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開發者、設計者、管理者,以及常與這些人打交道的其他人等(不知是有幸還是不幸),大家三不五時總會遇到的各種有趣問題。
失敗的軟體專案,實在太多了!有些團隊花了太長時間去製作產品;有些團隊製作的產品根本沒人要;有些團隊甚至連產品都做不出來!軟體開發者似乎太常花力氣去重新包裝一些失敗的舊想法,或是太常提出一些沒有用的新想法。結果我們一次又一次看到的是,新浪不斷推舊浪,舊浪死在沙灘上。
大家只聽到各種重複的口號:「我們有架構!哦不,我們有物件導向!哦不,我們既統一又敏捷!」遺憾的是,結局都一樣,寫程式的人依然很不快樂,甚至怨恨自己寫程式的每一分鐘;開發團隊依然不懂得如何打造成功的軟體。這實在太扯了!你能想像嗎?這就好像一群木匠想製作家具,卻連螺絲都沒聽過,只知道用釘子,卻又不會用鐵錘,最後只好拿著踢踏舞鞋,硬是把釘子敲進木頭中。我們真的很需要有個人,來撥開層層迷霧,讓大家看個明白。
有人曾說過,作家的任務就是「把大家熟悉的東西變成新的東西;把新的東西變成大家熟悉的東西」。多年來,Joel Spolsky一直在www.joelonsoftware.com做的就是這件事。他不斷教育我們、娛樂我們,有時還會故意激怒我們,但他總是會讓我們去思考,我們整天坐在電腦前究竟是在幹嘛?這就是Joel on Software這個網站之所以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開發網站其中的一個理由。現在,你終於可以擁有他網站裡最重要的精選文章,好好收藏這些來自Joel的獨家評論與最新洞見了。
得獎紀錄
榮獲2005 JOLT生產力獎
好評推薦
「Spolsky真的很懂呀!」 —Thomas Duff
目錄
Part Ⅰ 程式設計實務的點點滴滴
Chapter 1 程式語言的選擇
Chapter 2 回頭看一些最基礎的東西
Chapter 3 約耳測試:寫好程式碼的 12 個步驟
Chapter 4 UNICODE 與字元集:軟體開發者必懂的基礎(別再逃避了!)
Chapter 5 功能規格無痛指南Ⅰ:何必寫什麼規格呢?
Chapter 6 功能規格無痛指南Ⅱ:規格是什麼?能吃嗎?
Chapter 7 功能規格無痛指南Ⅲ:但是⋯⋯該怎麼做呢?
Chapter 8 功能規格無痛指南Ⅳ:有用的一些小提示
Chapter 9 軟體時程無痛指南
Chapter 10 「每天重新構建」是你的好朋友
Chapter 11 堅定除錯、解決問題
Chapter 12 五個世界
Chapter 13 紙上原型設計
Chapter 14 架構太空人,你嚇不倒我的
Chapter 15 邊開火、邊前進
Chapter 16 工匠技藝
Chapter 17 電腦科學的三大誤解
Chapter 18 兩種文化
Chapter 19 讓使用者「自動」送回當機報告!
Part Ⅱ 開發者的管理
Chapter 20 面試教戰守則
Chapter 21 激勵和獎勵,也有可能壞事
Chapter 22 不用測試人員的五大(錯誤)理由
Chapter 23 頻繁切換工作肯定是壞事
Chapter 24 你絕對不該做的事 第一集
Chapter 25 冰山的秘密大揭露
Chapter 26 「抽象必有漏洞」法則
Chapter 27 程式設計世界裡的 Palmerston 勳爵
Chapter 28 衡量
Part Ⅲ 約耳觀點:隨興思考一些不那麼隨興的主題
Chapter 29 Rick Chapman 想找出誰是蠢蛋?
Chapter 30 這個國家的狗要負責什麼工作?
Chapter 31 就算只是基層人員,也能做好某些事情
Chapter 32 兩個故事
Chapter 33 大麥克 vs. 原味主廚
Chapter 34 事情可沒那麼簡單
Chapter 35 我要幫「非我所創」症候群說幾句話
Chapter 36 策略書Ⅰ:BEN & JERRY’S 模型 vs. AMAZON 模型
Chapter 37 策略書Ⅱ: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Chapter 38 策略書Ⅲ:能不能讓我退回去?
