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187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21世紀人類新科學、新文明的基礎——思維科學理論體系的建立 1687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發表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是近代自然科學完全確立的標誌,從而引領人類的科學邁入宏觀科學的時代,為現代文明奠定了理論和思想上的基礎;1905年德國科學家愛因斯坦發表的《相對論》,更使得人類的科學邁入微觀科學的時代,讓人們對周圍世界有了一個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雖然上述二者都有力地推動了人類科學和文明的巨大進步,卻都未能跳脫出現代科學的物質觀對人們思維上的限制,不能應用於高度複雜的人體和生命科學,更不能解決當前擺在人們面前諸於癌症、愛滋病、各種慢性病、遺傳病、傳染病等形形色色的問題。 毫無疑問,21世紀將是人體和生命科學的世紀。然而,在人體和生命科學領域,尚未出現像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那樣具有劃時代意義,且與生命科學高度複雜的基本特點互相呼應的全新理論體系;這就導致人體和生命科學在21世紀的發展將缺乏理論上的立足點,人體和生命科學新的大發展正在呼喚全新理論的出現。 2012年,《生命科學的哲學原理》一書的完成和發表,正是適應這一時代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全新科學理論體系,採用了與牛頓和愛因斯坦完全不同,更加高級、全新的思維方式,並突破了現代科學的物質觀對人們思維上的限制,從而引領人類的科學從當前具體的物質科學邁入抽象的思維科學的新時代,進而有效地解決人體和生命科學領域中各種高度複雜的問題,整個人類的文明也將因此而再次發生翻天覆地的偉大轉變,為新的歷史時期之人類社會的和平、穩定與快速發展提供理論和思想上的依據。 【目錄】 中文版簡短說明 I 內容提要 II 基本結構 III 自序一:搭建一座通向人類未來科學的橋樑 IV 自序二: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VII 圖片目錄 XXI 表格目錄 XXII 寓言、科學史、實例目錄 XXII 第一部分:導論 001 第一節:現代科學的成就與現狀 001 第二節:建立一個全新未來科學體系的必要性 003 第三節:第二部分首次實現了現代科學與未來科學的直接對話 005 第四節:第三部分是對第二部分內容的進一步解說和拓展 008 第五節:第四部分初步勾劃了人類未來科學的基本輪廓 011 第六節:思維科學的建立將徹頭徹尾地改變人類社會的全貌 012 第七節:思維科學的誕生是人類科學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014 第八節:本書內容與結構上的六個特點 015 參考文獻 017 第二部分:黏膜下結節論—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機理 019 第一節:消化性潰瘍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020 第二節:胃潰瘍的發生機理 022 第三節:對胃潰瘍各種特徵和現象的解釋 025 3.1 胃潰瘍與胃酸分泌的關係 025 3.2 胃潰瘍的形態學 026 3.3 胃潰瘍的出血和穿孔 026 3.4 胃潰瘍的自癒、藥物治療和治療效果 026 3.5 胃潰瘍的病因學 027 3.6 胃潰瘍與遺傳 029 3.7 胃潰瘍的復發和多發 029 3.8 胃潰瘍的好發部位 030 3.9 胃潰瘍的流行病學 031 3.10 胃潰瘍的病因學治療 035 第四節:精神因素在消化性潰瘍發病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被忽略 036 第五節:幽門螺旋桿菌不是消化性潰瘍的病因 039 5.1 幽門螺旋桿菌與消化性潰瘍沒有因果關係 039 5.2 幽門螺旋桿菌在胃潰瘍發病過程中的作用是極其次要的 043 第六節: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機理與幽門螺旋桿菌 046 6.1 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機理 047 6.2 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學 050 6.3 幽門螺旋桿菌與十二指腸潰瘍也不存在因果關係 051 第七節:從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機理到思維意識科學 