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東吳)大學國文:閱讀與書寫 (2版)
作者: 鹿憶鹿
版次: 2
ISBN: 9789865262549
出版社: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2/09
書籍開數、尺寸: 18開
頁數: 200
#人文與社會科學
#文學
定價: 250
售價: 225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此書已為「舊版」無法下單! 請見諒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編著者簡介】 《大學國文:閱讀與書寫》主編 鹿憶鹿,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師大客座教授、中研院史語所訪問學人。著有《洪水神話》、《粟種與穀種》、《異域 異人 異獸──山海經在明代》等,散文創作《桃花紅 李花白》、《臨溪路70號》等。 《閱讀與書寫》參與編寫教師 王偉勇,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曾擔任總務長、主任秘書、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行政工作;並撰有《宋詞與唐詩對應研究》、《詞學面面觀》、《應用文寫作》等十餘種著作。 蘇淑芬,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中文系教授。著有《臺灣詞社研究》、《聽見宋朝好聲音》、《湖海樓詞研究》、《辛派三家詞研究》、《朱彝尊詞與詞學研究》、《鏡花緣研究》等十多本書。 陳恆嵩,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中文系教授。專業領域為經學、《尚書》學、文獻學。著有《明人疑經改經考》、《五經大全纂修研究》、《禹貢、經筵、科舉:宋明《尚書》學新探》等學術論著。 沈心慧,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中文系副教授,擔任文字學、中國文學史、漢字與文化、中國生命智慧等課程。著有《胡樸安生平及其小學、易學研究》、《封神演義研究》等。 林宜陵,輔仁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著有《北宋詩歌論政研究》、《金末遺民李俊民與楊宏道詩歌考察》、《采石月下聞謫仙──宋代詩人郭功甫》。 陳逸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日本三重大學特任准教授,現任東吳中文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文字學、古文字學、先秦史學、訓詁學。 賴信宏,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古典小說、文獻學與域外漢籍。 賴位政,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中文系助理教授。專長古典文學理論、近代學術史,以錢鍾書學術、桐城派詩學為研究主力。 謝君讚,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中文系助理教授,專長為道家思想。 林盈翔,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中文系助理教授,專長為《春秋》學、三國學、國文教學。 連文萍,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中文系教授、龍騰版高中國文編寫委員。研究中國詩學、文學傳播等,著有《明代茶陵派詩論研究》、《明代詩話考述》、《詩學正蒙──明代詩歌啟蒙教習研究》,及論文多篇。 劉文淑,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為東吳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紅太陽與黃土地》,專長為現當代文學、小說創作。 王潤農,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長庚科技大學助理教授級專案教師。著有《唐代詩歌中的三國圖像》、《高岑並稱與唐代「邊塞」詩派之建構》。 【序】 《閱讀與書寫》主編序   你總會在人生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也許是悠閒地坐在行進的車廂望著窗外,也許是戀情失落的輾轉反側深夜,也許是工作不順利的晚餐桌上,也許是突然早起隨意翻閱一本書的停頓,就想起臨溪的那棟大樓,或者,想起貴陽街小南門的傻瓜乾麵。在一個雨後有彩虹的日子,你站在溪邊,青山綠樹,溪流中鷺鷥走著走著,陡地往前一飛,飛得很遠很遠。或者,在一個大雨滂沱的黃昏,你坐在圖書館,與一個讓你笑的人共讀一本第41頁有戳章的書。往後你總會在人生某一個瞬間想起,有一個地方,有一些人,有一些事,你總不能忘情,要書寫下來。   你要如何書寫青春?或者?你要如何書寫給未來的自己?   