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上) (7版)
人氣推薦!已有12位會員共同選購!!
【簡介】
本書特色
刑事訴訟之內涵,近年一直處於變動狀態,稍不留意,昔日熟悉之條文或判決,即遭廢止或變更。在此變革中,一些新興的重要理論也逐漸浮現與建立,如何掌握這些理論,成為學習刑事訴訟法最重要的課題。我國近來修法方向,多採美國、日本之經驗,如證據排除法則、當事人進行主義、認罪協商、傳聞法則等等。
本書由台灣大學、輔仁大學、台北大學的王兆鵬、張明偉、李榮耕三位具留美背景之教授合著,三位教授各有所長,許多論文已成為大法官解釋、增修法律、最高法院判決之內容。本書儘可能囊括當今刑事訴訟重要議題,詳細整理、分析、闡釋相關理論與實務見解,更重要者,本書提出許多新的議題及新的理論,希望能引領我國刑訴發展,也讓讀者預知未來可能之變動。
【目錄】
七版序 i
六版序 iii
五版序 v
四版序 vii
三版序 ix
二版序 xi
序 xiii
第一篇 導 論
第一章 刑事訴訟的目的 3
第二章 刑事訴訟的歷史 9
第三章 刑事訴訟與憲法之關係 15
第四章 當事人進行主義與職權主義 23
第五章 證據用語辨析 35
第六章 法 院 41
第七章 訴訟程序 79
第八章 案件的單一性與同一性 95
第二篇 強制處分
第一章 概 說 117
第二章 證據排除法則 121
第三章 相當理由 161
第四章 令狀原則 181
第三篇 搜索、扣押及通訊監察
第一章 搜索扣押介紹 197
第二章 搜索扣押之客體 219
第三章 搜索票之核發與執行 237
第四章 附帶搜索 253
第五章 緊急搜索 267
第六章 同意搜索 299
第七章 扣 押 313
第八章 身體檢查處分 333
第九章 通訊監察 337
第十章 盤查與路檢 351
第四篇 拘提及羈押
第一章 短期拘束人身自由 367
第二章 限制出境、出海 399
第三章 長期拘束人身自由—羈押 415
第四章 暫行安置 453
第五篇 自白與不自證己罪
第一章 自白法則 465
第二章 審判階段之緘默權 501
第三章 緘默權之效力 513
第四章 不自證己罪保護之客體 537
第五章 測謊之證據能力 547
第六章 自白與毒樹果實原則 555
第七章 緘默之證據能力 569
第六篇 受律師協助的權利
第一章 辯護制度重要理論 583
第二章 受有效律師協助的權利 597
第三章 律師權的內容 627
第七篇 起訴、不起訴裁量及控制
第一章 偵查前之調查程序 643
第二章 檢察一體 651
第三章 偵查不公開 657
第四章 告 訴 667
第五章 起訴裁量 685
第六章 起訴審查 705
第七章 撤回起訴與一事不再理 717
立即查看
憲法:權力分立
系列名:臺大法學教科書
ISBN13:9789865262891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林子儀;葉俊榮; 黃昭元;張文貞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9cm*3.5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2/11/01
中文圖書分類:中國憲法
本書特色
本書以臺灣憲政發展下的憲法案例為主軸,搭配國外的憲法案例與相關學理論述,引導憲法議題的討論。
本書定位為大學憲法課程的教材,透過結構鋪陳及素材的選取,引導學生思考及課堂討論。
本書分為九章,分別討論:憲法與憲政主義、司法違憲審查、權力分立原則與中央政府體制、權限之制衡與分享、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地方自治,以及憲政發展與憲法變遷。
目錄
四版序 Ⅰ
序 Ⅲ
凡例 Ⅴ
本書各章
第1章 憲法與憲政主義 1
1.1. 憲法的緣起與意義 1
1.2. 憲政主義 8
1.3. 憲政主義的典範變遷 18
第2章 司法違憲審查 21
2.1. 為什麼要有司法違憲審查制度? 22
2.2. 歷史發展 28
2.3. 制度類型分析 34
2.4. 我國制度的類型 40
2.5. 審查機關 52
2.6. 訴訟類型 67
2.7. 審理程序 127
2.8. 裁判書 131
2.9. 裁判之效力 141
2.10. 法規範憲法審查的宣告類型及效力 149
2.11. 司法違憲審查之界限與正當性 180
第3章 權力分立原則與中央政府體制 191
3.1. 憲政主義與權力分立原則 191
3.2. 我國憲法所規定的分權制度 201
