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翻譯書】
書名:普通物理 十四版
原文書名:University Physics with Modern Physics 14/E
作者:YOUNG
翻譯:姚珩 李佳燕 等
出版社:高立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9863781295
內容簡介
本書為物理學超過 60 年領導革新的產品。
第一版在 1949 年由 Sears 和 Zemansky 出版,當年用微積分為基礎來寫物理學,是教科書史上革命性之創舉,其特色如下:
部分內文附有 QR codes,是簡短的實驗影片,學生可藉由觀看影片了解物理基礎觀念建立的原理,提升學習物理的興趣與幫助。
加上色塊的關鍵公式都附有註解,說明該公式可用來計算的物理量,並解釋公式上每個符號所代表的物理意義,幫助學生理解每個公式的觀念與運用來求解物理問題。
鉛筆草圖形式的範例解答述說,引導學生用繪圖方式來解決真實生活情況上的物理問題。
範例以深入淺出的分析與計算,教導學生以物理角度而不只是以數學角度來處理問題。
以易於思考的解題分析策略與章末摘要整理,使學生可以系統化物理的基礎觀念,有助於訓練學生面對物理問題的思考能力與解題技巧。
目錄
1 單位、物理量和向量
2 直線運動
3 二維或三維的運動
4 牛頓運動定律
5 功和動能
6 位能和能量守恆
7 動量、衝量和碰撞
8 剛體旋轉
9 平衡和彈性
10 重 力
11 週期運動
12 力學波
13 溫度和熱
14 物質的熱性質
15 熱力學第一定律
16 熱力學第二定律
17 電荷和電場
18 高斯定律
19 電 位
20 電容和介電質
21 電流、電阻和電動勢
22 直流電路
23 磁場和磁力
24 電磁感應
25 電 感
26 交流電
27 電磁波和光
28 幾何光學
29 干涉和繞射
附錄A 國際單位制
附錄B 實用數學關係式
附錄C 希臘字母表
附錄D 元素週期表
附錄E 單位轉換因子
附錄F 數值常數
中英文索引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生物技術(七版)
作者:張玉瓏, 徐乃芝, 許素菁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20/01/00
ISBN:9789864305841
內容簡介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簡潔扼要地講述生物技術的基本原理與較為基本而重要的技術應用。不僅著重新的知識,同時也強調基本技術原理的重要性。
生物技術涵蓋之範圍廣泛,許多技術均需要有相當之背景知識才能瞭解,本書引導讀者瞭解生物技術各領域的「原則」、「為什麼」以及「如何」,不僅適用於教學考試,對於實際實驗之操作上,也有相當的助益。
本書自2003年初版發行以來,始終持續改版增添新內容,以期符合生物技術為科學新知應具有的面向,以及讀者的期待。第七版除了維持一貫的原則,持續於各章補充新內容外,並在習題中增加選擇題,同時附上解答,方便讀者複習、應考。
目錄
第1章 生物技術概論
第2章 DNA基本技術
第3章 RNA及轉錄相關技術
第4章 蛋白質及免疫技術
第5章 基因選殖
第6章 限制酶及其他核酸酵素
第7章 聚合酶鏈反應
第8章 基因轉殖及基因剔除技術
第9章 單株抗體及其應用發展
第10章 基因改良食品及植物基因轉殖
第11章 基因轉殖動物的應用
第12章 複製動物
第13章 幹細胞
第14章 基因治療
第15章 生物晶片
第16章 基因體計劃
第17章 人類基因體計劃及後基因體學
第18章 遺傳鑑識
第19章 生質能源
第20章 生物材料及生物工程技術
附錄-實用數據
參考資料
索引
立即查看
專利資訊檢索、分析與策略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專利資訊檢索、分析與策略(2版)
作者:陳達仁
出版社:華泰
出版日期:2018/04/02
ISBN:9789869531269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一、本書完整涵蓋專利基礎與進階觀念,由淺至深、循序漸進介紹專利相關資訊,適合作為專利教學教材及自學書籍。其中協助讀者建立專利申請與審查流程相關觀念,廣泛介紹臺灣、美國、歐洲、日本及中國等地的專利制度,並進行比較,可謂專利申請的最佳工具書。
二、其內文前四章詳細介紹專利基本知識,深入淺出講解專利制度、專利文獻與專利分類等相關知識。第5及第6章則透過專利檢索與資料庫介紹,引導讀者運用免費資料庫接觸專利實務,書中提供大量圖片範例,清楚呈現專利資料庫介面。第7至第10章為專利資訊的進階議題,從專利分析及專利計量等加值應用,到管理層面的權利範圍分析及專利管理,均具有高度參考價值。
三、本書不單只是進行觀念介紹,更搭配實際案例加深讀者印象,使其在學習觀念之餘亦可知其運用方法,可說是「一書在手,專利上手」。
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專利制度
第3章 專利文獻
第4章 專利分類
第5章 專利檢索
第6章 專利資料庫與分析軟體
第7章 專利分析
第8章 專利計量
第9章 權利範圍分析
第10章 研究發展與專利管理
立即查看
專利撰寫與申請實務 : 基於美國先例見解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專利訴訟進行攻防時,法院解釋的專利權範圍與專利申請人當初的規劃相同嗎?