056 7.1 消化性潰瘍是思維意識領域裡的現象 056 7.2 思維意識是人體和生命固有的抽象要素 058 7.3 思維科學有助於加深我們對周圍世界和人體自身的認識 061 7.4 「黏膜下結節論」不是歷史上相關學說的簡單疊加 062 本部分小結 064 致謝 065 參考文獻 065 第三部分:生命科學的哲學原理 075 第一章:「同一性」是自然界的一個普遍法則 076 第一節:同一性法則的推導 076 第二節:理解和運用同一性法則的四個要點 081 2.1 同一性是不同事物之間產生聯繫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 081 2.2 同一性的變化發展造成了新舊聯繫的不斷更替 082 2.3 同一性的程度和方面決定了聯繫的緊密程度 082 2.4 同一性法則同時也十分強調不同事物之間的不同點 083 第三節:歷史上的「同一性」思想 083 第四節:同一性是「黏膜下結節論」關鍵的理論基礎 085 第五節:同一性法則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重要意義 086 5.1 與人體關係最為密切的五種同一性 087 5.2 同一性法則為回答「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提供了思路 089 5.3 同一性法則有助於正確理解「結構和功能的關係」 091 5.4 同一性法則在理論和實踐中的不自覺運用 092 本章小結 094 參考文獻 094 第二章:「普遍聯繫」是萬事萬物都固有的抽象屬性 096 第一節:宇宙萬物都要在普遍聯繫中產生、存在、發展和消亡 096 第二節:普遍聯繫的觀點揭示了人體固有的五大屬性 098 第三節:歷史上的「普遍聯繫的觀點」 100 第四節:普遍聯繫在「黏膜下結節論」中的應用 101 4.1 普遍聯繫的觀點明確了消化性潰瘍的病因 101 4.2 普遍聯繫是解釋「年齡段分組現象」的關鍵理論之一 104 第五節:「普遍聯繫的觀點」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重要意義 105 5.1 普遍聯繫的觀點有助於闡明癌症的發生機理 105 5.2 普遍聯繫的觀點是建立生命科學領域中因果關係的必要前提 109 5.3 普遍聯繫的觀點將從根本上改變當前的病因學和防治學觀念 110 5.4 普遍聯繫的觀點將導致整個人類科學的全面革新 111 第六節:現代科學忽視「普遍聯繫」的主要原因 112 6.1 普遍聯繫抽象而複雜的特點決定了現代科學會忽略它的存在 112 6.2 科學與哲學分家的特點決定了現代科學一定會忽略普遍聯繫 112 6.3 還原論分割研究從根本上否認了普遍聯繫的存在 113 本章小結 114 參考文獻 114 第三章:「變化發展」是萬事萬物存在的基本形式 117 第一節:宇宙萬物都處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狀態之中 117 第二節:萬事萬物變化發展的表現形式和發生機制 118 2.1 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個不同階段 118 2.2 萬事萬物變化發展的基本機制 119 2.3 推動事物變化發展的抽象聯繫有決定性和非決定性之分 120 第三節:歷史上的「變化發展」觀念 120 第四節:變化發展的觀點在「黏膜下結節論」中的應用 121 4.1 消化性潰瘍的直接病因是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千變萬化的 122 4.2 社會和自然事件要通過「人生觀」才能起作用 123 4.3 變化發展的觀點有助於消化性潰瘍的防治 124 4.4 幽門螺旋桿菌與消化性潰瘍之間的因果關係是不存在的 125 第五節:變化發展的觀點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重要意義 126 5.1 人體正常的生長發育要經歷多次質的飛躍 126 5.2 在診斷和治療疾病時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127 5.3 抽象方面的改變、心理上的改變才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改變 128 5.4 不能將物理、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生搬硬套到生命科學領域 130 5.5 生物進化具有「合目的性」的特徵 131 5.6 現代科學不是人類科學的全部,不能作為真理的判斷標準 133 5.7 變化發展觀點的靈活運用是取得軍事勝利的必要保證 134 本章小結 135 參考文獻 136 第四章:類比的方法有助於闡明高度複雜的問題 139 第一節:類比法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作用 