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與R資料分析範例解析 作 者:邱皓政 出版社別:五南 書 系:研究&方法 出版日期:2022/03/15(6版4刷) ISBN:978-957-763-340-8 書 號:1H47 頁 數:576 開 數:16K 內容簡介 量化研究是當代社會與行為科學的強勢典範,統計分析則是量化研究的核心,當學生們苦惱於學統計、做研究、跑分析之時,《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一書提供了一套從研究學理──統計的知識──操作的能力,三合一的系統化知識與技術性介紹。 難得的是,本書有別於傳統統計教科書的深奧難解、研究方法教材的浩瀚無邊、統計軟體操作指南的繁文縟節,作者以其多年研究實務與豐富教學經驗,於書中萃取了研究方法、統計概念與資料分析三種教材精華,簡化軟體操作介紹,將量化研究實務工作與SPSS與R的應用加以整合,凸顯出本書實用性與工具性價值。 本書為大專院校統計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的教科書。為提高學習意願與接受度,在基本原理與公式推導方面做了相當程度的精簡,並強調實例分析,技術上以SPSS為主、以R為輔,左右逢源、簡單易懂,極適合作為學術研究工作者的量化研究工具書。 本書特色 ■ 以SPSS最新版本SPSS 23~25進行全面編修,更新介面說明,增補新增功能介紹,充分發揮SPSS優勢長項。 ■ 納入免費軟體R的操作介紹與實例分析,搭配統計原理與SPSS的操作對應,擴展學習視野與分析能力。 ■ 強化研究上的實務解決方案,充實變異數分析與多元迴歸範例,納入PROCESS模組,擴充調節與中介效果實作技術,符合博碩士生與研究人員需求。 目錄 第一篇 量化研究的基本概念 chapter 1 科學研究與量化方法 第一節 科學研究的概念與方法 第二節 主要的量化研究設計 第三節 量化研究的結構與內容 第四節 量化研究的程序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2 變數與測量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變數的類型與尺度 第三節 測量的格式 第四節 反應心向 第二篇 資料處理與數據查核 chapter 3 資料編碼與資料庫建立 第一節 編碼系統的建立與應用 第二節 SPSS 基本操作 第三節 資料庫建立 第四節 複選題處理與分析 第五節 排序題處理與分析 chapter 4 資料檢核與整備 第一節 資料查核 第二節 遺漏值處理 第三節 離群值的偵測與處置 第四節 資料轉換 第五節 資料與檔案管理 chapter 5 描述統計與圖示 第一節 次數分配表 第二節 集中量數 第三節 變異量數 第四節 偏態與峰度 第五節 相對量數 第六節 標準分數 第七節 SPSS 的描述統計操作 第八節 SPSS 的統計圖製作 第九節 R 的描述統計與圖表運用 第三篇 統計分析的原理與技術 chapter 6 類別資料的分析:卡方檢定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類別變數的統計考驗 第三節 替代性的關聯係數 第四節 SPSS 的類別資料分析範例 第五節 R 的類別資料分析範例 chapter 7 平均數檢定:t 檢定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平均數差異檢定的原理 第三節 SPSS 的平均數檢定範例 第四節 R 的平均數檢定範例 chapter 8 變異數分析:ANOVA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變異數分析的統計原理 第三節 ANOVA 的基本假設與相關問題 第四節 多重比較:事前與事後檢定 第五節 共變數分析 第六節 SPSS 的變異數分析範例 第七節 R 的變異數分析範例 chapter 9 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多因子變異數分析的統計原理 第三節 相依樣本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四節 