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實務最前線憲法裁判 (7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1.完整收錄112年憲判字第10號判決至113憲判字第6號判決,以及補充113年憲暫裁字第1號裁定,共18個憲法裁判與裁定。
2.將案件事實簡要整理,更貼近案件,理解案件來龍去脈。
3.拆解判決主文及理由,透過分段、精簡、下標、標示重點,便於理解、吸收、記憶。
4.統整所有意見書,用法律爭點釐清繁雜的不同意見,法律爭議更立體。
5.補充、統合學說見解,並補充相關之憲法判決及司法解釋。
6.完整、精簡、準確呈現大法官、學者之爭議與見解,強化掌握力。
7.用表格統合判決理由與不同意見,快速鳥瞰、複習憲法裁判。
8.一本搞定近期所有憲法爭議,隨時可以閱讀、複習。
【目錄】
1.虛增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金額案
112年憲判字第10號判決
Q1:本件是否受理?
Q2:本件所涉之基本權?是否違憲?
2.選舉幽靈人口案
112年憲判字第11號判決
Q1:系爭規定二是否牴觸憲法第17條保障選舉權之意旨?
3.未到庭證人警詢陳述之證據能力案(二)
112年憲判字第12號判決
Q1:系爭規定一、二是否違憲
4.販賣第一級毒品案
112年憲判字第13號判決
Q1:本件是否受理?
Q2:系爭規定之違憲情形?
5.刑事訴訟程序法官迴避案
112年憲判字第14號判決
Q1:憲法保障訴訟權所要求的迴避之標準?
Q2:本件前審之範圍?
Q3:重大連身條款是否違憲?
Q4:曾參與確定裁判之法官於再審及非常上訴程序是否應迴避?
6.公務人員執行職務意外受傷請領慰問金案
112年憲判字第15號判決
Q1:職災補償是否為憲法第18條服公職權之保障範圍?
Q2:慰問金之定性?
Q3:違反法律保留之問題,是否僅涉及系爭規定二?
7.提撥勞工退休金差額案
112年憲判字第16號判決
Q1:系爭規定目的正當?
Q2:手段與目的之達成間具合理關聯?
8.禁止醫師為醫療廣告案
112年憲判字第17號判決
Q1:本案所涉基本權利?
Q2:本案審查密度?
Q3:系爭規定合憲性?
9.選舉重新計票案
112年憲判字第18號判決
Q1:如屬違憲,系爭裁定應如何處理?
10.供公眾通行之法定空地地價稅案
112年憲判字第19號判決
Q1:系爭規定之「應保留之法定空地部分」是否與建築法第11條第1項規定之「應留設之法定空地」意義相同?
Q2:系爭規定之「應保留之法定空地部分」之範圍為何?
11.日治時期私有土地經土地總登記程序登記為國有案
112年憲判字第20號判決
Q1:本件是否受理?
Q2:是否有消滅時效之適用?
12.毒品案件擴大利得沒收案
113年憲判字第1號判決
Q1:是否得僅單獨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
Q2:不法所得是否受憲法第15條財產權保障?
Q3:擴大利得沒收之性質?相關規定是否違憲?
13.無期徒刑假釋撤銷後執行殘餘刑期案
113年憲判字第2號判決
Q1:本件所涉基本權?
Q2:本件審查標準?
Q3:系爭規定一及三是否違憲?
14.公然侮辱罪案(一)
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
Q1:系爭規定之目的?
Q2:刑法第309條第1項規定是否有違憲法第11條保障言論自由之意旨?
15.公然侮辱罪案(二)等
113年憲判字第4號判決
Q1:系爭確定終局判決是否違憲?
16.侮辱公務員罪及侮辱職務罪案
113年憲判字第5號判決
Q1:本件審查標準?
Q2:系爭規定是否能通過目的審查?
Q3:系爭規定是否能通過手段審查?
17.消防警察人員類別考試身高限制案
113年憲判字第6號判決
Q1:系爭規定之目的是否為追求重要公共利益?
Q2:系爭規定之分類標準?
18.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暫時處分
113年憲暫裁字第1號裁定
Q1:本件是否有暫時處分之必要?
立即查看
刑事訴訟法實戰解題書 (8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作者以刑事訴訟流程作為骨幹,將近十幾年律師、司法官與法研所的重要試題,重新過濾、整理,依其所涉之爭點,妥善放在訴訟流程中應出現之位置,透過解題建構起學習體系。此編排方式,除了讓讀者得以在最快的時間內掌握刑事訴訟法近年來所有重要爭點外,亦可增加考生對於刑事訴訟架構之熟稔程度,使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高的投資報酬,充分掌握上榜的關鍵分數。
本次改版,因應修法將書中有關鑑定之考題全數舊題新解,並依往例收錄新近司律、法研所試題,其中辯護人筆記權、罪數變更告知義務、司法警察採尿處分、通訊監察期中報告義務、另案監聽、數位證據等議題,在112年司律、112年及113年法研所考試均有命題,應特別留意,並多加演練,以熟悉最新命題趨勢。
本書所收錄之考題,廣及於司法官、律師、法研所及作者自行設計的改編題,為市面上少數專屬於司律、法研所對象的刑事訴訟法解題書,內容兼具廣度與深度,體系清晰明瞭、邏輯一貫。書中的擬答不但完整且架構分明,皆為作者細心提點整理。由於考題的爭點會隨著實務與學說見解變遷而改變,作者均以最新修法、實務見解及學說主張作為答題依據,讓讀者在演練試題時也能接收最新資訊,有效提升讀者對於爭點的掌握程度。而礙於篇幅,有些解題的概念說明無法在擬答中完整呈現,作者另利用NOTE與筆者的話補充許多答題上的技巧及重要概念,幫助讀者厚植解題實力。而隨題所提示的相關實務與學說見解,也讓解題複習效果更事半功倍。
讀者除演練本書題解之外,可參 《刑事訴訟法研析(上)》及 《刑事訴訟法研析(下)》體系重點書一起研讀,鞏固刑訴完整體系的建構。
【目錄】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基礎理論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的目的
第二節 刑事訴訟法原理原則
第三節 刑事訴訟法之效力範圍
第二章 訴訟客體
第一節 案件單一性
第二節 案件同一性
第三章 偵查開始
第一節 偵查通論
第二節 偵查發動
第三節 被告地位的形成
第四節 辯護人
第四章 強制處分
第一節 強制處分總論
第二節 被告之訊問
第三節 羈押
第四節 臨檢、搜索、扣押
第五節 鑑定、勘驗、身體檢查
第六節 特殊類型的偵查方式
第五章 偵查終結
第一節 不起訴與緩起訴
第二節 再議與准許提起自訴制
第六章 起訴
第一節 公訴
第二節 自訴
第七章 審判程序
第一節 法院
第二節 準備程序
第三節 通常審判程序
第四節 簡捷程序
第五節 裁判
第八章 證據
第一節 證據法導論
第二節 自白法則
第三節 傳聞法則與對質詰問權
第四節 證據排除法則
第五節 證據之調查
第九章 通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上訴通則
第二節 第二審程序
第三節 第三審程序
第十章 特別救濟程序
第一節 再審
第二節 非常上訴
第十一章 沒收
第一節 保全沒收程序
第二節 參與沒收程序
第十二章 多爭點題型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是著重在考試寫作的示範與教學,以及重要(常考)爭點的分析,在定位上雖然不是憲法的打底書,但在編排上仍非常重視整體架構,希冀讀者在讀完本書後,對於憲法體系以及考題走向都能完全掌握。因此本書在章節安排上,除了「憲法總論」、「基本權」、「權力分立」等必備章節外,有鑑於「憲法訴訟」在考試上的重要性逐漸提升,特別將其獨立為單一章節,並就相關考題做充分詳盡之說明。
在擬答撰寫方面,強調擬答內容篇幅符合真實考試,以及特別重視依各題情境進行個案涵攝、避免答題內容流於制式之弊,以期讀者能將本書寫作技巧運用於考試上,掌握高分上榜關鍵。在題型收錄上,精選歷年國考、研究所考試中經典與最新112年國考及113年法研所之重要試題,涵蓋諸多最新憲法考點,例如113年總統立委選舉所衍生之相關憲政爭議、憲法法庭關於公然侮辱罪及誹謗罪合憲性之最新見解、跨性別者變更性別登記之權利及社群媒體平台責任等。另鑑於112年憲法訴訟法修正,部分試題亦配合舊題新解。透過以上內容增補,使讀者能掌握最新考題趨勢與建立完整觀念,進而掌握高分上榜關鍵。
為了能讓讀者能夠有完整的學習,本書除了在每節開頭進行簡單觀念整理以及各題的完整擬答外,尚有以下特色:
一、觀念補充
針對題型所涉及的爭點或是該題所衍生出的其他問題,進行較為詳盡的文字說明,以彌補單純僅有擬答的不足,以期讀者未來遇到類似、相關爭點也能夠迎刃而解。
二、類似考題
在完整擬答後另收錄類似考題,並附簡略的解題提示,讓讀者可立刻檢測自己是否已將相關問題釐清、以及能否運用於考題中。
三、解題寫作說明
