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作者簡歷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民法組)
.執業律師
.高點民法講師
書籍介紹
本套書為財產法(Ⅰ)、(Ⅱ)冊,適合已具基礎的考生用來打擊各個考點,理解法條重點,並適當舉例供考生理解法條、概念或爭點應用於哪些具體情境,且本書特別強調法條背後的規範意義,因為考場上的題目千變萬化,唯有理解每個法規範背後的目的、意旨,並融會貫通,方能有效提升考生在考場上冷靜面臨完全陌生考題事實並提出正確解決方案的能力。
除研讀本書之外,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民法物權爭點解讀》、《民法物權解題書》一起研讀,可加強考生之爭點意識,藉由考題說明引導考生融會貫通,掌握高分關鍵上榜!
【目錄】
第二編 債 法
第十二章 侵權行為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過失侵權行為
第三節 背俗侵權行為
第四節 違法侵權行為
第五節 特殊侵權行為
第六節 侵權行為之效力
第十三章 買賣契約
第一節 買賣契約之意義
第二節 對出賣人之效力
第三節 對買受人之效力
第十四章 贈與契約
第一節 贈與契約之意義
第二節 贈與人之權利義務
第三節 贈與契約之消滅
第四節 特殊贈與契約
第五節 贈與契約撤銷權之可繼承性
第十五章 租賃契約
第一節 租賃契約之意義
第二節 租賃契約之期限
第三節 出租人之交付及保持合用義務
第四節 出租人之瑕疵擔保責任
第五節 租賃契約之危險負擔
第六節 承租人之租賃權
第七節 承租人之支付租金義務
第八節 承租人之保管義務
第九節 租賃契約之變更
第十節 租賃契約之擔保
第十一節 租賃契約之消滅
第十六章 承攬契約
第一節 承攬契約之意義
第二節 承攬人之完成及交付工作義務
第三節 承攬人之瑕疵擔保責任
第四節 承攬人之債務不履行責任
第五節 定作人權利之期間
第六節 定作人之報酬支付義務
第七節 定作人之協力義務
第八節 承攬危險負擔
第九節 承攬抵押權
第十節 承攬契約之消滅
第十七章 委任契約
第一節 委任契約之意義
第二節 委任契約之成立
第三節 對受任人之效力
第四節 對委任人之效力
第五節 委任契約之消滅
第六節 借名登記契約
第十八章 保證契約
第一節 保證契釣之意義
第二節 保證契約之效力
第三節 保證契約之消滅
第四節 特殊保證契約
第三編 物權法
第一章 物權基本原則
第一節 物權法定主義
第二節 一物一權主義
第三節 物權之效力
第四節 公示原則
第五節 公信原則
第二章 不動產物權變動
第一節 依法律行為變動不動產物權
第二節 非依法律行為變動不動產物權
第三章 動產物權變動
第一節 依法律行為變動動產物權
第二節 非依法律行為變動動產物權
第四章 所有權
第一節 物上請求權
第二節 相鄰關係
第五章 共有
第一節 共有與應有部分之內涵
第二節 共有之內部關係
第三節 共有之外部關係
第四節 共有物之分割
第五節 公同共有
第六節 準共有
第六章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第一節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之構造
第二節 專有部分之要件
第三節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之處分一體性
第四節 共有部分之專用
第七章 地上權
第一節 地上權之意義
第二節 地上權之期間
第三節 地上權之效力
第四節 地上權之處分
第五節 地上權之消滅
第六節 特殊地上權
第八章 抵押權
第一節 抵押權之特性
第二節 被擔保債權之範圍
第三節 抵押客體
第四節 設定抵押權後之法律關係
第五節 抵押權之實行
第六節 共同擔保
第七節 抵押權之消滅
第八節 最高限額抵押權
第九章 質權
第一節 動產質權
第二節 權利質權
第十章 讓與擔保
第一節 讓與擔保之意義
第二節 讓與擔保之法律構造
第三節 讓與擔保之登記問題
第四節 讓與擔保之內部關係
第五節 讓與擔保之實行
第六節 讓與擔保之消滅
第十一章 占有
第一節 占有之意義與種類
第二節 占有之效力
第三節 占有回復關係
第四節 占有之保護
立即查看
先秦道家哲學中「自然」的理論意義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探討先秦道家的「自然」思想,內容扎實、討論深入,並且能與學界相關研究做出對話。是目前有關先秦道家「自然」思想方面最完整加以討論的著作。——臺大哲學系系主任 林明照
