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故事崇拜
作者: 周士軒
ISBN: 9789574377268
出版社: 周士軒
出版日期: 2020/08
定價: 480
售價: 360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穿雲: 崇蘭里的故事<環球七福>

穿雲: 崇蘭里的故事<環球七福>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50 售價: 350 現省: 0元
立即查看
AI魔法盒:給中小學生的人工智慧奇趣故事書 (1版)

AI魔法盒:給中小學生的人工智慧奇趣故事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程式設計和人工智慧入門課程的極佳教材   結合故事、繪畫和練習,讓人工智慧學習變得更平易近人、有趣   本書英文版獲2024年SIGDSA國際會議 最佳教學論文獎   亞馬遜讀者評5顆星   以有趣、吸引人、構思精巧的故事幫助孩子(還有成年人)了解人工智慧處理的基礎知識。幫助讀者跟上現今所處美麗新世界的AI步伐。   ●看故事學習:生活化的故事,輔以親切有趣插畫,輕鬆就能了解並學習AI 相關理論,幫助讀者解開許多這個最新科技背後「魔法盒」的奧秘。   ●挑戰遊戲練習題:每章後的習題,設計簡單,只要運用四則運算題,即可輕鬆學會入門分類演算法和模型訓練。書後並附所有習題的答案。   ●教導孩子們AI的核心基礎:學習邏輯與批判思考,閱讀本書練習各單元習題不需要任何電腦或是程式碼,即可清楚地帶領孩子們理解AI的核心邏輯。   ●適合所有對人工智慧想了解的初學者。   透過人人理解的有趣生活故事──「如何找到最合適的家庭寵物」,幫助中小學生理解AI的關鍵概念。讀者跟隨主角康康和娜娜這對兄妹一起展開尋找領養小狗的旅程「並且一步步完成我們設計的活動」便能輕鬆的理解像「機器學習」和「AI模型」這些人人朗朗上口的詞彙。   本書引導年輕讀者了解人工智慧過程的三個步驟:收集、訓練、決策。每章節結尾的習題︐能讓讀者實際運用新學到的技能。這本書所提供的AI知識與技能︐使下一代的AI原生世代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並評估AI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能深刻了解AI的運作原理與應用。 強力推薦   楊光磊   臺灣大學領導學程兼任教授/前台積電研發處處長   陳縕儂      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施百俊   國立屏東大學學術副校長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教授 好評推薦   「這本書透過一對兄妹,向身為數據科學家的母親學習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介紹AI的核心概念,如:訓練、權重和監督式學習。作為一名發展心理學家,我發現這種結合故事、插圖和練習的方式,讓AI變得不再令人卻步,更加親切有趣,特別適合年輕讀者。」──丹佛大學大腦、人工智慧與兒童研究中心主任 Pilyoung Kim 博士。 【目錄】 前言 謝詞 我們想要養小狗狗 步驟1:收集 步驟1:習作 步驟2:訓練 步驟2:習作 步驟3:決策 步驟3:習作 我們有小狗狗了! 挑戰習作 詞彙 解答    挑戰項目 關於作者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追蝶人:詹家龍與臺灣最美86隻蝴蝶的故事(永久珍藏‧極美蝶舞小海報2張) (1版)