多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平均數圖示 第五節 SPSS 的多因子變異數分析範例 第六節 R 的多因子變異數分析範例 chapter 10 線性關係的分析:相關與迴歸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積差相關的原理與特性 第三節 其他相關的概念 第四節 迴歸分析 第五節 SPSS 的相關與迴歸範例 第六節 R 的相關與迴歸分析範例 chapter 11 多元迴歸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多元迴歸的原理與特性 第三節 多元迴歸的變數選擇模式 第四節 虛擬迴歸 第五節 SPSS 的多元迴歸範例 第六節 R 的多元迴歸 chapter 12 中介與調節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調節效果分析 第三節 中介效果分析 第四節 SPSS 的調節與中介效果分析範例 第五節 PROCESS 的調節與中介效果分析範例 第六節 R 的調節與中介效果分析範例 第四篇 量表發展的分析技術 chapter 13 量表發展與信效度議題 第一節 量表發展的程序與步驟 第二節 信度 第三節 效度 第四節 信度與效度之關係 chapter 14 項目分析與信度估計 第一節 項目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項目分析的計量方法 第三節 SPSS 的項目分析範例 第四節 SPSS 的信度估計範例 第五節 R 的項目分析與信度分析範例 chapter 15 因素分析:探索取向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因素分析的程序 第四節 探索性因素分析範例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16 因素分析:驗證取向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特性 第三節 驗證性因素分析的執行 第四節 驗證性因素分析範例 第五節 結語 附錄:R 的小世界—R 簡介與操作說明 第一節 R 是甚麼 第二節 R 與套件安裝 第三節 R 的資料與檔案管理 參考文獻 索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你有想過用三千元就能直接投資房地產嗎? 金融世界的下一篇章: 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 透過區塊練技術,將現實世界中的有價資產,碎片化為數位代幣, 打破傳統金融及去中心化金融的界線, 整合虛實,開啟金融業的下一個新篇章。 現實資產(RWA)代幣化, 提升資產流動性、釋放資產潛能, 實現自由、快速、安全且透明的金融交易網絡! ■ 什麼是RWA? RWA是Real World Assets的簡稱,也就是現實資產代幣化。 概念就是「將現實世界的有價資產」轉變為「數位代幣」。 無論是有形資產,比如房子、車子、黃金、農作物, 又或者是債券、基金、碳權這類無形資產。 只要它具有市場價值和所有權證明, 都可作為RWA代幣化的標的,轉化為數位代幣, 讓我們能以更方便、自由、快速的方式進行交易。 【舉例】 即便我們知道投資房產可以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但一間房子動輒上千萬,買房的進入門檻實在太高了,一般大眾很難參與。而透過RWA代幣化,將一棟房子切分成小等分,我們大約只需要幾千元就能投資房產。 【優點】 1. RWA代幣化可以降低投資門檻。 面對那些我們平常看到到、卻吃不到的投資項目,比如房子、大面額的債券,現在都有機會參與了。 2. 交易輕鬆、流動性更高 對於擁有房產的人來說,創造收益的方式不外乎就是租房和賣房,但出租需要花時間找租客,還要整理和管理房子;而賣房又手續繁雜,可能需要好幾個月才能找到合適的賣家,甚至錯過最好的賣房時機。 當將房產轉換成數位代幣,只要在網路上點點手指就能輕鬆交易,帶給房產更高的流動性,同時也為房產持有者、廣大的投資者都帶來效益。 ■ 用現實資產(RWA)代幣化,活用資金,投資自由! 