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Concept Design】*Stay Weird韓版長袖- 刷毛帽T男女可80453 (淺灰)-XL | |||
ISBN: | 1730261916220-XL | |||
出版社: | Concept Design | |||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傻瓜也會寫論文(量化+質化增訂版)社會科學學位論文寫作指南 作 者:顏志龍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3/02/13(5版3刷) ISBN:978-986-522-608-4 書 號:4H05 頁 數:248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只要有了這本書,人人都可以寫論文。 ——不論你的論文是量化、質化、還是火星話。 這是一本讀起來輕鬆的小書,裡面包含了十三個介紹論文寫作的章節,從指導教授的選擇,到論文各章節的撰寫,作者用幽默且清晰的方式,說明學位論文寫作的要領。本書同時提供了可以讓研究生直接套用的寫作格式範例,只要依樣畫葫蘆,把素材填入範例格式中,就可以輕鬆的完成論文的撰寫。那些深受研究生論文折磨的指導教授,在看到本書之後,會有一種深得我心的感覺;而研究生本人讀了之後,則會有一種:「誰A走我這本書,我就跟他翻臉」的心情…… 目錄 序 章 通往口試的十三道門 第一章 指導教授的選擇 第二章 論文主題的形成與文獻閱讀 第三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的撰寫 第四章 〈文獻探討〉的撰寫 第五章 研究架構圖 第六章 〈研究方法〉的撰寫 第七章 〈研究結果〉的撰寫 第八章 〈討論〉的撰寫 第九章 〈摘要〉與〈論文題目〉 第十章 質化論文寫作:觀念篇 第十一章 質化論文寫作:操作篇I 第十二章 質化論文寫作:操作篇II 最十三章 其他溫馨小提醒 附錄一 學位論文常用APA格式 附錄二 學位論文常用統計表格 附錄三 傻瓜也會作簡報 附錄四 勇闖藏經閣─如何作文獻檢索 附錄五 關於論文的排版 附錄六 新手論文寫作的步驟 附錄七 研究新手不知道的學術真相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不用數字的研究:質性研究的思辯脈絡 作 者:蕭瑞麟 出版社別:五南 書 系:學術原創 出版日期:2022/08/12(5版3刷) ISBN:978-986-522-251-2 書 號:1HAA 頁 數:400 開 數:25K 內容簡介 凡事能以數字計算的,不一定能算數。凡事能算數的,卻不一定能以數字計算。—— 愛因斯坦 由長期角度來看,決定社會興衰的,是人的思維模式,也就是看一個社會中的菁英有沒有嚴謹的思考力,以解讀及因應各種社會現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 North) 本書由質性研究國際頂尖學者親筆,根據實戰經驗,配合華人學習脈絡,以科普文筆引領讀者一窺質性研究的精神,以及辯證思維的學習方法。是菁英份子提升思考能力,研究人員撰寫優質論文的最佳指引。作者從第三版起做了結構性的調整,全書分為:觀念篇、招式篇、風格篇與完結篇四個部分。有別於市面上多數研究方法的書籍,本書將引導讀者建立更具系統性的知識體系。第五版風格篇新增〈隱形宰制:溫柔成為危險的控制〉,為讀者帶來更多辯證的臨摹啟發。 哪些人會愛上這本書: 1.如果你想使用「蘇格拉底」的思辯方法,鍛鍊深度的思考力。 2.如果你是有產業背景的碩博士研究生,不想做千篇一律,與實務脫節的研究。 3.如果你是還沒有決定主題或方法的研究生,但想做出有洞見的學術論文。 4.如果你在學術界或在研究機構任職,想縮短學習曲線,利用手上案例發表在學術期刊。 5.如果你是行銷企劃或顧問,希望以不同的思維寫出調查報告。 6.如果你是業界主管、政治領袖、法官律師、媒體記者,想理解如何讓推理更細膩,決策更周詳。 名人推薦 學術的使命是培育「思想深度與創意」。—— 經濟學家,張五常 當你花這麼多時間去背誦知識的碎片時,你真正的價值其實是,面對困難時的獨立思考力!—— 趨勢學家,大前研一 深切希望因為這本書的出版,能帶動華人世界質性研究的風氣,也提高大家質性研究的水準。—— 政治大學教授,司徒達賢 在蕭教授深入淺出的導引下,讓我們認識到質性研究其實是「比數字更有趣的研究」。—— 臺灣大學教授,李吉仁 目錄 學術原創書系序:學術也可以原創—生硬的學術,變成搶手的暢銷書(楊榮川) 003 推薦序: 思考力的作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實踐(司徒達賢) 005 推薦序:比數字更有趣的研究—有血有肉的質性研究(李吉仁) 010 作者序:深度思考力—研究,不一定要用數字 014 觀念篇 025 01 脈絡:質性是一種思維 027 02 差異:質性與量化的不相容 039 03 基本功:歸納、推理、辯證 055 04 鑑定:六特質、三原則 073 05 門派: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087 招式篇 111 06 論文的起源:內心緩而無形的成就 113 07 論文之前段構成:研究設計與布局 139 08 論文之後段構成:案例呈現與啟發 169 09 專業陌生人 203 風格篇 225 10 對偶互動:好萊塢找創意 227 11 層次變化:快樂的 245 12 對比反差:擾人的例規 259 13 解讀意涵:劍橋大學的晚餐 277 14 因果循環:決策失速陷阱 295 15 策略回應:愛迪生計中計 307 16 調適歷程:時時留意鏡中人 321 17 階段演化:潛移默化微變革 337 18 隱形宰制:溫柔成為危險的控制 353 完結篇 367 19 學術這一行: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369 參考文獻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