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博士的觀察報告2(附85張生物圖鑑貼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大家都不喜歡下雨天,要撐傘好麻煩,
可是你知道嗎?下雨天最適合觀察動物了!
★學做專題研究的第一本書★
★隨書附85張實際尺寸生物貼紙★
嘩啦嘩啦的一場大雨過後,
好多動物都跑出來了耶!
為什麼蚯蚓會在下雨過後爬出地面?
蜘蛛在下雨後必做的事是什麼?
蟬和青蛙的叫聲,在什麼時候最容易聽到?
為什麼蝸牛糞便是彩色的?
一起跟著蟲蟲博士前往大自然,
享受觀察生物的樂趣,學習製作自己的圖鑑吧!
★本書採集生物★
蚯蚓、蟬、蜘蛛、蛙、蝸牛
【書籍資訊】
◎本書關鍵字:蚯蚓、蟬、蜘蛛、蛙、蝸牛、野外採集
◎教育議題分類:環境、生命、戶外教育
◎學習領域分類:自然科學、綜合活動
◎書籍資訊:有注音,適合7~10歲閱讀。
◎SDGs 15 保育陸域生態
本書特色
★生動有趣的知識漫畫:介紹各種大自然奧祕與生物知識。
★簡單清晰的觀察報告:結合小日記+生物相簿+圖表,寫報告得心應手!
★好玩好懂的生物貼紙:內含85張生物實際尺寸貼紙,製作專屬圖鑑。
【目錄】
第1章 蚯蚓
第2章 蟬
第3章 蜘蛛
第4章 青蛙
第5章 蝸牛
看更多
立即查看
蟲蟲博士的觀察報告3(附115張生物圖鑑貼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蝴蝶和蛾要怎麼分辨?
蟲蟲博士的祕訣一次分享給你!
★學做專題研究的第一本書★
★隨書附115張實際尺寸生物貼紙★
為了不要被天敵吃掉
昆蟲們自有妙招!
夜行性的蛾,
不僅能以誇張的翅膀花紋嚇跑敵人,
還能製造超音波干擾蝙蝠,避免被吃掉?
當體型小的瓢蟲遇上天敵時,
竟然會分泌惡臭的液體,甚至裝死不動?
看起來弱小的生物,
其實一點都不好欺負呢!
★本書採集生物★
蝗蟲、瓢蟲、蛾、鯽魚、鼩鼱
【書籍資訊】
◎本書關鍵字:蝗蟲、瓢蟲、蛾、鯽魚、鼩鼱、野外採集
◎教育議題分類:環境、生命、戶外教育
◎學習領域分類:自然科學、綜合活動
◎書籍資訊:有注音,適合7~10歲閱讀。
◎SDGs 15 保育陸域生態
本書特色
★生動有趣的知識漫畫:介紹各種大自然奧祕與生物知識。
★簡單清晰的觀察報告:結合小日記+生物相簿+圖表,寫報告得心應手!
