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運動與健康老化生理學 (1版) | |||
作者: | Albert W. Taylor | |||
譯者: | 林貴福、蔡奇儒、朱真儀 等 | |||
版次: | 1 | |||
ISBN: | 9786269638475 | |||
出版社: | 禾楓 | |||
出版日期: | 2023/06 | |||
書籍開數、尺寸: | 19x26x1.64 | |||
重量: | 0.70 Kg | |||
頁數: | 328 | |||
內文印刷顏色: | 單色 | |||
#老年
#運動、體適能治療/肌動學 #健康科學 #復健醫學 #護理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內容主要依據哈佛大學校友健康研究的資料,闡述健康和壽命的相互關係。 【目錄】 第一篇 生活型態與健康 第二篇 體能活動的益處 第三篇 體能活動計劃 第四篇 簡易健身運動指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運動與健康促進:運動生理正常話 ISBN13:9789863940326 出版社:藝軒 作者:林正常 裝訂/頁數:平裝/254頁 規格:23cm*17cm*1.3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10/01 中國圖書分類:體育;運動 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及美國醫學會(AMA)2007年發起「運動就是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 EIM)的非營利計畫,係源自大量研究資料證實危害身體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是「身體活動量不足」,而且是全球性的共同問題,因此獲得其他國家共同響應與遵循。 本書論述架構,概以運動生理學的刺激反應與適應機制為主軸,透過「身體活動與運動」、「運動與體適能」、「運動與生理」、「運動與健康」、「運動與訓練原理」、「運動與訓練實務」及「生活化的運動」等七項議題,依循身體活動、運動及訓練等實證策略,導向提升體適能與增進健康效益的目標。內文特色則是將艱澀不易理解的運動生理學理論,透過系統邏輯的編排,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揭示有關身體活動與生理功能之間的關聯性,以及論述運動與訓練對於健康及疾病預防的效益,更證諸於居家環境或運動場域隨處可「動」,就是促進身體健康或減少危險因子的良藥。 《運動與健康促進》的出版,不僅呼應當前全球性的議題,更是具體提供民眾從做中學,養成規律動態生活的指引,包含系統評估、諮詢建議、運動處方及資源轉介等,都可以在本書中學習到。 目錄 作者簡介 iii 郭理事長序:感恩的另一章回 v 林貴福副會長序 vi 王順正教授序 vii 自序:感恩與回饋 viii 壹 身體活動與運動 1 一、身體活動 2 二、運動 4 三、有氧(心肺)運動 7 四、無氧(阻力與球類)運動 9 貳 運動與體適能 17 一、身體活動與體適能 18 二、體適能的分類 19 三、體適能與健康的關係 24 四、體適能檢測 26 五、身體質量指數 27 六、柔軟度 29 七、肌力與肌耐力 32 八、心肺耐力 36 參 運動與生理 49 一、安靜心跳率 50 二、運動心跳率 54 三、最大心跳率 58 四、運動與血壓 61 五、肌肉與運動表現 65 六、運動食物 69 七、運動與體重控制 74 八、你想增重嗎? 78 九、肌力訓練引起的肌肉肥大 81 十、運動與排汗 83 十一、夏日炎炎好運動? 87 十二、夏日運動談泌尿問題 89 十三、運動疲勞 93 十四、運動參與男女有別? 98 肆 運動與健康 105 一、健康與疾病預防的效益 106 二、運動就是良藥 108 三、規律運動的效益 109 四、身體活動與坐式行為指南 112 五、嬰幼兒身體活動靜態行為與睡眠指南 115 六、身體活動與骨骼健康 117 七、骨骼可以鍛鍊嗎? 120 八、小學生可以做重量訓練嗎? 123 九、青少年的運動訓練 127 十、夏天運動與熱傷害之防範 129 十一、寒流來了要怎麼運動? 132 十二、氣喘學生的運動 138 伍 運動與訓練原理 147 一、訓練的刺激與適應的產生 148 二、什麼才算適當的運動? 150 三、什麼時候運動比較好? 153 四、如何開始運動? 