「自然」作為哲學範疇是始於先秦典籍。而《老子》的思想體系中,「道」是最高範疇,而老子雖然論及「自然」,但「自然」的定位為何?似乎仍有待釐清。
「道」是老子學說的基石,自然主義則是老子學說的靈魂,離開了這兩個東西,我們就無從了解老子的思想。——前臺大哲學系教授 陳鼓應
「自然」似乎應該有機會成為與「道」、「理」、「性」等概念同等重要的定位,但事實上卻沒有。本書因此嘗試論證「自然」為道家核心範疇同時闡釋其意義。擬分別就先秦《老子》、《莊子》、《文子》、《列子》、《黃帝四經》、《管子》、《鶡冠子》、《呂氏春秋》以及漢代《淮南子》等九本典籍進行探討,進而體現老學、莊學、黃老道家、稷下道家等思想體系中,「自然」始終居於先秦道家核心定位,並呈現其內蘊的哲學意涵。
【目錄】
五南「博士論文書系列」出版例言
誌記—「博碩論文書系列」出版緣起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主題
第三節 研究步驟及方法
第四節 文獻回顧
第二章 先秦道家典籍涵攝「自然」引文之詮釋、關涉議題及範疇
第一節 先秦道家典籍涵攝「自然」引文之詮釋
第二節 先秦道家典籍「自然」之價值側重、範疇及演變脈絡
第三節 先秦道家八本文獻之「自然」義理型態
第三章 「自然」為道家核心範疇之檢視原則
第一節 《老子》「自然」之「表層結構具體解釋」
第二節 《老子》「自然」之「深層結構義理解釋」
第三節 《老子》「自然」之「整體結構真實解釋」
第四節 「自然」為核心範疇之檢視原則
第五節 「自然」為核心範疇之哲學向度
第四章 詮釋方法的反思及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
第一節 「道」、「自然」的詮釋方法論反思
第二節 「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虛」、「實」之間的辯證運動歷程
第三節 「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道」、「氣」之間的即道即氣
第四節 「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道」、「物」之間的即道即物
第五節 依據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探究道家存有論層次
第五章 「人法自然」與道心體證的開展
第一節 對身心執定、社會價值異化的反思與批判
第二節 由工夫至境界—「即身心雙修以言自然」的實踐進路
第三節 「自然」在實踐工夫中所體現的境界向度
第六章 「自然」的人文政治意義—無為
第一節 典範論概述
第二節 道家「無為」思想的四種典範
第三節 原始道家、黃老道家、稷下道家之「無為」典範的必要張力與範式轉換
第四節 「無為」的入世關懷
第七章 「自然」的倫理觀與氣論
第一節 「上德」的人文倫理意義
第二節 「自然」的倫理向度基礎模型以及入世關懷
第三節 氣論型態的自然觀—倫理向度如何可能的實踐基礎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道家「自然」研究之反思一:以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結構研究法」與「範疇解釋學」為例
第二節 道家「自然」研究之反思二:關於「自然」何以未能受到應有重視之原因探究
第三節 道家「自然」研究之反思三:關於人文自然與儒道對話
第四節 總結
參考書目
謝辭
看更多
立即查看
無人機原理與實務(含多旋翼無人機證照)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飛速發展,這項創新的科技已深入軍事、警用、農業、物流等多元領域,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書為無人機操作和考照的專業參考書,結合理論與實務,幫助讀者全面掌握無人機技術的核心知識與實際應用。
內容精華:
•科技概述與應用領域:詳盡介紹無人機的概念、分類、發展歷史及全球應用趨勢。
•法規與操作規範:涵蓋操作安全、罰則規範、活動區域限制等關鍵法規知識,助你合法、安心飛行。
•飛行原理與機型解析: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飛行原理與固定翼、多旋翼等機型的運作機制。
•術科考試指引:完整剖析交通部民航局術科考試流程,包含模擬練習、場地規範與應考資料準備,助你輕鬆應試。
•APP工具介紹:推薦多款實用飛行APP,助你規劃航線、預測天氣、提升操作效率。
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進階操作員,本書皆為不可多得的學習夥伴,助你快速駕馭無人機世界,成為一名合格且專業的無人機操作員!