法律考試有時不是難在吸收相關專業知識(輸入),反而是難在要如何在短時間內將所學清楚呈現於考卷上(輸出)。因此對於各章節若有建議的寫作模板,或是該章節在寫作上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會另以「解題寫作說明」專欄進行額外說明。
建議搭配作者另一著作《憲法爭點解讀》,及高點雲端影音講解《憲法熱門案例解析》使用,該書將「體系」與「爭點」結合,使讀者們一方面能清楚憲法的思考體系架構、在考場上活學活用,另一方面也將憲法所有最新、經典的爭點一網打盡,讓讀者只藉由一本參考書,就能建立完整的思考架構,在實際考試上能更加得心應手。
【目錄】
第一章 憲法總論與基本國策
第一節 民主國原則
第二節 法治國原則
第三節 基本國策
第二章 基本權總論
第一節 基本權之主體
第二節 基本權之功能
第三節 基本權之第三人效力與國庫效力
第四節 基本權之違憲審查架構
第三章 基本權各論
第一節 平等權(原則)
第二節 人身自由
第三節 居住遷徙自由
第四節 言論自由
第五節 宗教自由
第六節 社會權總論與生存權
第七節 工作權
第八節 財產權
第九節 訴訟權
第十節 參政權
第十一節 未列舉權
第十二節 人民之憲法義務
第四章 權力分立總論
第一節 權力分立相關理論
第二節 我國政府體制
第五章 權力分立各論
第一節 總統
第二節 行政院
第三節 立法院
第四節 司法院
第五節 監察院與考試院
第六節 地方自治
第六章 憲法訴訟
第一節 憲法訴訟制度概論
第二節 聲請程序
第三節 裁判之類型與效力
第四節 其他爭議研究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網羅近十年律師、司法官、法研所、國考刑法等試題,另配合刑法修正,除逐題予以舊題新解,更加入作者自擬的題型。
在編排上,本書不採取傳統總則、分則體系編排,而是採取「法益」的編排方式,由個人法益(包含生命、財產)、社會法益、國家法益等順序編排,將刑法總則打散於各章節當中,以方便考生更易綜合、全盤的瞭解,且於每一章節前面都會有簡單的基本概念講解及複習。
本書除在擬答之後補充最新、重要的實務見解,也在註腳處更新學者的文章,標明學者的看法,除了複習相關概念外,也能達到知新的效果,避免遭到突襲。另延伸閱讀學習,也可以按圖索驥,找出原典更深入的閱讀。本書適合以律師、司法官為考試目標,也適合其他想更深入加強刑法概念、測驗自己實力的高普考、司特三四等考生。另外,若想多練習基礎題型,可參考作者另著《刑法基礎篇解題書》一書;建議可再搭配《刑法爭點解讀》,透過爭點整理的方式,幫助讀者快速理解刑法的體系架構,在準備應試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書特色如下:
一、精選試題
網羅近十年律師、司法官、法研所及國考刑法等試題,依「法益」的編排方式,分析考題趨勢,不僅掌握歷屆考題,同時複習觀念,是成功奪榜的致勝關鍵。
二、旭說從頭
本書針對重要概念,爬梳實務與學說爭議,陪讀者一起進入人生的戰場。
三、關鍵字搜尋
透過詳細分析題目「明示」、「暗示」的關鍵字,並與爭點作連結,讓考生一看到關鍵字,能立即反應出爭點。
四、實戰解析
針對考題解析命題趨勢,深入解析試題精隨,透過作者淺白易懂文字,讓讀者快速吸收並掌握答題技巧。
五、實務補給
許多考題皆由實務見解改編而來,本書蒐集憲法法庭裁判、最高法院重要決議、判例、值得參考價值裁判及高等法院法律座談會決議,補充重要實務見解,提升應考實力。
六、叨叨旭旭
本書作者透過叮嚀,除傳授實例題答題技巧外,釐清易錯觀念,提醒讀者易錯及易混淆觀念,不要掉入陷阱。
七、有圖有真相
將易混淆及重要考點,以體系圖、心智圖、表格、流程圖等方式,將困難的刑法爭議,轉化成易懂圖表,考前快速複習不再煩惱。
【目錄】
第1編 刑法學習方法與解題說明
第1章 刑法學習方法
第一節 刑法總則-抽象概念的理解
第二節 刑法分則-具體爭點的整理
第2章 解題說明
第一節 審題及時間分配的重要
第二節 下標兩大方法
第三節 下標三大特定
第四節 善用關鍵字及罐頭文句
第五節 千萬別「漏」點
第3章 破解新制一百分題型
第一節 考選部評分重點說明
第二節 結語:以成為夠格的實務工作者為目標
第2編 個人法益犯罪
第1章 保護人格法益犯罪
第一節 生命身體之保護
第二節 侵害生命身體之危險犯
第三節 自由權之保護
第四節 社會活動主體之人的保護
第2章 保護財產法益犯罪
第一節 財產犯罪之區辨
第二節 個別財產法益保護
第三節 整體財產法益保護
第3編 社會法益犯罪
第1章 保護公共安全法益犯罪
第一節 公共平穩之保護
第二節 放火罪
第三節 往來安全之保護
第四節 公眾健康之保護
第2章 保護公共信用法益犯罪
第一節 作成名義真正文書之保護
第二節 內容真實文書之保護
第3章 保護善良風俗法益犯罪
第一節 性道德感情之保護
第二節 妨害家庭犯罪
第4章 電腦與網路安全機制信賴之保護
第4編 國家法益犯罪
第1章 保護國家權力作用法益犯罪
第一節 瀆職罪
第二節 妨害國家權力作用犯罪
第三節 司法權正當行使之保護
第5編 競合
第6編 沒收
第7編 刑法之效力
第1章 地的效力
第2章 時的效力
立即查看
8週破解商法學霸筆記書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介紹
三科合一 高效複習
爭點豐富 淺顯易懂
分析考題 靈活運用
考題新穎 篇幅適當
商法三科卻只有100分怎麼複習?
這本幫你搞定!
商法底子不穩直接看題目無法吸收怎麼辦?
白話介紹的豐富爭點先幫你釐清!
看了爭點卻不知該如何分析考題又該怎麼辦?
詳細的答題分析教你如何靈活運用!
上考場要寫出什麼樣的答案?
完整擬答直接示範!
作者簡歷
咖溤
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財經法組
111律師高考海海組前十名
111司法官特考錄取
111司律商事法第一名(77.5分)
【目錄】
自序
本書使用方式
分週進度表
公司法
導 論
第一週 總 論
◎考題一:107北大法研第2題
◎考題二:109臺大法研第1題節錄
◎考點直擊
補充1:企業社會責任相關
壹、企業社會責任(§1Ⅱ)
【觀念釐清】企業社會責任的意義及緣由
【觀念釐清】引進企業社會責任於我國法下具體落實的情形
爭點:企業捐贈的問題
貳、社會企業
【觀念釐清】社會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區別
考題直擊站:105北大法研
補充2:公司權利能力限制相關
壹、轉投資限制(§13)
【觀念釐清】轉投資限制體系圖
爭點:公司是否得轉投資合夥事業而成為隱名合夥人?
爭點:違反轉投資限制規定之效果?
考題直擊站:99東吳法研
貳、借貸之限制(§15)
爭點:員工得否向公司預借薪資?
爭點:違反借貸限制之效果
參、保證之限制(§16)
爭點:債務承擔、物上保證、票據背書、隱存保證是否為保證限制之範圍?
補充3:實質董事(§8Ⅲ)
壹、實質董事概說:
【觀念釐清】實質董事的意義及引進的理由
【觀念釐清】事實上董事與影子董事之意義
貳、實質董事相關爭議:
爭點:實質董事如何認定?
爭點:§27Ⅰ和§8Ⅲ適用的問題
爭點:實質董事的義務與責任
爭點:實質董事規定與關係企業專章的關係
補充4:受託義務(Fiduciary Duty)與公司之侵權能力
壹、受託義務(Fiduciary Duty)概說(§23Ⅰ)
【觀念釐清】受託義務的意義及緣由
貳、注意義務(Duty of Care)
【觀念釐清】注意義務之內涵
爭點:負有監督義務的行為主體為何人?
參、忠實義務(Duty of Loyalty)
【觀念釐清】忠實義務之內涵
肆、受託義務的司法審查標準
【觀念釐清】受託義務與司法審查標準的關係
【觀念釐清】注意義務的審查標準─商業判斷法則(Business Judgment Rule,簡稱BJR)與加強司法審查(Enhanced Scrutiny)
【觀念釐清】忠實義務的審查標準─整體公平(Entire Fairness)
爭點:商業判斷法則是否適用於刑事案件?
伍、公司之侵權能力(§23Ⅱ)
爭點:公司之侵權責任定位
爭點:股東得否依公司法§23Ⅱ向公司請求損害賠償?
考題直擊站:110政大法研
考題直擊站:102律師
補充5:法人股東
壹、法人董監事與法人代表董監事(§27)
【觀念釐清】法人董事與法人代表董事之區別
貳、法人股東的相關爭議別
爭點:控制公司與從屬公司得否同時分別當選他公司之董事與監察人
爭點:違反§27Ⅱ但書之效果?(兼論違反證交法§26-3Ⅱ之效果?)
補充6:經理人
壹、經理人的認定
爭點:經理人應如何認定?
貳、經理人之職權
爭點:經理人之職權範圍
考題直擊站:101政大法研
考題直擊站:95高考法制第1題節錄
考題直擊站:107律師
第二週 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會
◎考題:改編自108司律第1題、109北大法研第1題
◎考點直擊
補充1:股東會召集權人
壹、少數股東
爭點:§173Ⅳ「其他理由,致董事會不能召集股東會」的解釋
爭點:於依§173經主管機關核准之股臨會中,以臨時動議提出主管機關許可以外之事項並為決議,其效力如何?
