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族群與客家研究理論 (1版)
作者: 王保鍵, 邢光大
版次: 1
ISBN: 9789865470722
出版社: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9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x1.84
頁數: 368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教育
定價: 420
售價: 357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內容簡介 匯聚多元理論視角 拓展客家研究的新思維   「沒有單一理論可描繪所有時空中所有人的行為或現象,所以我們需要不同的理論來提供我們不同的探索視角,擴大我們的學術想像,豐富我們的研究視野。即便理論有時相似、有時互補、有時扞格,甚至相反,但是理論帶來獨特的思想脈絡與時空側重點,讓我們能透過閱讀,不停地反思,與學者對話,而對所解釋的社會現象,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意義。」——周倩(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教育所終身講座教授)   《族群與客家研究理論》是一本探索客家研究的重要著作,匯聚13篇多樣且不同學術典範的論文,旨在透過各種理論及研究視角,拓展族群和客家研究。這些論文在不同觀點和立場下呈現客家研究的多元性。各篇論文所展現出多樣化的立場與觀點,進一步成為建構客家學術研究的一塊塊拼圖。   本書作為推動客家研究的一環,致力於擴張客家研究的專業領域。在彰顯學術研究進步與變遷的同時,更呼籲超越現有理論,開展更多嶄新的研究方向。本書論文深入探討客家社會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展開分析,如藉助Luhmann的「二階觀察」對客家族群展開分析、客家研究的知識社會學分析,關注客家研究的空間論轉換、對客家學發展所依附的社會背景進行理論分析等。   《族群與客家研究理論》是一本充滿洞見的研究著作,為客家研究領域帶來新思維與發展動力,同時促進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這本書將成為客家研究學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書特色   1. 多元理論視角:匯聚多篇不同理論視角的論文,內容多樣且非同屬一個學術典範,本特質正反映出當前客家研究的現象。   2. 國際交流與比較研究:不僅聚焦在臺灣客家研究,還特別關注東南亞的客家研究,帶來跨國性客家研究的比較視野。   3. 反思與超越:提供對客家研究的反思,呼籲超越現有理論,開展更多新的研究方向,並為客家研究領域帶來更深入、更廣泛的視野,對客家研究的未來發展具有啟示作用。 目錄 推薦序 /周倩 導論/張維安 【族群與客家研究的二階考察】 族群研究的若干二階觀察/胡正光 客家族群源流理論之知識社會學分析/張維安 客家族群研究的人類學知識分析:從民系論、族群論到空間論?/河合洋尚 客家文化研究的空間論轉向緒論/河合洋尚 族群主流化理念之探討/張維安 試論客家學的方法論與理論/楊國鑫 「國家制度化的族群」概念建構:族群優惠性差別待遇與族群認同/王保鍵 【東南亞客家研究案例及其他】 On Being Hakka (Hakka as a Dialect Group) in Malaysia/黃子堅(Danny Wong Tze Ken) 孔復禮與王賡武的華僑論述及其對於客家新族群性的啟示/黃信洋 東南亞客家研究觀點的回顧與展望/劉堉珊 客家的生產與再生產:資源論典範視域下的客家研究及公共客家研究之可能/邢光大 客家產業經濟研究的理論與途徑:回顧與展望/俞龍通 語言符號景觀:理論、方法與實地研究/陳湘琳(Seong Lin DING) 後記/河合洋尚

為您推薦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4:客家族群關係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4:客家族群關係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客家與族群研究的技藝 (族群與客家系列)

