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3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易經:以盤古開天時期,易經最原始創造之初,作者刻劃陰、陽、兩儀、四象與八卦的角度,結合當時人類內觀其氣,修心煉性而能求生的本能,結合象形、會意字來形容身體中氣的流動方式,加以白話文的解釋,重現先天八卦原作者創作八卦的原貌。 ◎中醫:以中醫三焦與全身氣感繞行與上病下治的觀點,結合由任至督脈貫通的順序,依序詮釋如何以修中而醫,自力貫通身上的氣血,達到六脈平和。 ◎中道:以先天詩經上古的文章,老、莊、孔子等五教聖賢所傳的經典文句,結合負陰抱陽,拳拳服膺而修中庸(用)之道的方式,詮釋修養正氣,以達明心明德,明心見性之究竟。 上古天真時期,人民天性純真,夜不閉戶,擊瓦而歌,人人勤奮工作,飲食和諧,覺性靈敏,互利互助,懂得精神內守,病從安來?但今日社會步入文明,金錢堆砌起來的物質生活看似豐富,然而玩樂之中損耗精氣神而不自知,人們的覺性更加障蔽,因而深陷病苦輪迴——因此,我們要懂得修天道,心性一貫提升,明白天性中至真至善的光明本心,行四維八德之天德,成為昂首挺立的有德君子。 本書以先天易經為藍圖,分別以連山易的八卦與文王六十四卦為範本,結合上古時期的黃帝內經為理論基礎,以氣運行人身的角度,輔以至聖先師孔子所做的繫辭,貫穿先由太極再修無極的序列,有邏輯次序的闡述天道的修持方法。使人頓悟天道修心煉性和古聖先賢的絕學心法。 以自己的心出發,推及到每一個人的心,遵循古聖先賢修習道法自然的方式,以內觀、內覺的方式覺氣,以天理循環的角度觀察自身氣息的流向與脈動,逐步貫通身體的任督二脈,直至歸返先天本心,找回真正本善的自己,身心性歸於一貫。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574381142.pdf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探討先秦道家的「自然」思想,內容扎實、討論深入,並且能與學界相關研究做出對話。是目前有關先秦道家「自然」思想方面最完整加以討論的著作。——臺大哲學系系主任 林明照 「自然」作為哲學範疇是始於先秦典籍。而《老子》的思想體系中,「道」是最高範疇,而老子雖然論及「自然」,但「自然」的定位為何?似乎仍有待釐清。 「道」是老子學說的基石,自然主義則是老子學說的靈魂,離開了這兩個東西,我們就無從了解老子的思想。——前臺大哲學系教授 陳鼓應 「自然」似乎應該有機會成為與「道」、「理」、「性」等概念同等重要的定位,但事實上卻沒有。本書因此嘗試論證「自然」為道家核心範疇同時闡釋其意義。擬分別就先秦《老子》、《莊子》、《文子》、《列子》、《黃帝四經》、《管子》、《鶡冠子》、《呂氏春秋》以及漢代《淮南子》等九本典籍進行探討,進而體現老學、莊學、黃老道家、稷下道家等思想體系中,「自然」始終居於先秦道家核心定位,並呈現其內蘊的哲學意涵。 【目錄】 五南「博士論文書系列」出版例言 誌記—「博碩論文書系列」出版緣起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主題 第三節 研究步驟及方法 第四節 文獻回顧 第二章 先秦道家典籍涵攝「自然」引文之詮釋、關涉議題及範疇 第一節 先秦道家典籍涵攝「自然」引文之詮釋 第二節 先秦道家典籍「自然」之價值側重、範疇及演變脈絡 第三節 先秦道家八本文獻之「自然」義理型態 第三章 「自然」為道家核心範疇之檢視原則 第一節 《老子》「自然」之「表層結構具體解釋」 第二節 《老子》「自然」之「深層結構義理解釋」 第三節 《老子》「自然」之「整體結構真實解釋」 第四節 「自然」為核心範疇之檢視原則 第五節 「自然」為核心範疇之哲學向度 第四章 詮釋方法的反思及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 第一節 「道」、「自然」的詮釋方法論反思 第二節 「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虛」、「實」之間的辯證運動歷程 第三節 「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道」、「氣」之間的即道即氣 第四節 「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道」、「物」之間的即道即物 第五節 依據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探究道家存有論層次 第五章 「人法自然」與道心體證的開展 第一節 對身心執定、社會價值異化的反思與批判 第二節 由工夫至境界—「即身心雙修以言自然」的實踐進路 第三節 「自然」在實踐工夫中所體現的境界向度 第六章 「自然」的人文政治意義—無為 第一節 典範論概述 第二節 道家「無為」思想的四種典範 第三節 原始道家、黃老道家、稷下道家之「無為」典範的必要張力與範式轉換 第四節 「無為」的入世關懷 第七章 「自然」的倫理觀與氣論 第一節 「上德」的人文倫理意義 第二節 「自然」的倫理向度基礎模型以及入世關懷 第三節 氣論型態的自然觀—倫理向度如何可能的實踐基礎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道家「自然」研究之反思一:以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結構研究法」與「範疇解釋學」為例 第二節 道家「自然」研究之反思二:關於「自然」何以未能受到應有重視之原因探究 第三節 道家「自然」研究之反思三:關於人文自然與儒道對話 第四節 總結 參考書目 謝辭 看更多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傳奇一生, 以此「紀念輯」完整系統展現其生平、行誼、學問、思想等方面, 並首次公開了大量墨寶、通信、圖片等歷史資料。 ◎完整系統地展現南懷瑾先生傳奇一生 ◎據大量歷史資料編寫,力求客觀真實 ◎首次公開了大量史料,從先生「濟世利他重實行」的行履進而窺見「欲為天心喚夢醒」的願力。 南懷瑾先生,一九一八年生於浙江省樂清縣,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一生行跡奇特,常情莫測;四處奔波,化育無數。出版有儒、釋、道等各家五十多種著述,以其獨到的方式,引領新世代的人們直入文化的核心智慧,讓讀者更樂於瞭解歷史人文的博大精深。先生二〇一二年辭世,享年九十五歲。 先生辭世後,上海恆南書院啟用。二〇二三年,書院為紀念先生一百零五週年誕辰設「雲山萬里——南懷瑾先生紀念展」,並在此基礎上編印紀念冊,以六大篇章完整系統展現先生的生平、行誼、學問、思想等方面,並首次公開了大量墨寶、通信、圖片等歷史資料,冀望有意瞭解、學習、研究的讀者,從先生「濟世利他重實行」的行履進而窺見「欲為天心喚夢醒」的願力。 秋風落葉,掃之還來。本書闕漏謬誤之處,懇祈各方不吝指正。 【目錄】 緣起 序言 第一章 天心喚夢醒 第二章 躍馬拭吳鉤 第三章 大願立人間 第四章 平生救世心 第五章 江山故人情 第六章 睿智啟前程 附錄 南懷瑾文教基金會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恆南書院 東西精華協會 南懷瑾先生年譜(簡譜)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