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各論(上)(修訂版)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刑法各論(上)(修訂五版)
作者:甘添貴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9789571466750
內容簡介
我國刑法典分則編共有36章之犯罪規定,大體上得將其分為侵害國家法益之犯罪、侵害社會法益之犯罪以及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因體系甚為龐雜,犯罪類型眾多,本書爰將其分為上、下二卷分別加以論述。「上卷」係以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作為論述之範圍,除侵害有關人格專屬法益之犯罪外,並兼及有關財產非專屬法益之犯罪。書中有諸多論點雖係摘取自拙著《體系刑法各論》第1、2卷之精華,但仍加以大幅度改寫,並增加不少司法實務及個人之最新見解。「下卷」則以侵害社會法益及國家法益之犯罪作為論述之對象,除參酌舊著《刑法各論(上)》之部分見解外,無論深度及廣度,均與舊著有相當大之差異,希能有助於讀者之參酌與理解。
目錄
第一篇 序 論
第二篇 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
第一章 殺人罪
第二章 傷害罪
第三章 墮胎罪
第四章 遺棄罪
第五章 妨害自由罪
第六章 妨害名譽及信用罪
第七章 妨害秘密罪
第八章 竊盜罪
第九章 搶奪強盜及海盜罪
第十章 侵占罪
第十一章 詐欺背信及重利罪
第十二章 恐嚇及擄人勒贖罪
第十三章 贓物罪
第十四章 毀棄損壞罪
第十五章 妨害電腦使用罪
刑法各論(下)(修訂五版)
叢書:法律
ISBN13:9789571474496
替代書名:Criminal Law—Specific Provisions
出版社:三民書局
作者:甘添貴-著
裝訂/頁數:平裝/568頁
規格:23.2cm*17.2cm*2.7cm (高/寬/厚)
版次:五
出版日:2022/08/31
中國圖書分類:刑法
內容簡介
我國刑法典分則編共有36章之犯罪規定,大體上得將其分為侵害國家法益之犯罪、侵害社會法益之犯罪以及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因體系甚為龐雜,犯罪類型眾多,本書爰將其分為上、下二卷分別加以論述。「上卷」係以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作為論述之範圍,除侵害有關人格專屬法益之犯罪外,並兼及有關財產非專屬法益之犯罪。書中有諸多論點雖係摘取自拙著《體系刑法各論》第1、2卷之精華,但仍加以大幅度改寫,並增加不少司法實務及個人之最新見解。「下卷」則以侵害社會法益及國家法益之犯罪作為論述之對象,除參酌舊著《刑法各論(上)》之部分見解外,無論深度及廣度,均與舊著有相當大之差異,希能有助於讀者之參酌與理解。
目錄
第三篇侵害社會法益之犯罪
第一章公共危險罪
第一節放火及失火罪
第二節決水罪
第三節妨害交通罪
第四節危險物罪
第五節妨害公共衛生罪
第六節妨害保護安全設備罪
第七節其他公共危險罪
第二章妨害公共信用之犯罪
第一節偽造貨幣罪
第二節偽造有價證券罪
第三節偽造度量衡罪
第四節偽造文書印文罪
第三章妨害性自主罪
第四章妨害善良風俗之犯罪
第一節妨害風化罪
第二節妨害婚姻及家庭罪
第三節褻瀆祀典及侵害墳墓屍體罪
第四節賭博罪
第五章妨害國民經濟及健康之犯罪
第一節妨害農工商罪
第二節鴉片罪
第四篇侵害國家法益之犯罪
第一章侵害國家權力作用之犯罪
第一節瀆職罪
第二節妨害公務罪
第三節妨害投票罪
第四節妨害秩序罪
第五節脫逃罪
第六節藏匿人犯湮滅證據罪
第七節偽證及誣告罪
第二章侵害國家存在與安全之犯罪
第一節內亂罪
第二節外患罪
第三節妨害國交罪
立即查看
刑事訴訟法 6/E 2021 <新學林>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刑事訴訟法
系列名:入門教科書系列
ISBN13:9789865261078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黃朝義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6
出版日:2021/08/01
中國圖書分類:刑事訴訟法
本書特色
國民法官法制定後,刑事訴訟制度勢必將大幅度地朝向當事人主義邁進。素人國民法官走入法庭參與審判程序,並與職業法官共同認定事實與適用法律,也將有別於過去職權主義的訴訟構造。同時起訴一旦採卷證不併送制度後,檢察官實質舉證責任的無法規避、法院職權調查色彩的降低以及法官預斷的排除等公平法院理念的保障,必將逐步體現。本書加入國民法官法章後,章節的編排仍依刑事追訴程序各階段,分為偵查篇、起訴審判篇、通常救濟篇、特別救濟篇與執行附民篇等篇撰寫,讓讀者得以容易清楚的理解與掌握整個刑事追訴體系之全貌。
作者簡介
黃朝義
學歷: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法學博士
