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1 於2013 年3 月20 日正式由成大研究總中心核准成立。本中心之成立宗旨為促進台灣與越南之學術、教育與文化交流,並對越南之語言、文化、歷史、文學、藝術及少數民族等議題進行學術研究。「國際越南語認證」 (iVPT ; International Vietnamese Proficiency Test; Kỳ Thi Năng Lực Tiếng Việt Quốc Tế)是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所研發的越南語能力認證制度,目前已獲教育部及國外許多大學的越南學系承認,譬如越南國家大學、河內大學、美國哈佛大學、澳洲國立大學、日本大阪大學等(詳閱中心網站)。國際越南語認證由越南研究中心主任蔣為文教授擔任研發團隊召集人,結合台灣及越南兩邊的學者共同研發。蔣為文教授原為「全民台語認證」研發團隊的召集人及國立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驗中心2主任。由於具有台語認證的研發經驗,因此能將語言認證的實務經驗成功轉換到越南語認證的開發。經過多年的研發與預試,於2016年12月正式開放報名考試。自2017年12月起增加國立高雄大學越南研究中心、2019年10月起增加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為合辦單位。2020年2月起增加日本考場。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探討十七世紀以來唐人從中國移民到越南後在地化成明鄉人並進一步成為越南人的認同轉變過程。鄭成功的舊屬「陳上川」曾率兵三千餘人投靠越南的阮氏政權。這些不願被滿清統治的明朝遺民最後落腳越南,大多數均與當地越南女子通婚而在地化成為「明鄉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這句台語不僅源自台灣,也適用在越南的明鄉人。越南明鄉人就如同明鄭時期流亡到台灣的唐山公,經由通婚及在地化過程,已落地生根成為新越南人。 【目錄】 ◎中文版目錄 一、 緒論:大時代變動下的跨國遷徙 1.1. 跨國遷徙的歷史背景 1.2. 專有名詞界定與討論 二、 越南文獻中的越南明鄉人 三、 邊和市新鄰亭與上等神陳上川 3.1. 陳上川生卒年與古墓 3.2. 新鄰亭與陳上川神格化信仰 四、 西貢明鄉嘉盛堂及相關會館 4.1. 明鄉嘉盛堂 4.2. 明鄉人以外的新近華人移民及會館 五、 會安明鄉萃先堂及相關會館 5.1. 會安古城的歷史及空間分布 5.2. 明鄉萃先堂及澄漢宮 5.3. 華人的會館與文化接觸 5.4. 高樓麵與白玫瑰的在地化 六、 龍飛年號與明鄉文化認同 6.1.龍飛及龍集年號出現之地方 6.2. 龍飛與明鄉人的族群文化認同 6.3.龍飛認同於不同階段的意涵轉變 七、 總結 參考文獻 ◎台文版目錄 一、 緒論:大時代變動下ê跨國遷徙 1.1. 跨國遷徙ê歷史背景 1.2. 專有名詞界定kap討論 二、 越南文獻中ê越南明鄉人 三、 邊和市新鄰亭kap上等神陳上川 3.1. 陳上川生死年kap古墓 3.2. 新鄰亭kap陳上川神格化信仰 四、 西貢明鄉嘉盛堂kap相關會館 4.1. 明鄉嘉盛堂 4.2. 明鄉人以外ê新近華人移民kap會館 五、 會安明鄉萃先堂kap相關會館 5.1. 會安古城ê歷史kap空間分布 5.2. 明鄉萃先堂kap澄漢宮 5.3. 華人ê會館kap文化接觸 5.4. 高樓麵kap白玫瑰ê在地化 六、 龍飛年號kap明鄉文化認同 6.1. 龍飛kap龍集年號出現ê所在 6.2. 龍飛kap明鄉人ê族群文化認同 6.3.龍飛認同tī bô-kâng階段ê意涵轉變 七、 總結