追蝶人:詹家龍與臺灣最美86隻蝴蝶的故事(永久珍藏‧極美蝶舞小海報2張)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蝴蝶是美好事物的象徵,更是一個整體環境的指標。」   ──蝴蝶生態紀錄片導演詹家龍     1999年冬天,我闖入數十萬隻蝴蝶越冬的山谷,   成千上萬的紫斑蝶在空中泛著紫光,這一美麗畫面震撼了我。   如今,全球暖化、棲地破壞,蝴蝶谷現象即將消失……     追蝶20多年,書中有作者用鏡頭捕捉每隻蝴蝶飛舞的身影,   並寫下他與86隻蝴蝶的美好相遇與故事,   讓我們重新發現這塊土地美麗的生命力。   ── 臺灣最美蝴蝶 ╳ 追蝶人的故事 ──      2023《消失的紫斑蝶》紀錄片上映     30多年前都還看得到蝴蝶,   但,現在都市裡幾乎完全看不到蝴蝶……   追蝶人-詹家龍博士,不只用4K影片紀錄蝴蝶生態,   更多蝴蝶的精采故事,慢慢說給你聽!     一次收藏臺灣蝴蝶最美麗的奇蹟美照!   ◆紫斑蝶:像候鳥一樣規律性地通過國道   ◆大紫斑蝶:臺灣第一種被確認絕種的蝴蝶   ◆大青斑蝶:在臺灣與日本間「跳島」流浪   ◆寬尾鳳蝶:臺灣國蝶,擁有青天白日滿地紅顏色   ◆閃電蝶:追蝶人一生必拍的圓夢物種   ◆楊氏淺色小豹蛺蝶:從標本箱到消失的草原   ◆臺灣燕小灰蝶:最愛臺灣的蝴蝶   ◆歪紋小灰蝶:最愛走路的蝴蝶   ◆枯葉蝶:人人稱他「偽裝大師」   ◆淡青雀斑小灰蝶/白雀斑小灰蝶:認蟻作父,被螞蟻養大的蝴蝶       「這本書除了有臺灣最美麗的蝴蝶外,最希望的就是能把蝴蝶找回我們身邊。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願意在自己的地方、即使只是一小塊地,種植蝴蝶可以吃的植物,或許就有可能讓蝴蝶重新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有更多的「蝴蝶花園」出現在我們周遭,就是我出版這本書最大的希望。」 ──蝴蝶生態紀錄片導演詹家龍      【關於這一本書】    |永久珍藏‧極美蝶舞小海報|   數量:2張   尺寸:24.5×18.5cm   選用凝雪映畫紙,屬高白度的輕塗佈紙,紙基紮實、挺度佳。   細緻無暇的紙面卻保有原紙的紋理,更增加印刷後的層次細節,效果立體飽和、光澤亮麗。       |封面設計|   使用頂級絲絨膜,絲絨膜能使印刷面顏色濃厚飽和,在淺色蝴蝶上亦能顯出亮色螢光。   同時觸感也如絲絨般柔和、細緻,且不易刮傷、不反光,內斂的絲絨膜再加上局部光的對比,讓書籍整體質感更有層次。     |內頁設計|   紙張為日本上質紙,紙面平滑、印色柔和舒適,放置多年也不太會發黃。能呈現特有的人文風格。    本書特色     •精選追蝶生涯中最有故事的86隻蝴蝶   •從上萬張幻燈片中挑選最珍貴的臺灣蝴蝶美照   •蝴蝶小知識,再懂蝴蝶多一點   •拍攝《消失的紫斑蝶》紀錄片的背後故事   •全臺賞蝶景點推薦,一起追蝶去!【目錄】 自序 不只讓世界看見臺灣,更要讓臺灣看見自己   Part1 追蝶人生 ◆蝴蝶與我 ◆消失的紫斑蝶   Part2 蝴蝶家族 {斑蝶.