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每一個中國人,心頭都縈繞着蘇東坡的詩詞,比如「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比如「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比如「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比如「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比如「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比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比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更不用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這裏面,有孤獨,有相思;有柔情,有豪放;有挫敗,有掙扎;有苦澀,有灑脫。蘇東坡的文學,幾乎包含了我們精神世界裏的所有主題。於是,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在不同的境遇裏,與他相遇。 蘇東坡好玩。他機智、幽默、坦蕩,樂於和自己的苦境相周旋,從不絕望,也從不泯滅自己的創造力。他文化和人格中所有的亮點,都是由他所處的苦境激發出來的。蘇東坡不僅讓我們見證了世界的荒謬與黑暗,也讓我們看到了人的潛能,看到了中國文化精神的茁壯。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2025年欣逢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教授何賴傑榮退,為感謝何教授多年來對刑事訴訟法教學與研究的奉獻,政大法學院刑事法中心成立「何賴傑教授榮退論文集籌備委員會」,邀集國內刑事法界博學鴻儒共襄盛舉,撰文祝賀,集結成本書。全書收錄43篇著作,共50萬餘字,涵蓋當代刑事實體法、刑事程序法及刑事比較法熱門議題,以響應何教授長年之學術耕耘與研究貢獻,共同見證臺灣刑事法的新世紀脈動。 【目錄】 許序 i 郭序 v 編輯序 vii 刑事程序法(依姓氏筆畫排序) 國民法官案件的新聞報導與公平審判 王正嘉 003 「設備端通訊監察」法案芻議 王士帆 021 最高法院分案連身條款的合憲性問題──評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4號判決 李佳玟 041 Time to Say Goodbye !? 簡析自訴的存廢 李榮耕 057 一部上訴之闡明與辯護人之代理上訴權──評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3561號刑事判決 林鈺雄 075 國民法官與證明程度 林裕順 087 國民參審案件中被告之程序選擇權──以國民法官法第6條第1項第4款為中心 林永瀚 107 國民法官法下被告子女兒童最佳利益之調查必要性──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2年度國審交訴字第1號刑事裁定 林慈偉 125 虛擬資產之扣押、剝奪及執行程序競合 施育傑 143 搜索扣押律師事務所的界限──以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為中心 洪兆承 159 論國民法官與備位國民法官之資格 張明偉 177 繼續羈押之適用範圍──以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951號裁定出發 許戎沂 193 主導審理程序的聲請調查權 許澤天 209 重新檢討被害人影響陳述制度 許恒達 227 我國量刑程序之架構──以我國新修訂刑事訴訟法第288條第4項之規範為中心 溫祖德 253 調取基地臺儲存資訊(cell tower dumps)之授權基礎 劉耀明 281 照片、錄影證據之驗真與文書原本法則 蔡蕙芳 299 交付審判法官之迴避──評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大字第1924號刑事裁定 薛智仁 327 監視接見交流內容之界限──兼評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抗字第1347號裁定 顏榕 347 區塊鏈證據的法理與司法運用 蘇凱平 367 刑事實體法(依姓氏筆畫排序) 臺灣營業秘密法之法律制度、現況與發展 王皇玉 393 預立醫療決定與客觀結果歸責 古承宗 411 因果歷程錯誤的刑法評價 李聖傑 427 論環境法益概念 周漾沂 443 銀行法特別背信罪──評析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金上重更一字第13號判決 林錦村 455 2024年國會改革法之違憲疑慮──以調查權與藐視國會為評析核心 林志潔、李宇雙 473 論故意概念的社會化──簡評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240號刑事判決 陳俊偉 497 可歸責於國家的犯罪挑唆──可罰的教唆抽象危險犯? 