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文學與精神分析學─王寧文化學術批評文選之3
作者: 王 寧
ISBN: 9789570420791
出版社: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03/04
頁數: 325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人文與社會科學
#醫學
#臨床醫學
#精神醫學、心理學
#文學
#健康科學
定價: 330
售價: 297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菁英、文藝與戰爭─由舊制台北高等學校傳閱雜誌《雲葉》與《杏》看菁英學生的精神樣貌

菁英、文藝與戰爭─由舊制台北高等學校傳閱雜誌《雲葉》與《杏》看菁英學生的精神樣貌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菁英、文藝與戰爭:由舊制台北高等學校傳閱雜誌《雲葉》與《杏》看菁英學生的精神樣貌 ISBN13:9789865624491 出版社:臺灣師大出版社 作者:津田勤子 裝訂/頁數:平裝/454頁 規格:23cm*17cm*3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8/12/05 中國圖書分類:臺灣文學 內容簡介   本書藉由分析台北高等學校的學生於太平洋戰爭最激烈的日治末期(1943年)自主創刊的傳閱雜誌《雲葉》與《杏》,論證戰爭時期菁英學生的精神樣貌。《雲葉》是1940年入學台北高校尋常科的學生們,在就讀尋常科四年級時所發行的班級雜誌。《杏》則是以台北高校高等科二年級與三年級的三位理科生為中心所發行的雜誌。   本書釐清:第一,台北高校生從事文藝活動的時空背景。第二,《雲葉》與《杏》其編輯者與作者之背景、創刊雜誌之動機、編輯方式、各期的變遷等編輯情形。第三,對現存的戰前發行之《雲葉》與《杏》所刊作品中展現的學生思維足跡。多達300篇的作品分為「以外在環境為題材」與「以內心世界為題材」兩大類,再進一步地進行細部分析,並留意兩刊之異同而展現台灣學生與日本學生、尋常科學生與高等科學生各自的思維及敘述觀點。闡明戰時體制之下的高校生文藝活動,學生們仍堅持高等學校傳統的資質與理念,熬過大時代的轉變。 目錄 i序文 iii推薦文 001第一章 緒論 003第一節 問題意識及文獻回顧 027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架構 032第三節 研究材料及名詞界定 043第二章 高校生文藝活動的時空背景 045第一節 近代日本建立的菁英養成機構 061第二節 台北高等學校與文藝活動 083第三節 戰爭時期台高生的生活狀況 099第三章 《雲葉》成員及編輯特色 101第一節 《雲葉》成員背景與創刊動機 116第二節 《雲葉》編輯特色 143第四章 《杏》成員及編輯特色 145第一節 《杏》成員背景與創刊動機 168第二節 《杏》編輯特色 201第五章 《雲葉》與《杏》外在環境題材 203第一節 生活環境的題材 234第二節 戰爭的題材 253第三節 社會問題的題材 279第六章 《雲葉》與《杏》內心世界題材 281第一節 內化知識的題材 308第二節 想像世界的題材 325第三節 追求真理的題材 353第七章 結語 361徵引文獻 375附錄 430跋文 434謝辭

原價: 490 售價: 441 現省: 49元
立即查看
精神科學與近代東亞 (1版)