現職: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專任教授
經歷:
曾任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
曾任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專任副教授
專長領域:
刑法
刑事訴訟法
六版序
近年來,刑事訴訟法以超速行駛般進行修法或調整,此在民主國家訴訟制度中並未多見,誠屬一特殊現象。其中最受到矚目者不外乎為,(1)廢除判例與決議制度,導入了所謂的最高法院大法庭制度:以及(2)為提升國民司法參與,實現司法民主化與審判透明度,綜合了英美法系的陪審制、歐陸法系的參審制與日本的裁判員制度,折衷採取而成的國民法官制。前者已在實務運作,卻也衍生了些許爭議問題;後者預計在2023年1月實施,起訴採行美日國家的卷證不併送制度,屆時將對我刑事追訴制度有重大影響。
繼司法院釋字737號解釋後,同釋字762號解釋更加強化了被告卷證資訊獲知權。而2019年限制出境與出海的修法,檢察官跳脫法院司法審查程序,擴充了等同強制處分的決定權,此在人民權益保障上做了不當示範的修法活動,顯有開民主倒車之重大疑慮。也因為限制出境出海的結果,似乎給了法務機關覺得更加有機會,法務部進一步於2020年提出了超越民主國家無法想像的科技偵查法草案,檢察官可以在無法院司法審查之情況下,大範圍的擁有對人民通訊隱私的介入權(侵入行為)。目前雖該草案暫未立法或許短暫沒問題,但法務機關是否因而收手,實難以臆測。
本次修訂,除上述相關論點詳為解說與論述外,主要就近年來的修法內容以及實務相關見解,完整的做了相當程度的增補與調整。
改版過程中感謝內人與女兒的支持,感謝彰化地方法院陳德池法官與中壢分局黃政龍博士提供寶貴意見。新學林出版社毛基正總經理、林靜妙副總編輯等員的鼎力支持,併為致謝。
黃朝義 序於新北樹林
2021年7月
目錄
序言
導論篇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刑事追訴流程 1
第二節 刑事訴訟之目的 3
第三節 刑事訴訟之基本概念 6
第四節 刑事訴訟法之效力範圍 44
第二章 刑事訴訟程序主要參與者 50
第一節 概說 50
第二節 法院 51
第三節 當事人 90
第四節 辯護人、輔佐人與代理人 98
第五節 犯罪被害人 113
第三章 訴訟行為與訴訟條件 126
第一節 訴訟行為 126
第二節 訴訟條件 146
偵查篇
第四章 偵查程序 150
第一節 偵查程序概說 150
第二節 檢警關係 165
第三節 偵查之開始 172
第五章 傳統型態偵查作為之實施 196
第一節 傳喚與通知 196
第二節 拘提與逮捕 199
第三節 通緝 218
第四節 羈押與具保 220
第五節 搜索與扣押 270
第六章 新型態偵查作為之實施 307
第一節 鑑定 307
第二節 勘驗與相驗 321
第三節 監聽、通聯紀錄調取 329
第四節 科技偵查 360
第五節 誘捕偵查 369
第六節 監視下運送移轉(控制下交付) 375
第七節 測謊 379
第七章 偵查終結 382
第一節 概說 382
第二節 不起訴 386
第三節 立法論之課題-微罪處分權 408
第八章 證據保全 412
第一節 概說 412
第二節 修法前之證據保全 413
第三節 現行法證據保全之內涵 415
第四節 證據保全之未來課題 421
起訴審判篇
第九章 公訴之提起與撤回 423
第一節 概說 423
第二節 起訴卷證不併送制度(起訴狀一本主義) 425
第三節 起訴後之法律效果 430
第四節 公訴之追加與撤回 437
第五節 附論:訴因制度概述 442
第十章 公訴第一審程序 448
第一節 概說 448
第二節 公判庭前之程序 449
第三節 公判程序 472
第四節 證據法則導論 527
第五節 自白法則 569
第六節 證據排除法則 604
第七節 傳聞法則 618
第八節 科學證據 648
第九節 裁判(判決與裁定) 656
第十一章 國民法官法制度 676
第一節 概說 676
第二節 國民法官法適用案件及管轄 679
第三節 國民法官及備位國民法官 682
第四節 國民法官法審理程序 692
第十二章 自訴程序 723
第一節 概說 723
第二節 自訴之提起與限制 724
第三節 自訴之效力 729
第四節 自訴之撤回 730
第五節 自訴之承受與擔當 731
第六節 自訴之審判 732
第七節 自訴之反訴 742
第八節 自訴程序之未來課題 744
第十三章 簡易程序 746
第一節 概說 746
第二節 簡式審判程序 752
第三節 簡易判決處刑程序 756
第四節 量刑協商程序 764
第十四章 沒收特別程序 780
第一節 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 780
第二節 第三人聲請撤銷沒收確定判決 786
第三節 單獨宣告沒收程序 787
通常救濟程序篇
第十五章 通常救濟程序 789
第一節 通常救濟程序總論 789
第二節 第二審程序 828
第三節 第三審上訴 836
第十六章 抗告程序 861
第一節 抗告之意義與性質 861
第二節 抗告程序 862
