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63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台灣殯葬教育十年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暨尉遲淦教授榮退桃李紀念文集 系列名:生命關懷事業叢書 ISBN13:9789862983461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王夫子-;王慧芬-主編 裝訂/頁數:平裝/464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6/01 中國圖書分類:慶弔有關行業 內容簡介 台灣殯葬教育發展,因有前瞻者與先行者開疆闢地,投入心力於殯葬教育與殯葬專業服務等相關領域,才得以促成現今殯葬國家證照制度、禮儀師制度,確立了殯葬的專業性。本論文集集結了殯葬教育界的先驅者、學者與專家們,共同針對台灣十年以來殯葬教育發展進行回顧與未來展望。環繞「殯葬教育」主軸,學者專家們分別針對四大主題進行探討與研究﹕一、殯葬教育歷史沿革回顧﹔二、殯葬教育變革與創新﹔三、殯葬專業管理與禮儀師制度﹔四、殯葬教育課程活動的研究與規劃等層面。透過各位專家學者的經驗分享、專題研究,重新詮釋、再建構,抑或提出前瞻性的引導,相信除了提供國家禮儀師們一個自我提升與精進方向指引,也能讓一般大眾讀者們對台灣殯葬或殯葬教育有較為全面與宏觀的認識。 目錄 序 i 1.現代殯葬教育與現代殯葬行業─王夫子關於早期殯葬辦學的回顧/王夫子 1 一、殯葬辦學時的行業背景 2 二、從事現代殯葬教育的經過 4 三、創辦現代殯葬教育之社會意義 8 四、結語 10 2.民族殯葬的本體傳承、教育意義與話語權力─兼談南洋華人殯葬維續傳統的實踐經驗/王琛發 11 一、華人殯葬:傳統實踐建構起本體認知 12 二、南洋華人:本土演變延續了文化傳承 16 三、維護傳統:禮儀教化保證著話語主權 19 3.殯葬產業經營管理研究方法論:近二十年回溯性研究/王士峰 25 一、前言 26 二、殯葬產業價值鏈架構的建立(2001年) 27 三、殯葬產業經營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法(2008年) 30 四、殯葬產業策略矩陣(2012年) 35 五、殯葬產業管理發展架構(2016年) 39 六、殯葬經營管理個案研究法(2017年) 41 4.殯葬教育面面觀/鈕則誠 49 一、親見知識 50 二、高等教育 50 三、入行資格 51 四、專業訓練 52 五、生命智慧 53 5.「殯葬管理與生命教育研究」課程之相關教材研發與出版概述/黃有志 7 一、前言 56 二、《如何向今生說再見:預約人生的落幕》 57 三、《如何向人生邀幸福:擁抱幸福人生的方法》 58 四、《如何向婚姻尋美滿:婚姻中的「柴米哲學」》 60 五、《綠野仙終:生命教育與環保自然葬》 62 六、《生命慶典嘉年華:生命教育與傳統節日》 64 七、《寵愛一生:生命教育與寵物關懷》 67 八、《活出環境好風水:生命教育與環境關懷》 69 九、《生命教育輔助教材:美麗的告別與再見了小桃》 71 十、《生命的暗夜與曙光》(生命教育的教學用DVD) 72 十一、結語 73 6.我和殯葬教育的偶然與必然/尉遲淦 75 一、前言 76 二、偶然的機運 77 三、機運的發展 80 四、堅持之下的必然 85 五、結語 88 7.台灣地區殯葬設施建築空間設計/馮月忠 93 一、前言 94 二、台灣地區喪葬活動空間 94 三、國內外殯葬設施建築空間 99 四、台灣地區現行殯葬設施問題及建議 116 五、結語 123 8.