的一般解 12-9-3 最小範數解和最小平方誤差問題 12-9-4 不完全確定方程組和過度確定的方程組 參考資料 索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食物由生食變成熟食,是人類飲食生活中的一大進展。然而,將食物烹調原理集結作為理論基礎,則是近百年之事。當人們了解食物烹調是有原理可依循時,就可變化、製作出不同的菜餚。近年來「分子廚藝」就因此誕生,人們利用不同的食材製作出與食材完全不相關的東西,讓飲食生活更有創意也更為豐富。 本書將東西方烹調方法做了解釋,讓讀者可以了解及加以利用,使餐食更多元化。各類食物的食材選購、烹調原理等都不相同,希望讀者可以充分掌握,就可隨意地變化菜單。 本書總共十六章,包括現代食品發展、食材認識、製備方法;且依照食材種類分別介紹:主食類、肉類、海鮮類、黃豆類、蛋類、奶類、油脂、蔬果類、菇類等;附上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食品器具之衛生標準,希望讓人不論是在家烹飪或者外食,都能吃得好、吃得健康。 近年來食安風波不斷,其原因就是為了食物製作出來的成品口感、風味、色澤好,廠家添加了不合法的食品添加物,食安問題引發社會動盪不安,希望本書介紹一些基本知識,會帶給讀者一些觀念,讓作菜的人,可用到合法的調味料,作出安全的食品。 【目錄】 序 (3)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烹調之目的 第二節 水的重要性 第三節 熱傳導 第四節 蛋白質變性 第五節 食品的褐變 第六節 食品標誌與安全認證 第二章 現代食品發展 第一節 食品標誌 第二節 食品添加物 第三節 有機農產品 第四節 分子廚藝 第五節 基因食品 第六節 季節性的食物 第三章 食材認識 第一節 食物酸鹼性 第二節 認識各類食材 第四章 製備方法 第一節 刀具 第二節 烹調方法 第三節 調味 第四節 調味料 第五節 香辛料的作用、種類、特徵及用途 第五章 主食類 第一節 米 第二節 小麥 第三節 玉米 第四節 馬鈴薯 第五節 番薯 第六章 肉 類 第一節 肉的品種及特徵 第二節 營養價值 第三節 肉的構造 第四節 肉類的選購 第五節 肉的切割 第六節 影響肉嫩度之因素 第七節 肉的保水性 第八節 肉之烹調 第九節 肉類加工 第七章 海鮮類 第一節 海鮮之分類 第二節 海鮮的營養價值 第三節 魚貝類之選購 第四節 魚貝類之腐敗、鮮度判定與品質管理 第八章 黃豆類 第一節 黃豆的營養成分 第二節 黃豆的用途 第三節 各種黃豆產品 第九章 蛋 類 第一節 蛋的種類與營養 第二節 蛋的選購 第三節 蛋的烹調原理 第四節 蛋的製備 第五節 蛋的加工 第十章 奶 類 第一節 奶類的營養價值 第二節 奶類加工 第三節 牛奶之烹調原理 第十一章 油 脂 第一節 油脂之特性 第二節 油脂加熱之變化 第三節 市售橄欖油之種類 第四節 利用油酸來判斷油脂的好壞 第五節 餐飲業用油之指引 第六節 近年來食用油事件 第十二章 蔬果類 第一節 蔬果的分類 第二節 蔬果的營養價值 第三節 蔬果的色素 第四節 有機農產品 第五節 蔬果農藥之去除 第六節 蔬菜殺菁 第七節 蔬果之儲存 第十三章 菇 類 第一節 菇類的營養價值 第二節 各食用菇類 第三節 保健用菇類 第十四章 飲 料 第一節 咖啡 第二節 茶 第十五章 蛋糕與小西餅 第一節 蛋糕類 第二節 小西餅 第十六章 低碳與素食飲食 第一節 低碳飲食 第二節 素食 附錄一 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 附錄二 食品器具之衛生標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民宿經營業者輔導.理論與實務綜合的一本書。 隨書介紹全省14家民宿的規劃、布局、特色。圖文並茂。 民國91年臺灣加入WTO,農業的生產與銷售是政府機構最關心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未協助農民轉型,而委託輔仁大學民生學院來協助訓練想要轉型經營民宿的業者,兩年共訓練出320位學員,在訓練過程中找到很好的師資,將民宿經營的概念、經費實務、理論基礎,做了很清楚的介紹。 事後,到各民宿觀摩學員由做中學,每年學員做經驗分享。民宿發展至今已經成一種重要的住宿選擇,全書共計四章──民宿的導引、民宿的申請、民宿的經營管理與民宿經營實務。從各個方面羅列、解說、分析民宿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也介紹全省14家民宿的規劃、布局、特色。圖文並茂。 臺灣民宿也同觀光旅遊業崛起,短期內成立許多民宿。未來要經營民宿一定要加入文化特色、有獨立風格、交通要便捷、資訊透明、加入民宿協會、隨時跟著時代潮流有所變化。希望本書能帶給民宿業者與消費者一些資訊。 【目錄】 序 (2)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民宿的定義 002 第二節 各國民宿的起源與發展 005 第三節 各國民宿的類別 011 第四節 民宿管理辦法 017 第二章 民宿申請 029 第一節 民宿設置前評估 030 第二節 民宿投資計畫 031 第三節 民宿與社區文化 034 第四節 塑造創新產業的民宿 035 第五節 民宿申請 044 第三章 民宿經營管理 049 第一節 房務管理 050 第二節 民宿餐飲管理 058 第三節 民宿特色餐點 084 第四節 山坡地水土保持 102 第五節 民宿消防管理 112 第六節 民宿颱風災害管理 116 第七節 民宿地震災害管理 116 第八節 動物咬傷急救防備 117 第九節 顧客抱怨處理 120 第十節 民宿的體驗 121 第四章 民宿經營實務 125 第一節 民宿與旅館的區隔 126 第二節 民宿經營成功的要素 128 第三節 民宿經營的資源 132 第四節 民宿成功因素 133 第五節 民宿經營績效 134 第六節 民宿的市場區隔 135 第七節 民宿經營者應具備的能力 137 第八節 民宿創新經營 139 第九節 民宿行銷 141 第十節 民宿的行銷策略 142 第十一節 建一間符合綠色環保的民宿 157 第十二節 綠色民宿 160 第十三節 導覽解說 161 第十四節 民宿業者對民宿評鑑指標之看法 162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