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跨出去:被一束黑暗,點亮起來
作者: 王盈彬、陳建佑
ISBN: 9786269710027
出版社: 薩所羅蘭分析顧問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3/06
定價: 400
售價: 300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本書收錄「臺灣醫療人類學會」、「臺灣精神醫學會」、「薩所羅蘭」成癮工作坊、「臺灣醫療人類學會」、「中研究民族所」等多個學術研討之重要論文。 ◎生與死,在個體和群體的連續性裡,承載生死文化經驗的心理因素在哪裡? ◎疫情下,隔離的孤獨,生死與文化的情感經驗,是怎樣的心理路程? 薩所羅蘭走進臺灣精神醫學會、臺灣醫療人類學會、昆明防治中心中、研院民族所,說說我們腦海裡澎湃的想法。我們不知是否有走音,或脫了調?但我們可以從他人的眼光和回應裡,再度看見了我們不曾看見的,或我們視而不見的。看見我們覺得重要的,他人卻是如風吹過,而我們不在意的,卻是他人緊緊守住的分寸。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710027.pdf

為您推薦

跨域學習 生物成語典 (1版)

跨域學習 生物成語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孩子是否對成語死記硬背,卻無法應用?學自然科學時又缺乏興趣?一套由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研究群,專為國小階段設計的跨域學習工具 《生物成語典─親子共讀 X 跨域學習》 正在嘖嘖募資平台熱賣,讓孩子透過遊戲學習成語與生物知識,培養核心競爭力!根據TKB大碩教育、千碩創新共同實施近千份問卷調查中發現: • 93% 家長表示 孩子學習成語後,無法活用於造句或表達。 • 99% 家長發現 孩子更喜歡「圖像」與「遊戲」等互動方式學習自然知識。 • 100% 家長認同 透過趣味化教材整合語文與生物知識,有助於提升孩子邏輯與表達力。 生物成語典套組內容包含:生物成語典、生物成語卡牌、臺灣生物知識地圖、成語作文心智圖。 這套教材以「學術數據支持,設計更具科學性」,同時以108課綱的素養教育理念為基礎,透過成語典故、生物科學與遊戲互動的方式,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學習目標!此套教材從國(中)小校長回饋表示在「遊戲中學會知識,讓學習有深度!」外,特色包括: 1. 活用成語典故:收錄100則生物成語,透過解釋、例句、生物學註解,讓孩子從記憶到應用一步到位。 2. 跨域生物科學:內容涵蓋動物、植物、人體、生態系知識,提升孩子的跨領域素養。 3. 互動學習卡牌:55張卡牌設計與6種遊戲玩法,增進親子互動,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與語文力。 4. 學習輔助工具: 臺灣生物地圖:結合視覺化學習,讓孩子認識在地自然生態特色。 作文心智圖:強化寫作邏輯,培養語文表達能力。 生物成語典收錄100個常見的生物成語,並附上4篇精彩的科普專文。 此套教材透過現正於 嘖嘖募資平台熱銷募資中,首批限量。讓孩子愛上學習,從語文跨足科學,培養未來核心能力!也歡迎支持和關心教育團體,可以購買贈予偏鄉孩童,共創台灣教育競爭力。

原價: 988 售價: 840 現省: 148元
立即查看
跨越185: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記憶書寫 (1版)