生命中有許多許多故事,自己的、家人的、朋友的,或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每個人都有一則則精彩篇章。   本冊的內容以「書寫」為主題,設計了故事書寫、飲食書寫、身體書寫、情感書寫等四大主題,選文兼跨古典與現代。   故事書寫單元的選文,以傳記、人物的書寫為主,司馬遷以幾位刺客的故事來強調「知己」的難遇,而為知己死生以之是刺客悲劇的宿命;李商隱、袁宏道筆法各有巧妙,曲寫奇情;徐國能既是杜甫的讀者、知音,也是杜甫的研究者,筆下除了杜甫生命歷程的簡述,還梳理了「身後名」、「身後事」的問題。詹宏志寫康有為則以小見大,寫康有為到巴黎之後的「文化震撼」,有失落、有反思,或許還有文化的鄉愁,折射晚清文人面臨現代化衝擊時,難以言詮的心理。   司馬遷在〈刺客列傳〉中寫曹沬、專諸、豫讓、聶政、荊軻等人為知己捨身,其實也為一己悲嘆,知音難覓;李商隱寫李賀,是唐代詩人的惺惺相惜;袁宏道寫徐文長,是明代作家寫當代天才型的藝術家;徐文長是作家、書法家,更是如梵谷一樣的畫家。現代作家徐國能寫大詩人杜甫,或是身兼媒體人、出版家的詹宏志寫康有為,五篇文章,是十幾個人的生命故事。   飲食書寫的選文,包括袁枚、蔡珠兒、王宣一、林文月的飲食記憶。《隨園食單》是袁枚飲膳心得的總結,以類似詞條的型式,撰寫烹、調、飲、食的宜與不宜,並加以說解,是文人審美品味的展現。蔡珠兒的文章表面寫的是食物,支撐全文的卻是文化觀察的視角,包括文化的變遷,以及文化傳播過程中,複雜的權力網絡。蔡珠兒沒有千歲之憂,卻有生花妙筆,上下縱橫,出入各種材料,譜寫一段又一段鹽的掌故。食物的色、香、味,時常與記憶的片段相連結,王宣一的〈學做菜〉上溯童年廚房裡吃菜、做菜的記憶,下啟自己做菜的心得與體會。王宣一以平實之筆,捉捕裊如游絲的記憶,不只找到童年的金色歲月,似乎也重新認識自己。林文月以細膩之筆,精細描繪料理製作,同時也寄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   身體書寫的選文,節選荀子的〈非相〉,也選入蘇東坡、周志文、簡媜的文章。荀子的〈非相〉討論一般人將命運的休咎、能力的高低與人的外貌相聯繫等議題,讓身體的歸於身體,而非透過隱喻,將不同的身體加以分類、標籤化。對現代人而言,蘇東坡的養生訣或許在史料上的價值,大過醫療保健的價值,但養生訣中穴道、經脈、五行五色說法,展現迥異於西方醫學脈絡的身體觀、養生觀。   周志文和簡媜文章中的身體經驗,都和衰老有關。周志文的文章專注於聽覺的經驗,寫童年有關聽覺的記憶。作者雖有過人的古典音樂涵養,〈遙遠的音符〉一文中,作者著意描摹的,毋寧更是日常的聲音。嘈雜無序的市聲,作者寫來都像是器樂的奏鳴,別有韻致;記憶與書寫,不正是這些日常瑣碎聲響的回聲?〈遙遠的音符〉寫我們的耳朵,聽到的可能是噪音,可能是母親炒菜的鍋鏟聲,也可能是音樂家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一次偶然的遙遠的音符,有如音樂家的「命運交響曲」,改變了某個人的命運,成了人生中的重大啟蒙。   自居漸老族的簡媜重讀《山海經》,讀出不同以往的滋味:簡媜蒐羅《山海經》中眾多神靈、奇花異卉、怪奇鳥獸的描寫,特別著眼其民俗療效與現代人生活的對應,文中也不乏對自我生命的省思。作家西西將醫療檢查機器比喻為「人類的第三類眼睛」,敘寫就醫過程的複雜心情,也帶出關於身體、生命的省思。   情感書寫單元中,有關愛情婚姻,也有關父子、母子,甚至是關於催生一所大學的永恆大愛。古典的愛情自有不同的風貌,本次的選文所反映的,不只是情人間的愛悅。從《詩經》中的〈氓〉到唐人傳奇〈定婚店〉,其中的情、愛,都與婚姻、家族、價值觀有千絲萬縷的關聯,閱讀這些篇章,除了同情、共感之外,不妨也進一步思考,自己的愛情想像、體會,與古人筆下的愛情,乃至現代人在小說、戲劇中構設的古人愛情有何差異。   情感有各種形式,除了愛情以外,在恩與報之間錯綜複雜且深刻的,還有親子之間的情感。黃文鉅〈就木〉一文中對木匠父親的情感五味雜陳,是一種傳統的父子關係,在平淡中意味深長。李黎的〈缺憾還諸天地〉寫史丹佛大學的校史,聞名全球的頂尖大學,原是一對癡心父母,在痛失愛子的極度哀傷中籌辦起來的。在寫〈缺憾還諸天地〉之前,李黎剛經歷兒子猝逝的打擊,此文不只是寫史丹佛大學的故事,也是她對另一個有喪子之痛母親的感同身受,那是一種天崩地裂的椎心斷腸。   這個教材著重書寫,是文字的感受涵泳,文章的閱讀鑑賞,更是學習對生活、生命的深刻體會與記錄。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鹿憶鹿 2024年8月於東吳大學 【目錄】 《閱讀與書寫》 主編序 I 一、故事書寫:傳記人物的生命歷程 刺客列傳/司馬遷 5 李賀小傳/李商隱 25 徐文長傳/袁宏道 30 詩人死生/徐國能 36 來到巴黎的康有為/詹宏志 47 延伸閱讀 54 二、飲食書寫:家族記憶與生活品味 《隨園食單》選/袁枚 60 我愛你,就像鮮肉需要鹽/蔡珠兒 64 學做菜/王宣一 71 炒米粉/林文月 84 延伸閱讀 92 三、身體書寫:形貌與靈魂的對話 非相/荀子 98 上張安道養生訣論/蘇軾104 遙遠的音符/周志文 108 山海經大藥局/簡媜 117 第三類眼睛/西西 127 延伸閱讀 137 四、情感書寫:婚戀、親情的糾纏綢繆 氓/詩經 144 定婚店/李復言 148 就木/黃文鉅 153 缺憾還諸天地/李黎 163 延伸閱讀171 附錄──公文應用文書寫/王偉勇 173