139 第二節:類比的方法非常有助於理解「黏膜下結節論」 140 2.1 擺脫傳統的消化性潰瘍病因學觀念的束縛 140 2.2 類比的方法非常有助於理解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學 141 2.3 類比的方法為黏膜下結節論的創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142 2.4 「幽門螺旋桿菌與消化性潰瘍有因果關係」 與「餓漢吃包子」 143 2.5 「幽門螺旋桿菌」與「國會小政黨」進行類比 143 第三節:類比的方法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應用 144 3.1 多重類比可說明個體和細胞普遍聯繫的複雜性 144 3.2 現代科學的理論基礎的確有可能存在著明顯的缺陷 146 3.3 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開拓新的思維 147 本章小結 149 參考文獻 149 第五章:疊加機制是各種現象和疾病發生的基礎 151 第一節:疊加機制的推導 151 第二節:疊加機制與本書其他哲學觀點之間的複雜關係 153 2.1 不同的事物或現象必須在「同一性」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疊加 153 2.2 普遍聯繫通過「疊加機制」推動了萬事萬物的變化發展 154 2.3 「疊加機制」走上了與「還原論分割研究」完全相反的道路 155 第四節:歷史上的疊加思想 156 第五節:疊加機制在黏膜下結節論中的應用 157 5.1 「疊加」是闡明年齡段分組現象的又一關鍵機制 158 5.2 「疊加」也是十二指腸潰瘍發病的關鍵機制 159 5.3 「拔蘿蔔」形象地說明了幽門螺旋桿菌在潰瘍病中的作用 160 5.4 黏膜下結節論是對消化性潰瘍近乎完整的描述 162 第六節:疊加機制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應用 163 6.1 時間、空間結構和功能上的有序化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證 163 6.2 構建和諧的家庭和社會是延緩衰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164 6.3 人生觀在既往經歷不斷累積和疊加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 166 6.4 還原論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因果關係長期不能建立的重要原因 168 6.5 疊加機制要求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本書各部分的內容 170 本章小結 170 參考文獻 171 第六章:整體的觀點將導致當前科學的全面革新 173 第一節:自然界、生命和人體都具有整體的屬性 173 第二節:整體擁有各組成部分都不具備的多種重要特性 175 第三節:歷史上的整體觀 178 第四節:整體觀在黏膜下結節論中的應用 179 4.1 將個體看成自然界、人類社會和家庭的一部分 180 4.2 將胃、十二指腸看成人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0 4.3 歷史上的相關學說與佛教典故「盲人摸象」 182 4.4 整體觀還是黏膜下結節論重要的方法論之一 185 第五節:整體觀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重要意義 185 5.1 整體觀將導致現代科學的病因學觀念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185 5.2 整體觀還將導致當前的人體和生命科學發生一場偉大的革新 187 5.3 現代科學四大分支的統一是「整體觀」的必然要求 189 5.4 整體觀實際上還將導致當前人類科學體系的全面大革新 189 5.5 整體觀是正確理解「思維意識」的必要前提 190 5.6 整體的觀點還是各項事業都能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 191 第六節:現代科學的理論體系缺乏整體觀的主要原因 192 6.1 還原論在現代科學研究中的成功阻礙了整體觀的形成 192 6.2 科學和哲學的對立也決定了現代科學缺乏整體觀 192 6.3 現代哲學體系導致整體觀的正確性很難得到充分的反映 193 本章小結 194 參考文獻 194 第七章:歷史觀是各項科研工作都必須具備的重要觀點 197 第一節:宇宙萬物都是歷史的產物,都具有歷史的屬性 197 第二節:歷史的屬性在人體的三個主要表現 199 第三節:歷史上的「歷史觀」 201 第四節:歷史觀在「黏膜下結節論」中的應用 