Chapter 39 策略書Ⅳ:臃腫的軟體和 80/20 迷思
Chapter 40 策略書Ⅴ:開放原始碼的經濟學
Chapter 41 墨菲定律失控的一週
Chapter 42 微軟為什麼會輸掉 API 戰爭?
Part Ⅳ 針對 .NET 有點多的評論
Chapter 43 微軟瘋了吧
Chapter 44 我們的 .NET 策略
Chapter 45 微軟大哥,可以給個連結器嗎?
Part Ⅴ 附錄
Appendix 有事問約耳 精選集
立即查看
給自己的幸福未來契約:認識意定監護與相關應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台灣第一本結合「意定監護 × 安養信託」的法律生活書
當我們談老後準備,不只是存錢,而是存下一份「選擇的自由」。
台灣第一本結合「意定監護 × 安養信託」的法律生活書
寫給每一個想為自己與家人安排未來的人
如果有一天我失去記憶,誰會替我記得我的選擇?
當我們還能決定的時候,就應該為未來留下指引。
這是一本寫給每一個「想好好老去」的人的生活法律書,
更是一本能幫你守護尊嚴、設計照顧品質的未來契約指南。
本書介紹台灣目前最關鍵、卻尚未普及的兩大制度工具:
✓「意定監護」——指定你信任的人,在你無法決定時守護你
✓「安養信託」——安排財產流向與照顧計畫,生活不將就
從法律知識到實際案例,從制度背景到操作步驟,
本書將繁瑣條文化為你能理解的文字,幫助你跨出最重要的一步。
當我們談老後準備,不只是存錢,而是存下一份選擇的自由。
你是否也想過:
如果有一天失智了,誰來照顧我?
我能不能預先決定由我信任的人來照顧我?
我有財產,但我不想把它變成家人的負擔……
你會在書裡找到
• 如何寫下「未來的自己會感謝的契約」
• 真實案例 × 法律知識 × 感性提問
• 每個人都能懂的說明,陪你從零開始
無論你是關心父母、自己老後,或是為孩子預備未來的照顧計畫,這本書都將是你最值得信賴的起點。
重磅推薦
◆
「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提供全新的生命選擇邏輯。
它不只是一本法律工具書,更是一份關於生命尊嚴的宣言。」——台灣健康財富管理協會理事長 陳宥天
「書中以故事引導進入情境,再搭配法條解說,深入淺出。
無論是關心自身老後、伴侶關係保障,或家庭資產規劃者,
這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前中華健康管理協會理事長 張欽豐
◆
【目錄】
推薦序文 ............................... 6
前 言 ............................... 10
第一章 不讓你的孩子成為宥廷 ............................... 13
事實一:生育率低於人口替代率
什麼是意定監護?
慧雯與秀玉的故事
意定監護契約與公證:國家幫你把關
事實二:每年遺產相關法律糾紛高達兩萬八千件
把握契約自由原則
通知國家意定監護契約的存在
該怎麼知道需要監護宣告?
更符合個人需要:輔助人與安養信託
小結 故事本可完全不同
第二章 文盛遇見安養信託 ............................... 61
高齡金融剝削
認識安養信託
量身打造安養信託
以房養老與安養信託
安養信託的特色與限制
第三章 強強聯手:意定監護與安養信託 ............................... 87
意定監護結合安養信託
意定監護人可聲請監護宣告
法人作為安養信託受託人
信託登記
安養信託監察人
法人作為意定監護人
只有愛不足以讓人成為好的意定監護人
意定監護訪查人
第四章 遺囑與公證 —最後的溫柔 ............................... 113
遺囑的方式有夠多種!
公證程序
繼承順位、應繼分與特留分
遺產稅或贈與稅?
雅真的故事
最後的溫柔
跋 什麼是幸福?............................... 135
附錄 ............................... 141
相關單位及網站
常見問題集
看更多
立即查看
頂尖操盤手的美股攻略大全:價值投資╳財報分析╳選股策略,全面解析獲利法則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從來沒人像她這樣,用如此白話又詳細的說明方式,手把手地帶我認識美國股市!」
10多年華爾街操盤手資歷、韓國信賴度No.1超人氣YouTuber「紐約居民」
首度寫給美股投資人,最全面且即刻上手的美股投資學,
找到錢進美股的正確答案!一生受用的致富心法!