專利申請人在說明書裡不經意記載的幾個字、審查過程的修正或意見陳述、取得專利後的
更正,這些是否會導致競爭對手得以輕易迴避設計嗎?
著者在本書裡從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判決切入,借鏡個案事實進而深入解析先例見解,
回饋於說明書撰寫與答辯時的實務指南。內容所涵蓋的範疇,包括了請求項解釋、記載要件
、進步性、雙重專利、貢獻原則、延續案,同時在設計專利等實體面,更涵蓋了資訊揭露義
務等程序面,將抽象的先例見解,很精心地轉化為具體的教戰守則,非常值得專利從業人員
及研究者參考,也是有心成為專利師的讀者最佳的指南。
【目錄】
致謝辭
推薦序 為客戶寫出能在訴訟上獲取勝利的專利是專利師最重要的使命/宋皇志
推薦序 導水匯百川,智慧廣流傳/李文賢
自序
略語或英文縮寫表
先例索引
第一章 基於先例見解的說明書撰寫及申請實務
一、 專利說明書應載明事項及依先例見解建議注意事項
1. 發明名稱
2. 摘要
3. 技術領域
4. 先前技術
5. 發明內容
6. 實施方式
二、資訊揭露義務(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atement)
三、審查意見之處理
1. 申請專利範圍解釋
2. 引證案之適格性
3. 新穎性與進步性之答辯策略
4. 雙重專利核駁與答辯
5. 意見陳述
四、延續案
五、再發證(reissue)
六、設計專利
第二章 基於先例見解的申請專利範圍撰寫實務
一、概述
二、請求項前言是否是限制條件
三、請求項記載物理特性
四、請求項記載相對性用語
1. 請求項記載大約(approximations)
2. 請求項特徵參考至一外部物件,而該外部物件是變動的
3. 請求項記載程度用語(terms of degree)
4. 其他相對性用語
5. 主觀性用語(subjective terms)
五、請求項記載功能性用語
1. 功能用語(功能界定物)
2. 手段功能用語(means plus function,MPF)、步驟功能用語(step plus
function,SPF)
六、與侵權判斷有關的明確性問題
七、請求項差異原則
八、請求項記載「量詞+元件清單」
九、請求項記載附隨限制條件
十、請求項記載製法界定物
十一、請求項記載may、can
十二、請求項記載印刷物(printed matter)
第三章 基於記載要件先例見解的說明書撰寫實務
一、概述
二、考量明確性先例之說明書撰寫
三、考量書面敘述先例之說明書撰寫
1. 說明書支持請求項記載的數值或數值範圍
2. 說明書支持功能用語與手段功能用語 071
3. 請求項組合之範圍比說明書最大範圍實施例還廣
4. 子案請求項得到母案支持
5. 各元件間不同組合的支持(中位概括)
四、考量可據以實現先例的說明書撰寫
第四章 申請專利範圍解釋先例
一、最廣泛合理解釋的先例
二、通常意涵的例外—自行放棄的先例
三、前言是否是限制條件的先例
四、請求項用語解釋的先例
五、複合用語與製法界定物的先例
六、用語解釋後發明人變更的先例
第五章 記載要件先例
一、明確性先例
二、書面敘述先例
三、可據以實現先例
四、專利範圍涵蓋了無法操作的實施例,無效?