203 4.1 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實際上是一個長期、慢性的過程 203 4.2 現代科學理論根基的缺陷是歷史上的相關學說都無效的原因 204 4.3 「幽門螺旋桿菌與消化性潰瘍有因果關係」只能是「曇花一現」 206 4.4 黏膜下結節論 也是歷史的,必須與時俱進 209 第五節:歷史的觀點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重要意義 210 5.1 追溯既往經歷有助於查找病因、徹底治癒疾病 210 5.2 已有的現代科學定理、定律、公式和法則都有歷史局限性 211 5.3 現有的定理、定律、公式和法則將阻礙新時期人類科學的發展 213 5.4 現代人體和生命科學的哲學基礎是唯物主義的一元論 215 5.5 現代科學的理論和認識不能作為評判中醫科學性的標準 218 5.6 只有不斷地追溯歷史,才能明確思維意識的本質 222 5.7 歷史的觀點有助於化解當前哲學和科學的對立 225 5.8 歷史的觀點有助於培養積極、正面的人生觀 226 本章小結 228 參考文獻 228 第八章:只有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深入各項認識 232 第一節:現象與本質的基本含義 232 第二節:要透過外在的具體現象看到內在的抽象本質 233 第三節:本質性認識的三個判斷標準 234 第四節:歷史上對現象和本質相互關係的認識 236 第五節:「透過現象看本質」在黏膜下結節論中的應用 237 5.1 透過「年齡段分組現象」可以看到人體的「社會屬性」 237 5.2 「幽門螺旋桿菌與消化性潰瘍有因果關係」僅僅是一種假象 239 5.3 黏膜下結節論透過消化性潰瘍病看到了人體的抽象本質 241 5.4 黏膜下結節論的成功是現象,隱藏於其後的正確認識是本質 242 第六節:「透過現象看本質」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應用 244 6.1 只有「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真正實現科學研究的目標 244 6.2 忽視抽象思維的運用使現代醫學只能停留在現象科學的水平上 245 6.3 中國傳統醫學具有本質科學的基本特點 246 6.4 「透過現象看本質」是各項事業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 249 本章小結 251 參考文獻 252 第九章:生命科學的探索要十分重視因果關係的論證 255 第一節:因果關係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55 第二節: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256 第三節:「本質與現象、原因與結果」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257 第四節:歷史上的「因果思維」 260 第五節:因果關係在黏膜下結節論中的應用 261 5.1 忽視人體內因是現代潰瘍病病因學的重要缺陷 261 5.2 只有強調人體內因才能圓滿解釋胃潰瘍的好發部位與形態學 262 5.3 內外因之間的相互轉化,是明確消化性潰瘍病因學的關鍵 264 5.4 「幽門螺旋桿菌與消化性潰瘍有因果關係」的結論過於草率 265 第六節:因果關係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應用 268 6.1 增強人體自身的抵抗力能有效應對愛滋病毒的高變異性 268 6.2 外因轉化成內因是人生觀的形成機制 270 6.3 追名逐利是多種疾病發生的內在原因 271 6.4 忽略人體內因是現代病因學的通病 272 6.5 人體因果關係的複雜性決定了現代科學不足以解釋任何疾病 274 本章小結 276 參考文獻 277 第十章:生命現象都具有「概率發生」的特點 279 第一節:概率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79 第二節:偶然事件是複雜的多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必然結果 279 第三節:歷史上的概率論思想 281 第四節:概率論是正確理解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學的必要條件 282 4.1 消化性潰瘍具有概率發生的基本特點 282 4.2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不是消化性潰瘍發生的必要條件 284 第五節:概率論在理論和實踐中的重要意義 285 5.1 病毒受體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286 