跨越185: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記憶書寫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原住民族懂得利用族群間的矛盾,保護生活領域?   ➢跟日本人相比,漢人為何那麼喜歡向原住民購買東西?   ➢被原住民養大的客家人,後來竟成為原住民族文化推動者?   ➢客家先民在怕什麼?他們用石獅公擋住了什麼?   本書以臺灣南部高屏地區的一八五縣道沿線為背景,深入探討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的記憶書寫與文化交融。書中從學術視角出發,結合田野調查,穿梭於不同族群的記憶與文化實踐之間,以族群互動為主軸,呈現地理、歷史、文化與社會的交錯故事,在多元視角中揭示兩個族群在空間、經濟、社會及文化領域中的複雜互動,試圖重現一條文化、歷史與人群交織的動態軌跡。   研究族群書寫中的「再現」與「逆寫」   重新解構歷史與文化主體性   挖掘被忽略的集體記憶   ●    地理空間與歷史交錯:一八五縣道不僅是地理的邊界,更是文化的連接點。書中以一八五為軸線,追溯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共同塑造歷史與文化空間。   ●    族群記憶的動態書寫:透過地方志、歷史檔案與族群口述故事,呈現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保留與重構自身的文化記憶。   ●    文化與社會的對話與衝突:案例研究包括內埔的「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六龜的跨族群交易網絡、以及排灣族跨族群收養等,展現多樣的社會實踐,從細微處揭示族群交融的複雜性。   ●    宗教信仰與物質文化:書中深入探討地方信仰如石獅崇拜的象徵意義,如何在跨族群的脈絡中反映權力與身分的協商。   ●    族群互動的當代意義:不僅局限於歷史的回顧,書中亦思考在現代化與全球化的壓力下,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文化價值,並探討其未來的發展可能性。   全書透過多學科的視角與深入的田野研究,打破過往將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孤立研究的傳統框架,強調不同族群間的對話與協商。從文化、經濟到社會關係的多層次分析,本書不僅是高屏地區的族群研究,也是臺灣多元文化共存的縮影。 本書特色   ●    學術與社會實踐並行:以學術方法分析歷史文本與地方志,探討當代社會中的族群意識與互動模式。   ●    地域文化深耕:聚焦臺灣高屏地區,展現地理與族群關係的特殊性。   ●    多元聲音對話:透過歷史檔案、口述訪談與田野調查,還原多元族群的真實聲音。   ●    歷史與現代的多面共譜:作者群從人類學、歷史學與地理學等視角,帶領讀者重新審視臺灣族群關係的複雜性與未來的可能性。   ●    深刻書寫:這本書是對臺灣族群記憶與文化互動的深刻書寫,結合多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臺灣南部的文化多樣性與族群動態。   ●    展現臺灣多元:本書引導讀者深入了解臺灣社會的複雜性,並激發對族群文化更多的尊重與關注。   【目錄】 導論──穿越與交會:高屏沿山原客族群書寫/羅烈師 南北差異 界限與跨界 再現與逆寫 從逆寫到互為主體 屏東內埔沿山的聚落與族群:以「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為討論/王和安 摘要 一、前言 二、十八世紀三層制的族群分布 三、十九世紀上半葉邊區的社會秩序 四、沿山地帶的熟番與生番 五、馬卡道族的自我認同與當代「三層制」 六、結論 日治時期原閩客的社會文化互動:以六龜稇源商店為例/劉正元 一、前言 二、日治時期的產業性移民 三、多族群的互動經驗 四、昭和三年《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留下的線索 五、六龜地區的北客移民 六、六龜北客移民研究回顧 七、六龜稇源商店的經營與漢番交易 八、結論 客做原家:屏東縣排灣族收養客家子弟生命敘事/郭東雄 摘要 一、前言 二、一九四五年的藍衫與石板 三、算命仙 四、排灣族的家 五、身體游移:沉浸在排灣文化 六、生命的轉折 七、大武原鄉期待:投身教育志業 八、大武山下的和風 莎卡蘭溪與石獅子/洪馨蘭 摘要 一、前言:物的閱讀者──「追尋石獅公」的意義 二、莎卡蘭溪「水打」大路關隘寮與古大路關庄 三、東方之「患」?大路關開基石獅之物質性 四、大路關石獅公傳說的當代性、客家性與原民性 五、思考與小結:風仍在吹,莎卡蘭溪最終還回了石獅子 高屏地區提及原住民族的公開文字資料蒐集介紹與分析/陳龍田 摘要 一、前言 二、研究標的選擇緣由與限制 三、當代台灣公眾文字資料生產的相關規範 四、原住民族地區部落遷村歷史的相關研究 五、碑文內容樣態以及初步比較 六、高屏地區相較於北台灣沿山較具獨特性的主題文字資料 七、災害、遷村、與族群多重主題的文字資料小結 八、結論 高雄屏東原客鄉鎮志之原住民族書寫/羅烈師 摘要 一、前言 二、客庄鄉鎮志之原住民族書寫 三、歷史主體性與原民鄉志 結論:反覘與逆寫   看更多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跨境的文化觀察─冷戰到當代東亞社會的鏈結與脈動 (1版)