157 五、運動項目的選擇 161 六、運動訓練的原則 163 七、運動的漸進原則 166 八、運動該如何結束呢? 169 九、從胖瘦談訓練的優先順序 171 十、運動的互補與平衡概念 174 陸 運動與訓練實務 177 一、柔軟度訓練-伸展運動 178 二、肌力與肌耐力訓練 193 三、心肺耐力的訓練 213 四、間歇訓練法 219 五、平衡訓練 224 六、小週期(一週)運動種類的安排 229 柒 生活化的運動 231 一、走出健康與活力 232 二、走路的生理效應 234 三、計步器的使用 238 四、運動可以節能減碳嗎? 242 五、將運動融入生活的小點子 244 六、運動習慣的養成 246 捌 編後語正常話 251 一、人體為身體活動而設計 251 二、活動與否是自己的選擇 252 三、執著運動是兩面刃 253 四、運動訓練貴在實踐 254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高齡者的運動與全人健康(2版) ISBN13:9789860606782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方進隆 裝訂/頁數:平裝/431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2/01/01 中國圖書分類:身體活動 內容簡介 樂齡動起來,享受健康人生 2018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4%,臺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高齡者健康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本書由全人健康的理念說明高齡者運動的益處,鼓勵從事規律運動維持良好體適能,並詳加介紹運動方法,分為五大領域: .領域一 高齡者與體適能基本概論:老化理論、活躍老化及成功老化的概念;身體活動對高齡者心理、社會、生理健康的影響。 .領域二 健康評估、計畫擬定與行為改變:高齡者運動前的評估,包括問卷、量表、體適能檢測;應用行為改變法的策略鼓勵高齡者規律運動;高齡者運動計畫的擬定和設計。 .領域三 體適能的訓練原則與方法:以體適能項目說明訓練原則與方法,包括心肺耐力的有氧訓練;肌肉適能的重量訓練;平衡能力的訓練;柔軟度的伸展操。 .領域四 高齡者特殊的運動與訓練方法:以「正念走路」和「八段錦」為身心運動的說明;提供高齡運動員的訓練實例;常見疾病以「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病」為運動訓練介紹。 .領域五 身體活動設計與風險管理:高齡者身體活動課程設計與管理;社區身體活動規劃經營,達到在地老化的目標;說明高齡者運動的風險管理,以及高齡者體適能指導員應具備的倫理。 此次修訂參考國內外資料,新增不少內容,希望能提供最即時的資訊,包括衰弱高齡者的檢測與評估方法、自我效能改善策略、健康信念模式的六個要素和策略、計畫行為理論與策略等。 內容旨在破除高齡者運動的種種迷思,提升運動風氣,讓運動生活化;各項體適能訓練的實例以方便簡單從事為介紹,全書逾200幅圖照,希望激發高齡者與指導員的動力與創意。高齡者從事規律的身體活動或運動,是邁向全人健康的良方。本書不僅適用於老人服務及運動與休閒相關系所、高齡者、體適能指導員、運動教練等,更推薦給關心高齡者健康的讀者諸君。 目錄 領域一 高齡者與體適能基本概論 Chapter 1 老化與運動和全人健康概論 Chapter 2 成功老化的願景與重要因素 Chapter 3 身體活動與高齡者的心理和社會健康 Chapter 4 身體活動與高齡者的生理健康 領域二 健康評估、計畫擬定與行為改變 Chapter 5 高齡者運動前的健康與安全評估 Chapter 6 高齡者體適能的檢測與評估 Chapter 7 高齡者規律運動的行為改變法與策略 Chapter 8 高齡者運動訓練計畫的指導原則與設計 領域三 體適能的訓練原則與方法 Chapter 9 高齡者心肺耐力的訓練方法 Chapter 10 高齡者肌肉適能的訓練方法 Chapter 11 高齡者平衡的訓練方法 Chapter 12 高齡者柔軟度的改善方法 領域四 高齡者特殊的運動與訓練方法 Chapter 13 高齡者的身心運動 Chapter 14 高齡運動員的訓練方法 Chapter 15 高齡者常見疾病的運動原則與方法 領域五 身體活動設計與風險管理 Chapter 16 高齡者身體活動課程設計與管理 Chapter 17 高齡者社區身體活動的規劃與經營 Chapter 18 