5.2 現代科學不能圓滿地解釋各種疾病的發生機理是必然的 287 5.3 人體和生命科學領域中的現象都具有「概率發生」的基本特點 288 5.4 人類未來科學的主要理論可能都具有「概率」的基本特點 290 本章小結 291 參考文獻 292 第十一章:靈活運用「由點到面、由一般到特殊」 295 第一節:黏膜下結節論充分暴露了現代科學多方面的局限性 295 1.1 現代科學哲學根基的缺陷體現在當前所有疾病的研究之中 295 1.2 「盲人摸象」一般的錯誤廣泛存在於當前所有疾病的研究之中 297 1.3 忽視哲學的指導作用廣泛存在於當前生命科學的各項研究之中 298 第二節:「由點到面、由一般到特殊」是昇華認識的重要手段 300 本章小結 302 參考文獻 302 第十二章:新二元論的建立與運用 304 第一節:「新二元論」的基本內容 304 第二節:物質和意識是密不可分的有機統一體 305 第三節:歷史上的「二元論」思想 309 第四節:新二元論與歷史上的二元論思想之間的區別 311 4.1 新二元論擴大了意識的範圍,明確了意識的本質 311 4.2 新二元論的建立有著十分堅實的哲學基礎 312 4.3 新二元論的有效性是歷史上所有的相關思想都無法比擬的 313 第五節:新二元論能行之有效地解決許多重大的認識論問題 314 5.1 新二元論首次實現了唯物論與唯心論的有機統一 314 5.2 新二元論為科學與宗教的完美統一奠定了理論基礎 316 5.3 新二元論有助於實現中醫學與西醫學的有機統一 320 5.4 新二元論強調科學與哲學的統一 322 5.5 新二元論還要求現代科學各分支學科的高度統一 324 5.6 新二元論有助於實現東西方文化的統一 327 5.7 人類社會的平穩發展有賴於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步進行 329 5.8 新二元論有助於實現主觀認識與客觀現象的統一 330 5.9 新二元論有助於實現哲學探討與現實生活的統一 332 5.10 生命科學的探索要做到實驗研究與抽象思維的統一 333 5.11 新二元論有助於實現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統一 335 第六節:新二元論在「黏膜下結節論」中的應用 338 6.1 新二元論為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學提供了方向性指導 338 6.2 心理調節與積極人生觀的培養才是防治潰瘍病復發的唯一途徑 339 第七節:新二元論在理論和實踐中的重要意義 341 7.1 牛頓與愛因斯坦自覺遵循的不是唯物論,而是新二元論 341 7.2 新二元論是現代科學根本認識的進一步擴大、深化和昇華 343 7.3 新二元論直接動搖了現代科學唯物主義一元論的哲學根基 344 7.4 新二元論強調了日常行為對個體健康的重要影響 346 7.5 新二元論要求我們要十分重視「思維意識的鍛鍊」 348 7.6 新二元論提示思維意識的鍛鍊還可以極大地增長智慧 350 7.7 「隨機突變」不是推動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 352 7.8 新二元論建立了人體與生命科學領域中的因果關係 354 本章小結 359 參考文獻 359 第十三章: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人對自然規律的高度概括 364 第一節: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364 第二節:陰陽關係的四個重要特點 364 第三節:黏膜下結節論完全符合陰陽學說的基本思想 366 第四節:陰陽學說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重要意義 367 4.1 新二元論完全合符陰陽學說的基本思想 367 4.2 科學探索要走還原論與整體觀相結合的道路 369 4.3 現代科學對人體疾病和生命現象的認識存在著多方面的缺陷 370 本章小結 371 參考文獻 372 第十四章:各種現象和疾病發生機理的中心法則 373 第一節:各種現象發生機理的中心法則 373 第二節:黏膜下結節論是中心法則的應用舉例 375 第三節:中心法則指導下的各種病毒性疾病的發生機理 376 第四節:中心法則指導下的各種癌症的發生機理 378 第五節:中心法則再次強調了現代科學是人類科學的初級階段 379 本章小結 381 參考文獻 381 第十五章:多維的思維方式是生命科學的必然要求 382 第一節:人體和生命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必須轉換思維方式 382 第二節:黏膜下結節論看到的是「整隻大象」 385 第三節:多維的思維方式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重要意義 386 3.1 