跨境的文化觀察─冷戰到當代東亞社會的鏈結與脈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國立臺北大學校長 李承嘉推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吳文星推薦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日本霞山會共同出版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世界各國的歷史學者頻繁地使用全球史作為分析框架,有別於過往的世界史是以歐洲為中心,全球史是追求跨越傳統國家民族的界線,從相互的關聯性與跨區域的視角展開研究。   本書由臺灣、日本學者,包括歷史學、教育學、社會學、法學等跨領域,切分「歷史教育與歷史認識」、「媒體與文化的跨境」、「社會的發展動態與質變」三個面向,即 「歷史教育與歷史認識」:由歷史教科書—自我認識的變遷、跨時代人物的歷史認識—外部的跨境觀察、日本觀光客的臺灣認識—旅遊百年史的觀察,以橫向、縱向,立體思考,冷戰到當代的歷史教育與認識。 「媒體與文化的跨境」:透過香港報紙《華商報》、《星島日報》的分析研究,呈現出冷戰時期媒體的工具性及帶來的實質影響與變化。 「社會的發展動態與質變」:從教育改革、少子高齡化、跨國交流的基礎知識等三面向,思考全球化帶來的國際競爭與問題連鎖化的現象。   延續論叢第一號對近現代東亞各地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變遷的關懷,由跨境文化觀察視角,分析冷戰到當代東亞社會的鏈結與脈動,對於臺灣研究、中國研究、日本研究、東亞研究等,皆極具啟發。 【目錄】 校長序/李承嘉 推薦序/吳文星 理事長序/阿部純一 主任序/何淑宜 主編序/蔡龍保 歷史教育與歷史認識 吳文星 「認識臺灣(歷史篇)」與臺灣中學歷史教育之變革 林志宏 跨境的歷史認識—冷戰時期佐藤慎一郎的「中共觀察」與香港行 小牟田哲彥 日本人觀光客如何看待臺灣—臺灣旅遊百年史 媒體與文化的跨境 王超然 國共內戰期間中共的跨境傳播:以香港的《華商報》為核心 曾美芳 朦朧的認同與矛盾的政治意識:1967-1984《星島日報》「中國」報導立場的轉變 社會的動態發展與質變 林明煌 戰後東亞學校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與課題 澤田 東亞的少子高齡化與社會保障—從日本的「新資本主義」看中國的定位 山﨑直也 建構後疫情時代日臺教育交流的「知識」基礎設施:以臺灣研究者的SNET活動為中心 關鍵字索引

原價: 420 售價: 35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Big History大歷史:跨越130億年時空,打破知識藩籬的時間旅圖 (1版)

Big History大歷史:跨越130億年時空,打破知識藩籬的時間旅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我們不能只是了解全球史、世界史! 更必須掌握「Big History大歷史」,更宏觀、開闊、全面、完整的人類歷史圖像敘述! 大衛‧克里斯欽開創大歷史學派「Big History大歷史」開山之作
2005年榮獲西方歷史協會年度最佳世界歷史圖書獎 (The World History Association Book Prize),暢銷迄今!
比爾‧蓋茲強力推薦、斥資千萬傾力支持, 針對歐美中學生、大學生、教師設計全球公開線上課「Big History大歷史計畫」!
《時代週刊》、《衛報》、《新科學家》、《美國科學家》好評如潮 打通時間線,更新世界觀,引發認知革命的「Big History大歷史」開山之作,將人類的歷史置於生物圈甚至整個宇宙歷史,講述從宇宙大爆炸至今,宇宙、地球、生命、人類長達130億年的大歷史。大衛‧克里斯欽開創大歷史學派,創造跨領域跨知識的影響力,暢銷迄今! 《Big History大歷史:跨越130億年時空,打破知識藩籬的時間旅圖》講述從大爆炸到地球形成,生命起源到現代文明長達130億年的歷史,將人類史融入整個宇宙的時間線。它是新一輪的認知革命,比爾‧蓋茲斥資千萬傾力支持的全球公開課「Big History大歷史計畫」(Big History Project),向全世界推廣大歷史教育;他高度讚賞大歷史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全球史奠基人威廉‧麥克尼爾,將大衛‧克里斯欽的《Big History大歷史》譽為媲美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達爾文「進化論」的經典著作;既有《人類大歷史》的宏觀視野,也有《時間簡史》和《物種起源》的知識深度,建立起整個世界起源直至未來的時間架構。
大衛‧克里斯欽的「Big History大歷史」提供人類一種新世界觀,更新了我們對歷史和現實的認知。他在《Big History大歷史》中完美結合了自然史與人類史,重新定義時間和歷史: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說起,多尺度考量宇宙、地球和人類的歷史演進,整合人類共同的知識財富,彌合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斷裂;打破知識學科界線,摒棄針孔式的世界觀,抵制知識碎片化,綜合天文學、生物學、考古學、物理學、歷史學等多門知識,成為一門跨領域跨學科的新知識。 與傳統世界史不同的是,大衛‧克里斯欽倡導的「大歷史」不再局限於民族、地區、國家的歷史,而是將人類史視為宇宙歷史的一個章節,重新定位人類在宇宙演化進程中的歷史座標。因此「大歷史」深刻影響了大眾讀者對人類歷史的認知。
大衛‧克里斯欽:我對大歷史能否蓬勃發展深具信心,部分是因為它顯然是有這樣的本事,就像完形轉換(gestalt switch),可以協助學生與學者用新的方式來關照熟悉的事物。另一個讓我深具信心的原因,就在於過去二十多年來,有一小群協助建構起這個領域的學者所奉獻的精力、智慧、慷慨與冒險精神。建構大歷史,還真的是集體學習的具體實踐。 【目錄】 前言 謝辭 二○一一年版序言
導言:現代的創世神話? 一、無生命的宇宙 第一章 第一個三十萬年:宇宙、時間與空間的起源 第二章 星系與恆星的起源 第三章 地球的起源與歷史
二、地球上的生命 第四章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論 第五章 生命與生物圈的演化
三、早期人類的歷史:許許多多的世界 第六章 人類的演化 第七章 人類歷史的起源 四、全新世:分散的世界 第八章 集約化與農業的起源 第九章 從控制自然到控制人類:城市、國家與「文明」 第十章 農耕「文明」時代的長期趨勢
五、現代:一個世界 第十一章 走向現代 第十二章 全球化、商業化與創新 第十三章 現代世界的誕生 第十四章 進入二十世紀後的大幅加速
六、未來面面觀 第十五章 未來的可能性
附錄一 定年技術、大事紀與年表 附錄二 混沌與秩序 參考書目