第六章 進步性與雙重專利先例
一、KSR先例後的進步性研究
二、不具進步性之合理論述相關先例
三、適格引證案之先例
四、印刷物之可專利權重相關先例
五、雙重專利先例
第七章 貢獻原則先例
一、台灣專利侵權判斷流程與貢獻原則的關係
二、歷年美國最高法院先例
三、歷年CAFC先例
四、綜整各美國先例見解
五、考量揭露貢獻原則淺談撰寫與答辯技巧
六、2020年貢獻原則先例
第八章 延續案與資訊揭露義務相關先例
一、延續案(continuing applications)先例
二、 資訊揭露義務(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atement)先例
第九章 其他先例
一、設計專利之功能性特徵
二、再發證(reissue)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收集美國專利侵害相關之重要訴訟實務判例,予以歸納、整理,作成系統性之介紹,這些實務判例超過150則,發展歷史超過160年,構成了現今美國專利侵害判斷原則之基礎理論,這些理論也被引進我國在訴訟實務上使用。
專利侵害判斷最困難者,在於如何正確地將判斷原則適用在各種產業技術的專利權上,判例研讀是突破這個困難點的最佳方法。本書除適合專利實務界使用,也適合作為學術界研究美國專利侵害相關判決的基礎。
【目錄】
二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著名發明與專利保護
第一節 前 言/1
第二節 從蒸汽機專利爭訟談起/2
第三節 專利制度與專利權範圍/5
第四節 汽車專利與侵害訴訟/8
第五節 飛機專利與侵害訴訟/14
第六節 橡膠硫化與即溶咖啡/18
第七節 電燈與發電機/22
第八節 智慧手機與醫藥/29
第九節 專利保護對象與專利權範圍/36
第二章 專利侵害與無效訴訟
第一節 前 言/41
第二節 普通法與聯邦法典/42
第三節 專利審查與授予專利權/45
第四節 美國聯邦法院/52
第五節 專利法院與專利侵害/56
第六節 被告之專利無效防禦/62
第七節 新穎性與進步性判斷原則/65
第八節 專利局的無效制度/72
第九節 結 論/76
第三章 裝置專利侵害判斷原則
第一節 前 言/79
第二節 裝置專利的全部構成元件/80
第三節 裝置專利的均等侵害/83
第四節 均等射程的差異/87
第五節 未請求的發明/92
第六節 先前技術阻卻與禁反言/96
第七節 逆均等原則/100
第八節 利用發明的侵害/105
第九節 結 論/111
第四章 製造程序與物質專利
第一節 前 言/113
第二節 機器執行的程序/114
第三節 機械加工製程/121
第四節 製程專利侵害判斷原則/126
第五節 合成物的專利說明書揭露/132
第六節 製造合成物之製程/134
第七節 以材料及特性界定物/140
第八節 合成物專利的均等侵害/144
第九節 結 論/147
第五章 字義侵害解釋
第一節 前 言/149
第二節 字義侵害與均等侵害/150
第三節 普通意義與自定義/154
第四節 申請專利範圍與實施例/159
第五節 內部證據與外部證據/163
第六節 請求項差異原則/168
第七節 現代申請專利範圍解釋方法/171
第八節 製程界定產物請求項之解釋/179
第九節 結 論/187
第六章 手段功能用語
第一節 前 言/189
第二節 手段功能用語之立法/190
第三節 基本辨識原則/193
第四節 步驟功能用語之解釋/205
第五節 手段功能用語之明確性/209
第六節 手段功能用語與均等論/219
第七節 結 論/225
第七章 均等侵害論與限制
第一節 前 言/227
第二節 均等侵害判斷原則之爭論/228
第三節 逐元件比對原則與推定禁反言/236
第四節 禁反言原則的發展/241
第五節 揭露─貢獻原則/249
第六節 先前技術阻卻原則/256
第七節 逆均等論/264
第八節 結 論/267
第八章 間接侵權
第一節 前 言/269
第二節 美國專利法之間接侵權/270
第三節 幫助侵權/272
第四節 修理與重建之判斷/278
第五節 教唆侵權/285
第六節 境外侵權/295
第七節 分割侵權/301
第八節 結 論/306
第九章 電腦軟體發明
第一節 前 言/307
第二節 軟體發明請求項/308
第三節 系統請求項的侵權行為/314
第四節 軟體專利之境外侵權/322
第五節 軟體專利標的適格性之演變/328
第六節 機器測試法之爭議/334
第七節 二步架構判斷抽象概念/338
第八節 Alice之後的軟體專利/344
第九節 結 論/348
第十章 權利耗盡與權利行使
第一節 前 言/349
第二節 權利耗盡基本原則/350
第三節 回收再售之權利耗盡/352
第四節 自動且均一的權利耗盡/357