★ 暢銷10萬冊!蟬聯韓國YES24總榜TOP20數週,讀者★★★★★推薦!
★ 投資美股必讀!收藏價值最高的理財書!
★ 繁中版專文導讀與審訂!財經專欄作家、小一輩財經人話翻譯機‧游庭皓審訂導讀,實用度倍增
★ 信賴度No.1的美股分析,跟著人氣理財YouTuber紐約居民一起扎穩美股投資基本功!
★ 不從理論和財務面切入,而是學會判讀公開資訊,找出股價變動訊號
★ 大方公開美股最熱門的科技類股、食品零售類股、REITs、股利股等深度分析
【為什麼要投資美股?】
● 長期績效贏過台股!
● 對散戶友善!企業透明的公開資訊揭露制度,不只賺股利還賺資本利得!
● 透過公開資訊,能快速掌握個股資訊,估算合理股價:「有價值」的企業不寂寞,「有問題」的企業被淘汰。
【第一張美股就獲利,用判讀X策略X趨勢看懂買賣訊號,長期穩賺!】
1. 用15份美國企業的公開資訊簡報,實例解析、全彩呈現。
2. 解構並判讀財報的章節祕密,學會估算股票價值和本益比。四大代表性產業,消費類股、科技股、飯店類股和REITs類股的詳解。
3. 企業併購、首次公開募股、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槓桿和股票分割五大美股特例,又將如何影響投資者心理。
4. 會避險、懂配置、布局槓桿ETF的三大投資策略,股價升降都不怕。
5. 面對股價的上沖下洗,特殊交易的買與賣,也有聰明策略!
【只要一本,全方位了解美股的重大QA】
● 「股票投資人的天堂」美國股市的與眾不同之處?
● 華爾街的大型基金是以什麼為基準來買賣股票?
● 想要快速確認美股企業的公開資料時,該怎麼做?
● 哪裡可了解巴菲特與卡爾伊坎的投資動向?
● 哪裡可確認企業預測的營收成長與產業展望資料?
● 如何看待IPO市場消息並運用在個人投資上?
● 如何建立能獲取絕對收益的資產配置?
● 美股投資人最想知道的、近年最火紅的美股投資類別,如REITs 、SPAC股票等,為何受歡迎?該怎麼投資?
【目錄】
導讀|美股是長期資產配置必要的一環 財經專欄作家‧游庭皓
前言|寫在全新修訂版之前
序言|為什麼要投資美股?
CHAPTER1 進入美國股市的基礎知識
美國股市的主要參與者 美國股票市場結構
買方、賣方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三方的利害關係
從了解公司投資人關係(IR)網站開始
美國是股市投資天堂的原因 資本主義催生的投資人關係文化
上市公司在意投資人關係活動的原因
正確了解並使用投資者特權
美國堅持公司資訊透明的原因 美國公開資訊系統
美國投資者的投資依據
市場會懲罰揭露不實的公司
股價反映個股價值 估值的必要性
價值投資已死?
找出公司隱藏資訊的方法
﹝QA﹞美股也有主題類股或主力股嗎?
華爾街投資大師爲何選擇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的真正意義
價值投資的荊棘之路
價值投資的基本原則
CHAPTER 2 【實例解析】美國公司的公開資訊
一眼看懂IPO首次公開募股資訊 S-1、S-11
投資IPO股票的第一步
取得S-1報告的方法
IPO報告中的重點
透過S-1掌握商業模式:新創企業樹立的「華爾街新標準」
讓美國投資散戶撼動市場的PFOF模式
法規風險與股價間的關係
QA 如何得知企業的IPO時間和最終的S-1公開說明書?
透露最多資訊的年度財報 10-K、Annual Report
年報有兩種
10-K報告中的重點
快速應對股價波動的祕訣 10-Q和季度公開資訊
投資者對財報週的態度
取得公開揭露資料的方法
最終股價與收益趨於一致
股價走勢的關鍵,和市場共識間的鬥爭 分析師解讀未來的方法
在財報週推動股價的另一股力量
檢視市場共識的方法
無法預測的重大事件 8-K
第一時間掌握公司資訊的方法
美國企業的破產種類和程序
Hertz申請破產後的影響
真實版「博傻理論」
看清楚公告資訊的理由
﹝QA﹞如何即時掌握企業發布的公開資訊?
