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結構學精解(左冊)
作者: 歐陽
ISBN: 9789867856326
出版社: 文笙
定價: 340
售價: 303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咬合學精義-結構‧生理學與臨床意義 (1版)

咬合學精義-結構‧生理學與臨床意義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緒論 「咬合」一詞源自英文的“occlusion”,“occlusion” 一詞在普通英文裏的意思,常指 “shutting, closing 關閉”,“retaining, 滯, 停留”,“obstruction, 滯塞” 等意思,如果要用一個中文字解釋“occlusion”,我認為用「阻」字很恰當;水平方向的「阻」,是塞,閉,渚,堵,滯, 如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trafficocclusion 等,而垂直方向的「阻」,如下顎向上提升的過程中,遇到上顎齒列的阻擋,不能再提升了,就是咬合。只有在牙醫界,才定義occlusion 是上下顎牙齒的接觸或咬合,也是垂直方向的阻。至於為何用occlusion 代表牙醫學上牙齒的接觸,而且何時成為一門學問,就難以考據了。 動物需要進食以獲取營養,進食需要有健全的咀嚼系統,而牙齒是人類及許多動物的咀嚼系統中最重要的成員。雖然有許多動物的進食並不需要咀嚼,人類的生活史中,也不是經常需要有牙齒,例如吸吮是人類嬰幼兒時期的進食方法,不需用到牙齒;舊時代老人口中無牙,無法咀嚼,也可以僅藉由攝取軟化、煮爛或液態的食物而存活。雖然如此,使用牙齒而用牙齒咀嚼食物,仍然是大多數有牙齒的動物,包括人類,攝取營養最有效的方式。 使用牙齒咀嚼,就會有上下顎牙齒的接觸,也就有牙齒的咬合。而正常的上下牙齒的接觸,或是甚麼是合理的牙齒咬合?咬合不正常,不健全又會怎樣?現代人類固然還是需要用牙齒進食,但牙齒排列的好壞,或咬合接觸的順暢與否,已經超越了進食需求的階段,進入舒適與美觀等較高層次的的需求了。 不健全的牙齒咬合關係如何判斷,如何定義,以及如何改善等等的討論就是現代的咬合學。 有了咬合學做基礎,牙科醫學上在牙齒的修復,牙冠牙橋以及義齒的製作才有根據;齒列不整的定義與矯正處置,也才有指標;進行外科手術,重建或改善顱顏外形的時候,如何獲得穩定而美觀的上下顎關係,也需有正確的咬合觀念做為指導。 在牙醫學史上,最開始注意牙齒該怎麼咬合的,應是十九世紀時為了替全口無牙者製作假牙開始,考量如何讓這些沒有牙根支撐的假牙,不會輕易脫離牙床而掉下來,為達到這目的,應該要有合適的上下顎假牙咬合面的型態與位置的安排,這就開始研究全口假牙的咬合學。之後,察覺到自然齒列與假牙的咬合關係應該不同,遂興起對人類自然齒列應有何種咬合關係的研討與爭辯。 更有甚者,在二十世紀初期的1930年代,醫學界發現牙齒的有無以及咬合關係的變化常是咀嚼功能及口、顏面、肩頸肌肉與關節疼痛或功能障礙,或稱顱顎障礙症的理由,咬合學就幾乎是這些問題研究方向與治療手段的根據。約在1970 以後,漸漸發覺咬合問題不應是頭頸部肌群與顎關節問題的主要相關因素,咬合問題遂不再被認為是顎關節障礙問題的同義詞。1980 年代以後,更有完全排除咬合問題與顱顎障礙症相關的說法。 雖然近年來極端相關與不相關的論戰仍未止歇,但咬合學研討的重點已從顱顎障礙問題轉移到牙齒的咬合與咀嚼功能、發音、吞嚥、睡眠的關聯,以及與個體的舒適感以及美學相關問題的討論。 尤有甚者,近年來深入研究動物及人類咀嚼功能的神經學與心智學發展,已提出不健全的咀嚼功能會與心智的早衰相關的論述,是則咬合學研究即不僅止於咀嚼生理學了。我們認為,現在是改變我們從咬合學延伸的顱顎障礙學討論,回歸到深入討論咬合學的時候了。 這本書的編寫,就是基於此精神著手的,參與的作者專家都以其專長與學養,整理出牙齒形態、位置、對咬關係、以及上下顎關節及咀嚼肌群與齒列咬合的關係。 這些整理,除了需對牙齒在牙弓上的位置做深入的探討之外,詳細地在口內及口外觀察牙齒或義齒的咬合,是研究咬合學的基本功,近年來借助電腦科技進步之賜,數位化咬合與下顎功能運動的觀察與分析,已進一步深化咬合學的研究與應用。頭顏面到頸肩的感覺與頭頸部肌群運作,神經管控,甚至與大腦諸多功能的相互關係也是本書的重點。此外,牙齒作為咀嚼及非咀嚼功能接觸或搓磨時的磨耗及其影響,以及如何及為何需要修復這些破壞等等,也會於此書中探討。 至於有關顱顎障礙症的病因、治療及其與咬合問題相關的討論,不是本書的任務,或將於本會另外的著述中呈現。 誌謝:最後,編者願藉此機會感謝王慧媛醫師及楊宗傑醫師熱心擔任本書之校閱工作,找出許多作者與編者沒能察覺的錯誤與疏漏,居功厥偉,特此申謝。

原價: 1200 售價: 1020 現省: 180元
立即查看
結構學(試題精選) (2版)