第五節 衡平禁反言與消滅時效/366
第六節 損賠請求期間與消滅時效/372
第七節 故意侵害/377
第八節 專利標示與索賠限制/383
第九節 結 論/385
第十一章 重要訴訟程序
第一節 前 言/387
第二節 宣告判決/388
第三節 事實問題與法律問題/392
第四節 事實爭點與均等破壞/396
第五節 事實推定與禁反言/404
第六節 事實審判後之法律事項判決/412
第七節 專利局的無效程序與解釋差異/415
第八節 權利不能行使──不潔淨之手/419
第九節 結 論/425
第十二章 現代功能用語與軟體專利
第一節 前 言/427
第二節 手段功能用語之擴大與爭議/428
第三節 手段功能用語辨識原則之修正/434
第四節 現代手段功能用語/439
第五節 使用手段功能用語的軟體專利/445
第六節 純功能記載的軟體專利/451
第七節 非抽象概念的軟體專利/459
第八節 結 論/465
第十三章 醫藥相關專利
第一節 前 言/467
第二節 醫療方法的可專利性/468
第三節 藥品專利連結制度/473
第四節 學名藥廠挑戰專利權/479
第五節 教唆侵權與分割侵權/483
第六節 均等侵害/489
第七節 均等侵害之限制/494
第八節 數值範圍之解釋/501
第九節 結 論/504
第十四章 設計專利
第一節 前 言/507
第二節 判斷主體與判斷方法/508
第三節 新穎點測試/512
第四節 參考先前技藝的普通觀察者/515
第五節 設計專利權範圍解析/522
第六節 部分設計/531
第七節 損賠請求與禁制令/539
第八節 結 論/546
第十五章 我國實務與未來發展
第一節 我國專利侵害判斷原則/547
第二節 美國未來發展趨勢/551
參考文獻/555
判決索引/559
立即查看
智慧財產權導論與專利實務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特色
1.以法院的判決作為案例的說明,並穿插有時事或相關報導,可使讀者體會出IPR的精義。
2.從書中可學會IPR的觀念、解讀專利說明書的技巧、上手做專利檢索和分析專利侵權的認定。
3.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通識課程的教材,也是研發人員、工程師與科學家等所必備的參考書。
4.附錄中收集有台灣國家考試的相關試題,提供參考答案,具有複習和參考的價值。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涵蓋整個智慧財產權,包括商標、著作權、營業秘密與專利的基本觀念,解讀申請專利範圍、專利檢索和專利侵權鑑定的基本觀念,網羅國內外最新時事案例,是適合大專生、研發人員與科學家等必讀的常識。
目錄
第一章 著作權導論
一、認識智慧財產權
二、認識著作權
三、著作權保護的標的
四、著作權之權利內容
五、著作財產權所有人與存續時間
六、著作權的侵權與合理使用
七、著作權常見的迷思
八、抄襲與自我抄襲
九、結語
動動腦
第二章 營業秘密導論
一、認識營業秘密
二、營業秘密的定義與要件
三、營業秘密常見的爭訟
四、營業秘密的合理保密措施
五、營業秘密vs專利保護
六、結語
動動腦
第三章 專利導論
一、認識專利
二、專利的種類與年限
三、專利權的範疇與權利歸屬
四、專利的價值
五、專利的要件
六、專利的申請
七、結語
動動腦
第四章美國與中國之專利制度
一、美國與中國專利的重要性
二、美國專利相關法規
三、美國專利申請須知
四、中國的專利
五、結語
動動腦
參考文獻
第五章專利說明書
一、專利說明書的重要性
二、專利說明書的首頁
三、專利說明書部分
四、申請專利範圍
五、美國案例
六、專利資訊之摘要
七、結語
動動腦
第六章專利檢索
一、專利資料的重要性
二、專利檢索的目的
三、專利檢索的技巧
四、專利檢索範例
五、專利檢索之應用
六、結語
動動腦
第七章專利侵權鑑定
一、專利侵權的定義
二、專利侵權鑑定流程
三、案例
四、結語
動動腦
第八章專利分析
一、技術演進與技術生命週期
二、專利指標
三、案例分析
四、結語
動動腦
第九章商標與其他 IPR
一、商標
二、其他IPR
動動腦
附 錄
附錄一 本書各章的學習魚骨圖
附錄二 另一種職業生涯的選擇:專利師相關的工作
附錄三 台灣國家考試的專利相關試題與參考答案
索 引
立即查看
設計專利申請實務-台灣及美國專利申請策略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設計專利申請實務-台灣及美國專利申請策略
作者:葉雪美
出版商:元照
ISBN:9789574150090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