3.3. 中央政府體制 207
第4章 權力之制衡與分享 247
4.1. 人事決定權 248
4.2. 立法權 273
4.3. 財政權 283
4.4. 條約與外交 297
4.5. 國家重要事項之決定權 304
4.6. 調查權 309
第5章 立法權 323
5.1. 國會的權限來源、民主與定期改選 323
5.2. 國會成員的選任、權利與義務 337
5.3. 國會行使職權的程序與限制 358
第6章 行政權 389
6.1. 總統的地位與職權 389
6.2. 行政院的地位與運作 436
6.3. 考試院的定位問題 455
第7章 司法權 461
7.1. 司法權的範圍 461
7.2. 司法組織:法官 483
7.3. 司法組織:法院及訴訟制度 508
第8章 地方自治 523
8.1. 地方自治制度與地方自治的本質 524
8.2. 中央與地方之權限劃分(垂直分權) 541
8.3. 地方政府組織(水平分權) 554
8.4. 地方自治權 558
8.5. 自治監督與權限爭議的解決 593
8.6. 地方民意代表之特權 613
第9章 憲政發展與憲法變遷 617
9.1. 憲法變遷與活的憲法 617
9.2. 憲法修改與憲法變遷 628
9.3. 憲法解釋與憲法變遷 667
參考文獻 677
索引
一、裁判索引 709
二、關鍵詞索引 713
立即查看
會計學 第八版 修訂版 IFRS
作者:杜榮瑞、薛富井、蔡彥卿、林修葳
ISBN:9786267130148
版次:8
年份:2022
出版商:東華書局
頁數/規格:728頁/平裝彩色
會計學 八版序
《會計學》一書自出版至今,已進入第八版,承蒙許多學界與實務界先進及讀者的支持與愛護,採用作為教科書或自修讀本,也提供許多寶貴意見,讓這本書更加趨近完美。
自第七版出版以後,持續有新的 IFRS 生效適用,由於我國已改為採用「逐號生效」的作法,而 IFRS 9 與 IFRS 15 自 2018 年開始適用,雖然在第七版已作相因應的觀念解說,為使讀者能學習具體的處理方式,我們進一步修改本書,這部分的習題也加以更新。
除此之外,一如過去的改版,我們盡可能將公司實例更新到最近的年度,對於部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顯著之企業,則提供其2021年上半年之資料。在改版過程中也對內文編輯錯誤作了更正,增加習題,以及對「章首故事」作了大幅度的更新。
茲將我們在第八版所作的主要變動與更新,簡要說明如下:
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內容中關於公司治理的法令修改,例如審計委員會的設置以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針對股東年會召開日期的行政命令,我們均加以納入。也對內文編輯錯誤作了更正。
第六章 (買賣業會計與存貨會計處理──永續盤存制)
有關大潤發及內文沃爾瑪(Walmart)兩案例內容修改至最新發展。
第九章(應收款項)
應收帳款之減損評估,依IFRS 9「金融工具」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式」重新撰寫,且特別提到變動對價,例如銷貨退回與折讓,以及退貨權等,說明其對於企業預期可收取對價之影響。
第十章(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與遞耗資產)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後續資本支出,特別是部分重置的概念,有更詳細的說明與釋例之解析。
第十一章(無形資產、投資性不動產、生物資產與農產品)
修正內文編輯錯誤及習題解答、增加習題及題庫之題目
第十二章(流動負債與負債準備)
負債準備衡量之說明,以更詳盡之釋例,說明有關大量母體或單一義務之最佳估計概念,同時也提及負債準備若有歸墊時之會計處理。
第十四章(投資)
「未實現評價損益」均改為「評價損益」,因為評價金融資產造成之損益必定是在該資產處分之前,無須強調「未實現評價損益」、修正內文編輯錯誤及習題解答、增加習題及題庫之題目。
第十六章(權益:保留盈餘、股利與其他權益)
納入新興或近日開始流行的半導體業重要的留才措施,如限制員工權利新股。
與上一版相同,第八版有許多習題,亦附有解答,另亦備有題庫與教學投影片等配件。
目 錄
Chapter01 企業與會計
Chapter02 財務報表的基本認識
Chapter03 從會計恆等式到財務報表