我不在家,我在旅行的路上} ◎斑蝶特色介紹 ◆大紫斑蝶 ◆端紫斑蝶 ◆圓翅紫斑蝶 ◆小紫斑蝶 ◆斯氏紫斑蝶 ◆淡紋青斑蝶 ◆小青斑蝶 ◆大青斑蝶 ◆大白斑蝶 ◆小紋青斑蝶 ◆琉球青斑蝶 ◆姬小青斑蝶 ◆帝王斑蝶 ◆黑脈樺斑蝶 ◆樺斑蝶   {鳳蝶.穿著高跟鞋的名模} ◆寬尾鳳蝶 ◆黑鳳蝶 ◆大鳳蝶 ◆曙鳳蝶 ◆珠光鳳蝶 ◆升天鳳蝶   {蛺蝶.喜歡走路的蝴蝶} ◆閃電蝶 ◆楊氏淺色小豹蛺蝶 ◆馬拉巴綠蛺蝶 ◆大紫蛺蝶 ◆臺灣小紫蛺蝶 ◆枯葉蝶 ◆雙尾蛺蝶 ◆雌黑黃斑蛺蝶 ◆流星蛺蝶 ◆阿里山褐蔭蝶 ◆白尾黑蔭蝶   {小灰蝶.森林裡的活寶石} ◆淡青雀斑小灰蝶 ◆夸父綠小灰蝶 ◆寬邊綠小灰蝶 ◆歪紋小灰蝶 ◆臺灣紅小灰蝶 ◆紅邊黃小灰蝶 ◆雙尾琉璃小灰蝶 ◆拉拉山三尾小灰蝶 ◆姬三尾小灰蝶 ◆銀帶三尾小灰蝶 ◆單點藍灰蝶 ◆棋石小灰蝶 ◆琉璃小灰蝶 ◆臺灣姬小灰蝶 ◆臺灣燕小灰蝶 ◆臺灣小灰蛺蝶   {粉蝶.輕盈纖細有如少女} ◆淡黃蝶 ◆截脈絹粉蝶 ◆尖翅粉蝶 ◆紋黃粉蝶 ◆紅紋粉蝶 ◆臺灣紋白蝶   {弄蝶.黑道中的小鋼砲} ◆褐翅綠弄蝶 ◆臺灣窗弄蝶   ◎一生一次的相遇 ◎全臺十大賞蝶景點

原價: 1200 售價: 1080 現省: 120元
立即查看
從前從前‧童話阿姨 好習慣繪本集1-5(內附:從前從前重複畫創意繪冊、一起演故事DIY手指偶) (1版)

從前從前‧童話阿姨 好習慣繪本集1-5(內附:從前從前重複畫創意繪冊、一起演故事DIY手指偶)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 Podcast「兒童與家庭」分類TOP 1 ★ 千萬收聽《從前從前》童話阿姨給孩子的第一套原創童話繪本   5本原創故事 + 可重複畫創意繪冊 + 一起演故事DIY手指偶 + 朗讀音檔QRcode 從時間管理、衛生習慣、獨立自主、學習分享、建立飲食習慣等主題, 趣味豐富的原創繪本套書,讓爸媽休息不只5分鐘!     ▇ 讀、畫、聽,說、演  一套多功能的繪本企畫!    ● 5本原創故事   攜手5位台灣插畫家,藉由不同畫風,刺激孩子視覺體驗,協助孩子探索與覺察,進而產生美感的賞析能力。     ● 重複畫創意繪冊   畫完可再擦拭的內頁設計,可以讓孩子盡情發揮創意,同時訓練孩子前三指控制與手眼協調,並且建立空間概念。      ● 一起演故事DIY手指偶   剪下19個故事角色讓孩子練習動手操作,可以訓練小肌肉與手眼協調,並發展語言能力。     ● 朗讀音檔QRcode   掃描故事中QRcode,童話阿姨原音重現。刺激孩子聽覺,藉此發展語言結構能力並提升專注力。      ▇ 延伸想像、激發創意的空間   每個大人都知道想像力是孩子最棒的超能力,但很少有人可以立刻憑空想像。   童話阿姨善用經典素材,加以延伸,激發孩子的創意空間。   例如《三隻小豬》的故事出自傳統童話,卻在從此過著幸福生活之後延伸出後面的篇章。   這類故事將幫助孩子意識到,創意就是可以從現有的素材加以模仿、改造、變形、延伸,好好玩耍、經常練習!      【內容簡介】   讓孩子看故事同時建立正確五大好習慣!     ★ 時間管理(早睡早起):   《熊熊,你怎麼還不睡》熊熊討厭睡覺,這天夜晚,他竟然不睡覺還偷偷跑出去玩……     ★ 衛生習慣(勤洗手戴口罩):   《口罩超人》小心!可惡的病毒就在身邊,快呼叫口罩超人吧!     ★ 獨立自主(保持環境整潔):   《不能出門的三隻小豬》大野狼又來了,而且豬媽媽也在,這次該用什麼方法嚇跑野狼呢?     ★ 學習分享(不比較、不自私):   《第一名玩具》 妮妮的玩具好多,到底誰才是她最愛的呢?     ★ 建立飲食習慣(吃青菜不挑食):   《虎姑婆吃青菜》虎姑婆不吃小孩了,怎麼會這樣?      【書籍資訊】   ◎附注音,8歲以下親子共讀,8歲以上自行閱讀   ◎六大核心素養:自主管理、關懷合作、覺知辨識、表達溝通、想像創造   ◎六大領域分類:認知、情緒、健康、社會、美感、語文     【商品簡介】   1.從前從前重複畫創意繪冊   內頁紙張:芙蓉雪銅,雙面上亮膜   尺寸:W19×H23.5cm,共24頁。     2.一起演故事DIY手指偶   紙張:芙蓉雪面銅西(可自行剪下角色,製作手指偶)   尺寸:W23.5×H19cm,共2張。    本書特色     1. 五本原創故事搭配不同風格插畫,充滿創造力的繪本,同時在看故事的同時學習五大好習慣的建立。   2. 內附「從前從前重複畫創意繪冊」,內頁皆上亮膜,用白板筆或麥克筆即可擦拭重複使用。讓孩子盡情創作畫不停、玩不停!   3. 內附「一起說故事DIY手指偶」,和孩子一起聽故事、說故事、玩扮演!   4. 內附朗讀音檔QRcode,掃描故事中的QRcode,童話阿姨原音重現!

原價: 1400 售價: 1260 現省: 140元
立即查看
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1版)

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長女病不是天生的,而是社會造成的 「弟弟妹妹不乖,為何姊姊要受罰?」 「當大姊好辛苦,沒有一天屬於自己」   在台灣社會中,長女常常承受各種期待,對上要體諒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所以要幫忙維持家中的整潔;對下要照顧弟弟妹妹、最好成為弟弟妹妹的榜樣。   同樣是子女,長女總是要出類拔萃,又能體恤父母,還要操持家業。   本書作者是一位長女,她的母親也是,她發現兩人有著相同的勞碌命,不管在家裡與職場,常常必須擔負重任,但遺產分配或升遷這些好處,卻常常沒她們的份。   為了探究「長女」如何養成,又有什麼樣的處境,作者透過觀察與採訪,紀錄了十幾位長女的生命故事,涵蓋不同世代與階級。   這些故事呈現了當代台灣「女兒」、「女性」在家庭的角色,揭開那些理所當然的期待,如何造成長女症候群,讓她們在家庭與職場,總是成為過度承擔的人。   【長女內心話】   「為什麼弟弟妹妹出生,我就要長大?」   「為什麼大的就要讓小的?」   「我從沒想過當長女,可以申請自願性離職嗎?」   「如果我不扛起來,就沒有人會做了。」   「與其交給別人,不如自己做比較快。」   「我是媽媽最親密的夥伴,有義務要幫她一起承擔。我要懂事,才能讓媽媽輕鬆」   【長女特質】   *懂事、自我要求高,認真負責、會照顧身邊的人   *傾向獨立作業,不仰賴他人,自尊心較高   *懂得察言觀色,習慣周全大局   *任勞任怨、腳踏實地、值得信賴   *勇於面對挑戰、學習意願高、追求成長   *蠟燭型人格,習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忽略自己的需求 一致推薦   羽茜(作家)   吳沛憶(立法委員)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苗博雅(臺北市議員)   海苔熊(Podcaster)   蔡宜芳(諮商心理師、親職教養作家)   盧建彰(詩人導演)   藍佩嘉(臺大社會系教授)   這本書是父權家庭的鬼故事,跨世代、跨階層的長女們,有做不完的照顧勞動,小時候照顧弟妹、成年照顧弟妹的小孩、中年照顧年邁的父母,職場還要照顧任性的同事。