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次修正內容著重法令、鑑識科技、國考資訊,以及有效支援偵查策略各面向,故證物分類、證物保管送驗規範、行政機關組織變革、照相與測繪之3D光達等均為修正重點。
本書內容包括警察、偵查佐、鑑識人員在現場之處理作為,以及各類證物之處理方式,包括常見的數位證物、指紋、槍彈等,或是纖維、玻璃等。此外,書中以大量照片說明現場及證物的處理方式,為針對國內環境撰寫,提供執法人員、法律工作者與一般民眾參考的現場鑑識類書籍。
【目錄】
六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現場及證物概念
第一節 刑案現場/1
第二節 物 證/2
第三節 四向連結概念/6
第四節 類化與個化/7
第五節 犯罪手法與簽名特徵/9
第二章 現場採證與處理程序
第一節 初步處理──初抵現場員警/13
第二節 初步處理──偵查佐/21
第三節 勘察前訪談/25
第四節 現場評估與策略擬定/27
第五節 系統化搜尋/30
第六節 記錄方法與採證標的/34
第七節 現場記錄──照相/35
第八節 各類現場拍攝重點/39
第九節 現場記錄──測繪/46
第十節 現場記錄──錄音/53
第十一節 現場記錄──錄影/54
第十二節 現場記錄──現場筆記/54
第十三節 證物包裝、封緘與送驗/55
第十四節 採證完畢現場後續作為/61
第三章 數位證物
第一節 數位證物及蒐證標的/67
第二節 現場處理/68
第三節 設備扣押注意事項/72
第四節 分工層級/75
第四章 血跡噴濺型態
第一節 血滴組成及特徵/79
第二節 血跡型態分析項目與功用/81
第三節 血液作用力及血跡型態分類/82
第四節 血源方向及角度研判/86
第五節 血源位置重建/89
第六節 各類常見血跡型態介紹/93
第五章 指紋採證
第一節 指紋定義/102
第二節 指紋特性/102
第三節 指紋分泌物與採證方法之關係/103
第四節 指紋紋線辨識/104
第五節 指紋紋型/106
第六節 指紋活體掃描實務/111
第七節 現場指紋採證原則/114
第八節 吸水性表面指紋採證/117
第九節 非吸水性表面指紋採證/121
第十節 血跡潛伏指紋採證/125
第十一節 屍體指紋捺印/127
第十二節 指紋初步排除比對與送驗/130
第十三節 指紋特徵等級與比對/130
第六章 槍枝與槍擊案件採證
第一節 火藥動力槍枝辨識/137
第二節 槍彈辨識/140
第三節 空氣槍/148
第四節 槍擊玻璃研判/152
第五節 跳彈與槍擊鋼板/156
第六節 槍擊案件現場處理/162
第七節 射擊殘跡及可疑彈孔初步檢驗/167
第八節 射擊殘跡採樣/171
第九節 槍枝初步篩選作業程序/178
第七章 生物跡證採證
第一節 血清學鑑定/185
第二節 DNA鑑定之趨勢演變/186
第三節 生物跡證採證鑑定流程/187
第四節 血液證物/188
第五節 精液證物/195
第六節 唾液測試/198
第七節 其他生物跡證搜尋與採證/199
第八節 生物跡證採證方法/200
第九節 生物跡證保存原則/202
第十節 性侵害證物送驗規定/204
第十一節 去氧核醣核酸採樣條例/206
第十二節 生物跡證採證安全措施/207
第八章 痕跡採證
第一節 鞋印與其應用價值/213
第二節 鞋印的採取方式/216
第三節 輪胎痕/223
第四節 工具痕跡/224
第五節 咬痕與傷痕/228
第六節 壓痕、印痕及擦抹痕/230
第九章 管制藥物採證
第一節 毒品相關法律條文/233
第二節 人類檢體採證/234
第三節 藥物及器具採證/236
第四節 大麻識別與採證/240
第五節 地下毒品工廠勘察/244
第六節 其他藥物的採證/252
第十章 玻璃證物
第一節 玻璃製造及種類/257
第二節 現場玻璃可能來源及提供之資訊/259
第三節 玻璃的採證/261
第十一章 號碼重現
第一節 原 理/263
第二節 磨除率與半顯現磨除率/264
第三節 前置作業/265
第四節 顯現方法/266
第五節 號碼重現時其他證物處理作為/270
第十二章 油漆、土壤、毛髮與纖維
第一節 車輛油漆成分與特性/275
第二節 油漆採證/276
第三節 油漆之初篩/281
第四節 土壤特性/281