Chapter04 借貸法則、分錄與過帳
Chapter05 調整分錄、結帳分錄與會計循環
Chapter06 買賣業會計與存貨會計處理-永續盤存制
Chapter07 存 貨
Chapter08 現金及內部控制
Chapter09 應收款項
Chapter1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與遞耗資產
Chapter11 無形資產、投資性不動產、生物資產與農產品
Chapter12 流動負債與負債準備
Chapter13 非流動負債
Chapter14 投 資
Chapter15 權益:股本、資本公積與庫藏股票
Chapter16 權益:保留盈餘、股利與其他權益
Chapter17 現金流量表
立即查看
目 錄
Chapter01 企業與會計
Chapter02 財務報表的基本認識
Chapter03 從會計恆等式到財務報表
Chapter04 借貸法則、分錄與過帳
Chapter05 調整分錄、結帳分錄與會計循環
Chapter06 買賣業會計與存貨會計處理-永續盤存制
Chapter07 存 貨
Chapter08 現金及內部控制
Chapter09 應收款項
Chapter1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與遞耗資產
Chapter11 無形資產、投資性不動產、生物資產與農產品
Chapter12 流動負債與負債準備
Chapter13 非流動負債
Chapter14 投 資
Chapter15 權益:股本、資本公積與庫藏股票
Chapter16 權益:保留盈餘、股利與其他權益
Chapter17 現金流量表
立即查看
口述講義民事及家事程序法第一卷-民事訴訟法(下)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本書特色
本書係講授民事訴訟法課程之口述講義,其內容旨在闡述新民事訴訟法之基礎理論及基本構造,既就訴訟理論為體系性及批判性闡釋,又舉具體案例予以反覆演練及說明,助益於全盤理解新民事訴訟法學,並學會靈活運用之本領。本書下冊說明訴訟之審理及事案之解明、訴訟程序之終了及判決效力之範圍,與聲明不服及事後救濟。
作者簡介
許士宦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
經歷:
律師(1986年~2000年)
主授:
民事訴訟法、強制執行法、破產法、家事事件法
著作:
執行力擴張與不動產執行
程序保障與闡明義務
證據蒐集與紛爭解決
審判對象與適時審判
債務清理法之基本構造
集中審理與審理原則
訴訟參與與判決效力
訴訟理論與審判實務
爭點整理與舉證責任
家事審判與債務執行
民事及家事程序之新建構
執行力客觀範圍擴張論
家事事件法論
民事保全之理論與實務
民事及家事裁判之新發展
口述講義強制執行法
口述講義民事訴訟法(上)
口述講義家事事件法
序言
本書係筆者於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民事訴訟法課程之口述講義。為便利一學年上、下學期修習,將其分成上、下二冊。講義內容在於闡述新民事訴訟法之基礎理論及基本構造,期使讀者對新民事訴訟法學獲致整體及立體之理解,並學得靈活運用之本領,所以除就訴訟理論為體系性及批判性闡釋之外,並列舉具體事例予以反覆演練及說明。
本書所稱新民事訴訟法學係指一九八○年民事訴訟法研究會成立以後,經批判性、選擇性繼受之外國程序法學及具獨創性之本土化訴訟理論所形成之民事程序法學。斯學既前導我國廿一世紀民事訴訟法之修正,而成為新民事訴訟法之理論基礎,其並將繼續引導新民事訴訟法之解釋論、運作論甚至立法論,而開展為台灣民事訴訟法學。由於此項新學主要在民事訴訟法研究會中錘練及型塑,所以本書引據該會研討成果之內容,俾明其來源。在此意義上,本書可謂『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一)~(廿四)』之導讀或結晶。
本書異於一般教科書之處,在於一再利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民事訴訟法各項規定之立法旨趣及其法理根據,以論證新民事訴訟法應如何解釋適用,儘量避免淪為抽象論述或雜引異於我國法規所衍生之論著,便利讀者自行研讀及易於驗證。本書併配合講授內容而製作各樣圖表,致力釐清諸學說理論之差異或各爭議問題之層次,藉以促進讀者對各該規定旨趣及理論內容之理解,培養其分析、檢討及批判之法律思維能力。