★好玩好懂的生物貼紙:內含115張生物實際尺寸貼紙,製作專屬圖鑑。
【目錄】
第1章 蝗蟲
第2章 瓢蟲
第3章 蛾
第4章 鯽魚
第5章 鼩鼱
看更多
立即查看
認知師徒制下多模態的學習共構探索(教學實踐研究成果報告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認知師徒制度」集結舊師徒制度與認知理論的優點,打破舊有的教學限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實踐能力,並且持續與社會相互對話、交流。而「多模態」學習活動,意即藉著感官、數位載體、情境、信念整合五個面向傳授知識,讓學生自主且深度地學習。
作者先是解釋「認知師徒制度」與「多模態」的理論,再將理論應用在3D動畫的課堂中,嘗試解決課堂所遇到的難題:學生對課業的疏離、對考試的惰性、業師權威與角色、團隊合作的摩擦等等。同時,藉由觀察與改善問題成因,逐步提升課堂的技術實踐與創意引導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與成就。
本書是教學策略的實踐成果,其中涵攝理論、動機與教學案例,為研究者與教師,開闢出一條務實且清晰的教學之道。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1.1 認知師徒制對實作課程影響
1.2 多模態學習活動的影響
1.3 3D動畫課程在「技術實踐」與「創意引導」的雙重實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教學實踐研究動機與主題
2.1 教學實踐主題
2.2 教學計畫目的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相關文獻探討
3.1 多模態學習
3.2 認知師徒制
3.3 雙循環學習
3.4 教學實務知識與心像模型架構
3.5 適性化學習
3.6 互動敘事發展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教學設計與研究方法
4.1 「3D 動畫課程」的多模態情境學習環境建置( 案例一)
4.2 「遊戲美術設計課程」的雙循環教學策略施行( 案例二)
4.3 虛擬分身直播互動系統的教學輔具發展( 案例三)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研究成果及學生學習成效
5.1 「3D動畫課程」的研究成果分析 (案例一)
5.2 「遊戲美術設計課程」的研究成果分析( 案例二)
5.3 虛擬分身直播互動系統的研究成果分析( 案例三)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方法或應用之創新及貢獻
6.1 創新教學
6.2 教學貢獻
結語
看更多
立即查看
高空三萬呎的人間報告:一位空少的魔幻飛行時刻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有沒有一種思考,是關於空服員的思考?
有沒有一種哲學,是關於空服員的哲學?
有沒有一種書寫,是關於空服員的書寫?
從地面到空中,從研究生到空服員,
曾考取飛行證照、目前實習於航管員訓練中心
身分的轉換,空間的移動
為那些渴望飛行、嚮往空中的人們
提供不存在於地面的想像和哲思
柯柯的飛行書寫式散文
序文推薦:台大外文系教授 張小虹、IG網紅艾迪摳 Eddie Ko
本書不會告訴你如何成為一位專業且稱職的空服員,
但如果你正同處在一樣的天空裡飛翔,
亦是嚮往、好奇著這片藍天裡可能發生的一切事物。
那麼,這本書你絕對不能錯過!
───IG網紅 艾迪摳Eddie Ko
從研究生到空服員,再赴美考取飛行員證照,
目前正處於為期一年、朝九晚五的航管員實習階段……
柯嘉瑋,近三年的空服員經驗,
透過部落格抒發些許對於生活的感觸,
為那些在空中和地面的魔幻時刻下了最好的註解:
包括空服員的日常工作、下機後的輪班生活、
遇到的旅客百態、與同事間忽遠忽近、若即若離的夥伴關係
更捕捉了長期有飛行時差的人們才會有的瑣碎樣貌、
以及那些只有在飛行執勤的人才能體認的渺小瞬間。
除了空服員的日常隨筆,也試圖就身分轉換的視角與空間的移動的變化,
佐以求學時期曾心儀的德勒茲和瓜達希兩位哲學家思想,
試圖替讀者和他自己提出另一種……
有關於飛行的哲思和想像。
【目錄】
推薦序 張小虹
推薦序 Eddie Ko
飛行線・序
空少・地面
〈「空少」〉〈表單上的我們〉〈巧遇〉
〈班表〉〈待命〉〈交換〉〈文明禮節〉
飛行線・1
空少・天空
〈家〉〈妳是一陣令人驚厥的狂風〉〈外籍〉
〈水的模樣〉〈熱〉〈「小時候」〉〈輪休的技巧〉
〈輪休睡不著的時候〉
飛行線・2
她的美麗故事
空少・天空
〈輪休睡不著的時候〉
〈瘋子〉〈布蘭琪〉〈傲慢與偏見〉
〈登機證〉〈拿督〉〈Just a Normal Flight〉
飛行線・3
空少・地面
〈縫線的生活〉
〈樑柱下〉〈窗外〉〈公車站旁〉
〈房間裡〉〈病床上〉〈點餐檯邊〉
〈下次〉
飛行線・結論
空少們(筆記)
立即查看
田徑競賽實務報告:林詩亭參加2020全大運100公尺跨欄跑訓練實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