第三節 再抗告 868
第四節 準抗告 869
特別救濟程序篇
第十七章 特別救濟程序 871
第一節 特別救濟程序總論 871
第二節 再審 880
第三節 非常上訴 911
執行附民篇
第十八章 執行與附民程序 930
第一節 執行程序 930
第二節 附帶民事訴訟程序 941
重要名詞索引 951
立即查看
經濟學概要
作 / 譯 者 : 朱敬一,毛慶生,林全,許松根,陳添枝,陳思寬,黃朝熙
I S B N - 13 : 9786269513581
I S B N -
類 別: 經濟學原理
版 次: 7 版
年 份: 2022
規 格: 270 頁
出 版 商: 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經濟學的入門教科書除了教授簡要的專業知識,也要幫助學生銜接「經濟學知識」與「現實經濟現象」。經濟學知識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與檢證,短期間不容易產生大改變;但是現實經濟現象卻可能偶有重大翻騰。假如我們不因現實重大事件而改寫若干內容,則知識就欠缺生動的現實對比,讀者會覺得生冷乾澀。2019年爆發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不但嚴重衝擊經濟,也大幅影響教學。新冠肺炎對經濟的打擊,與2008年的金融海嘯相比,恐怕要嚴重數倍。此外,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更使得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因應時局動盪,此次改版,即以前述新冠肺炎為主角,穿插少許俄/烏戰爭的衝擊。我們在不同的章節,向讀者介紹如何分析這些衝擊的經濟影響。
目錄
第1章 為什麼要唸經濟學
第2章 需求、供給與均衡
第3章 供需彈性與均衡分析
第4章 消費者選擇與需求曲線的導出
第5章 生產理論與成本分析
第6章 完全競爭市場
第7章 不完全競爭市場
第8章 生產要素的供需
第9章 總體經濟與總體指標
第10章 失業與物價膨脹
第11章 簡單凱因斯模型
第12章 貨幣的供給與需求
第13章 總合供需與政府政策
第14章 國際貿易
第15章 國際金融
立即查看
Forensic Science: The Basics (2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As forensic science continues to play a wider role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rimes and apprehension of criminals, those without crime scene or crime lab training must now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techniques and language of the forensic scientist. Avoiding the complicated science and graphic violence typical of most forensic references, this book is written specifically for those without forensic science experience. While it provides a professional reference for those not steeped in the details of forensic science, the wealth of instructor material available for teachers and its pedagogical approach make this an ideal textbook for high school and introductory level courses.
Following up on the tremendously popular first edition, Forensic Science: The Basics, Second Edition now adds the insight of a new co-author who is known nationally for training instructors how to teach forensic science at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The book takes readers from the initial evidence collec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evaluation procedures, right up to and including the courtroom presentation.
