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153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以Python的模擬方法來輔助或取代數學證明,有效掌握計量經濟學。 ⊙理論與實作兼具,操作步驟清楚易懂。 ⊙內容包含以簡單線性迴歸(SLR)模型說明OLS與Python操作、比較古典與新古典線性迴歸模型的基本假定、介紹MLR模型/NLRM基本假定、說明變異數異質結果以及使用穩健的標準誤、檢視模型設定問題等。 ⊙附贈光碟提供書中完整原始程式碼,幫助學習理解、迅速進入狀況。本書以熱門程式語言Python實際操作,帶領讀者認識以及運用計量經濟學。 內容循序漸進,從第1章介紹基礎理論、檔案數據資料,手把手教學。第2章利用簡單線性迴歸(SLR)模型說明計量經濟學的主要方法:OLS,以及如何於Python下操作。第3章比較古典與新古典線性迴歸模型的基本假定。第4章介紹MLR模型。第5章介紹NLRM的基本假定。第6章進一步說明迴歸模型的大樣本推論以及OLS估計式之漸近有效性。第7章討論MLR模型的特殊函數型態(如對數函數、二次式以及交互變數型態),以及估計迴歸模型的預測部分。第8章檢視迴歸模型下的質性變數。第9章說明變異數異質的結果、使用穩健的標準誤,以及如何使用WLS方法與應用。第10章檢視模型設定問題,其中包括代理變數、因變數與自變數之衡量誤差、離群值與最小絕對誤差等。 書中範例所呈現任何計算、模擬、估計、編表或甚至於繪圖等操作,光碟內皆附有完整的Python程式碼供讀者參考使用。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何謂計量經濟學? 1.2 資料的類型 1.3 資料產生過程與其他情況不變 1.4 本書所使用的檔案數據資料第2章 簡單迴歸模型 2.1 簡單迴歸模型的定義 2.2 OLS估計式 2.2.1 OLS估計式的導出 2.2.2 Python的操作 2.3 迴歸式的特徵 2.3.1 配適值與殘差值 2.3.2 配適度第3章 簡單的新古典線性迴歸模型 3.1 sCLRM(sNLRM)的假定 3.1.1 線性迴歸模型 3.1.2 條件誤差的假定 3.1.3 其餘假定 3.2 不偏性與一致性 3.2.1 不偏性 3.2.2 一致性 3.3 統計推論第4章 複線性迴歸模型:線性重合 4.1 MLR模型 4.1.1 MLR模型的特色 4.1.2 OLS之估計 4.1.3 Frisch-Waugh定理 4.1.4 t檢定 4.2 配適度與線性重合 4.2.1 配適度 4.2.2 調整的R2 4.3 線性重合 4.3.1 相關的自變數 4.3.2 再談βj的標準誤第5章 新古典線性迴歸模型 5.1 NLRM的基本假定 5.1.1 OLS估計式的不偏性 5.1.2 變異數異質 5.1.3 OLS估計式的抽樣分配 5.2 多元線性限制檢定:F檢定 5.2.1 多餘解釋變數的檢定 5.2.2 整體迴歸式顯著性之F檢定 5.2.3 一般的線性限制檢定第6章 複迴歸分析:OLS之漸近性 6.1 一致性 6.2 漸近常態與大樣本推論 6.3 LM檢定 6.4 OLS的漸近有效性第7章 複迴歸分析:其他問題 7.1 數據單位對OLS估計的影響 7.1.1 數據單位不同 7.1.2 貝他係數 7.2 一些特殊函數型態的檢視 7.2.1 對數函數型態 7.2.2 二次式模型 7.2.3 交互作用項 7.3 預測 7.3.1 預測區間 7.3.2 因變數是log(y)第8章 質性資料 8.1 質性資料 8.1.1 單一虛擬自變數 8.1.2 多個虛擬變數 8.2 虛擬變數之交互影響與跨群差異之檢定 8.2.1 虛擬變數之交互影響 8.2.2 跨群差異之檢定(鄒檢定) 8.3 二元因變數 8.3.1 何謂線性機率模型? 8.3.2 應用第9章 變異數異質性 9.1 變異數為異質與穩健的標準誤 9.2 變異數異質之檢定 9.2.1 Breusch-Pagan檢定 9.2.2 White檢定 9.3 加權最小平方與一般最小平方估計 9.3.1 加權最小平方估計 9.3.2 可行的一般最小平方估計 9.4 再談線性機率模型第10章 模型設定的問題 10.1 模型設定誤差 10.1.1 函數型態誤設 10.1.2 RESET檢定 10.1.3 非包含模型之檢定 10.2 代理變數 10.2.1 無法觀察到的解釋變數 10.2.2 遞延落後項 10.2.3 隨機斜率模型 10.3 衡量誤差 10.3.1 因變數存在衡量誤差 10.3.2 解釋變數存在衡量誤差 10.4 離群值與最小絕對估計 10.4.1 離群值與有影響力的觀察值 10.4.2 最小絕對估計附錄A Python導論 A.1 本書的操作方式 A.2 使用模組 A.3 物件 A.3.1 變數 A.3.2 Python內的物件 A.3.3 模組(numpy)內的物件 A.3.4 模組(pandas)內的物件 A.4 迴圈、函數與條件指令 A.4.1 自設函數 A.4.2 迴圈與條件指令 A.5 圖形的繪製附錄B 基本數學與模擬 B.1 加總操作式與敘述統計量 B.2 線性函數、二次式函數與特殊的函數 B.2.1 線性函數 B.2.2 