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法
系列名:律司‧高考法制‧法研所
ISBN13:9789578148710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賴宏宗
裝訂/頁數:平裝/656頁
規格:23cm*17cm*3.3cm (高/寬/厚)
版次:11
出版日:2020/11/01
中國圖書分類:公司法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為全面性著作,以期使讀者能同時兼顧「實體面的法學實力」及「程序面的答題能力」,作者於此詳加整理教科書、期刊論文、實務見解、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法律研究所考試試題。因作者本身同時兼具學術及實務背景,故本書不但所含內容既廣且深,且作者能以極平易近人的寫作方式,帶領讀者自淺而深地研習票據法,以助讀者兼顧國考及法研所考試之準備。
本書取材及內容涵蓋以下:
(一)教科書部分:本書大量參考梁宇賢、李欽賢、王志誠、曾宛如、王文宇、楊竹生等教授之著作,並整合鄭洋一、曾世雄、陳世榮、鄭玉波、楊與齡、劉興善、施文森等教授之看法,廣度及深度俱足。
(二)期刊論文部分:大量補充學者之文章及特別見解,使讀者省去自行蒐集及重新理解期刊論文之不便。
(三)實務見解部分:收錄重要之實務見解,並為讀者以粗體字標明重點所在,使讀者能快速掌握實務之核心及結論。
(四)試題部分:除解說「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之外,並蒐集「法研所考試試題」,細細解說獨特見解之處。
(五)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此單元之內容涵蓋記憶題型及申論題型常考之重點,並整合圖表,使讀者能於考前一天,及考前的一個小時,快速地以「主題式」的方法複習,熟悉考點。
(六)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作者從109~99年試題中挑選具代表性的試題,並說明各選項之正確或錯誤之理由,以使讀者知悉國家考試之出題模式及深度為何。至於全面之考題範圍及解答,建議可搭配作者所著之《考點式票據法一本通》乙書演練。
(七)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作者為讀者精心挑選多年具代表性、高複雜性之國家考試申論綜合題型試題(本版新增至109年之高考法制及地特法制試題),帶領讀者以分析爭點或判斷試題重心所在之方式,進行完整之解題。
(八)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就某些學者獨有之見解,主要出現於法研所試題,作者特意將其與國家考試之共通議題予以區隔,讓讀者能依己需求來加強研讀之範圍。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圖解式法典-票據法》,透過案例分析的圖示方法,釐清複雜的構成要件,並且理解不同法條間之關係與體系,快速掌握法條重點。
目錄
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
起手式 基礎功
第壹編 總論
第一章 「票據權利」與「票據關係主體」(主觀面)
第二章 票據之法律關係(客觀面)
第三章 票據行為(一)─基礎說明
第四章 票據行為(二)─票據行為性質之爭論及票據行為之「交付要件」
第五章 票據行為(三)─票據行為之「實質要件」
第六章 票據行為(四)─票據行為之「形式要件」
第七章 票據行為(五)─票據行為之代理
第八章 票據行為(六)─票據行為之特性
第九章 票據之瑕疵─偽造、變造、塗銷、毀損
第十章 票據權利之取得、行使與保全
第十一章 票據之抗辯
第十二章 票據之喪失及救濟
第十三章 票據時效
第十四章 票據之利益償還請求權
第貳編 各論-「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發票
第三章 背書
第四章 承兌
第五章 參加承兌
第六章 保證
第七章 到期日
第八章 付款
第九章 參加付款
第十章 追索權
第參編 各論-「本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本票之發票
第三章 本票之見票
第四章 本票之強制執行
第五章 甲存本票
第六章 本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第肆編 各論-「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種類、支票之法律關係
第二章 支票之發票
第三章 支票之付款提示
第四章 支票之付款
第五章 特殊支票之一─保付支票
第六章 特殊支票之二─平行線支票
第七章 特殊支票之三─遠期支票
第八章 支票之追索權
支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附錄一 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
附錄二 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
附錄三 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
第一章 李欽賢教授之學說
第二章 曾宛如教授之學說
第三章 王志誠教授之學說
第四章 梁宇賢教授之學說
附錄四 票據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
立即查看
破解民事訴訟法爭點解讀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考點直擊破解民事訴訟法爭點解讀
系列名:律師‧司法官‧法研所
ISBN13:9789862693766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甯律師
裝訂/頁數:平裝/392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0/08/01
中國圖書分類:民事訴訟法
內容簡介
民事訴訟法的學習不易,除了涉及大量爭點,和實務、學說見解之爭論,讓讀者難以上手之外,不易理解之抽象概念亦是一大障礙。作者希望藉由本書以較白話的方式讓考生能夠理解民事訴訟法之概念,並且透過圖文說明之方式,讓讀者較易理解民事訴訟法的制度設計與理念,用最少的時間掌握最多的爭點,以成為考試之致勝關鍵!