為您推薦

(東吳)大學國文:閱讀與口語表達 (3版)

(東吳)大學國文:閱讀與口語表達 (3版)

人氣推薦!已有6位會員共同選購!!

【簡介】 【編著者簡介】 《閱讀與口語表達》主編 侯淑娟,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中文系教授;研究戲劇、韻文學、俗文學,並撰有《戲曲格律與跨文類之承傳、變異》、《講唱文學與戲曲研究論稿》、《明代戲曲本色論》,及多篇論文。 《閱讀與口語表達》參與編寫教師 王偉勇,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曾擔任總務長、主任秘書、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行政工作;並撰有《宋詞與唐詩對應研究》、《詞學面面觀》、《應用文寫作》等十餘種著作。 林伯謙,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為退休兼任教授,曾任東吳中文系主任,著作有《寶藏瓔珞》、《中國佛教文史探微》、《貝葉裡的說書人》等。 鹿憶鹿,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師大客座教授、中研院史語所訪問學人。著有《洪水神話》、《粟種與穀種》、《異域 異人 異獸──山海經在明代》等,散文創作《桃花紅 李花白》、《臨溪路70號》等。 連文萍,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中文系教授、龍騰版高中國文編寫委員。研究中國詩學、文學傳播等,著有《明代茶陵派詩論研究》、《明代詩話考述》、《詩學正蒙──明代詩歌啟蒙教習研究》,及論文多篇。 叢培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現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聲韻學、訓詁學、《說文學》等,著有《楊慎古音學文獻探賾》。 謝成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文學博士,現任東吳中文系助理教授,專長領域為經學、佛學、史傳研究、明清學術思想、文獻學。 賴信宏,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古典小說、文獻學與域外漢籍。 賴位政,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中文系助理教授。專長古典文學理論、近代學術史,以錢鍾書學術、桐城派詩學為研究主力。 謝君讚,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中文系助理教授,專長為道家思想。 王偉建,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世新廣播電視科、軍事指參研究所畢業,上校主任教官退休後在東吳大學等校兼任助理教授。著有《兩宋儒將代表人物之兵學思想與軍事文學研究》。 王顗瑞,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為國光劇團助理劇藝指導、東吳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專長為古典戲曲。著有劇本《夢中緣》、《金瓶裡的並蒂梅》,及相關研究著作。 王潤農,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長庚科技大學助理教授級專案教師。著有《唐代詩歌中的三國圖像》、《高岑並稱與唐代「邊塞」詩派之建構》。 許仲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馮煦詞學及其詞研究》、《清代臺灣詞研究》。 【序】 《閱讀與口語表達》主編序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是大學教育的重要任務,而語文能力是吸收知識與發揮才華的基石。