第五節 土壤採證/282
第六節 土壤初步分析/283
第七節 毛髮與纖維來源特性/283
第八節 毛髮與纖維初步辨識/284
第九節 毛髮與纖維採證/286
第十三章 火災現場採證
第一節 火場燃燒基本特性與型態/293
第二節 起火點判斷/295
第三節 縱火劑及各類殘跡採證/303
第四節 包裝封緘處理與分析方法的配合/308
第十四章 爆裂物及爆炸現場偵測與採證
第一節 爆裂物現場處理原則/317
第二節 爆炸物之危害方式/320
第三節 爆炸物現場蒐證重點/323
第四節 爆炸物及火藥現場偵測與採樣方法/327
第十五章 文書證物採證與鑑定
第一節 文書證物現場採證/331
第二節 標準字跡分類/334
第三節 潛伏字跡的顯現/335
第四節 字跡偽造及判定方法/336
第五節 證件與有價證券鑑定/339
第十六章 照相與各類光源運用
第一節 光源特性/345
第二節 照相基礎理論/346
第三節 可見光源攝影/351
第四節 多波域光源運用/355
第五節 紫外光運用/358
第六節 紅外線運用/360
立即查看
犯罪心理學
系列名:大學用書
ISBN13:9789575116385
出版社:元照
作者:馬傳鎮;劉邦乾;曾春僑
裝訂/頁數:平裝/328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2/02/28
中國圖書分類:犯罪學
內容簡介
犯罪心理學著眼於「犯罪原因」探討,故包括加害人、被害人、犯罪現場、物證詮釋、心理跡證等均為研究對象,本書共分為四大領域介紹之。
一、總論:說明犯罪之心理學全貌。
二、精神疾患與犯罪:說明精神疾病分類以及數種代表性精神疾病。
三、各類型犯罪心理:介紹數種對社會輿論影響較深之犯罪心理,包括財產、暴力、性、毒品與女性犯罪。
四、刑事司法心理學:說明犯罪心理於偵查與預防之運用,包括偵訊、心理剖繪、測謊、犯罪預測等。
本書以理論出發,輔以各項犯罪現況介紹,故除作為教科書使用外,尚可作為各行業之工具書,如偵審實務工作者、對犯罪心理有興趣民眾、從事預防工作者等,希能藉由此書,將犯罪心理知識普及至各階層讀者。
目錄
自 序/ 馬傳鎮
第一篇 總 論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犯罪之涵義與特性/3
第二節 犯罪心理學之涵義與內涵/4
第三節 犯罪心理學發展史/4
第四節 犯罪心理學研究方法簡介/6
第二章 形成犯罪行為之相關因素
第一節 自然環境因素/11
第二節 社會文化環境因素/12
第三節 懷孕、遺傳與生理環境因素/15
第四節 心理特質因素/17
第五節 動機與犯罪/18
第六節 情緒、情境與犯罪/23
第三章 犯罪心理學理論與公式
第一節 人格心理學與差異心理學理論──特質論/27
第二節 臨床心理學與變態心理學理論──心理分析論/29
第三節 發展心理學與認知心理學理論/35
第四節 諮商、社會與學習心理學理論/39
第五節 犯罪心理學公式/43
第四章 性格與犯罪
第一節 自我概念與犯罪/51
第二節 內外向與犯罪/55
第三節 內外控取向與犯罪/57
第四節 生活適應與犯罪/59
第五節 人格異常傾向與犯罪/61
第五章 智力與犯罪
第一節 智力概念與測量/67
第二節 智能不足相關概念/69
第三節 智能障礙與犯罪/71
第四節 智能不足者之犯罪原因與預防對策/74
第二篇 精神疾患與犯罪
第六章 精神疾患之診斷分類
第一節 緒 言/79
第二節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之沿革/80
第三節 DSM-5與DSM-IV-TR版本之比較/82
第四節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之評估/83
第五節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之爭議與批判/87
第六節 臨床上專有名詞詮釋/88
第七章 精神病與犯罪
第一節 精神疾患犯罪者之法律刑責/91
第二節 精神疾患之分類/92
第三節 精神病之分類/93
第四節 思覺失調症/94
第五節 妄想症/101
第六節 情感性疾患/103
第七節 精神病患者之犯罪心理/106
第八節 認知類障礙症與犯罪之關係/109