本次改版除了將錯漏字改正之外,大量地新增新實務見解與非常值得得一讀的新文章,並收錄至108年律師、司法官及109年法研所試題。本書特色如下:
一、架構理念,深入淺出
為幫助讀者建立概念,在每一篇章節之下,會先介紹說明民事訴訟法之內容、體系,希望在讀者理解基礎概念之後,方針對爭點學習,理解學說之爭議。
二、透過Q&A,釐清爭點
在說明完民事訴訟法之基礎概念之後,在基礎理念之下,作者透過爭點Q&A帶出民事訴訟法上爭論不休的爭議,並且對各項爭點說明,整理各項見解。希望藉由簡單之標示,將各說各派之學說見解整理解析,帶領讀者快速掌握學說爭議,準備考試事半功倍。
三、爭點統整,快速複習
在解析完爭點之後,針對較為複雜,不易記憶的爭點,以爭點統整方式,方便讀者學習理解爭點之後為記憶,且以表格、樹狀圖之方式,帶給讀者體系脈絡化之統整,方便讀者考前快速複習重要爭點!
四、類題說明,提升實力
學習完基礎理論與重要爭點之後,可以透過作者挑選的類題練習所學習過的內容,作者希望讀者在學習過爭點之後,對民事訴訟法之概念有所掌握之後,再透過題目之練習提升自我實力!
目錄
第1編 總論
第2編 訴訟主體論
CHAPTER1 法院
CHAPTER2 當事人
第3編 訴訟客體論
CHAPTER1 訴之基本
CHAPTER2 訴訟標的與訴訟標的理論
CHAPTER3 複雜訴訟型態
CHAPTER4 訴之變更追加與反訴
第4編 訴訟程序論
CHAPTER1 通常訴訟程序
第一節 起訴
第二節 言詞辯論階段
CHAPTER2 爭點整理程序
CHAPTER3 證據調查階段
CHAPTER4 判決階段
CHAPTER5 訴之撤回、訴訟上和解
第5編 救濟程序
CHAPTER1 通常訴訟程序
第一節 上訴總論
第二節 第二審
第三節 第三審
CHAPTER2 特殊救濟程序
第一節 再審程序
第二節 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
第6編 特殊程序
CHAPTER1 特殊訴訟程序
第一節 簡易訴訟程序
第二節 小額訴訟程序
CHAPTER2 特殊非訟程序-督促程序
立即查看
本書特色
民事訴訟法應該是派系(臺大、非臺大及實務)最顯見的學科,本書透過筆記式的整理,將爭點以概說呈現問題意識,並將有關爭議集中說明(例如:裁判分割共有物訴訟、合夥當事人適格、既判力主觀範圍等),分以學說及實務見解論述,瞭解問題層次,俾迅速理解差異,閱讀者濃縮內容後即可用於考場!
相較隔壁的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修法偏少(107年的修法草案緩慢進行),近期修法主要為:審判權、濫訴禁止、簡易訴訟程序等,這些必然為考試應注意事項;傳統考點熱區仍為:共同訴訟(CH4)、終局判決(CH10)及爭點整理(CH11)。本書以臺大邱派為主,主要收錄:臺大邱聯恭(較少出題)、許士宦、沈冠伶以及陳瑋佑老師;政大姜世明、劉明生老師;原臺北大吳從周老師之見解。考題則節錄從100年到112年司律、高考以及司法特考三等,及100年到112年臺大法研所及其他學校研究所考題,輔以重點提示、完整作答呈現。
立即查看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按程序的進程為編排,以民事訴訟之各階段程序為縱軸,以各章節所涉爭點為橫軸,透過兩者之比對閱覽突顯民事訴訟法各個章節之觀念,以期在讀者心中建立一鳥瞰之全景圖,避免見樹不見林之憾。
常有人問我,民事訴訟法怎麼念?事實上,你可以在圖書館念、在家裡念、坐在馬桶上念。但首先,你要先把書翻開……
作者簡介
李甦
輔大法研所民商法組
喆律法律事務所桃園所所長律師
三版序
大家好,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讓這本小書有改版的機會,也再次跟首次翻開本書的讀者強調,考試要會的民事訴訟法沒有困難到你永遠念不懂的那種地獄難度!