本書旨在協助解讀及補充邱老師所著『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一)~(三)』,從起訴、審理、裁判至聲明不服之訴訟過程,依序解說其基本構造,以利辨明各該程序制度在民事訴訟程序中之應有定位,及各項訴訟理論在整體民事訴訟法學上所屬領域。本書因以該講義為前提,故不再徵引其內容,如讀者自行比對,參照閱讀,當更加迅速及深入瞭解新民事訴訟法及新民事訴訟法學,從而掌握兩者之關係,並協同參與制度創設及理論創新或致力於審判革新,終於成為台灣民事訴訟法學之開創者、推進者或審判實務之改革者。
本講義第2版原稿係由張庭嘉(台大碩士生)錄音並加以整理。如無其辛勞,本書付梓將受推遲,特此誌謝。
2021年1月1日
許士宦
目錄
序言 I
詳目 V
第四章 訴訟之審理及事案之解明 1
第一節 審理原則及審理方式 3
第二節 辯論準備及爭點整理 85
第三節 舉證責任及無庸舉證 187
第四節 證據調查及事實認定 291
第五章 訴訟程序之終了及判決效力之範圍 365
第一節 依當事人意思終了 367
第二節 終局判決 417
第三節 確定判決之效力 455
第六章 聲明不服及事後救濟 639
第一節 再審訴訟程序及變更確定判決訴訟 641
第二節 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 689
附錄 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729
立即查看
刑事訴訟法體系書(下) 6版 <學稔> (6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刑事訴訟法體系書(下)
作者:林肯
出版社:學稔
出版日期:3/1/2019
版次:6版
條碼:9789862959466
本書特色
■層次分明的體系編排,幫助釐清觀念、快速記憶,讓你不會再念到後面忘了前面。
■黃金鐵三角(詳盡刑訴概念解說、重要實務見解、考題解析)架構出本書內容,藉由不斷地反覆學習以融會貫通複雜的刑事訴訟程序。
■包括偵查中羈押審理之強制辯護、閱卷權、上訴第三審等新法解說及新實務見解整理。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共分為六篇,將刑事訴訟程序之總論以及各個程序階段分篇分章加以編排並完整介紹。第一篇為總論共有六章,分別是刑事訴訟法基本構造與理論、刑事訴訟法的效力、訴訟主體、訴訟相關人、被害人、訴訟行為。第二篇為偵查階段共有三章,分別是偵查總論、偵查的實施、偵查的終結。第三篇為起訴階段共有二章,分別是公訴與自訴。第四篇為審判階段共有六章,分別是審判程序、證據、裁判、一般救濟、沒收特別程序、特別救濟。第五篇為執行。第六篇為國民法官法共有十二章,分別是概論與基本原理原則、適用範圍與轉軌、起訴、準備程序、選任程序、解任與保護措施、宣誓程序與審前說明程序、審判程序、終局評議、宣示判決與判決書之製作、第一審的抗告審、第一審的上訴審、再審。本書各章除了學理式的論述外,尚輔以圖表或重點說明,並且在相關處穿插重要的實務見解,以及國家考試例題與擬答,俾使讀者能全盤掌握刑事訴訟程序的理解與應用。
【目錄】
第四篇 審判階段
第一章 審判的程序
第一節 起訴審查制度
第二節 審判程序──審判原則
第三節 準備程序
第四節 審判程序
第五節 簡式審判程序、簡易判決處刑、協商程序
第二章 證據
第一節 證據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證據禁止(排除)法則
第三節 證據調查與澄清義務
第四節 法定證據方法及法定調查程序
第五節 傳聞法則
第六節 證據保全
第三章 裁判
第一節 裁判的概念與成立
第二節 訴訟關係
第三節 訴訟要件
第四節 裁判的效力
第四章 一般救濟
第一節 上訴概論
第二節 第二審之上訴
第三節 第三審之上訴
第四節 被告死亡之處置
第五節 裁定與處分之救濟
第五章 沒收的特別程序
第一節 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
第二節 第三人撤銷沒收確定判決程序
第三節 單獨沒收程序
第六章 特別救濟
第一節 再審
第二節 非常上訴
第五篇 執行階段與附帶民事訴訟程序
第一章 執行階段
第一節 執行的概念
第二節 刑罰的指揮執行之方式
第三節 執行之相關聲請
第四節 聲明疑義與聲明異議
第二章 附帶民事訴訟程序
第一節 附帶民事訴訟的意義
第二節 當事人
第三節 程式
第四節 附帶民事訴訟之審理
第五節 附帶民事訴訟之裁判
