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簡介】 本書對道家式的養生哲學、倫理關懷,綜合描述出一個相互關連的新圖像,以鬆解道家長期被視為超人文、乏倫理的超人間性格。本書將嘗試證成道家的超越不離人間、養生不離倫理、自然不離人文, 並持續保持它對人文僵化、倫理異化的批判性格。 《莊子》養生哲學,並非純屬延年益壽的個我保存,亦非呼吸導引一技一藝的養生偏方,而是關涉整個主體或自我的徹底轉化。而主體的轉化猶如庖丁所面對的龐大牛體之錯綜結構與迷宮內裡,無法簡化處理也無法技術解決。因此徹底處理養生的關鍵課題,便要涉及處理「主體我」與「人間世」各種倫理政治、社會文化的共構性之複雜課題。 本書撰寫的主要企圖有二:一是希望替當代人最為關心的養生課題,提供一個身心雙養的哲學修養視域,以能為當代人的失養狀態提供治療,藉此呈現道家養生哲學的古典新義;二是希望為當代人的倫理虛無,提供原初性與批判性的新倫理思維,尤其從原初倫理與規範倫理的否定辯證關係、他者關懷與差異倫理的通達關係,嘗試給當代人的倫理困境提供道家的省思角度。 本書將回應學界長期以來的兩重偏見:一是認為道家不具倫理向度的積極關懷;二是認為道家只具隱世避禍的自我養生。為化解這兩重偏見,本書一則積極詮釋建構道家的多重倫理內涵,二則嘗試連貫道家的養生哲學和倫理關懷。 【目錄】 自序 為「當代新道家」再鋪橋造路—倫理與養生的內聖外王之路 第一章 道家的「原初倫理」與「差異倫理」導論—納受罪惡與卑污的渾沌玄水 一、道家和神話面對罪惡的差異:化除代罪羔羊的儀式暴力 二、語言分類對倫理規範的創設與罪惡污穢的賤斥 三、原初倫理:批判「舊道德」以敞開「新道德」 四、差異倫理:從「賤斥他者」到「納悅他者」 五、渾沌玄水的「和光同塵」:非染非淨、非善非惡 六、含容萬物、無言獨化、善惡兩忘的自然更新 第二章 詩意棲居與原初倫理—老莊的柔弱無用與海德格的泰然任之 一、導論:跨文化環境霧霾需要跨文化資源來澄清 二、海德格對「天地人神」棲居於「物」的原初倫理之沉思 三、海德格「世界之世界化」與老莊「即氣化即物化」的關聯性宇宙 四、《老子》「慈柔儉嗇」與《莊子》「虛而待物」的原初倫理性格 五、結論:無害於物、與物為春的詩意棲居 第三章 原初倫理與規範倫理—《老子》的渾沌玄德與他者關懷 一、渾沌之道的「無有玄同」之弔詭邏輯與神話溯源 二、渾沌之道對倫理價值的重估潛力 三、規範倫理的暴力與原初倫理的治療 四、「柔弱勝剛強」的他者倫理關懷 五、結論:在渾沌與秩序之間 第四章 他者關懷與差異倫理—〈德充符〉對醜惡的文學書寫 一、《莊子》對微觀形上學之拯救:天地一指,萬物一馬 二、列維納斯與《莊子》遊乎域外而相遇他方 三、列維納斯對「同者思維」的破除與「他者倫理」的關懷 四、《莊子》的氣化差異與物化多元:天道的形上同一性之破除 五、從成心之知到兩行差異:《莊子》的同者批判與差異倫理 六、解構舊道德,打開新道德:從規範倫理到他者倫理 七、《莊子》的醜惡書寫與他者倫理—以〈德充符〉形殘人物為例 八、結論 第五章 質文辯證與倫理重估—《莊子》對禮之真意的弔詭反思 一、導論:儒、道對周文禮制的差異思考 二、禮教正名的開顯與遮蔽:孔子的理想性與老莊的批判性 三、《莊子》對「禮之本」的批判反思:文與質、俗與真、人與天的否定辯證 四、《莊子》「緣情制禮」的喪禮美學儀式與「才全德不形」的質文觀 五、老莊的渾沌思維與特納的「閾限」思維的跨文化對話:結構與非—結構的否定辯證 六、結論:從莊子的「天人不相勝」與孟柯的「力量與官能之頡抗」思考「質與文」的弔詭性 第六章 童真遊戲與倫理呼喚—《莊子》的視點轉換與遊戲轉化 一、緣起:柔弱勝剛強的黃色小鴨快樂出航 二、即物而道、與物逍遙的美學遊戲 三、惠施與莊周的差異:從技術到藝術的遊戲轉化 四、黃色小鴨把大人變小孩,把商港變成大浴缸 五、看見「無」、看見「空」的視覺轉換與語言遊戲 六、視覺、認知、語言的三位一體性:如何同時看見小鴨與小兔 七、黃色小鴨、放牛吃草、魚樂濠梁的物我遊戲與原初倫理 第七章 關係性自由與弔詭性修養—《莊子》〈逍遙遊〉的小大之辯與三無智慧 一、〈逍遙遊〉解題:關係中的逍遙 二、遊化於天地之間:上與造物遊,下與世俗處 三、學鳩與大鵬的小大之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四、三無智慧: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五、「鞭其後者」的弔詭修養:不住兩邊的否定辯證之主體化運動 六、結論:「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的關係性自由與關係性豐饒 第八章 養生哲學與倫理政治—《莊子》的遊化主體與義命回應 一、前言:在養生現象的流行風潮下,重返《莊子》的養生哲學 二、〈養生主〉的文惠君興發了什麼養生啟示 三、「技進於道」的養生領悟:人際牛體與主體轉化 四、文惠君領悟的養生主旨:權力蠻牛與遊化主體 五、主體我的內在構成:「知—言—心」的交纏共構 六、主體我的外在處境:刀不離牛與人不離世 七、虛化主體、平淡主體的養生哲學—去工夫的工夫 八、結論:《莊子》的「養生」具有「安死」效益 第九章 天人之間與養生達生—《莊子》技進於道的天理與物性 一、禮文雅層與庶民勞動的不同身體模態 二、技進於道的人與天 三、技進於道的天理與物性 四、以天合天的主客與物我 五、畢來德的人天機制、主客融合的再檢討 第十章 養生療癒與平淡主體—《莊子》的夢喻書寫與身心修養 一、人生競奪耗損與養生宗主:以「知」做為失養之分析 二、人生失養的情熾圖象:「其寐魂交,其覺形開」 三、人生善養的精神圖象:「其寢不夢,其覺無憂」 四、主體淡化與氣化交換的兩個夢喻:弔詭之夢與物化之夢 五、從變形之夢到文學虛構:跨域與顛覆的齊物空間與夢敍事 六、結論:道通為一的五重夢寓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