客家與族群研究的技藝 (族群與客家系列)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客家與族群研究的技藝 系列名:族群與客家系列 ISBN13:9789865470036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宋文里;李文玫;林正慧;林本炫;林靖修;柯瓊芳;洪馨蘭;張維安;張陳基;許維德;徐盈佳;陶振超;潘怡潔;潘美玲;劉慧雯;簡美玲 裝訂/頁數:平裝/392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初 出版日:2021/05/25 中國圖書分類:中華民族志 內容簡介 關注「客家研究如何作為一門學問」 而不只是一本「研究方法」的傳統教科書   現階段的客家研究廣泛地引用各類學科的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來了解客家(族群),而具有跨學科的綜合研究學術特色。本書匯集16位熟悉各相關研究方法,來自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資訊管理等不同領域學者,以具體議題的研究分析為例,特別是實作的技藝方面提供學習案例。   書中14篇文章除了詳述各個研究方法的歷史、具體執行步驟、客家或族群研究的實例,也有個人的族群經驗、研究實作歷程,乃至延伸到社會實踐及省思,期望能更有系統且深刻地提高新進學習者思考客家(族群)議題的敏感度,以及更理解客家(族群)研究的方法。   ▎本書介紹的研究技藝   歷史比較研究法、族群統計、敘事分析、民族誌、深度訪談、紮根理論、輿情探勘、社會網絡分析、內容分析法、地理資訊系統等。 本書特色   1. 為國內首本整合各領域學者進行客家或族群研究之研究方法實例讀本。   2. 詳細介紹不同專長領域常用的研究方法,詳述其研究方法的歷史、具體執行步驟、研究實例。   3. 除研究方法的實踐外,亦有結合當前網路科技以及數位的研究工具介紹,展現客家(族群)研究跨領域與跨學科的特色。 特別推薦   「本書以具體議題的研究分析為例,在實作的技藝方面提供學習案例,展現了當前族群學術研究所累積的成果與未來發展的趨勢,對正要進入相關學術專業領域的研究者,提供全面向的經驗參考及研究指引。」──周倩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教育所終身講座教授 目錄 導論 歷史事實、社會實在與研究方法 張維安、潘美玲、許維德 【社會實在vs.歷史事實】 第1章 當史學遇到客家:解構後的重新認識 林正慧 第2章 東南亞客家華人研究之省思:兼論砂拉越劉善邦現象 張維安 第3章 族群資料的蒐集方法、趨勢與挑戰 柯瓊芳 【質性研究一:置身事內】 第4章 言說主體與客家敘事:從敘事分析來進行客家研究 宋文里 第5章 在相遇中的建構:敘事探究取向與客家研究 李文玫 第6章 轉熟為生的民族誌辯證取徑 洪馨蘭 【質性研究二:個案與比較】 第7章 以民族誌田野與生命史訪談為度的客家研究 簡美玲、潘怡潔 第8章 歷史比較研究法:客家族群研究的應用 潘美玲 第9章 紮根理論對客家研究的啟發 林本炫 【量化研究】 第10章 內容分析法在客家傳播研究上的應用:大眾媒體與社群媒體研究實例 劉慧雯 第11章 以網路輿情探勘進行客家政策研究 陶振超、徐盈佳 第12章 社會網絡分析方法與客家族群研究 張陳基 第13章 繪製原住民地圖運動:地理資訊系統在公共人類學的應用 林靖修

原價: 420 售價: 35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跨越185: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記憶書寫 (1版)

