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7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 作者:Cohen(廖鳳瑞)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9/06/00 ISBN:9789861918686 內容簡介 為了讓教保人員更瞭解幼兒的行為,本書提供了如何捕捉幼兒實際教室互動和經驗的方法,以及許多現場人員的觀察紀錄,使其易於閱讀、實用。對於職前及在職的教保人員而言,本書有以下珍貴的特色: ● 提供有關幼兒如何思考和學習、語言如何發展,以及家庭、文化及環境如何影響及形塑幼兒的最新資訊。 ● 提供的觀察紀錄反映現代幼兒教室裡日增的人口多元性。 ● 擴展教保人員觀看的視角,使其能回應不同發展程度、不同能力及不同行為幼兒的需求。 目錄 Chapter 1 如何開始 為何要記錄? 做紀錄 語言作為記錄的工具 環境的重要性 Chapter 2 記錄幼兒在例行性活動中的行為 整理相關的資訊 例行性活動對幼兒的意義 記錄用餐行為 記錄上廁所的行為 記錄午睡行為 記錄轉銜時間的行為 例行性活動的行為模式 Chapter 3 記錄幼兒的材料使用 材料對幼兒的意義 要觀察什麼 材料使用的紀錄(示例) 幼兒如何做、做什麼 呈現細節的紀錄(示例) 詮釋:紀錄的最後一個面向 材料使用的行為模式 Chapter 4 記錄幼兒和其他人的活動 幼兒如何學習成為社會的一份子? 我們真的看見發生了什麼嗎? 要觀察什麼 幼兒對於其他幼兒的反應模式 團體成員 Chapter 5 記錄幼兒在扮演遊戲的行為 象徵的能力 扮演遊戲的記錄架構 聚焦在扮演的角色 扮演遊戲的社會層面 扮演遊戲的行為模式 Chapter 6 記錄幼兒和大人的關係 教保人員的自我觀察 記錄幼兒和大人的互動 蒐集幼兒所處社會文化的資訊 記錄幼兒在教師主導之團體活動中的行為 幼兒和大人關係的行為模式 Chapter 7 認知運作的線索:發展取向 幼兒如何學習? 幼兒時期思考的發展 如何知道幼兒的思考方法 Chapter 8 認知運作的線索:個人取向 幼兒的氣質 文化及社會經驗的影響 如何知道幼兒在想什麼和在學習什麼? 教保人員要如何探索幼兒知道什麼? Chapter 9 觀察幼兒發展思考的能力 歸納、形成普遍性的結論 區辨的能力 察覺相似和相異的能力 類比的能力 察覺因果的能力 時間概念 分類的能力 察覺型式 理解空間關係 Chapter 10 記錄幼兒萌發的語言及讀寫 語言和文化 記錄幼兒的語言使用 觀察話語 觀察讀寫的萌發 Chapter 11 記錄令人不安的行為 蒐集資訊的價值 不尋常行為的實例 Chapter 12 觀察與記錄嬰兒及學步兒的行為 解讀所觀察到行為的意義 紀錄的價值 時間的影響 要觀察什麼 Chapter 13 模式:總結及詮釋 模式 總結的特色 詮釋 總結 參考文獻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透過行為觀察與紀錄以解讀幼兒行為的意義,是幼教老師重要的專業知能,更是需持續努力精進的目標。 理解幼兒的行為蘊義,是家長與幼教老師所共同關注;掌握幼兒行為的意義,不僅有益於辨明幼兒的真實想法與發展狀況,對於進一步決定回應幼兒的行為,前述理解更是重要的判斷基礎。對幼教老師而言,其專業內涵之一,就是擁有了解孩子的方法與策略,進而運用以獲致對幼兒行為與發展狀況的理解。是以,在培育幼教老師的階段,關於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的課程,莫不列為必修課程且占有相當份量的學分數。 本書為幼教、幼保相關科系的入門書,在撰寫內容方面,不僅要求筆調簡要且詳予說明,並在介紹各種觀察與紀錄方法時,均附有詳細實例,旨在能使讀者自行閱讀且便於理解。在章節的安排上面,從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的意義與重要性進行詳介;其次,針對各種觀察與策略方法的理論與實例進行鋪陳;再次,對於進行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的倫理議題加以論述,也隨著教育科技的進步增列影音紀錄法。 內容特別增加「觀察與紀錄應用於幼兒能力評量」專章,討論新課綱的精神與教師如何符應前述精神進行觀察與紀錄,期在完整的架構與論述之餘,提供讀者對本領域有整全的認識。 【目錄】 第一章 從行為理解幼兒(蔡春美) 第二章 觀察與紀錄前的準備(盧以敏) 第三章 觀察與紀錄的方法概述(洪福財) 第四章 時間取樣(邱瓊慧) 第五章 事件取樣(邱瓊慧) 第六章 軼事紀錄(邱瓊慧) 第七章 檢核表(洪福財、盧以敏) 第八章 影音紀錄(張明傑) 第九章 觀察與紀錄應用於幼兒能力評量(吳君黎、蔡春美) 第十章 觀察與紀錄的倫理-幼兒視野的融入(洪福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