貳、持有過半數股份之股東
爭點:與證交法§43-5Ⅳ之適用關係
爭點:無表決權股得否作為召集權人?
爭點:外資得否「分拆」作為召集權人
參、監察人
爭點:監察人召集權
爭點:監察人違法召集股東會效力
考題直擊站:106律師節錄
補充2:股東提案權
爭點:一案的認定(以解任董事為例)
爭點:何謂§172-1Ⅳ①所稱「該議案非股東會所得決議」?
爭點:若屬「非股東會所得決議」事項,董事會是否仍得列入議案?
考題直擊站:107司法官第1題
補充3:表決權拘束契約
【觀念釐清】表決權拘束契約有效性審查步驟
爭點:未定期限的表決權拘束契約是否「必」因違反公序良俗而無效?
考題直擊站:110臺大法研節錄
考題直擊站:改編自109北大法研
補充4:讓與主要之營業或財產相關爭議
爭點:§185Ⅰ②「主要部分」之認定標準
爭點:違反§185行為效力之問題
考題直擊站:改編自103司法官第1題
補充5:股東會決議與瑕疵
壹、股東會決議
爭點:公司得否以章程提高股東會普通決議門檻?
考題直擊站:111東吳第1題
貳、股東會決議瑕疵相關爭議
爭點:股東會決議出席數未達最低法定數額(定足數),該決議效力如何?
爭點:無召集權人召集的股東會效力如何?
爭點:有瑕疵之董事會所召集之股東會決議效力如何?
爭點:§189-1相關解釋上爭議
爭點:得否以新的股東會決議追認有瑕疵而得撤銷的股東會決議?
考題直擊站:111司律第1題
第三週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與董事會、監察人
◎考題:109臺大法研節錄
◎考點直擊
補充1:董事的選任與解任
壹、董事的選任
【觀念釐清】累積投票制
【觀念釐清】董事提名制(§192-1)
爭點:可否於股東會決議縮減董事席次並於當次即適用?
爭點:可否分期改選董事?
爭點:董事資格的限制
考題直擊站:100臺大法研第3題
考題直擊站:112臺大法研丙、辛組第3題節錄
貳、董事的解任
【觀念釐清】董事的解任概說
爭點:股東會決議解任董事時,被解任董事是否須迴避?
爭點:決議解任損害賠償範圍
爭點:投保中心得否對「已卸任」董事提起裁判解任之訴?
考題直擊站:改編自100北大法研第3題
補充2:董事的義務與權限
爭點:§209「對股東會說明其行為之主要內容」和證交法§26-1「說明其主要內容」的解釋
爭點:董事是否有資訊權?其範圍為何?
考題直擊站:改編自100司法官
補充3:董事之責任追訴
爭點:監察人代表公司訴訟與利益衝突
爭點:監察人得否主動依公司法§213代表公司對董事提起訴訟?
補充4:董事會決議
爭點:有召集程序瑕疵的董事會決議效力
爭點:公發公司可否以臨時動議解任董事長?
爭點:非公發公司得否以臨時動議解任董事長?
爭點:公司每屆第一次董事會的召集權
爭點:董事會與股東會權限劃分
考題直擊站:111政大法研第1題
考題直擊站:111臺大法研丙、辛組第1題
補充5:關係人交易
壹、§206的相關爭議
爭點:§206Ⅱ「有自身利害關係」的解釋
爭點:§206Ⅲ「與董事具有控制從屬關係之公司」的解釋
爭點:§206Ⅲ「控制」應如何解釋?
爭點:§206Ⅲ的情形,董事是否須迴避表決?
貳、§223的相關爭議
【觀念釐清】§223適用前提
爭點:監察人依§223代表公司為該法律行為前,是否應先經董事會決議?監察人是否有實質決定權或審查權?
爭點:須由監察人共同代表或是得由各監察人單獨代表?
爭點:違反§223之對外交易行為效力?
考題直擊站:109政大法研第5題
考題直擊站:113北大法研第3題
考題直擊站:113臺大法研丙、辛組第1題
補充6:監察人
第四週 其他公司法重要爭議
◎考題:112司律第1題
◎考點直擊
補充1:其他股份有限公司相關爭議
壹、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
【觀念釐清】發起設立與募集設立的程序
爭點:發起人的認定
爭點:公司設立登記前以公司名義所為的法律行為其效力的歸屬
考題直擊站:111北大法研
貳、資本制度與股份
【觀念釐清】資本三原則
【觀念釐清】各種特別股於不同組織型態下的合法性
考題直擊站:108北大法研
爭點:進行同額減資與增資的程序
爭點:股份逆向分割
考題直擊站:張心悌老師文章改編
參、揭穿公司面紗
【觀念釐清】揭穿公司面紗概說
爭點:有關揭穿公司面紗的重要實務見解
補充2:企業併購
爭點:股東得否就「公司合併」為提案?
爭點:得否以臨時動議提出終止合併案?
爭點:釋字第770號解釋相關爭議
考題直擊站:109司律第1題
補充3:關係企業
【觀念釐清】關係企業基本觀念
爭點:何謂「不合營業常規或其他不利益之經營」?
考題直擊站:109東吳法研第2題
補充4:有限公司
【觀念釐清】有限公司的重要基本觀念(會考!)
【觀念釐清】2018年修法重點
爭點:有限公司股東出資轉讓限制是否適用於繼承的情形?
爭點:有限公司股東轉讓出資給其他股東是否須其他股東表決權過半數同意?
爭點:有限公司變更組織為股份有限公司後的第一次股東會應如何召集?由誰召集?
證交法
導 論
第五週 總則與有價證券募集、發行、私募及買賣
◎考題:改編自110臺大法研第3題
◎考點直擊
補充1:有價證券相關
壹、有價證券之募集與發行
【觀念釐清】有價證券認定的實務現況
爭點:投資契約是否為證交法的有價證券?
爭點:連動債是否為證交法的有價證券?
爭點:證券型虛擬通貨
爭點:TDR是否為證交法的有價證券?
考題直擊站:111東吳法研第3題
貳、私 募
【觀念釐清】募集與私募的區分
爭點:違法轉售效力
參、公開收購
爭點:強制公開收購預定取得的解釋
考題直擊站:103司法官第5題
補充2:公司治理相關
【觀念釐清】審計委員會獨立董事職權新修法
補充3:證券詐欺
壹、民事責任
【觀念釐清】證券詐欺概說
爭點:是否包含行為人過失的情況?
貳、刑事責任
爭點:是否包含行為人過失的情況?
補充4:財報不實
壹、民事責任
爭點:財報不實次要行為人
爭點:董事免責抗辯
爭點:「主要內容」的解釋
爭點:會計師事務所是否應負連帶賠償責任?
爭點:交易因果關係的判斷
爭點:持有人是否得主張「詐欺市場理論」?
爭點:損失因果關係的判斷
爭點:損害賠償計算方法?
爭點:與有過失問題
貳、刑事責任
爭點:是否以具有「重大性」為必要?
補充5:公開說明書不實
壹、民事責任
爭點:§32適用範圍?
爭點:財務預測重大性判斷
爭點:「善意之相對人」的範圍?
貳、刑事責任
爭點:§32適用範圍?
考題直擊站:111司律
考題直擊站:112北大法研第3題
考題直擊站:104律師第4題
考題直擊站:110司律第3題
第六週 市場不法行為
◎考題:106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考點直擊
補充1:操縱市場
壹、違約不交割
【觀念釐清】違約不交割概說
爭點:不履行交割的解釋
爭點:足以影響市場秩序的解釋
貳、沖洗買賣(相對成交)
【觀念釐清】沖洗買賣概說
爭點:相對成交的解釋
爭點:如何認定本款的意圖?
參、相對委託
【觀念釐清】相對委託要件釐清
肆、連續交易
【觀念釐清】連續交易概說
爭點:意圖如何認定?
爭點:高價買入與低價賣出的認定
爭點:「連續」的解釋
爭點:有影響市場價格或市場秩序之虞
伍、散布流言
【觀念釐清】構成要件釐清
【觀念釐清】實務案例
考題直擊站:103律師
補充2:短線交易
爭點:何時具備董事、監察人、經理人身分才適用本條?
爭點:如何認定10%大股東?
爭點:配偶間10%大股東的認定
爭點:配偶因短線交易歸入權所生的債務是否應共同負擔?
爭點:短線交易中「賣出」的認定
【觀念釐清】利益的計算
考題直擊站:105律師
補充3:內線交易
壹、內線交易基礎理論介紹
【觀念釐清】美國法制(關係論)
【觀念釐清】歐盟法制(市場論)
爭點:目前現行法制採何種理論?
貳、內線交易責任主體
爭點:基於職業關係獲悉消息之人
爭點:偶然聽聞內線消息是否為§157-1Ⅰ所稱「從前四款所列之人獲悉消息之人」?
爭點:間接受領人是否為§157-1Ⅰ⑤之人?
爭點:因正當業務行為傳遞消息
爭點:法人是否為內線交易責任主體?