馮聖晏 513 跟蹤騷擾行為的「心生畏怖」要件 黃士軒 539 刑之為刑──淺論刑法系統與其他部門法系統的區分 廖宜寧 555 刑事比較法(依姓氏筆畫排序) 起訴裁量權於德國與我國之運用現狀與比較 吳梓榕 577 從即時權利保護之必要性談辯護人在場權、筆記權限制之救濟──以德國法做比較 林麗瑩 611 論法國曝險未成年人保護制度 林士欽 637 量刑程序適用證據法之研究──以美國法為借鏡 金孟華 659 重定執行刑的可能性與限制──以日本法為借鏡 張永宏 675 談司法院釋字第805號解釋之被害人陳述意見權──從歐盟被害人聽審權保障之角度出發 連孟琦 693 最高法院統一法律見解任務之法制貫徹──借鏡德國法之刑事法律審上訴(Revision)改革芻議 陳重言 711 國家安全與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交錯與挑戰──初探美國國家安全資訊法制架構 陳柏良、力維佑 727 親屬間拒絕證言權暨其證據使用禁止之發展與評析──從德國聯邦最高法院近期觀點的翻轉談起 惲純良 749 受刑人的生命自主權──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對在保安處分執行之收容人施加強制治療案」 楊雲驊 769 監獄作業是否為自由刑的刑罰內容──從日本刑法修正談起 謝如媛 789 檢察官最後論告之倫理規範與界線──以美國陪審程序結案辯論為鑒 簡士淳 805 論洗錢犯罪的搜索──兼論德國之「雙重初步懷疑」要件 魏國晉 827 何賴傑教授簡歷 843 何賴傑教授學術活動 847 指導博士、碩士論文學生名冊 857 本書作者群 863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由長期關心臺灣教育改革的「教改總體檢論壇」(教改論壇)策劃,在十二位學者專家的合作下,分別從教改政策、國民教育與高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與師資培育等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檢討與反思,其中涉及「為何教改」、「教改監控機制」、「適性教育」、「十二年國教」、「108課綱」、「公立大學法人化」、「教師專業」、「品德與公民教育」、「實驗教育」、「全球化與兩岸交流」等重大議題。書中並收錄「黃光國與教改論壇」專章,以此紀念黃教授生前對於臺灣教改的憂思與理性批判。附錄中的「1993∼2024歷任教育部長及政策」與「1993∼2024教育改革大事紀」,則為本書所談的議題做背景鋪陳,希望幫助讀者對三十年來臺灣教改的相關政策與人事變遷,有進一步的認識。 【目錄】 第一部分 關於教改政策的檢討 01 劉源俊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一陣風 02 劉源俊 「教育鬆綁」一齣戲 03 劉源俊 「綜合高中」一面鏡 04 吳武典 勿讓教改成為豆腐渣工程:期待教改回歸正軌 05 吳武典 教改應有監控機制:設立中央教審會芻議 06 薛承泰 教改「為下一代而走」向哪裡? 07 黃光國 《誰捉弄了台灣教改?》推薦序 第二部分 關於國民教育與高級中等教育的檢討 08 吳武典 勿讓「適性揚才」淪為口號:適性分流的模式與策略 09 劉源俊 從「九年一貫課程」到「十二年國教」一路錯 10 劉廣定 十二年國教必須重視品德教育 11 劉廣定 談高中國文教科書之內容 12 段心儀 文史課綱造成兩岸危機與世代斷裂 13 段心儀 正視公民課綱的缺失與危機 14 謝大寧 教改三十年中涉及意識型態之課綱的浮沉錄 15 邱韻如 教改三十年,黃粱夢一場:以高中物理教學為例 16 區桂芝 臺灣主體性的輓歌:108惡靈異化學子心 17 段心儀 108 課綱未解,118怎編? 18 段心儀 沒有上位思考的108課綱 第三部分 關於高等教育與師資培育的檢討 19 劉源俊「公立大學法人化」一場空 20 吳武典 強教必先強師:如何建設高水準的教師專業? 21 王秀槐 教師專業成長制度的再提升 22 周祝瑛 教改三十年中的兩岸文教交流 23 陳 復 面對大學辦理實驗教育的觀察與反思 24 黃光國 令人「神魂顛倒」的「除夕報告」 25 黃光國 全球化下的論文發表與國家競爭力 26 黃光國 學術自我殖民與高等教育危機: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對比 第四部分 黃光國與教改論壇 27 黃光國 「教改總體檢論壇」成立緣起 28 吳武典 「學教育的對教改不能沒有聲音」:光國教授與「教改論壇」 29 劉源俊 懷念黃光國:說「教改論壇」的成立 30 劉廣定 念光國教授點滴 31 周祝瑛 我生命中的貴人 32 周祝瑛 當代知行合一的儒者典範 33 段心儀 民粹亡臺:黃光國的預言會應驗嗎? 34 邱韻如 善盡學者的社會責任:針砭時弊鏗鏘有力的光國老師 35 王秀槐 立言立行、典型猶在 36 薛承泰 光耀杏壇、國之瑰寶 37 謝大寧 這個時代裡罕見的大儒:黃老師 38 陳 復 心繫兩岸和平的當世孟子:敬悼黃光國教授 39 陳 復 光照後世,國士無雙:敬悼黃光國教授 40 歷年「教改論壇」與黃光國老師的記者會剪影 41 「教改總體檢論壇」大事年表(2003 ∼ 2024) 42 「臺灣教育的未來?——《教改萬言書》二十周年」記者會 附錄一 1993 ∼ 2024 年歷任教育部長及政策 附錄二 1993 ∼ 2024 年教育改革大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