專業推薦
石大明 前中華科技大學航空學院院長
林正軒 哈克斯航太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
荊元武 前空軍上校
【目錄】
第一章 無人機科技概述
一、無人機的概念和分類
(一)無人機的定義
(二)無人機的分類
二、無人機的發展歷史
(一)無人機的起源和發展
(二)美國地區
(三)英國地區
(四)日本地區
(五)中國地區
三、無人機的應用領域和發展趨勢
(一)無人機在軍事和民用領域中的應用
(二)無人機在警消監偵上的應用
(三)無人機在農業、林業和漁業中的應用
(四)無人機在物流運輸和安防中的應用
第二章 無人機法規概述及應用注意事項
一、無人機在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一)無人機的法規與安全
(二)無人機規範罰則
(三)取締裁處實務
(四)機體與人員管理
(五)活動區域規範
(六)操作限制
(七)其他操作限制
二、無人機的操作和維護
(一)無人機操作
(二)無人機維護
第三章 基礎飛行原理
一、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二、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三、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四、航空器基本四力
(一)升力(lift)
(二)重力(gravity/weight)
(三)推力(thrust)
(四)阻力(drag)
五、三構型機體飛行控制簡介
(一)固定翼/無人飛機
(二)單旋翼/直升機
(三)多旋翼機
第四章 多旋翼無人機術科考照概述
一、操作證及術科級別介紹
二、術科測驗注意事項、測驗內容及各組差異
(一)術科測驗注意事項
(二)測驗內容及各組差異〔源自:吳修廉(William Wu)〕
三、術科測驗練習模擬器簡介
四、術科應考人員必備資料
五、系統知識填答表填寫
六、活動計畫書填寫
七、無人多旋翼機術科測驗場地劃設與測驗內容
(一)未達2公斤測驗場地及測驗內容
(二)25公斤以下測驗場地及測驗內容
(三)25∼150公斤測驗場地及空域規劃
(四)150公斤以上測驗場地及空域規劃
第五章 無人機常用APP介紹
一、航線規劃APP介紹
(一)Pix4Dcaptur APP
(二)Litchi APP
二、其他無人機飛行常用APP
(一)UAV Forecast
(二)Drone Map 2.0
參考出處
看更多
立即查看
封神演義(上/下冊不分售)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中國經典奇幻小說,人神鬥法、仙魔對決!
現代新演繹,看懂歷史文化、讀通人性思考
千年九尾狐狸精、火爆小子哪吒、比干剖心、姜子牙願者上鉤.....
資深編劇 蔡惠月老師(小月老師) 專為小朋友量身改寫上古傳說,
保留腦洞大開的情節、高潮迭起的鬥法以及互相映照的人妖對決,
從故事中看歷史、看文化,也看人性刻劃、哲學思考!
《封神演義(上):人神鬥法》
天上神仙下凡,本來應該協助商周朝代交替,
怎麼變成在人間搞事惹風波?
天庭業務增加,亟需人才封神、汰舊換新,
在凡間修行的截教、闡教及人道教只得奉命協助封神事務。
同時,商朝紂王惹怒了女媧娘娘,便派遣狐狸精妲己入宮,
引得紂王沉迷享樂、不理朝政,刺激了東西南北的諸侯起兵造反;
而火爆小子李哪吒大鬧東海,姜子牙修道不成、代替師父下山封神……
各路人馬陸續集結,一場改朝換代的人間考驗即將展開!