爭點:關聯股票的內線交易(又稱影子交易、替代性交易)
考題直擊站:106律師第1題節錄
考題直擊站:111政大法研第3題
考題直擊站:113北大法研第2題
參、內線消息
爭點:重大性的判斷
爭點:明確性的判斷
爭點:消息公開方式
考題直擊站:100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考題直擊站:108司律第2題
肆、內線交易主觀要件
爭點:實際知悉的解釋
爭點:預定交易計畫免責抗辯
考題直擊站:105政大法研第2題
伍、刑事責任
爭點:犯罪所得計算
保險法
導 論
第七週 總論與損害保險總論
◎考題:111北大財經法組第4題
◎考點直擊
補充1:保險契約的性質
爭點:保險契約是要式契約還是不要式契約?
爭點:保險契約是諾成契約還是要物契約?
爭點:人壽保險中預繳第一期保費的爭議
爭點:最大善意原則得否作為保險人免責事由?
爭點:保險人得否主張過失相抵?
考題直擊站:106北大法研
考題直擊站:110政大法研第1題
補充2:保險利益
爭點: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
爭點:保險利益存在對象
爭點:保險利益存在時點
爭點:人身保險中變更要保人時,新要保人對被保險人是否須具有保險利益?
爭點:借名投保的法律關係
考題直擊站:107司法官第3題節錄
補充3:保險代位
【觀念釐清】保險代位理論基礎與性質
爭點:保險代位債權移轉範圍(被保險人的保護)
爭點:妨礙代位
考題直擊站:109北大法研第4題
補充4:複保險
【觀念釐清】複保險的立法意旨
【觀念釐清】複保險的要件
爭點:是否適用於消極保險?
爭點:是否適用於人身保險?
爭點:複保險的判斷時點?
爭點:惡意複保險的「契約無效」如何解釋?
考題直擊站:106司法官第2題節錄
考題直擊站:改編自102律師第3題第1小題
補充5:告知義務
【觀念釐清】告知義務理論基礎
爭點:告知義務範圍的問題(與調查義務的調和)
爭點:保險業務員的告知受領權
爭點:§64Ⅱ但書因果關係抗辯的解釋
爭點:健康保險違反告知義務的解除權
爭點:故意拖過兩年
爭點:保險法§64和民法§92的是否為特別規定與普通規定關係?
考題直擊站:109司律第2題
考題直擊站:111司律第2題
補充6:危險增加通知義務
【觀念釐清】危險增加的認定
【觀念釐清】危險增加的種類
爭點:是否只要一有危險增加,保險人就可以終止契約?
爭點:違反危險增加通知義務的法律效果
考題直擊站:101臺大法研丙、辛組第1題節錄
補充7:特約條款
爭點:隱藏性義務的揭穿
爭點:揭穿隱藏性義務的後續問題
考題直擊站:110司律第2題
補充8:超額定值保險
爭點:超額定值保險的問題
考題直擊站:汪信君老師文章改編
第八週 各 論
◎考題:109臺大法研第2題
◎考點直擊
補充1:人壽保險
【觀念釐清】§105的適用前提
爭點:§105書面同意的放寬解釋
爭點:未成年人得否由法定代理人代為書面同意?
【觀念釐清】未成年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的喪葬費用保險
爭點:§109Ⅲ「故意自殺」的解釋
爭點:是否因保險人未通知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等利害關係人而使人壽保險契約不停效?(兼論保險法§116新修法)
爭點:停效可保證明
爭點:解約金與強制執行
考題直擊站:112北大法研第4題
考題直擊站:111東吳法研
考題直擊站:106司法官第2題第1小題
考題直擊站:113政大法研第4題
考題直擊站:111年政大法研第4題
考題直擊站:112司律第2題
補充2:健康保險
爭點:保險法§127是否以被保險人知悉自己已罹患疾病為要件?
爭點:保險法§127的適用範圍
爭點:住院必要性
補充3:傷害保險
【觀念釐清】意外事故的認定
爭點:嘔吐物反逆阻塞呼吸道
爭點:高山症
爭點:吸食強力膠
爭點:攝護腺癌手術後尿失禁
爭點:因果關係
考題直擊站:107政大法研
立即查看
5回破解身分法(含家事事件法)學霸筆記書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介紹
五回主題,30天衝刺
直擊考點,爭點濃縮
淺白解說,快速吸收
最新考題,精簡作答
身分法與家事事件法彙整,實體、程序一本書主義。
學說實務不一樣,筆者白話給你講。
寫題起頭難,手把手帶你看考點,擬答分量寫的完。
新見解都給你整理,大考當前4週救急。
作者簡歷
梁言
政大法研所民法組
律師高考及格
司法官特考及格
高考三級(法制類科)及格
【目錄】
初版序
本書使用方式
分回進度表
第一回 親屬通則、婚姻制度
考點1:身分法原理原則
題型透析1:112高考法制第1題
題型透析2:106高考戶政第2題
考點2:單純婚約、婚姻成立之積極、消極要件
題型透析1:109書記官四等第2題
題型透析2:107家事官第2題節錄、改編
題型透析3:106家事官第2題改編
題型透析4:108政大法研(民事身分法與民事訴訟法)第1題
1234再來一次:112臺大法研(民法A)第3題
考點3:婚姻成立、解消之相應效力
題型透析1:112司律第2大題節錄
1234再來一次:103家事官第2題
1234再來一次:111臺大法研(民法A)第3題
題型透析2:111司律第2大題節錄
題型透析3:110司事官三等(法律事務組)第3題
題型透析4:105律師第3題節錄
1234再來一次:104律師第3題節錄
題型透析5:110北大法研(民法A)第4題改編
1234再來一次:108地特三等法制第2題
1234再來一次:113政大法研(民事身分法與民事訴訟法)第1題
第二回 父母子女親屬關係
考點1: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
題型透析1:111司事官三等(法律事務組)第4題
題型透析2:108司律第2大題節錄
題型透析3:105司法官第3題
1234再來一次:111政大法研(民事身分法與民事訴訟法)第1題
題型透析4:106家事官第3題
考點2:收養子女
題型透析1:107司法官第1大題節錄
題型透析2:103家事官第3題
考點3:父母之權利義務
題型透析1:106律師第2題節錄
題型透析2:105律師第3題改編
第三回 監護、扶養問題
考點1:未成年人監護
題型透析1:106律師第2題節錄
1234再來一次:105地特四等財稅行政第2題
題型透析2:103書記官三等第4題
考點2:特殊情形──成年人監護
考點3:扶養
題型透析1:102律師第3題
題型透析2:108地特三等戶政第3題
題型透析3:109臺大法研(民法A)第3題
1234再來一次:104升官等薦任戶政第3題
題型透析4:104普考財稅行政第2題改編
第四回 繼承、遺囑專章
考點1:繼承之發生與繼承人的確立
題型透析1:106家事官第1題
題型透析2:108司律第2大題
題型透析3:106司事官(法律事務組)第4題
題型透析4:106政大法研(民事身分法與民事訴訟法)第1題
考點2:確立後之遺產繼承、分配
題型透析1:111司律第2大題節錄
題型透析2:104司法官第3題
題型透析3:107家事官第3題改編
題型透析4:103司法官第3題
考點3:遺產之清算、拋棄
題型透析1:107司事官三等(法律事務組)第4題
1234再來一次:105司事官三等(法律事務組)第4題
題型透析2:101律師第3題
1234再來一次:109政大法研(民事身分法與民事訴訟法)第4題
題型透析3:104律師第3題節錄
考點4:遺囑之方式、內容、限制以及其他死後財產爭議
題型透析1:112司事官三等(法律事務組)第3題
題型透析2:109司事官三等(法律事務組)第4題
題型透析3:102高考法制第2題
1234再來一次:100律師第3題
題型透析4:107司法官第1大題節錄
1234再來一次:111臺大法研(民法B)第3題
題型透析5:110司律第2大題
題型透析6:112臺大法研(民法B)第3題
第五回 實體、程序法綜合題
考點1:家事事件法通則
題型透析1:106家事官第2題
題型透析2:102律師第5題
1234再來一次:112高考法制第1題
考點2:婚姻事件類型
題型透析1:104司法官第2題
題型透析2:103公證人第4題
考點3:認領、否認、收養子女類型
題型透析1:109司律第2大題
1234再來一次:105政大法研(民事身分法與民事訴訟法)第3題
題型透析2:104律師第2題
題型透析3:104家事官第3題改編
考點4:請求扶養費類型
題型透析1:107律師第2大題
題型透析2:108高考法制第2題
考點5:家事事件法精選見解回顧
立即查看
2024實務最前線民法X民訴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精選近年最高法院裁判,以條文體系分類排列,將其中可能命題的潛在爭點萃取而出。為達到考前複習之功效,除對於爭點進行整理、分析外,亦一併介紹與爭點附連的重要基本概念、法條,適時以表格呈現,並延伸更多思考,幫助讀者們於短時間內掌握近期熱門考點。
包括:
●裁判要旨
摘要最高法院裁判重點,快速掌握實務見解
●法條速覽
涉及法條一網打盡,一併複習條文概念
●爭點說明
點出判決所涉考點,解析實務與學理各方說法
《精選實務》
私法自治與契約自由、推定租賃關係之給付租金期間、拍賣最高限額抵押物裁定之執行力客觀範圍、故意侵權行為與與有過失原則、寵物被害之非財產上損害、終止姻親關係、限制唯一有責配偶請求裁判離婚、未成年子女在家事程序之正當程序保障
【目錄】
.民法總則編.