精神科學與近代東亞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憂鬱症、神經衰弱、精神治療、創傷、戰爭精神醫學、殖民精神醫學、情緒史、宗教與心理學、跨國精神醫學、文化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等 既是當今精神醫學史研究熱切關心的主題 也反映精神科學在近代東亞的滲透普及與多重影響 《精神科學與近代東亞》精選台、港、日、韓等地知名學者的代表性著作,將其翻譯為繁體中文集結出版。全書在探討東亞近代性的「近代的東亞」、探討精神科學與治理的「治理的東亞」,以及探討知識技術跨國流動的「移動的東亞」三大主軸,各篇專文的研究主題包括日本的憂鬱症、日本動力精神醫學與新興宗教的糾葛、日本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休克療法、日本太平洋戰爭的創傷神經症、韓國人本精神醫學傳統的建立、韓國殖民時期的情緒文化政治學、華人社會的縮陽症、中國的神經衰弱、當代中國的心理熱、台灣殖民時期的心理實驗、台灣及世界衛生組織的精神流行病學研究等。這些專文的研究主題、研究方法與歷史洞見,體現了當代精神科學史的最新進展,也讓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思考精神科學與近代東亞的糾結歷史,以及東亞精神科學史的特殊性。 本書設定讀者來自中文世界,因此收錄的文章大多原以外文撰寫。就主題而論,全書十一章大致可區分為三類。第一篇「近代的東亞」,探討精神科學在體現與建構東亞現代性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二篇「治理的東亞」則試圖梳理精神科學與社會重整、帝國建構間的關係。最後,「移動的東亞」則透過追隨精神科學知識與技術移動的軌跡,討論這些科學與東亞本身具有的流動性。 本書涵蓋的區域甚廣,包括斯里蘭卡、臺灣、日本、夏威夷、琉球、緬甸、泰國、菲律賓、社會群島、印度、巴基斯坦、中國等地。雖以東亞為主要視野,但不以東亞這個人造的地理疆域為限。在東亞相關領域仍待發展的情況下,以堅實史料為基礎的實證研究依然令人期待。 北中淳子〈鬱之病〉的前兩章節以日本為例,分別討論傳統概念在現代社會中的延續與轉化,以及「現代」與「科學」等概念具有的異質性,著重討論過去日本數百年間從傳統醫學中「鬱證」到現代精神醫學下定義的「憂鬱症」間的變化過程。兵頭晶子所著〈大正時期的「精神概念」:透過大本教與《變態心理》之爭的考察〉一文主要從思想史的層次處理傳統與現代的問題。延世大學醫史學科呂寅碩教授(Yeo In-sok)的〈世富蘭偲精神科的設立與人道主義治療傳統的形成:以麥拉倫與李重澈的活動為探討重心〉一文,主要從人物與制度史的角度梳理韓國近代傳教醫療的發展及其本土化過程所具有的特色。黃宣穎的〈當代中國都會心理熱的出現〉一文,探討1990年代起中國社會對心理治療,學習心理治療的風潮。以上四篇文章從相當不同的議題與角度,記錄下精神科學在近現代東亞社會中的歷程。 王文基〈民國時期的神經衰弱與精神科學的興起〉一文,以神經衰弱的論述與治療為例,強調20世紀前半葉精神科學理路上的差異,以及各家理論背後在治理中國社會上所提出方案之間的不同。 巫毓荃〈消失的憤怒──日治晚期藤澤茽的原住民心理學實驗〉一文的重點為心理學助教藤澤茽所設計的關於憤怒的社會心理學實驗。 劉峻的〈情緒的文化政治〉一章,則以報章雜誌、文學作品、電影及司法案件記錄等史料,深刻的描繪韓國社會在面對殖民統治與現代生活時的精神圖像。 鈴木晃仁在〈全球理論,在地實作:日本精神醫學中的休克療法,1920-1945〉一文中,探討日本採用新式精神醫學療法所具有的在地意義。 中村江里的〈日本「隱形」的戰爭創傷:醫學、社會與軍陣精神傷患〉一文,觀察到其所強調的日本特色,試圖解答創傷為何無法於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於日本找到立足之地。 吳易叡的〈從「種族化」到「世界公民」:臺灣的「跨國性」與世界衛生組織早期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一文,記錄下知識流動的複雜過程與深刻的社會文化意涵。 姜學豪(Howard Chiang)的文章〈文化與精神醫學的越洋轉譯:「縮陽」如何成為文化結合症候群〉著重則是「縮陽」(koro)此一疾病範疇在文化與國家間的流動。 【目錄】 中研院人文講座叢書總序 編輯序言 緒論 東亞及跨界視野下的精神科學史 鬱之病 北中淳子著、王珮瑩譯 大正時期的「精神概念」:透過大本教與《變態心理》之爭的考察 兵頭晶子著、王珮瑩譯 世富蘭偲精神科的設立與人道主義治療傳統的形成:以麥拉倫與李重澈的活動為探討重心 呂寅碩(In-Sok Yeo)著、彭婷玟譯 民國時期的神經衰弱與精神科學的興起 王文基著、林桂卉譯 消失的憤怒──日治晚期藤澤茽的原住民心理學實驗 巫毓荃著 情緒的文化政治 劉峻(Theodore Jun Yoo)著、官晨怡譯 全球理論,在地實作:日本精神醫學中的休克療法,1920-1945 鈴木晃仁著、張邦彥譯 日本「隱形」的戰爭創傷:醫學、社會與軍陣精神傷患 中村江里著、陳令杰譯 從「種族化」到「世界公民」:臺灣的「跨國性」與世界衛生組織早期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 吳易叡著、湯家碩譯 文化與精神醫學的越洋轉譯:「縮陽」如何成為文化結合症候群 姜學豪(Howard Chiang)著、張泓昊譯 當代中國都會心理熱的出現 黃宣穎著、詹穆彥譯 索引 作者簡介