從殯葬行政管理角度規劃殯葬教育學科/譚維信 125 一、殯葬教育概述 126 二、殯葬教育學科設計分析 126 三、殯葬教育的歷程 127 四、殯葬教育實施的對象 128 五、殯葬行政管理學科教育 129 六、殯葬政策與法規學科 130 七、殯葬設施學科 131 八、殯葬服務業評鑑學科 140 九、結語 145 9.殯葬教育科系生關經營十年路/邱達能 147 一、前言 148 二、從籌備到設立 151 三、從設立到初步發展 152 四、從初步發展到領導品牌地位的奠定 156 五、結語 159 10.殯葬專業教育中的生死觀課程/李慧仁 161 一、前言 162 二、孔子的殯葬生死觀與影響 163 三、台灣殯葬專業教育的發展與困境 167 四、尉遲淦的殯葬生死觀與影響 170 五、殯葬生死觀授課方法建議 174 六、結語 179 11.殯葬教育理論與創新課程規劃─死亡體驗虛擬教學設計/林龍溢 183 一、前言 184 二、不同模式的死亡體驗 188 三、死亡體驗虛擬教學設計 195 四、預期成效與結語 200 12.生命關懷些許事/陳旭昌 203 一、長路 204 二、改革的年代 208 三、變動 212 四、殯葬怎麼了? 216 五、驚異奇航 220 六、五花八門的業務 224 七、從人與環境的關係開始 227 八、轉換視角 230 九、另一種人生選擇 233 十、人間彩虹 237 13.從業界的人員培訓看殯葬教育/英俊宏 239 一、業界的殯葬教育 240 二、業界統整之禮儀服務動作規範 244 三、禮儀師的養成 253 四、學校的生命關懷事業教育 256 五、結語 258 14.殯葬教育心思維/李明田 263 一、前言 264 二、殯葬產業與教育 264 三、殯葬教育四要素 265 四、結語 268 15.公司治理下的禮儀師專業認同─以某公司為例/曹聖宏 269 一、前言 270 二、公司治理的發展與禮儀師專業認同的共識 271 三、研究方法 275 四、個案公司禮儀師專業認同的展演 276 五、結語 282 16.略論道教拔度儀式中「道士戲」的儒家思想/張譽熏 287 一、前言 288 二、道士戲故事情節 290 三、道士戲中的儒家孝道、三綱五常觀 296 四、結語 305 17.從蔡元培〈美育實施的方法〉談現代殯葬改革/涂進財 309 一、前言 310 二、儒家尊禮崇孝喪葬思想 311 三、墨家節葬短喪思想 313 四、秦漢厚葬之風 314 五、蔡元培〈美育實施的方法〉對當代喪葬之啟發與實踐 317 六、結語 320 18.遺體處理人性關懷之探討/黃勇融 323 一、前言 324 二、遺體處理範疇與定義 324 三、人性關懷與遺體照顧 327 四、遺體處理人性關懷探討 328 五、結論 332 19.台灣禮儀師文化與定位/詹鎵齊 335 一、前言 336 二、文獻回顧 338 三、生命倫理與文化 340 四、禮儀師的定位 346 五、結語 349 20.解脫生死─以慧遠的「形盡神不滅論」及其淨土思想與修持為核心/徐廷華 355 一、前言 356 二、形盡神不滅論對淨宗念佛的意義 356 三、慧遠淨土信仰的基礎在其深信因果報應及神不滅論 364 四、慧遠與善導之淨土思想 365 五、結語 370 21.星雲大師與一行禪師佛教教育思想之探究/阮氏秋霜(釋慧如) 373 一、前言 374 二、當代佛教教育思想之淵源與需要 374 三、星雲大師佛教教育思想的理念與實踐 379 四、一行禪師的佛教教育思想之理念與實踐 388 五、大師與禪師佛教教育思想之分析 398 六、結語 410 22.試論孟子生死觀對苗栗縣原住民生命之啟發/蔣意雄 415 一、前言 416 二、孟子生死觀 417 ...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2018年綠色殯葬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王治國 出版社:揚智 出版日期:2019/07/01 ISBN:9789862983256 內容簡介 本論文集結合台灣、日本、中國與馬來西亞殯葬產業、學術及各領域之專家學者,共同針對綠色殯葬及殯葬實務議題進行專業或跨領域的研究與報告。