第六節 附帶民事訴訟之救濟
第六篇 國民法官法
第一章 概論與基本原理原則
第一節 國民參與審判制度概論
第二節 基本原理原則
第二章 適用範圍與轉軌
第一節 適用範圍與轉軌
第二節 例外裁定不行國民參與審判
第三節 合併起訴、審判
第三章 起訴
第一節 卷證不併送主義與證據開示
第二節 起訴狀應記載事項
第三節 起訴後應遵循基本原則
第四章 準備程序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準備程序進行方式
第三節 準備程序之處理事項
第四節 準備程序之通知
第五節 審檢辯之互動
第六節 被害人之卷證資訊獲知權
第七節 準備程序終結前應處理
第八節 準備程序終結
第五章 選任程序、解任與保護措施
第一節 國民法官之職權與應遵守之規範
第二節 法官人數與國民法官資格
第三節 國民法官之拒卻
第四節 選任程序
第五節 解任與辭職
第六節 保護措施
第六章 宣誓程序與審前說明程序
第七章 審判程序
第一節 審判開始
第二節 開審陳述
第三節 當事人自主調查證據
第四節 言詞辯論
第五節 更新審判
第八章 終局評議
第一節 終局評議時點
第二節 終局評議方式
第三節 評決
第四節 國民法官及法官之保密義務
第九章 宣示判決與判決書之製作
第一節 宣示判決
第二節 判決書之製作
第十章 第一審的抗告審
第一節 針對不行國民參與審判之裁定而為抗告
第二節 針對證據開示之裁定而為抗告
第三節 針對罰鍰之裁定而為抗告
第四節 針對不得抗告之裁定而為抗告
第十一章 第一審的上訴審
第一節 上訴理由之限制
第二節 不得聲請調查新證據為原則
第三節 上訴審之審查
第十二章 再審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貫穿理論、立法與實務的教科書。首要是理論方面,特別著重於基礎觀念的建立及我國法與普世人權基準的銜接。立法規範的闡釋,以截至2024年7月修正的刑訴新法為本。裁判引介的重心,放在憲法法庭及最高法院截至同年5月底止的最新發展趨勢。這是本書的三根支柱。
為了突破傳統刑訴教科書的格局,本書重新分配刑訴議題的比重,將論述重點移轉至刑事訴訟的構造原則、辯護權利、強制處分、證據法則、證據禁止及法庭活動等。
此外,為了「冀以理論、契入實例」,本書每章契合數則案例輔助理解,其中多數取材、改編自台灣實際的案例。畢竟,訴訟法的生命在於運用,而解決台灣本土的實務問題,更是台灣刑事訴訟法的不二任務。
本書亦朝承先啟後的方向努力,故除傳述、批判我國刑訴傳統見解之外,亦歸納、評析國內的最新文獻,並佐以國外的學說與實例為借鏡,期使讀者能夠一目了然,掌握國內外刑訴的演進趨勢。
【目錄】
第十二章 證據禁止法則 1
壹、證據禁止導論 5
貳、證據禁止之內涵及類型 10
參、證據使用禁止之功能 18
肆、證據使用禁止之理論 21
伍、證據使用禁止之放射效力 37
陸、我國實務之回顧與展望 40
第十三章 裁判 49
壹、裁判之意義 51
貳、裁判之種類 51
參、裁判之成立與生效 55
肆、裁判之確定力 59
伍、無效之判決 72
第十四章 偵查通則 77
壹、偵查之目的 79
貳、偵查之主體 81
參、偵查之原因 84
肆、偵查之進行 87
伍、偵查之終結 100
陸、改革之芻議 103
第十五章 偵查各論-告訴 107
壹、告訴之概念 110
貳、告訴權人 112
參、告訴之期間 124
肆、告訴之程式 126
伍、告訴之不可分效力 130
陸、告訴之撤回 132
第十六章 偵查各論-不起訴 141
壹、不起訴之緒論 145
貳、不起訴之原因 146
參、緩起訴之新制 154
肆、不起訴之內部救濟:再議 163
伍、不起訴之確定力 167
陸、無效之不起訴 173
柒、不起訴之外部監督:轉軌准提自訴新制 178
第十七章 公訴 185
壹、公訴之提起 188
貳、公訴之審查:起訴審查制 197
參、公訴之效力 203
肆、公訴之撤回 214
第十八章 自訴 219
壹、自訴之緒論 222
貳、自訴之提起 225
參、自訴之限制 228
肆、自訴之效力 235
伍、自訴之承受與擔當 235
陸、自訴之撤回 239
柒、自訴之審判 242
捌、改革之芻議 249
第十九章 通常審判程序 253
壹、審理之原則 257
貳、審判之準備 264
參、審判之期日 273
肆、審判之應變 296
伍、審判之結果 312
第二十章 簡易型程序 325
壹、概論:簡易判決處刑、簡式審判與協商程序 328
貳、簡易判決處刑 333
參、簡式審判程序 346
肆、協商程序 349
第二十一章 上訴通則 367
壹、上級審之概論 370
