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我是消防車小司機 (1版)
作者: 大衛.森堡(David Semple)繪; 楊雪倫譯
版次: 1
ISBN: 9786263430075
出版社: 小五南
出版日期: 2022/08
頁數: 24
定價: 300
售價: 255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我是這樣好起來的:心理師親測有效的自我療癒指南

我是這樣好起來的:心理師親測有效的自我療癒指南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讀過皆盛讚──當當新書總榜蟬聯數月、心理學榜No.2、豆瓣讀書評分8.5! ★一本當代人最需要的情緒調節解方! ★20+情緒疏導工具,心理學專家親測有效,能提升自我自癒能力!讓情緒流動,先好起來,然後變得更好! 潛意識×飲食×呼吸×語言習慣的全方位轉變 【書籍簡介】「比起心理師怎麼說,我更希望教會你怎麼做!」──王偉   曾陷入情緒低谷、罹患憂鬱症,再一點一點好起來的過往, 讓王偉成為一個最懂療癒「負面情緒」的心理師!   王偉能共感、理解處在負面情緒中的苦,對反反覆覆的過程更是深有體會, 書中更提供20多種讓自己好起來的實用方法,這些方法他皆親身實證有效。 跟著他,一起從情緒失衡的困境中走出!   -------------------------------------------------------------   你是否曾有過下述這些感受?   ▍因為想停止焦慮而更焦慮。 ▍感覺窒息、厭世,不想面對明天。 ▍無法停止和他人比較,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自暴自棄,認為這輩子沒有希望。 ▍像快要淹死的魚,喊不出救命……。  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總是充滿挑戰與高壓,常讓人質疑自己, 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如無助、焦慮、恐慌、擔憂、絕望等, 若一直忽視這些身心的求救訊號,將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王偉心理師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敏感內向的性格、過度努力而找不到出口的自己, 讓他罹患了憂鬱症。於是,他透過心理學、嘗試各種生理科學工具, 讓自己慢慢好起來。有過親身經歷的他,更陪伴許多有同樣困境的患者走出低谷。  【本書特色】   ◆同理共感+ 親測有效的自我療癒指南 曾為患者的王偉,比誰都了解患者的內心與會經歷的反覆。 除了被深深理解的共感,更有實際的方法可應用!   ◆結合心理+ 生理科學工具,給你最有用的實行方法 提供反芻思維、意象療法、感恩療法、觀息冥想、正向語言激勵、 健康飲食、邊界設立、運動等20多種方法。讓科學指導調節身與心,穩定情緒健康。   ◆收錄3大自我情緒評量測表,了解自己現況 書中收錄── ‧憂鬱症自評量表 ‧自我關懷程度測量表 ‧自我邊界問卷 ‧特別收錄:臺灣憂鬱症相關資訊與檢測量表 用工具量測,有效認識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況,踏上療癒的第一步。       ▍讀者好評盛讚──   「讀了這本書,很像是在和一個懂我的朋友聊天,不是給予空洞的安慰,而是陪伴一起面對問題,找到解決方法。」──28歲女性   「要是能早幾年遇到這本書,該有多好!」──32歲男性   「心理師自己的親身體驗分享,很深入人心。」──26歲男性   「作者透過自己的憂鬱症經歷來講述,讀者更覺得溫暖和有陪伴感,比一本正經的心理說教還要動人。」──33歲女性 【目錄】 自序/理解,讓自己一點點好起來 Chapter 1 我只是快要堅持不下去了 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症的感覺 ■憂鬱的三個階段 ■憂鬱自我評量表 ■不同類型的憂鬱症 ■特別收錄:臺灣憂鬱症相關資訊與檢測量表 看到日出後,我流下了眼淚 ■為什麼會失眠? 像快要淹死的魚,喊不出「救命」  ■為什麼我說不出口? ■如何尋求讓自己變好的可能? ■如何幫助憂鬱的朋友? 心裡太疼了,不得不轉移到身上 ■自殘是一種釋放精神折磨的方式 窒息的家庭關係讓我憂鬱 ■原生家庭如何創造了憂鬱?   Chapter 2 掙扎著不躺平,因為還有一點不甘心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人人都在乎心理健康 正視自己的現狀 誰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做到最好 ■讓治療發揮作用的正確心態 我該怎樣放過自己 憂鬱症患者需要怎樣的陪伴?  Chapter 3 放鬆,輕輕療癒自己 讓我感到舒服的療癒工具 ■從加法到減法,調整情緒的療法 正視心理創傷 ■藏在潛意識裡的創傷 ■解除強迫性重複,好好療癒自己 自我關懷,保持身心平衡 ■自我關懷的益處 ■自我關懷的行動指南 ■自我關懷評量表 好好吃飯,我就能獲得力量 ■疾病起源於腸道問題 ■養好腸道=好好吃飯 負面情緒來襲?別慌,深呼吸 ■緩解負面情緒的哲學思考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好好呼吸的意義 潛意識聽得到每句話——避讖 ■惡魔實驗 ■用正向語言自我激勵  Chapter 4 即使比別人慢一點也沒關係 我無藥可救了嗎? 和別人比較這件事,我停不下來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完美主義 ■無用的反思與必要的反芻 ■放過自己 壓力山大,如何四兩撥千斤 ■簡單可行的壓力紓解方法 ■心理減敏療法 放下情感包袱,建立安全結界 ■自我邊界(心理邊界)概念:自我邊界評量表 悲傷失落的時候,我這樣做——  ■悲傷情緒的五個階段 ■和外界積極建立聯繫 我也會偶爾想擺爛  Chapter 5 你可以好好生活,不僅僅是生存 我因為想停止焦慮而更焦慮 ■認識焦慮 ■應對焦慮的AHA策略 不在乎的勇氣 ■為什麼我們很難不在乎? ■如何讓「鈍感力」增強? 上善若水,讓情緒流動 ■情緒是什麼? ■讓情緒流動起來 活得更好是我的本能 和光同塵 寫在最後/人生還在繼續,依然朝美好前進