跨越185: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記憶書寫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原住民族懂得利用族群間的矛盾,保護生活領域?   ➢跟日本人相比,漢人為何那麼喜歡向原住民購買東西?   ➢被原住民養大的客家人,後來竟成為原住民族文化推動者?   ➢客家先民在怕什麼?他們用石獅公擋住了什麼?   本書以臺灣南部高屏地區的一八五縣道沿線為背景,深入探討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的記憶書寫與文化交融。書中從學術視角出發,結合田野調查,穿梭於不同族群的記憶與文化實踐之間,以族群互動為主軸,呈現地理、歷史、文化與社會的交錯故事,在多元視角中揭示兩個族群在空間、經濟、社會及文化領域中的複雜互動,試圖重現一條文化、歷史與人群交織的動態軌跡。   研究族群書寫中的「再現」與「逆寫」   重新解構歷史與文化主體性   挖掘被忽略的集體記憶   ●    地理空間與歷史交錯:一八五縣道不僅是地理的邊界,更是文化的連接點。書中以一八五為軸線,追溯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共同塑造歷史與文化空間。   ●    族群記憶的動態書寫:透過地方志、歷史檔案與族群口述故事,呈現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保留與重構自身的文化記憶。   ●    文化與社會的對話與衝突:案例研究包括內埔的「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六龜的跨族群交易網絡、以及排灣族跨族群收養等,展現多樣的社會實踐,從細微處揭示族群交融的複雜性。   ●    宗教信仰與物質文化:書中深入探討地方信仰如石獅崇拜的象徵意義,如何在跨族群的脈絡中反映權力與身分的協商。   ●    族群互動的當代意義:不僅局限於歷史的回顧,書中亦思考在現代化與全球化的壓力下,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文化價值,並探討其未來的發展可能性。   全書透過多學科的視角與深入的田野研究,打破過往將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孤立研究的傳統框架,強調不同族群間的對話與協商。從文化、經濟到社會關係的多層次分析,本書不僅是高屏地區的族群研究,也是臺灣多元文化共存的縮影。 本書特色   ●    學術與社會實踐並行:以學術方法分析歷史文本與地方志,探討當代社會中的族群意識與互動模式。   ●    地域文化深耕:聚焦臺灣高屏地區,展現地理與族群關係的特殊性。   ●    多元聲音對話:透過歷史檔案、口述訪談與田野調查,還原多元族群的真實聲音。   ●    歷史與現代的多面共譜:作者群從人類學、歷史學與地理學等視角,帶領讀者重新審視臺灣族群關係的複雜性與未來的可能性。   ●    深刻書寫:這本書是對臺灣族群記憶與文化互動的深刻書寫,結合多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臺灣南部的文化多樣性與族群動態。   ●    展現臺灣多元:本書引導讀者深入了解臺灣社會的複雜性,並激發對族群文化更多的尊重與關注。   【目錄】 導論──穿越與交會:高屏沿山原客族群書寫/羅烈師 南北差異 界限與跨界 再現與逆寫 從逆寫到互為主體 屏東內埔沿山的聚落與族群:以「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為討論/王和安 摘要 一、前言 二、十八世紀三層制的族群分布 三、十九世紀上半葉邊區的社會秩序 四、沿山地帶的熟番與生番 五、馬卡道族的自我認同與當代「三層制」 六、結論 日治時期原閩客的社會文化互動:以六龜稇源商店為例/劉正元 一、前言 二、日治時期的產業性移民 三、多族群的互動經驗 四、昭和三年《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留下的線索 五、六龜地區的北客移民 六、六龜北客移民研究回顧 七、六龜稇源商店的經營與漢番交易 八、結論 客做原家:屏東縣排灣族收養客家子弟生命敘事/郭東雄 摘要 一、前言 二、一九四五年的藍衫與石板 三、算命仙 四、排灣族的家 五、身體游移:沉浸在排灣文化 六、生命的轉折 七、大武原鄉期待:投身教育志業 八、大武山下的和風 莎卡蘭溪與石獅子/洪馨蘭 摘要 一、前言:物的閱讀者──「追尋石獅公」的意義 二、莎卡蘭溪「水打」大路關隘寮與古大路關庄 三、東方之「患」?大路關開基石獅之物質性 四、大路關石獅公傳說的當代性、客家性與原民性 五、思考與小結:風仍在吹,莎卡蘭溪最終還回了石獅子 高屏地區提及原住民族的公開文字資料蒐集介紹與分析/陳龍田 摘要 一、前言 二、研究標的選擇緣由與限制 三、當代台灣公眾文字資料生產的相關規範 四、原住民族地區部落遷村歷史的相關研究 五、碑文內容樣態以及初步比較 六、高屏地區相較於北台灣沿山較具獨特性的主題文字資料 七、災害、遷村、與族群多重主題的文字資料小結 八、結論 高雄屏東原客鄉鎮志之原住民族書寫/羅烈師 摘要 一、前言 二、客庄鄉鎮志之原住民族書寫 三、歷史主體性與原民鄉志 結論:反覘與逆寫   看更多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 <智勝>

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 <智勝>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00 售價: 47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 : 臺灣與全球的經驗 <智勝>

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 : 臺灣與全球的經驗 <智勝>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00 售價: 47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