大學國文向來肩負加強培養語文能力,提升文化素養、德性涵養、人品素質等責任,目標理想廣闊,凡與文學、文化相關,幾乎無所不包。在本校執行教育部全校型中文閱讀書寫課程革新推動計畫和高教深耕中文閱讀書寫計畫後,今年我們再進一步深化,將國文教學目標集中在「閱讀」與「表達」,以閱讀為核心,口語與文字表達、書寫為應用,精簡、重編教材。   以往「閱讀」總讓人直覺聯想為增長文化涵養和文學鑑賞力,但近年認知神經科學家對人類行為的腦神經機制研究發現,在閱讀中,文字刺激會增強大腦左側枕顳回(視覺字形處理區)的運作,提高大腦語言系統對語言訊息的反應。閱讀能讓大腦負責視覺、聽覺、語言、記憶、基本認知等區域建立連結網絡,活化思維,豐富聯想力、推理力、領悟力,超越所讀,形成新思維,提高創造力。這類研究為「閱讀」打開另一扇視窗。兩冊國文新教材,我們以古典與現代並重的原則,精選作家展現今古智慧的文章為大家激發大腦活力,不只涵詠文學與文化,更期待閱讀、討論與思辨激盪出更靈活的思路,幫助同學以活潑豐沛的腦力運用在各學院的專業學習與知識技能開發、表達,成為未來各領域的菁英。   上冊以閱讀與口語表達為學習重心。表達重在展現自我。第一單元「自我表達」,以阿盛的〈外雙溪人民公社〉、張曼娟的〈燕子在操場練飛〉、夏曼.藍波安的〈在冬季的海上我一個人旅行〉,以及《論語》、《孟子》、《莊子》選,共同領略生命省思的歷程。說話需有內容,講究策略,明白接受對象。在第二單元「說話策略」裡,從《孫子兵法》選,韓愈〈祭鱷魚文〉、《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以及簡媜、李惠綿的〈文學相對論:英雄的旅程 談成長與蛻變〉,練習從心理層面到各種聆聽、對談,思考分析接受對象與策略運用的方法。表達需要修飾,什麼是最佳的修飾技巧?第三單元「表達修飾」從《韓非子》選、黃之雋〈虎媼傳〉、劉義慶的《世說新語》選,以及干寶〈白水素女〉,一起看「寓言」、「故事」在說話中產生的力量。演講、書信與採訪報導是日常生活中的「說話應用」,第四單元張忠謀〈大學生要做的11件事〉的文字稿,房慧真的〈其人其事:侯孝賢〉,傅雷寫給兒子的家書選,龍應台寫父輩之情而推及文化的〈如果你為四郎哭泣〉,以及孫梓評的〈家族之旅,昨日重現〉,讓我們思考語言、文字交相為用的天地。附錄則收王偉勇的書信應用文書寫,認識人我分際,也作為未來職涯運用的參考。每單元前有說明引導,單元後有延伸閱讀。在選文過程中,我們也審慎地將各學院的特色與需求作為重要的抉擇參考。   2021年以來的國文教材新編與修訂感謝校長、副校長、教務長的支持、引領。感謝各學院院長與研發長為我們提供全校與各學院的教學目標。感謝系上專兼任老師,在忙碌的研究、教學之餘,協助選篇、撰稿。藉由新學林出版社提供中文系產學合作計畫的推動助力,讓大學國文教學更具成效,嘉惠英才,成就更傑出的閱讀與口語、書寫表達能力。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侯淑娟 2024年8月修訂於東吳大學二教研 【目錄】 《閱讀與口語表達》 主編序 I 一、自我表達:生命的省思與分享 外雙溪人民公社/阿盛 6 燕子在操場練飛/張曼娟 11 在冬季的海上我一個人旅行/夏曼.藍波安 20 《論語》、《孟子》選 32 《莊子》選/莊周 39 延伸閱讀 50 二、說話策略:說話表達與接受對象 《孫子兵法》選/孫武 58 祭鱷魚文/韓愈 67 觸龍說趙太后/《戰國策》 71 文學相對論:英雄的旅程 談成長與蛻變/簡媜、李惠綿 76 延伸閱讀 87 三、表達修飾:寓言、故事與口語表達 《韓非子》選/韓非 93 虎媼傳/黃之雋 99 《世說新語》選/劉義慶 103 白水素女/干寶 109 延伸閱讀 112 四、說話應用:演講、書信與採訪報導 大學生要做的11件事/《天下雜誌》編輯部 118 其人其事:侯孝賢/房慧真 127 家族之旅,昨日重現/孫梓評 138 《傅雷家書》選/傅雷 148 如果你為四郎哭泣/龍應台 154 延伸閱讀160 附錄──人我分際:書信應用文書寫/王偉勇 161