二次式函數 B.2.3 特殊的函數 B.3 微分附錄C 基本的機率觀念 C.1 隨機變數 C.1.1 間斷的隨機變數 C.1.2 連續的隨機變數 C.2 聯合分配、條件分配與獨立性 C.2.1 聯合機率分配與獨立性 C.2.2 條件機率分配 C.3 機率分配的特徵 C.3.1 單變量機率分配 C.3.2 聯合機率分配的特徵 C.3.3 條件機率分配的特徵附錄D 機率分配 D.1 單變量機率分配 D.1.1 常態分配 D.1.2 卡方分配 D.1.3 t分配 D.1.4 F分配 D.2 多變量機率分配 D.2.1 多變量常態分配 D.2.2 多變量t分配附錄E 估計式 E.1 估計式的特徵 E.1.1 母體、參數值與隨機抽樣分配 E.1.2 估計式的有限樣本特徵 E.1.3 估計式的大樣本特徵 E.1.4 漸近常態 E.2 參數估計的一般方法 E.2.1 動差法 E.2.2 最小平方法附錄F 矩陣代數 F.1 基本定義 F.2 矩陣的操作 F.3 線性獨立與矩陣的秩 F.4 迴歸模型與OLS參考文獻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第一篇 緒論:稀少性與經濟制度 第一章 經濟學的研究 1.1 經濟問題 1.2 成本-利益分析與機會成本 1.3 生產可能曲線 1.4 三個根本問題 1.5 五個經濟目標 1.6 衝突與取捨 1.7 經濟理論與政策 1.8 經濟學者與結論 1.9 本書的編排 第二章 經濟制度 2.1 純資本主義模型 2.2 純命令式社會主義模型 2.3 混合經濟體:現實世界 第二篇 個體經濟學:市場、價格、以及競爭的角色 第三章 需求與供給:競爭市場中價格的決定 3.1 需求 3.2 需求法則 3.3 需求的決定因素 3.4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3.5 供給 3.6 供給法則 3.7 供給的決定因素 3.8 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 3.9 均衡價格的決定過程 3.10 均衡價格的變動 3.11 價格的角色與經濟效率 第四章 供需模型的運用 4.1 政府對價格的干預 4.2 需求的價格彈性 第五章 成本與決策的制定 5.1 解釋人的行為:假設的角色 5.2 邊際分析的重要性 5.3 不適當的成本估算 5.4 企業的決策制定與追求利潤 5.5 短期生產成本 5.6 成本曲線 5.7 選擇利潤最大產量 5.8 加油站、速食與全天候雜貨店 第六章 接受價格:完全競爭廠商 6.1 完全競爭市場的性質 6.2 完全競爭下的廠商 6.3 短期下的利潤極大化 6.4 長期下的利潤極大化 6.5 完全競爭的優點 第七章 尋找價格:具有市場力量的廠商 7.1 市場力的取得 7.2 尋找價格 7.3 利潤極大化法則 7.4 評估短期利潤或虧損 7.5 進入障礙與長期利潤 7.6 價格尋找者與資源配置 7.7 價格尋找者與規模經濟 第八章 產業結構與政府政策 8.1 市場結構與市場力量 8.2 完全競爭 8.3 獨佔性競爭 8.4 寡佔 8.5 獨佔 8.6 獨佔或寡佔之後果 8.7 反托拉斯與管制 第九章 市場失靈 9.1 市場失靈來源之一:外部性 9.2 市場失靈與公共財的提供 9.3 政府失靈:公共選擇理論 第三篇 總體經濟學:作為一個整體的經濟體 第十章 測度經濟績效 10.1 測度失業 10.2 測度物價膨脹 10.3 測度總產出 第十一章 總和需求與總和供給:自我修正經濟體的模型 11.1 總需求 11.2 總需求的變動 11.3 總供給 11.4 總和供給的變動 11.5 均衡產出與均衡物價水準 11.6 總供給或總需求變動之影響 11.7 自我修正經濟體的模型 第十二章 財政政策 12.1 聯邦預算 12.2 古典經濟學、大蕭條、與J.M. Keynes 12.3 失業或物價膨脹的存在 12.4 權衡性財政政策:對抗失業或物價膨脹 12.5 自發性財政政策:經濟體的自動穩定因子 12.6 財政政策與聯邦預算 12.7 有關財政政策的議題 12.8 公債 第十三章 貨幣、銀行、與貨幣政策 13.1 何謂貨幣? 13.2 存款機構如何創造貨幣 13.3 聯邦準備制度 13.4 貨幣政策與聯邦準備 13.5 貨幣、利率、與經濟活動水準 13.6 貨幣政策的限制 第十四章 積極主義者與非積極主義者的爭論 14.1 積極主義者的立場:再訪Keynes 14.2 非積極主義者的立場:貨幣主義者 14.3 非積極主義者的立場:新興古典經濟學者 14.4 不同型式的積極主義:管理總供給 14.5 總結:對政策積極主義者的最終看法 第十五章 經濟成長 15.1 經濟成長與為何經濟成長重要 15.2 經濟成長的來源 15.3 促進經濟成長的政策 15.4 經濟成長政策的爭論 第四篇 國際經濟學:貿易、匯率、與貿易協議的角色 第十六章 國際經濟學 16.1 相依的經濟體與美國貿易 16.2 國際貿易的基本原因 16.3 貿易障礙 16.4 降低貿易障礙:貿易協議的角色 16.5 匯率 16.6 管理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