本次改版增加了一些難度不深,但爭點相當明確,且具有考相的題目;也增加了近2年重要的實務見解,包含法院裁判及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並呼應近年考題設計的趨勢(變難的那種),適當增添學說意見,以利豐沛讀者學習及作答時參考的多元性。
關於國家考試,這幾年在補習班的見聞不少,有太多情緒、太多感觸,無奈我才華太少,反覆寫下文字、又反覆鍵下刪除,寫不出個什麼有價值的屌貨或超感人的雞湯。總歸一句,準備考試真的要加油,你花越少時間通過考試,就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嘗試、碰壁及成長!
FIGHTING!
李甦
目錄
本書使用方式 Ⅰ
Chapter 1紛爭解決機制概論及法院
一、紛爭解決機制 1-1
㈠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DR) 1-1
㈡非訟程序 1-3
二、法院 1-7
㈠專屬管轄 1-13
㈡應訴管轄 1-16
㈢合意管轄 1-16
Chapter 2訴訟主體論
一、當事人認定 2-1
㈠意義 2-1
㈡目的 2-1
二、當事人能力 2-3
㈠意義 2-3
㈡性質 2-3
三、當事人適格 2-6
㈠意義 2-6
㈡性質 2-7
四、訴訟擔當 2-11
㈠意義 2-11
㈡法定訴訟擔當與意定訴訟擔當 2-11
五、訴訟能力 2-24
㈠意義 2-24
㈡性質 2-24
六、共同訴訟 2-29
㈠意義 2-29
㈡要件 2-29
七、訴訟參加 2-46
㈠意義 2-46
㈡要件 2-47
八、主參加訴訟 2-56
㈠意義 2-56
㈡立法目的 2-57
㈢要件 2-57
㈣類型 2-58
㈤審理 2-58
九、訴訟代理人 2-59
㈠意義 2-59
㈡方式 2-59
Chapter 3訴訟之審理原則
一、當事人進行主義與職權主義 3-1
㈠當事人進行主義 3-1
㈡職權主義 3-4
二、公開審理主義與不公開審理主義 3-7
㈠意義 3-7
㈡我國原則採行公開審理主義 3-8
㈢效果 3-8
三、直接審理主義與間接審理主義 3-9
㈠意義 3-9
㈡我國原則採行直接審理主義 3-9
四、自由心證主義與法定證據主義 3-10
㈠意義 3-10
㈡我國採行自由心證主義 3-10
五、審理集中化原則 3-11
㈠概論 3-11
㈡法官闡明制度 3-12
㈢失權制度 3-19
㈣爭點整理程序 3-23
Chapter 4訴訟程序總論
一、當事人書狀 4-1
㈠意義 4-1
㈡程式 4-1
㈢格式 4-2
㈣方式 4-2
㈤書狀繕本或影本之提出 4-2
㈥欠缺之效果與補正 4-2
二、期日期間 4-3
㈠期日 4-3
㈡期間 4-6
三、送達 4-10
㈠意義 4-10
㈡送達之效力 4-10
㈢應受送達人 4-11
㈣應送達之文書 4-13
四、訴訟程序停止 4-22
五、裁判概論 4-31
Chapter 5第一審程序
一、起訴 5-1
㈠意義 5-1
㈡起訴狀之記載 5-1
㈢起訴之效力 5-1
二、訴之聲明 5-3
㈠訴之聲明 5-3
㈡聲明具體化原則 5-3
三、訴訟標的 5-6
㈠訴訟標的之意義 5-6
㈡訴訟標的之特定機能 5-6
四、當事人恆定原則與訴訟繫屬登記 5-8
㈠意義 5-8
㈡立法例 5-8
㈢立法目的 5-8
㈣適用範圍 5-9
五、一事不再理原則 5-11
㈠意義 5-11
㈡我國法上實踐 5-11
㈢違反一事不再理法院之處理 5-13
六、一部請求 5-13
㈠意義 5-13
㈡種類 5-13
七、訴之客觀合併 5-19
㈠意義 5-19
㈡訴之客觀合併型態 5-19
八、訴之變更追加 5-28
㈠意義 5-28
㈡制度目的 5-28
㈢要件 5-28
九、反訴 5-35
㈠意義 5-35
㈡要件 5-35