原價: 420 售價: 37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如果我是市長【投我一票版】(孩子的第一本公民教育入門繪本) (3版)

如果我是市長【投我一票版】(孩子的第一本公民教育入門繪本)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20 售價: 288 現省: 32元
立即查看
我是炸藥:尼采傳 (1版)

我是炸藥:尼采傳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80 售價: 612 現省: 68元
立即查看
我是醫生,在監獄上班 (1版)

我是醫生,在監獄上班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大多數醫學院生畢業後,壓根不會想到矯正機關(看守所和監獄)服務,作者崔世鎭卻選擇這裡作為他醫師生涯的第一站,成為1500名收容人的唯一醫生,將在監獄裡看到的一切記錄下來:     · 在這裡,詐病幾乎天天上演。為了多領藥、為了逃避勞役、為了搬到其他舍房、為了戒護外醫……我也因此練就了一身詐病判定功夫。   · 身上別著藍色號碼牌的,就是「煙毒犯」。他們要的不只是毒品,還有各式各樣的藥物。為了把藥拿到手,甚至威脅醫生也在所不惜。   · 為了達到目的,有些收容人會自殘、吞食異物。照了X光之後,我完全想不透他到底是怎麼把這麼大一顆警報器塞進喉嚨裡的。   然而監獄裡,也經常發生這樣的事:   · 許多人幼年時都沒接種過B型肝炎疫苗,他們成為犯罪者的機率之高,幾乎可以說是「天生的」。   · 因為自離開監獄起,醫藥費就不再由監獄負擔,許多收容人縱使已病入膏肓,但礙於經濟壓力,也只能等待死亡。   · 許多毒品成癮患者,多半都是生長在惡劣環境,從小開始跟著身邊的人吸食強力膠。監獄官們說:他們被關一次、兩次、三次,如果好一陣子沒再進來,不會認為他們戒毒成功,反而會覺得他們應該是自殺了。   透過書裡的故事,我們或許可以思考:   究竟是社會的灰色地帶催生了犯罪者,還是因為人性本惡?   「報應主義」真的能讓社會更好嗎?   「公共醫療」該如何發揮最大實質效益?   監獄這個地方,自成一個世界,是社會的縮影,   裡面的人,真的生病了。 本書特色   ● 帶領讀者站在第一線,以醫師角度看收容人與其背後故事。其中,醫師該如何不受情感影響、保持專業,發人省思。   ● 不僅點出監獄醫療的問題,也具體舉出他國矯正機關的方式、作者在體制內所做的新嘗試,亦能提供台灣借鏡。   ● 作者崔世鎭:「如果因為對方是犯罪者,就無視他們的醫療需求,不僅是侵害人權,也會醞釀出更多的被害者。」引領你我一同思考個人與社會的健康是如何相互影響,又該如何降低再犯率,甚至預防犯罪,打造更安全健康的社會。 【目錄】 前言 故事,從一個「特別」的地方開始 第一章 陌生的風景 死刑台前的診間 我是詐病鑑定師 診療時間 除了藥物成癮之外,一切正常 來自監獄外的好奇心 紋身,究竟是何方神聖? 第二章 再怎麼說,也是病患 Y的故事 拜託別把身體當人質 「腳」的觀察 是病入膏肓,還是痛不欲生? 當醫生遇見醫生 醫生的角色 監獄裡放羊的孩子 矯正機關裡的外國人 第三章 監獄裡的人們 M的故事 戒護科與醫療科 寫陳述書那天 別把電視劇當真 暫停受刑的現實面 生殖器的大小真有這麼重要嗎? 我是受害者 第四章 赤裸的我們 冬天的訪客們 為什麼要對小偷這麼好? 讓隱形的刑罰消失 新的嘗試 不是所有人都詐病 讓傷痛化為道路 第五章 當圍牆邊的花朵綻放 死刑犯的新年賀卡 我在金泉與大邱─新冠肺炎有感(一) 比暴動更可怕的事─新冠肺炎有感(二) 少一點仇恨,多一點愛與包容 談矯正機關之韓國與美國差異 心與心的連結 後記 因為是醫生,所以能勇敢地說

原價: 350 售價: 31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我是嬰 (1版)

我是嬰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慾望 - 親緣 - 記憶 紀陶 X 曹疏影 推薦序 ● 翻開嬰兒的隱世界 ● 認知以前,先有慾望 ● 嬰與母與世界一生的角力 嬰兒沒有記憶,是「我」的雛形,三歲以前,思想意識是個謎團。無法複述,無法表達不等於嬰兒無知。嬰有其原生的慾望,有自己感知和衝動,他腦海中有個隱世界,是個死亡、自我和上帝皆尚未進入的世界。意識成形後,隱世界便永遠深藏。 《我是嬰》剖析嬰兒日山,從出生到三歲,腦中的所思所想,鮮有人能深入了解的成長經歷:外部環境的劇變,熟人陌生人的意念,父與母、母與其父母輩的拉鋸,怎樣形塑他眼前的世界,模造他的樣子? 我們每人都笨拙地生,抱憾地死。我們都無法追溯是甚麼令我們長成現在的樣子,唯有不斷重構成長的現場,逐步靠近不解之謎團。 【目錄】

原價: 500 售價: 42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