1 交易相對人之特定;借名登記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82號判決
2 人格權除去侵害請求權不受時效限制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677號判決
3 社團總會普通決議有無出席人數限制?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20號判決
4 意思表示不成立、意思表示有瑕疵與意思表示不合致之區別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400號判決、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066號判決、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431號判決、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759號判決
5 私法自治與契約自由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53號判決
6 無權代理人繼承本人,是否得拒絕承認該無權代理行為?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283號判決
7 消滅時效─民法第128條之起算方式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再字第47號判決
8 消滅時效─時效抗辯權與誠信原則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2434號判決
.民法債編.
1 經由第三人媒介意思表示是否成立分管契約?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291號判決
2 不當得利;使用借貸契約債權物權化?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051號判決
3 不當得利─利益型態變更與消滅時效計算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6號判決
4 不當得利與扶養義務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028號判決
5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範圍與不當得利返還範圍之比較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790號判決
6 侵權行為─法人單獨侵權責任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035號判決
7 侵權行為─物之使用利益喪失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402號判決
8 侵權行為─民法第197條之起算方式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939號判決
9 侵權行為─故意侵權行為與與有過失原則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394號判決
10 侵權行為之態樣以及時效起算時點、消滅時效權利濫用;舉證責任之轉換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267號判決
11 侵權行為─往來交易安全義務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148號判決
12 侵權行為──詐欺他人訂立契約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150號判決
13 侵害名譽權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98號判決
14 侵害名譽權─網路平台服務提供者之作為義務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015號判決
15 被遺忘權之發展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62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上字第1160號判決
16 何謂詐害債權?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618號判決
17 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認定與無效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166號判決(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認定)、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472號判決(定型化契約條款之無效)
18 懲罰性賠償金之損害額是否包括非財產上損害?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680號裁定
19 廣告內容是否成為契約內容之一部?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201號判決
20 寵物被害之非財產上損害
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消上易字第8號判決
21 侵權行為與債務不履行之競合;消費者保護法之保護對象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15號判決
22 民法第227條之2之性質與權利行使期間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454號判決
23 約定排除調整條款之效力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61號判決
24預示拒絕給付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0號判決
25出租人瑕疵擔保責任之判斷時點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52號判決
26推定租賃關係之給付租金期間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013號判決
27債權物權化公式之最新發展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821號判決
28民法第495條損害賠償範圍以及要件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412號判決
29承攬法律關係之過失相抵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769號判決
30違約金適用民法第514條時效?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638號判決
31借名登記之內、外關係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137號判決
.民法物權編.
1善意受讓制度的侷限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061號判決
2民法第796條之1越界建築;不當得利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931號判決
3袋地通行權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168號判決、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215號判決
4民法第793條之適用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437號判決
5違反優先承購權通知義務之損害賠償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大上字第2169號裁定
6共有物分割請求權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93號判決
7法定地上權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651號判決
8讓與擔保與借名登記之不同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132號判決
9 金融機構(債務人)於受債權質權設定通知時,是否須告知質權人其將來可能行使抵銷權,始得行使抵銷權?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039號判決
.民法親屬繼承編.
1限制唯一有責配偶請求裁判離婚
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4號、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612號判決
2終止姻親關係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簡抗字第79號裁定、最高法院112年度台簡抗字第106號裁定
3收養之要件;舉證責任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04號判決
4自幼撫養為子女者之收養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1719號裁定
5強制認領生父之主觀意思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759號判決
6監護人之代理權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90號判決
7民法第1069條但書之限縮解釋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880號判決
8代位撤銷拋棄繼承或遺產分割協議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650號判決
9死因贈與相關爭點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731號判決、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721號裁定
10撤銷贈與權之性質與繼承
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重家上更1字第5號判決、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87號判決 ‧
11撤銷遺贈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48號判決
12遺囑信託
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家上字第393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97年度重家上字第5號判決
13剩餘財產差額分配額之酌減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561號判決、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817號判決
.民事訴訟法+家事事件法.
1共同被告之國際審判管轄權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1084號裁定、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693號裁定
2客觀訴之合併與專屬管轄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字第51號裁定
3管委會之當事人適格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087號判決
4公同共有關係之當事人適格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200號判決
5拒絕成為固有必要共同訴訟共同原告之後續程序
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重上字第338號判決、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1081號裁定
6連帶債務共同訴訟人上訴與撤回上訴之效力
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重上字第418號判決
7反訴之當事人適格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1244號裁定
8爭點效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451號判決、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37號判決
9爭點簡化協議之對象與合意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817號判決
10辯論主義與事案解明義務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86號判決、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166號判決
11私人不法取證之證據能力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326號判決、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663號判決
12第二審始提出時效抗辯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29號判決
13拍賣最高限額抵押物裁定之執行力客觀範圍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大字第1069號裁定
14任意訴訟擔當之再審當事人適格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257號裁定
15撤銷不當保全程序之損賠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687號判決
16離婚事件所適用之法理;身分訴訟之判決效力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851號判決
17家事訴訟事件反請求之被告適格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802號判決
18未成年子女在家事程序之正當程序保障
111年憲判字第8號【改定親權事件暫時處分案】、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366號判決、最高法院111年度台簡抗字第304號裁定
立即查看
2024實務最前線刑法X刑訴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詳盡蒐錄近期最高法院具有參考價值之刑事裁判,並將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判決與刑事大法庭裁定均一併納入,讓讀者能在考前的黃金期間速覽近期實務見解之趨勢要點,而有助於讀者精確掌握考試脈動。
《廣泛蒐錄實務見解》
本書主要蒐錄近三年對於考試上有正相關之實務見解,並輔以五年內具有重要性的刑事裁判,將刑事實體法及程序法之相關實務現況,完整呈現予讀者而不會掛一漏萬。
《橫向聯繫裁判要旨》
本書全面性篩選近期重要的刑事裁判,並統合相類似之爭點而以章節性、主題式之樣貌呈現,藉此凸顯刑事法中必讀的實務要點,使讀者得以有系統地獲悉相關實務趨勢脈動。
《縱向建構思維邏輯》
本書蒐錄的最新實務見解,除有節錄裁判要旨外,並適度整理裁判之論理內涵,讓讀者能清楚瞭解實務見解背後的思維邏輯,以培養迅速的臨場反應而得應付詭譎多變的考試題型。
精選實務:共同正犯脫離案、無期徒刑假釋撤銷後執行殘餘刑期案、聚眾施強暴脅迫罪之構成要件釋疑案、公然侮辱罪釋憲案、誹謗罪釋憲案、刑事訴訟程序法官迴避案、律師事務所搜索案、未到庭證人警詢陳述之證據能力案、一部上訴之法院訴訟闡明及照料義務案
【目錄】
.刑法總則─刑事論罪.
1 從舊從輕原則
Q1 從舊從輕原則適用之時機?
2 刑法效力
Q1 在中國或港澳地區犯罪,是否為我國刑法效力所及?
3 立法解釋
Q1 身分公務員的認定標準為何?
Q2 公營事業承辦、監辦採購等人員是否屬授權公務員?
Q3 金融機構代收稅款人員所蓋印之繳款書收據聯,是否屬公文書?
Q4 重傷的認定標準及時點為何?
4 構成要件與犯罪類型
Q1 抽象危險犯、具體危險犯及適性犯之分野?
Q2 客觀處罰條件與客觀不法構成要件要素之分野?
5 不純正不作為犯
Q1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前提成立要件為何?
Q2 保證人地位之來源?
Q3 過失不純正不作為犯之要件釋疑?
6 未遂犯
Q1 未遂犯之著手判斷標準?
Q2 如何判斷不能未遂中的無危險?
Q3 中止未遂與障礙未遂之分野與適用?
7 過失犯
Q1 過失犯之成立要件釋疑?
Q2 何謂超越承擔過失?
8 法定阻卻違法事由
Q1 依法令之行為之適用要件釋疑?
Q2 正當防衛之現在不法侵害究係於何時開始?
Q3 發生挑唆防衛之情況時,行為人之防衛順序為何?
Q4 緊急危難情狀下之雙重性犯罪評價釋疑?
9 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
Q1 阻卻構成要件同意與阻卻違法承諾之分野?
Q2 憲法基本權衝突之價值衡量結果,得否作為阻卻違法事由?
10 不法意識
Q1 不法意識之概念?
Q2 填補空白刑法之行政規章或命令,如何影響不法意識?
11 原因自由行為
Q1 原因自由行為之類型?
Q2 原因自由行為之適用要件?
12 錯誤
Q1 等價客體錯誤的法律效果?
Q2 事實錯誤與禁止錯誤之分野?
Q3 空白刑法補充規範之錯誤,係屬事實錯誤抑或禁止錯誤?
13 共同正犯
Q1 共同正犯之成立要件?
Q2 預備犯是否得成立共同正犯?
Q3 著手後之共同正犯應如何脫離?
14 幫助犯
Q1 幫助犯之成立要件?
Q2 幫助犯之因果關係如何判斷?
15 競合論
Q1 競合判斷體系之審查流程?
16 法條競合
Q1 法條競合的分野與內涵?
Q2 法條競合中應如何選擇最妥適且充分評價之刑法條文予以論罪?
17 實質競合
Q1 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規定「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之釋疑?
Q2 數罪併罰之各罪該當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者,審判中得否定應執行刑?
Q3 數罪併罰之定應執行刑裁定,在何種情形下構成一事不再理原則之例外?