﹝QA﹞有償增資在美國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QA﹞美國的有償增資和南韓有何不同?
對沖基金投資者必看的公開資訊 DEF-14A (Proxy)
想了解公司經營團隊的話
庫克的薪酬有多少?
持股率>5%的隱含意義 13D、13G
專業機構大量收購公司股份的理由
華倫‧巴菲特的投資影響力
從對沖基金找投資機會 13F
了解投資公司的持股成分
當報告出爐時,可能早已完售
從內部人士股權交易資料可以看到什麼? Form3、4、5
美國股市沒有小道消息
內部人士拋售或購買股票?
聽到企業併購消息要先確認公開資料 Merger Presentation、DEFM-14A
不要錯過震撼股價的大事件
併購消息出現後的投資機會
被收購公司的股東可以獲得多少?
收購公司和被收購公司,誰才是好的投資標的?
S-4報告內含併購交易的所有記錄
﹝QA﹞Caesars併購後的股價變化
另一個利多因素:企業分拆 Form10-12B
為什麼公司分拆是利多?
公司分拆是創造股票價值的寶庫
資訊很多,卻還是焦慮的原因 「可能有投資機會」的錯覺
答案就在公開資料中
CHAPTER 3 越懂財報,報酬越高
財務報表裡的資訊 財報的章節祕密
看數字前,要先閱讀上下文
股票買進和賣出的時機 估算股票的合理價值
判別低價值股和高價值股
不是估算價格,而是估算價值
交易的價值和應有的交易價值
﹝QA﹞營業利益、EBIT和EBITDA等指標之間的差別
﹝QA﹞估值有時效性嗎?
低PER的陷阱和高PER的意義 搞懂PER的方法
大家對PER的誤會
PEG比:P/E值高的股票評估指標
可以彌補P/E值的PEG的使用限制
﹝QA﹞投資時,要如何運用收益率和價值倍數?
與生活關係密切的公司 消費類股
防禦性類股:食品零售產業
Walmart成為股利之王的理由
大型連鎖超市Albertson和Kroger的財務對比
股東結構裡的重要祕密
不存在高點的成長績優股 科技股
左右SP500指數的科技績優股
現在的科技類股漲勢跟2000年的科技泡沫不同
看財報前,先了解商業模式
科技成長股的估值方式
第1階段:對商業模式的理解
第2階段:估算各業務部門損益表
第3階段:計算各業務部門價值、企業整體成本及企業價值
第4階段:計算財務報表中的負債和現金
第5階段:計算股東價值和合理股價
估算合理股價只要短短5分鐘?
合理股價真正的意義與實戰投資應用法
消費和經營分離的美國式全球旅館產業 飯店類股
連鎖加盟飯店和飯店REITs的差別
飯店品牌公司的發展模式
防範經濟衰退風險的方法
﹝QA﹞如何估算飯店營收?
你也能在紐約收租金? REITs類股
既當股東又當房東
決定REITs股利的方法
高股利REITs的檢視重點
適用不動產類股的績效指標
﹝QA﹞REITS公司有典型的分類嗎?
﹝QA﹞投資REITS時,所得稅計算會有什麼不同?
CHAPTER4 美國個股的特殊狀況
我買的股票要進行併購了嗎? 併購和股價的關係
產業龍頭股價暴跌的原因
Louis Vuitton併購奢侈品業務
賣掉被併購公司的股票的時間
如果市場忽然發生變化?
併購案公開揭露資料的重要性
﹝QA﹞美股沒有奢侈品企業,想要投資該怎麼做?
﹝QA﹞SP500內的企業被收購清算後會如何?
帶著夢想到美國IPO 投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方法
就算不景氣,美國IPO市場依舊熱絡
公開IPO日程的網站
散戶也能買IPO股嗎?
更快速容易,但風險高的直接上市
美國公募股票投資人必懂的6個日期
﹝QA﹞美國股票上市後,何時可以開始交易?