論文主題有區域跨國性台灣、日本、馬來西亞與中國等地綠色殯葬推動、生態殯葬改革、南洋華人殯葬的探討與研究;亦有以環保自然葬專題為論述,集結產官學三方的不同視角的研究;另有跨領域殯葬實務性論文,如傳承家風文化的陵園、創新的綠色殯葬設施、綠色葬具及綠色葬法、告別式創新設計規劃、芳療在遺體處理運用、成套服務商業模式在殯葬服務的運用等不同層面切入殯葬實務的創新觀點;更有中華跪拜禮連貫古今演變的嚴謹考證論述、唐代官修禮書重葬祭的教化意義、唐代道家思想影響下的厚葬文化等殯葬文化議題的探究,並對儒家、墨家到佛教思想的殯葬生死觀,台灣多元宗教儀節,悲傷輔導與文化撫慰,祭拜到追思的時代思考等議題,進行古今時空對話與重新詮釋。這些論文的發表體現了當前綠色殯葬的現況與殯葬跨領域層面的新思維,期許經由這些論文的提出讓我們思索殯葬產業未來前景,重新省思中華殯葬文化的深刻底蘊與時代精神,同時也希望能作為政府推動綠色殯葬政策時參考之用。 目錄 主編序 i 1.中國傳統跪拜禮數考──兼論「禮」的繁簡演變/王治國 1 一、禮的界說 2 二、跪拜等禮節淺述 2 三、「周禮」中的跪拜禮節 5 四、漢代祭天、大喪行再拜禮 6 五、唐代皇帝祭天、大喪行再拜禮 7 六、《朱子家禮》、《宋史》中的再拜禮 8 七、元代大禮行三叩頭 9 八、明代祭天、大喪行禮 10 九、三跪九叩首禮出於清代 12 十、諡號、避諱的繁瑣化 13 十一、《日知錄》中對禮儀繁瑣化的討論 16 十二、百餘間「禮」之亂象與啟示 21 2.比較宗教視野下的道教度亡與綠色殯葬/王琛發 25 一、宗教思想決定度亡觀念 26 二、儒道立場影響中華殯葬 28 三、傳統實踐回應現代趨勢 32 四、前人精神應對未來思考 34 3.台灣環保自然葬的轉型努力與期待/郭慧娟 39 一、台灣環保自然葬的現況與發展 40 二、當前台灣環保自然葬的迷思與限制 43 三、台灣環保自然葬的轉型建議與做法 51 4.以家風文化為導向的文化陵園/趙志國 59 一、引言 60 二、家風文化 60 三、思想內涵 61 四、社會背景 63 五、文化陵園 64 六、結語 66 5.祭祀到追思――一個時代意義的反思/邱達能 67 一、引言 68 二、祭祀的意義 70 三、從祭祀到追思 71 四、追思的問題 73 五、思念的新思維 77 六、祭祀的新做法 78 七、結語 81 6.於生態背景下節地安葬葬式葬法研究――以浙江省金華市生態殯葬改革為例/盧軍、胡立中、潘衛良 83 一、引言 84 二、金華地區推行節地生態葬的基本情況 85 三、節地生態葬存在的主要問題 87 四、國內外節地生態葬的經驗借鑒 89 五、金華市節地生態葬發展建議 91 7.綠色殯葬設施的空間規劃與創新――以大園22公墓生命紀念館智慧綠建築為例/馮月忠 95 一、前言 96 二、台灣地區殯葬設施空間的演變 96 三、大園22公墓生命紀念館空間規劃 106 四、殯葬設施空間創新規劃 112 五、結論 117 8.人的死亡觀與葬禮的改變之我見/楊盈璋 119 一、日本面對「多死亡之社會」的課題 122 二、銀髮族「獨居老人」的增加 122 三、如何面臨屬於自身的死亡 123 四、在超老齡化社會面臨的死亡之課題 124 五、從臨終前就開始的死亡之悲傷 125 六、死是歸屬於誰的呢? 127 七、怎樣來迎接死亡的方式是最理想的呢? 131 八、死不只是本人的問題,與那個人的死別一生只有一次 138 9.然葬的衝擊與因應/陳伯瑋、曾煥棠 145 一、前言 146 二、環保自然葬的衝擊 148 三、環保自然葬的因應 154 四、結論 161 10.唐代道教興盛對「厚葬」文化的影響/黃棟銘、張秀菊 167 一、前言 168 二、有關唐代喪禮文化的研究現況 171 三、唐代的厚葬文化 173 四、唐代道教的興盛 175 五、從隨葬物看道教對厚葬文化的影響 178 六、結論 182 11.