.刑法總則─刑事制裁
1 累犯
Q1 累犯加重規定,有無違反一行為不二罰原則?
Q2 累犯不分情節一律加重最低本刑規定,有無違反罪刑相當原則?
Q3 累犯更定其刑規定,有無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
Q4 不符合刑法第59條之累犯個案,始得援引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
2 自首
Q1 犯罪未發覺前得為自首,關於犯罪是否發覺之認定?
Q2 單一案件之一部犯罪事實未經發覺者,是否仍得適用自首規定?
3 緩刑
Q1 刑法第74條第1項所稱受2年以下有期徒刑之宣告,係指為何?
Q2 行刑權時效完成後5年內未曾故意犯罪,得否類推適用緩刑規定?
4 假釋
Q1 受假釋人因故意更犯罪而一律撤銷其假釋,有無違反比例原則?
Q2 未逾1年之羈押日數不算入已執行期間內,是否違反平等原則?
Q3 無期徒刑假釋經撤銷後一律執行固定殘餘刑期25年,有無違反比例原則?
5 時效
Q1 適用修正前刑法追訴權時效之犯人不明案件,所為調查仍係行使追訴權?
Q2 追訴權時效之起算日為何?
Q3 法院變更起訴法條是否影響追訴權時效之起算?
Q4 行刑權時效之期間、停止原因及消滅,可否目的性擴張其適用範疇?
6保安處分
Q1 性犯罪者之強制治療期間,有無違反法律明確原則及比例原則?
Q2 保安處分之強制工作制度,是否違反比例原則及憲法明顯區隔原則?
Q3 因精障而成限制責任能力之人如已受刑罰宣告,即無再施以監護之必要?
.刑法總則─沒收
1沒收論
Q1 沒收適用裁判時法律,有違罪刑法定、不溯及既往及信賴保護等原則?
Q2 沒收之基本思維?
Q3 沒收之執行時效可否中斷或停止?
2共同正犯沒收
Q1 數人共同犯罪時,對於違禁物、犯罪物應如何諭知沒收?
Q2 數人共同犯罪時,對於犯罪所得應如何諭知沒收?
Q3 對於未參與和解賠付之共同正犯,得否諭知沒收或追徵?
3第三人沒收
Q1 第三人沒收之前提要件?
4供犯罪所用之物
Q1 對於供犯罪所用之物,應如何解釋?
5犯罪所得
Q1 犯罪所得歸屬於何人,應如何認定?
Q2 犯罪行為人與第三人間就犯罪所得沒收之競合,應如何為處理?
Q3 犯罪所得應如何計算?
Q4 犯罪所得之孳息得否沒收?
6利得沒收封鎖效果
Q1 犯罪所得發還被害人之解釋?
Q2 被害人如放棄民事求償權,應否宣告沒收?
Q3 犯罪行為人若僅對於部分被害人為賠付,應否宣告沒收?
Q4 被害人之民事求償權僅部分受償時,應否諭知沒收?
7估算認定犯罪所得及追徵之範圍與價額
Q1 就犯罪所得及追徵之範圍與價額為估算認定者,前提要件為何?
8過苛調節條款
Q1 特別刑法中之義務沒收,得否適用過苛調節條款?
9第三人對沒收標的存有權利
Q1 第三人對沒收標的之權利不受影響,應如何為解釋?
.刑法分則─國家法益
1賄賂罪
Q1 賄賂罪之職務上行為,應如何認定?
Q2 立法委員之職務上行為?
Q3 地方各級民意代表之職務上行為?
Q4 民意代表受託於議場外對行政機關為關說,是否屬其職務上之行為?
Q5 貪污行為人繳回全部所得賄賂,但未繳交不正利益,應否減輕其刑?
Q6 賄賂罪之對價關係,應如何認定?
2圖利罪
Q1 司法警察是否因轄區不同、勤務不同,即影響主管事務之認定?
Q2 圖利罪之不法利益內涵為何?
Q3 公務員故意不予查報違章建築之行為,是否存有圖利罪之不法利益?
3妨害投票罪
Q1 投票行賄罪之成立要件?
Q2 候選人於競選期間所提出之競選政見,何情形會構成投票行賄罪?
Q3 議員當選人行賄後因故不予宣誓就職,是否成立投票行賄罪?
Q4 以家戶作為投票賄賂之對象,是否影響投票交付賄賂罪之成立?
Q5 虛偽遷徙戶籍投票罪之構成要件釋疑?
Q6 因支持親屬競選而虛遷戶籍,得否阻卻虛偽遷徙戶籍投票罪?
4聚眾施強暴脅迫罪
Q1 聚眾施強暴脅迫罪之構成要件釋疑?
Q2 聚眾施強暴脅迫罪之共同正犯概念及競合關係?
5誣告罪
Q1 普通誣告罪與未指定犯人誣告罪之區別?
Q2 誣告罪主觀犯意之判斷依據?
.刑法分則─社會法益
1妨害公眾往來安全罪
Q1 妨害公眾往來安全罪中所稱之他法,概念為何?
Q2 妨害公眾往來安全罪與不能安全駕駛罪之法條適用?
2交通事故逃逸罪
Q1 交通事故逃逸罪之保護法益?
Q2 交通事故逃逸罪中所稱之逃逸,概念為何?
3偽造有價證券、文書、特種文書、署押罪
Q1 在本票上簽署非戶籍登記之姓名,是否成立偽造有價證券罪?
Q2 刑法上所稱之文書,要件為何?
Q3 獲得他人授權處理事務,於其死亡後得否再以該他人名義製作文書?
Q4 特種文書之本質及認定標準?
Q5 刑法上署押之定義
4公務員登載不實罪
Q1 公務員登載不實罪之公文書解釋?
Q2 公務員登載不實罪與變造公文書罪之分野?
Q3 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中,形式審查與實質審查之區辨?
Q4 合法繼承人以不實資料辦理繼承登記者,是否成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
5略誘罪
Q1 父母之一方私自攜其未成年子女離去共同居住處所,是否成立略誘罪?
6賭博罪
Q1 私人住宅是否屬於賭博罪之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場所?
Q2 包庇賭博罪之要件釋疑?
.刑法分則─個人法益
1妨害幼童發育罪
Q1 妨害幼童發育罪之凌虐定義?
Q2 妨害幼童發育罪之加重結果犯成立要件?
2遺棄罪
Q1 傷害致死罪與遺棄致死罪之分野?
Q2 違背義務遺棄罪之成罪釋疑?
3強制性交罪
Q1 性自主權之內涵?
Q2 強制性交罪中有關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應如何解釋?
Q3 對未滿14歲男女為強制性交之加重處罰,是否包含剛滿14歲之男女?
Q4 侵入住宅犯強制性交罪之構成要件釋疑?
Q5 強制性交罪之著手時點認定?
4強制猥褻罪
Q1 強制猥褻行為是否以觸碰被害人身體為必要?
Q2 醫生利用觸診遂行猥褻行為,是否屬於其他違反意願之方法?
Q3 強制猥褻罪與突襲觸摸罪之分野?
5強制罪
Q1 強制罪之違法性審查要素?
6妨害秘密罪
Q1 妨害秘密罪章中關於秘密之要件?
Q2 駕駛汽車於公共道路上,是否屬於無故竊錄罪之非公開活動?
Q3 使用GPS追蹤器蒐集車輛移動之信息,是否侵害駕駛人之隱私權?
Q4 使用GPS追蹤器蒐集車輛信息,是否屬於無故竊錄罪之竊錄行為?
Q5 無故竊錄罪中所稱之無故,概念為何?
Q6 洩漏工商秘密罪中所稱之工商秘密,概念為何?
7妨害名譽罪
Q1 公然侮辱罪之保護法益及侮辱行為意涵?
Q2 公然侮辱罪之審查流程?
Q3 誹謗罪之免責條件釋疑?
Q4 行為自我負責原理在誹謗罪中之運用?
8妨害信用罪
Q1 妨害信用罪之構成要件釋疑?
9竊佔罪
Q1 竊佔罪中所稱之竊佔,概念為何?
10詐欺罪
Q1 詐欺取財罪中所稱之交付,概念為何?
Q2 騙取他人簽附條件買賣契約並交付標的物,該當詐欺取財/得利罪?
Q3 被害人未確實查證詐術之真實性,是否仍得論以詐欺取財罪?
Q4 被害人就受騙取之財物具有法律上權利,是否仍得論以詐欺取財罪?
Q5 詐欺罪之犯罪行為流程,如何影響從舊從輕原則之適用?
Q6 對公眾散布之加重詐欺罪,其對象應否限於不特定多數之公眾?
11背信罪
Q1 背信罪中有關違背其任務之行為,應如何判斷?
12妨害電腦使用罪
Q1 妨害電腦使用罪章中有關無故之解釋?
Q2 因調查配偶有無外遇而涉犯破壞電磁紀錄罪,是否屬非無故?
Q3 破壞電磁紀錄罪中所稱之取得,應如何解釋?
Q4 妨害公務機關電腦使用罪之構成要件釋疑?
Q5 公立學校是否屬於妨害公務機關電腦使用罪所規範之公務機關?
.刑事訴訟法─基本概念與訴訟主體
1土地管轄
Q1 利用網際網路遂行犯罪之案件,管轄法院是否限於實際行為地?
2牽連管轄
Q1 具備相同管轄權之相牽連案件,其合併審理之依據及適用限制?
Q2 相牽連案件之合併審判與否,應否受當事人主觀意見之拘束?