原價: 250 售價: 22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大學國文:閱讀與書寫 (3版)

大學國文:閱讀與書寫 (3版)

新版、翻譯版本推薦給您

原價: 250 售價: 22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東吳)大學國文:閱讀與口語表達/閱讀與書寫(套書) (3版)

(東吳)大學國文:閱讀與口語表達/閱讀與書寫(套書)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全國高中高職日語演講比賽實錄(第十七屆)(書+1DVD) (1版)

全國高中高職日語演講比賽實錄(第十七屆)(書+1DVD)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全國高中高職日語演講比賽實錄 作者: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日本拓殖大學, 拓殖大學後援會 出版社:致良 內容簡介 鑒於提倡日語教育往下紮根之需要,東吳大學日文系於89學年度開辦了第一屆全國高中高職日語演講比賽,提供一個讓高中高職生得以發表學習日語成果的機會。

原價: 250 售價: 22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全國高中高職日語演講比賽實錄(第十八屆)(書+1DVD) (1版)

全國高中高職日語演講比賽實錄(第十八屆)(書+1DVD)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全國高中高職日語演講比賽實錄 作者: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日本拓殖大學, 拓殖大學後援會 出版社:致良 內容簡介 鑒於提倡日語教育往下紮根之需要,東吳大學日文系於89學年度開辦了第一屆全國高中高職日語演講比賽,提供一個讓高中高職生得以發表學習日語成果的機會。

原價: 250 售價: 22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全國高中高職日語演講比賽實錄(第十九屆)(書+1DVD) (1版)

全國高中高職日語演講比賽實錄(第十九屆)(書+1DVD)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全國高中高職日語演講比賽實錄 作者: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日本拓殖大學, 拓殖大學後援會 出版社:致良 內容簡介 鑒於提倡日語教育往下紮根之需要,東吳大學日文系於89學年度開辦了第一屆全國高中高職日語演講比賽,提供一個讓高中高職生得以發表學習日語成果的機會。

原價: 250 售價: 22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