多維的思維方式能有效地克服「盲人摸象」一般的錯誤 386 3.2 多維的思維方式能有效解決「蛋白質結晶」這一科學難題 387 3.3 多維的思維方式是實現多基因合目的性調控的唯一手段 389 3.4 多維的思維方式是攻克各種人體疾病的必要前提 390 3.5 多維的思維方式是人類涉足思維意識領域的先決條件 391 3.6 多維的思維方式是建立真正的人體和生命科學體系的必要前提 392 3.7 本書所有的哲學觀點和分論點都是「渾然一體」的 394 3.8 多維的思維能力是「脫凡入聖」的先決條件 395 第四節:獲得多維的思維能力需要非常規的訓練方法 396 本章小結 398 參考文獻 398 本部分小結 400 第四部分:思維科學是人類科學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403 第一節:現代科學尚未真正踏入人體和生命科學的大門 404 第二節:思維科學理論上的基本輪廓 406 第三節:思維科學有別於現代科學的十五個主要特點 407 3.1 思維科學與現代科學有著完全不同的哲學基礎 408 3.2 思維科學主要的研究對象是抽象的普遍聯繫 409 3.3 思維科學是高度複雜的思想體系 410 3.4 思維科學是本質科學 413 3.5 整體觀綜合指導在思維科學的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414 3.6 思維科學採用的是多維的思維方式 415 3.7 思維科學沒有現代科學那樣固定的定理、定律、公式和法則 416 3.8 思維科學強調實驗研究與抽象思維的有機結合 418 3.9 思維科學對人體的基本看法與現代科學有著很大的區別 419 3.10 思維科學是一門高度統一的大學科、大科學 420 3.11 思維科學將極大地拓展人類的視野、涉及無比廣大的範圍 422 第四節:思維科學是人類科學的高級階段 424 4.1 人類科學的分階段發展和跳躍式前進 425 4.2 現代科學僅僅是人類科學的初級階段 427 4.3 思維科學不是現代科學的簡單延續,而是人類科學的高級階段 429 4.4 現代科學是思維科學誕生的必要前提與基礎 432 4.5 思維科學是順應時代的需要而必然要誕生的全新思想體系 433 第五節:思維科學的未來發展要走哲學的道路 435 5.1 哲學是「智慧之學」,強調「理論先於實踐」的重要性 435 5.2 哲學是高度概括性的認識和思想,是對普遍性規律的揭示 437 5.3 哲學是人們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的根本出發點 438 5.4 哲學對科學探索具有指導性意義 440 5.5 思維科學的未來發展要走哲學的道路 441 5.6 哲學的部分含義小結 442 第六節:建立思維科學的重要意義 443 6.1 思維科學將使人類科學實現從具體科學向抽象科學的飛躍 443 6.2 思維科學的建立將使人類真正邁入人體和生命科學的新時代 444 6.3 思維科學有助於解決當前科學各領域面臨的絕大部分難題 446 6.4 思維科學能極度地開發智慧,大大加快人類文明前進的步伐 447 6.5 思維科學能有效防治各種「社會疾病」,從而有助於世界和平 449 6.6 思維科學能優化遺傳性狀,從而大大加快人類進化的速度 450 6.7 思維科學的誕生標誌著一個全新文明時代的到來 451 第七節:思維科學的未來發展「任重而道遠」 452 本部分小結 454 參考文獻 455 第五部分:常見問題回答 457 第六部分:重要議題索引 469 索引1:第二部分黏膜下結節論解釋的72種現象或假設 469 A.胃潰瘍(共15種現象) 469 B.十二指腸潰瘍(共5種現象) 470 C.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共有的現象(共20種現象) 470 D.幽門螺旋桿菌與消化性潰瘍(共32種現象) 472 索引2:第三部分關於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學探討的40個方面 474 索引3:黏膜下結節論在理論和方法上的50個突破 479 索引4:幽門螺旋桿菌與消化性潰瘍無因果關係50個角度的論證 485 索引5:現代科學在人體和生命科學領域不能成功的128個原因 490 索引6:在本書的理論和方法基礎上實現的26個統一 504 索引7:宗教的科學性30個方面的表現 507 索引8:中醫的科學性30個方面的表現 510 索引9:重要名詞術語 514 索引10:重要歷史人物 519 結束語與致謝 521 版權與法律聲明 523 圖片目錄 圖0.1 本書內容的基本結構 III 圖II.2 胃潰瘍的病理發生過程 023 圖II.3 某地區胃潰瘍發病率波動的條形圖 034 圖II.4 某地區胃潰瘍發病率波動的線形圖 034 圖II.5 局部損害因素導致十二指腸潰瘍的疊加機制 047 圖II.6 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機制總圖 054 圖II.7 