結構學(試題精選)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結構學《試題精選》(2版) 作者:林盈收 林冠丞 出版社:文笙 出版日期:2020/10/01 ISBN:9789869876643 ■ 本書特色 精選好題:從歷年國家考試及研究所考試的題目中精選出最具代表性的300題。 題型分類:將題型系統分類,對於不同題型分別提供解題對策,讓你能見招拆招。 問題剖析:由已知、待求判別題型,引導解題思路,讓讀者知道從何下手。 參考解答:提供系統化的解題範本,清楚說明每個步驟的解題依據。 觀念探討:針對學習上常見的問題,提供Q&A,讓讀者能舉一反三,而不只是做一題會一題。 ■ 目錄 近十年考題統計表 重點整理 單元A 穩定性及靜定性判別 單元B 靜定結構的內力分析 梁 剛架 桁架 組合結構 單元C 靜定結構的變位分析 梁 剛架 桁架 組合結構 單元D 靜定結構的影響線 梁 剛架 桁架 單元E 靜不定結構的力法分析 梁 剛架 桁架 組合結構 單元F 靜不定結構的位法分析 梁 剛架 桁架 組合結構 單元G 靜不定結構的影響線 梁 剛架 桁架 單元H 其他 靜不定的近似分析法 簡答題題。

原價: 680 售價: 60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結構學講義式精華濃縮 PART 1 靜定結構篇

結構學講義式精華濃縮 PART 1 靜定結構篇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00 售價: 356 現省: 44元
立即查看
結構學重點暨題型解析 (8版)

結構學重點暨題型解析 (8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目前坊間有關於結構學的書籍很多,有的偏重於理論的探討,有的只提供題目的解答,卻忽略重點觀念的說明,導致讀者內容看得似懂非懂。有鑑於此,本書之編寫乃針對題目及重要觀念作衍伸性的探討,進而讓讀者了解基本理論之應用,以掌握各種題型之解題要領。 本書是一本專為應試土木技師、結構技師及土木類公務人員高普考、三等特考及進修學習所編撰的參考用書。係作者依多年補教經驗,集結近年高普考、三等特考與技師考試具代表性之經典題型,並配合圖形分析說明,引導讀者掌握解題技巧,迅速作答。適合作為觀念導正、提升解題技巧及最後衝刺階段模擬訓練使用。 作者也在此次的改版中將近年最新、最具代表性的試題納入,而為了讓讀者讀起來更加輕鬆,也刪減了一些重複性題型,希望這次再版能幫助更多的讀者一舉高上。 【目錄】 Chapter 1 緒 論  1-1 結構及結構學  1-2 結構分析原則與方法  1-3 結構的種類  1-4 平面力系之平衡 Chapter 2 結構穩定分析  2-1 穩定結構及判斷流程  2-2 靜穩定分析公式  2-3 綜合題型  2-4 其他判別方式 Chapter 3 靜定樑分析  3-1 載重、剪力、彎矩間之關係  3-2 利用面積法求特定點之剪力及彎矩  3-3 剪力、彎矩圖之凹凸性 Chapter 4 靜定剛架分析  4-1 求軸力、剪力、彎矩  4-2 靜定剛架之軸力圖、剪力圖及彎矩圖之繪製 Chapter 5 靜定桁架分析  5-1 桁架之構造形式  5-2 零桿件  5-3 節點法  5-4 剖面法  5-5 k桁架之內力分析  5-6 複合及複雜桁架分析 Chapter 6 靜定結構變位分析  6-1 共軛樑法  6-2 卡氏定理  6-3 最小功法  6-4 單位虛載重法 Chapter 7 靜定結構影響線  7-1 基本概念  7-2 慕勒定理與直接載重樑之影響線  7-3 間接載重樑之影響線  7-4 靜定桁架之影響線  7-5 影響線之應用 Chapter 8 諧合變形法  8-1 諧合變形原理(配合公式法)  8-2 諧合變形原理(配合單位力法) Chapter 9 傾角撓度法  9-1 原理說明  9-2 修正公式  9-3 有側位移之靜不定結構  9-4 有彈簧支承時之傾角變位法  9-5 一般對稱結構  9-6 一般反對稱結構  9-7 偏對稱結構  9-8 支承變位或溫度變化時之傾角變位法  9-9 具有EA=∞或EI=∞桿件的靜不定結構 Chapter 10 彎矩分配法  10-1 勁度、傳遞與分配之觀念  10-2 彎矩分配法原理  10-3 他端為簡支端時之修正  10-4 節點有側位移時之分析  10-5 對稱結構之彎矩分配法  10-6 反對稱結構之彎矩分配法 Chapter 11 綜合彎矩分配法  11-1 有側向位移之綜合彎矩分配法 Chapter 12 靜不定結構影響線  12-1 馬克斯威爾互易定理  12-2 慕勒定理 Chapter 13 結構矩陣  13-1 矩陣位法  13-2 直接勁度法  13-3 直接勁度法各矩陣之說明  13-4 矩陣力法 Chapter 14 靜不定結構之近似分析  14-1 構架承受垂直荷重之近似解  14-2 門架法(Portal method)  14-3 懸臂法

原價: 750 售價: 615 現省: 135元
立即查看
106-112年結構學(題型整理+考題解析) (1版)

106-112年結構學(題型整理+考題解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完整收錄國考各次試題及詳解,由九華名師群通力製作,並以加強各章節之重點整理、印證重要概念、強化學習效果,使考生熟悉出題型態,培養應試能力及解題技巧,讓考生一擊必中。 【目錄】 Chapter 1 結構穩定、靜定性分析 Chapter 2 共軛梁法 Chapter 3 單位力法(含卡二定理) Chapter 4 諧和變位法(含最小功法) Chapter 5 傾角變位法(含彎矩分配法) Chapter 6 對稱與反對稱結構 Chapter 7 影響線 Chapter 8 結構矩陣 Chapter 9 其他類型考題

原價: 550 售價: 523 現省: 27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