唐代歷次官修禮書動因與「禮重喪祭」教化理念論析/郭燦輝 185 一、唐代歷次官修禮書概況 186 二、唐代歷次官修禮書動因分析 189 三、唐代歷次官修禮書內容分析與當時評價 193 四、「禮重喪祭」以益教化之理念及對後代修禮的影響 197 12.從生命永續觀點對環保自然葬之省思/李慧仁、郭宇銨 201 一、前言 202 二、傳統葬祭中的生命永續 203 三、現代環保自然葬概況與省思 208 四、讓環保葬更合乎人性需求的建議 215 五、結論與反省 221 13.代環保自然葬的爭議與問題探討/王清華 225 一、前言 226 二、喪禮慎終追遠,問題性質之探討 226 三、對「綠色殯葬」的認知 229 四、弘揚中華文化 234 五、傳承「殯葬禮俗」的善終 236 六、對「環保自然葬」的省思、爭議與問題 237 14.色殯葬創新思維/黃玉鈴 241 綠色殯葬創新思維──設施經營業者實例 242 15.別狂想曲/何冠妤 245 用藝術文學融入台灣的殯葬文化,用創意思維提升生死學觀點價值 246 16.中觀學的生死詮釋:以《般若經》中的「如幻思想」為中心之考察/徐廷華 251 一、般若中觀系理論對如幻的詮釋 253 二、如幻於般若經的意涵之一:空 255 三、《般若經》所呈現的生死(解脫道)義理 264 四、結語 268 17.子的喪葬看法/詹坤金 271 一、前言 272 二、孔子是否談論生死 274 三、孔子是怎麼了解生死的 276 四、道德的生死如何可能 279 五、結語 284 18.墨子觀點看殯葬改革/涂進財 287 一、前言 289 二、墨子的觀點 290 三、墨子對喪葬的看法 294 四、台灣殯葬改革的作為 298 五、墨子觀點下的台灣殯葬改革 300 六、結語 302 19.成套服務商業模式成功經營策略研究──以殯葬禮儀服務業經營為例/黃勇融、楊雅玲 303 一、前言 304 二、文獻回顧 306 三、研究方法 309 四、研究分析與結果 310 五、模糊層級分析研究結果 313 六、結論 315 20.綠色殯葬政策的願景建構到在地環保自然葬的推展――以新竹縣為例/邱達能、魏君曲、張孟桃 321 一、前言 322 二、方法 329 三、問題的發現、討論與建議 333 四、結論 334 21.事取向在老人照護課程的融入式教學/鄧明宇 343 一、敘事取向與我 345 二、敘事老人學的出現 346 三、敘事老人學在健康照顧上的應用 348 四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2017年殯葬改革與創新論壇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王慧芬 出版社:揚智 出版日期:2018/05/04 ISBN:9789862982914 內容簡介 本論文集結合殯葬產業、學術及各領域之專家學者,共同針對現今殯葬變革與創新的議題,進行專業或跨領域的研究與報告,有針對當前殯葬重要變革如綠色殯葬、環保自然葬、醫殯分流變革提出分析;也有從殯葬實務層面如遺體處理、殯葬設施一元化、產業創新等提出新作法與新觀點;抑或從生死教育角度去探究殯葬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更多針對殯葬文化、宗教關懷、悲傷輔導等議題,進行古今時空對話與重新詮釋。這些論文的發表無非是希望讓大眾瞭解當前殯葬改革創新與殯葬教育的努力成果,同時也希望能為政府未來推動殯葬改革提出參考,共同期許將中華殯葬文化的深刻底蘊與孝道精神傳承下去。 