以現代科學為基礎的相關學說與「盲人摸象」 055 圖III.8 追溯既往人類發展史的生物進化樹 077 圖III.9 同一性法則的推導 079 圖III.10 萬事萬物變化發展的基本機制 119 圖III.11 精神因素導致的丘疹和皮下結節在面部的分布 152 圖III.12 消化性潰瘍表現出來的年齡段分組現象 158 圖III.13 佛教典故「盲人摸象」 182 圖III.14 本質與現象、原因與結果的聯繫和區別 258 圖III.15 消化性潰瘍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外因「內外夾攻」的結果 266 圖III.16 新二元論可以看成是萬有引力定律的深化和昇華 345 圖III.17 各種現象發生機制的中心法則 373 圖III.18 中心法則指導下的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制 375 圖III.19 中心法則指導下的各種病毒性疾病的發生機理 376 圖III.20 中心法則指導下的各種癌症的發生機理 378 圖III.21 多維的思維方式是將線性思維昇華以後得到的 383 圖III.22 鼠血清白蛋白基因表達過程中轉錄水平的調控 389 圖III.23 第三部分各哲學觀點之間的相互關係簡圖 402 圖IV.24 人類科學的分階段發展和跳躍式前進 426 表格目錄 表II.1 空腹24小時胃酸分泌的平均值 025 表II.2 夜間12小時胃酸分泌的平均值 025 表II.3 臨床消化性潰瘍病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的計算 044 表IV.4 思維科學與現代科學之間的主要區別 407 表IV.5 思維科學的建立與歷史上主要成就之間的比較 444 寓言、科學史、實例目錄 1.中醫方法徹底治癒嚴重腸道寄生蟲病 127 2.大象與鐵鍊 128 3.從經典力學到量子力學 140 4.餓漢吃包子 143 5.拔蘿蔔 160 6.盲人摸象 182 7.杯蛇弓影 210 8.醜小鴨 218 9.天狗噬日、天狗噬月 280 10.香河老人 336 11.伏藏之謎 336 12.物理學因果關係的建立 355 13.自然科學理論的三次飛躍 425 14.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435 15.法拉第與電磁感應 457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彌爾這本《政治經濟學原理》的價值有兩處:一是收納自從亞當‧史密斯之後的最新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成果;二則是「堅持理論聯繫實際」,也就是書中進行的討論需要包含「對超出政治經濟學領域的更為寬廣的思想與課題」。其撰寫這個龐大主題與長篇浩帖的主要理念為:用當代最優秀的社會理念揭示社會的經濟現象。 政治經濟學是研究有關「財富」的問題,而研究這個問題就是研究財富如何產生與如何分配。雖然隨著社會理論的「社會科學化、客觀與嚴謹」發展,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範式逐漸被「數理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替代,但基於政治經濟學的科際整合式論述方法之特性,其可能深具啟發且有與現實密切結合的能力! 目錄 第三編 交換 第八章 關於貨幣的價值,當它取決於需求與供給時 第九章 關於貨幣的價值,當它取決於生產成本時 第十章 關於複本位制以及輔幣 第十一章 關於信用,作為貨幣的一種替代物 第十二章 信用對於價格的影響 第十三章 關於不可兌換紙幣 第十四章 關於供給過剩 第十五章 關於價值尺度 第十六章 關於價值的某些特殊情況 第十七章 關於國際貿易 第十八章 關於國際價值 第十九章 關於貨幣,作為一種進口商品予以考察 第二十章 關於國際匯兌 第二十一章 關於貴金屬在商品世界中的分配 第二十二章 通貨對於匯兌及對外貿易的影響 第二十三章 關於利率 第二十四章 關於可兌換紙幣通貨的管理 第二十五章 關於不同國家在同一市場上的競爭 第二十六章 關於分配,當它受到交換影響的時候 第四編 社會進步對於生產與交換的影響 第一章 財富增長狀況的基本特徵 第二章 產業發展與人口增長對價值和價格的影響 第三章 產業發展與人口增長對地租、利潤以及工資的影響 第四章 關於利潤最小化的趨勢 第五章 利潤趨於最小化的後果 第六章 關於停滯狀態 第七章 論勞動階層的可能的未來 第五編 論政府的影響 第一章 關於政府的一般職能 第二章 論稅收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 關於直接稅 第四章 關於商品稅 第五章 關於某些其他稅收 第六章 直接稅與間接稅之間的比較 第七章 關於國債 第八章 關於政府的一般職能,就其經濟影響而論 第九章 繼續討論相同的話題 第十章 關於以錯誤理論為基礎的政府干預 第十一章 關於自由放任原則或者不干預原則的依據與限度 約翰.