《封神演義(下):仙魔對決》
明明是三教奉命處理封神事,共簽了封神榜,
為何最後翻臉大亂鬥?人、神、魔究竟誰能勝出?
姜子牙被姬昌請去當宰相,在他的治理下,周國越來越強盛,
商朝卻是民不聊生,因此姬昌決定正式起兵,推翻紂王!
然而討伐的過程卻是一路驚險,幻術、惡獸紛紛出動,
甚至人間奉命協助封神之事的闡教、截教與人道教,
也因教派間恩怨、立場而互不相讓,紛紛加入戰局。
姜子牙、楊戩與哪吒等人遇上魔家四將,十二金仙落入凶險的黃河陣法……
從人界到仙界,這場推翻暴君、修道成仙的善惡大戰要如何終結?
【書籍資訊】
◎有注音,適合9-12歲兒童閱讀。
◎全套字數約7萬字,分章閱讀,循序漸進培養閱讀素養。
◎教育議題分類:語文、閱讀素養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文化、歷史
本書特色
◆資深編劇X閱推老師攜手打造,全新改寫、閱讀思辨的《封神演義》。
◆生動活潑的文字,最適合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閱讀;側重神魔對決中的人性刻劃、情感衝突,能引領孩子的哲學思考。
◆可愛Q版插畫及人物介紹,現代風格重新演繹上古奇幻,秒懂封神世界。
【目錄】
【上集】
導讀 神話是世界最好的解答
一、三教共簽封神榜
二、這個紂王真好色
三、狐狸化身妲己入宮
四、一夕之間,太子喪母出逃
五、千算萬算,姬昌仍舊在劫難逃
六、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火爆小子李哪吒
七、李靖、哪吒父子反目
八、姜子牙下山成老廢柴
九、伯邑考救父成肉餅
十、雷震子變身救父
十一、比干被奪七竅玲瓏心
十二、姜子牙八十歲終於脫魯
《封神演義(上)》閱讀學習單
【下集】
寫在前面
一、黃飛虎發威,不再是病貓
二、幻術!惡獸!姜子牙陷危機
三、申公豹惹事刷存在感
四、跳梁小丑也糗了
五、楊戩戲耍魔家四將
六、黃天化忘本食惡果
七、趙公明活得狂妄死得莫名
八、十二金仙陷黃河陣,一夕成凡人
九、人小妄想高的土行孫
十、瘟神降臨
十一、亂發毒誓,下場悽慘
十二、通天教主出動了
十三、三教共破萬仙陣
十四、商朝滅,紂王自焚死
十五、姜子牙封神
《封神演義(下)》閱讀學習單
看更多
立即查看
新一代 技術高中商管群會計學 III 學習講義含解析本 - 最新版(第二版) - 附贈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評量.詳解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直觀易懂:資料視覺化,運用圖表讓學習效果立竿見影
實例豐富:理論與現實緊密結合,豐富的案例有助於理解與應用
重點詳實:清晰明瞭的章節結構,讓學習更有條理
評量:可在線上反覆練習書內各種題目;亦可連結至「歷屆試題」、「名師分享」(試題與影音)練習其他試題。
詳解:在線上即時取得各單元的試題解析,方便快速核對答案,並可隨時查閱詳細解析。
【目錄】
第一章 現金及內部控制
1-1 現金的意義及內部控制
1-2 零用金
1-3 銀行存款調節表
第二章 應收款項
2-1 應收帳款
2-2 應收帳款減損
2-3 應收票據
2-4 應收票據貼現
第三章 存貨
3-1 存貨之意義及內容
3-2 存貨錯誤的影響及更正
3-3 存貨數量的衡量
3-4 存貨成本之衡量
3-5 存貨之續後衡量
第四章 證券投資
4-1 證券投資標的
4-2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FV-PL)之會計處理
第五章 長期營業用資產(一)
5-1 長期營業用資產之意義及分類
5-2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原始認列
5-3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認列後衡量─折舊
5-4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會計估計變動及錯誤更正
5-5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處分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