投資IPO的注意事項 IPO的投資風險
破碎的IPO早鳥夢
所有的泡沫都要過一段時間才會消退
﹝QA﹞IPO股票也會成爲禿鷹的目標嗎?
革新與破壞的象徵——羅賓漢的首次公開募股 IPO投資指南
IPO投資是只有投資機構吃香的遊戲嗎?
顛覆IPO市場格局的羅賓漢
隱藏在羅賓漢S-1公開說明書中的各種細節
如何及早應對威脅股價的拋售勢力?
有保本的股票嗎? 投資SPAC的風險
SPAC和IPO的差別
SPAC的隱藏風險
SPAC的光明面與黑暗面
投資SPAC的離場時機
﹝QA﹞被拿來跟SPAC比較的Penny Stock是什麼?
﹝QA﹞什麼是OTC股票?
SPAC的隱藏紅利 權證與槓桿的效果
只有了解權證才能看到藏在SPAC中的紅利
用權證最大化報酬的方法
SPAC的兩大魅力:實現短期套利及分散投資效果
美國股票分割的誤解與真相 股票分割對股價的影響
只不過是切成小塊再賣出
爲什麼Tesla的股價,在發表股票分割後上漲了50%?
華倫‧巴菲特不分割股票的理由
股票分割對道瓊指數的影響
﹝QA﹞美國的股票分割和南韓的面額分割有何不同?
﹝QA﹞股票合併是什麼?
公司減少、不發股利的徵兆 投資股利股的注意事項
高殖利率就是對股東好的公司嗎?
想了解公司的股利支付率,要看財報的什麼地方?
﹝QA﹞如何比較不同股利配發模式之間的殖利率呢?
有利多消息,但股價卻沒漲? 解讀投資心理的方法
已反映在股價的利多消息,對股價不會產生影響
股價是不會說謊
CHAPTER5 美國股市常用的投資策略
左右報酬率的風險管理 避險基金的交易指定價格和期權策略
投資報酬的真實假象
先決定可承擔的風險
所有投資策略的基本:風險管理
對風險管理的誤解
點點滑鼠,防止虧損
保護性賣權
投資在冷靜與熱情之間 價值股和成長股、債券和股票間的關係
成長股和價值股的區分
兩全其美的方法
「股票60:債券40」的投資組合,有意義嗎?
﹝QA﹞觀察市場走勢時,哪些經濟指標一定要看?
要把負槓桿一腳踢開嗎? 槓桿對報酬率的影響
槓桿是投資者的朋友還是敵人?
相對穩健的槓桿ETF活用術
﹝QA﹞槓桿ETF的組成和運作機制
高盛和JP摩根的投資建議值得相信嗎?解讀研究報告的方法
研究報告應該怎麼看
目標股價追趕實際股價
比目標股價更重要的事情
企業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意義
﹝QA﹞散戶如何取得美國研究報告?
﹝QA﹞IB或證券公司會藉旗下分析師的投資意見獲利嗎?
投資者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要堅持投資原則
華爾街驗證的五項投資原則
因應市場變動的投資組合原則
﹝QA﹞累計期權有哪些種類?各自有何優缺點?
CHAPTER6 美國股票交易的策略和基礎
因應股價變動的投資策略基礎 催化劑交易(Catalyst Trading)
投資要有原則
股價忽然震盪的原因
有效活用財報週的方法
是什麼在驅動市場和股價? 宏觀交易(Macro Trading)
宏觀交易對散戶來說有何意義?
面對通貨膨脹的投資策略
龍頭股所反映的市場和產業方向
蘋果效應!讓股市悲喜交錯的科技巨頭新聞 應對日常可能變數的買賣策略
活用股價同步性的買賣策略
透過8-K和頭條新聞,掌握暴漲、暴跌股的買賣策略
產業整體受到宏觀變數威脅的應對方法
帶動股價的財報週核心重點 財報遊戲
利用財報週前的預期心理
營收公布後的市場應對策略
沒辦法交易? 美國的暫停交易制度
面對劇烈波動一定要確認的事
因市場波動導致暫停交易:Volatility Halt
因主要資訊發布導致暫停交易:News Halts
因法令遵循導致暫停交易:Compliance Halts
暫停股市的機制:Circuit Breaker
瞄準暴漲股和暴跌股的對沖交易和做空
牽制爭議性做空行為:美式「平盤以下禁止放空規則」
﹝QA﹞可以連續啟動平盤以下禁止放空規則嗎?