原價: 850 售價: 765 現省: 85元
立即查看
全彩插畫版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 (1版)

全彩插畫版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全球暢銷百萬冊鉅著《絲綢之路》珍藏全彩插畫版(改編自牛津大學史學家Peter Frankopan全球暢銷百萬冊作品,經典珍藏之作)文字簡潔,青少年也可輕鬆閱讀理解,開拓歷史新視野 重新理解以絲綢之路連結的世界史及全球脈動 想理解今天和明天的世界,就需要理解昨天的世界。 為了做到這件事,啟程的最好地方就是在初始之際。 碰巧的是,這意味著要從絲綢之路說起……彼德‧梵科潘:絲綢之路並沒有一個起點或是終點,因為它們實際上不是真正的道路,而是一個聯繫網,允許各種貨物、人和思想觀念,同樣也有疾病和暴力從東向西,或是自西向東流動。你可以把絲綢之路想成是世界的中樞神經系統,或是想像成血管和動脈,想要了解身體的話,你需要看皮膚下面的東西,也需要看作為一個整體的全身是如何運作的,而不是只看身體的某個部分。本書作者彼德‧梵科潘是享譽國際的暢銷歷史作家,在這本精彩的書中,他探索了由人、貿易、疾病、戰爭、宗教、冒險、科學和技術所構成的聯絡網,並沿著絲綢之路,在世界的心臟展開了一段激動人心的旅程。 從漢摩拉比國王頒布法典的古代世界和威武的波斯帝國開始,一直到令人恐懼的匈人、歐洲的崛起、兩次世界大戰和今日的政治局勢。本書沿著時間和歷史,將不同的人、帝國和大陸編織成一部驚人的全球史。 梵科潘的這一部史詩旅程是根據《絲綢之路》的內容而來,加入了尼爾‧派克的精美插畫,是關於世界歷史的必讀佳作。  【目錄】 前言第1章 古代世界之路 第2章 信仰之路 第3章 混亂之路 第4章 伊斯蘭之路 第5章 智慧之路 第6章 奴隸之路 第7章 天堂之路 第8章 地獄之路 第9章 新世界之路 第10章 北歐之路 第11章 對抗之路 第12章 戰爭之路 第13章 災難之路 第14章 苦痛之路 第15章 失落之路 第16章 新絲綢之路 感言

原價: 700 售價: 630 現省: 7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