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內容簡介 匯聚多元理論視角 拓展客家研究的新思維 「沒有單一理論可描繪所有時空中所有人的行為或現象,所以我們需要不同的理論來提供我們不同的探索視角,擴大我們的學術想像,豐富我們的研究視野。即便理論有時相似、有時互補、有時扞格,甚至相反,但是理論帶來獨特的思想脈絡與時空側重點,讓我們能透過閱讀,不停地反思,與學者對話,而對所解釋的社會現象,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意義。」——周倩(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教育所終身講座教授) 《族群與客家研究理論》是一本探索客家研究的重要著作,匯聚13篇多樣且不同學術典範的論文,旨在透過各種理論及研究視角,拓展族群和客家研究。這些論文在不同觀點和立場下呈現客家研究的多元性。各篇論文所展現出多樣化的立場與觀點,進一步成為建構客家學術研究的一塊塊拼圖。 本書作為推動客家研究的一環,致力於擴張客家研究的專業領域。在彰顯學術研究進步與變遷的同時,更呼籲超越現有理論,開展更多嶄新的研究方向。本書論文深入探討客家社會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展開分析,如藉助Luhmann的「二階觀察」對客家族群展開分析、客家研究的知識社會學分析,關注客家研究的空間論轉換、對客家學發展所依附的社會背景進行理論分析等。 《族群與客家研究理論》是一本充滿洞見的研究著作,為客家研究領域帶來新思維與發展動力,同時促進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這本書將成為客家研究學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書特色 1. 多元理論視角:匯聚多篇不同理論視角的論文,內容多樣且非同屬一個學術典範,本特質正反映出當前客家研究的現象。 2. 國際交流與比較研究:不僅聚焦在臺灣客家研究,還特別關注東南亞的客家研究,帶來跨國性客家研究的比較視野。 3. 反思與超越:提供對客家研究的反思,呼籲超越現有理論,開展更多新的研究方向,並為客家研究領域帶來更深入、更廣泛的視野,對客家研究的未來發展具有啟示作用。 目錄 推薦序 /周倩 導論/張維安 【族群與客家研究的二階考察】 族群研究的若干二階觀察/胡正光 客家族群源流理論之知識社會學分析/張維安 客家族群研究的人類學知識分析:從民系論、族群論到空間論?/河合洋尚 客家文化研究的空間論轉向緒論/河合洋尚 族群主流化理念之探討/張維安 試論客家學的方法論與理論/楊國鑫 「國家制度化的族群」概念建構:族群優惠性差別待遇與族群認同/王保鍵 【東南亞客家研究案例及其他】 On Being Hakka (Hakka as a Dialect Group) in Malaysia/黃子堅(Danny Wong Tze Ken) 孔復禮與王賡武的華僑論述及其對於客家新族群性的啟示/黃信洋 東南亞客家研究觀點的回顧與展望/劉堉珊 客家的生產與再生產:資源論典範視域下的客家研究及公共客家研究之可能/邢光大 客家產業經濟研究的理論與途徑:回顧與展望/俞龍通 語言符號景觀:理論、方法與實地研究/陳湘琳(Seong Lin DING) 後記/河合洋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