目錄 主編序 i 1 殯葬創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尉遲淦 1 壹、前言 2 貳、殯葬創新的過去 3 參、殯葬創新的現在 6 肆、殯葬創新的未來 11 伍、結論 15 2 如何落實環保自然葬面對的問題與做法/陳伯瑋、曾煥棠 19 壹、前言 20 貳、文獻探討 21 參、環保自然葬研究調查及結果 25 肆、具體策略 30 伍、結論 33 3 紀錄片《臺北殯儀館的囧告別式》的影像觀點研究──以殯葬空間的改革與創新為例/蘇何誠、陳繼成 37 壹、前言 38 貳、拍攝緣起 40 參、對於殯儀空間改善的建議 42 肆、結論 49 4 試論先秦儒家喪禮中的生命關懷/李慧仁 55 壹、前言 57 貳、臨終與初終 59 參、殮與殯 68 肆、葬與祭 77 伍、結論 87 5 省思綠色殯葬政策背後的依據/邱達能 91 壹、前言 92 貳、綠色殯葬政策的依據 95 參、對上述政策依據的反省 100 肆、可能的解決建議 104 伍、結論 106 6 太平間退出醫院之困境與改革建議/王清華、王智宏 109 壹、前言 110 貳、現況說明分析 111 參、殯葬設施供需分析 113 肆、法理分析 118 伍、事理分析 121 陸、情理分析 122 柒、結論 123 捌、建議:對現存於醫院的殯葬設施應考慮其必要性 127 7 從喪禮文化觀點探討遺體處理意涵/郭璋成 131 壹、前言 132 貳、喪禮文化 133 參、相關議題 135 肆、喪禮文化要義 138 伍、遺體處理要義 146 陸、魂與魄的探討 149 柒、結論 152 8 產業變革趨勢──以「遺體修復產業」為例/黃勇融 163 壹、前言 164 貳、文獻探討 165 參、研究方法 165 肆、趨勢分析 165 9 殯葬設施一元化之策略研究──宜蘭福園及壽園兩種模式之分析/馮月忠 179 壹、前言 180 貳、四種殯葬設施一元化的發展情形 181 參、台灣地區縣市個案分析 188 肆、宜蘭員山福園殯葬設施一元化之策略及特色 191 伍、宜蘭羅東壽園殯葬一元化之策略及特色 198 陸、兩種模式的比較分析 203 柒、結論 204 10 《佛說十王經》對民間信仰中地獄觀的影響/梁慧美 207 壹、前言 208 貳、《佛說十王經》與〈地獄名號品第五〉的特色 210 參、敦煌本《佛說十王經》的圖與讚 212 肆、結論 226 11 未來環保自然葬──樹葬計畫/廖瑞榮 229 壹、前言 230 貳、台灣及其他國家推行「環保自然葬」的成效 230 參、樹葬流程 232 肆、環保自然葬(單一層次樹葬)規劃案例參考 233 伍、「北歐樹葬計畫」參考實例 234 陸、「台南新營福園環保多元葬(樹葬、灑葬)計畫」實例參考 238 12 《莊子》生死觀與當代的自然葬/熊品華 251 壹、前言 252 貳、《莊子》著作的梳理 252 參、《莊子》的生死觀 254 肆、《莊子》的殯葬觀 259 伍、我國歷年來的葬法分析 265 陸、當代自然葬與環保葬的辯證 267 柒、結論:莊子思想對當代自然葬的啟迪 269 13 孔子仁學思想對當代品德教育的意義/鍾建興 273 壹、當代品德教育推動概況 274 貳、孔子的仁學思想 284 參、當代品德教育改革方針 295 肆、結論 300 14 華人殯葬禮儀中具有的文化療癒作用/鄧明宇、賴誠斌 301 壹、後續關懷在喪禮服務的內涵 302 貳、西方悲傷輔導理論的限制 304 參、殯葬儀式具有悲傷療癒的作用 306 肆、傳統喪葬儀式產生的文化療癒作用 308 伍、結論 311 15 如歌如詩的生命行板──台馬客家送行者生命訪談紀實之意義探究/王慧芬、鄧明宇 313 壹、前言──計畫概述與論文探究核心 314 貳、美麗與哀愁──從客家送行者職場經驗訪談紀實看殯葬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318 參、幽微與光亮──從台馬客家送行者特殊生命經驗看生命的成長與轉化 336 肆、結論──台馬客家送行者生命紀實在教學運用上的展望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