3迴避
Q1 曾參與准予交付審判裁定之法官,於其後同一案件之審判應否自行迴避?
Q2 曾參與確定判決之法官,於其再審案件中應否自行迴避?
Q3 審判中曾依職權發動或作成強制處分之法官,應否自行迴避?
Q4 迴避制度中關於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應如何認定?
4送達
Q1 指定送達代收人之要件及送達效力之認定?
Q2 補充送達關於同居人之解釋?
5遲誤期間之聲請回復原狀
Q1 告訴人未請求上訴而檢察官遲誤上訴期間,得否聲請回復原狀?
Q2 信賴法院錯誤記載之較長抗告期間致抗告逾期,得否聲請回復原狀?
Q3 關於遲誤不變期間之回復原狀制度,管轄法院及審理流程為何?
6被告
Q1 被告放棄強制辯護依賴權之前提要件?
Q2 被告得否聲請法院轉拷交付警詢、偵訊過程之錄音、錄影內容?
Q3 判決確定後之被告,得否向判決之原審法院聲請交付卷證影本?
Q4 被告於訴訟期間受輔助宣告,須否經輔助人同意始得續行訴訟?
7辯護人
Q1 刑事訴訟程序中有關辯護人之權限及其限制?
Q2 被告應否接受律師辯護活動所產生一切有利或不利之法律效果?
Q3 法院得否審查辯護人實質上有無善盡其適當有效之辯護?
Q4 辯護人收受開庭通知後,得否以他案件衝庭為由請求改訂庭期?
8輔佐人
Q1 輔佐人之地位及其權限?
.刑事訴訟法─強制處分
1拘提羈押
Q1 拘提被告之執行方式?
Q2 預防性羈押之審查要件?
Q3 看守所人員監視第三人接見羈押中被告所得之證據,有無證據能力?
Q4 法院為管轄競合之不受理判決是否屬當然撤銷羈押之事由?
2攔停
Q1 警察攔停交通工具時,得以檢視、搜查之範圍?
3搜索
Q1 搜索地點並非受搜索人住所之有令狀搜索,是否屬於合法搜索?
Q2 無令狀搜索之類型及其要件?
Q3 附帶搜索之實施與否,係該當現行犯之前提要件?
Q4 附帶搜索與同意搜索競合時之法律適用及程序遵守?
Q5 逕行搜索之內涵及其適法性界線?
Q6 逕行搜索或緊急搜索後未依法陳報法院,所扣得之物有無證據能力?
Q7 同意搜索及撤回同意搜索之要件?
Q8 執行搜索時在何種條件下,得不於執行前出示搜索票予受搜索人?
Q9 夜間搜索或扣押之容許要件解釋?
4扣押
Q1 律師與潛在犯罪嫌疑人間之溝通紀錄及所生之文件資料得否搜索、扣押?
Q2 扣押可為證據或得沒收之物,其是否有證據能力之判斷準據?
Q3 違法搜索扣押所取得之證據,應如何操作權衡法則以定其證據能力?
Q4 偵查機關應適用何種程序扣押過去已結束之通訊內容?
Q5 被告自願提出已存在之通信紀錄,是否須向法院聲請核發令狀?
Q6 關於保全扣押裁定之程序性事項,是否須經嚴格證明程序為審查?
Q7 扣押之贓物已無留存必要而應發還者,被害人是否須為發還之請求?
Q8 另案扣押之合法性釋疑?
Q9 司法警察勘察犯罪現場時,發現的另案證據得否予以扣押?
5採驗
Q1 強制採驗與同意採驗之法規依據及其要件?
Q2 司法警察對拘捕被告以非侵入性方式採尿,應踐行何種正當法律程序?
Q3 交通警員在何種條件下,得對肇事駕駛人強制採驗體內酒精濃度值?
6 GPS追蹤器偵查
Q1 偵查機關安裝GPS追蹤器於他人車上,是否屬於合法的強制偵查?
7通訊監察
Q1 合法監聽所側錄之被告自白,於證據法上之定性及其證據能力?
Q2 違法監聽所取得之內容及其衍生證據,是否得適用權衡法則?
Q3 執行機關違反期中報告義務者,監聽所取得之內容是否有證據能力?
Q4 另案監聽所取得之內容及其衍生證據,是否具有證據能力?
Q5 依通訊監察書取得監察對象之共犯對話內容,是否具有證據能力?
Q6 另案監聽所取得之內容如未陳報法院審查,應否排除其證據能力?
.刑事訴訟法─證據
1嚴格證明法則
Q1 證據能力之要件內涵及其證明方法?
Q2 證據之同一性有爭執時,法院應如何調查審認?
Q3 證據能力與證明力之區別?
2數位證據
Q1 法院得否以替代證據取代原始證據為調查?
Q2 數位證據之複製品得否作為認定犯罪事實之證據?
Q3 不同種類之數位證據下,其證據能力有無判斷應否受傳聞法則之檢驗?
3彈劾證據
Q1 彈劾證據之內涵?
Q2 被告之自白得否以彈劾證據削弱其證明力?
4訊問被告
Q1 罪名告知義務所稱之犯罪嫌疑及所犯所有罪名,係指為何?
Q2 罪名變更之界限及其告知義務內涵為何?
Q3 檢察官第一次訊問被告已踐行告知義務、但其後漏未踐行者,是否違法?
Q4 司法警察未踐行緘默權之告知義務,取得之自白有無證據能力?
5自白法則
Q1 自白與其他不利陳述之差異?
Q2 自白與指訴之差異?
Q3 被告行使緘默或拒絕陳述之舉,可否評價為默示自白?
Q4 禁止不正方法取得自白規範中所稱之利誘,應如何解釋?
Q5 被告自白是否具備任意性之判斷?
Q6 不正方法取得之自白,如何遮斷非任意性自白之繼續效力?
Q7 被告對自白任意性有爭執時,應由被告或偵查機關負舉證責任?
6補強證據
Q1 被告自白與共犯他白,是否均須有補強證據?
Q2 補強證據之適格性及補強範圍?
Q3 複數共犯之自白所述內容一致,得否作為彼此陳述之補強證據?
Q4 同一共犯之數自白所述內容一致,是否須有補強證據?
Q5 對於不同的犯罪類型,何者須有補強證據?
Q6 被告自白的犯罪事實中,何種內容須有補強證據?
Q7 被害人指述所需補強證據之適格性?
Q8 測謊鑑定是否具備補強證據之適格?
7對質詰問權
Q1 被告聲請對質而法院不命為對質者,程序有無違法?
Q2 被告未對證人行使反對詰問權,在何種情況下得例外採納其證言?
Q3 就同一證人所為的證言,共同被告間是否均享有反對詰問權?
8傳聞法則
Q1 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所為之何種陳述,才屬於傳聞證據?
Q2 審判外向檢察官所為之陳述,得否直接作為認定犯罪事實之依據?
Q3 我國警詢筆錄是否具有證據能力?
Q4 他國警詢筆錄是否具有證據能力?
Q5 被害人滯留國外而無法傳喚時,其警詢陳述是否具有證據能力?
Q6 證交所之監視報告、行為人或被害人之備忘紀錄是否屬於特信性文書?
Q7 被告已明示同意之傳聞證據,得否追復爭執而撤回其同意?
Q8 被告就傳聞證據表示無意見,可否認屬默示同意得作為證據?
9證人
Q1 未以傳票傳喚證人,是否影響其證述之證據能力?
Q2 司法警察於同一處所詢問數證人時,須否隔離而各別單獨詢問?
Q3 證人之供述如不具備任意性,是否影響其證據能力?
Q4 法官對不得命具結之證人疏未告以應據實陳述,是否影響其證據能力?
Q5 幼童證言前後不一致時,可否直接認定欠缺證據價值?
10拒絕證言權
Q1 未明確告知證人享有拒絕證言權,是否影響證人的具結效力?
Q2 未告知證人享有拒絕證言權,被告得否主張其證言無證據能力?
Q3 證人是否得以偽證罪主張應享有不自證己罪之拒絕證言權?
Q4 證人享有不自證己罪之拒絕證言權中,何謂家長、家屬關係?
Q5 證人得否以其陳述恐受刑事處罰為由,概括拒絕回答一切問題?
Q6 關於醫師秘匿特權中,應秘密之事項為何?
Q7 病患就自身的醫療資訊隱私事項,得否主張拒絕證言?
Q8 藥師應秘密之事項並非源自其藥事服務,是否仍得主張藥師秘匿特權?
Q9 委任人允許律師就其秘密事項為證述,律師是否仍得拒絕證言?
Q10 主詰問受告知享有拒絕證言權仍為證述,反詰問得否拒絕證言?
Q11 偵查中受告知享有拒絕證言權仍為證述,審判中得否拒絕證言?
11鑑定及通譯
Q1 尚待鑑定之事實於法院已顯著,是否即無庸舉證?
Q2 鑑定所需資料之蒐集,是否應受訴訟法上相關證據法則之拘束?
Q3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檢查所得之鑑定報告,得否作為刑事證據?
Q4 通譯未具結者,是否影響其傳譯對象陳述之證據能力?
12私人不法取證
Q1 私人違法錄音錄影所取得之內容,是否具備證據能力?
13舉證責任
Q1 刑事訴訟程序中,被告與檢察官所負舉證責任各自為何?
Q2 被告行為時是否存在阻卻責任事由,應由何者負舉證責任?