Packed with case studies, photographs, and exercises, this book provides everything the non-scientist needs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utilize the vital research approaches that forensic science can offer.
"Test Yourself" ques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chapter familiarize you with the language and approaches needed to understand and communicate with experienced crime scene investigators and laboratory personnel.
Offering the forensic sciences at their most accessible, Forensic Science: The Basics, Second Edition i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detectives, journalists, prosecutors, defense attorneys, and other non-science professionals who need to understand, interpret, and report on the newest advances in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PowerPoint® lecture slides, test bank, and other ancillary material on CD-ROM is available with qualifying course adoption
立即查看
刑法總則理論與運用(精) (1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刑法理論也許都會讓人覺得相當深奧與混亂,經常讓人無所循從。本書撰寫的目的,是想讓刑法的學習能夠避開「理論與爭議叢林」的困境,而能輕鬆愉快入門並深入掌握。寫作風格上,力求清晰易讀,因此本書盡量以案例引導及圖表綜合並陳的方式來敘述,應該可以減輕讀者在閱讀及理解上的困難。本書不但適合初學者的閱讀,更能提供研究者參照及考試者攻略。
目錄
第一篇 緒 論
第一章 刑法之沿革
第二章 刑法總則在法律體系中之地位
第三章 刑法之概念
第一節 刑法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刑法之分類
第三節 刑法學和其他刑事科學之關係
第四節 刑法之功能
第五節 刑法之特色
第六節 刑法之性質
第四章 罪刑法定原則
第一節 罪刑法定原則
第二節 刑罰之意義與目的
第五章 刑法法典
第一節 刑法之解釋
第二節 刑法之用語
第三節 刑法總則之適用範圍
第四節 刑法之效力
第二篇 犯罪論
第一章 犯罪之意義與犯罪成立之階層理論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犯罪之意義
第三節 犯罪成立之階層理論
第二章 行為理論
第一節 行為之理論
第二節 刑法之行為
第三章 犯罪論體系之演進及內容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古典犯罪理論
第三節 新古典犯罪理論
第四節 目的犯罪理論
第四章 犯罪類型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種類
第五章 構成要件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客觀之構成要件
第三節 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第四節 主觀之構成要件
第五節 構成要件錯誤
第六章 違法性
第一節 違法性之概念
第二節 法定阻卻違法事由
第三節 超法定阻卻違法事由
第四節 構成要件該當與違法性的組合
第七章 罪 責
第一節 罪責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罪責之內涵
第八章 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
第一節 客觀處罰條件
第二節 個人阻卻或解除刑罰事由
第九章 錯 誤
第一節 錯誤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錯誤之分類及其處理
第十章 行為階段與未遂犯
第一節 行為階段
第二節 未遂犯之基本問題
第三節 普通(障礙)未遂犯
第四節 不能未遂犯
第五節 中止未遂犯
第十一章 正犯與共犯
第一節 正犯之概說
第二節 共同正犯
第三節 間接正犯
第四節 共犯(參與犯)
第十二章 過失犯
第一節 過失犯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過失作為犯之構成要件
第三節 過失作為犯之違法性與罪責
第四節 過失作為犯之未遂犯、正犯與共犯
第五節 過失犯之其他問題
第十三章 不作為犯
第一節 不作為犯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不作為犯之構成要件
第三節 不作為犯之違法性
第四節 不作為犯之罪責
第五節 不作為犯之行為階段與未遂犯
第六節 不作為犯之正犯與共犯
第三篇 競合論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競合論體系
第三節 法條競合
第四節 真正競合
第四篇 犯罪的法律效果
第一章 犯罪的效果概論
第二章 刑罰之種類
第一節 刑罰之種類
第二節 主刑重輕之標準
第三章 刑罰之適用
第一節 各種刑罰之適用
第二節 刑罰之加重
第三節 刑罰之減輕
第四節 刑罰之免除
第五節 刑罰之加減方法與順序
第四章 刑罰之執行
第一節 易刑處分
第二節 刑期之計算與羈押之折抵
第三節 緩 刑
第四節 假 釋
第五章 刑罰之消滅
第一節 赦 免
第二節 時 效
第六章 保安處分
第七章 沒 收
第一節 沒收的修法重點
第二節 沒收的種類
第三節 沒收的裁判與執行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