﹝QA﹞缺少前一日收盤價的話,可以啟動熔斷機制嗎?
對沖基金交易員在超級財報周的一天
05:55起床
06:00打開彭博APP,確認電子郵件
06:10準備上班
06:27搭Uber上班
06:31抵達辦公室,登入彭博系統
07:30向PM報告
08:00盤前交易,季營收開始公布
08:35電話會議接力賽、調整部位
10:00電話會議,即時反應的市場
11:10電話會議持續進行中
12:50已過了午餐時間
13:30投資對象的競爭對手營收表現不好的時候
15:45高成交量收盤的應對方法
16:00收盤,季營收繼續發表
20:00確認是否有補充的公告
23:00下班
24:30就寢
【附錄】投資散戶一定要參考的實用美股網站
提醒事項
看更多
立即查看
離巢的孩子,被分手的父母:當成年子女離巢又離心,如何各自獨立,又能遠遠關心?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寫給被子女「分手」的傷心父母
心理學博士陪你走過一生中最難的課題
與孩子重建親密而自在的關係
──── 美國亞馬遜書店近 500 位讀者 ★ ★ ★ ★ ★ 滿分評價 ────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心理諮商師 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
「終於有一本書,為身處痛苦深淵的父母和成年子女,
帶來充滿希望、同理又容易理解的指引。」
國內外諮商心理師、治療師、家庭關係專家,一致感動推薦!
為什麼孩子只在需要金援時打電話給我?他真的關心過我嗎?
孩子有了另一半之後就不理我了,是不是媳婦、女婿在挑撥離間?
我在孩子小的時候付出這麼多,他怎麼可能還覺得自己被虐待?
孩子對我這麼差,我該留財產給他嗎?還是乾脆留給孫子女?
離婚之後,前夫一直批評我,導致孩子拒絕跟我聯繫,該怎麼辦?
孫子是無辜的,可是他爸媽不讓我們見面……他會不會以為我不愛他了?
全球超過 1/4 家庭有親子疏遠的問題,數字年年攀升。
這些從前看似「與我無關」的煩惱,已然成為所有人必須面對的難題。
約書亞.柯曼博士從 40 年研究、執業經驗中,找出成年子女疏遠的原因與因應之道,
幫助父母釐清彼此的想法及需求,踏上和解之路。
◍ 疏遠的原因千百種,不一定是誰的錯
--- 家庭價值觀轉變,子女的焦點從「義務、責任、忠誠」轉為自身幸福。
--- 父母親採納的「靈魂伴侶教養法」,無形中讓子女成為生活重心。
--- 親子雙方對於政治立場、性別意識或交往對象選擇長期抱有歧見。
--- 父母離婚後,子女基於個性或受繼父母影響而選邊站。
--- 心理疾病、虐待、創傷的定義變化,形成親子雙方對某些行為的衡量差異。
◍ 選擇疏遠的兒女,到底在想什麼?
--- 如果爸媽不按照我提出的條件改變,問題終究會不斷重演。
--- 我已經盡我所能滿足爸媽的需求了,他們卻越要越多。
--- 跟孫子女相處是特別待遇,不是祖父母的權利。
--- 就算爸媽覺得自己已經為我付出很多,也不表示他們完全沒傷害過我。
--- 爸媽用遺囑來威脅我,只會讓我更不想和好。
◍ 如果目標是和解,該如何找回孩子的愛與尊重?