十、訴之撤回 5-42
㈠意義 5-42
㈡類型 5-42
Chapter 6證據法
一、基本概念 6-1
㈠定義與基本原則 6-1
㈡證明之客體(對象) 6-4
㈢事實 6-4
二、舉證責任論 6-5
㈠舉證責任之內涵 6-5
㈡舉證責任之分配法則 6-6
㈢舉證責任之減輕 6-9
㈣損害賠償數額之確定 6-9
㈤證明妨礙 6-13
㈥票據原因抗辯之舉證責任分配 6-22
㈦不當得利中「無法律上原因」之舉證責任分配 6-23
㈧醫療責任訴訟之舉證責任分配 6-28
㈨舉證責任之排除 6-32
三、證據調查論 6-39
㈠證據調查程序之機能 6-39
㈡聲明證據 6-40
㈢摸索證明 6-45
㈣調查證據 6-47
四、證據評價論 6-48
㈠自由心證主義 6-48
㈡證明度 6-54
五、證據保全論 6-63
㈠意義 6-63
㈡機能 6-63
㈢程序 6-64
㈣要件 6-64
㈤聲請證據保全之標的 6-64
㈥民國89年修正要點之說明 6-66
六、證據方法論 6-69
Chapter 7訴訟上和解
一、意義 7-1
二、性質 7-1
㈠兩行為併合說 7-1
㈡兩行為競合說 7-1
三、要件 7-1
㈠實體要件 7-1
㈡程序要件 7-2
四、效力 7-3
㈠形式確定力 7-3
㈡既判力 7-4
㈢執行力 7-4
㈣形成力 7-4
五、救濟 7-5
㈠請求繼續審判之原因 7-5
㈡請求繼續審判之程序 7-5
㈢請求繼續審判之效力 7-6
Chapter 8判決
一、意義 8-1
㈠原則:訴外裁判之禁止 8-1
㈡例外 8-1
二、種類 8-1
㈠一造辯論判決 8-1
㈡增減給付判決 8-3
㈢捨棄認諾判決 8-3
三、效力 8-6
㈠羈束力 8-6
㈡執行力 8-7
㈢確定力 8-7
Chapter 9通常救濟程序
一、上訴審概論 9-1
㈠意義 9-1
㈡立法例上類型 9-1
㈢我國採行「嚴格續審制」 9-2
㈣上訴主體 9-2
㈤上訴合法要件 9-3
二、附帶上訴 9-6
㈠意義 9-6
㈡制度功能 9-6
㈢合法要件 9-6
㈣撤回 9-8
㈤費用 9-8
三、第三審程序 9-21
㈠意義 9-21
㈡性質 9-21
㈢第三審之審查對象 9-22
㈣上訴第三審之程序 9-23
㈤上訴第三審以「判決違背法令」為要件 9-24
㈥第三審之裁判 9-29
Chapter 10特別救濟程序
一、再審 10-1
㈠意義 10-1
㈡再審當事人適格 10-1
㈢再審之訴之性質 10-2
㈣再審事由 10-2
㈤再審之補充性 10-7
二、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 10-9
㈠意義 10-9
㈡要件 10-9
㈢審判 10-10
㈣效力 10-11
Chapter 11特別訴訟程序、保全程序
一、調解程序 11-1
㈠意義 11-1
㈡強制調解事件及違反之效果 11-1
㈢調解程序之進行 11-3
二、簡易訴訟程序 11-5
㈠前導法理 11-5
㈡簡易程序與通常程序之關係 11-5
㈢簡易程序之適用範圍 11-6
三、小額訴訟程序 11-8
㈠前導法理 11-8
㈡小額程序之適用範圍 11-8
㈢小額程序之規定 11-9
四、保全程序 11-10
㈠假扣押 11-11
㈡假處分 11-16
㈢定暫時狀態假處分 11-21
Chapter 12督促程序
一、新舊法對照(104.07.01修正公布) 12-1
㈠民事訴訟法 12-1
㈡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12-2
二、觀念提示 12-3
㈠意義 12-3
㈡性質 12-3
㈢要件 12-3
立即查看
民事訴訟法-爭點隨身書-2020律師.司法官.各類考試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