斯圖爾特.彌爾年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蘇格拉底、叔本華、尼采等18位大師親自開課了! 像看故事一樣讀懂哲學,不用再背誦 最平易近人的哲學課,生活絕對用得上!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什麼樣的生活最接近真實的快樂? 「戀愛然後結婚」是絕對的真理嗎? 神仙級講師陣容,歡迎一探究竟! 圖解知識:圖解式解構哲學難題,生動有趣的插畫再現哲學場景。 經典推薦:每堂課結束,哲學大師推薦重要哲學經典書,可拓展知識,加深課程理解。 大師講堂:以新穎、有趣的方式講述世界哲學史上18位重要哲學家及其作品的故事,讓我們在輕鬆幽默的氛圍中感受大師的魅力。哲學是一種用心來思考、用心去感受世界的智慧,幫助我們解答生活的困惑、解析社會的矛盾。 【像看故事一樣讀懂哲學觀念】 這是一本介紹哲學大師及其思想精華的書。 18堂神祕課程,每堂課都有一位著名哲學大師講授一個重要哲學主題。在上課過程中,經由同學與大師們各種互動和交流,讓人彷彿身歷其境。雖然,那些大師們是帶著「任務」前來授課的,但他們可不是如此「聽話」,時不時就會不小心爆料自己的趣聞、祕密。如果喜歡這方面的故事,千萬別錯過! 包含18個哲學密切相關話題—自己、理念、理性、真理、與生俱來、生死、悲劇、自由、生活、人生、經驗、懷疑、正義、他人與自我、真相、笑、絕望、異化。 學習哲學就要與一流學者、哲學大師對話,不是記住他們說了什麼,而是努力領會他們為什麼這麼說,自己還能從什麼方面去補充它或推翻它。哲學的學習不是孤獨者的漫步,而是一場智力較量,是在不斷面對大師的目光中成長。—李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目次 第一堂課 蘇格拉底老師主講「自己」 哲學是什麼 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有什麼 你幸福嗎 認識你自己 第二堂課 柏拉圖老師主講「理念」 「戀愛—結婚」是絕對的真理嗎 婚姻是永恆不變的嗎 是否存在不朽的靈魂 理想國—哲學之國 第三堂課 康德老師主講「理性」 不要問知道什麼,而要問能知道什麼 時間和空間於人類而言是什麼 因果律是自然的法則嗎 什麼決定是與非、對與錯 第四堂課 黑格爾老師主講「真理」 實體即主體 世間真的沒有永恆真理嗎 哲學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歷史 絕對精神應該朝著什麼方向發展 第五堂課 亞里斯多德老師主講「與生俱來」 我們腦海中的概念是天生的嗎 現實世界裡的實體是怎樣構成的 存在的存在是何原因 人如何活得快樂 第六堂課 海德格老師主講「生死」 人為什麼活著 生與死正是一枚錢幣的兩面 真正意識到時間才會更加珍惜生命 如何正確地面對死亡 第七堂課 叔本華老師主講「悲劇」 世界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 為什麼世界是痛苦的 是什麼導致悲劇的發生 第八堂課 沙特老師主講「自由」 你怎樣選擇,你就怎樣生活 我的存在決定它們的存在 有選擇的「存在」,有選擇的責任 何為「愛」 第九堂課 漢娜.鄂蘭老師主講「生活」 政治和社會不能混為一談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勞動」與「工作」有什麼區別 平衡工作與生活 第十堂課 尼采老師主講「人生」 上帝被我殺死了,你們還在信仰什麼 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追求更強的意志才能活下去 第十一堂課 洛克老師主講「經驗」 我們頭腦中的概念從何而來 感官的經驗能否信賴 為什麼我們容易產生怠惰情緒 第十二堂課 笛卡兒老師主講「懷疑」 為了打好地基,就要先懷疑 存在完美的實體嗎 人與動物的區別在哪裡 第十三堂課 羅爾斯老師主講「正義」 正確用什麼來衡量 我們如何達成共識 倫理和法律誰更重要 怎樣才能存在絕對的公平正義 第十四堂課 列維納斯老師主講「他人與自我」 「他人」究竟是什麼 「比較」是一件累人累己的事 他人就是我們的責任 第十五堂課 胡塞爾老師主講「真相」 一個命題如何成為真命題 如何看清事實真相 為什麼我們看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認識 不同的心境導致不同的「真相」 第十六堂課 柏格森老師主講「笑」 我們為何哈哈大笑 滑稽從何而來 滑稽是如何表現的 第十七堂課 齊克果老師主講「絕望」 無名書 自我存在於痛苦和絕望中 無意識的絕望 女人式的絕望 男人式的絕望 第十八堂課 費爾巴哈老師主講「異化」 是人創造了神還是神創造了人 人類如何造神 人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被異化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