--- 當成年子女拒絕談話 >〔各種情境都適用的和解信模組〕
--- 當前夫或前妻詆毀自己 >〔以子女感受為出發點的反擊句型〕
--- 當子女的另一半與你為敵 >〔邁向大和解的 6 大要點〕
--- 當子女一再索要金援 >〔不傷感情的對話範例〕
--- 當孫子女被灌輸不實指控 >〔不為自己辯護的應對策略〕
本書特色
✦ 臺灣第一本聚焦「成年子女疏遠父母」的親子關係書。
✦ 完善的心法與工具,讓無助的父母彷彿跟子女一同走進心理諮商室,照著做就能改善關係。
✦ 作者自身也有與女兒斷聯數年後和解的經驗,最懂父母的需求。
好評推薦
【國內推薦】
攜手推薦
丁菱娟/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吳娟瑜/國際演說家、家庭關係專家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怡臻/杏語心靈診所資深治療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父母最大的成就是栽培兒女離家獨立生活,不料有些孩子一去不復返。
究竟被分手的爸媽做錯了什麼?疏忽了什麼?
還能夠和解嗎?來得及呼喚兒女重返家園嗎?
約書亞 ‧ 柯曼博士不但現身說法,更提供具體和解思維與拉近親子關係的應對策略。
《離巢的孩子,被分手的父母》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 國際演說家、家庭關係專家 吳娟瑜
明明想要靠近,卻時常陷入衝突,最終漸漸疏離……
「愛」被淹沒在憤怒與冷淡之下,難以汲取,也難以親近──這是許多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係。
《離巢的孩子,被分手的父母》以同理與理解連結彼此,弭平兩代間的隔閡,
為父母與成年子女,提供了最暖心的引導。
/ 杏語心靈診所資深治療師 陳怡臻
【國際推薦】
終於有一本書,為身處痛苦深淵的父母和成年子女,帶來充滿希望、同理又容易理解的指引。
作者從所有可能的角度探討親子疏離,引導讀者擺脫羞恥和自責,重拾理解與力量。
我見過許多面臨疏離問題的父母和成年子女,這正是他們長久以來等待的救援之手。
誠摯向所有人推薦。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心理諮商師 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
柯曼博士匯集多年治療專業及自身疏離經驗,
幫助父母從子女的視角檢視關係,用理解開啟治癒的對話。
/《成人親子離間症候群》(暫譯)作者 艾美.貝克博士(Amy J. L. Baker, PhD)
儘管現今愈來愈多成年子女跟父母像朋友般相處,疏離浪潮卻仍真實存在。
作者從社會經濟及文化變遷等面向,挖掘究竟是什麼讓人們在關係中經歷期望與失望的震盪,
並從中提供建議,幫助疏離家庭走向復原的人生下一站。
/《我們從未如此:美國家庭與懷舊陷阱》(暫譯)作者 史蒂芬妮.庫茨(Stephanie Coontz)
作者所具備的歷史、社會學與臨床治療權威和智慧,
在書中融會成同理又實用的指引,帶領父母及成年子女走出負面家庭經驗泥沼。
書中的個案故事相當豐富,讀者們將獲益匪淺。
/ 賓州大學澤勒巴克家庭社會學名譽教授 法蘭克.弗斯登伯格(Frank Furstenberg)
想好好面對成年子女疏離,父母們絕不能錯過這本書。
《當成年子女疏遠父母》中銳利的社會與哲學分析,
不僅幫助我們了解在這個時代,身為家庭一分子的意義,
更為全球父母們指明一條強韌且永不斷聯的親子之路。
/《為什麼我們拚命追求幸福,卻依然不快樂》作者 露絲.惠普曼(Ruth Whippman)
父母與成年子女漸行漸遠的椎心之痛,在書中化為溫柔的文字。
作者的智慧、策略與技巧,適用於任何世代,
對於需要讓個案重拾希望、修復家庭關係的治療工作者尤其關鍵。
/ 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心理學名譽教授 卡洛琳.柯文(Carolyn Cowan)&飛利浦.柯文(Philip Cowan)
多年來,我推薦了許多身邊的人參與柯曼博士的治療,
但直到我讀完這本書,才真正了解他是多麼傑出、天賦異稟。
書中有不少令人心碎的故事,但,也有成功和解、活出自我的案例。
非常鼓舞人心的作品。
/ 美國實境秀《閃婚》御用社會學家、心理學專家 佩珀.史瓦茲博士(Pepper Schwartz, PhD)
【目錄】
前言
第 1 章|當孩子選擇斷聯,關係還有救嗎?