高齡者運動指導的風險管理和倫理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運動健康與體適能 ISBN13:9789869812955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盧俊宏-等 裝訂/頁數:平裝/351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出版日:2019/11/17 中國圖書分類:體育;運動 內容簡介 「體適能」為身體適應生活與環境的綜合能力,也就是說,體適能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運動皆有較佳的體力及適應能力。然而現代人工作時間相對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加上外食習慣導致熱量攝取越來越高,許多文明病因而產生,對身體造成慢性傷害。近年來國人逐漸認知到良好體適能和規律運動的重要性,政府亦於運動、體適能的推展上投注大量心力。 有鑑於此,本書邀請多位在大專院校任教多年的專業學者參與,有系統地整理運動健康與體適能的理論與實務,特別以生活化、淺顯易懂的語句編寫,佐以國內外最新研究資料,包括美國運動醫學會的運動處方與檢測指導原則、我國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及飲食指南等。期望推廣正確的體適能觀念及訓練方法,促使更多學子投入相關領域。 全書分為12章: ‧第1~3章:鞏固基礎概念,包括身體活動、運動健身、健康促進、運動動機等,認識運動的重要性以及運動改變人體生理、心理的機轉。 ‧第4~6章:分別介紹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軟度的測驗與訓練處方,配合詳細的圖片解說動作,更易讀易懂。 ‧第7章:介紹運動體適能,為體能狀況優異者或運動員追求更高體能目標的訓練原則與方法。 ‧第8~10章:介紹身體組成管理及心理健康,包括身體組成測量及體重控制的要點,並介紹幾種居家常見的紓壓運動。 ‧第11~12章:進一步針對銀髮族及特殊族群的體適能指導原則及運動處方作介紹。 本書適合大專院校運動休閒相關科系或通識課程作為教材使用,更推薦給社會大眾閱讀,期望大眾皆能擁有正確、安全、有效的運動知能,提升全人健康。 目錄 CHAPTER 1 運動與健康促進 第一節 運動與健康的意義 第二節 健康促進的意義 第三節 整合運動與健康促進 CHAPTER 2 身體活動、認知功能與大腦 第一節 身體活動之現況 第二節 身體活動與健身運動之效益 第三節 認知功能及其影響因素 第四節 健身運動對認知功能之影響 第五節 健身運動促進大腦認知功能之機制 CHAPTER 3 運動動機與行為改變 第一節 運動的動機與影響因素 第二節 健身運動行為改變的跨理論模式 第三節 跨理論模式行為階段適合的介入策略 第四節 健身運動行為改變的介入策略與運用 CHAPTER 4 心肺適能測驗、評估與促進 第一節 心肺適能的定義與內涵 第二節 心肺適能的測量與評估 第三節 運動處方的設計與方法 CHAPTER 5 肌肉適能測驗、評估與促進 第一節 肌肉適能的定義與內涵 第二節 肌力、肌耐力測量與評估 第三節 肌力、肌耐力訓練之處方與方法 CHAPTER 6 柔軟度測驗、評估與促進 第一節 柔軟度定義與內涵 第二節 柔軟度測量與評估 第三節 柔軟度訓練處方與方法 第四節 安全注意事項──常見錯誤動作與修正 CHAPTER 7 運動體適能 第一節 定義與內涵 第二節 測量與評估 第三節 運動體適能訓練原則與方法 CHAPTER 8 身體組成評估 第一節 身體組成的定義與內涵 第二節 身體組成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身體組成的評估方法 CHAPTER 9 體重控制 第一節 肥胖的定義與現況 第二節 肥胖的危險因子 第三節 體重控制 CHAPTER 10運動與心理健康 第一節 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第二節 運動的各項心理效益 第三節 常見的休閒運動與心理健康 CHAPTER 11銀髮族健康體適能指導 第一節 暖身運動指導原則 第二節 有氧適能運動指導原則 第三節 肌肉適能運動指導原則 第四節 柔軟度運動指導原則 第五節 平衡運動指導原則 CHAPTER 12特殊族群體適能指導 第一節 特殊族群與體適能定義 第二節 特殊族群體適能的發展目標與原則 第三節 特殊族群運動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