她們不是天生充滿責任感,而是社會把照顧堆在女人肩上,長女來不及做個孩子,就要進入照顧鏈裡補位。長女要愛自己,不能只是買珍珠,得打掉父權違建、排序迷思,讓家人攜手做照顧的夥伴。——藍佩嘉(臺大社會系教授)   「親職化兒童」指孩子成為「小媽媽」。在家中得承擔更多家務、照顧弟妹,有些甚至中斷學業、打工賺錢幫忙還債,或需要照顧失能的家長。這些人常常是家中的長女,當他們成為家中的小小支柱,讓大人感到無比安慰。這樣的孩子可能因此得到家人的認同、肯定甚至是依賴,但大人卻往往忽略了他其實還是個孩子,他也有被照顧的需求。謝謝作者寫了這本好書,希望長大後的長女們也能透過這本書,多替自己想一些,把自己愛回來。——蔡宜芳(諮商心理師、親職教養作家)   關心原生家庭議題的朋友,很容易就能注意到,我們文化中長女的委屈與眼淚。尤其如果家裡子嗣眾多,甚至父母或祖父母病重,長女經常是優先被犧牲的對象。從小便失去童年,要照顧弟妹、長輩,甚至弟妹如果犯錯,長女還要被連坐處罰,說是沒有做好模範、沒有教好弟妹─父母藉此直接甩鍋自己的教養責任。很感謝小花媽願意碰觸長女議題,這對長女會是很珍貴的同理!——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理想上,父母要一視同仁的愛著每個孩子,但長女多半不被當成孩子而是父母的助理,甚至是代理,父母要她們分擔家裡的經濟重擔,還有一輩子照顧父母和弟妹的責任。這本書能讓你看見長女在家庭裡的辛酸和奮鬥,也指出了這種家庭結構有社會文化的背景,相信能讓身為長女的讀者產生共鳴,覺得自己的孤獨被理解了。——羽茜(作家)【目錄】 作者序 長女就不能做自己? CHAPTER 1    你是大姊,就要做好榜樣 1    長女的社會性意義 2    為家族利益貢獻的女人 3    弟弟妹妹不乖,為何姊姊要受罰? 4    悶悶不樂的長女與自由自在的手足 5    生個女兒當好幫手 CHAPTER 2    藍領階級的長女——讓弟妹擁有自由的犧牲打 1    媽媽臨終前的託付,成為一輩子的枷鎖 2    為了家中經濟犧牲學業 3    子時生勞碌命的母女倆 4    善於控制與規畫的長女 CHAPTER 3    不當媽媽的長女 1    沒有過一天屬於自己的人生 2    姊姊幫弟弟顧小孩也是應該的? 3    沒結婚,就應該當家族的保母? 4    承接長女角色的二女兒 5    滿足父母期待的長女 CHAPTER 4    從未消失的重男輕女 1    大孫頂尾子,長孫女呢? 2    為了買便當給兒子而離開女兒的婚宴 3    消失的存款,女大當婚的壓力 4    女兒盡心盡力,媽媽卻只想到兒子 CHAPTER 5    職場反映家庭―長女都是社畜? 1    長女的養成就是社畜的製造? 2    不能讓人失望的緊箍咒 3    把親友的成敗當成自己的責任 4    都是長女的部門 CHAPTER 6    父母老後,女兒的社會責任又一樁 1    養女兒防老? 2    當長女成為媳婦 3    沒結婚,就是自願長照? 4    打工度假,照顧爸媽前最後的放縱 終章    排序之外 1    在成為長女之前,她們都先是獨生女 2    齊心協力的手足 3    正確的小孩使用手冊 4    長女,不只是女兒而已 後記    給媽媽的一封信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