第 2 章|造成疏遠的千百種原因
第 3 章|婚姻的終點,親子關係的轉捩點
第 4 章|應對心理疾病或成癮問題
第 5 章|心理治療與曲解的童年
第 6 章|性別認同、性向、宗教、政治與個性衝突
第 7 章|女婿、媳婦與邪教領袖
第 8 章|最相似也最陌生:手足疏遠
第 9 章|該把子女排除在遺囑外嗎?
第 10 章|被遺棄的祖父母,被當作武器的孫子女
第 11 章|應對策略、介入手段和新常態
第 12 章|成年親子關係的新法則
第 13 章|如何療癒親子疏遠的傷?
後記
致謝
看更多
立即查看
生命的電:生物醫學x電,改變未來的奇蹟革命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首部橫跨電學、神經生物學、醫學的科普巨作
2022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PROSE Award)大眾科學和數學類決選
讀完這本書,你將對「電」完全改觀
生命與電息息相關,這是一個古老又深奧的真理。
沒有電,我們的生命將無法持續存在。
著名的電磁學大師馬克斯威爾曾言:
「世界上幾乎沒有一件事情的發生、變化不伴隨著電現象的產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活動都仰賴於電力的驅動。
然而,電不僅產生於我們所使用的電子設備中,也源自於我們的體內;
它不僅是外在的物理力量,也是內在的電生理過程——「生物電」。
「生物電」廣泛存在於動植物等各種生命形式中,不僅讓截肢者能透過心智控制義肢,還能幫助盲人恢復視力、聾人恢復聽力。
除此之外,馬斯克(Elon Musk)所創立的醫療技術公司Neuralink的腦機介面技術(BMI),
有望幫助癱瘓者重新站立,並透過腦中的念頭來控制肢體的運動。
未來,這種驚人的電的力量甚至有可能取代許多藥物,成為治療多種疾病的主要方法。
但電的奧祕並不僅限於此。
本書深刻且清楚地描述了諸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卻無法清楚闡述的概念——
自然界的電的物理原理、神經生物與電之間的關聯,以及人類自發現電到應用的發展進程,
為「電」提供了全面性的理解,更啟示了它將人類帶向何方。
從富蘭克林、伽伐尼、伏打、法拉第、馬克斯威爾、特斯拉到馬斯克,
未來,電要為人類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革,創造不可思議的奇蹟?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深入電的多重面向:
→探索物理、化學、生物、工程等不同領域,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電的本質。
理解跨學科如何交叉應用:
→呈現電子物理學和神經生物學的跨學科研究,以及其在醫療科技方面的影響。
啟發科學與技術創新:
→探討電的綜合性研究,展示科學和技術創新的關鍵角色,激發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洞察力。
透過作者風趣、精湛的筆觸以及淵博的知識,這趟探索「電」的旅程帶來閱讀樂趣、為科學愛好者呈現豐富知識,也是深入了解自然界和現代技術應用的珍貴參考資源。
國際推薦
「這本引人入勝且富有創意的書廣泛探討了從閃電到河豚魚等各種主題,描述了電力與生物學的緊密聯繫,並生動地講述了那些促進我們當今對這種神祕物質的理解、激動人心的人物故事。」——羅傑.巴爾(Roger Barr),《生物電:量化研究》(Bioelectricity: A Quantitative Approach)作者
「約根森將一系列偶然發現、奇異誤解和新興理解巧妙地編織在一起,顯示古人對電力起源的第一印象在現代神經科學的發現中得到了證實。」——勞倫斯.馬歇爾(Laurence Marschall),《自然歷史》(Natural History)作者
【目錄】
審定序
譯序
前言 電流時事
第一章 電花飛舞:靜電
第二章 驚電般的發展:動物電
第三章 晴天霹靂:閃電
第四章 電療治百病:電療機
第五章 迴路:電池
第六章 被電震回現實:電刑
第七章 力場之日:交流電與力線
第八章 殭屍魚:電場
第九章 物理學家的重要玩具:電子
第十章 紫荊的紅花苞:神經元
第十一章 殭屍人:電壓門控通道
第十二章 探索者:神經纖維
第十三章 交錯的電路:神經義肢
第十四章 寂靜之聲:感覺神經植入物
第十五章 心靈的聖殿:大腦
第十六章 未來衝擊:人工智慧
致謝
附錄
看更多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