原價: 680 售價: 612 現省: 68元
立即查看
禪與精神醫學-宗教文庫

禪與精神醫學-宗教文庫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70 售價: 14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文學與人生:文學心靈的生命地圖 (1版)

文學與人生:文學心靈的生命地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10 售價: 279 現省: 31元
立即查看
文學與生活 4版 (4版)

文學與生活 4版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全書共分八項主軸,為當前大學國文課程融入大學社會責任 (USR)、教學實踐 (TPR) 等計畫的主要關懷面向。   在地書寫×職人敘事×家國政治×自然生態   族群書寫×人間情愛×生活美學×生命哲學 ◆重視「職人敘事」的文學讀本   引導大學生以專業之眼、興趣之眼觀看並詮釋文學作品與文化經典,進一步為自身科系專業領域進行書寫,探索「專業」與「書寫」結合的各種可能,提升專業知識的自信與自主學習能力。 ◆從生活與閱讀中培養「文學素養」   選文與高中端 108 課綱銜接,形成完整的「國語文素養導向學習」,從生活與閱讀中將文學與文化經典內化為個人的基本素養,以具備適應當前社會的語文能力。 ◆涵蓋「中文檢定」與「閱讀思考」   本書「注釋」講求簡潔清楚,同時增進語文常識;「賞析」則提出明確論點,分析作品之精神內涵,引導學生體會作品、參與作品,省思個人生命,進而鼓舞學生產生創作的動力。 【目錄】 主題一 在地書寫 1自己的城市 胡晴舫 2屏東在地書寫詩 曾貴海等 3卑亞南蕃社 鄭愁予 4西湖七月半 張岱 主題二 職人敘事 5青春南風 吳晟 6第一隻熊 黃美秀 7呷藥仔 林立青 主題三 家國政治 8七尺布 蘇紹連 9李魁賢詩選 李魁賢 10唐傳奇選〈聶隱娘〉 裴鉶 11聽聽那冷雨 余光中 主題四 自然生態 12濱鷸 劉克襄 13鴿子 包子逸 14滄海桑田 林秀赫 主題五 族群書寫 15秀才的手錶 袁哲生 16祖靈遺忘的孩子 利格拉樂.阿(女烏) 17蒼蠅 鍾理和 主題六 人間情愛 18母者 簡媜 19志怪選 干寶 20寶玉挨打 曹雪芹 21唐詩選 張若虛、白居易 主題七 生活美學 22《詩經》選 23乾菜燜魯迅 蔡珠兒 24午後 林宜澐 25如歌的行板 瘂弦 主題八 生命哲學 26世說新語選 劉義慶 27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28宋詞選 蘇軾、辛棄疾 29在瑞士與榮格一起散步 呂旭亞

原價: 450 售價: 423 現省: 27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