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為《孟子》學問記辯的開始,看孟老夫子如何機鋒棒喝輕浮少年,成就仁孝公侯。
◎〈告子〉為《孟子》專論內聖之學的肇始,各派別之間的人性論碰撞、精彩的解析與釋疑盡在其中。
◎除儒、釋、道外,尚兼論墨子俠義精神及其深遠影響,互相砥礪闡發。
本書為南懷瑾講述《孟子》中的兩篇:〈滕文公〉和〈告子〉。
〈滕文公〉一篇的講記大部分已遺失,只有小部分記錄稿尚存。本篇雖只有萬餘字,但在孟子一生教化過程中,卻顯示出滕文公是極為遵守孟子教誨的一等學生。
〈告子〉篇中說到許多問題:人性問題、人格與人品問題、君子與小人的問題、財與禮的問題,尤其是做人的進退之道,這都與知識分子的為聖修養密切相關,也就是所謂的「內聖之學」。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058872.pdf
立即查看
◎二○一五年新修訂版,根據經典重新修訂,用字統一化。
◎孟子和萬章師生針鋒相對的妙問妙答,引人入勝,更對歷史的疑問進行解惑。
◎透過萬章與孟子的再三論辨,釐清了孔孟思想的原本真意,和中華文化的真正內涵。
二○一五年新修訂版,根據經典重新修訂,用字統一化。
《孟子》一書,後人注釋多,誤解更多,幾千年來各種不求甚解的說法,讓我們對孟子學說造成很多誤解。南師懷瑾先生,再次帶領大家深入研讀並解析孟子思想的原義,令人豁然於胸,再加孟子和萬章師生針鋒相對的妙問妙答,更加引人入勝。
萬章是孟子的高徒,一生追隨孟子,對整理、編著《孟子》一書有卓越貢獻,北宋封為博興伯,並為孔、孟陪祀。《孟子‧萬章》雖是《孟子》七篇中最短的一篇,但透過萬章與孟子的再三論辨,釐清了君道、臣道、師道、友道的真意,譬如,中國自秦漢以來幾千年來的帝王政治制度,與先秦的帝王政治精神,其實有很大的差別!同樣的,儒家所標榜的君臣之道,人倫、社會之間的傳統文化,亦與孔孟思想有所出入!
閱讀本書,有助釐清真正的儒家思想與中國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134729.pdf
立即查看
孟子與莊子的生命價值哲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孟子與莊子生命價值哲學探究
系列名:五南當代學術叢刊
ISBN13:9789577639141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黎惟東
裝訂/頁數:平裝/384頁
規格:23cm*17cm*1.7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6/25
中國圖書分類:儒家;儒學
內容簡介
孟子和莊子雖然分屬不同的學派,但兩者皆在崩壞的時代背景中回應生命價值的問題,同時突顯出生命價值的沉重課題,並起而提出許多突破性的建言,以衝破世局的限制和人生的險阻,引領其後各個時代邁入理想的正軌,重現生命的真正價值,從而使我們的人生活得更有意義和價值!
全書共分九章,前六章針對四大主題:生命、死亡、利欲、仁義道德,探討孟莊兩者的不同。後三章則為孟莊的生命價值哲學作反省與總結。本書旨在完整呈現兩者的生命價值哲學,及其賦予中國文化的特色所具有的關鍵意義,進而對他們的比較研究有更廣闊的視域和空間,且在領悟其生命價值哲學時,使生活變得更充實且更消遙!
目錄
序論
第一章 前言——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第二章 孟子與莊子生命價值哲學的緣起及時代背景
第一節 時代背景與思想的關聯
第二節 相同的環境,不同的表述
第三章 孟子與莊子的死亡哲學
第一節 重生貴生,表述如一
第二節 生死的角度不同:孟子重仁義,莊子重自然
第三節 生死的態度不同:孟子以生為樂,莊子悅生樂死
第四節 超越死亡相異的抉擇:孟子論「舍生取義」,莊子言「超越死生」
第五節 截然不同的喪葬觀
第四章 孟子與莊子的命論
第一節 孟莊皆主張有命
第二節 孟子言立命
第三節 莊子言安命
第五章 孟子與莊子對利及欲的消解
第一節 人人皆為利及欲所困
第二節 孟子消解利及欲之方
第三節 莊子消解利及欲之方
第六章 孟子肯定仁義道德,莊子否定仁義道德
第一節 孟子對仁義道德的肯定
第二節 莊子對仁義道德的否定
第七章 孟莊生命價值哲學的反省
第一節 孟子生命價值哲學的反省
第二節 莊子生命價值哲學的反省
第三節 孟子與莊子生命價值哲學的互補
第八章 孟莊生命價值哲學的時代意義
第一節 孟子生命價值哲學的時代義
第二節 莊子生命價值哲學的時代意義
第九章 結論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