諸如不動產、黃金、債券等資產,在傳統投資上需要花費高額資金、較長時間、繁瑣手續,不僅投資門檻高,資訊也不夠公開透明,不利於一般民眾進入投資。交易過程中的隱形成本也在無形中壓低了投資報酬率。 而將這些現實世界資產(RWA)碎片化,轉化成區塊鏈上的數位代幣,能讓更多人以較低的資金參與高價值的資產投資。 ☑ 即時交易 ☑ 資產多元化 ☑ 分散投資風險 ☑ 降低資金閒置時間 ☑ 易進入的投資門檻 ☑ 跨足全球金融市場 ☑ 提高交易公正性與安全性 ■ 虛實整合的金融市場,平等獲利的投資未來! 區塊鏈科技顛覆了傳統金融,讓投資不再只是資本玩家的遊戲。 RWA代幣化勾勒出一個自由而平等的金融世界框架, 讓每個人都能在這個嶄新的金融生態系中獲利,實現共贏。 虛實整合的金融世界,萬物皆可代幣化! 活用手邊每一筆資金,資產價值最大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粟悅芊 Claire Su 國立臺北大學企管系畢業。職涯始於傳統金融,然身在數位時代,深感科技所帶來的變革力量,毅然決然投身於泛金融科技領域,陸續於多家金控的數位及科技部門任職。 自求學時期起專注於創新科技研究,並於2022年發表《影響不動產證券型代幣報酬之實證分析》,探討區塊鏈及不動產間的關係及應用。 愈是了解區塊鏈,就愈能感受到它顛覆傳統金融、甚至是整個世界的巨大潛力。因此撰寫了此書,與讀者們分享去中心化技術於傳統金融世界中的革命性應用。 【目錄】 作者序 你或許很難想像,此刻你就可以持有動輒數千萬的不動產。這不是詐騙,而是區塊鏈技術作為金融革命驅動力應用──RWA。RWA是Real World Assets的簡稱,也就是現實資產代幣化。概念是將現實世界中的有價資產轉變為數位代幣的形式,無論是有形資產,比如房子、黃金、農作物,又或者是債券、基金、碳權這類無形資產,只要具有市場價值和所有權證明,皆可作為RWA代幣化的標的,以更方便、更自由的形式在鏈上進行交易、租賃、抵押等各種金融行為。 「區塊鏈」一詞約莫在我大學時頻繁出現於課堂間,然當時區塊鏈對我來說是抽象也模糊的。就讀研究所時親身經歷NFT的當紅時期,雖未被當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各種NFT吸引,然而,當時NFT巨大的交易量驗證了區塊鏈做為交易底層技術的可靠性及透明性。 雖然NFT的爆紅讓區塊鏈邁入大眾視野,然也因為市場投機氛圍,導致多數項目的價值止於曇花一現,甚至背負上了許多負面標籤。但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自始自終都是一種「技術」,而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就如同金錢一般,操之在己。 自此以後,我便投身於區塊鏈的相關研究。研究所論文更以《影響不動產證券型代幣報酬之實證分析》為題,著手探討不動產與區塊鏈間的關係與應用。藉由區塊鏈技術,大眾過去難以接觸的高門檻資產市場,變的平易近人,人人皆可參與;而對於這類高門檻資產來說,往往也伴隨著非常低的流動性,透過區塊鏈將其RWA代幣化,這個問題也能有效解決。 RWA的出現讓傳統金融體系(Tradfi)與去中心化體系(Defi)的界線變的模糊。一方面,借助數位科技,提升現實世界資產的交易效率、透明度及提流動性;另一方面,也讓數位世界中的資產擁有真實價值,並非淪為為虛有其表、單靠炒作的投資項目。 RWA是自2023年以來最受矚目的區塊鏈應用。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與新加坡證券平台 ADDX 合作報告指出,RWA於2030年預估創造價值16 兆美元的商機,將貢獻 10% 的全球 GDP。儘管有些人認為這一預測可能過於樂觀,但無疑顯示 RWA 代幣化可觀的成長潛力。 愈是深入了解區塊鏈,愈能理解它顛覆世界運作的巨大潛力。你可能還沒發現,區塊鏈其實已進入我們的生活中。早在2019年,全球最大的連鎖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便導入區塊鏈技術,解決傳統供應鏈資訊管理的問題;而臺灣也早在同年4月開始推動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臺,解決壽險業、醫療業及投保人之間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此外,臺灣今年中剛完成的CBDC雛形平台,也是借助區塊鏈的力量。 