Q3 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之事項,應由何者負舉證責任?
Q4 搜扣所得證據之原始狀態同一性如發生爭執,應由何人負舉證責任?
14證據調查
Q1 當事人聲請調查證據及法院職權調查證據之前提要件?
Q2 被告強迫證人出庭為有利供述,法院得否駁回調查證據之聲請?
Q3 法院得依職權及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之釋疑?
.刑事訴訟法─偵查、起訴與審判程序
1偵查
Q1 偵查機關知有犯罪嫌疑而為拘捕之依據,是否須具備證據能力?
Q2 隱密型偵查之類型及其適法性?
2告訴
Q1 調解不成立之同時聲請檢察官偵查,才得視為聲請調解時已經告訴?
Q2 法院將起訴罪名變更為告訴乃論之罪後,被害人得否補正其告訴?
Q3 非告訴權人於偵查中提告而審判時才取得告訴權,其告訴是否合法?
Q4 告訴代理人逾越告訴期間後才補正委任書狀,其告訴是否合法?
3再議與交付審判
Q1 不起訴處分經再議而被撤銷後,原檢察署檢察官復提起公訴是否違法?
Q2 交付審判中告訴人之律師欲檢閱偵查卷證,應由檢察官為准駁?
4犯罪事實
Q1 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之記載如有錯誤,法院得否自行予以更正?
Q2 法院未踐行訊問被告犯罪事實之程序,得否據此提起第三審上訴?
5追加起訴
Q1 檢察官追加起訴之限制要件為何?
6單一案件與同一案件
Q1 同一案件經先後起訴而繫屬於數法院者,應如何裁判及救濟?
Q2 數行為以一罪起訴,法院審理後認定一部無罪,他部應否裁判?
7審判
Q1 法院在刑事審判過程中,可否就待證事實存否或法律見解適時公開心證?
Q2 審判長得否就性質相同之數證據,一次性調查並予當事人一併陳述意見?
Q3 被告受不當誘導訊問而未適時聲明異議,得否提起第三審上訴?
8裁判
Q1 犯罪後之法律已廢止其刑罰者,應諭知何種判決?
Q2 法院如認有免訴之情形,得否以起訴程序違背規定而諭知不受理判決?
Q3 案件是否有起訴程序違背規定之情形,應以起訴時為斷?
Q4 中華民國人民在領域外犯罪而無我國刑法之適用者,應諭知何種判決?
Q5 數罪併罰已經定應執行刑確定之各罪,法院得否重複定其應執行刑?
Q6 檢察官聲請數罪併罰定應執行刑後受刑人死亡者,法院應否更為裁定?
Q7 刑事判決之正本送達後,法院得以裁定更正之範圍及其界限?
Q8 不得以裁定更正之事項卻誤以裁定為更正,其上訴期間應如何計算?
9自訴
Q1 行為人偽造有價證券並持以行使,善意執票人得否提起自訴?
Q2 非法人團體得否作為刑事案件之自訴人?
.刑事訴訟法─通常與特別救濟程序
1上訴利益
Q1 被告不服原審判決而提起上訴,是否應具備上訴利益?
2上訴不可分
Q1 對刑訴法第348條施行前已繫屬之案件提起上訴,仍應適用修正前之規定?
Q2 上訴理由僅就原判決之一部敘述並指摘違法,法院得否逕認屬一部上訴?
Q3 檢察官明示僅就判決之刑一部上訴,效力是否及於請求併辦之犯罪事實?
Q4 上訴人明示僅就緩刑部分提起上訴,效力是否及於主刑或刑法第59條?
Q5 上訴人明示僅就緩刑部分提起上訴,效力是否及於宣告刑或應執行刑?
Q6 上訴人明示僅就數罪併罰之法律適用一部上訴,效力是否及於犯罪事實?
3上訴具體理由
Q1 上訴應敘述具體理由之內涵及界限
Q2 原審辯護人是否有為被告撰寫上訴狀並敘述具體理由之權責?
Q3 第一審辯護人未協助提出上訴具體理由,法院得否駁回其上訴?
4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
Q1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內涵,以及其與罪刑相當原則之關係?
Q2 第二審法院排除適用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前提?
Q3 檢察官對被告之不利益提起上訴,是否受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拘束?
Q4 數罪併罰如需再次定應執行刑,有無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適用?
Q5 刑法關於犯罪所得之沒收,有無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適用?
5一造缺席判決
Q1 被告經合法傳喚而無正當理由不到庭,得否逕為一造缺席判決?
Q2 在COVID-19三級警戒期間,第二審法院得否逕為一造缺席判決?
6輕微案件不得上訴第三審
Q1 不得上訴第三審之輕微案件應如何判斷?
Q2 裁判上一罪之部分罪名屬輕微案件者,得例外上訴第三審之情?
Q3 第二審更審後才初次改判第376條第1項各款之罪,得否例外上訴第三審?
Q4 第二審初次判決輕微案件有罪,檢察官得否對被告之不利益提起上訴?
Q5 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致影響輕微案件之認定者,該案件得否上訴第三審?
7上訴第三審之限制
Q1 第二審判決未糾正第一審法院之訴訟行為瑕疵,得否上訴第三審?
Q2 法院已曉諭聲請調查證據但檢察官不為聲請者,得否上訴第三審?
Q3 法院未依被告請求向憲法法庭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者,得否上訴第三審?
Q4 就裁判上一罪案件之一部,第二審判決維持不另為無罪諭知部分,有無嚴格法律審之適用?
Q5 違背依大法庭裁定見解所為之判決,在嚴格法律審下屬判決違背判例?
8第三審程序
Q1 第三審之審判期日被告未到庭者,法院得否進行審判?
9協商程序之救濟
Q1 依協商程序所為第一審之科刑判決如未提起上訴者,應於何時確定?
Q2 依協商程序所為第二審之科刑判決,得否上訴第三審?
10抗告
Q1 辯護人得否為被告之利益而提起抗告?
Q2 檢察官禁止辯護人於訊問被告時筆記之處分,辯護人得否聲明不服?
Q3 再審代理人得否為受判決人之利益而提起抗告?
Q4 再審聲請人欲委任代理人提起抗告,抗告代理人應否具備律師資格?
Q5 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其第二審法院所為之裁定一律不得抗告?
Q6 上級檢察署檢察官對於下級法院之裁判,得否提起上訴或抗告?
Q7 抗告應敘述之理由是否須具體?
11再審
Q1 緩刑期滿而緩刑宣告未經撤銷之有罪判決,得否聲請再審?
Q2 受判決人得否為其利益,僅就裁判上一罪之部分犯罪事實聲請再審?
Q3 再審事由中新事實、新證據之內涵?
Q4 再審理由中,新事證與重要證據漏未審酌之適用上區別?
Q5 證人於判決確定後翻供,其新供述是否屬再審事由中之新事證?
Q6 再審聲請人於判決確定後自行委託鑑定,是否屬再審事由中之新事證?
Q7 經法院認定無再審理由之事證,得否再與其他新事證合併後聲請再審?
Q8 再審理由之新事證中,何謂應受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
Q9 第二審法院因一部上訴而僅為實體科刑之判決確定後,受判決人聲請再審應以何審法院為管轄法院?
Q10 聲請再審之案件,於何種情形下毋庸開啟徵詢程序?
Q11 再審聲請程序中,法院應否及如何踐行證據調查?
Q12 聲請再審未提出原判決之繕本,法院得否逕自駁回再審聲請?
12非常上訴
Q1 提起非常上訴之理由適法與否,應如何認定?
Q2 開始再審之裁定得否作為非常上訴之客體?
Q3 檢察總長向最高法院提起非常上訴者,是否採行卷證併送制度?
Q4 第二審法院因一部上訴而僅為實體科刑之判決確定後,非常上訴之撤銷及改判範圍是否包括罪名?
.刑事訴訟法─沒收特別程序與執行
1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
Q1 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之開啟,是否有控訴原則之適用?
Q2 第三人如何參與沒收程序及其權利行使範圍為何?
Q3 法院於沒收特別程序中如何踐行對第三人聽審請求權之保障?
Q4 法院就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之案件應如何為判決?
Q5 輕微案件之第二審判決諭知沒收第三人財產部分,得否上訴第三審?
Q6 第二審維持第一審不予沒收之判決者,有無嚴格法律審之適用?
Q7 上訴人就本案提起第三審上訴後死亡者,效力是否及於第三人沒收判決?
Q8 法院對於聲請撤銷沒收確定判決之審理流程?
Q9 法院對於聲請撤銷沒收確定判決之裁定內容?
2單獨宣告沒收程序
Q1 單獨宣告沒收程序之概述?
Q2 犯罪行為人死亡後,就其犯罪所得應如何向繼承人宣告沒收?
Q3 單獨宣告沒收程序應否踐行實質證據調查及言詞辯論?
3對檢察官執行指揮處分之聲明異議
Q1 檢察官所為沒收物發還之執行指揮處分,何人得向法院聲明異議?
Q2 受刑人對檢察官不行使合併定應執行刑聲請權之執行指揮聲明異議,應由何法院為管轄法院?
Q3 法院就受刑人聲明異議所為之裁定,有無一事不再理原則之適用?
Q4 第二審就被害人對檢察官發還沒收物之執行指揮處分聲明異議所為之裁定,得否抗告第三審?
立即查看
理財實務(2024年版)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信託原理與實務(2024年版)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