貳、上訴權人 372
參、上訴之範圍 381
肆、上訴之程式 389
伍、上訴權之喪失 394
陸、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 397
第二十二章 上訴第二審 407
壹、第二審之審級構造 410
貳、原審法院之處理 412
參、第二審法院之審理 414
肆、第二審法院之判決 423
第二十三章 上訴第三審 435
壹、第三審之審級構造 440
貳、第三審上訴之限制 441
參、判決違背法令 453
肆、第三審上訴之程序 472
伍、第三審法院之審理 474
陸、第三審法院之判決 478
第二十四章 抗告 485
壹、抗告之概念 488
貳、普通抗告 490
參、再抗告 502
肆、準抗告 503
第二十五章 再審 511
壹、再審之概念 514
貳、再審之原因 515
參、再審之程序 533
肆、再審之撤回 545
第二十六章 非常上訴 547
壹、非常上訴之概念 550
貳、非常上訴之對象 553
參、非常上訴之原因 558
肆、非常上訴之審理 570
伍、非常上訴之判決 575
第二十七章 執行 583
壹、執行之概念 585
貳、執行之指揮 586
參、執行之程序 587
肆、執行之救濟 597
第二十八章 附帶民事訴訟 603
壹、附帶民事訴訟之概念 604
貳、附帶民事訴訟之當事人 605
參、附帶民事訴訟之提起 607
肆、附帶民事訴訟之審判 608
伍、附帶民事訴訟之救濟 610
第二十九章 沒收特別程序 615
壹、沒收特別程序之概念 618
貳、保全執行之扣押 622
參、第三人參與程序 632
肆、事後(撤銷)程序 638
伍、單獨宣告沒收程序(客體程序) 640
陸、執行程序及其他配套修正 645
柒、立法之展望 649
◎法條索引 653
◎關鍵字索引 661
立即查看
刑事訴訟法(上)
系列名:律師司法官
ISBN13:9789862696767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王子鳴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2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1/07/01
中國圖書分類: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下)
系列名:律師司法官法研所
ISBN13:9789862696989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王子鳴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1/07/01
中國圖書分類:刑事訴訟法
(上冊)目錄
第一編 序論
第一章 序章
第一節 刑事訴訟之意義
第二節 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
第二章 程序的參與者
第一節 法院
第二節 檢察官
第三節 被告/辯護人
第二編 偵查階段
第一章 偵查總論
第一節 偵查之開始
第二節 偵查之構造
第二章 偵查的實施
第一節 傳喚與通知
第二節 拘提與逮補
第三節 羈押
第四節 鑑定留置
第五節 身體檢查
第六節 搜索
第七節 扣押
第八節 通訊監察
第九節 犯罪挑唆
第十節 測謊
第三章 偵查終結
第一節 起訴與緩起訴
第二節 再議與交付審判
第三編 起訴階段
第一章 公訴
第一節 公訴之程式與訴訟之形成
第二節 公訴之效力
第三節 公訴之追加與撤回
第二章 自訴
第一節 提起自訴之要件
第二節 提起自訴之限制
附錄一 新進實務見解
附錄二 歷屆試題索引
(下冊)
第四編 審判階段
第一章 審判的開始與進行
第一節 起訴審查與準備程序
第二節 審判程序的進行
第三節 選擇其他程序
第二章 證據法則
第一節 證據法則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法定之證據方法及調查程序
第三節 傳聞法則
第四節 證據禁止法則
第三章 裁判
第一節 裁判之意義與成立
第二節 裁判之確定效力
第四章 通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判決之救濟
第二節 裁定之救濟
第五章 非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回復原狀
第二節 再審