科技一直是世界改變的驅動力,從過去的脈絡不難發現:人們的交易行為、甚至是生活模式,都在悄然無聲中徹底被顛覆。舉例來說,身處於數位時代的我們,可能已經習慣不帶現金出門,全依賴電子支付、也難以想像過去仰賴人工搓合的股票交易模式、更何況一日身在沒有網路的世界中。我們的一切,都因為科技的出現,變得截然不同。 在這本《金融世界的未來:區塊鏈革命性應用,RWA現實資產代幣化!》中,會介紹RWA代幣化的三大核心,介紹RWA代幣化的出現,如何從眾多的區塊鏈應用中脫穎而出,為我們解決當今網路世代、數位金融發展的問題,以及現階段在全球各地和臺灣的發展,帶你用深入淺出而全面的方式來了解RWA代幣化。 RWA 代幣化將徹底打破傳統金融及去中心化金融的界線,整合虛實,為我們開啟下一個金融業的新篇章。 如果你曾經不理解、不看好、甚至對區塊鏈這個數位金融世界感到失望,RWA代幣化將成為這把突破發展困境的鑰匙 粟悅芊 Claire Su 2024. 10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曾天從(1910-2007)是日治時期最具代表性的臺灣哲學家之一,本書是其戰前哲學的代表作,也是其戰後哲學體系的原理基礎。 本書以日文、中文雙語對照的方式呈現。在本書中他批判當時歐陸哲學界的「實在論」與「觀念論」兩大潮流、以及日本哲學界的京都學派哲學,試圖將當時的哲學皆包攝在一個「超對立」的真理論的體系當中,在這裡可以看出曾天從哲學的企圖。本譯著是其第一分冊,內容主要在展示作為其哲學的出發點的「真理自體的事實存在」,這構成了一切學問體系的前提,也是其真理論的基礎。 目錄 桑木嚴翼序 00.1 【提要】哲學的一般性觀察 00.2 【提要】哲學體系建立者的條件 00.3 【提要】新的機軸的建立 自序 0.1 【提要】作為世界觀的哲學、世界觀哲學、真正的哲學 0.2 【提要】絕對唯一的學問理念 0.3 【提要】真理原理論、純粹現實學、學問的哲學 0.4 【提要】真理原理論的論究領域 0.5 【提要】真理自體的二重本質性原理 0.6 【提要】真理理念原理作為媒介的原理 0.7 【提要】真理論的絕對辯證法 0.8 【提要】真理論的還原 0.9 【提要】本論文的主題:方法論的開拓、形相學與理念學的論據之提示 純粹現實學的諸理念的原理研究 —關於哲學的基礎究明的一個試論— 前篇 真理形相原理 第一章 真理自體 第一節 哲學與哲學論究的開端 1.1 【提要】哲學的兩個特徵:實是全般的根本學與絕對自覺的學問 1.2 【提要】哲學論究的要件:開端的自覺反省 2.1 【提要】哲學思索的開端的前提 2.2 【提要】真理問題的提出 2.3 【提要】笛卡兒對存在的事實性的態度 2.4 【提要】原理的懷疑與方法的懷疑 3 【提要】我思命題中的「思惟」與「存在」 4.1 【提要】我思命題的觀念論式的解讀及其限度 4.2 【提要】笛卡兒的混淆:真理自體與真理認識的規準 5 【提要】笛卡兒所指出的存在事實 6.1 【提要】兩種客觀性的區別 6.2 【提要】真理認識的三個原則:根本事實性、根本同一性、根本可能性 7.1 【提要】真理認識的原則的總說 7.2 【提要】真理自體的形式原理與實質原理 8 【提要】問題的轉換 9.1 【提要】謬誤作為真理認識的促動因與媒介 9.2 【提要】主觀的謬誤與客觀的謬誤 9.3 【提要】判斷謬誤的現實根柢 10.1 【提要】理觀與純粹觀想 10.2 【提要】謬誤的現實根柢與原理根柢 第二節 波扎諾的真理自體與拉斯克的超對立的對象 11 【提要】我思命題的真正意義 12.1 【提要】波扎諾知識學的課題 12.2 【提要】波扎諾的「自體存在」 13.1 【提要】波扎諾真理自體的同一性、無時間性 13.2 【提要】波扎諾的真理自體的概念 14.1 【提要】波扎諾方法論的檢核 14.2 【提要】兩種真理自體的對比:事實概念與邏輯概念 15.1 【提要】拉斯克的邏各斯的邏輯學 15.2 【提要】拉斯克對康德兩世界觀的解釋 16 【提要】判斷的最終指向:超對立的對象範疇 17.1 【提要】判斷的第一次客觀 17.2 【提要】超對立的領域與判斷的主觀 18.1 【提要】超對立的對象與第一次的客觀 18.2 【提要】拉斯克對「哥白尼轉向」的解釋 18.3 【提要】先驗邏輯學與邏各斯的邏輯學 譯注者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