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375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豪宅實品屋計畫 作者:林耿毅、林建國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06/08/01 條碼:9789577052520 內容簡介 實品屋的施工已經由從前滿足客戶銷售感官消極性的目的,轉化成業主與營造廠提早發現施工盲點的積極性指標。實品屋的施工更能進一步確認發包項目是否已經完備?人員組織是否周全?相關假設工程是否已經定位?以及施工程序與收頭檢討釐清、施工位置材質、數量確認、驗收標準確立等。 本書將藉由實品屋計劃的擬定項目與施工圖例,研討施作流程,並搭配實錄照片解說從放樣立窗到裝修完成,從各戶內裝到公共梯廳,希望藉由這樣這讀者能進一步了解實際著手進行的步驟與可能遭遇的困難。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實品屋計畫檢討流程 第三章 實品屋計畫內容 第四章 先期作業 第五章 重要施工概念 第六章 收頭檢討與磁磚分割 第七章 機電設備與空間檢討 第八章 標準層梯廳檢討 第九章 假設工程施工計畫 第十章 實錄照片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不修寺志,無以追古,不自卑何以行遠? 佛法之興衰,伽藍之住眾,人事物互有因果關係, 修志之大用昭然若揭。 凡事起頭難,難在初次, 然寺志之修纂,每一座都是首次, 無論謀事或謀人皆難比照, 辛苦之程度,若無心於此者, 難以達成任務。 有志者,曷興乎來! ──佛光大學教授 闞正宗 《宜蘭縣佛寺志》經宜蘭縣佛教會居中連繫,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帶領博碩士研究生,分組進行田調與口述訪談。本書以山川地理、歷史圖片、沿革、人物、建築、藝文為綱目撰述,類例分明,含括全面,使閱者很快能因類究書,因書就學。 第三集收錄頭城、礁溪的兩間寺院: 一、頭城善慧寺 前身為宜蘭地區齋教龍華派齋堂之一「募善堂」,建於殖民時期(約1905~1910),由宜蘭仕紳郭進居、吳連三發起建設。戰後經歷任養淨、慧省兩位法師住持領導,逐漸由齋教轉為佛教,並由管理人制改為住持制。民國四十一年十二月「宜蘭縣佛教支會」成立,郭進居被推選為首任理事長。第一任至第三任會址皆設於募善堂。民國八十二年更名為善慧寺。現任住持為明寶法師。 二、礁溪福嚴禪寺 臺灣光復後創建,民國五十年由基隆月眉山派下普同法師開山。第二任住持宏榮法師於民國六十四年晉山後,重視禪法修持,延續月眉山派宗風與傳統。致力寺院建設及各項弘法活動,也注重文教發展,辦有雜誌、幼稚園,並於電台布教,亦舉辦短期出家,傳授三壇大戒、在家戒會等。民國九十三由宏融法師繼任住持。 【目錄】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宜蘭的拓墾歷程可謂是臺灣開發史的一個縮影,作為東臺灣的起點,在一片水鄉澤國表象下,宜蘭的拓墾經驗充滿著困頓、衝突與挑戰。 族群衝突與水患頻仍一直都是宜蘭社會的夢靨,前者有拓墾巨擘陳輝煌坐鎮,而後者則從幫辦臺灣撫墾大臣林維源在宜蘭督辦開闢河道墾田萬畝為始,舉人李春波於羅東堡興建水圳,俾使礫地變良田;貢生李紹宗鳩眾合資拓墾員山庄大湖埤,闢水田180甲招佃耕作,化沼澤為良田;首任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則排除萬難建設逾1,698公里的防洪堤防,免除宜蘭川兩岸居民的惡水夢靨;而連兩位前縣長陳進東與李鳳鳴的治山防洪策得當,不僅解決三星鄉與冬山河的水患夢靨,更使宜蘭成為臺灣島上少數不受土石流所苦的縣市。這些歷史進程亦成為涵化「宜蘭精神」的價值驅動。 觀照「天清、浪高、饗宜蘭」的過程,面對各種可能的變局,逐步生成淡定應對、不畏挑戰、彌合衝突、堅定信念、務實以對、樂觀進取的人文特質,蘭陽的風土造就宜蘭社會的韌性與精粹。 透過閱讀宜蘭,品味百年來臺灣社會的光彩榮耀與精神價值;更重要的是,原來歷史與我們的距離並不遠。 【目錄】 001 風土與人情:宜蘭精神的原點 003 前言 003 水鄉澤國的山川與天文 008 宜蘭的內外交通 001 泉湧與聚落 009 溫泉街道的歷史印記 009 礁溪溫泉:昔日湯圍溝、今日稱礁溪 021 員山溫泉vs.宜蘭溫泉 039 土場溫泉&鳩澤溫泉 047 蘇澳冷泉 061 田代安定的宜蘭意象:秋冬蘭雨更連綿 066 不期然的邂逅 079 被淡忘的連結點 079 陳輝煌(一八三八—一八九四):不文不武、拓墾巨擘 095 李紹宗(一八六五—一九二二年一月九日):上善若水、窮變通久 122 西鄉菊次郎(一八六一—一九二八):開啟台灣社會官方治水首例 142 石煥長(一八九一—一九七二≒):哲人日已遠、青史字不泯 165 天清浪高:漫談宜蘭鐵道的建設經緯 189 結語 百年來地方創生的二刀流 192 軌道建設:宜蘭鐵道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205 官民協作PPP模式的歷史經驗: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與營運 215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