第三節 非常上訴
附錄一 新進實務見解
附錄二 一試歷屆試題
附錄三 二試最新試題
附錄四 國民法官法
附錄五 歷屆試題索引
(下冊)目錄
第四編 審判階段
第一章 審判的開始與進行
第一節 起訴審查與準備程序
第二節 審判程序的進行
第三節 選擇其他程序
第二章 證據法則
第一節 證據法則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法定之證據方法及調查程序
第三節 傳聞法則
第四節 證據禁止法則
第三章 裁判
第一節 裁判之意義與成立
第二節 裁判之確定效力
第四章 通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判決之救濟
第二節 裁定之救濟
第五章 非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回復原狀
第二節 再審
第三節 非常上訴
附錄一 新進實務見解
附錄二 一試歷屆試題
附錄三 二試最新試題
附錄四 國民法官法
附錄五 歷屆試題索引
立即查看
圖說:刑事訴訟法(下)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律師司法三等、法研所:刑事訴訟法(下)
作者:路律師
出版社:高點
出版日期:2019/01/01
ISBN:9789862693889
內容簡介
在學習刑事訴訟法時,應該採取「由遠到近,由宏觀到微視」的方式。先對於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的流程加以理解,再來理解流程中的各階段與概念,如此才可以建立一個前後連貫且完整的刑訴體系。 因為期刊論文與實務見解通常都是針對程序運作時特別的問題加以處理,所以建議先以一本書作為基礎,建立刑事訴訟法基本體系,有頭有尾地理解刑事訴訟的基本體系、流程與概念,再去閱讀期刊論文與實務見解。
本書特色如下:
(一)作者整合各教科書、實務見解與文章,並搭配自身學習心得的參考書產出。可以讓讀者不需要費心搜集新資料與閱讀多本教科書,這樣在學習上會更快速,也不會流於單純死背爭點,並足以應付國家考試的刑事訴訟法。
(二)在考題頻繁出現的章節末,作者精選重要考題,讀者可透過演練相關的題目,有效率輸入,也學習怎樣有效地輸出。考題選擇上,本書除收錄改制前考題,希望讀者們在閱讀完某一章節後,可以對該章節的爭點有較深入的練習機會,藉此複習該章節的內容外,也收錄了2011年國考改制後,新制國考的刑訴與刑法合併的考題,出題取向改為在一題中跨越多個章節的考點,這部分考題主要在下冊,讓讀者可一邊複習上冊內容,一邊通盤了解本法。
適逢刑訴扣押、沒收新法修正,本書為求完美,將與扣押新法相關的修法收錄於本書上冊,關於沒收新法對扣押影響之修正,放在下冊第二十五章中。請讀者務必配合該部分一起閱讀,掌握最新修法動態。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刑事訴訟法(上)》,完整了解刑訴體系,把握重點,獲取高分。
目錄
(下冊)
第三部分 總論(二):訊問、強制處分與證據法
第十三章 證據法
第四部分 總論(三):裁判與一事不再理
第十四章 裁判與一事不再理
第五部分 各論(一):偵查階段
第十五章 偵查總論與告訴
第十六章 不起訴
第六部分 各論(二):起訴
第十七章 起訴(一)-公訴
第十八章 起訴(二)-自訴
第七部分 各論(三):審判階段
第十九章 審判-通常審判程序
第二十章 審判-簡易審判程序
第八部分 各論(四):救濟審
第二十一章 上訴審-通則
第二十二章 上訴審-各論
第二十三章 特別救濟-再審
第二十四章 特別救濟-非常上訴
第二十五章 沒收特別程序
(上冊)
第一部分 刑事訴訟法的目的與原理原則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目的與基本架構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原理原則
第三章 刑事訴訟法的效力範圍
第二部分 總論(一):訴訟參與者、客體對象與訴訟程序
第四章 訴訟主體論-法院
第五章 訴訟主體論-檢察官
第六章 訴訟主體論-被告
第七章 辯護人與其他訴訟關係人
第八章 訴訟客體-案件總論
第九章 訴訟程序與訴訟行為
第三部分 總論(二):訊問、強制處分與證據法
第十章 強制處分與證據法概論
第十一章 被告訊問
第十二章 強制處分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