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7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當代中國外交政策 ISBN13:9789577639509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蔡東杰 裝訂/頁數:平裝/416頁 規格:23cm*17cm*2.2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0/06/10 中國圖書分類: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 內容簡介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全球結構中的相對權力地位、外部形象和主要政策利益取向等,不僅持續發生關鍵且根本性的轉變,其本身也逐漸成為國際研究的核心焦點。對此,本書企圖由中國的對外行為表現切入,採取宏觀歸納的類型研究角度,以1990-2019年長達30年資料累積為基礎,透過區分7大發展主軸與20個細部方向之類型學角度,配合62個統計表格,希望對目前複雜且多層次之中國外交政策,進行客觀而全面地分類整理。 目錄 第一章 緒論/Introduction 第一節 研究中國外交的意義與途徑 第二節 三重過渡格局下的中國對外關係 第三節 利益取向與中國外交政策目標 第二章 獨立自主外交/Independency Diplomacy 第一節 革命外交:獨立思想的歷史淵源 第二節 新中國外交:建政以來的自主路線變遷 第三節 高層外交:後冷戰時期的外交布局 第三章 南南外交/South-South Diplomacy 第一節 三個世界外交:中間地帶概念的意義 第二節 全方位外交:中國對第三世界關係的開展 第三節 軟援助外交:新世紀互動準則的發展 第四章 周邊外交/Neighborhood Diplomacy 第一節 睦鄰外交:塑造和平有利的周邊環境 第二節 邊界外交:歷史性衝突問題的解決 第三節 一體化外交:奠定區域霸權基礎 第五章 經濟外交/Economic Diplomacy 第一節 貿易外交:政經互動的對外策略 第二節 能源外交:確保經濟永續發展 第三節 通道外交:建構新世紀對外運輸網路 第六章 大國外交/Big Power Diplomacy 第一節 結構變遷:大國化政策的背景分析 第二節 多極化外交:結構變遷之挑戰與回應 第三節 軍事外交:全球性威望的展現 第七章 柔性外交/Soft Diplomacy 第一節 軟權力外交:新形象的全球輸出 第二節 論壇外交:以區域外交為核心的發展 第三節 多邊外交:國際機制的倡議與參與 第八章 新型外交/New Style Diplomacy 第一節 口號外交:政策語意學的複雜多樣化 第二節 夥伴外交:建構非傳統同盟關係 第三節 公共外交:對外關係中的人民角色 第九章 結論 第一節 當前中國外交的特性 第二節 中國未來的機會與挑戰 附錄 後冷戰以來關於當代中國外交主要論著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全系列教材共6冊,為全方位訓練學生華語能力的教材。第6冊則選材自真實語篇。涵蓋社會、科技、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多元主題,拓展學生對不同語體、領域的語言認知與運用。 程度: 本系列教材適合來台學習華語學生,並適用於海外高中或大學學習華語的學生。1~6冊的程度規劃相當於CEFR的A1-C1等級或ACTFL的Superior等級。 特色: 符合現代教學潮流,結合溝通式教學和任務導向學習。 課文緊貼日常生活真實情況,讓學習者在自然的語境下學習華語。 功能取向的詞類及句法解說,包括語法結構、解釋、例句、練習4個部分,輔助學習者正確地使用語言。 語言實踐提供明確的活動或任務,透過有趣的活動練習鞏固學習。 【目錄】 第六課貓熊角色 第七課感情世界 第八課奧運黑洞 第九課鄉關何處 第十課智慧與能力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21世紀的中國人文學術,必須突破「五四」時期所建構且已僵固的「舊知識型」的「圍城」,才能開展真正現代化、當代化的「新知識型」,形成「典範遷移」。顏崑陽精銳的反思、批判「五四知識型」,揭明其迷蔽,提出除迷解蔽之方;從人文知識之本質論與方法論的根本處,詮釋視域應該如何轉向,破而能立。對於個別論題如「五四」以降,被淺識的學者們曲解到不成形、貶責到一文不值的〈詩大序〉問題;被矇眼的文學史作者們誣衊為抄襲的漢代「擬騷」問題;被腦袋僵固的學者們將「實用性」與「藝術性」一刀兩斷的文體、文類問題等,這些「五四知識型」之迷蔽而不識其真理的問題,《學術突圍:當代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突破「五四知識型」的圍城》書中都逐一滌塵刮垢,揭明要義;意圖呼喚學界,共同完成中國現當代人文學術的「爆破」與「重構」工程。 【目錄】 顏崑陽《學術突圍》序╱龔鵬程 踏遍青山人不老:《學術突圍》序╱胡曉明 自序:當代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突破「五四知識型」的圍城一、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現代」?如何「當代」? 二、「抒情傳統」反思之後:當代中國人文學「新傳統觀」與「新構成觀」的 藍圖 三、華人文化曠野的微光:人文化主體性如何重建與美感經驗如何省思? 四、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 五、漢代經學所開顯二種「詮釋典範」及其在現代人文學的應用 六、「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鍊接效用」 七、洗刷漢代「擬騷」在文學史上的汙名:打開一扇中國古代文學史詮釋的 新視窗 八、《文心雕龍》所隱涵二重「文心」的結構及其功能 九、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 十、內造建構:中國古典文學理論研究之詮釋視域的迴向與典範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