第九節 精神病犯罪者之處遇與預防對策/111
第八章 精神官能症與犯罪
第一節 概 述/119
第二節 焦慮性疾患與犯罪/120
第三節 解離性疾患與犯罪/128
第四節 人為障礙症與犯罪/131
第五節 精神官能症患者之犯罪心理/132
第六節 精神官能症患者犯罪之預防對策/134
第九章 人格障礙症與犯罪
第一節 A群人格障礙症與犯罪/138
第二節 B群人格障礙症與犯罪/140
第三節 C群人格障礙症與犯罪/146
第四節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之犯罪心理/147
第五節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犯罪之量刑、處遇與預防/150
第十章 其他精神疾患與犯罪
第一節 性偏好症之主要類型/157
第二節 性變異與犯罪之關係/160
第三節 酒精使用障礙之性質/164
第四節 酒精與犯罪之關係/167
第五節 酒精中毒者犯罪之處遇與預防對策/168
第三篇 各類型犯罪心理
第十一章 財產犯罪心理
第一節 財產犯罪之涵義、類型與趨勢/175
第二節 財產犯罪相關理論與因素/177
第三節 財產犯罪者特性/180
第十二章 暴力犯罪心理
第一節 暴力之涵義/189
第二節 傳統暴力犯罪/190
第三節 非傳統暴力行為/192
第四節 攻擊與暴力犯罪行為相關理論/196
第五節 攻擊與暴力犯罪行為相關因素/202
第十三章 性犯罪心理
第一節 性犯罪之法律涵義/209
第二節 性侵犯罪之相關理論/210
第三節 性侵犯之類型/213
第四節 戀童症/215
第五節 性侵犯罪心理及社會因素/216
第六節 性侵被害者之傷害/218
第七節 國內外強制診療處遇/220
第八節 定罪後性侵害測謊/222
第十四章 毒品犯罪心理
第一節 毒品之涵義與類型/227
第二節 毒品犯罪現況與趨勢/235
第三節 毒品犯罪行為之理論/236
第四節 毒品濫用之心理社會因素/240
第五節 藥物濫用與其他犯行之關聯性/241
第六節 我國反毒防制策略/247
第十五章 女性犯罪心理
第一節 女性犯罪之涵義與類型/253
第二節 國內女性犯罪之現況與趨勢/254
第三節 女性犯罪相關理論/255
第四節 女性犯罪相關因素/262
第五節 台灣女性主義犯罪學的發展/263
第四篇 刑事司法心理學
第十六章 偵查與審訊心理
第一節 犯罪偵查之心理學技術/269
第二節 質證心理/276
第三節 自白與錯誤自白心理/278
第四節 犯罪剖繪/281
第五節 審判心理/285
第十七章 犯罪預測
第一節 犯罪預測之涵義、類型與功用/287
第二節 犯罪預測研究程序與方法/288
第三節 美國假釋者犯罪預測之發展/291
第四節 歐洲、日本與我國的發展濫觴/292
第五節 晚近少年犯罪預測之發展/294
第六節 成年犯之再犯預測法/297
第七節 少年再犯預測/301
第八節 Glueck夫婦之少年非行早期預測法/302
第十八章 犯罪預防對策
第一節 不同之犯罪預防模式/307
第二節 情境犯罪預防對策/308
第三節 公共衛生三級預防對策/309
第四節 發展性犯罪預防對策/311
立即查看
(司法.警察.高普考試) 刑法訴訟法 申論與測驗綜合題庫 <考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司法.警察.高普考試) 刑法 申論與測驗綜合題庫 <考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方法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方法
ISBN13:9786263433342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許春金;呂宜芬;楊士隆;林育聖;周愫嫻;鄭瑞隆;沈勝昂;陳玉書;黃翠紋;謝文彥;黃富源;戴伸峰;曾淑萍;賴擁連;邱獻輝;董旭英;林明傑;孟維德;許華孚;黃蘭媖;郭佩棻;譚子文;陳巧雲;駱麟榮;劉于華;鄭凱寶;馬躍中;陳慈幸;侯崇文
裝訂/頁數:平裝/584頁
規格:23cm*17cm*2.6cm (高/寬/厚)
重量:85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2/09/10
中國圖書分類:刑法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方法」係各國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所必修之課程,其對於犯罪防治學術研究與刑事司法工作之品質提升具關鍵影響。同時,優質刑事政策之擬定有賴周延完善之研究方法,始能達成有效抗制犯罪之目標。因此,本書邀集台灣犯罪防治相關領域教授、研究方法與犯罪統計之學者專家近30名執筆,撰寫華人社會第一本中文研究方法專書,以供犯罪學、刑事法學、社會學、社會工作與心理輔導等相關科系博碩士研究生暨犯罪防治研究人員參考。
本書計有26章,內容主要包括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之發展與倫理、抽樣與測量、研究設計、資料蒐集方法、資料分析方法、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刑事法學研究方法概論與新思維及研究報告之撰寫等,這些議題為當前犯罪學與刑事司法研究之核心內容,有助於研究人員精進研究方法與技術,達成優質犯罪防治研究之目標。
目錄
第一章 犯罪學、刑事司法與科學研究:理論與方法/許春金、呂宜芬
第二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倫理/楊士隆
第三章 研究文獻蒐集與整理/林育聖
第四章 概念與測量/周愫嫻
第五章 抽 樣/鄭瑞隆
第六章 實驗設計/沈勝昂
第七章 資料蒐集方法(一):調查研究法/陳玉書
第八章 資料蒐集方式(二):電話訪問調查/黃翠紋
第九章 資料蒐集方式(三):參與觀察法/謝文彥
第十章 資料蒐集方式(四):非侵入性之方法、次級資料分析、官方統計、歷史資料之利用/黃富源
第十一章 資料分析方式(一):信度與效度/戴伸峰
第十二章 資料分析方式(二):量化分析/曾淑萍
第十三章 資料分析方式(三):數據的管理與呈現/賴擁連
第十四章 資料分析方式(四):建構主義典範在犯罪心理學質性研究的實踐/邱獻輝
第十五章 資料分析方式(五):偏差及犯罪行為研究之模組建立──巢式迴歸模式之應用/董旭英
第十六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一):危險評估方法學/林明傑
第十七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二):犯罪分析與警政研究──見警率的實驗研究/孟維德
第十八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三):批判性反思的犯罪學方法論/許華孚
第十九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四):以質性方法研究犯罪被害人方法/黃蘭媖
第二十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五):犯罪資料巨量分析方法/郭佩棻
第二十一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六):階層線性模式在犯罪研究之應用/譚子文
第二十二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七):犯罪生物學相關之實驗方法/陳巧雲、駱麟榮、劉于華
第二十三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八):德菲法之應用/楊士隆、鄭凱寶
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學研究方法概論/馬躍中
第二十五章 法學方法論新思維:法律實證研究法概說/陳慈幸
第二十六章 犯罪學研究報告撰寫/侯崇文
立即查看
沒收犯罪所得之程序法制與國際刑事司法互助—以台、日扣押法制的比較法考察為核心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